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
高中物理章末复习竖直上抛运动导

章末复习(2)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特点上升过程是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3.规律(1)速度公式:v =v 0-gt 。
(2)位移公式:h =v 0t -12g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02=-2gh 。
(4)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022g 。
(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 =v 0g 。
4.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研究方法(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
(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 0,加速度a =-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
习惯上取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物体正在下降;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5.竖直上抛运动的三种对称性 (1)时间的对称性:①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落回到原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即t 上=t 下=v 0g 。
②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从某点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和从最高点落回该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2)速度的对称性:①物体上抛时的初速度与物体又落回原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物体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个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能量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动能、重力势能及机械能分别相等。
例1:如右图所示,小球随热气球以速度v 0匀速上升,某时刻系小球的细绳断了,则绳断后,小球做什么性质的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小球到达最高点?绳断后小球继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大?到达最高点以后,小球开始做什么运动?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地面?落地速度多大?提示:绳断后,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经过时间t 1=v 0g ,到达最高点,继续上升的高度h =v 022g ,从最高点开始,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t 2= 2Hg 到达地面,此时速度v =2gH 。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优质课件竖直上抛运动+追及相遇

2.4.2 追及和相遇
一、提出问题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两物体之间的
距离可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
相遇(碰撞)等问题。
1. 追及问题
(1)同一位置出发
(2)不同位置出发
甲
甲
x0
乙
0 时刻
t 时刻到达同一位置
x甲= x乙
距离逐渐缩小,最后一定可以追上;
v甲
0
t0
t
(4)甲能追上乙,甲乙只会相遇一次。
二、典例分析
例 1 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以 0.5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行驶,乙在甲的
前方 200 m 处以 5 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运动,问:
(1) 甲何时追上乙?甲追上乙时的速度为多大?此时甲离出发点多远?
0 时刻
乙
t 时刻到达同一位置
x甲= x乙 + x0
一、提出问题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两物体之间的
距离可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
相遇(碰撞)等问题。
2. 相遇问题
乙
甲
0 时刻
x甲
t 时刻到达同一位置
x 甲 + x乙 = x 总
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
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 两个关系
(1)位移关系:画运动草图,描述位移关系是列关系式的根本;
(位移相同或有差值)
(2)时间关系:两物体运动时间是否相等,也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运动或先后运动)
高中物理知识点整合 竖直上抛运动素材

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1)竖直上抛定义:将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的物体只受重力,这个物体的运动就是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竖直上抛运动性质:初速度为,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通常规定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3)竖直上抛运动适应规律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速度位移关系式:
(4)竖直上抛处理方法
①分段处理上抛:
竖直上升过程:初速度为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竖直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基本规律:
②竖直上抛运动整体处理:设抛出时刻t=0,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抛出位置h=0,则有:
用此方法处理竖直上抛运动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正方向的选取和各物理量正负号的选取;特别是t=0时h的正负。
(5)竖直上抛运动的几个特征量
①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从上升开始到落回到抛出点的时间:。
②上升的最大高度:;从抛出点出发到再回到抛出点物体运动的路程:
③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抛体通过同一段距离所用的时间相等(时间对称性:)
④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抛体通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等大反向(速度对称性:)
- 1 - / 1。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二章—2.8补充:竖直上抛运动

⑵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最高点与从最高点落回抛出点
具有对称性:①运动时间的对称。②速度大小的对称。
⑶有关的计算:
上升的最大:
H
v
2 0
2g
上升的时间: t v0 g
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 t 2v0 g
5、竖直上抛运动的应用
例题1:在氢气球上系一重物,气球以4m/s的速度匀速 上升。当重物离地9m时,绳子突然断裂。求
⑴绳断后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地。 ⑵重物落地时的速度。(g=10m/s2)
解:绳断后,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
方法一:把竖直上抛运动分成上升与自由下落两个阶
段处理。
⑴上升阶段: h上
v02 2g
0.8m,t上
v0 g
0.4s
下降阶段:
h下
h上
h0
1 2
gt下2 ,t下
1.4s
⑵重物落地的速度:v=gt下=14m/s,方向向下
补充: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物体具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只在重 力作用下的运动。 2、特点: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上 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3、竖直上抛运动的v-t图像:(取向上为正方向)
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⑴取向上的正方向,a=-g (g为大小)
方法二:全过程用匀变速运动规律处理
⑴落回地面时:h=-9m,v0=4m/s,g=10m/s2。
由公式:
h
v0t
1 2
gt 2,代人数据得:
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

