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分类汇编(解析版)3:函数(打印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解析分类汇编3-导数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解析分类汇编3 导数一选择题1.四川10.设函数()f x =(a R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曲线sin y x =上存在00(,)x y 使得00(())f f y 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e (B )1[,1]e - (C )[1,1]e + (D )1[,1]e e -+答案:A【解析】:都是增函数所以()f x =增函数,所以有反函数,又00(())f f y y =⟹又 即⟹,又与关于直线对称 所以的解一定在直线上 即说明与直线在区间上有交点!即方程在区间上有解⟺在区间上有解 ⇔在区间上有解下面来研究函数在区间的值域=0⇒, x, x≥=3−2>0因此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所以即所以2.安徽理(10)若函数有极值点1x ,2x ,且11()=f x x ,则关于x 的方程3的不同实根个数是(A )3 (B )4 (C ) 5 (D )6 【答案】 A沈阳马老师解答,版权所有 【马老师解析】3=0有两个解,1x ,2x ,不妨设1x <2x ,所以3⟺,11()=f x x 为极大值点,x ∈(−∞,) 所以方程有两个解,, 有一个解,所以选A3. [新课标I]16、若函数()f x =22(1)()x x ax b -++的图像关于直线x =-2对称,则()f x 的最大值是______.【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对称性及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是难题. 【解析】由()f x 图像关于直线x =-2对称,则 0=(1)(3)f f -=-=22[1(3)][(3)3]a b ----+,0=(1)(5)f f =-=22[1(5)][(5)5]a b ----+,解得a =8,b =15, ∴()f x =22(1)(815)x x x -++,∴()f x '=222(815)(1)(28)x x x x x -+++-+=324(672)x x x -++-=4(2)(22x x x -++++当x ∈(-∞,2--∪(-2, 2-+时,()f x '>0,当x ∈(2---2)∪(2-+∞)时,()f x '<0,∴()f x 在(-∞,2-)单调递增,在(2-2)单调递减,在(-2,2-单调递增,在(2-++∞)单调递减,故当x =2-x =2-时取极大值,(2f -=(2f -+=16.4.新课标II 10、已知函数32()f x x ax bx c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0x R ∃∈,0()0f x =(B )函数()y f x =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C )若0x 是()f x 的极小值点,则()f x 在区间0(,)x -∞单调递减 (D )若0x 是()f x 的极值点,则0'()0f x = 【答案】C【解析】若0c =则有(0)0f =,所以A 正确。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大纲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设集合A={1,2,3},B={4,5},M={x|x=a+b,a∈A,b∈B},则M中元素的个数为()A.3B.4C.5D.62.(5分)=()A.﹣8B.8C.﹣8i D.8i3.(5分)已知向量=(λ+1,1),=(λ+2,2),若(+)⊥(﹣),则λ=()A.﹣4B.﹣3C.﹣2D.﹣14.(5分)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A.(﹣1,1)B.C.(﹣1,0)D.5.(5分)函数f(x)=log2(1+)(x>0)的反函数f﹣1(x)=()A.B.C.2x﹣1(x∈R)D.2x﹣1(x>0)6.(5分)已知数列{a n}满足3a n+1+a n=0,a2=﹣,则{a n}的前10项和等于()A.﹣6(1﹣3﹣10)B.C.3(1﹣3﹣10)D.3(1+3﹣10)7.(5分)(1+x)3(1+y)4的展开式中x2y2的系数是()A.5B.8C.12D.188.(5分)椭圆C: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点P在C上且直线PA2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PA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A.B.C.D.9.(5分)若函数f(x)=x2+ax+是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1,0]B.[﹣1,+∞)C.[0,3]D.[3,+∞)10.(5分)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CD与平面BDC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C.D.11.(5分)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点M(﹣2,2),过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则k=()A.B.C.D.212.(5分)已知函数f(x)=cosxsin2x,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y=f(x)的图象关于(π,0)中心对称B.C.D.f(x)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sinα=﹣,则co tα=.14.(5分)6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两人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种.(用数字作答)15.(5分)记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直线y=a(x+1)与D有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16.