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整理)(精)

合集下载

汽车制造工艺学

汽车制造工艺学

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制造工艺学第一章汽车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基本概念1.名词解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在机床设备上利用切削刀具或其它工具易用机械力将毛坯或工件加工成零件的过程成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床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那一部分工艺过程成称为工序。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某种加工方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如一年内应生产的汽车产量和进度计划。

汽车零件的年生产纲领N 可按下式计算:N=Qn (1+a%)(1+b%)Q ——汽车产品的年生产纲领N ——一辆汽车产品中的相同零件数量a%——备用率b%——废品率汽车所在流水线的节拍是一条生产线上工序之间被加工零件流动的时间间隔节拍T (min )可按下式计算 T=N F n η60 n F -——零件流水线年有效工作时间η——工时利用率N ——零件年生产纲领问答题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尺寸的获得方法有哪几种答1.试切法适用于单件货几件工件的加工2.静调整法适合产量较大的场合广泛用于半自动机床和自动线上的生产3.定尺寸刀具法适用于孔沟槽等表面的加工适用于各种产量的场合4.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产量大的汽车制造企业2.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哪几种答1.轨迹法应用于产量较大较大工件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形状的切削加工2.成型刀具法生产率高3.包络法3.汽车零件表面的尺寸公差与表面粗糙度具有何种关系答:一般被加工表面的尺寸公差值小表面粗糙度值也一定较小。

但是有些被加工表面要求的表面糙度值较小不一定尺寸公差值也必须小。

例如抗腐蚀的零件表面具有高疲劳强度的零件表面都规定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但表面尺寸公差值却可以稍大些。

第二章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名词解释定位:通常将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机床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汽车制造工艺学5套精华试卷

汽车制造工艺学5套精华试卷

汽车制造工艺学模拟试卷一学院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形。

2.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3.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抛光等方法。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________5.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的过程。

6.零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

7._________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8.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_________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9.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_________,加工精度就越_________。

10.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

11.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

1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零件的加工误差值越_________,加工精度就越_________。

14.机械产品的质量可以概括为_________、可靠性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15.通过切削加工方法获得工件尺寸的方法有试切法、静调整法、_________、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问题的空格内)(每题2分,共10分)1.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外圆柱面2.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定位元件[B]:对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3.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汽车制造工艺学 考点归纳(非官方版)

汽车制造工艺学 考点归纳(非官方版)

填空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分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等工作内容。

2.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3.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流动性、收缩性、偏析和吸气性。

4.铸造工艺参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头、收缩余量。

5.特种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

6.锻造按所用工具与模具的安置情况不同分为:自由锻、胎模锻、模锻。

7.影响金属塑性变形能力和变形抗力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成分、金属组织、变形温度、变形速度。

8.常用的汽车零件的毛坯有:铸件、锻压件、焊接件、粉末冶金件。

9.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三个指标是: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10.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11.机床夹具的组成: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导向元件、夹具连接元件、夹具体、其他装置或元件。

12.按工艺过程的不同,夹具可分为:机床夹具、装配夹具、焊接夹具;按机床种类不同可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按动力源不同又可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

13.与工件的定位平面相接触的定位元件有:支承钉、支承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辅助支承。

14.夹紧装置的组成:动力装置、中间传力装置(其作用是改变夹紧力大小、方向,实现自锁)、夹紧元件。

15.典型夹紧机构:16.尺寸链的组成:封闭链、组成链。

17.尺寸链的分类:按作用分为:装配尺寸链、零件设计尺寸链、工艺尺寸链;按空间位置分为:直线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空间尺寸链;按尺寸链间相互关系可分为:独立尺寸链、并联尺寸链、串联尺寸链。

18.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

其中,互换装配法又分为:完全互换装配法、大数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分为:直接选配法、分组选配法、复合选配法;调整装配法分为可动调整装配法、固定调整装配法。

19.零件机构工艺性可以分为零件结构的:切削工艺性、装配工艺性两方面。

20.孔系可以分为:平行孔系、同轴孔系、交叉孔系。

汽车制造工艺学

汽车制造工艺学

汽车制造工艺学第一章汽车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基本概念第一节汽车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1.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2、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机床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最基本单元3、安装:同一道工序中,零件在加工位置上装夹一次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4、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后,工件与机床夹具或设备的可移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的位置变动后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5、工步:再一次安装中,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屑用量中的主轴转速及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几把刀同时加工几个表面叫(一个)复合工步第二节汽车零件尺寸即形状的获得方法和加工经济精度1. 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①试切法(重要);特点:生产效率很低,获得加工尺寸的稳定性和加工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适用于单件和几件工件的加工。

