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20张PPT)
合集下载
北师大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29张PPT)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 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Hi!大家好!我叫闯闯, 是一名21世纪的初中生。我 非常幸运,可以穿越时空隧 道回到宋代,去认识那个未 知的世界。亲爱的同学,你 愿意帮助我去完成这次旅行 吗?
期待你的加盟……
糟糕!只顾高兴,忘 了填饱肚子再来,这 会儿肚子正“咕咕” 叫着抗议呢!
知道了宋代这么多有趣 的事,真想走进汴京城 去逛逛。哪位同学愿作 我的小向导,让我们共 同携手,领略宋代商业 的繁荣。
商业发展 (1)、城镇的出现。 (2)、城市商业的繁荣。 (3)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何苦呢?现在 流行纸币!
最早的纸币 交子
说一说: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是什么时候在哪里 出现的?纸币与金 属货币相比有哪些 优点?
隋朝大运河真是方便, 这么快就从汴京到了 临安城。在这里,我 遇到了一些被宋人称 为“蕃客”的人,聪 明的小伙伴你知道 “蕃客”指的是什么 人吗?
海外贸易发展
“蕃坊” “蕃市” “蕃学” (1)、 、 、 的出现,
(2)、设置 市舶 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3) 、 海外贸易 范围很广。
对了,临走时我还随身带 了几幅地图,一起来看看 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表 1水稻种植普遍 1铜铁的质量和
数量居世界最高 水平 2水稻跃居粮食 2煤的开采居世 界第一 现 产量首位 3瓷器畅销世界 推广
中 心 苏湖地区 五大名窑、景德 镇等
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 燃薪者。”(庄绰:《鸡肋篇》)
同学们,你能告诉我究竟石 炭是什么吗?
通过对石炭的了解, 我对宋代其它手工业的发 展也很感兴趣,你愿帮助 我,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 况吗? 手工业发展 (1)、煤(石炭)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2)、铜、铁冶炼的质量、数量都 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3) 、陶瓷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Hi!大家好!我叫闯闯, 是一名21世纪的初中生。我 非常幸运,可以穿越时空隧 道回到宋代,去认识那个未 知的世界。亲爱的同学,你 愿意帮助我去完成这次旅行 吗?
期待你的加盟……
糟糕!只顾高兴,忘 了填饱肚子再来,这 会儿肚子正“咕咕” 叫着抗议呢!
知道了宋代这么多有趣 的事,真想走进汴京城 去逛逛。哪位同学愿作 我的小向导,让我们共 同携手,领略宋代商业 的繁荣。
商业发展 (1)、城镇的出现。 (2)、城市商业的繁荣。 (3)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何苦呢?现在 流行纸币!
最早的纸币 交子
说一说: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是什么时候在哪里 出现的?纸币与金 属货币相比有哪些 优点?
隋朝大运河真是方便, 这么快就从汴京到了 临安城。在这里,我 遇到了一些被宋人称 为“蕃客”的人,聪 明的小伙伴你知道 “蕃客”指的是什么 人吗?
海外贸易发展
“蕃坊” “蕃市” “蕃学” (1)、 、 、 的出现,
(2)、设置 市舶 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3) 、 海外贸易 范围很广。
对了,临走时我还随身带 了几幅地图,一起来看看 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表 1水稻种植普遍 1铜铁的质量和
数量居世界最高 水平 2水稻跃居粮食 2煤的开采居世 界第一 现 产量首位 3瓷器畅销世界 推广
中 心 苏湖地区 五大名窑、景德 镇等
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 燃薪者。”(庄绰:《鸡肋篇》)
同学们,你能告诉我究竟石 炭是什么吗?
通过对石炭的了解, 我对宋代其它手工业的发 展也很感兴趣,你愿帮助 我,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 况吗? 手工业发展 (1)、煤(石炭)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2)、铜、铁冶炼的质量、数量都 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3) 、陶瓷制造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名师课件 北师大版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 是什么?
• 1.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 民的南迁,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 2.社会相对安定。 • 3.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 4.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 5.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
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移到 长江流域有哪些表现?
