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验指导书2010版

合集下载

实验指导书地质工程专业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工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地质工程专业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工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工实验教学指导书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中心实验室目录实验一侧限紧缩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验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操作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验数据整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指导书第4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指导书第4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指导书第4章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指导书第4章
第1节:引言
本章将介绍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原则。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第2节:土的力学性质
2.1 土体的组成与结构
2.2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性质
2.3 土的应力状态与应变特性
2.4 土的强度与应力应变关系
第3节:土的力学参数
3.1 土的基本力学参数
3.2 土的剪切强度参数
3.3 土的压缩与膨胀参数
第4节:土的力学行为
4.1 单轴和三轴剪切试验
4.2 塑性与流变特性
4.3 应力路径与应力路径系数
第5节:地基工程与地基基础设计
5.1 地基与地基基础的概念
5.2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5.3 地基处理与加固技术
5.4 地基基础设计的方法与计算
第6节:实例分析与案例解析
6.1 地基基础设计的实例分析
6.2 关键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6.3 地基基础设计的案例解析
第7节: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原则。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解析,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地基基础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的理解,努力在工程实
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工程的安全与可靠性贡献自己的
力量。

附注:本指导书仅供学习参考,请在实际工程中谨慎使用,确保工
程安全与质量。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是指土粒比重ds 、土的含水量w 和密度ρ,一般由实验室直接测定其数值。

在测定这三个基本指标后,可以换算出其余各个指标。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1.土粒相对密度d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比,称为土粒比重(无量纲),亦称土粒相对密度,即式中 ρs ——土粒密度,即土粒单位体积的质量,g/cm 3;ρw1——4℃时纯水的密度,等于1g/cm 3或1t/ m 3。

一般情况下,土粒相对密度在数值上就等于土粒密度,11ds w ss w s V m ρρρ==但两者的含义不同。

土粒比重决定于土的矿物成分,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为2.6~2.8;有机质为2.4~2.5;泥炭为1.5~1.8。

土粒(一般无机矿物颗粒)的比重变化幅度很小。

土粒比重可在试验室内用比重瓶法测定。

通常也可按经验数值选用,一般土粒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见下表。

土粒相对密度参考值2.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即%100⨯=swm m ω含水量w 是标志土含水程度(湿度)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天然土层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它与土的种类、埋藏条件及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有关。

土的含水量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

从含水量的定义可知,实验的关键是怎样测得一块土中所含水份质量以及颗粒质量。

所谓烘干法便是为此设计的一种实验方法。

先称小块原状土样的湿土质量,然后置于烘箱内维持100~105℃烘至恒重,再称干土质量,湿、干土质量之差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就是土的含水量。

计算公式为:%1000221⨯--=m m m m ω 式中: W ——含水量(%) m 1——盒加湿土质量(g ) m 2——盒加干土质量(g )m 0——铝盒的质量(g ),按盒号查表可得,由实验室提供。

3.土的密度ρ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g/cm 3。

在天然含水量情况下的密度称为天然密度,即Vm =ρ 测定密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体内部结构的密实情况。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目录一、密度试验 (1)二、含水量试验 (3)三、液限试验 (5)四、塑限试验 (8)五、压缩试验 (10)六、抗剪强度试验 (15)七、击实试验 (21)1一、 密度试验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这里指的密度是湿密度ρ,其它还有干密度ρ'、饱和密度sat ρ等。

(二)试验方法与适用范围一般粘性土,宜采用环刀法;易破碎,难以切削的土,可采用蜡封法;对于砂土与砂砾土,可用现场的灌砂法或灌水法。

(三)环刀法密度试验1、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18cm ,面积30cm 2,高20mm ,壁厚1.5mm ); (2)天平(感量为0.1g ,称量为500~1000g ); (3)其他:修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状态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大于环刀尺寸,修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2)称量环刀质量。

(3)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油,并将其刃口向下放在试样上。

(4)用修土刀削去部分环刀外缘土样,并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修,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

