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_银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化探样品中的银

( 青海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 中心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8 )
摘 要 :采取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化探 样品 中的微量银 ,实验 结果表 明,精 密度 ( RS D)介 于 0 . 8 ~5 . 4 ,回 收率介于 9 7 %~1 0 5 %,测定的准确度和精 密度都 符合 国家规 定的相 关标 准。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地质化探样品 ;银 ;精密度
2 . 4 准确度和精密度 采用 5个 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对其分别进行 l 2次平行 测定 , 结果如表 2所示 。精密度 ( R S D)介于 0 . 8~5 . 4 ,测定精密度 较好 。
表 2 准确 度与精 密 度试 验结 果表 ( ∞( A g)/ 1 0 ) 标 准物 质标 号
2 结 果 和 分 析
标 准值 , w
0 . 0 6 0  ̄0 - . 0 0 0 9 0 . 0 5 7  ̄0 . 01 1 0 . 2 0  ̄0 . O 2
0 . 0 7 0  ̄0 . 0 l 1
平 均值
0 . 0 6 2 0 . 0 4 8 0 . 0 2 0
0 . 0 6 4
R S D/ %
3 . 7 5 . 4 0 . 8
4 . 2
GBW 0 7 40 3
0 . 0 91 士0 . 0 0 7
0 . 0 9 5
0 . 8
3 结束语
2 . 1 干扰 因素及其排 除 实验表 明,在测定微量银含 量时 ,溶液 中存在大量 的共存 元素 ,主要包括 Al 、F e 、P b 、C u 2 、Z n 外、Mn 、C a 、 Mg 2 十 Na + 和 。由于试样 的来源地域非常广泛 ,并且组分含 量相对复杂 ,所 以 ,为了有效消除共存 因素造成 的干 扰 ,其背 景扣 除率超过 9 8 %,这样 就能够有 效消除背景吸收和共存 因素 造成 的干扰 。 2 . 2 检 出限 按 照上述 实验方法进行 1 1 分 空 白溶液银质 量浓 度的测定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银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于测试各种地质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方法之一,其中包括银。
该技术利用石墨炉将样品中的银原子转化为气态,进而通过原子光谱分析法检测其吸收谱线的强度来实现测定银含量的目的。
在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银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步骤:首先,必须准备好样品。
由于银在地质样品中通常只含微量元素,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挑选样品,在经过必要的物理和化学处理之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其次,通过化学反应,将银转化成光谱分析所需的化学形态,通常为水溶液。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例如使用溶解剂将地质样品中的银提取到水溶液中。
然后,将提取出的样品通过石墨炉进行原子化和脱氧,以便将银原子转化为氢原子。
接下来,样品中的原子吸收谱线将被检测。
在这个过程中,样品被加热到足以使银原子变得足够稀薄,以便光谱仪器分辨率可以较高地进行分析。
此时,样品被照射高能紫外线,并通过分析谱线检测其吸收强度,从而得出样品中银的含量。
通常,将测试结果与标准样品比较,确定测定值的准确性。
最后,进行结果处理。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地质样品中微量银的含量。
这些数据需要得到适当的处理,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总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各种地质样品中的微量元素。
对于地质探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以下是可能涉及的数据:- 样品中银的含量- 石墨炉加热时间和温度- 原子吸收谱线强度- 标准样品数据其中,样品中银的含量是最关键的数据。
该数据是通过测定样品中银原子光谱吸收谱线的强度来获得的。
这些数据经过统计和分析后,可以得到样品中银的平均含量及其标准误差。
石墨炉加热时间和温度是另一个关键数据,这些参数决定了石墨炉中银原子转化为气态的程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金精矿中的银铜铅锌

2016年第11期/第37卷I ol I分析测试73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金精矿中的银铜铅锌孔令强\李伟彦2,邵国强3(1.山东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2.山东招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3.烟台国大萨菲纳高技术环保精炼有限公司)摘要:针对金精矿日常化验中银、铜、铅、锌需分别溶样测定,浪费人力、时间,采用火焰原子吸 收法一次溶样连续测定样品中的银、铜、铅、锌。
金精矿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酸完 全消解,盐酸(1+9)溶液定容,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
该方法加入标准物质回收率为96.9 % ~107.7 %,相对标准偏差 RSZHft =7)为 1. 17 %~7.07 %,检出限分别为 Cu 0.001 5 pg/mL、Pb0.029 9 pg/mL、Zn0. Oil 2 pg/mL、Ag0. 001 9 pg/mL。
