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试行)

合集下载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适应加工高含磺原油的需要,使压力管道处于完好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和管理工作分别执行以下规程和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国家劳动部颁布的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集团总公司颁布的《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试行)。

中石化总公司颁布的《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

第二章管理职责总厂设备主管厂长负责国营贯彻执行管道测厚管理工作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负责审查、批准测厚工作的总体方案,及时听取测厚工作情况汇报,检查测厚工作进展情况,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定。

机动科职责组织贯彻实施各类管理规定和标准,制定总厂压力管道测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负责组织编制总厂压力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负责审批本厂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负责汇总并分析测厚数据,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测厚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组织本厂测厚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

理化实验室职责协助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编制本厂的测厚方案。

负责本厂测厚工作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指导,对重点设备和重点部位进行检测。

对在测厚结果进行最后的评审和裁定。

及时、准确地向使用单位提交测厚结果及分析报告。

负责建立全厂测厚网络。

负责对新的测厚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和推广,协同有关部门作好职工培训,提高测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测厚工作水平。

负责建立全厂重要管线的台帐和空视图。

使用单位职责建立本单位的所有压力管道台帐和重要管道档案.负责对现场测厚点进行标注。

负责编制本单位的管线测厚的布点方案,绘制本单位的测厚布点图,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完成本单位一般的测厚工作 ,对新增部分的工业管道应及时测厚,协助检测单位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及时认真研究测厚结果和分析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对布点位置和测厚频率提出意见。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1.1 为适应加工高含磺原油的需要,使压力管道处于完好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1.2 压力管道测厚和管理工作分别执行以下规程和标准:1.2.1 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1.2.2 国家劳动部颁布的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1.2.3 集团总公司颁布的《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试行)。

1.2.4 中石化总公司颁布的《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

第二章管理职责2.1 总厂设备主管厂长负责国营贯彻执行管道测厚管理工作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负责审查、批准测厚工作的总体方案,及时听取测厚工作情况汇报,检查测厚工作进展情况,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定。

2.2 机动科职责2.2.1 组织贯彻实施各类管理规定和标准,制定总厂压力管道测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2.2.2 负责组织编制总厂压力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2.2.3 负责审批本厂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2.2.4 负责汇总并分析测厚数据,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测厚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2.5 组织本厂测厚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

2.3 理化实验室职责2.3.1 协助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编制本厂的测厚方案。

2.3.2 负责本厂测厚工作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指导,对重点设备和重点部位进行检测。

2.3.4 对在测厚结果进行最后的评审和裁定。

2.3.5 及时、准确地向使用单位提交测厚结果及分析报告。

2.3.6 负责建立全厂测厚网络。

2.3.7 负责对新的测厚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和推广,协同有关部门作好职工培训,提高测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测厚工作水平。

2.3.4 负责建立全厂重要管线的台帐和空视图。

2.4 使用单位职责2.4.1建立本单位的所有压力管道台帐和重要管道档案.负责对现场测厚点进行标注。

2.4.2负责编制本单位的管线测厚的布点方案,绘制本单位的测厚布点图,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炼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炼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炼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炼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炼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设计、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本规定;经营单位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章设计管理第一条加强设计部门的安全管理,落实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二条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

第三条设计必须考虑原油硫含量的不决策(不均匀性)所带来的影响,加工装置匹配能力应按可能达到的苛刻条件考虑,设备、管线材质按《加工高含硫原油重点装置主要设备设计选材导则》(SH/T3096----2001)、《加工高含硫原油重点装置主要管道设计选材导则》(SH/T3129----2002)规定,合理选用。

第四条液化气、干气脱硫装置、含硫污水汽提装置、酸性气回收制硫装置的设计能力应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环保达标。

第五条在设计时应同时考虑设备防腐措施,对于硫化氢富集的设备、管线,选材宜升高等级,防止硫化氢腐蚀泄漏。

第六条设计新装置时应配备适量的设备防腐检测、检查工具、硫化氢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安全防护器材等。

第七条加氢装置的热高分、冷高分液面计、界面计应采用双仪表测量系统。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八条存在硫化氢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九条原油采购部门应根据加工高含硫原油的能力合理组织资源,原油资源配置部门应做好均衡搭配进厂工作,以使硫含量不超过装置设计规定值。