1 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 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 北方的两倍。
杭州西湖
下一页
纸币的出现
北宋交子
金朝纸币
南宋纸币
三、商业和海外贸易
• 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
1.蕃坊、蕃市、蕃学的建立;
2.市舶机构的设置; 3.海外贸易范围东到朝鲜、日本 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北宋的战船
阿拉伯半岛 东 非
朝鲜、日本
临安 明州 泉州
广州
宋朝海外贸易为什么繁荣?
2 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 仓。
1.宋代农业
• 1.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一亿。 • 2.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改进,
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 • 3.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苏Leabharlann ——湖熟南,
宋天
广占 到城 江稻 淮由
谚下 语足
。
地两
区广
推 占城稻
两宋时水稻的推广
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 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 并从越南引进优良稻种占城稻。
北宋时期出现了一个至今闻名的瓷 都,你知道它在哪里吗?
景德镇 青白瓷
宋代手工部门已有商标广告意识
宋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及铜版
三、商业和海外贸易
• 宋代商业的发展状况 (表现)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北师版新版七下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课件(23张)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朝代 西汉元始 晋太康元 唐天宝元 宋元丰三
二年
年
年
年
区域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宋初南方人口是 北方的两倍。
南方
111
65
257
830
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 最重要的粮仓。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 80%来自淮河以南。
二、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农业
表现
1、出现新式农具 秧马
,
2、引进推广种植 占城稻 ,
3、 水稻 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1、铁、铜 等金属冶炼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当时世
手工业 界最高水平;2、 煤 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3、 瓷器 畅销世界,瓷之国;4、造船技术先进
1、集市、城镇的出现;城市的繁荣;
讲的是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炭是什么?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哥窑瓷器
钧窑青瓷
定窑孩儿枕
景德镇青白瓷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
二、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农业
表现
1、出现新式农具 秧马
,
2、引进推广种植 占城稻 ,
3、 水稻 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1、铁、铜 等金属冶炼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当时世
手工业 界最高水平;2、 煤 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3、 瓷器 畅销世界,瓷之国;4、造船技术先进
北宋交子
金朝纸币
南宋纸币
【1】七年级(1)班同学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探
究性学习,以下是达成的共识,你认为正确的有( D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北师版新版七下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课件(33张)

海外贸易
——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王良发现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想想看 他的商船可能会装载哪些货物?可能到达哪些地方? 可能进出哪些港口?商船进出港口,会接受哪个机构 的检查?
——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A、劳动力增加 B、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秧马) C、农田水利的发展 D、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 位。
经济重心南移的判断 标准?
南方人口量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 南方贡赋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绝大多数比例。
宋代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有何凭证?
宋代南方人口量增 加并最终超过北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 收入80%来自淮河 以南地区。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 国最重要的粮仓。
——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宋)庄绰:《鸡肋篇》
阅读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 说明煤已经广泛应用于普通居民的生活。
——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宋代北方冶铁炉 大都以煤作燃料,还 出现了水排风箱。这 种水力鼓风器是采用 卧轮式水车,通过曲 柄、 杠杆机械的推 动来鼓风。
农业 手工业
A、劳动力增加 B、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秧马) C、农田水利的发展 D、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 位。
A、煤开采量世界第一 B、铁、铜等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C、陶瓷成为畅销世界的产品, “瓷之国” D、手工业部门已有商标、广告意识
商业
A、出现大量集市、城镇(城市经济) B、出现纸币:北宋四川“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会子”“关子”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 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 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 地皆为“化外之邦”。
【历史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北师大版)

宋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生产技术. 水稻. 丝织业. 陶瓷业.造船业
宋代商业、海外贸易的繁荣
城镇.东京.临安.交子.会子. 泉州.广州等
古代经济 重心南移 完成
五、过关检测
1.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D )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 南宋
2.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 B ) A.东京 B.景德镇 C.广州 D.泉州 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B )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318万顷 6000万贯
145万顷 1432万贯
约2:1 约4:1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经济重心南移历程展示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向南移动
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两宋: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长江流域
经济重心:黄河流域
完成填北朝 )(完成
两宋 )
7.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 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D )
秧马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秧马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
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比世界平均水平富裕一倍。
—— 爱德华· 普雷斯科特(美)
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的判断标准:
在古代中国,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是全国 的经济重心,其主要标准是该地区的户口、 田亩数量和该地区所能提供缴纳的赋税数量。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共24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黄河流域手工业发达
D.长江流域商业繁荣
议一议
煤替代木柴是否算能源革命?有什么深
远意义?
