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9-1
模拟电子技术题库参考答案(1-5章) - 副本

(2) A um
( Rc // Rc )
rbe
30(5 // 15) 75 1
-3-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汇编参考答案
(3)
Ri Rb1 // Rb 2 // rbe rbe 1k R0 Rc 5k
(4) C e 断开, Re 有电流串联负反馈,( Aum 下降), Ri 增加, R0 不变;
(1) 画出直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 (6 分)。 (2)设 U BEQ 0.7V ,求静态工作点
I CQ 、 U CEQ (4 分)
(3)求 Ri 、 Ro 、 Au
.
Uo Ui
.
.
,设 =30,
rbb' =19 4 (6 分)
(4) I CEO 、U CES 忽略不计,估算最大 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 U om
rbe
100 (3 // 3) 50 3
Ri 5 // 15 // 3k 1.66k R0 RC 3k
(3) Aus
. . Ri 1.66 Au (50) 31.2 R s Ri 1 1.66
-4-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汇编参考答案
3、如下图, C1 ~ C4 足够大,
Ri R1 // R3 // rbe rbe rbb ' (1 ) 26 26 194 (1 30) 1K 1 I EQ
(3) R R 10 K 0 4
U ( R4 // R L ) 30(10 // 10) 150 Au 0 1 u rbe
B;A (8)C (9)A (10)B(11)C(12) C
(1)A(2)B;A;C(3)B;C;C (4) C,B (5)C(6) A(7) ① B ② C ③B15、C
北京交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习题及解答第九章理想运算放大电路及应用

第九章理想运算放大电路及应用9-1.填空(1)理想集成运放的A od= ,r id= ,r od= ,K CMR= 。
(2)运算放大器组成运算电路必须引入反馈,在电压比较器中则应。
(3)欲实现电压放大倍数Au=-100应该选用电路。
(4)欲实现电压放大倍数Au=+100应该选用电路。
(5)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为虚地。
答案:(1)∞,∞,0,∞。
(2)负反馈,开环或加入正反馈。
(3)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4)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5)反相。
9-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一般工作在线性区。
()(2)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
()(3)虚短是指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短路。
()(4)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的共模输入电压为零。
()(5)单限比较器的抗干扰能力比迟滞比较器强。
()(6)无源滤波电路带负载后滤波特性将发生变化。
()(7)因为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有源滤波电路往往引入深度电压负反馈,所以输出电阻趋于零。
()(8)由于有源滤波电路带负载后滤波特性基本不变,即带负载能力强,所以可将其用作直流电源的滤波电路。
()(9)无源滤波器不能用于信号处理。
()(10)按照将积分运算电路置于集成运放的负反馈通路中就可实现微分运算的思路,将低通滤波电路置于集成运放的负反馈通路中就可实现高通滤波。
()答案:(1)对;在运算电路中,为使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一定要引入负反馈,只有在引入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运算关系才几乎仅仅决定于反馈网络和输入网络。
(2)错;反相运算电路输入电阻与反相输入端所接电阻大小有关。
(3)错;“虚短”的含义不是说两个端短路,而是指两个端电位近似相等。
(4)错;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入单端输入模式。
(5)错;迟滞比较器的抗干扰能力强于单限比较器。
(6)对;本题考查是否理解“有源”和“无源”滤波电路的特点。
有源滤波电路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频率响应受组成它的晶体管、集成运放频率参数的限制。
模拟电子技术答案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自测题一、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获得的最大( A )。
A.交流功率B.直流功率C.平均功率(2)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B )。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3) 在选择功放电路中的晶体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参数有( BDE )。
A .βB .I CMC .I CBOD .U CEOE .P CMF .f T(4) 若图T9.1所示电路中晶体管饱和管压降的数值为CES U ,则最大输出功率P OM =( C )。
A.2()2CC CES LV U R - B.21()2CC CES L V U R - C.21()22CC CES L V U R -图T9.1 图T9.2二、电路如图T9.2 所示,已知T l 和T 2的饱和管压降2CES U V =,直流功耗可忽略不计。
回答下列问题:(1)R 3、R 4 和T 3的作用是什么?(2)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和电路的转换效率η各为多少?(3)设最大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1V 。
为了使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值达到16V ,电阻R 6至少应取多少千欧?解:(1)消除交越失真。
(2)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2()162CC CES omLV U P W R -==, 69.8%4CC CES CC V U V πη-=⋅≈ (3)由题意知,电压放大倍数为:61111.3u R A R =+≥== ∴61(11.31)10.3R R k ≥-=Ω习题9.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
(1)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越大,功放管的功耗越大。
( × )(2)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在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大工23春《模拟电子技术》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
![大工23春《模拟电子技术》在线作业1-[学习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5ca19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b.png)
大工23春《模拟电子技术》在线作业1-0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1.测得晶体管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分别为-2V、-8V、-2.2V,则该管为()。
