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揭10大常识是错的
古人梳头养生的故事

古人梳头养生的故事
古人梳头养生的故事有很多。
比如,宋代诗人苏东坡把梳头作为养生之道,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散开长发频频梳理,将自己梳发健身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东坡曾一度脱发,受名医指点后坚持早晚梳头,不久就阻止了头发脱落。
《养生论》中有“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之说,《黄帝内经》也有“一日三篦,发须稠密”的名言。
在《养生方》中说到梳头,还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发不落而生”和“头不白”的神奇效果。
此外,享年86岁高龄的南宋诗坛寿星陆游,以梳理头发作为养生之道。
到了晚年,他那稀落的白发中竟长出许多黑发来。
陆游高兴得顿生灵感,故有“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破裘寒旋补,残发短犹梳”“醒来忽觉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的诗句留传。
慈禧太后也深知梳头有益养生,她每日命太监梳头百遍,早起和临睡都要梳头,故年过七旬仍青丝满头。
总之,梳头养生法在古代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崇。
现代人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乌黑光润,牢固发根,防止脱发。
此外,梳头对有关穴位和五脏六腑是良好的刺激,能起到积极的按摩作用。
长期坚持梳头的案例

长期坚持梳头的案例常梳头好处多多促进头皮的气血流动,如同农民种地耪地、松土一样,使得毛囊的气血供应充足,促进头发的生长。
把皮肤毛囊分泌的油脂均匀地涂抹在每根头发上,从根本到枝干到末梢,全部得到滋润,梳理完的头发油光锃亮。
梳理心情、心性。
头发是血之余,心主血脉,心藏神。
所以头发是有灵性的,与人的心情息息相关。
人的头发纠缠不清、盘根错节的时候,也是人愁肠百结的时候。
所以梳头其实也是在梳理心情,把乱发理顺,把纠结解开以后,人的心情也会有变化。
梳头不但有助于驱散头部的风湿病邪,促进头部气血循环、营养毛发,减少白发和防脱发,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引起的眩晕症有特殊的功效。
因为经常通过梳头刺激百会穴、太阳穴和风池穴有降血压作用,血压平稳,眩晕相应也会减退。
无论男女,即使是头发稀落的老翁,早起梳头,能有效刺激头部诸多经穴,有助于阳气舒畅和升发。
现代医学也证明,这种做法可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并给头皮以适度的刺激,以促进血液循环,令人更神清气爽。
其实,不仅可以用梳子梳头养生,梳理身体的不同部位也可以达到不同的养生目的。
用梳背或梳柄经常按摩颈部的大椎穴可以预防春季感冒、疟疾、颈椎病等;用梳背或梳柄常拍打背部或按摩背部,可以起到按摩背部穴位的效果,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白领人士因久坐不动而造成的背部疼痛感;用梳子经常梳手,可以刺激手部重要的劳宫穴、鱼际穴、少府穴等穴位,从而增强身体抵抗力,实现强身祛病的作用。
对女性朋友来说,还可以用木梳梳理乳房以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一方面可以促进乳房的发育,保持乳房的坚挺饱满;另一方面,对孕期妇女的产后缺乳、积乳、乳痛、急性乳腺炎以及乳腺小叶增生等疾病均有积极作用。
科学的梳头法:要全头梳,不论头中间还是两侧都应该从额头的发际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
首先从梳开散乱的毛梢开始,轻贴头皮慢慢地旋转着梳拢。
用力要均匀,如用力过猛,会刺伤头皮。
先从前额的发际向后梳,朝相反方向,再沿发际从后向前梳。
梳头有大学问