图说历史
清明上河图
四川地区主要流通铁钱,“折大钱一贯
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
携持”(南宋李攸:《宋朝事实卷十五·财
用》),如买一匹上等丝绸罗,要付 130 斤
重的铁钱。
应如何解决铁钱笨重的问题?
南方
发展中心 认识
探寻我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的原因
提示: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技术因素
4.交通因素
探寻我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的原因
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实行对外开放
政策;
2.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3.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技术 和生产经验,造船和航海等技术进步; 4.陆路贸易中断。
据图分析宋代经济分布有何特点?
图说历史
实战训练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 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 在( )
A.西汉时期
C.隋唐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北宋时期
“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我国( A.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B.经济重心在长江流域
还是北方?为什么?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你认为历史上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与今天 人口大量涌向东南方有内在联系吗?请说明 理由。
图说历史
为什么东南沿海港口城市会出现这些现象?
实战训练
北宋在泉州等地设立的管理对外贸易的 机构是( A.蕃坊 ) B.蕃市 C.蕃学 D.市舶司
经济重心南移
区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时间: 魏晋南北朝 南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学习、理解目标
1、记住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 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南移的情况,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 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之时。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 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
1、含义:移到长江流域
三国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过程:魏晋南北朝时出现南移趋势
交子——北宋出
现在四川成都,是 世界最早的纸币。
会子——南宋出
现,纸币使用范围 更广。
隋朝大运河真是方便, 这么快就从汴京到了 临安城。在这里,我 遇到了一些被宋人称 为“蕃客”的人,聪 明的小伙伴你知道 “蕃客”指的是什么 人吗?
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1)、“蕃__坊__” 、“_蕃__市__”_ 、“__蕃__学__”
C 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D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
阅读卡 宋船头小,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 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同时,结构坚固, 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性。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 重或三重大板结构,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大船上 又都设有小船,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抢险.每只船上都有 大小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这些极适合于远洋航行。
巩固练习
3、南宋时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是( D )
A、丝绸
B、茶叶
C、铁器
1、记住自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 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南移的情况,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 心的南移完成于南宋之时。
2、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 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
1、含义:移到长江流域
三国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2、过程:魏晋南北朝时出现南移趋势
交子——北宋出
现在四川成都,是 世界最早的纸币。
会子——南宋出
现,纸币使用范围 更广。
隋朝大运河真是方便, 这么快就从汴京到了 临安城。在这里,我 遇到了一些被宋人称 为“蕃客”的人,聪 明的小伙伴你知道 “蕃客”指的是什么 人吗?
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1)、“蕃__坊__” 、“_蕃__市__”_ 、“__蕃__学__”
C 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D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
阅读卡 宋船头小,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 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同时,结构坚固, 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性。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 重或三重大板结构,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大船上 又都设有小船,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抢险.每只船上都有 大小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这些极适合于远洋航行。
巩固练习
3、南宋时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是( D )
A、丝绸
B、茶叶
C、铁器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北师版新版七下第10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课件(37张)

▪ 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
A.B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
得的成果
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 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
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
▪ 4、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 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
要Hale Waihona Puke 口是(B)•说明西汉时南方相当落后,经济重心在北方。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 方。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 曰“苏湖熟,天下足。”
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 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
1、南海一号上主要有什么商品,将要运往哪里? 瓷器;欧洲、非洲、印度、朝鲜、日本等
2、当时管理海上贸易的机构叫什么? 市舶机构
非阿 洲拉 东伯 海半 岸岛
、
波斯湾
印度洋
朝 鲜 、 日 本
西太平洋
材料:进入宋朝,特别是南宋之后,中国将战略重点逐步 转移到了海上,与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作为海关机构 的市舶司每年创造的关税竟达岁入的20%,成为帝国的重 要收入。——《历史的细节2》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宋朝重视发展海外贸易的 原因。(4分)
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已从北方移到了南 方。
江南的开发和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东汉末年——南朝
江南经济开发 和进一步发展
唐代中叶——五代十国时期
南方经济加速发展 出现经济重心南移
的趋势
北宋末年——南宋时期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 超过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当堂训练
1.“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 哪个流域成为宋朝最重要的粮 仓( )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2.宋朝的水稻品种——占城稻 来自于( )
A.日本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3.古沉船“南海一号” 对研究宋 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北师大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第10课