B→C→A 整个过程, 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C
v0 h1
B
h= vB t -1/2 gt 2
hBA= 120m
vt= v0 - gt
解得 t = 6s
A
v = - 50 m/s
竖直上抛运动分析:
1、分段分析法
(1)上升过程: 匀减速直线运动
一般以v0方向为正方向
关键词: 上升时间
最大高度
(2)下落过程: 自由落体运动
• 例1、竖直上抛一物体,初速度 为30m/s,求:
(1)上升的最大高度; (2)上升段的时间; (3)物体在4s末的高度及速度。
2、整体分析法
将全过程看成是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
拓展型课程
竖直上抛运动
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喷泉
亚洲第一高喷泉
教学目标
1、复习与巩固自由落体运动
2、认识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
3、学习用分段法、全过程法处理竖直上 抛运动相关问题
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2.运动特征: (1)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2)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重力加 速度。
直线运动
说明: 若V>0,则物体在上升; V<0,则物体在下落。 若h>0,则物体在抛出点上方; 若h<0,则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例2、在楼房的阳台外以初速度20m/s 竖直上抛一物体,求抛出5秒末物体的 B 位移和速度。
v0 A A1
C vt
例3:热气球以10m/s的速度竖直上升,到离地
120米高处有一沙袋脱离气球,求沙袋落地的 速度及运动的时间。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素养提升⑦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2022·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月考]某人以10 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 向上抛出一块小石头,该小石头两次经过旁边小树顶端的时间间隔为 1.6 s.取g=10 m/s2且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石头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2)小石头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3)旁边小树的高度.
答案:(1)1 s (2)5 m (3)1.8 m
素养提升⑦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1.竖直上抛运动 如图1所示,将一物体沿竖直方向以某一速度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 力的影响,该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作竖直上抛运动.
说明:竖直上抛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化运动模型,当其他力(空气阻力) 远小于重力时,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的运动也可当作竖直上抛运动处 理,如: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图2),运动员原地起跳(图3)等.
下列四幅图中刻度线标度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手的位置在开始时应放在0刻度处,所以0刻度要在下 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12 gt2,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随 时间的增大,刻度尺上的间距增大,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只有图B是正确的.
5.(多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高H处自 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处自由落下,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 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素养训练 1.以初速度v0=20 m/s竖直向上抛一个小球(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 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4 s到达最高点 B.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0 m C.小球在出发点上方15 m时,速度大小为10 m/s,方向可能向下 D.小球到出发点上方15 m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 1 s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大小为 2gH D.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高中物理专题竖直上抛运动

.
1. 速度对称
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 时间对称
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
.
典例剖析
例 2、以 v0=20m/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 2s 后以同一初速度在同一位置上抛另一小球,则两 球相遇处离抛出点的高度是多少?
解析:
( 1)根据速度对称性得:
2
2
h=-150m,a=-g, 根据 vt -v 0 =-2gh 得 v t =
v
2 0
2gh =
52
2 10 ( 150)m/s=55m/s
又 h= v t v 0 × t 2
2h 2 150
t
s 6s .
vt v 0
55 5
二、运用对称性巧解竖直上抛问题
技法讲解
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对称性,包括速度对称和时间对称
竖直上抛运动
知识讲解 1. 概念 :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去 ,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 . 2. 基本特征 : 只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竖直向上 ,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a=-g. 3. 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v=v 0-gt
12
位移公式 :x=v 0t- gt
. 整体分析法较为抽象,但对运
动实质理解得较为透彻,具体运算简便(运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
解题技法
一、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处理方法
技法讲解
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 分段法和整体法 .
1. 分段法 : 把竖直上抛运动分为两段 : 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 . 上升阶段可以看作初速度为 v 0、末速
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的笔记

