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题(47题)
医院感染试题

医院感染试题医院感染试题一、多项选择题1.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哪些细菌的目标性监测()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D. 表皮葡萄球菌2. 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标准预防的定义包括()A.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B. 手卫生C.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D. 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3. 手术切口感染常见的原因有()A. 未使用抗菌药物B. 术中止血不彻底C. 缝合留有死腔D.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4. 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措施包括()A. 将患者头转向一侧B. 鼓励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C. 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D. 控制血糖5. 痰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A. 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B. 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C.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D. 怀疑分支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6.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设施包括()A. 洗手池、水龙头B. 流动水、清洁剂C. 干手用品D. 快速手消毒剂等7.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A. 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B.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C. 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D. 应每天评价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8. 发生锐利器物损伤的主要原因有()A. 传递锐利器物时被扎伤B. 缝合伤口时被扎伤C. 助手违规配合,以致助手被刺伤D. 器械护士安装、拆卸刀片时被划伤9. 医疗机构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遵循()A.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B.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C.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D.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药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10. 下列哪些物品应达到灭菌水平()A. 纤维支气管镜B. 关节镜C. 腹腔镜D. 胃镜11. 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应遵守()A.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B. 外科手卫生消毒C. 标准预防原则D. 围术期抗菌药物正确应用12. 预防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的正确方法是()A.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B. 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C. 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D. 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13.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中,要求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的区域为()A.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人流室、妇科检查室B. 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C. 手术室、导管室、血液病病区D. 急诊室、化验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14.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包括()A. 大脑、硬脑膜B. 垂体C. 眼D. 脊髓15. 手术前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包括()A.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B. 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C. 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2天D. 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医护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参加手术16. 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注意事项包括()A. 注意安全防护B. 现用现配C. 正确选用和配制D. 盛放容器应加盖17. 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监测的正确采样方法A. 被检者四指并拢,拇指分开B. 被检者五指并拢C. 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遍D. 在单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遍18.《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中,高度危险物品是指()A.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的物品B. 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C. 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D.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的物品19.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血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包括()A.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B. 出现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C.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D. 化疗后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20. 某病区住院患者中1周内出现3例MRSA感染病例,经调查患者均为医院感染,以下可能是传播途径的是()A. 空气B. 食物C. 医务人员手D. 呼吸机管道21. 医疗机构对出院患者床单元清洁和(或)消毒方法包括()A.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B. 采用合法、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C. 采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擦拭消毒D. 清水擦拭22. 高效消毒剂的作用()A.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B. 能杀灭病毒C. 能杀灭真菌及其孢子D. 能杀灭所有细菌芽孢23. 医院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包括()A. 产房、导管室B. 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房C. 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D. 检验科、急诊科、内镜室24. 发生针刺伤后的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应包括()A. 首先自针刺伤处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B. 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清洗针刺伤部位C. 如果患者无传染病,无须报告D. 皮肤消毒液局部消毒25. 医疗废物登记内容包括()A. 医疗废物的来源(产生科室)B. 种类、重量或数量C. 交接时间、最终去向D. 经办人签名等26.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感染因素包括()A.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B. 侵袭性操作C. 住院时间D. 易感人群27. 根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包括()A.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B. 伴有发热,体温≥38℃,寒战或低血压C.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D.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28. 下列属于手卫生指征的是()A. 接触患者前、后B.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C.