第十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料中硫含量的分析评估开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等动态硫化氢分布图,并按不同品种原油绘制沿工艺流程硫化氢的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设备、安全管理措施和规定,严格岗位操作规程或操作法,合理采用工艺防腐技术措施。

管线定期测厚管理规定

管线定期测厚管理规定

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草案)第一章总则1.1为适应加工高含硫原油的需要,使炼油装置设备及管道处于完好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因腐蚀引起的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2设备、管道的定点、定期测厚(以下简称“测厚工作”)是炼油生产装置腐蚀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企业在制定装置腐蚀检查工作的总体方案时,应对设备、管道的测厚工作统一进行安排。

1.3 各企业要制定设备、管道测厚管理制度,健全测厚管理机构和责任制。

企业机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测厚工作的归口管理,由防腐蚀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测厚工作的日常管理,与检测单位和使用单位形成测厚的管理网络。

1.4 各企业应重视设备、管道的测厚工作,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提高测厚工作的管理水平。

1.5 本规定适用于加工高含硫原油的炼油装置钢制设备及管道壁厚的测量,其内容原则上也适用于加工含硫原油、高酸值原油或高硫高酸值原油的炼油装置钢制设备、管道的测厚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2.1 主管领导职责企业主管设备工作的领导(包括主管设备的技术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股份公司有关设备、管道测厚管理的规定,负责审查、批准测厚工作的总体方案,及时听取测厚工作情况汇报,检查测厚工作进展情况,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并作出决定。

2.2 设备管理部门职责2.2.1 组织贯彻本管理规定,根据本规定要求制定本企业设备、管道测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2.2.2 负责组织编制本企业设备、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2.2.3 负责审批本企业设备、管道的测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调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2.2.4 负责汇总并分析测厚数据, 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测厚工作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2.5 组织本企业测厚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

2.2.6 协同有关部门作好职工培训,提高测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测厚工作水平。

2.3 使用单位(车间)职责2.3.1负责编制本单位设备、管道的测厚布点方案,绘制本单位设备、管道的测厚布点图(或单体图),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1.1 为适应加工高含磺原油的需要,使压力管道处于完好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1.2 压力管道测厚和管理工作分别执行以下规程和标准:1.2.1 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1.2.2 国家劳动部颁布的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1.2.3 集团总公司颁布的《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试行)。

1.2.4 中石化总公司颁布的《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

第二章管理职责2.1 总厂设备主管厂长负责国营贯彻执行管道测厚管理工作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负责审查、批准测厚工作的总体方案,及时听取测厚工作情况汇报,检查测厚工作进展情况,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定。

2.2 机动科职责2.2.1 组织贯彻实施各类管理规定和标准,制定总厂压力管道测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2.2.2 负责组织编制总厂压力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2.2.3 负责审批本厂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2.2.4 负责汇总并分析测厚数据,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测厚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2.5 组织本厂测厚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

2.3 理化实验室职责2.3.1 协助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编制本厂的测厚方案。

2.3.2 负责本厂测厚工作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指导,对重点设备和重点部位进行检测。

2.3.4 对在测厚结果进行最后的评审和裁定。

2.3.5 及时、准确地向使用单位提交测厚结果及分析报告。

2.3.6 负责建立全厂测厚网络。

2.3.7 负责对新的测厚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和推广,协同有关部门作好职工培训,提高测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测厚工作水平。

2.3.4 负责建立全厂重要管线的台帐和空视图。

2.4 使用单位职责2.4.1建立本单位的所有压力管道台帐和重要管道档案.负责对现场测厚点进行标注。

2.4.2负责编制本单位的管线测厚的布点方案,绘制本单位的测厚布点图,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加工高含硫原油安全管理规定

加工高含硫原油安全管理规定

加工高含硫原油安全管理规定前言高含硫原油是指硫含量大于0.5%的石油原油,其加工过程中将会产生有害气体、废水等危险物质,对于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在加工高含硫原油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管理,保障职工及社会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管理要求职工安全培训加工高含硫原油的职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高含硫原油的化学性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含硫原油的加工流程及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程;•废气、废水、固废等危险物质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现场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等。

加强现场监管加工高含硫原油的现场必须进行严格监管,加强对生产设备、管道、阀门等的监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特别是针对高温、高压部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突发事故。

废物排放管理加工高含硫原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废、废水、废气等危险废物,必须在专门的设施中进行处理,严格按照排放标准进行处理和排放,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应急预案加工高含硫原油的生产过程中,难克服突发事故的发生。