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的笔记
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的笔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竖直上抛运动的概念: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在重力作用下,忽略空气阻力的运动。
2. 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加速度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3.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个阶段: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
4. 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公式:
a. 上升阶段:位移公式S = V0t - 1/2gt^2,速度公式V = V0 - gt;
b. 下降阶段:位移公式S = V0t - 1/2gt^2,速度公式V = V0 + gt;
5. 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从抛出到回到原点的时间t = 2V0/g。
6. 竖直上抛运动的能量守恒: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换,但总能量守恒。
7. 竖直上抛运动的实际应用:例如投掷物体、跳高等运动。
通过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中物理竖直上
抛运动的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竖直上抛运动 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 ,上升阶段做_______________运动,下降阶段做____________运动。
2、、基本公式(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①速度公式:____________ ②位移公式:____________ ③速度位移关系式:____________二、竖直上抛运动的推论1、上升和下降(至落回原处)的两个过程互为逆运动,具有对称性.有下列结论: (1)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质点经过同一位置的速度大小______、方向______. (2)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经历的______相等.2、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1)上升最大高度:_________(2)上升最大高度和从最大高度点下落到抛出点两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 上=t 下=______ 3、注意:(1)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虽为零,但并不处于平衡状态.(2)运用公式时要特别注意,v 0、v t 、h 等矢量的正、负号.一般选取向上为正,故初速度总是正值;上升过程中v t 为正值,下降过程为负值;物体在抛出点以上时h 为正值,抛出点以下为负值.【答案】匀减速直线;自由落体0v v gt =-;2012h v t gt =-;2202v v gh -=-;相等;相反;时间;h m =v 202g ;v 0g知识点一:竖直上抛运动及规律知识点讲解竖直上抛运动考点一: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例1】某物体以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
5 s 内物体的()(多选)A .路程为65 mB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 ,方向向上 【难度】★★ 【答案】AB【解析】解法一(分阶段法):物体上升的时间t 上=v 0g =3010 s =3 s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1=v 202g =3022×10m =45 m 。
物体从最高点自由下落2 s 的高度h 2=12gt 2下=12×10×22 m =20 m 。
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则总路程为65 m ,A 正确。
5 s 末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为25 m ,即位移的大小为25 m ,方向竖直向上,B 正确。
5 s 末物体的速度v =gt 下=10×2 m/s =20 m/s ,方向竖直向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速度改变量Δv =(-v )-v 0=(-20 m/s )-30 m/s =-50 m/s ,即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50 m/s ,方向向下,C 错误。
平均速度v =h 1-h 2t =255m/s =5 m/s ,方向向上,D 错误。
解法二(全过程法):由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可知:物体经3 s 到达最大高度h 1=45 m 处。
将物体运动的全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v 0=30 m/s ,a =-g =-10 m/s 2,故5 s 内物体的位移h =v 0t +12at 2=25 m>0,说明物体5 s 末在抛出点上方25 m 处,故路程为65 m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向上,A 、B 正确。
速度的变化量Δv =a Δt =-50 m/s ,C 错误。
5 s 末物体的速度v =v 0+at =-20 m/s ,所以平均速度v =v 0+v2=5 m/s>0,方向向上,D 错误。
【总结】对于竖直上抛运动,有分段分析法和整体法两种处理方法.①分段法以物体上升到最高点为运动的分界点,根据可逆性可得t 上=t 下=v 0g (时间的对称性),上升最大高度h =v 20/2g ,同一高度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的对称性). ②整体法是以抛出点为计时起点,速度、位移用02012v v gth v t gt =-⎧⎪⎨=-⎪⎩求解【例2】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A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 .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0 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为( )(多选)A .10 mB .20 mC .30 mD .50 m课堂练习【难度】★★ 【答案】ACD【解析】物体从塔顶上的A 点抛出,位移大小为10 m 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一处在A 点之上,另一处在A 点之下,在A 点之上时,位移为10 m 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L 1等于位移x 1的大小,即L 1=x 1=10 m ;下落通过时,路程L 2=2H -x 1=2×20 m -10 m =30 m .在A 点之下时,通过的路程L 3=2H +x 2=2×20 m +10 m =50 m【总结】竖直上抛类问题的易错提醒 1、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因此这类问题可能有多解。
2、计算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时需注意初、末速度的方向,通过规定正方向可把矢量运算转换为代数运算。
【变式训练】1、某同学身高1.8 m ,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 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 取10 m/s 2)( ) A .2 m/s B .4 m/s C .6 m/sD .8 m/s【难度】★ 【答案】B【解析】人的重心大约在身体的中间位置,由题意知人重心上升了0.9 m 。
