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变速器箱体加工工艺规程及轴承座孔加工工序夹具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变速器箱体加工工艺规程及轴承座孔加工工序夹具设计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车辆工程(汽车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3年12月变速器箱体加工工艺规程及轴承座孔加工工序夹具设计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确定变速器箱体材料、毛坯,制定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加工工序夹具等。
该零件的工艺工程中包括了铣平面、镗内孔、钻孔、攻螺纹、铣端面等工序,难度程度适合于工艺课程设计的需要。
它要求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针对一个具体的工程实际零件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专用机床夹具设计,使学生初步具备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设计专用机床夹具的能力,为随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也可为以后所从事的车辆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变速器箱体是汽车重要的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复杂,适合学生锻炼学习。
关键词:变速器箱体;工艺过程;夹具目录1分析零件并确定其生产类型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生产类型: (1)2选择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2)2.1选择毛坯 (2)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2)2.4确定毛坯尺寸 (2)2.5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3)2.6绘制毛坯图 (3)3选择加工方法 (4)3.1定位基准的选择 (4)3.2平面的加工 (4)3.3孔的加工 (4)3.4螺纹加工 (4)4制定工艺路线 (5)5工序设计 (7)5.1选择加工设备 (7)5.2选择夹具 (7)5.3选择刀具 (7)5.4选择量具 (7)6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9)6.1工序30 (粗镗φ67.8mm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6.2工序35 (半精镗φ71.3mm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6.3工序40 (精镗φ72mm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6.4工序45 (粗镗φ57.8mm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6.5工序50 (半精镗φ61.3mm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6.6工序55 (精镗φ62mm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6.7工序60 (粗镗φ75.8mm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6.8工序65 (半精镗φ79.3mm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6.9工序40 (精镗φ80mm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7专用夹具设计 (17)7.1定位方案 (17)参考文献 (19)总结 (20)附录 (21)变速器箱体加工工艺规程及轴承座孔加工工序夹具设计1分析零件并确定其生产类型1.1零件的作用:变速器箱体的材料HT150,是减速箱箱体零件主要作用:(1)起支承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安装轴、轴承、齿轮等零件;(2)用以连接机器设备与地面的基础零件;(3)利用它们的结构工艺起到其它零件的定位作用。
汽车工程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工程技术课程标准
介绍
本标准是为了适应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而制定的汽车工程技术课程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高等教育机构的汽车工程和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编制和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
本标准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汽车工程技术人才,使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汽车工程技术相关领域的工作。
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1.1 高等数学
1.2 大学物理
1.3 工程制图
1.4 材料力学
1.5 英语
2. 专业必修课程
2.1 汽车结构设计
2.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2.3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调试
2.4 汽车底盘技术
2.5 汽车制造工艺
2.6 汽车安全技术
3. 专业选修课程
3.1 汽车零部件设计
3.2 汽车轮毂制造技术
3.3 汽车碰撞与安全设计
3.4 汽车轮胎与悬挂系统
3.5 汽车能源利用与环保技术
评估方法
本标准要求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教学等。
评估方法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
结语
本标准为汽车工程技术课程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标准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编制,以培养优秀的汽车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前期准备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收集资料和文献,以及进行市场调研等。
1.确定主题和目标在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时,需要考虑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可以选择汽车制造工艺中的某个环节作为主题,比如车身制造、发动机制造等。
同时需要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例如提高学生对汽车制造工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收集资料和文献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
这些资料可以来自于图书馆、互联网、专业杂志等多种渠道。
通过收集资料和文献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制造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基础。
3.市场调研在确定课程设计主题时,需要进行市场调研。
这包括了解汽车制造行业中相关企业的需求以及就业市场中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等。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动态和就业前景,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