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伤口敷料等之后D.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29. 预防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有()A.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B. 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C. 术后保持引流通畅D. 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30. 灭菌物品的包外化学指示物标注的内容包括()A. 灭菌物品名称B. 包装者、核对者姓名C. 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D. 灭菌日期与失效日期31. 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A. 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B. 共用呼吸机治疗C. 消毒供应中心(室)灭菌器械、器具等物品不合格D.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被污染32. 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组织应包括()A.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B. 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C.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D.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师、护士33. 呼吸机相关肺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是()A. 发生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B. 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体征,如:咳嗽、咳脓痰、痰多C. 有胸部X线症状及实验室依据D. 有全身感染的症状、体征,如体温上升、外周血白细胞上升或下降34.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不正确的做法是()A. 黄色垃圾袋都可以盛装医疗废物B. 利器盒可重复使用C. 弃置于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应取出D. 每个包装袋、装放容器的外表面均应有符合要求的警示标识35. 预防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在手术中应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抗菌药物的指征是()A.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B. 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C. 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D. 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抗菌药物36. 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方法包括()A. 化学检测B. 生物监测C. 物理监测D. 工艺监测37.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以下哪些措施是恰当的()A. 隐瞒患者及其家属B. 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C.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D. 及时上报相关部门38.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表浅手术切口感染诊断标准包括()A.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B. 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C. 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D.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39. 消毒供应中心(室)对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步骤包括()A. 冲洗B. 洗涤C. 漂洗D. 终末漂洗40. 医院感染不应包括()A. 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B.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C.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D.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4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由那些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A、B、C、D、E、F、G、H、I、J、K、M)A.医院感染管理科B.医务科C.护理部D.门诊部E.临床相关科室F.检验科G.药剂科H.供应室I.手术室J.预防保健科K.设备科M.后勤科室N.人事科O.保卫科42、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在多少时间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B)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43、根据医用物品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A、B、C)A.高度危险物品B.中度危险物品C.低度危险物品D.无菌物品44、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A、B)A.2%戊二醛B.0.5%过氧乙酸C.含氯消毒剂D.75%酒精45、输血相关感染有(A、B、C、D、E、F、G)A.爱滋病B.梅毒C.疟疾D.乙肝E.丙肝F.戊肝G.巨细胞病毒H.甲肝46、采用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有(A、B、C)A、麻疹B、腮腺炎C、流脑D、甲肝47、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A、B、D)A、手感潮湿B、与潮湿物接触C、在有效期内D、包装松散48、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A.感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49、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A、B、C、D、E、F、G、H)A、接触病人前后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C、进行介人治疗前后D、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F、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G、戴手套前、脱手套后H、使用厕所前后50、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B、C、D)A、认真洗手B、合理使用抗生素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D、消毒隔离E、禁止院内吸烟51、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A、B、D)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B、共用呼吸机治疗C、使用激素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52、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B、C、D、E)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婴幼儿及老年人C、营养不良者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53、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适应症(B、C、D、E)A、所有一类(清洁切口)切口均需使用抗生素预防B、二类(清洁-污染切口)切口及三类(污染)切口C、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D、清洁大手术时间长、创伤面大E、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54、抗感染药物的管理护士应达到下列要求(A、B、C)A、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B、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C、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55、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常见有以下几种(A、B、C、D、E)A、血液及血制品B、输液制品C、药品及药液D、诊疗器械和设备E、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5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A、B、C、D)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C、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测试题目及解答

医院感染测试题目及解答题目一:医院感染是指在住院期间或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因滥用抗生素、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感染。