由v 20=2gh 可知本题应选B ,即人的起跳速度约为4 m/s2、在离地面h 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 ,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A .2vgB .v gC .2h vD .h v【难度】★ 【答案】A【解析】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对向上和向下抛出的两个小球,分别有h =-vt 1+12gt 21,h =vt 2+12gt 22,Δt =t 1-t 2,解以上三式得两球落地时间差Δt =2vg ,故A 正确.3、气球以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75 m 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则重物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g 取10 m/s 2) 【难度】★★ 【答案】7 s ;60 m/s 【解析】解法一:整体法取全过程为一整体进行另外一段研究,从重物自气球上掉落计时,经时间t 落地,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画出运动草图,如图所示.重物在时间t 内的位移h =-175 m 将h =-175 m ,v 0=10 m/s 代入位移公式 h =v 0t -12gt 2解得t =7 s 或t =-5 s (舍去),所以重物落地速度为 v =v 0-gt =10 m/s -10×7 m/s =-60 m/s 其中负号表示方向向下,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法二:分段法设重物离开气球后,经过t 1时间上升到最高点,则 t 1=v 0g =1010s =1 s上升的最大高度h 1=v 202g =1022×10 m =5 m故重物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 =h 1+h =5 m +175 m =180 m重物从最高处自由下落,落地时间和落地速度分别为 t 2=2Hg= 2×18010s =6 s , v =gt 2=10×6 m/s =60 m/s所以重物从气球上掉落至落地共历时 t =t 1+t 2=7 s.4、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 到达离地面40 m 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求:(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向地面过程的总时间. 【难度】★★【答案】(1)20 m/s (2)60 m (3)(6+2)s【解析】设燃料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v 1,所用时间为t 1,燃料用完前加速度为a ,火箭的运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为匀加速上升运动,第二个过程为竖直上抛运动. (1)对第一个过程有h 1=v 12t 1,代入数据解得v 1=20 m/s(2)对第二个过程有h 2=v 212g,代入数据解得h 2=20 m 所以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h =h 1+h 2=40 m +20 m =60 m . (3)解法一:分段法从燃料用完到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由v 1=gt 2, 得t 2=v 1g=2 s从最高点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由h =12gt 23,得t 3=2 3 s ,故总时间t 总=t 1+t 2+t 3=(6+23)s . 解法二:整体分析法考虑火箭从燃料用完到落回地面的全过程,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全过程为初速度v 1=20 m/s ,加速度g =-10 m/s 2,位移h =-40 m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即有 h =v 1t +12gt 2,代入数据解得t =(2+23) s 或t =(2-23)s (舍去), 故t 总=t 1+t =(6+23) s .考点二: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综合【例1】如图所示,将小球a 从地面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 从距地面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2h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a 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B .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 .相遇时球a 的速度小于球b 的速度D .两球同时落地 【难度】★★ 【答案】C【解析】a 、b 两个球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距离都是2h,加速度大小也相等,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得在2h 处相遇时a 球的速度刚好为0,故a 求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h,故AB 错误,C 正确;球a :2122h gt =,得运动时间t =a 落地的时间为a t =球b :2122b h gt =,运动的时间b t =,即b 球先落地,故D 错误;【变式训练】1、在高度h =45m 处竖直上抛一小球,比与它同时在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的另一小球迟t =1s 落到地上,不计空气阻力,则竖直上抛小球的初速度为 ()A .8.75m/sB .11.5m/sC .17.5m/sD .21.5m/s【难度】★★ 【答案】A2、在某处以初速度20m/s 竖直向上抛出A 球后,又以同样速度竖直向上抛出B 球,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2s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则()A .A 球在上升过程中与B 球相遇 B .B 球在下降过程中与A 球相遇C .A 球抛出后,经过3s 与B 球相遇D .B 球抛出后,经过2s 与A 球相遇 【难度】★★ 【答案】C3、一只气球以10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 m 处有一小石子以2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B .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C .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9m/s ,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1s 末追上气球D .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7m/s ,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 【难度】★★ 【答案】BC【解析】以气球为参考系,石子的初速度为10 m/s ,石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石子与气球之间的距离缩短了5m ,还有1m ,石子追不上气球,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9m/s ,其余条件不变,1 s 末石子与气球之间的距离恰好缩短了6 m ,石子能追上气球,所以选项C 正确;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7 m/s<9m/s ,石子会在1 s 内追上气球,而石子要在2 s 末才会到达最高点,故选项D 错误.4、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行星表面不存在空气)竖直向上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