(5)用修土刀仔细削平两端余土,注意刮平时不得使土样扰动或压密。

(6)擦净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

3、计算按下式计算土的密度:Vm m m V m 00)(-+==ρ 式中:ρ——土的密度,(g/cm 3);0m ——环刀质量,(g );2)(0m m ——环刀加土的质量,(g ); V ——环刀容积,(cm 3)。

计算至0.01g/cm 3,同一土样,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平行差不得大于0.03g/cm 3。

4、试验记录密度试验 (环刀法)工程编号: 试验者: 钻孔编号: 计算者:5、思考题(1)若两次测定的值有较大误差,试分析其原因。

(2)测定土密度还有其它什么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况?3二、含水量试验土的含水量(率)是土在105~110℃下烘到恒重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量的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教学实验注意事项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必须做到下列几点:一、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2.弄清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基本原理。

3.对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实验前应事先阅读有关仪器的使用说明。

4.必须清楚地知道本次试验需记录的数据项目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并事前作好记录表格。

5.除了解实验指导书中所规定的实验方案外,亦可多设想一些其它方案。

二、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1.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保持安静。

2.爱护设备及仪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

3.非本实验所用的设备及仪器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完毕后,应将设备和仪器擦试干净,并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

三、认真做好实验:1.注意听好教师对本次实验的讲解。

2.清点实验所需设备,仪器及有关器材,如发现遗缺,应及时向教师提出。

3.实验时,应有严格的科学作风,认真细致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中所要求的实验方法与步骤进行。

4.对于带电或贵重的设备及仪器,在接线或布置后应请教师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实验。

5.在实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实验现象,随时进行分析,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

6.记录下全部测量数据,以及所用仪器的型号及精度、试件的尺寸、量具的量程等。

7.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在实验小组中虽有一定的分工,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动手,完成所有的实验环节。

8.学生在完成试验全部规定项目后,经教师同意可进行一些与本实验有关的其它实验。

9.实验记录需要教师审阅签字,若不符合要求应重做。

四、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的总结,通过写实验报告,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实验报告必须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清楚整洁,并要有分析及自己的观点。

实验报告应具有以列基本内容: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者及同组人员。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方法及步骤筒述。

4.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的名称、型号。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试验指导书

《工程岩土学》试验指导书(地质工程专业)赵川、赖勇编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土工地质实验室二00七年七月目录前言 (2)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 (3)(一)、土样制备 (3)(二)、含水量试验 (4)(三)、密度试验 (5)(四)、比重试验 (6)(五)、固结试验 (7)(六)、直接剪切试验 (9)实验二颗粒分析试验 (12)实验三液限和塑限试验 (14)3.1搓条法及平衡锥法 (14)3.2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16)实验四载滲透试验 (18)实验五三轴剪切试验 (20)实验六岩石单轴抗压试验 (23)实验七岩石快速直接剪断试验 (25)前言本试验指导书适用于地质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本试验是《工程岩土学》等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该试验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液限和塑限试验、滲透试验、三轴剪切试验、岩石单轴抗压试验、岩石快速直接剪断等试验项目,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让学生熟悉各种仪器设备在试验项目中的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试验基本技能,掌握试验内容和试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试验,试验参数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如何应用,为今后的实际工程设计、施工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指导书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及教材特点编制而成。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若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赵川二00七年七月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一)、土样制备1.概述土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的程序进行制备。

土样制备可分为原状土和扰动土的制备。

本试验主要讲扰动土的制备。

土工试验指导书

土工试验指导书

土工试验指导书Ⅰ、总的指导一、土工试验是“土力学地基与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

内容主要是测定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

有关部门专门制定了试验操作规程,有依可循。

本指导书结合课程和生产上的一般要求介绍几个主要的试验方法。

通过学习和试验能初步掌握土工试验的基本原理及操作基本技术,初步学会整理分析试验数据的方法,巩固课程中的有关理论知识,并能提出在一般建筑工程中应做的试验项目和试验的要求。