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医院感染?A. 合理使用抗生素B. 规范手术操作C. 不洁净的医疗设施D. 定期手卫生训练解答一:C. 不洁净的医疗设施题目二: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定期进行手卫生训练B. 随意使用抗生素C. 滥用消毒剂D. 遵守手术操作规范解答二:A. 定期进行手卫生训练D. 遵守手术操作规范题目三:医院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A. 发热B. 头痛C. 腹痛D. 皮肤瘙痒解答三:A. 发热题目四:以下哪种人群更容易感染医院感染?A. 年轻健康人士B. 老年人C. 没有慢性疾病的人D. 孕妇解答四:B. 老年人题目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哪些?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血液传播D. 触摸传播解答五:A. 空气传播B. 飞沫传播C. 血液传播D. 触摸传播题目六:医院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使用抗生素B. 手术切除感染部位C. 通风换气D. 使用消毒剂解答六:A. 使用抗生素B. 手术切除感染部位题目七:如何预防医院感染?A. 定期进行手卫生训练B. 注射抗生素预防C. 滥用抗生素D. 遵守医疗设施的消毒规范解答七:A. 定期进行手卫生训练D. 遵守医疗设施的消毒规范题目八:医院感染的后果可能包括以下哪些?A. 延长住院时间B. 患者死亡C. 无后遗症D. 减轻疼痛解答八:A. 延长住院时间B. 患者死亡。
院感试题答案

院感试题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 B2. A3. C4. D5. B6. A7. D8. C9. B10. D第二节:填空题11. 空气传播12. 病原微生物13. 消毒14. 医护人员15. 院感管理第三节:简答题16. 环境清洁:保持医疗机构环境的清洁,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17. 医护人员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消毒,以避免病原微生物通过手传播。
18. 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应优先选择一次性医疗器械,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19.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生在开展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并遵循适当的用药剂量和疗程,以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20.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院感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院内感染的情况,并进行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四节:应对措施针对上述试题中的答案,在实际的院感管理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院感的发生:1. 加强院内环境清洁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2. 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提高其手卫生意识,正确使用肥皂和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3. 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院感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监测和分析院感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控制。
4.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院感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5. 定期开展院感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结语院感管理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合理的管理措施和良好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院感的发生率,并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通过加强环境清洁、医护人员手卫生、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院感的发生,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针对院感的试题与答案

针对院感的试题与答案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医务人员和探访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受到的感染。
为了提高大家对院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我们特此整理了一套关于院感的试题及答案,供大家研究和参考。
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A. 细菌- B. 病毒- C. 真菌- D. 蚊虫2.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A. 患者在医院内接受的手术感染- B.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呼吸道感染- C. 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皮肤感染- D. 患者在家中自行感染的感冒3.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A. 增加医院内的消毒频率- B. 减少医院内的卫生清洁工作- C. 鼓励患者家属探视患者- D. 允许医务人员在医院内不戴口罩二、判断题1.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医院的环境、设施和医疗操作等因素无关。
(错误)2. 院感病原体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错误)3.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2. 请列举三种院感病原体,并简要介绍其传播途径。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A二、判断题1. 错误2. 错误3. 正确三、简答题1. 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 严格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要彻底洗手,使用手消毒剂;- 加强医院环境消毒,定期对医疗器械、病房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 实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穿戴隔离服等;-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2. 三种院感病原体及其传播途径:- 细菌:通过空气传播,如肺炎球菌;通过飞沫传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接触传播,如大肠杆菌。
- 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如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如;通过接触传播,如乙型肝炎病毒。
- 真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白色念珠菌;少数通过空气传播,如肺曲霉菌病。
医院感染试题题库及答案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一、名词解释1、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4、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5、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感染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6、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7、洗手(handwashing):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8、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9、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0、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11、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12、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13、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14、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5、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
第七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带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选择题(一)A1/A2型题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CA。
门诊患者B。
急诊患者C。
住院患者D。
探视者 E.陪护者2.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EA。
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脐炎C。
新生儿腹泻 D.新生儿败血症E。
新生儿硬肿症3.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m,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A.2分钟B。
3分钟 C.4分钟 D.5分钟E。
