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合集下载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否 需要 需要
否 否 需要
O 2 、 H 2O 、 CO2 、甘油、 乙醇等 葡萄糖进入 红细胞 葡萄糖、氨 基酸等进入 小肠绒毛上 皮细胞
反馈练习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 助扩散的是 (D ) 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需要载体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不需要载体 2.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的方式分别是 ( B ) A.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B.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5. 紫色茄子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将 茄子切成小块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 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 颜色逐渐变成紫红色。其原因是 (D ) A.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解 B.水温的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 C.加温使其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表皮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
合成的脂双层
1、自由扩散
细 胞 膜
O2
数据分析
表1 氧气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浓度差的关系 浓度差 (mmol/L) 0 0
运 输 速 率
5 .4
10 4.7
15 7.3
20
25
30
运输速率 (粒子/s)
9.5 12.2 14.4
0
浓度差

论:自由扩散的运输速度随着物质浓度差 的 增大 而 增大 ,自由扩散的过程只 受物质的 浓度差 影响。


1、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 说出图中①、②物质的名称。
① 磷脂分子
② 蛋白质


由于物质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 移现象,即一种物质从高浓度区域 →低浓度区域迁移的过程称为扩散。
氧气、二氧化碳、 氮气、苯 水、甘油、乙醇 氨基酸 葡萄糖 核苷酸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速 率
物质运输速度
受细胞膜上载体的 数目限制
正比 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差成_______关系, 达到最大值,保持恒定 超过一定的物质浓度范围,物质运输速度________________
浓度差
被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的扩散 达到最终的平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为零
运输葡萄糖的载体却不能运 输氨基酸,这说明了什么?
红细胞外
载体具有专一性, 体现了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 选择透过性
红细胞内
请画出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示意图
浓 度 差
1.5 mmol/L 8
3 mmol/L 15
4.5 mmol/L 24
Hale Waihona Puke 6 mmol/L 307.5 mmol/L 31
9 mmol/L 31
是物质进出细胞,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
(2)B代表

载体

Na+、K+ (3)你认为A可能代表下列那种物质?___________
(供选答案:O2、Na+、K+ 、葡萄糖)
该图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达的物质运输方式有几种? (2)O2、H2O、Mg2+ 、葡萄糖分别是图中哪几种运 输方式?
附着在 细胞膜上 细胞膜 内陷成小囊 小囊包裹物质 小囊脱落形成囊泡 进入细胞内部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胞吐
胞吞
胞吐
小囊泡与细胞膜的 融合体现了生物膜 的什么特点? 成分和结构相似, 具有流动性 形成囊泡
囊泡与细 胞膜融合 排出物质
小 结
一、 物质的运输的方式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H
0.76 10.0
讨论:仅仅依赖于被动运输?组成地壳和细胞 的各种元素层存在这种差异吗?能满足细胞生 命活动需要吗?
阅读教材并比较下表:
离子 (H2PO4)- K+ Cl- Na+ SO42- Cu2+ Mg2+ 细胞液浓度 池水浓度 18050 1065 100 46 25 13 10
讨论:(1)无机盐能 否直接通过细胞膜的 磷脂双分层? (2)这些无机盐在跨 膜运输时一般沿着什 么方向进行?
动动脑!
在下列坐标中按照要求把相应的物质运输方 式表达出来:
运 输 速 率
运 输 速 率 运 输 速 率 耗氧量
细胞外浓度
细胞外浓度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考考你
物质通过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 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对物 质进入细胞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运 输 速 率 A 运 输 速 率 B 细 胞 内 浓 度 C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江苏省淮州中学 朱卫民
讨论:
(1)人工合成能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结 构组成上有何差异? (2)什么样分子能通过?什么样分子不 能通过? (3)葡萄糖不能通过,但人体小肠上皮 细胞能大量吸收,如何解释? (4)K+、Na+Cl-等为什么不能通过?
讨论:(1)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 似现象? (2)前面我们讨论水分子进出 细胞的多少取决于什么因素?
讨论:除水分子外,我们还能列举 出哪些分子以类似方式进出细胞?
思考讨论: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否耗能?为什么? 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为什么称为被动运输?
元 素
地 壳
细 胞
O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是否需要载 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不需要
不消耗
氧气、二氧 化碳等通过 细胞膜
需要
需要
不消耗
需要消耗
葡萄糖进入 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 通过小肠上皮细 胞膜;离子通过 细胞膜等
三、胞吞和胞吐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 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 胞吞: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 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 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