<A>项.NPN型锗管<B>项.PNP型锗管<C>项.PNP型硅管<D>项.NPN型硅管<正确答案>:B2.测得晶体管三个电极对地的电压分别为2V、6V、2.2V,则该管()。
<A>项.处于饱和状态<B>项.处于放大状态<C>项.处于截止状态<D>项.已损坏<正确答案>:B3.温度升高,晶体管的管压降│Ube│()。
<A>项.增大<B>项.减小<C>项.不变<D>项.不确定<正确答案>:B4.关于BJT的结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项.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很低<B>项.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掺杂浓度<C>项.基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掺杂浓度<D>项.集电区面积大于发射区面积<正确答案>:C5.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为正弦波形,则输入输出电压相位()。
<A>项.同相<B>项.反相<C>项.相差90°<D>项.不确定<正确答案>:A6.三级放大电路中,各级的放大倍数均为10,则电路将输入信号放大了()倍。
<A>项.10<B>项.30<C>项.100<D>项.1000<正确答案>:D。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测试试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温度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0,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等效成断开;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小,发射结压降不变。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共射、共集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串联负反馈.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1/(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1/ F。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1+AF)BW,其中BW=fH –fL,1+AF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共模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13、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近似等于1,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也称温度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调幅,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载波信号。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KUxUy,电路符号是。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 B )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 C ),它的稳压值U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 F )状态。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答案(1到9章)最经典的考试题

第一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解: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反向电阻愈大愈好。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 题 1-4已知在图P1-4中,u1=10sin ωt(V),R L =1k Ω,试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 D 、电压u0的波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流可以忽略。
解:波形见图。
◇ 习题 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内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a u 等各项参数,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解:动态内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即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r Z 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
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a 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 习题 1-7 在图P1-7 中,已知电源电压V =10V ,R=200Ω,R L =1 k Ω,稳压管的U Z =6V,试求: ①稳压管中的电流I Z =?② 当电流电压V 升高到12V ,I Z 将变为多少? ③当V 仍为10V ,但R L 改为2 k Ω时,I Z 将变为多少? 解:① mA mA mA k V V V R U RU U ILZ ZZ1462016200610=-=Ω-Ω-=--=② mA mA mA k V V V R U R U U IL Z ZZ2463016200612=-=Ω-Ω-=--=③ mA mA mA k V V V R U RU U ILZ ZZ1732026200610=-=Ω-Ω-=--=◇ 习题 1-8 设有两个相同型号的稳压管,稳压仁政值均为6V ,当工作在正向时管压降均为0.7V ,如果将它们用不同的方法串联后接入电路,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稳压值?试画出各种不同的串联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模拟电路中,放大器的基本功能是()。
A. 整流B. 滤波C. 放大D. 调制答案:C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
A. 相同B. 相反C. 不确定D. 无关系答案:B3.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是()。
A. 有限值B. 零C. 无穷大D. 负无穷大答案:C4.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级间耦合方式通常采用()。
A. 直接耦合B. 阻容耦合C. 变压器耦合D. 光电耦合答案:B5. 负反馈可以()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A. 增加B. 减少C. 不影响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6. 场效应管的控制方式是()。
A. 电压控制电流B. 电流控制电压C. 电压控制电压D. 电流控制电流答案:A7. 模拟乘法器的主要功能是()。
A. 放大B. 滤波C. 调制D. 乘法运算答案:D8. 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通常为()。
A. 5VB. 12VC. 3.3VD. 以上都可以答案:D9. 差分放大电路可以()。
A. 放大共模信号B. 放大差模信号C. 抑制共模信号D. 抑制差模信号答案:C10. 模拟电路中的“地”通常是指()。
A. 电源正极B. 电源负极C. 信号参考点D. 接地点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放大器的增益通常用表示,单位是。