该方法对金精矿中银、铜、想、辞的测定 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值相符。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银;铜;铅;锌中图分类号:TD926. 3 0 65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〇〇1 -1277(2016)11 -0073 - 03 doi:10. 11792/hj20161119金精矿中银、铜、铅、锌的测定一般采用分别溶样 的方法,既耗费人力,又浪费时间,为达到简便、快速、准确测定金精矿中银、铜、铅、锌,参照文献[1]的基 础上,确定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金精矿中银、铜、铅、锌。
通过大量实验,本文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 高氯酸混酸一次溶样,盐酸(1 +9)溶液定容,火焰原 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
本文对定容介质、方法的检 出限和精密度进行了探讨。
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溶样 时间,减少了操作步骤,也降低了成本。
1实验部分1-1仪器及工作条件AAnalyst4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银、铜、铅、锌 空心阴极灯,美国PerkinElm ei•公司。
仪器工作条件 见表1。
表1仪器工作条件工作条件Ag Cu Pb Zn波长,腿328.1324.8283.3213.9灯电流/mA10101010空气流量/(L .min―1)10.0010.0010.0010.00乙炔流量/(L .min 2.98 2.50 2.50 2.50狭缝宽度/mm 2.7 2.7 2.7 2.7狭缝高度/mm0.80.8 1.05 1.81.2 标准系列样品银标准储备溶液:称取〇.100 〇g金属银(w(Ag) > 99.999 %)于250 mL烧杯中,沿杯壁加入10 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完全溶解,继续去除氮氧化物,冷却后移入100 m 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 标准储备溶液中银的质量浓度为1.00 mg/mL。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金

加 入 25毫 升 MI K, 荡 2分 钟 , 有 机 相上 机 测 定 。 . B 振 取
是 人工 凿 毛 。 均 每 人 每 班 凿 2平 方 米 , 工 艺 为 高 压 冲 毛 , 平 新
每 分钟 可 冲 毛 1 平方 米 以上 , 比人 工 工 效 可 提 高 l 5倍 以 上 ,
学 术 园地
Xu h u n d es u y a i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地质样品中痕量金
周 丽 云
( 内蒙 古 有 色地 质 勘 查局 盐酸溶液 中用 甲基 异丁基酮( BK) MI 萃取金 , 采用斜坡 升温和热解涂层石墨管技术进行 地
埋件预埋 中, 统 的方法是埋管法 , 用钢材多 , 用较 高 , 传 耗 费 而 采用 新 工 艺 塑料 拔 管 法 。材 料 费 仅 为 埋 管法 的 1 %左 右 。 O
制不 严 . 会造 成人力 、 力的浪 费 , 将 物 即使 干 出很 多 的 工 程 量 , 本居高不下 , 是无效益可言。 成 还
质样 品 中痕 量 金 的 石 墨 炉 原 子吸 收 光谱 法 测定 , 出限 为 01 g g 检 . / 。用该 方 法 对 标 准物 质 进 行 测 定 , 果 与 标 准值 相 符 。 定 结 n 结 测 果 的相 对 标 准 偏 差 为 2O 69 n 6 。 . %一 . %(= )
一
、
实 验 部 分
波 长 : 2 n 灯 电 流 :mA; 缝 宽 度 :. m; 灯 背 景 2 . m; 48 3 狭 0r 氘 4 i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金和银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金和银李勇;王琳【摘要】地球化学样品用盐酸-硝酸-水(3+1+4)混合酸溶解后,以二苯硫脲涂层聚氨酯泡沫塑料吸附富集样品溶液中金和银,用10g.L-1硫脲溶液进行淋洗分离,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金和银的含量。
金和银的质量浓度依次在100.0μg.L-1和200.0μg.L-1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金和银的检出限(3s)分别为0.3ng和0.2ng。
方法用于分析地球化学标准物质,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The geochemical sample was dissolved in mixed acid of HCl-HNO3-H2O(3+1+4).Trace amounts of Au and Ag in the sample solution were adsorbed on polyurethane foamed plastics which was adsorbed with diphenylthiourea prelimiarily and separated by elution with 10 g·L-1 thiourea solution from the foamed plastics.The solution obtained was used for determination of Au and Ag by GFAAS.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lues of absorbance and mass concentration of Au and Ag were obtained in the ranges within 100.0 μg·L-1 and 200.0 μg·L-1 respectively,with detection limits(3s) of 0.3 ng for Au and 0.2 ng for Ag.The proposed method wa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geochemical CRM′s,giving results in consistency with the certified values.