二、课程设计内容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制定课程内容。
在制定课程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汽车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流程等。
2.实践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外,汽车制造工艺学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
这包括了解相关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相关操作技巧等。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案例分析在汽车制造工艺学中,案例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汽车制造工艺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项目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并且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实施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汽车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内容与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通过对汽车制造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和装配工艺等,阐述了如何进行工艺规划、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以及优化工艺流程,以提高汽车制造的质量、效率和降低成本。
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概述汽车制造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进行工艺规划和设计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制造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内容(一)冲压工艺设计冲压是汽车制造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方法,用于生产车身覆盖件和结构件。
冲压工艺设计包括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冲压设备的选择等。
在模具设计方面,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确保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冲压工艺参数的确定包括冲压速度、压力、行程等,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和零件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冲压设备的选择要考虑设备的吨位、精度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二)焊接工艺设计焊接是汽车制造中连接车身各部件的重要工艺方法。
焊接工艺设计包括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材料的选用、焊接参数的确定以及焊接质量的控制等。
常见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要根据零件的材质、结构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的选用要保证焊缝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焊接参数的确定包括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要通过试验和经验确定最佳参数,以确保焊接质量。
焊接质量的控制包括焊接缺陷的检测和预防,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焊接缺陷。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是汽车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主要涉及汽车制造中的车身制造工艺和相关技术,是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是汽车制造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和相关技术,了解汽车车身部件的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并具备设计、制作和组装车身零部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汽车车身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相关标准和规范。
2.掌握汽车车身材料的特性和选用原则,了解各种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3.掌握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能够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
4.能够进行汽车车身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掌握汽车车身制造的整个生产流程。
5.具备汽车车身制造的创新设计能力,能够对汽车车身进行改进和创新。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涵盖汽车车身制造工艺的各个方面,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概述介绍汽车车身制造工艺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汽车车身材料、车身结构和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汽车车身材料介绍汽车车身材料的特性和选用原则,包括钢材、铝材、合金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和特点。
3. 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介绍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包括正面、侧面、后面等不同部位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并介绍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汽车车身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介绍汽车车身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的过程和方法,包括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喷涂等加工方法和前后桥组装、内饰组装等组装方法。
5. 汽车车身制造的创新设计介绍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创新设计方法和思路,包括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进行改进和创新的方法和实例。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作业评估: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对其理解、掌握和应用课程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估。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课程教 学模 式 ,改革教 学手段 ;将 C A D 、C A P P 、P r o / e 等设计软件 引入教 学实践环节 ,实现机械加 工工艺过程 编 制及 夹具 的计 算机 辅助设计;将 汽车制造 工艺学理论教 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为培 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促进该课 程的建设与发 展 进行 了 积极 的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汽车制造工 艺学;改革; 实 践