答案:增益;分贝(dB)12.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比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答案:高13.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范围受到限制。
答案:电源电压14. 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与栅极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非线性15. 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
答案:稳定性16. 模拟电路中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耦合和耦合。
答案:阻容;变压器17. 差分放大电路由两个放大电路组成。
答案:对称18. 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通常采用工艺制造。
答案:平面19. 模拟电路中的“地”是信号的点。
答案:参考20. 模拟乘法器可以用于实现调制。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第一章 四元器件工具栏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1章 章
Multisim
基 本 界 面
这是电机器件库。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1章 章
Multisim
基 本 界 面
单击放置电机器件 按钮(Place Electromechanical), 即可打开电机器件 库。包括:检测 开关、瞬时开关、辅助开关、同步触点、线圈和继电 器、线性变压器、保护装置、输出装置等8个系列。
基 本 界 面
在电路工作区某处单击,梯形线即放置于此。移至另 一处再单击,又放一条。右键单击,则停止放置。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电路设计入门
第1章 章
Multisim
基 本 界 面
这是数模混合器件库。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1章 章
Multisim
基 本 界 面
单击放置模数混合 器件按钮(Place Mixed),即可打开 数模混合器件库。 包括:虚拟数模混合器件、555定时器、A/D、D/A 转换器、模拟开关、单稳态触发器等5个系列。
基 本 界 面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1章 章
Multisim
基 本 界 面
这是模拟器件库。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1章 章
Multisim
基 本 界 面
单击放置模拟器件按 钮(Place Analog), 即可打开模拟器件库。 包括:虚拟运放电路、运算放大器、诺顿运算放大器、 比较器、宽带放大器、特殊功能器件等6个系列。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1章 章
Multisi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4 C2
680 22 F
22 k
R6 C6
4 5 0.01 F
交流电压串联 负反馈
30 dB
二、电路如图T9.2所示,已知T1和T2的饱和管压降│UCES│= 2V,直流功耗可忽略不计。
解:(1)消除交越失 真。
(1)R3、R4和T3的作用是什么? (2)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Pom和电路的转换效率η各 为多少? (3)设最大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1V。为了使电路的最大不失真 输出电压的峰值达到16V,电阻R6至少应取多少千欧?
BTL电路
Uom(max) Vcc UCES
Pom
2 U o(max)
Vcc U CES U o (max) 2
2
2RL
VCC UCES 4
8RL
讨论一
1) 哪些负责放大信号? 2) 引入了什么级间反馈? 3) 估算电压放大倍数、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 4) 估算在输出最大功率时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5) 说明D1~D3和RW的作用,C1~C4的作用; 6) 说明哪些元件构成过流保护电路及其原理。
c1
uo
O O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优点:可以实现阻抗变换。 缺点:体积庞大、笨重、消耗有色金属,且效率较低
(变压器损耗),低频和高频特性都差。
Back
Next
Home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P 484
• 无输出变压器(OTL)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 OCL电路的交越失真
T1 +Vcc R1 A T1
+Vcc
ui
T2
ie1 ie 2 R L
+ uo -
ui
T2
ie1
B + R2 ie 2 R u o L -Vcc 因为在ui 为0时,晶体管已 经处于微导通状态,其导通 改进的OCL功率放大电路 -Vcc 角大于180o,所以晶体管处于 思考题: ui可以从A OCL功率放大电路 甲乙类工作状态。 或B点接入吗?
前置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电路 特点: 输出功率大、效率高
有过流、过压、过热保护
一、 LM386 集成功放及其应用 1. 典型应用参数: 直流电源: 4 12 V 额定功率: 660 mW 带 宽: 300 kHz 1 2 3 4 8 7 6 5
输入阻抗: 50 k
引脚图
2. 内部电路
电压串 联负反 馈
2 VCC 2 此时,PT (max) 2 2 Pom 0.2 Pom RL
BUCEO U om sin tdCC t U om sin t UCE (max) 2V RL V I CM I C (max) CC RL P P (max) 0.2P CM T om
1. 8 开路时, Au = 20 (负反馈最强)
1. 8 交流短路 Au = 200 (负反馈最弱)
电路分析
V1、V6 : 射级跟随器,高 Ri
V2、V4: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电路 V3、V5: 恒流源负载 V7 为驱动级(I0 为恒流源负载)
V7 ~ V12: 功率放大电路 V11、V12 用于消除交越失真 V8、V10 构成 PNP 准互补对称
L
2 VCC 若忽略U CES,则: Pom 2RL
2 2 VCC P V RL
4
78.5%
Back
Next
Home
3. OCL电路中晶体管的选择
• 最大管压降: UCE (max) 2VCC
R1
T1
+Vcc
VCC U CES VCC I C (max) I E (max) RL RL
T1
+Vcc +Vcc/2
静态时: 基极电位为Vcc/2,
由于电容C 的容量足够大,若 初始电压为0,则基极电压通过 T1管发射结向电容C充电,直至 近似为Vcc/2为止。 输入信号正半周电源Vcc向T1 管供电;输入信号负半周,电 容C上存储的电压Vcc/2向T2管供 电。
ui
T2
RL
+ uo -
(4) 分析方法
工作于大信号状态,宜采用图解分析法。
思考题:功率放大电路与前面介绍的电压放大电路有什
么异同? 无本质的区别,都是能量的控制与转换。不同之处在于, 各自追求的指标不同:电压放大电路追求不失真的电压放 大;功率放大电路追求尽可能大的不失真输出功率和转换 效率。
Back
Next
Home
思考题:功率放大电路中
Next
Home
图9.2.3 OCL电路的图解分析
iC1 2. OCL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iL iC1max
VCC -UCES2 O t -uCE2 VCC -UCES1 iC2max iC2 Q uCE1
Uom(max) Vcc UCES
Vcc U CES U o (max) 2
Back
Next
输入信号增大,输出功率如何变化?管子的平均电流如何变化? 电源提供的功率如何变化?效率如何变化?