6分钟4.下列消毒剂中属于气体杀菌剂的是BA。
甲醛B。
环氧乙烷C。
过氧乙酸D。
乙醇 E.戊二醛5.不适合用于干烤法灭菌的是EA.凡士林B.滑石粉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6。
不适合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A.油剂B。
搪瓷物品 C.玻璃器皿 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7.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DA。
燃烧法B。
干烤法C。
煮沸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E。
流通蒸汽灭菌法8.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AA。
253.7nm B。
210 nm C.328 nm D.270.7 nm E。
312 nm9。
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是BA.过氧乙酸B。
戊二醛 C.环氧乙烷D。
乙醇E。
碘伏10.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A.肠镜B.体温计C。
手术刀片 D.血压计袖带E。
压舌板11.产房属于Ⅱ类环境,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BA。
100cfu/cm³B。
200 cfu/cm³C。
500 cfu/cm³D。
50 cfu/cm³ E.5 cfu/cm³12.下列哪种消毒剂消毒的物品使用前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CA.过氧乙酸B.戊二醛C。
环氧乙烷D。
甲醛 E.碘伏13。
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及去污防锈,可加入DA.氯化钠B.硫酸镁C。
亚硝酸钠D。
碳酸氢钠 E.稀盐酸14。
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是CA。
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B。
始终保持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C.去放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壁D.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E.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1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A.冲洗瓶口B.检查溶液的颜色C.冲洗无菌容器D。
院感考题及答案

院感考题及答案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期间,新发生的或者在入院时已存在但与入院时无关的感染。
院感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也给医疗机构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院感考题成为医疗机构评估和培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院感考题的角度,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答案。
一、院感的定义与分类1.1 什么是院感?院感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期间,新发生的或者在入院时已存在但与入院时无关的感染。
它可以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
1.2 院感的分类有哪些?院感可分为交叉感染和自发感染两类。
交叉感染是指患者通过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途径感染其他患者,而自发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期间感染自身。
1.3 院感的常见感染部位有哪些?常见的院感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血液、手术切口等。
这些部位容易受到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防控。
二、院感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1 院感对患者的危害是什么?院感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尤其是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院感的危害更为严重。
2.2 如何预防院感的发生?预防院感的关键在于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灭菌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等。
2.3 院感的监测和报告制度是什么?为了及时掌握院感的发生情况,医疗机构应建立院感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监测包括感染率、病原体分布、耐药性等指标,报告则是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三、院感的处理和隔离措施3.1 如何处理发生院感的患者?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院感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隔离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调整治疗方案等。
同时,还需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和隔离。
3.2 院感的隔离措施有哪些?院感的隔离措施主要包括标准预防措施、飞沫传播预防措施、空气传播预防措施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关于医院感染的知识检验题目与答案

关于医院感染的知识检验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1.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中因接受医疗服务而获得的感染。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来源?- [ ] A. 医务人员的不洁操作- [ ] B. 病人的自身免疫力下降- [ ] C. 医院环境的不洁净- [ ] D. 病人家属的探视2.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 ] A. 空气传播- [ ] B. 飞沫传播- [ ] C. 接触传播- [ ] D. 所有选项都正确3. 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 A. 常洗手- [ ] B. 使用消毒液清洁环境- [ ] C.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 [ ] D. 所有选项都正确4. 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危害有哪些?- [ ] A. 延长住院时间- [ ] B. 增加治疗费用- [ ] C. 增加病情复杂度- [ ] 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以预防医院感染?- [ ] A. 只佩戴一次性口罩- [ ] B. 佩戴口罩时要覆盖口鼻- [ ] C. 佩戴口罩时要将下巴露出- [ ] D. 所有选项都不正确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 医院感染只会发生在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等特定区域。
- [ ] 正确- [ ] 错误2. 医院感染可以通过正确的手卫生措施来预防。
- [ ] 正确- [ ] 错误3. 只有医务人员才会造成医院感染的传播。
- [ ] 正确- [ ] 错误4. 医院感染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 [ ] 正确- [ ] 错误5.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
- [ ] 正确- [ ] 错误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医院感染?2. 请列举三种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3. 医院感染对患者有哪些危害?4. 请简要说明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5.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四、答案1. B2. D3. D4. D5. B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错误4. 正确5. 错误简答题1.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中因接受医疗服务而获得的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题(47题)一、单项选择(10题)二、多项选择(9题)三、填空题(10题)四、判断题(11题)五、简答题(7题)一、单项选择(10题)1、伤口的分类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A 清洁伤口(Ⅰ)B 清洁污染伤口(Ⅱ)D 感染伤口 C 污染伤口(Ⅲ)2、输血相关感染不多见于(B)A 病毒性肝炎B 肺炎C 巨细胞病毒感染D 艾滋病3、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 )A 长期卧床B 留置导尿管C 膀胱冲洗D 膀胱内注射4、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C )A 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B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C 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D 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5、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D)A 门诊、急诊病人B 陪护人员C 医务人员D 住院病人6、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D )A 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B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C 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D 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7、下列症状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是( A )A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B 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C 发热、胸痛、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D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8、哪项不属于尿路刺激症状( D )A 尿频B 尿急C 尿痛D 胸痛9、哪条不是表浅切口感染( D )A 红、肿B 热、痛C 脓性分泌物D 以上都不是10、骨髓炎的诊断哪条不符(B )A 病人有局部肿块、触痛、发热或感染灶有引流物。