梳头有大学问作者:中里巴人来源:《家庭医学·新健康》2009年第06期梳头就是疏通经络有人说梳头多了,容易损伤毛囊,那就把指甲剪平了,用10个手指肚来梳,这样怎么梳都损伤不了毛囊,而且还很有力量。
头的侧面全是胆经,有20多个穴位,都不用找,就这么一梳,哪块有点疼,就证明哪块有阻塞,就反复地揉它,不知道那个穴叫什么名字也没关系。
因为一梳头,胆经上的20多个穴位就全部“一网打尽”了。
开始梳头的时候,你会发现,长期头痛或者胆囊不好、有乳腺增生这些胆经阻塞方面问题的人,头上一定有相应的阻滞点。
经络是连着的,下面有堵的地方,它上面也堵。
所以你这么一梳,就会发觉某处有疼的地方,用大拇指一点一揉,会发现里面还有一些结节、疙瘩的东西,这时,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揉开了。
每天梳头多长时间为好呢?坚持每天300次就非常好了。
有人说我有的是时间,梳3000次怎么样?那当然更好。
头不怕多梳,梳头好处很多。
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气血都是奔着头上来的,头就怕堵住了,一堵住什么心血管疾病、脑梗死之类的问题就全来了。
把头一梳,头部一清爽,这些问题就全解决了。
所以梳头是能消百病的妙法。
梳头无须顾虑重重有人说:“我不敢梳头,因为头发本来就少,还老掉”。
我说:“越是这样的人,越得多梳。
为什么?别怕掉头发,因为,凡是用手指肚一梳就掉的头发。
它根本就是在头上面浮搁着呢!你看不动它,睡觉起来后也是一床,不如干脆先给它弄下来,剩下的头发就个个都是精英了。
这就跟种花似的,得把那些枯叶剪下去,别让它也跟着一块吸收营养,最后剩下的那些才是茁壮的。
”还有的人说:“我也不敢梳头,我一梳头就白花花的跟下雪似的,全是头皮屑。
没法梳。
”他觉得越梳头皮屑越多。
其实,如果能坚持每天梳头至少300次,连着梳1周,再梳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没什么“雪花”了,而且梳完以后会看到满手都是油污污的。
这说明把堵塞在毛孔上的这些黑油(中医讲的湿气、痰浊)给梳出来了,这样当然就不长头皮屑了。
头为精明之府 日梳三遍百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导读:人的头顶汇聚着人体重要的十二经脉和四十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坚持用梳子梳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的衰老,增强记忆力,醒脑提神,还能消除各种劳累疲倦。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
”也就是说,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
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人体之重要十二经脉和四十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汇聚于头部。
头顶中央(即前发际后5寸与后发际前7寸处)有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穴,项后枕骨一带有风池、哑门、医明、玉枕、翳风穴,两鬃有太阳、率谷穴,额前还有印堂穴。
如以梳子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针灸性”的按摩或刺激,将会起到疏通十二经脉,促进大小周天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的衰老,增强记忆力,醒脑提神,还能消除各种劳累疲倦、失眠烦躁、三叉神经痛、偏头痛以及聪耳明目等多种作用,甚至也能起到意想不
到的美容效果。
为此,有人主张“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梳60-100次为宜。
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食欲增加。
由此可见,勤梳头的确是一种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经济的长寿保健方法。
梳头的养生功能

梳头的养生功能
*导读: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聚会于头部,而且头部有几十个穴位。
经常梳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起到疏通经……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聚会于头部,而且头部有几十个穴位。
经常梳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起到疏通经脉,流畅气血,调节大脑神经,刺激皮下腺体分泌,增加发根血流量,减缓头发的早衰,并有利于头皮屑和油腻的清除。
此外,还能保持头脑清醒,解除疲劳。
梳头对治疗眩晕、失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梳头一次,用力适中,头皮各部全部梳理一遍,每次2-3分钟。
治疗血管性头痛,偏头痛和眼病等,每天用梳子反复梳头后再用木梳齿轻轻叩打头皮3-5分钟,最后再梳理一遍。
若能结合头部穴位和疼痛部位叩打,则效果更佳。
第1 页。
100条生活中常见科普知识