看 P 482
单管变压器 耦合功率放 大电路
P 483
3. 功放的几种基本电路形式
•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T1 i N2 RL N2 T 2 ic 2
ic1
+ uo -
+ ui N1 -
讨论一
1) 哪些负责放大信号?
T1、T2 是保护电路
讨论一
(VCC U CES ) 2 Pom 2 RL
2) 引入了什么级间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3) 估算电压放大倍数、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 按深负反馈计算
π VCC U CES 4 VCC
讨论一
4) 估算在输出最大功率时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5) 说明D1~D3和RW的作用,C1~C4的作用; 6) 说明哪些元件构成过流保护电路及其原理。
功放管的选择:
1 PT T
T
0
1 uCE iC dt 2
V
0
CC
2 1 VCCU om U om RL 4 dP 1 VCC U om T 令 2 0 dUom RL 2 VCC 2VCC 1 2VCC 2 VCC 1 PT (max) 2 RL 4 RL 2 VCC 当忽略U CES时,Pom , 2 RL
电源的功率除了提供给负载 外,其余的消耗在什么地方? 提高功放效率的根本途径 是减小功放管的功耗。
2. 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三极管根据正弦信号整 采用甲乙类工作状态最 个周期内的导通情况 ,可 合适,因为甲类效率太低, 分为几个工作状态: 丙类失真太大,乙类会产 甲类: = 360°max 50% 生交越失真。 乙类: = 180° max 78.5% 思考题:功放中的功放管采 甲乙类:180°< < 360° 用哪种工作状态最合适? 丙类: < 180° Home
Au 1 22000 / 680 33.35 20 lg Au 30 dB
单电源(OTL)应用:
R1
22 k
+VCC(16 V)
C3 C4 C1 R3 22 k ui 5 1 0.1 F 220 F 使 U1 = 0.5VCC 1 F 2040 4 4 R2 2 3 C7 C5 22 k R5
(2) 要解决的问题 (1)提高转换效率,输出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2)功放管的散热、保护。
Next
Home
2
(3) 主要技术指标
2 U om Pom RL
(1)最大输出功率Pom :负载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2)转换效率 :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功率之比, 即 =P /P
om V
9.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9.2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内容简介
本章小结 9.3 * 功率放大电路的安 全运行 9.4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Home
Home
1
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1) 特点
2 U om Pom RL
提供足够大的功率,输出较大的电压和电流。 管子工 作在接近极限状态,允许小失真。
56 4 700 pF
输入 偏置
0.1 F
R3
C8
输出电容
C
5 F
防自激等
频率补偿,防自激等
三、TDA2040 集成功放及其应用
特点: 输出短路保护、自动限制功耗、有过热关机保护 双电源(OCL)应用 大电容滤除低频成分 参数: 直流电源: 2.5 ~ 20 V 开环增益:80 dB 小电容滤除高频成分 功率带宽:100 kHz 输入阻抗:50 k +VCC(16 V) 220 F 输出功率:22 W (RL = 4 ) C1 1 F C3 C4 1 电源滤波 5 0.1 F ui R1 2040 4 R4 交流电 220 k 2 3 相位补偿 压串联 5 防自激等 R2 R3 22 k 负反馈 VEE C7 680 4 输出功率可 C2 (16 V) C5 C6 22 F 0.01 F 大于 15 W 0.1 F 220 F
二、DG810 集成功放及其应用
电源滤波 +VCC 100 F C6 C9
100
自举电容
100 F
1 4 C10 V = 15 V 时 8 1 CC 12 ui R 1 9 DG810 1000 F 输出功率 6 W 100 k 10 5 7 C4 .01 F R4 4 C2 100 F 100 F C5 R2 C7 1000 pF 1 交流负反馈 频率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