B 咳嗽、流鼻涕C 骨髓培养出病原体。
D 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二、多项选择(9题)1、医院感染是指(ABCD )A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C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D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E 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2、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CD )A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B 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C 积极发现和治疗局部病灶D 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E 不必特殊处理3、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中必须填的有(ABCDE )A 年龄B 性别C 科室D 感染日期E 感染部位4、感染日期:是指出现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检验阳性的标本的送检日期,用以计算:(ABC )A 入院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B 手术到发生医院感染的间隔C 用以区别在同一病人同一部位不同时期的感染D 感染发生的经过E 感染发生的原因5、伤口的分类:(ABC )A 清洁伤口(Ⅰ)B 清洁污染伤口(Ⅱ)C 污染伤口(Ⅲ)D 感染伤口E 化脓伤口6、下呼吸道感染包括哪些(ABCD )A 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B 发热C 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D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E 非感染性原因如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肺癌等所致的下呼吸道的胸片的改变7、感染性腹泻诊断包括哪些(ABC)A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B 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C 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D 咳嗽、心悸、咳痰E 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因、基础疾病、心理紧张等所致的腹泻8、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诊断包括哪些(ABCE)A 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脑脊液(CSF)炎性改变。
B 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症、及脑脊液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或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
C 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发热、不典型颅高压症状体征、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增多D 发热、咳嗽、流涕E 脑脊液中抗特异性病原体的IgM达诊断标准,或IgG呈4倍升高,或脑脊液涂片找到细菌。
9、颅高压症状(ABCD )A 头痛B 呕吐C 婴儿前囟张力高D 意识障碍E 腹痛三、填空题(10题)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2、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4、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5、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6、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不属于医院感染。
7、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不属于医院感染。
8、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9、手术部位感染分表浅、深部、腔隙器官。
10、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胸膜腔感染四、判断题(11题)1、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2、新生儿鹅口疮不属于医院感染。
( ×)3、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不属于院内感染。
( ×)4、术后30天内,表浅伤口裂开或内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不属于院内感染。
(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疮诊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6、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不属于上呼吸道感染。
(√)7、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⑴发热。
⑵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⑶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即可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
(√)8、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即可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
(√)9、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A.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即可临床诊断为泌尿道感染。
(√)10、术后30天内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不属于医院感染。
( ×)11、清洁伤口(Ⅰ):指未感染也无炎症的伤口。
伤口没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或生殖道。
清洁伤口主要是闭合的,但也包括闭氏引流清洁伤口及闭合性外伤清洁手术。
(√)五、简答题(7题)1、何谓医院感染答: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哪些不属于医院感染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3、感染部位有哪些答:感染部位主要分为(1)下呼吸道感染(2)伤口感染(3)泌尿道感染(4)胃肠道感染(5)血液感染(6)皮肤和软组织感染(7)骨和关节感染(8)生殖道感染(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0)心血管感染(11)眼、口腔、耳鼻喉、上呼吸道感染(12)全身感染。
4、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要点答: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5、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答:(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6、何谓上呼吸道感染答: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7、血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答:(1)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①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②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③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2)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①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②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l,或细菌菌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的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