100条生活中常见科普知识1、鸡蛋不能洗了以后存放,因为洗过的鸡蛋会破坏蛋壳外的保护膜,细菌容易侵入,导致鸡蛋变质。
2、饭后不宜立即刷牙,因为此时牙釉质被食物软化,刷牙容易损伤。
3、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 1 小时或饭后 2 小时。
4、每天梳头 100 下并不能让头发更健康,反而可能刺激头皮。
5、流鼻血时仰头不能止血,反而可能让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呛咳,正确的做法是捏住鼻翼,身体前倾,压迫止血。
6、晨练并非越早越好,太早空气污染物多,对身体不利。
7、刷牙要刷够 3 分钟,才能有效清洁牙齿。
8、鱼刺卡喉,喝醋没用,吞咽食物可能会让鱼刺扎得更深,应及时就医。
9、睡前喝太多水,第二天容易水肿。
10、直系亲属之间不能输血,容易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11、眼镜度数不合适要及时更换,否则会加重近视。
12、跷二郎腿对身体不好,会影响血液循环。
13、久坐不动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14、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而不是涂抹牙膏。
15、睡硬板床并不是直接睡硬板,而是指床要有一定的硬度和支撑性。
16、蜂蜜不能用开水冲,会破坏营养成分。
17、空腹不宜喝牛奶,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18、吃海鲜后不宜马上吃水果,容易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
19、手机充电时不要接打电话,有触电风险。
20、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出门时最好先在门口适应一下,避免心血管疾病发作。
21、打雷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22、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不能使用金属容器。
23、防晒霜要在出门前 15 30 分钟涂抹。
24、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在 1500 1700 毫升左右。
25、牙龈出血可能是缺乏维生素 C,也可能是口腔疾病,需要及时检查。
26、眼药水不能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眼睛。
27、用铁锅炒菜不能补铁,人体能吸收的铁是二价铁,而铁锅产生的是三价铁。
28、发烧时不要捂汗,可能导致体温更高。
29、长期嚼口香糖对牙齿不好,可能导致咬肌发达。
30、起床后不要马上叠被子,应该先把被子翻过来晾一会儿,散发湿气。
坚持每天梳头100下,梳走病邪,梳来气血,身体或还有惊喜的改变

坚持每天梳头100下,梳走病邪,梳来气血,身体或还有惊喜的改变现在大家都很重视个人形象,每天早上都会先梳个好看的发型,然后再出门。
其实,梳头不仅能够帮你梳理发型,还有不少的养生作用。
俗话说,梳头升阳,百脉顺畅;梳头百遍,病少一半。
头部是人体的指挥所,每天梳梳头,若能坚持梳一个月会给人体带来不少的好处。
每天坚持梳头,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生活压力大,每天面对繁忙的工作,会让人的精神和大脑十分的疲惫。
不少人会经常感觉头晕脑胀,大脑会感觉异常的疲劳。
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地,每天梳梳头,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流通,改善头部的供血,放松脑部的神经,还能够增加脑部的供氧,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脑和缓解脑部疲劳的作用。
当梳头之后,会感觉头脑清晰了很多,头晕脑胀的情况会改善。
坚持每天梳头,促进头部的供血和供养,还对记忆力有帮助。
不少人工作压力大,再加上经常熬夜,会感觉脑子不够用,时间长了,会感觉记忆力也有所下降。
每天梳头,促进大脑的血液流通,这样可以延缓脑部机能的衰退,可以改善记忆力。
坚持梳头,记忆力会得到些提高。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脑部的血管容易出现问题,而每天梳头可以起到预防脑血管出现问题的作用。
在梳头的时候,梳子梳头的过程,也是促进脑部供血的过程,还能疏通脑部的气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四十岁之后,每天梳头一百下,脑部血管出现问题的几率会有所减少。
发为血之余,头部供血不足,容易让人长白头发。
有些人现在年纪轻轻就长了很多的白头发,这和脑部气血不足,关系是比较大的。
每天梳头,可以促进气血更好地涌到头部,让头部得到充足的供血,能起到改善发质,减缓白发生长的作用。
每天梳头,还可以明目聪耳。
脑部是身体的指挥所,听力和视力都受到大脑的影响。
每天梳头,可以改善头部气血循环,这样对于视力和听力也会有帮助。
很多人现在每天对着电脑和手机,还经常带着耳机,眼睛和耳朵都不太好,每天梳梳头,可以帮助你改善这种情况。
大家可能都是在早上梳头,其实晚上也可以梳头。
中医学说揭开“梳头养生”奥秘