【期刊名称】《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年(卷),期】2011(047)012【总页数】3页(P1450-1451,1454)【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地球化学样品;金;银【作者】李勇;王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支队,哈尔滨150086;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四支队,辽阳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1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金和银的相关性非常强,因此,分析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金和银对黄金地质勘查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矿中的痕量银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矿中的痕量银摘要:选择涂锆热解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银,铅矿样品用酒石酸和硝酸进行溶解,进行测定。
分析结果证实,用涂锆处理的石墨管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度。
关键词: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涂锆石墨管在元素分析方法中测试银的方法很多,一个好的分析方法是获得良好分析结果的前提。
什么样的分析方法才是好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好与不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从实用的角度全面综合考虑,一个好的分析方法应具备良好的检测能力,易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有广泛的适用性,操作简便[1]。
通常的银元素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低的缺点,而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银有取样量小,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本文应用涂锆热解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度。
本文结合其它条件的优化实现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痕量的银。
1、实验部分1.1仪器及工作条件普析公司的TAS-986原子吸收石墨炉工作站,国产银空心阴极灯。
测定波长:328.1nm,灯电流:10mA,狭逢宽度:0.5nm,氩保护气载气流量200ml/min,进样量:20μl,基体改进剂:10μl。
干燥温度120℃。
原子化温度2000℃。
测量方式用峰面积。
石墨炉升温程序(见表1)表1 石墨炉升温程序1.2 主要试剂银标准贮备液:0.5mg/ml(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样品研究所),使用时用5%硝酸逐级稀释,氯氧化锆溶液:4%。
硝酸、盐酸、高氯酸等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去离子水。
1.3 石墨管的选择石墨管内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是影响分析灵敏度和精密度的重要因素,热解涂层石墨管对Ag、Cd、Sn、Pb、Au、Sb、Se、Be、Zn、As、Te等元素的分析灵敏度高,但同时在使用热解涂层石墨管时还需注意采取措施消除干扰。
本文中热解涂层石墨管采用涂锆层处理。
1.4 实验方法1.4.1 介质选择为了获得较好的测试效果,本文分别比较了硝酸和盐酸介质以及不同酸度对测定银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介质较盐酸介质好,且酸度在2%~8%之间时,吸光度最大且稳定,因此选择5%的硝酸介质。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金的含量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金的含量【摘要】地质矿物样品经680 ℃高温灼烧除去硫化物和有机物后,用1比1王水分解以后,泡沫塑料吸附法富集地质样品中微量金,再以10%硫脲溶液解脱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方法测定。
【关键词】微量金;石墨炉原子吸收;王水;泡沫吸附地质样品中微量金的测定很有意义。
以前大部分都采用分离富集用原子吸收方法进行测定。
但是检测限低,准确度不高。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有较高的检测限和准确度且方法快捷。
1.实验部分1.1仪器和试剂石墨炉(美国Thermo Elemental公司),金空心阴极灯(北京曙光明电子仪器有限公司),zd型调速振荡器( 哈尔滨实验仪器制造长,经改装) 。
盐酸(分析纯)。
硝酸(分析纯)。
金标准溶液(100μg/mL):称取0.1000g纯度在99.99%以上金于100mL小烧杯中,加入10mL王水,以沸水浴蒸发至干。
取下加入1mLHCl,继续在沸水浴上蒸干,加入少量水,微热。
冷却至室温,用移液管移入盛有10mLHCl的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硫脲溶液:10%的水溶液(10g硫脲1L蒸馏水。
现用现配; 1:1王水泡沫塑料: 将市售聚氨酯泡沫塑料剪去边皮后,剪成1.5cm ×1.5cm×1cm 块状。
1.2样品处理称取10g样品于25mL 的瓷舟中,放置于高温炉中慢慢升温至680 ℃下灼烧2h后,冷却至室温。
取出,倒入250mL 三角烧瓶中,加入王水(1+1) 约50mL,加盖置于电热板(1000W)上分解1.5小时取下。
用水稀释至约120mL,放入泡沫塑料,将三角烧瓶置于振荡器上振荡30分钟,取出,用水将泡沫洗净、挤干,放入加入5mL硫脲溶液的试管中,将泡沫完全浸入硫脲后沸水浴中煮30分钟,趁热取出泡沫,静止待测。