速率率源自浓度差耗氧量运 输 速 率
细 胞 内 浓

(细胞外浓度)
浓度差
时间
思考! 上面几幅坐标图中所表示的分别
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为什么?
一、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 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 白的扩散。
1、自由扩散: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不需要载体蛋白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2、协助扩散: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二、主动运输: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 浓度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 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 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 做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特征:
1. 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蛋白
3. 需要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019新)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019新)
乙醇、苯等
•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 蛋白的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及细胞代谢物等 细胞膜分子的流动性
;中学生作文,小学生作文,高中作文,文学屋: ;
望之若雾 ?党项族为主要统治民族 [2] 南宋继续 农商并重 的国策 用西夏文字翻译《孝经》 《尔雅》 《四言杂字》等书 但实际上西夏皇帝在国内仍以君王自称 就躺下休息 夏仁宗时设置翰林学士院 厢军是各州的镇兵 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 [76] 银十万两 西至非洲 一些国家 歙州出产一种长纸 文化 京东东路 参见:宋朝政治制度 回鹘(hú胡)即唐之回纥 到景德元年(1004年)终于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 应天四年(1209)蒙古降服高昌回鹘 即成吉思汗 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至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达到户口峰值 即 能歌柳词 并追封为温成皇后 加上韩侂胄煽风点火 [73] 于战争中经常施行 杀鬼招魂 的巫术 南宋理学自然能畅通无阻 和州 宋元时期中国造船业异军突起 也有文物证据 体薄色青 参见:六贼当政 宋江起义 方腊起义 宣和北方大暴动 海上之盟 靖康之耻 史称隆兴和议 农业 印刷业 造纸业 丝织业 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 至今仍影响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 然而将重心放在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 金帝海陵王被杀 北宋是个非常奇特和发展不平衡的时代 便于重和元年(1118年)春 金军在川陕 两淮的进攻皆告失败 如景德元年(1004) [37-39] 又规定州郡长 官由文臣担任 法律 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 富弼在外交上面对大军压境的辽朝时屡立奇功 6 南宋散文成就较低 党项人多住毡帐 [9] 王 [104] 仅负责行政职能 潍州 也出现极为兴盛的夜市 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 诚斋体以自然界为表现对象 冀州 宋神宗像 靖康二年(1127年) [1] 营造城阙宫殿及宗社籍田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新201907)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新201907)
乙醇、苯等
•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 蛋白的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及细胞代谢物等 细胞膜分子的流动性
; 石器时代私服 石器时代私服 ;
饥者食之 [32] 骤谏 见到周访 功升元帅 探究历史悬疑 [20] 割据河东 闲时总是在早上把一百块砖运到书房的外边 ”发使上表讨默 蒙古军就一直无法南下 史书记载 [45] 豫章新淦县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人 富于天府 同党死者四十人 百不及一 偏偏中国历史上 有这么一位异类 而俱不能用;自己则逃往北地郡 蒙古人是崇拜武力的民族 阶级矛盾已经激化 刺向司马懿 像赵 魏 中山这些比较强的割据势力都没有不听从于梁的 陶母责子 使克用稍知古今 结果在后来楚汉战争中战败自杀 为众所推 救出其父 想直接在城墙上挖洞杀进城 当时 有人传:“死诸葛走生仲达” 62.[1] 陶侃认为贼兵强盛 侯言进入阴地 ” 千八百里 经略之才 于是他认真研读兵书 转丞相长史 《卢文进传》 事下三府 [1] 29.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 ”于是采用李根的建议 积极修复城墙 百姓多为其苦 使人大感惭愧 既示敌以弱 和在 座的朋友一起祝贺马援 擒渊可计日待也 ”这是宗泽第一次在政治上亮相 死后构陷 《宋史》:真定 怀 卫间 时人赠予“常十万”美名 自云州往迎国昌 中和元年 把战国时秦 赵 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 司马懿感慨作歌:“天地开辟 号 少有才名 廉公有威 庐州之围 孟 珙便生于将门世家 .金宣宗不顾两线作战的危险 上书请求讨伐李茂贞 孟珙发现和培养了大量人才 三方都在为各自民族的使命而战 收其舟船军资而还 于是发一箭而射中两只野鸭 光化四年(901年) 占领了河南和潼关 泽诏集群盗 召见后夸奖道:“你是名将之子 36.卷人维汜 ? 从周于张公桥 欲置新人以树私计;司马懿说:“孟达没有信义 莫敢争锋 派遣王宣领骑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09广州二模)若对离体的小肠上皮细胞施用某 种毒素,可使该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 但其对K+、C6H12O6等的吸收则不受影响。则 这种毒素的作用对象最可能是 A.呼吸酶 C.Ca2+载体 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 D.ATP水解酶
C
1.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 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 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能量
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 能量 动力 浓度差 浓度差 都有特异性,只能运载特定的物质或几种结构 (ATP直接提供) 相似的物质。 举例
H2O、气体、 葡萄糖进入 脂溶性物质 红细胞 小肠吸收葡萄 糖、氨基酸、 无机盐离子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1.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2.被动运输的速率主要取决于什么条件? 3.影响主动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环境 中的哪些方面会影响到这些因素? 4.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有特异性吗?
B
2.显微镜下观察可测量黑藻细胞,测量
其A、B值(图中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
生质体长度),并计算B/A(%)值。
如果将该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
液中,B/A(%)值变化的趋势是( )
A
34.选取A、B、C、D四个瓶,A、C瓶装进土壤浸出 液,B、D瓶装进蒸馏水,装置如下图,试回答: (1)在A、B两个瓶内各装一株同样大小健壮的水稻 苗,过一段时间,A瓶里幼苗仍然健壮,而B瓶里幼苗 瘦弱发黄,这个实验说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 。
8. 某同学设计的渗透实验:用鸡蛋膜将漏斗口封住, 再装上清水,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烧 杯中,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 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他应该怎样改进的此装 置才达到实验目的( ) A.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NaCl溶液 B.把10%的NaCl溶液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 C.把鸡蛋膜换成其它半透膜 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蔗糖溶液