Ⅱ、探坑取样实习一、目的在进行地基勘察或土料调查时,除用钻探方法外,在一定条件下探深不很深时可用开挖探坑的方法来了解土层的分布规律和各个土层的工程性质。

根据需要,可从探坑中采取原状或扰动的土样,送往试验室进行土的各项指标的测定。

二、原理工程地质的勘察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

本次实习,只能简单要求我们一般地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并能掌握一般简单的取样方法,同时按照“总的指导”要求的试验内容进行各项指标的试验,并提出试验报告。

三、工具及设备(一)铁锹、镐、削土刀(二)土样筒(一般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三)封蜡设备、布条或胶布。

四、操作程序(一)选好地点,用铁锹挖约1.2×0.8平方米的坑至原生土层,整平底面。

(二)选便于操作的位置,用土样筒盖子印出轮廓线,沿印线掘深槽至比土样筒略高,同时用削土刀细心地削成比土样筒直径略小,比土样筒略高的土柱。

(三)用手抓住土样筒,自土柱上端徐徐下压至土柱与土样筒上端齐平时,加盖并记号。

扶住土样筒,从土底处切出土样及筒,倒置削平其下端,加盖。

立即取布条浸入溶蜡取出沿土样筒的缝隙及盖的缝隙封密,短时间保存亦可用宽胶带贴封,见图1-1。

(四)按土样标签的内容填好标签,浸蜡贴于土样筒的上端盖子上。

(五)重复(一)至(四)各条步骤取原状土样二个,同时装一筒扰动的土样,送往试验室备用。

(六)若是工程上勘察,可挖掘至勘察深度(一般可探深10 米左右)Ⅲ、含水量试验一、目的:在于测定土的含水量,与其他试验配合,从而计算土的干容重、稠度、孔隙比、饱和度等;并借以计算地基土的计算强度。

(整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

(整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指导书深圳大学建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一、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干土各粒组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粒的组成情况。

供砂类土的分类、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建材选料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颗粒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的性质,工程上常依据颗粒组成对土进行分类,粗粒土主要是依据颗粒组成进行分类的,细粒土由于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及胶体含量等因素,则不能单以颗粒组成进行分类,而要借助于塑性图或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颗粒分析试验可分为筛析法和密度计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 的土粒可用筛析法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粒则用密度计法来测定。

筛析法是将土样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筛子,并按筛子孔径的大小将颗粒加以分组,然后再称量并计算出各个粒组占总量的百分数。

(三)仪器设备1.标准筛:孔径10、5、2、1.0、0.5、0.25、0.075mm ;(见附图1) 2.天平:称量1000g ,分度值0.1g ; 3.台称:称量5kg ,分度值1g ; 4.其它:毛刷、木碾等。

(四)操作步骤 1.备土:从大于粒径0.075mm 的风干松散的无粘性土中,用四分对角法取出代表性的试样。

2.取土:取干砂500g 称量准确至0.2g 。

3.摇筛:将称好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然后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进行筛析。

振摇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4.称量:逐级称取留在各筛上的质量。

(五)试验注意事项1.将土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子中进行筛析。

2.筛析法采用振筛机,在筛析过程中应能上下振动,水平转动。

3.称重后干砂总重精确至 2g 。

(六)计算及制图1. 按下列计算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百分数:100ABm X m =⨯ 式中:X —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百分数,%; m A —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g ; m B —所取试样的总质量(500g )。

2.用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颗粒直径(mm )的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验指导书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编写2010年9月前言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研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土体及其相关结构受力变形以及常见基础设计的一门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土是岩石风化而成的颗粒堆积物,广泛覆盖于地球表面,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与之息息相关,而土木工程更是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桥梁及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变形,山坡、土坝、路堤、路堑等各种自然或人工坡体的稳定性,各类挡土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等都是土力学的研究内容,土力学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港口工程等领域。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及地基沉降计算、土的渗透性和渗流问题、土的抗剪强度、天然地基承载力、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土坡稳定分析、浅基础设计、深基础设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牢固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计算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有关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路基工程、深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等有关专业课打好基础。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本课程实验学时有16学时。