中医学说揭开“梳头养生”奥秘“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一首《水调歌头?游泳》让很多人认识到毛泽东游泳养生的方式,但养生专家指出,梳头才是毛泽东所钟爱的养生方式。
.hzh 主席钟爱梳头养生据《毛泽东遗物的故事》记载,“毛泽东喜欢梳头”。
1945年,毛泽东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在患病期间,毛泽东依然坚持工作。
不过,他每天的梳头次数大大地增加了。
他常用的梳子就摆在办公桌上,伸手可及。
卫士们十分体谅他的痛楚,每当他停下工作小憩时,便马上拿起梳子为他梳梳头。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喜欢梳头的习惯一直未改。
刚进北京城时,组织上决定给每位首长添置几套新衣服。
工作人员趁此机会也为毛泽东采购了一些必需的日用品,其中就包括好几把梳子、篦子。
此后二十多年里,毛泽东每逢工作后小憩时,总是叫上工作人员为他梳头。
毛泽东曾跟李银桥说,“银桥,补脑有很多种法子呢。
睡上一觉可以补脑,吃红烧肉可以补脑,你每天给我多梳几次头也是补脑噢!”在李银桥为他梳头的时候,他告诉李银桥:“银桥啊,梳头确实很舒服呢。
经常梳头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能把有限的营养首先满足大脑的需要。
你给我梳一次头,就等于让我吃了一次红烧肉呢!”梳头养生奥秘其实,梳头养生并非毛主席个人特殊爱好,中医学说对梳头养生早有研究。
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
而据史料记载,明朝养生学家冷谦,活了150多岁,他将一生养生之法整理为《修龄要指》一书,在书中提出了“十六宜”,其中第一宜就是“发宜常梳”。
依据中医的经脉学说理论,人体的经络,内联五脏六腑,外络肌肤腠理,气血调和输养都要靠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传导。
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其中,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
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因此头部又有“百脉之宗”之称。
中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认为:“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很多日常生活中听说的常识竟然是错误的!比如流鼻血时抬高下巴,这只会让鼻血倒流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吃完东西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侵蚀珐琅质,这样只会加强食物中的酸性对牙齿的破坏作用。
错误一: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
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
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也能止血。
错误二:刮掉腋毛,就能减少流汗
刮腋毛对于阻止汗液产生没有任何影响,反倒是刮腋毛后,腋窝因为排出的水分无法隐藏而在衣服上留下汗渍。
而且,刮腋毛也容易造成毛根脓肿。
正确做法是,在汗水分解之前清洗流汗的腋窝即可。
错误三:汗是臭的
汗是没有味道的。
不过汗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对细菌而言都是有养分的,但细菌分解汗液时,才会产生难闻的排泄物。
错误四:饭后立即刷牙
吃完东西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侵蚀珐琅质,这样只会加强食物中的酸性对牙齿的破坏作用。
正确做法是,先漱口,过半小时后再刷牙。
错误五:药物对男女效果一样
最新研究表明,药物对男女疗效绝对不一样。
例如阿司匹林可以帮男性预防心肌梗塞,但对女性却效果不大。
像麻醉剂这类可溶于油脂的药物,女性用的剂量要大于男性。
错误六: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
过分梳头会刺激头皮上的皮脂腺,尤其是油性发质的人,更该少梳头。
如果是干性发质的长发,就比较适合多梳头。
不过最好用天然鬃毛制成的梳子,这样更不易伤头皮。
错误七: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
因为,站立时,双腿一直在承受身体的重量,两只脚都不能放松。
而走路却是一条腿承受重量时,另一条则在放松。
错误八: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蚊子根本闻不到血的味道。
但蚊子对热特别敏感,连0.05摄氏度的差别都能分辨出来。
因此,当我们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就会招蚊子了。
错误九:厕所是很不卫生的地方
经常用水清洗的厕所比人们刻板印象中干净多了。
家庭细菌研究专家发现,家中大多数细菌都躲在冰箱内壁的排水管内,抹布上的细菌量也比厕所多。
错误十:聪明的人脑袋大
大脑的大小不是决定聪明与否的关键,脑结构才最重要。
人脑的功能是由神经网络决定的,而智商低的人是因为这方面的某些功能已经死亡,而与脑子大小无关。
怎么样,看过之后是不是很惊讶呢?原来这些一直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小常识竟然是错误的,赶快纠正一下吧,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