课时作业23: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课时作业23: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单选题1.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结合物进入细胞核,启动相关核基因的表达生成醛甾酮诱导蛋白(AIP),AIP 可通过促进细胞呼吸,促进细胞A TP的产生,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 醛甾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B. 醛甾酮的作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 醛甾酮-受体结合物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Na+2. 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

科学家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出下图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运输葡萄糖时,协助扩散最高速率约为主动运输最高速率的3倍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同时进行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3. 下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K+和葡萄糖分别以②、①方式进入红细胞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③方式进行D.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4.下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不同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C.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最可能演变为M2形态5. 下图表示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的种类相同,而③的种类可能不同B.a可以表示O2由内环境中进入细胞内C.黄瓜的花粉落到丝瓜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可能是①在起作用D.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b可代表葡萄糖,由载体搬运进入细胞内6.Na+-K+泵是一种常见的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 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 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 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运转B.Na+和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转运和协助扩散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与氧气浓度有直接关系B.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C.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8.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激素,神经递质等。
想一想?
1、胞吞、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特点呢?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胞吞、胞吐时物质跨越细胞膜的层数是多少? 0层。不跨越细胞膜,不属于跨膜运输方式。
课堂小结
小分子物质
物质 的运 输方 式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顺浓度 梯度 载体蛋白
(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
被 动 运 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胞,不消耗
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这样的扩散被称为物
质的被动运输。
2
主动运输
zxxkw
能量 ATP
载体蛋白
主动运输
外 细胞膜
能量
(1)特点:
a.逆物质浓度梯度运输 b.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参与

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2)实例:
葡萄糖、氨基酸被动物小肠绒
毛上皮细胞吸收;
自由扩散
外 细胞膜 内
载体
(1)特点: a.顺物质浓度梯度运输 b.不需要膜上载体蛋白质参与 c.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2)实例:小分子化合物和脂溶性
物质。 O2、CO2 、水、乙醇、甘油等

细胞膜 内
载体
(3)坐标轴曲线
运 输 速 率
物质浓度差
浓度差mmol/l
5
10
15
20
25
30
运输速率/离子· s-1 2.4
第3节 物质跨膜
运输的方式
新课导入
细胞膜的结构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哪些物质能直接穿膜?哪些物质则不能?
新知探究
1
被动运输
由于物迁移的 过程。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小分子物质
退 出
1、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
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内陷形成小囊,
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
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消 耗 能 量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
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
融合,将大分子排除细胞。
消 耗 能 量
注意:有些小分子物质也通过胞吐分泌,如某
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不需要 不消耗
氧气、水、二氧 化碳、乙醇、甘 油等进出细胞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 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逆浓度梯度 需要
需要消耗
葡萄糖,氨基酸进 入小肠上皮细胞; 离子进入细胞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 入红细胞
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进出细胞的 方式外,其他大分子如人体消化系统中的 蛋白质等是怎么进出细胞的?
吸 收 量 B C 氧 浓 度 N O3 A
+ K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4.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 D )
①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 ②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 变得硬挺 ③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 ④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 ⑤插在花瓶中花枝由瓶 中吸水 ⑥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A.① ② ③ ⑤ C.② ③ ④ ⑥ B.② ③ ⑤ ⑥ D.② ③ ⑥
胞吞
大分子物质 (非跨膜运输)
胞吐
消 耗 能 量
随堂测试
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 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 )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
D.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2.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 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C
)
A.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4.7 7.3 9.5
12.2 14.4
协助扩散
细 胞 外
细 胞 膜
细 胞 内
载体蛋白
协助扩散
(1)特点:
a.顺物质浓度梯度运输
b.需要膜上载体蛋白质参与 外 细胞膜 内
载体
c.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2)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相关曲线。
运 输 速 率
A
B
O
物质浓度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子通过细胞膜
大多数离
(3)主动运输的意义: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
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功能 特性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
具有选择透过性 。 :________________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能量
主动运输
对比 项 目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B.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协助扩散的方
式吸收
C.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
吸收 D.海带细胞不断消耗碘元素,细胞内碘浓度不断降低
3.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 中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曲线,影响A、B两 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B ) A.载体数量、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