践 性强 。该 课程 的理 论来 源于 生产 实践 ,又 用于指 导 生产 实践 。
随着 汽车 制 造 行业 新 技 术 、新成 果 的不 断涌 现 ,高精度 制造 和 先进 材 料 的加 工必 然 导致 加 工工 艺 和 理论 的改变 。 因此 ,顺 应现 代汽 车制 造业 发展 趋势 进行 课程 教 学改革 势在 必行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2 2
作 者简 介 : 王荣先( 1 9 7 0 一 ) , 女, 河南洛阳人, 硕士, 副教 授, 主要从 事机械 工程 方面 的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2 4 卷
生及 时 了解行 业 的发展趋 势 ,缩 小理 论知 识与实 际 的差 距 。
通 过 课堂 理 论教 学 ,不 仅 使 学生 系 统 掌握汽 车制 造 工艺 的基本 理 论 ,打 好扎 实的基 础 ,还 可 以加 强 与 其他 课 程 学 习之 间 的联 系 ,将 工程 材 料 、机械 制 图、机 械 设计 、互 换性 与测 量 技术 等 学科 知 识应 用 于 本 课 程 ,使学 生 能 融会 贯通 ,提 高综 合 分析 能力 。 同时 ,通 过介 绍汽 车 制造 业 的 新材 料 、新 工 艺, 让 学
DOh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4 - 5 0 4 3 . 2 0 1 4 . 0 1 . 0 1 9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探析

工作 任 务 的关系 难 以体 现 , 特 别 是与 相关 课程 的关 系不容 易建 立 。
3 教学模 式 的创新
汽 车 制 造 工 艺技 术 要 以“ 加 强 工 艺 基础 、 突 出
目前教学是以教材为授课主要 内容 ,补充生产
实践 中所 不 断 出现 的新 的实例 进 行参 插 讲解 , 理论 与实 际相结合 。用汽 车制 造 中的实 例对 工艺 学中 的 概念 和理 论进 行分 析 和研 究 , 加 深学 生对 课 程 内容 的理解 和掌握 。教 学方法 主要 表现 在两 方面 。
收稿 日期: 2 0 1 2 — 1 2 — 2 6 作者简介 : 蒋安全 ( 1 9 6 0 - ) , 男, 四川遂 宁人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汽 车工程系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 向: 汽车制造 。
・ 1 1 6 ・
蒋安全
娟 气车制造工艺学》 教学模式探析
配及涂装 , 与相关课程——机械制 图、 C A D 、 机械制 造基础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汽车车身制造 、 汽车 构 造关 系密 切 。根 据 《 汽车 制造 工 艺 学》 教学 内容 , 结合该课程 的特点 , 采用 目前的教学模式 , 很难将 相 关课 程 的联 系建 立 起 来 ,能 力培 养 也无 法 体现 。 笔 者认 为 《 汽 车制 造工 艺 学》 教 学模 式 应 结 合 工 作 项 目或 工作 任 务 , 培养 学 生独 立 完 成零 件 机 械加 工 路线的制定 、 工序具体 内容的确定; 汽车组成及零 件、 部 件 的连 接 方 式 , 装 配 工 艺 过 程 及 装 配 作 业 的 组 织形 式 ; 了解 专用 机 床 夹 具 的结 构及 使 用 。 结合 汽 车制 造工 艺 课程 设 计 , 培养 学 生 理 论联 系 实 际和 独立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 , 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 汽 车 行业 工 艺规 程 的制 定 , 汽车零、 部 件设 计 、 制造
车辆工程课表

0
28*
汽车车身设计
0301028
2
36
30
0
36*
液压与液力传动
0301038
2
36
30
4
36*
专业英语(一)
0301655
1
18
18
0
18*
专业英语(二)
0301656
1
18
18
0
18*
PLC可编程控制器
0305001
1
18
18
0
18*
控制原理
0305005
2
36
32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6
数值仿真与MATLAB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表
课程
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学分
学时数
课外
实践
周数
/学时
开课学期
操作
总学时数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07-08学年
08-09学年
09-10学年
10-11学年
1
2
3
4
5
6
7
8
必修
公共基础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601009
3
54
44
0
10
5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创新教育
任选3学分
2
36
32
4
36*
汽车排放及控制
0301013
1.5
28
28
0
28*
汽车人机工程学
0301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计划
指导教师:张瑞乾与王准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车辆专业的本课程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汽车零件的制造方法与过程,及工装夹具的设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具备计算、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
学生应在下述方面得到锻炼:
1 能熟练运用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际学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工序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能力。
3 学会使用手册与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题目一律为:设计XXX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几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零件图纸:
毛坯图纸;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工艺装备设计
工艺装备主要零件图纸;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的题目由指导教师指定。
时间安排: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8%;
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和工艺尺寸,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25%;
工艺装备设计(画总装图和主要零件图),45%;
编写设计说明书,8%。
准备答辩,8%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学生在得到设计题目之后,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2)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
(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