“南海I号”
1987年,沉睡南海海底840多年的南宋沉船 被意外发现。 “南海I号”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年 代最古老、保存最完整、最具价值的沉船。古船 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
学习目标
1.了解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知道南 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探究经济重心南 移的主要原因,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和证据意 识。
——《宋史》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 最重要的粮仓。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 80%来自淮河以南。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间
完成
南宋时期
地点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自然条件优越; •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在( )
A.北宋前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后期
5.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是(
)
A.东汉 C.宋代
B.唐朝 D.元朝
6.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 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阅读课本48,找找宋代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证据。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朝代 西汉 晋 唐 宋 元始二年 太康元年 天宝元年 元丰三年 965 111 149 65 493 257 459 830
区域
北方 南方
宋初南方人口是 北方的两倍。
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秧马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南宋政府……奖励州县官兴修陂 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 州县官大抵(都)兼“提举圩田” 或“主管圩田”的职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知史鉴今:
想一想: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 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技术 劳动力 政策
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
宋 朝 印 象
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 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 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对外贸易的重要(丝绸、 瓷器)……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 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 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 为化外之邦。
秦岭
淮河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9-51“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
农业 1.出现新式农具 秧马 ; 2.引进推广种植 占城稻 ; 3. 水稻 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1. 煤 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表 现
2. 铁、铜 等金属冶炼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 手工业 最高水平; 3. 瓷器 畅销世界,瓷之国; 4.造船技术先进 1.集市、城镇的出现;城市的繁荣; 商 业 2.北宋前期 四川 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 交子 ; 3.南宋时期通行 会子、关子等纸币。 海 外 1.蕃坊、蕃市、蕃学的出现;2.重要港口 广州、泉州 ; 市舶 机构管理; 贸 易 3.设______ 4.外贸范围广。
当堂训练
1.“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 哪个流域成为宋朝最重要的粮 仓( )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2.宋朝的水稻品种——占城稻 来自于( )
A.日本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3.古沉船“南海一号” 对研究宋 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北师大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第10课
“南海I号”
1987年,沉睡南海海底840多年的南宋沉船 被意外发现。 “南海I号”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年 代最古老、保存最完整、最具价值的沉船。古船 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
学习目标
1.了解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知道南 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探究经济重心南 移的主要原因,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和证据意 识。
——《宋史》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 最重要的粮仓。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 80%来自淮河以南。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间
完成
南宋时期
地点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自然条件优越; •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在( )
A.北宋前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后期
5.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是(
)
A.东汉 C.宋代
B.唐朝 D.元朝
6.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 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阅读课本48,找找宋代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证据。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朝代 西汉 晋 唐 宋 元始二年 太康元年 天宝元年 元丰三年 965 111 149 65 493 257 459 830
区域
北方 南方
宋初南方人口是 北方的两倍。
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秧马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南宋政府……奖励州县官兴修陂 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 州县官大抵(都)兼“提举圩田” 或“主管圩田”的职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知史鉴今:
想一想: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 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技术 劳动力 政策
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
宋 朝 印 象
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 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 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对外贸易的重要(丝绸、 瓷器)……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 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 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 为化外之邦。
秦岭
淮河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49-51“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
农业 1.出现新式农具 秧马 ; 2.引进推广种植 占城稻 ; 3. 水稻 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1. 煤 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表 现
2. 铁、铜 等金属冶炼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 手工业 最高水平; 3. 瓷器 畅销世界,瓷之国; 4.造船技术先进 1.集市、城镇的出现;城市的繁荣; 商 业 2.北宋前期 四川 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 交子 ; 3.南宋时期通行 会子、关子等纸币。 海 外 1.蕃坊、蕃市、蕃学的出现;2.重要港口 广州、泉州 ; 市舶 机构管理; 贸 易 3.设______ 4.外贸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