②静调整法;特点:生产率高,加工尺寸的稳定性好。

适合产量较大的场合,广泛用于半自动机床和自动线上的生产;③定尺寸刀具法;特点:生产率高,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主要取决于刀具的尺寸精度适用于孔沟槽等表面的加工,适用于各种产量的场合;④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特点:生产率高,被加工尺寸误差小,且尺寸误差小。

适用于产量大的汽车制造企业。

6、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指某种加工方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P8第三节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1.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如一年)内应生产的汽车产品的产量和进度计划。

2、生产类型可以分为三大类: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第二章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Ⅰ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汽车制造工艺学3

汽车制造工艺学3
3.凹、凸模等工作零件采用镶块结构, 便于模具制造与维修。凹、凸模 镶块应用冷作模具钢Cr12、Cr12MoV 等制成, 要求淬火+ 低温回火后硬 度保持在56 ~60HRC。为降低冲裁力, 可采用波浪式刃口, 模架应导向性 好、刚性大。
4.冲裁凹、凸模合理间隙的选取
7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车架零件的冲压及车架总成制造工艺
13
下一页 返回
3.3 车轮制造工艺
汽车车轮材料一般采用两种, 即由钢板或铝合金制造, 两者占95%的市场 份额。
1.型钢(钢制) 车轮 1.型钢(钢制) 车轮 图3 -15 所示为商务车所用的一种型钢(钢制) 车轮。型钢车轮在汽车车
轮使用中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型钢车轮成本低, 安全性比铝合金车轮 更具优势, 故大部分载重汽车仍然使用型钢车轮。但自20 世纪80 年代起 , 型钢车轮市场份额逐步减小, 并逐渐被铝合金所替代。型钢车轮份额快 速下跌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 钢板加工成形性能和制造工艺难以 做到铝合金车轮那样的结构和外形多样化, 且外观吸引力也是主要的原 因之一。同时,型钢车轮质量大, 制造和使用上所消耗的能量比铝制车轮 大得多。
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1 汽车车架结构及材料
(4) 无梁式车架 如图3 -6 所示, 无梁式车架即用车身兼做车架。汽车所有零部件、总成
都安装在车身上, 载荷也由车身来承受, 故称为无梁式车架或承载式车身 。其特点是: 车身底板用纵梁和横梁加固, 车身刚度较好、质量较轻, 但 制造要求高。目前其广泛用于轿车和客车。 (5) 带X 型横梁的梯形车架 如图3 -7 所示, 为隔离发动机的震动和噪声, 提高汽车舒适性, 在发动机 与车架之间采用了橡胶软垫, 以取代原刚性连接。 3.车架成形对材料的要求

汽车制造工艺学复习资料 (1)

汽车制造工艺学复习资料 (1)

汽车制造工艺学----整编:杨继源第一章汽车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在机床设备上利用切削刀具或其它工具易用机械力将毛坯或工件加工成零件的过程。

P22、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机床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P43、安装:同一道工序中,零件在加工位置上装夹一次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P44、工位:零件在每个位置上完成的那一部分加工过程。

P45、工步:再一次安装中,在加工表面、加工刀具、切屑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P46、加工经济精度:是指某种加工方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P87、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汽车产品的产量和进度计划。

P8二、问答题1、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尺寸的获得方法有哪几种?p5答:①试切法适用于单件货几件工件的加工;②静调整法适合产量较大的场合广泛用于半自动机床和自动线上的生产;③定尺寸刀具法适用于孔沟槽等表面的加工适用于各种产量的场合;④主动及自动测量控制法产量大的汽车制造企业。

2、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哪几种?p6答:①轨迹法用于产量较大较大工件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形状的切削加工;②成型刀具法生产率高;③包络法。

3.汽车零件表面的尺寸公差与表面粗糙度具有何种关系?P8答:一般被加工表面的尺寸公差值小表面粗糙度值也一定较小。

但是有些被加工表面要求的表面糙度值较小不一定尺寸公差值也必须小。

例如抗腐蚀的零件表面具有高疲劳强度的零件表面都规定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但表面尺寸公差值却可以稍大些。

第二章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一、名词解释1、定位:通常将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机床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P112、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P113、装夹:将工件在机床上或机床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