(5分)已知圆O和圆K是球O的大圆和小圆,其公共弦长等于球O的半径,,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S3=a22,且S1,S2,S4成等比数列,求{a n}的通项式.18.(12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内角对边分别为a,b,c,满足(a+b+c)(a ﹣b+c)=ac.(Ⅰ)求B.(Ⅱ)若sinAsinC=,求C.19.(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BAD=90°,BC=2AD,△PAB与△PAD 都是等边三角形.(Ⅰ)证明:PB⊥CD;(Ⅱ)求二面角A﹣PD﹣C的大小.20.(12分)甲、乙、丙三人进行羽毛球练习赛,其中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每局比赛结束时,负的一方在下一局当裁判,设各局中双方获胜的概率均为,各局比赛的结果都相互独立,第1局甲当裁判.(Ⅰ)求第4局甲当裁判的概率;(Ⅱ)X表示前4局中乙当裁判的次数,求X的数学期望.21.(12分)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3,直线y=2与C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I)求a,b;(II)设过F2的直线l与C的左、右两支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且|AF1|=|BF1|,证明:|AF2|、|AB|、|BF2|成等比数列.22.(12分)已知函数.(I)若x≥0时,f(x)≤0,求λ的最小值;(II)设数列{a n}的通项a n=1+.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设集合A={1,2,3},B={4,5},M={x|x=a+b,a∈A,b∈B},则M中元素的个数为()A.3B.4C.5D.6【考点】13: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1A: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最值.【专题】11:计算题.【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直接求出a+b,利用集合元素互异求出M中元素的个数即可.【解答】解:因为集合A={1,2,3},B={4,5},M={x|x=a+b,a∈A,b∈B},所以a+b的值可能为:1+4=5、1+5=6、2+4=6、2+5=7、3+4=7、3+5=8,所以M中元素只有:5,6,7,8.共4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最值,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2.(5分)=()A.﹣8B.8C.﹣8i D.8i【考点】A5:复数的运算.【分析】复数分子、分母同乘﹣8,利用1的立方虚根的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故选:A.【点评】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是基础题.3.(5分)已知向量=(λ+1,1),=(λ+2,2),若(+)⊥(﹣),则λ=()A.﹣4B.﹣3C.﹣2D.﹣1【考点】9T: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专题】5A: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向量的运算法则、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即可得出.【解答】解:∵,.∴=(2λ+3,3),.∵,∴=0,∴﹣(2λ+3)﹣3=0,解得λ=﹣3.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向量的运算法则、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5分)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A.(﹣1,1)B.C.(﹣1,0)D.【考点】33: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专题】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原函数的定义域,即为2x+1的范围,解不等式组即可得解.【解答】解:∵原函数的定义域为(﹣1,0),∴﹣1<2x+1<0,解得﹣1<x<﹣.∴则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故选:B.【点评】考查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注意变量范围的转化,属简单题.5.(5分)函数f(x)=log2(1+)(x>0)的反函数f﹣1(x)=()A.B.C.2x﹣1(x∈R)D.2x﹣1(x>0)【考点】4R:反函数.【专题】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把y看作常数,求出x:x=,x,y互换,得到y=log2(1+)的反函数.注意反函数的定义域.【解答】解:设y=log2(1+),把y看作常数,求出x:1+=2y,x=,其中y>0,x,y互换,得到y=log2(1+)的反函数:y=,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反函数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对数式和指数式的相互转化.6.(5分)已知数列{a n}满足3a n+1+a n=0,a2=﹣,则{a n}的前10项和等于()A.﹣6(1﹣3﹣10)B.C.3(1﹣3﹣10)D.3(1+3﹣10)【考点】89: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11:计算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已知可知,数列{a n}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结合已知可求a1,然后代入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a n=0【解答】解:∵3a n+1∴∴数列{a n}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1=4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S10==3(1﹣3﹣1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试题7.