通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验指导书,可以有效指导学生从事课外科学实验,必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生也将从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受益非浅。

实验考核方案1、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验项目在建筑工程实验室土工实验分室完成,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验项目,为大三的学生开设。

2、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学生实验守则》等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实验纪律。

3、要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损坏仪器设备要赔偿。

4、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课前预习,要熟悉本次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试验步骤等实验内容。

5、试验要积极主动,人人动手,积极参与并能熟练操作各种实验仪器,严格按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6、实验报告格式为:简介试验目的、试验项目、试验步骤、试验成果整理和试验成果分析。

7、必须认真地完成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字迹要清楚,必须按着要求自己编写,不得抄袭他人实验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打回应重做。

8、实验成绩评定等级为优、良、合格、不合格记载,成绩按20%计入本课程总评成绩。

目录实验一土的基本物理指标测定 (1)实验二颗粒分析试验 (4)实验三界限含水率试验 (5)实验四击实试验 (8)实验五固结试验 (10)实验六直接剪切试验 (13)实验七三轴压缩试验(选做) (16)实验一土的基本物理指标测定一、试验目的:1.测定土的含水率,是指土在温度105~110℃下烘到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与达到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2.测定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3。

3.测定土粒的比重G s,是土粒在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土粒同体积4℃时纯水质量的比值。

在数值上,土的比重与土粒密度相同,但前者是没有单位的。

二、试验方法1.含水率试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碳化钙气压法、炒干法等,其中以烘干法为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

2.密度试验: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

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3.比重试验: 根据土粒粒径的不同,土的比重试验可分别采用比重瓶法、浮称法或虹吸筒法。

对于粒径小于5 mm的土,采用比重瓶法进行,其中对于排除土中空气可用煮沸法和真空抽气法;对于粒径大于等于5mm的土,且其中粒径大于20mm颗粒小于10%时,采用浮称法进行;对于粒径大于等于5mm的土,但其中粒径大于20mm颗粒大于10%时,采用虹吸筒法进行;当土中同时含有粒径小于5mm和粒径大于等于5mm的土粒时,粒径小于5mm的部分用比重瓶法测定,粒径大于等于5mm的部分则用浮称法或虹吸筒法测定,并取其加权平均值作为土的比重。

三、试验步骤含水率试验(烘箱烘干法)1.仪器设备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称量210g,感量0.001g;铝盒等。

2.试验步骤(1)称量铝盒重量m0,并记录下盒的编号。

(2)取代表性土样15~30g,放入铝盒内,立即盖好盒盖,放天平上称量湿土与盒重m0+m,准确至0.001g。

(3)揭开盒盖,套在盒底,放入烘箱,在温度105~110℃下烘至质量恒定。

烘干时间对粘性土不得少于8小时,对砂性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重。

然后将铝盒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4)从干燥器内取出土样,盖好盖后。

称盒加干土重m 0+m s ,准确至0.01g 。

3.试验数据及成果整理(1)按下式计算含水率0000()()100%()s s m m m m w m m m +-+=⨯+-式中,m 0+m 是湿土与盒重;m 0+m s 是干土与盒重;m 0是铝盒重;(2)本试验需进行2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

密度试验(环刀法)1.仪器设备环刀(如下图所示,其内径61.8mm 或79.8mm ,高度20mm ,本试验采用内径61.8mm );电子天平:称量210 g ,感量0.001g ;修土刀,刮刀,凡士林油等。

图1-1 环刀示意图2.操作步骤(1)用电子天平称量出环刀的质量m 0;(2)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

土样的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整平其两端放在玻璃板光面上。

(3)将环刀内壁擦净,并涂抹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

(4)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m 0+m ,精度达0.01g 。

本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试验,取二次结果的平均值。

平行试验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3g/cm 3。

(5)按下式计算土的密度:00()m m m V ρ+-=式中,m 0是环刀的质量;m 0+m 是环刀加土的质量;V 是环刀的体积。

3.试验数据及成果整理比重试验**(比重瓶法)比重瓶法,其基本原理就是由称好质量的干土放人盛满水的比重瓶的前后质量差异,来计算出土粒的体积,从而进一步计算出土粒比重。