1.3仪器工作条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工作条件波长242.8nm,灯电流7mA,光谱通带宽度0.5nm,自动进样体积20μL,载气流量为0.2L/min。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银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银史洁;宋志敏;白露;田彩芳【摘要】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银.样品经王水溶液(1+1)水浴溶解,用体积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定容于50 mL比色管中,以7%硫脲为基体改进剂,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校准曲线测定同批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查得样品溶液中的银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校准曲线方程为y=-0.13966x2+0.53203x+0.0013,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6μg/g.用该方法测定国家标准物质GBW 07448,GBW 07456,GBW 07306,GBW 07312,测定值与推荐值基本一致,相对误差为-0.4%~2.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1%~3.67%(n=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满足水系沉积物及土壤中银测定的质量要求,适合批量检测.【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19(028)003【总页数】3页(P81-83)【关键词】王水;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土壤;银【作者】史洁;宋志敏;白露;田彩芳【作者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河南省有色金属深部找矿勘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52;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河南省有色金属深部找矿勘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52;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河南省有色金属深部找矿勘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52;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河南省有色金属深部找矿勘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但在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用途。
矿产资源调查项目中,在进行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时[1],银是必测元素之一。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越来越多,其中的银进入土壤和水体,人体长期吸入含银颗粒物或饮用被银污染的水会引起银质沉着症,影响身体健康[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章提出一个新的萃取反萃取体系,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银,不但有效地抑制了共存元素的干扰,而且能提高测定灵敏度和精密度。
文中还讨论了不同石墨管对测定的影响及元素的原子化过程,样品分析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萃取反萃取;地质样品;连续测定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7-0025-02
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时,无论是火焰法或石墨炉法都受到铁元素的干扰,测定银时,受到金属卤化物等的干扰;故常用有机溶剂萃取后在测定。
如能在同一样液中进行多元素的连续测定,无疑是高效有益的工作。
本文用GFAAS法连续测定金、银。
试验表明,在盐酸、碘化钾介质中,上述元素被有效地萃取到MIBK中,再用硫脲将金、银反萃取以水相进行测定,可取得满意结果。
为抑制铁干扰,在萃取前加抗坏血酸。
该法利用硫脲反萃取,再次分离共存离子,增加抗干扰能力,减少背景吸收,同时又解决用MIBK测定时再现性差的不足,还能提高银的测定灵敏度。
本法金、银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2.6。
回收率在93.5%~105%。
1 仪器和试剂
(1)仪器及测量条件。
美国热电M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管,金、银空心阴极灯。
表1 主要测定条件
元素灯电流
灰化原子化清洗
温度时间温度时间温度时间
Au5900151900325003
Ag4500151700325003
(2)试剂。
盐酸,硝酸,氢氟酸,碘化钾,抗坏血酸,硫脲(均为AR级)、金银储备液。
2 样品测定
(1)样品制备。
称取样品10g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用蒸馏水润湿后,先加入盐酸20mL加热煮沸,加硝酸5mL,加热分解20min加氢氟酸25mL,缓慢加热分解样品近干,加入王水20mL,继续缓慢加热至近干,加入盐酸1+110mL,加热至沸,冷却后移至25mL刻度试管加蒸馏水约到20mL。
(2)试液萃取与反萃取。
加1%抗坏血酸2mL,摇匀后加1%碘化钾2mL,摇匀后加MIBK4mL,萃取1min分层后抽去水相;加入硫脲5mL反萃取1min,分层后取出水相供石墨炉测定。
(3)校正曲线绘制和样液测定。
按表1条件,注入试液,测定混合标准系列的反萃取液中金、银的吸光度,以反萃取液中对应元素浓度为横坐标,可绘制校正曲线。
按同样方法测定样液反萃取液的吸光度,经计算可得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本法金、银检出限分别为0.01,0.0077ng。
3 萃取反萃取条件的选择
(1)盐酸、碘化钾浓度对萃取的影响。
为了在MIBK中同时萃取金银,本文使用盐酸—碘化钾萃取体系,在此体系中金主要以AuCl
4
被萃取,银主要以AgI
2
被萃取。
从试验可知,当盐酸浓度>18%时,各元素均能理想地被萃取,但盐酸浓度过大,铁被萃取的比率增加;故本法选盐酸浓度为18%。
从试验看,碘化钾浓度在1.0%时,银的萃取效果最好,碘化
钾浓度低时对AgI
2
生成不利,而浓度过高又会生成高配位体配合物,萃取率下降。
故本法选碘化钾浓度为1%,而金的萃取不受碘化钾影响。
(2)硫脲浓度对反萃取的影响。