(5分)(1+x)3(1+y)4的展开式中x2y2的系数是()A.5B.8C.12D.18【考点】DA:二项式定理.【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题意知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写出展开式的通项,令x的指数为2,写出出展开式中x2的系数,第二个因式y2的系数,即可得到结果.=C3r x r【解答】解:(x+1)3的展开式的通项为T r+1令r=2得到展开式中x2的系数是C32=3,=C4r y r(1+y)4的展开式的通项为T r+1令r=2得到展开式中y2的系数是C42=6,(1+x)3(1+y)4的展开式中x2y2的系数是:3×6=1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写出二项式的展开式,所有的这类问题都是利用通项来解决的.8.(5分)椭圆C: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点P在C上且直线PA2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PA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A.B.C.D.【考点】I3:直线的斜率;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椭圆C:可知其左顶点A1(﹣2,0),右顶点A2(2,0).设P(x0,y 0)(x0≠±2),代入椭圆方程可得.利用斜率计算公式可得,再利用已知给出的的范围即可解出.【解答】解:由椭圆C:可知其左顶点A1(﹣2,0),右顶点A2(2,0).设P(x0,y0)(x0≠±2),则,得.∵=,=,∴==,∵,∴,解得.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斜率的计算公式、不等式的性质等是解题的关键.9.(5分)若函数f(x)=x2+ax+是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1,0]B.[﹣1,+∞)C.[0,3]D.[3,+∞)【考点】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专题】53: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由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可得≥0在(,+∞)上恒成立,进而可转化为a≥﹣2x在(,+∞)上恒成立,构造函数求出﹣2x在(,+∞)上的最值,可得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在(,+∞)上是增函数,故≥0在(,+∞)上恒成立,即a≥﹣2x在(,+∞)上恒成立,令h(x)=﹣2x,则h′(x)=﹣﹣2,当x∈(,+∞)时,h′(x)<0,则h(x)为减函数.∴h(x)<h()=3∴a≥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恒成立问题,是导数的综合应用,难度中档.10.(5分)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CD与平面BDC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A.B.C.D.【考点】MI: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5G:空间角;5H: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设AB=1,则AA1=2,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x,y,z)为平面BDC1的一个法向量,CD与平面BDC1所成角为θ,则sinθ=||,在空间坐标系下求出向量坐标,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设AB=1,则AA1=2,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D(0,0,2),C1(1,0,0),B(1,1,2),C(1,0,2),=(1,1,0),=(1,0,﹣2),=(1,0,0),设=(x,y,z)为平面BDC1的一个法向量,则,即,取=(2,﹣2,1),设CD与平面BDC1所成角为θ,则sinθ=||=,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考查空间向量的运算及应用,准确理解线面角与直线方向向量、平面法向量夹角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1.(5分)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点M(﹣2,2),过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则k=()A.B.C.D.2【考点】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K8:抛物线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斜率k存在,设直线AB为y=k(x﹣2),代入抛物线方程,利用=(x1+2,y1﹣2)•(x2+2,y2﹣2)=0,即可求出k的值.【解答】解:由抛物线C:y2=8x得焦点(2,0),由题意可知:斜率k存在,设直线AB为y=k(x﹣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到k2x2﹣(4k2+8)x+4k2=0,△>0,设A(x1,y1),B(x2,y2).∴x1+x2=4+,x1x2=4.∴y1+y2=,y1y2=﹣16,又=0,∴=(x1+2,y1﹣2)•(x2+2,y2﹣2)==0∴k=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2.(5分)已知函数f(x)=cosxsin2x,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y=f(x)的图象关于(π,0)中心对称B.C.D.f(x)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考点】H1:三角函数的周期性;HW:三角函数的最值.【专题】11:计算题;57: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关于某点中心对称或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公式,对A、B两项加以验证,可得它们都正确.