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利用教案

合集下载

声音的利用教案范文

声音的利用教案范文

声音的利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基本概念,学习声音的产生条件、传播方式及特性;掌握对声音的利用方法与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喜爱和欣赏,增强对声音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声音的基本概念2.声音的产生条件3.声音的传播方式与特性4.声音的利用方法与技巧三、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好听的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为什么会听到声音?2.新课讲解(20分钟)(1)声音的基本概念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声音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2)声音的产生条件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介绍声音的产生条件,如物体的振动、空气的传导等。

(3)声音的传播方式与特性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声音的传播方式,例如敲击钢琴弦,敲击铃铛等。

然后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3.实验探究(30分钟)(1)材料准备:瓶子、水、勺子、音叉、纸片等(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对声音的传播的影响。

(3)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声音传播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4.彩蛋:声音在生活中的利用(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哪些场景和活动利用到声音,例如:交通信号灯的声音、报警器的声音、音乐会等。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声音在生活中的利用。

5.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展示声音在生活中的利用,增强了学生对声音的喜爱和欣赏。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声音保护的意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与声音保护相关的内容,例如,引导学生讨论耳机使用的注意事项,宣传噪音对健康的危害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的利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以及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较强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简化理论知识,使其更容易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法:讲解声音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声波的传播原理。

3.讨论法:学生讨论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声音传播实验装置、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应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声音传播的实例,如电话、广播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传播现象。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同时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针对实验现象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声呐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实际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传播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声的利用-教案

声的利用-教案

声的利用【教学目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重点】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会分辨声是在传递信息还是在传递能量。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一些声音给学生听,让学生说出这些声音是在什么情形下产生的,2.再让学生说出听到这些声音能想到什么。

从而引出课题——声的利用。

二、新知探究(一)声传递信息1.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声音的地方?2.总结:声音能传递信息。

3.提问:次声波和超声波能传递信息吗?4.自学:阅读教材P30回到问题。

1)次声波的来源有哪些?2)次声波传播的特点?3)人类怎样利用次声波?5.总结:次声波能传递信息。

6.介绍蝙蝠的“绝技”——回声定位。

7.超声波的其他应用:声呐,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B超、超声探伤仪。

8.总结: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9.总结:声能传递信息。

(二)声传递能量1.实验视频:烛焰被声音“吹”偏了。

2.超声波清洗眼镜视频:眼镜的泥垢被超声波振落了。

3.超声波加湿器:水雾被超声波化成了超微粒子。

4.超声波碎石机:结石被超声波击成细小的粉末。

5.总结:总结:声能传递能量。

(三)怎样判断声是传递了信息还是能量呢?1.声传递信息:通过声对物体的状况或特征作出判断。

2.声传递能量:声引起其他物体发生变化。

三、课堂小结1.声传递信息:回声定位(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等),B超等。

2.声传播能量: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碎石机等。

四、随堂练习。

声的利用教案

声的利用教案

声的利用教案【篇一:《2.3声的利用》教师集体备课教案】《2.3声的利用》教师集体备课教案课时编号 no: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篇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教案】第3节声的利用主备人:胡安坤(枣庄五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1、声音能传递信息2、声音能传递能量【教学难点】声音的在日常生活用中的应用【教学准备】①多媒体课件。

②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篇三:《声的利用》教学设计】《声的利用》教学设计金阳街道中学武立焕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是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对声音的利用的应用学习,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

教材以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两大块介绍声的利用,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声音传递信息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声音能够传递能量认识不够。

学生对声波传递能量的理解比较困难,可以联系水波,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接受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三、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问题。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的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五、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教学难点:知道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回顾上2节课所学到的声学知识。

(二)新课教学1、声与信息a、观看新闻报道《盲人足球,听音辨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声的利用的教学设计

声的利用的教学设计

声的利用的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声的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声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声的传播、共振和谐振的原理;3. 掌握声的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声的概念和特性(课堂讲授)1. 引导学生回顾声的定义和特性,包括声的产生、传播和听觉感知。

2. 通过实例和图示,介绍声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3. 强调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对声音音调和音量的影响。

二、声的传播(实验演示)1. 准备音叉和线,用力击打音叉,让学生观察和听取音叉的声音。

2. 将音叉悬挂在细线上,用手指轻轻碰触线,观察音叉的震动和声音传播情况。

3. 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通过物质中的分子震动来传播的。

三、共振(实验演示)1. 准备一个空水杯,用手指轻轻敲击杯沿,观察声音的强弱。

2. 加入适量的水,再次敲击杯沿,观察声音的变化。

3. 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共振现象,即声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能够得到增强。

四、谐振(实验演示)1. 制作一个简易的空心小木箱,将弹簧和质点固定在箱的一侧。

2. 用手指轻轻敲击另一侧的箱壁,观察弹簧和质点的共振现象。

3. 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了解谐振的概念和应用。

五、声的应用(小组讨论)1. 分小组讨论声的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声音放大和传输、声波传感器、音乐演奏等。

2.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与全班分享。

六、总结(课堂讲授)1. 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的利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和保护声音资源。

教学评价:1. 针对声的特性和应用的知识点,设计综合性的应用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和实验结果的记录;3. 针对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的利用》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的利用》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的利用》教案【三篇】.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方式,从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中获得社会生活中声音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声音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掌握声在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启动课堂知识回顾:复习噪声的产生、等级以及控制过程。