若直接将有机相注入石墨管进行测定,因为在石墨管中被加热时,其流散、扩散、挥发很难一致,使测定结果的再现性较差,为提高测量稳定性和分离共存元素,本文利用硫脲与待测元素均有较强的配合能力进行反萃取。
试验表明,当1%硫脲浓度时,各元素都能满意地被萃取。
随着硫脲浓度的增大,测量精度和石墨管寿命皆受影响,故本法选硫脲浓度为1%。
(3)灰化、原子化温度的选择。
最佳参数见表1。
(4)不同石墨管对测定的影响及元素的原子化过程。
本文研究了在硫脲介质中不同石墨管对各元素测定的影响。
通过金、银在热解管和普通管的原子吸收信号曲线可知热解管明显提高测定灵敏度,其灵敏度约为普通管的1.5倍。
(5)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银的测定选用硫脲做基体改进剂;金的测定选用抗坏血酸做基体改进剂。
(6)样品测定精密度、回收率。
表2 样品分析
样品GSD1GSD2
元素Au Ag
本法(ng/g)21.465.8
原结果(ng/g)21.566.0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金、银
马景忠,李翠红,贾德华
(内蒙古第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测试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7)
--
25
- -
26摘要:文章基于Agent 建模技术,以昆明市进城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得出昆明市进城务工群体中HIV/AIDS 的时空传播模型,根据其影响因素,掌握人群对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其如何进行艾滋病预防及如何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做好艾滋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高危人群;SEIR 模型;社会网络;艾滋病传播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7-0026-03
20世纪80年代被喻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艾滋病毒开始肆虐全球,至今带来极大的危害。
长期以来,建立制止艾滋病蔓延的手段等,一直是各国有关专家和官员关注的课题。
建立传染病的传播模型,并将其用于模拟传染病的传播过程,将有助于把握传染病的时空传播规律,为相关决策部门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Agent 的模拟方法是一种很好的研究疾病传播过程的仿真,它通过建立起Agent 的行为模型,研究疾病依附在Agent 上,随着Agent 的活动、移动而传播扩散开去的传染过程和规律。
1 昆明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及进城务工人群现状
1.1 昆明市艾滋病流行现状
图1是在昆明CDC 调研得到的按传播途径统计图,年限从2000年1月到2009年1月,图中很清楚地看到昆明市以注射毒品血液传播和异性之间的性传播为主,而性传播正在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异性、同性都呈上升趋势。
1.2 昆明市进城务工人群现状
三低群体(低文化、低收入、低保障)——农民工,在艾滋
病传播中处于高危位置,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具有其自身的传播特点。
昆明流动人口中约有70多万农民工,建筑工地农民工约30余万人,主要集中在昆明各建筑工地,他们正处于性活跃期,又远离家乡和亲人,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造成艾滋病在人群中流行,农民工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
农民工没有吸食毒品的经济来源,其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不突出。
2 艾滋病传播模型总体设计
GIS 的发展和应用成熟,其空间分析功能为流行性传染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应用GIS 技术可以对空间人口比例(智能体比例)进行不同颜色显示,对总人口数(智能体数)进行统计及对智能体活动的环境(数字地图)进行预处理等。
Agent 模型建立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之上,是对元胞自动机、计算机仿真理论的一种拓展,它将每一个智能体放
基于GIS 和Agent 的昆明市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传播模拟研究
徐兰声,李佐军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临沧 677000)
表3 精密度
样品元素测量值(ng/g)
X±SD(ng/g)RSD%GSD121.3 21.2 20.7 22.620.5 22.2 21.7 21.421.4±0.7 3.3GSD2
66.6 64.4 63.1 67.466.4 64.8 68.3 65.7
65.8±1.7
2.6
表4 标准加入回收
样品元素
加入量回收量回收率Au
20.018.793.540.041.210360.062.3104Ag
50
52.410510098.498.4150
154.3
103
参考文献[1] 余煜锦,等,黄金,1994,15(6).[2] 周梅娟,王氢,等.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制定镓的原子化机
理及基体改进剂增敏机理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3,13(1).[3] 叶家瑜,江宝林.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M].地
质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马景忠(1972-),男,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第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测试中心岩矿测试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化验分析、
水质化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