因此,需要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备足应急物资,明确各种应急措施和分工,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

对外宣传加工高含硫原油作为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行业,必须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公众对于危化品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加工高含硫原油的生产环节极其复杂,需要进行周密的管理和安全措施,以保障职工及周围居民的安全与健康。

通过加强培训、监管、废物排放管理、应急预案和对外宣传等方面的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取得安全、高效的生产效果。

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

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

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一、目的为适应加工高含硫原料油的需要,使炼油装置设备及管道处于完好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因腐蚀引起的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系统静设备、管道。

三、管理职责㈠主管领导职责公司主管设备工作的领导(包括主管设备的技术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公司有关设备、管道测厚管理的规定,负责审查、批准测厚工作的总体方案,及时听取测厚工作情况汇报,检查测厚工作进展情况,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并作出决定。

㈡设备管理部门职责1、组织贯彻本管理规定,根据本规定要求制定公司设备、管道测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2、负责审核生产部门设备、管道的测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调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3、负责汇总并分析测厚数据,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测厚工作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4、组织公司测厚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

5、协同有关部门作好职工培训,提高测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测厚工作水平。

㈢使用单位(车间)职责1、负责、编制本单位设备、管道的测厚布点方案,绘制本单位设备、管道的测厚布点图(或单体图),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2、按管理部门要求提出本单位设备、管道的整体测厚方案,负责对现场测厚点进行标注。

3、遵守现场安全施工规定,完成在线定点、定期测厚和检修期间的定点测厚工作。

4、及时认真研究测厚结果和分析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对布点位置和测厚频率提出调整意见。

四、人员要求㈠设备、管道测厚方案的编制应由熟悉工艺流程、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该人员应对被测设备、管道的设计、操作条件、运行环境以及同类型设备的腐蚀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㈡测厚操作人员应经过超声波测厚培训,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声测厚经验,并对相关工艺流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㈢为保证测厚工作的连续性和测量精度,测厚操作人员必须相对固定。

五、测厚管理㈠一般规定1、设备、管道测厚包括普查测厚和定点测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

压力管道测厚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1.1 为适应加工高含磺原油的需要,使压力管道处于完好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1.2 压力管道测厚和管理工作分别执行以下规程和标准:1.2.1 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1.2.2 国家劳动部颁布的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1.2.3 集团总公司颁布的《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试行)。

1.2.4 中石化总公司颁布的《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

第二章管理职责2.1 总厂设备主管厂长负责国营贯彻执行管道测厚管理工作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负责审查、批准测厚工作的总体方案,及时听取测厚工作情况汇报,检查测厚工作进展情况,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定。

2.2 机动科职责2.2.1 组织贯彻实施各类管理规定和标准,制定总厂压力管道测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2.2.2 负责组织编制总厂压力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2.2.3 负责审批本厂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2.2.4 负责汇总并分析测厚数据,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测厚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2.5 组织本厂测厚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

2.3 理化实验室职责2.3.1 协助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编制本厂的测厚方案。

2.3.2 负责本厂测厚工作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指导,对重点设备和重点部位进行检测。

2.3.4 对在测厚结果进行最后的评审和裁定。

2.3.5 及时、准确地向使用单位提交测厚结果及分析报告。

2.3.6 负责建立全厂测厚网络。

2.3.7 负责对新的测厚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和推广,协同有关部门作好职工培训,提高测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测厚工作水平。

2.3.4 负责建立全厂重要管线的台帐和空视图。

2.4 使用单位职责2.4.1建立本单位的所有压力管道台帐和重要管道档案.负责对现场测厚点进行标注。

2.4.2负责编制本单位的管线测厚的布点方案,绘制本单位的测厚布点图,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试行).txt心若无尘,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我曾经喜欢过你,现在我依然爱你希望月亮照得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的笑容那些飘满雪的冬天,那个不带伞的少年,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1.1为适应加工高含硫原油的需要,使炼油装置设备及管道处于完好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因腐蚀引起的事故隐患,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2设备、管道的定点、定期测厚(以下简称“测厚工作”)是炼油生产装置腐蚀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企业在制定装置腐蚀检查工作的总体方案时,应对设备、管道的测厚工体统一进行安排。

1.3各企业要制定设备、管道测厚管理制度,健全测厚管理机构和责任制。

企业设备(机动)管理部门负责测厚工作的归口管理,由防腐蚀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测厚工作的日常管理,与检测单位和使用单位形成测厚的管理网络。