P114、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承点,同时限制同一个自由度的定位。

汽车制造工艺学

汽车制造工艺学

汽车制造工艺学绪论1、生产:将生产要素转变成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输入输出系统2、机械的制造工艺过程通常可区分为热加工工艺过程(包括铸造、塑性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改性等)及冷加工工艺过程。

第一章 切削与磨削过程1、金属切削加工的目的:使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质量达到设计与使用要求。

2、金属切削加工两个基本条件:切削运动(造型运动)和刀具(几何形态)3、成形运动:简单成形运动和符合成形运动4、发生线:由刀具和工件相对运动形成,分为母线和导线5、成形方法:成形法;展成法(包络法);轨迹法;相切法(旋转+轨迹运动)6、切削的三种运动:(1)主运动:使被切削层转变为切屑, 从而形成工件的新表面 (2)进给运动:维持加工得以继续(3)合成切削运动:主运动+进给运动7、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V c :V c = πd w n/1000 (2)进给量Vf : (式中V f 为进给量,f z 为每齿进给量)(3)背吃刀量a p : (d w 工件上待加工表面直径;d m 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直径)★三者的乘积得到切除率:Q z =1000V c fa p8、刀具相关参数:f z nf nz f V ==2mw p d d a -=刀具的组成:(1)前刀面:切屑流过的刀面。

(2)主后刀面:与工件正在被切削加工的表面(过渡表面)相对的刀面。

(3)副后刀面:与工件已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对的刀面。

(1)主切削刃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在空间的交线。

(2)副切削刃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在空间的交线。

刀尖:三个刀面在空间的交点9、定义刀具角度的参考系分为刀具静止参考系和刀具工作参考系两类。

10、正交平面参考系:(1)基面 P r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与主运动方向垂直的平面。

基面与刀具底面平行。

(2)切削平面 P s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且垂直于基面P r 的平面。

(3)主剖面 P o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基面P r 和切削平面 P s 的平面。

汽车制造工艺学第二章节1-1资料文档

汽车制造工艺学第二章节1-1资料文档

直径8.9与直径19的对称 度,直径8.9对A-B面的垂 直度
直径8.9---不需 要限制
直径31.7-- X , Y, Z
垂直度--- 对称度----
X, Y Y,Z

共---
X ,Y,
X ,Y, Z
总结:
1 第一类自由度 2 第二类自由度 3 几何要素的限定 点-----三移动 线-----两移动与两转动 面-----一移动与两转动

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
一 设计基准 见幻灯片 13
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注意:每个方向上只能有一个主设

计基准

设计基准可以实际存在,也

可以是假想的
二 工艺基准
1 工序基准 见幻灯片 14 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后的尺寸、位 置公差的基准 注意: 工序基准可以实际存在、也可以假设 工序尺寸具有方向性 工序基准应尽量与设计基准相重合
2 心轴 见心轴
锥形心轴――――――5自由度 过盈配合圆柱心轴―――4自由度 间隙配合心轴―――――5自由度
(二 )以外圆为定位基准时常用的 定位元件
1 固定式V块 见V块
长V块―――――四自由度(2移动、2转 动)
短V块―――――二自由度(2移动)
2 活动式V块
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 基准重合;提高制造精 度,减小间隙
二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1 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
分析 b---铣刀宽度保证 H---基准不重合以及 基准位移误差为零 B---基准重合 基准位移误差为:
d(B) j,y(B) 2h t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汽车制造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 1-1、机械产品常用的材料钢板、钢材(型材)、铸铁、有色金属、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橡胶、玻璃、皮革、油漆以及铬、钨和木材等。

1-2、汽车的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汽车产品的全过程。

包括生产准备、毛坯制作、零件加工、检验、装配、包装运输、油漆和试验调整等过程。

总成:是由若干零件按规定技术要求组装的装配单元。

如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车架总成、发动机总成等。

工艺装备:是指产品制造时所需的刀具、夹具、量检具、附具、模具等各种工具的总称。

1-3、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 工艺过程可分为:铸造工艺过程锻造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在机床上利用刀具、机械力,将毛坯或半成品加工成零件的过程。

)热处理工艺过程装配工艺过程……等等2. 工艺规程: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的工艺过程称为工艺规程。

1-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若干个顺次排列的工序组成。

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安装指在一道工序中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2)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加工3)工步指在加工表面、刀具和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完成的部分内容。

4)走刀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内容。

1-5、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保证尺寸公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试切法2.调整法3.定尺寸刀具法4.主动测量法1-6、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轨迹法:依据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要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2.成形法:使用成形刀具加工,获得工件表面的方法。