1.仪器设备101A-2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比重瓶:50mL,电子天平:称量210g 、感量0.001g ;恒温水槽,砂浴;表;温度计;孔径2mm 及5mm 的筛;其它:匙、蒸发皿、玻璃漏斗、滴管、洗瓶、纯水、中性液体等。

2. 操作步骤(1)将烘干土过5mm 筛,然后取12g ,用玻璃漏斗装人预先洗净和烘干的比重瓶内,称试样和瓶的总质量,准确至0.001g 。

(2)将纯水注入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中至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将瓶放在砂浴上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液沸腾时算起,砂及砂质粉土不应少于30min ,粘土及粘质粉土不应少于lh ,避免瓶中悬液溢出瓶外。

(3)将纯水煮沸,冷却至室温后注入比重瓶内,将纯水注满,塞紧瓶塞,多余的水会从瓶塞毛细管中溢出使瓶内无气泡。

(4)将比重瓶置于恒温水槽内,待瓶内水温稳定,且瓶内上部悬液澄清,然后取出比重瓶,擦干瓶外壁,称比重瓶、水、试样总质量,准确至0.001g 。

称量后应立刻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

(7)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

(8)按下式计算比重:bs bs w bw bs b bw s T m m G G m m m m -=+--式中,G s 是土的比重;m bs 是比重瓶、试样总质量(g );m bw 是比重瓶、水总质量(g );m bws 是比重瓶、水、试样总质量(g );m b 是比重瓶质量(g );G w T 是T ℃时纯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准确至0.001。

比重瓶法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并取其两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3.试验数据及成果整理**注:比重试验属于选做实验!!实验二颗粒分析试验一、试验目的:颗粒分析试验就是测定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方法:颗粒分析试验可分为筛析法和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等。

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可用筛分析的方法来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则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来测定。

三、试验步骤:(筛分法)(一)仪器设备(1)标准筛两套:粗筛:孔径为60,40,20,10,5,2mm;细筛,孔径为2,1,0.5,0.25,0.075mm。

(2)摇筛机;(3)分析天平::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称量l000g,最小分度值0.l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 01g.;(4)研体、碾杆、烘箱、毛刷等。

(二)操作步骤(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取样数量按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5种情况,见表2-1。

表2-1 取样数量表颗粒尺寸(mm)< 2 < 10 < 20 < 40 < 60 取样数量100-300 3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4000以上(2)将试样过2mm筛,称筛上和筛下的试样质量。

当筛下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细筛分析;筛上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粗筛分析。

(3)把标准筛依孔径大小顺序排好,最下面为底盘。

取筛上的试样倒入依次排好的粗筛中.筛下的试样置于细筛最上面的筛内加好盖放在摇筛机上摇震。

(在摇筛机上开动机器0~15分钟)。

(4)由最大孔径筛开始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手轻叩摇晃,如有砂粒漏下应继续轻叩摇晃至无砂粒漏下为止,漏下的砂粒全部放入下一级筛内。

(5)将留在各筛上的土粒分别倒在纸上,并用毛刷将筛网中的土粒轻轻刷下,然后再分别倒入铝盒中称量。

(6)各筛底盘内的土重之总和与总试样之重量不得相差1%。

(7)计算与制图1)按下式计算小于某孔土重占总重的百分数100%i i m P M =⨯式中,m i 是小于某级粒径的试样质量;M 是试样总质量;P i 是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2)制图以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为纵坐标,颗粒粒径为横坐标,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8)试验数据及成果整理,可根据上述曲线得出d 10, d 50, d 60, C c , C u 等相关参数。

实验三 界限含水率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细粒土的界限含水率,是指土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为界限含水率。

二、试验方法:液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测定土的液限主要有圆锥仪法、碟式仪法等试验方法,也可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