1.4各企业应重视设备、管道的测厚工作,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提高测厚工作的管理水平。

1.5本规定适用于加工高含硫原油的炼油装置钢制设备及管道壁厚的测量,其内容原则上也适用于加工含硫原油、高酸值原油或高硫高酸值原油的炼油装置钢制设备、管道的测厚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
2.1主管领导职责
企业主管设备工作的领导(包括主管设备的技术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股份公司有关设备、管道测厚管理的规定,负责审查、批准测厚工作的总体方案,及时听取测厚工作情况汇报,检查测厚工作进展情况,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并作出决定。

2.2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221组织贯彻本管理规定,根据本规定要求制定本企业设备、管道测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2.22负责组织编制本企业设备、管道的总体测厚方案。

2.23负责审批本企业设备、管道的测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协调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2.2.4负责汇总并分析测厚数据,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测厚工作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2.5组织本企业测厚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和经验交流。

2.2.6协同有关部门作好职工培训,提高测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测厚工作水平。

2.3使用单位(车间)职责
2.3.1负责编制本单位设备、管道的测厚布点方案,绘制本单位设备、管道的测厚布点图(或单体图),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2.3.2按管理部门要求提出本单位设备、管道的整体测厚方案:负责对现场测厚点进行标注。

2.3.3与检测单位共同完成现场测厚工作。

2.3.4及时认真研究测厚结果和分析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对布点位置和测厚频率提出调整意见。

2.4检测单位职责
2人1协助管理部门编制本企业设备、管道的测厚方案。

2.4.2按照本企业的整体测厚计划,遵守现场安全施工规定,完成在线定点、定期测厚和检修期间的定点测厚工作。

2.4.3负责及时、准确地向使用单位提交测厚结果及分析报告。

第三章人员要求
3.1设备、管道测厚方案的编制应由熟悉工艺流程、工作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强的工程师担任,该工程师应对被测设备、管道的设计、操作条件、运行环境以及同类型设备的腐蚀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3.2测厚操作人员应经过超声波测厚培训,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声测厚经验,并对相关工艺流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3.3为保证测厚工作的连续性和测量精度,测厚操作人员必须相对固定。

第四章测厚管理
4.1一般规定
4.1.1设备、管道测厚包括普查测厚和定点测厚。

定点测厚分为在线定点、定期测厚和检修期间定点测厚。

4.1.2设备、管道的普查测厚应结合压力容器和工业管道的检验工作进行。

普查测厚点应包括全部定点测厚点。

4.l 3测厚监测主要针对设备、管道的均匀腐蚀和冲刷腐蚀,对于氢腐蚀、应力腐蚀等应通过其它检测手段进行监测。

在高温硫腐蚀环境下,应重点对碳钢、铬钼合金钢制设备、管道进行测厚监测。

4.1.4新建装置或新投用的设备及管道,在投用前就应确定定点测厚的位置,并取得原始壁厚数据。

42定点测厚管理
4.2.1生产装置上的测厚检查原则上都应定点。

重要生产装置(包括常减压蒸馏、延迟焦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减粘裂化等)必须建立本装置的定点测厚布点图〔或单体图),其它生产装置也应逐步建立本装置的定点测厚布点图(或单体图)。

4.2.2定点测厚点必须有明显的标示和编号。

在裸管上的测厚点,可用耐候耐温漆涂一个直径为3cm的圆作标记;有保温层的设备及管道上的测厚点,应安装可拆卸式保温罩(盒)并标上编号。

4.2.3装置检修期间应对装置所有的定点测厚点进行常温测厚。

4.2.4定点测厚布点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车间的设备及工艺技术人员根据工艺工况及介质的腐蚀性和历年的腐蚀检查情况确定,应能覆盖全厂的腐蚀部位。

4.2.5应对腐蚀减薄量超过设计腐蚀裕度的数据及时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如确认无误,应分析原因,提出处理建议。