3.展成法1-7、汽车零件的年生产纲领N 的计算公式?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产量称为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 N=Qn(1+a(1+b式中 Q ——产品的年产量;n ——单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a ——备品率,以百分数计;b ——废品率,以百分数计。

1-8、三种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第二章工件装夹与机床夹具2-1、基本概念:1. 定位:在机床上加工,为使工件上加工出来的表面达到规定的尺寸和位置公差要求,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一正确位置。

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2. 夹紧:当工件定位后,为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力的作用而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将工件牢牢固定住。

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

2-2、基准的定义及分类零件是由若干要素(点、线、面组成,各要素之间都有一定的尺寸和位置公差要求。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2-3、工件的装夹方法有哪些?共三种1、直接装夹:工件定位基准面与机床上的装夹面紧密帖合而定位,进而夹紧的装夹方式。

2、找正装夹:以工件的有关表面或专门划出的线痕作为定位的依据,然后夹紧工件的装夹方式。

3、夹具装夹:先根据工件某一工序的加工要求设计、制造夹具,工件定位基准面与夹具上的定位面紧密帖合而定位,然后夹紧的装夹方式。

2-4、专用机床夹具的组成由于机床种类不同,被加工工件的形状和被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的差异,机床夹具相应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归纳起来,机床夹具的结构由彼此功能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以下六个部分组成:1.定位元件或定位装置确定工件在机床夹具中正确位置的元件称为定位元件。

如支承钉、支承板、V 型块、定位轴、定位销等。

2.夹紧元件或夹紧装置夹紧工件,并使其在加工时在外力作用下仍然保持工件在夹具中正确位置的元件或装置称为夹紧元件或夹紧装置。

它一般由动力装置(如气缸、油缸等)、中间传力机构(如杠杆、螺纹传动副、斜楔、凸轮等)和夹紧元件(如卡爪、压板、压块等)组成。

3.对刀及引导元件或装置用于确定夹具和刀具正确位置的元件或装置,称为对刀、引导元件或装置。

它们的作用是用来保证夹具相对刀具的相对位置,或引导刀具的方向。

如对刀块、钻套、镗套、衬套、塞尺、对刀棒等。

4.夹具体将夹具的元件或装置连接成一个具有装夹功能的整体的基础零件称为夹具体,如底座、本体等。

夹具体与机床有关部位相联接,以确定夹具相对于机床的位置。

5.联接元件确定夹具在机床中处于正确位置的定位元件及联接紧固件;联接夹具上所有零部件组成一付完整的夹具的元件统称为联接元件。

如定位键、定位销、过渡盘、衬套、螺钉、螺栓等。

6.其他元件或装置由工件的某些特殊加工要求而设置的其它元件或装置统统称为其他元件或装置。

如分度装置、靠模装置、上下料装置等。

以上夹具的各组成部分,并不是所有夹具上都应齐全,但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和夹具体却是每个夹具都必须具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2-5、工件定位的六点定位规则1. 完全定位工件六个自由度被分别完全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2. 不完全定位根据具体的加工方法,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把限制工件少于六个自由度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3. 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承点,同时限制同一个自由度的定位,称为过定位。

4. 欠定位当定位支承点的数目,少于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工件不能正确定位,不能满足加工要求。

这种定位方式,称为欠定位。

2-6、分析工件正确定位应限制的自由度1.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确定应限制的自由度2. 第一类自由度,第二类自由度。

2-7、分析机床夹具定位元件及其所限制的自由度工件上常见的定位基准(基面)主要有:平面、内圆、外圆、内锥面、外锥面、成形面等。

夹具中常见的定位元件主要有:支承钉、支承板、定位销(心轴)、定位套、V 形块等。

2-8、定位误差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定义:由于定位不准而引起某一工序尺寸或位置要求方面的加工误差。

计算方法:δ定位=δ位移±δ不重2-9、夹紧装置的组成?1)动力源2)中间传力机构3)夹紧元件2-10、夹紧力的确定确定一个夹紧机构的夹紧力,根据力学原理,要确定夹紧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11、常见的夹紧机构斜楔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偏心轮(及凸轮)夹紧机构,定心夹紧机构,铰链夹紧机构,联动夹紧机构等。

2-12、斜楔夹紧机构原理及计算(含自锁)2-13、夹具总图应标注的尺寸及配合(五类)(1)工件与定位元件的联系尺寸常指工件以孔在心轴或定位销上(或工件以外圆在内孔中)定位时,工件定位表面与夹具上定位元件间的配合尺寸及公差等级。