进入新授课:1.声音的利用在人类生活中是非常广泛的。

让学生展示课前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搜集有关声音利用的资料。

2.请同学们列举所搜集到的有关声音利用的资料。

要求在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仔细听,不要对同学的发言作评价。

3.对学生的回答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将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声音利用的例子分为两类:“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

(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 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

声的利用 教案

声的利用 教案

声的利用教案教案标题:声的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声的性质和传播方式。

2. 掌握声音的产生和利用。

3. 能够运用声音进行交流和表达。

4.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声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2. 声音的利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各种发声器材,如响铃、口哨、乐器等。

3. 实验材料,如弹簧、线圈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趣的声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如何传播的?探究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产生方式,并汇报自己的观点。

2. 教师介绍声音的产生方式,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例如,利用弹簧和线圈制作简易的震动器,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产生过程。

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讲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

2. 介绍声音的利用,如语言交流、音乐演奏、声音信号传输等。

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探究声音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

2. 学生自主制作简易乐器,通过演奏展示声音的利用。

巩固练习:1. 学生进行声音传播速度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2. 练习运用声音进行表达和交流,如朗读、演讲等。

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究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特点。

2. 学生可以参观音乐厅、科技馆等地,了解更多关于声音利用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的实验结果。

2. 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

教学扩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的创作和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声音合成、录音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创造力和兴趣。

声的利用教案-《声的利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声的利用教案-《声的利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声的利用教案|《声的利用》教案及教学反思授课之前做好相应的物理教案,是每个学校物理老师必做的功课,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学校物理《声的利用》教案及教学反思,供各位老师参考。

《声的利用》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喜爱。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部分内容组成,本节知识是同学通过对生活、生产中声现象的学习,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用。

声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应用特别广泛。

在生活中声的利用的例子许多,同学对于一些常见的声的利用的现象已经很熟识,只不过不知道它们分别是利用的声的哪些作用。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辨别出哪些生活现象是属于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哪些现象是声传递能量的例子。

并且通过本节学习使同学了解更多生活中声的利用的现象。

重点: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声的应用中涉及的物理道理。

三、教学策略老师在讲解中可以对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状况进行分类,可以根据课本分为"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类,也可根据声音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类,然后依据分类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在讲解中应对同学遗漏的例子进行补充。

本节的设计通过声音、视频、图片、投影、试验和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手段来启发同学的思维,培育学习物理的爱好。

教学中应鼓舞同学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查阅资料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另一方面,应发挥同学的想象力,鼓舞他们设计一些利用声音的小创造。

四、教学资源预备多媒体课件、盆或碗、气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蜡烛、火柴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多媒体展现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特别的声音中发觉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四周的环境自然界中的声现象特别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的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同学观赏并沟通争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5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
4.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
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教学难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教学设施
可乐瓶、酒精灯、橡皮膜、多媒体。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启发。

教学过程
一、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1.引入(1)
游戏:通过一组(五人)说悄悄话的情景动画,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教师提问:这个游戏说明声音有什么作用呢?
2.引入(2)
(1) 教师提问:通过学习声现象,知道了声的频率比较广,包括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频率在—20000 Hz的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 的声),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实例。

(2) 教师:那么声究竟有些什么用途呢?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声能传递信息
(1) 学生思考、讨论,举手回答:声能传递信息(板书)
学生举例:如我们楼道里的声控开关;医院里检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利用“声呐”探测黑匣子等。

(2) 观看课件“传递了什么信息”:隆隆雷声过后的一场大雨;铁路工人利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靠超声波绝技在夜间捕捉昆虫的呢?
2.探究声能传递能量
声音除了能传递信息,还能干什么呢?
(1) 动画演示“舞动和熄灭的烛光动画”:
声波也是一种波,它能传递能量吗?你能否举例证明。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演示实验:将去掉盖子的可乐瓶的底部切掉,并在其上盖上一块橡皮膜,用它对着点燃的酒精灯敲橡皮膜,观察火焰的跳动情况。

(2) 学生回答: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板书)
2.超声和次声的特点
超声波的特点:振动快,能量大,穿透力强,方向性强。

次声波传播距离远,强大的次声波破坏力很大。

视频课件展示实际中的声音利用:
(1)生活中:
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

例如人们交谈、听广播、听录音等,声音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在医疗上:
①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②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③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

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④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3)在工业上的应用:
①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②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

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

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

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超声波探伤。

(4)在军事上的应用:
声呐: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三、课堂小结
知识:
声音能传递信息;
声音能传递能量。

能力和技能:
初步学习类比法的使用。

四、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
B.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属于声波的利用
C.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呜喇叭属于噪声的利用
2.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这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的特点来工作的。

3.看视频声与信息,明确通过声音能获得的信息远不止这些。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书30页1—3题。

2.看动画超声波的利用,用查阅资料或访问网站的方法,了解声在生活、生产和科技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
课题:1.5声的利用
一、声能传递信息
二、声能传递能量
三、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主要特点
超声波的特点:振动快,能量大,穿透力强,方向性强。

次声波传播距离远,强大的次声波破坏力很大。

四、声的利用
1.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
2.在医疗上:B超或彩超
3.在工业上的应用:超声波探伤
4.在军事上的应用:声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