4.3定点测厚布点原则
4.3.l下列易腐蚀和冲刷部位应优先考虑布点:
a.管线腐蚀冲刷严重的部位:弯头、大小头、三通及喷嘴、阀门、调节阀、减压阀、孔板附近的管段等;
b.流速大(大于30m/s)的部位,如:常减压转油线、加热炉炉管出口处、机泵出口阀后等:
c.环烷酸腐蚀环境下的气液相交界处和液相部位:
d.硫腐蚀环境下气相和气液相交界处:
e.流体的下游端(包括焊缝、直管)容易引起严重冲刷的部位:
f.同一管线的热端;
g.换热器、空冷器的流体入口管端;
h塔、容器和重沸器、蒸发器的气液相交界处;
i.换热器、冷凝器壳程的入口处
j.流速小于1m/s的管线(包括水冷却器管束),有沉积物存在易发生垢下腐蚀的部位:
k.盲肠、死角部位,如:排凝管、采样口、调节阀副线、开停工旁路、扫线头等。

4.3.2输送腐蚀性较强介质的管道,直管段长度大于20m时,—般纵向安排三处测厚点,长度为10—20m时,一般安排两处,小于l0m时
可安排一处。

4.3.3介质腐蚀性较轻的管道一般在直管段(两个弯头间的连接管)安排一处测厚点,在弯头处安排一处测厚点。

4.3.4管线上的弯头、大小头及三通等易腐蚀、冲蚀部位应尽可能布置测厚点。

4.3.5考虑现场实际,一般不要将在线测厚点选在测厚人员不易操作的位置(腐蚀特别严重,需特别重视的部位除外)。

4.3.6对大小头、弯头、三通管、调节阀或节流阀后、集合管等有关管道常见结构的布点位置可参考附图。

4.3.7管道上同一截面处原则上应安排4个测厚点,一般布置在冲刷腐蚀可能严重的部位和焊缝的附近(主要在介质流向的下游侧)。

4.4测厚频率的确定
4.4.1当腐蚀速率在0.3—0.5mm/a或剩余寿命在1—1.5年之间时,应每三个月测定一次。

4.4.2当腐蚀速率在0.1—0.3mm/a或剩余寿命在1.5—2年之间时,应每六个月测定一次。

4.4.3当腐蚀速率小于0.1mm/a时,可在每次停工检修时测定一次。

4.4.4对腐蚀极为严重(腐蚀速率大于0.5mm/a)或剩余寿命小于
1年的部位应进行监控,对监控部位应增加测厚频率(测厚频率及位置由测厚管理部门、车间和检测单位共同确定)。

4.4.5停用设备及管道重新启用前应增加一次测厚。

4.4.6当原料中硫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时,应适时调整测厚频率。

第五章测厚方法及数据处理
5.1测厚仪器采用超声波测厚仪,精度不低于0.1mm,测量误差应在土(H%+0.1)mm范围内(H一壁厚,mm)。

5.2 应根据被测设备及管道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探头和耦合剂。

5.3 每次测厚前,应对测厚仪器进行常温标定,同时对被测对象进行表面处理,保证被测对象的材质和表面状况与标定试块基本一致。

5.4 推荐采用二次测厚法,即在探头分隔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对管道测厚,探头分隔面应与轴线垂直或平行)测定两次,以最小值为准。

如果两次测厚值的偏差大于0.2mm,应重新测定。

5.5 对中高温条件下(100℃—500℃)的测厚,所测数据比实际值偏大,应注意进行修正。

5.6腐蚀速率按下式计算:
某两次所测得的常温厚度差(mm)
腐蚀速率(mm/a)=----------------------------
对应两次测厚间隔时间(a)
5.7剩余寿命估算
5.7.1剩余寿命的计算方法是:用所测得的剩余壁厚常温值减去按照GBl50—1998和SH3059-1994所确定的最小壁厚,所得差值除以平均腐蚀速率即为钢制炼油设备及管道的剩余寿命。

该剩余寿命的可靠程度取决于测厚数据的可靠程度,且只能用于均匀腐蚀,可指导确定检测频率,不宜作判废依据。

5.7.2对DNl00及以上的管道,当剩余壁厚转换值≤3mm时,则对应部位的剩余寿命按0处理。

5.8记录
5.8.l对所测数据应及时记录,记录格式可参考附表1和附表2。

5.8.2各单位必须将每年的测厚记录和分析报告整理存档,由设备管理部门、测厚单位、使用单位分别保存。

第六章附则
6.1本规定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6.2本规定由股份公司炼油事业部、科技开发部负责解释。

6.3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试行,试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炼油事业部和科技开发部。

附表l 管道在线定点测厚记录表(供参考)
附表2 设备、管道定点测厚记录表(供参考)
附图管线定点测厚布点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