(2)夹具与刀具的联系尺寸用来确定夹具上对刀、引导元件位置的尺寸。

对于铣、刨床夹具,是指对刀元件与定位元件的位置尺寸;对于钻、镗床夹具,则是指钻(镗)套与定位元件间的位置尺寸,钻(镗)套之间的位置尺寸,以及钻(镗)套与刀具导向部分的配合尺寸等。

(3)夹具与机床的联系尺寸用于确定夹具在机床上正确的尺寸。

对于车、磨床夹具,主要是指夹具与主轴端的连接尺寸;对于铣、刨床夹具,则是指夹具上的定向键与机床工作台上的T 型槽的配合尺寸。

(4)夹具内部的配合尺寸主要是为了保证夹具装配后能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它们与工件、机床、刀具无关。

(5)夹具的外廓尺寸一般指夹具最大外轮廓尺寸。

若夹具上有可动部分,应包括可动部分处于极限位置所占的空间尺寸。

2-14、分析题P :62-65 (三、分析题:1、2题)2-15、计算题1、P :65(四、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题:1、2题)2、教材例题第三章汽车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3-1、金属切削加工的种类主要有: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镗削、拉削等。

3-2、零件的表面形状机械零件常见的基本表面有:平面、成形表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圆环面、螺旋面等。

3-3、机床的运动机床的运动分为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

切削运动:是指为了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以获得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都符合要求的工件的运动。

它必须使用切削刀具,并且刀具与工件之间必须具有相对运动。

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辅助运动:是指为了保证加工的正常进行所需要的运动。

如开停机床、变速、换向、对刀换刀和快进快退等。

3-4、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用量的大小,反映了单位时间内金属切除量的多少,它是衡量生产率的重要参数之一。

所谓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vc 、进给量f (或进给速度vf )和背吃刀量asp ,也常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3-5、常用刀具材料常用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T10A ,T12A )、合金工具钢(9SiCr 、CrWMn )、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

3-6、重点掌握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的性能3-7、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虽然不同刀具的结构形状不一样,但是切削部分的结构主要由“三面、两刃和一刀尖”组成。

3-8、刀具切削角度的主要参考平面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参考平面和参考系刀具切削角度的参数平面:基面P r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合成速度ve 的平面称为基面。

切削平面面。

P s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切于加工表面的平面称为切削平面。

切削平面也可以认为是由刀刃上选定点的切线和该点的合成速度矢量ve 构成的平P 正交平面 (主剖面 o(a 主剖面参考系 (b 法剖面参考系 (c 进给切深剖面参考系3-9、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确定的刀具角度称为刀具标注角度。

3-10、铣刀的分类(1)圆柱平面铣刀(2)端铣刀(3)盘铣刀:单面刃、双面刃、三面刃、错齿三面刃(4)锯片铣刀(5)立铣刀(6)键槽铣刀(7)角度铣刀(8)成形铣刀3-11、钻孔工艺特点1)钻孔是孔的粗加工方法;2)可加工直径0.05~125mm 的孔;3)孔的尺寸精度在IT10以下;4)孔的表面粗糙度一般只能控制在Ra12.5μm 。

3-12、高速钢麻花钻的结构5个刀刃两条主切削刃两条副切削刃一条横刃两个螺旋形前刀面 6个刀面两个圆弧段的副后刀面钻头切削部分3-13、扩孔工艺特点1)扩孔是孔的半精加工方法;2)一般加工精度为IT10~IT9;3)孔的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Ra6.3 ~3.2μm 。

3-14、铰孔工艺特点1)铰孔是孔的精加工方法;2)可加工精度为IT7、IT8、IT9的孔;3)孔的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Ra3.2 ~0.2μm ;4)铰刀是定尺寸刀具;5)切削液在铰削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15、平面常用的加工方法车平面;铣平面;常用的粗加工方法拉平面;磨平面;常用的精加工方法刮研平面;平面的光整加工方法3-16、常用铣刀的类型及用途1)加工平面的铣刀:圆柱铣刀加工、面铣刀加工2)加工沟槽的铣刀:三面刃铣刀、立铣刀、键槽铣刀、角度铣刀3)其他类型的铣刀:成形铣刀及锯片铣刀3-17、磨削加工的特点1)磨削是一种精加工方法。

生产率:较低。

2)尺寸精度可达IT5~IT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