零件图应严格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仔细绘制。
不得简化。
2 毛坯的制造方式
毛坯的选择应该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正确学则毛坯的制造方式,可以使整个工艺过程更加经济合理。
故应该慎重对待。
在通常的情况下,主要应以生产性质来确定。
3 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制订工艺路线。
在对零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订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划分粗、精加工阶段。
对于比较复杂的零件,可以先考虑几个加工方案,分析比较后,在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
(2)选择定位基准,进行必要的工序尺寸计算。
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合理选择工序的定位基准。
当某工序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相符合时,需对它的工序尺寸进行换算。
(3)选择机床及工、夹、量、刃具。
机床设备的选用应当既要保证加工质量,又要经济合理。
在成批生产的条件下,一般应采用通用机床和专用夹具。
(4)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根据工艺路线的安排,要求逐工序逐表面地确定加工余量。
其工序间尺寸公差,按经济精度确定。
一个表面的总加工余量,则为该表面各工序间加工余量之和。
本设计中,对各加工表面的余量及公差,学生可根据指导教师的决定,直接从手册查找。
(5)切削用量的确定。
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等已经确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公式计算1~2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其余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可由切削用量手册查找。
(6)画毛坯图。
在加工余量已确定的基础上画毛坯图,要求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的实体尺寸用双点划线绘制。
同时应标注毛坯的尺寸、公差、技术要求,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圆角,和拔模角度等;
(7)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如图所示。
1)工序简图可按比例缩小,并尽量采用较少的投影线绘出。
简图中的加工表面用粗线绘制。
对定位、夹紧表面应以规定符号标明。
最后,应标明各加工表面在本工序加工后的尺寸、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
2)工序简图中的定位、夹紧符合应符合机械工业部标准JB/Z174-82的规定。
4 工艺装备设计
结构设计的步骤:
1)确定设计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3)计算所需要的夹紧力;
4)画夹具装配图;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学生在完成上述全部工作之后,应将前述工作依序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要求字迹工整,语言简洁,文字通顺。
四、设计成绩的考核
课程设计的全部图纸应由指导教师签字,未经过指导教师签字的设计,不能参加答辩。
由相关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学生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10~15分钟的讲解。
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课程设计的成绩依平时的工作情况、工艺分析的深入程度、工艺装备的设计水平、图纸的质量、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答辩情况综合衡量。
答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五、设计题目
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赵家齐主编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的附录中题目中选取。
六、参考文献
1 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2 王启平,机床夹具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3 赵家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
4 机械制造工艺手册;
5 机械设计手册;
6 汽车制造工艺学;
七、时间具体安排
1 本课程设计共两周时间(第13-14周)
2 时间的具体分配如下:
2011年12月10日下午,进行课程设计的动员与安排。
12月12日应该熟悉零件,研究零件的特点。
第13周:
周一:到图书馆借书等资料,理解任务,分析零件图纸上的各项技术条件,确定主要加工表面和相关精度、质量要求。
应该绘制零件图纸。
图纸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计算机绘制(采用AutoCAD或CAXA软件)
周二:研究零件的特点,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工艺路线,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确定加工基准,进行工艺尺寸的计算。
周三:继续工艺尺寸的计算,并且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周四:完成工艺尺寸的计算,并且绘制毛坯图纸。
周五:对指定的工序,设计专用机床夹具。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并设计相应的定位装置;确定刀具的引导方法,并设计引导元件或对刀装置;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和设计夹紧装置,确定其他元件或装置的结构形式,如导向键,分度装置等;考虑各种元件的布局,确定夹具体和总体结构。
考虑几个方案,画出草图。
确定较合理的方案。
周六:设计机床夹具的装配图纸
第14周:
周一:设计机床夹具的装配图纸;
周二:完成机床夹具的装配图纸;
周三:绘制夹具体的零件图纸与任选零件的图纸。
周四: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周五:上午写课程设计的说明书,下午准备答辩。
四、设计成绩的考核
课程设计的全部图样及说明书应有设计者和指导教师签字。
否则,不能参加答辩。
答辩方式:每个学生15分钟的自10分钟述时间,然后指导教师进行10分钟的质疑。
如果问题较多,必须重新修改后,再次答辩。
答辩成绩由平时考勤成绩、平时的进度成绩,完成后图纸的成绩和答辩成绩一并组成。
八、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
汽车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XXX”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4000件)
设计者:
指导教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车辆教研室
200 年月日
九、任务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题目:设计“XXX”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年产量4000件)
内容:
1零件图
2 毛坯图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4 结构设计装配图
5 结构设计主要零件图
6 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1年12月5 日
机械加工工艺综合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