根据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化简,得f(x)=2sinx(1﹣sin2x),再换元:令t=sinx,得到关于t的三次函数,利用导数研究此函数的单调性可得f(x)的最大值为,故C不正确;根据函数周期性和奇偶性的定义加以验证,可得D项正确.由此可得本题的答案.【解答】解:对于A,因为f(π+x)=cos(π+x)sin(2π+2x)=﹣cosxsin2x,f(π﹣x)=cos(π﹣x)sin(2π﹣2x)=cosxsin2x,所以f(π+x)+f(π﹣x)=0,可得y=f(x)的图象关于(π,0)中心对称,故A正确;对于B,因为f(+x)=cos(+x)sin(π+2x)=﹣sinx(﹣sin2x)=sinxsin2x,f(﹣x)=cos(﹣x)sin(π﹣2x)=sinxsin2x,所以f(+x)=f(﹣x),可得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故B正确;对于C,化简得f(x)=cosxsin2x=2cos2xsinx=2sinx(1﹣sin2x),令t=sinx,f(x)=g(t)=2t(1﹣t2),﹣1≤t≤1,∵g(t)=2t(1﹣t2)的导数g'(t)=2﹣6t2=2(1+t)(1﹣t)∴当t∈(﹣1,﹣)时或t∈(,1)时g'(t)<0,函数g(t)为减函数;当t∈(﹣,)时g'(t)>0,函数g(t)为增函数.因此函数g(t)的最大值为t=﹣1时或t=时的函数值,结合g(﹣1)=0<g()=,可得g(t)的最大值为.由此可得f(x)的最大值为而不是,故C不正确;对于D,因为f(﹣x)=cos(﹣x)sin(﹣2x)=﹣cosxsin2x=﹣f(x),所以f(x)是奇函数.因为f(2π+x)=cos(2π+x)sin(4π+2x)=cosxsin2x=f(x),所以2π为函数的一个周期,得f(x)为周期函数.可得f(x)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得D正确.综上所述,只有C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给出三角函数式,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着重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等知识,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sinα=﹣,则cotα=2.【考点】GG: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专题】56: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根据α是第三象限的角,得到cosα小于0,然后由sinα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cosα的值,进而求出cotα的值.【解答】解:由α是第三象限的角,得到cosα<0,又sinα=﹣,所以cosα=﹣=﹣则cotα==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化简求值,是一道基础题.学生做题时注意α的范围.14.(5分)6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两人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480种.(用数字作答)【考点】D9: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专题】11:计算题.【分析】排列好甲、乙两人外的4人,然后把甲、乙两人插入4个人的5个空位中即可.【解答】解:6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两人不相邻的不同排法:排列好甲、乙两人外的4人,有中方法,然后把甲、乙两人插入4个人的5个空位,有种方法,所以共有:=480.故答案为:480.【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原理,以及排列的简单应用,插空法解答不相邻问题.15.(5分)记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直线y=a(x+1)与D有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4] .【考点】7C:简单线性规划.【专题】16:压轴题;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我们要先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然后分析平面区域里各个角点,然后将其代入y=a(x+1)中,求出y=a(x+1)对应的a的端点值即可.【解答】解:满足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如图示:因为y=a(x+1)过定点(﹣1,0).所以当y=a(x+1)过点B(0,4)时,得到a=4,当y=a(x+1)过点A(1,1)时,对应a=.又因为直线y=a(x+1)与平面区域D有公共点.所以≤a≤4.故答案为:[,4]【点评】在解决线性规划的小题时,我们常用“角点法”,其步骤为:①由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②求出可行域各个角点的坐标⇒③将坐标逐一代入目标函数⇒④验证,求出最优解.16.(5分)已知圆O和圆K是球O的大圆和小圆,其公共弦长等于球O的半径,,则球O的表面积等于16π.【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16:压轴题;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正确作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设球O的半径为r,AB是公共弦,∠OCK是面面角根据题意得OC=,CK=在△OCK中,OC2=OK2+CK2,即∴r2=4∴球O的表面积等于4πr2=16π故答案为16π【点评】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S3=a22,且S1,S2,S4成等比数列,求{a n}的通项式.【考点】8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11:计算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a2,然后由,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而可求公差d,即可求解通项公式【解答】解:设数列的公差为d由得,3∴a2=0或a2=3由题意可得,∴若a2=0,则可得d2=﹣2d2即d=0不符合题意若a2=3,则可得(6﹣d)2=(3﹣d)(12+2d)解可得d=0或d=2∴a n=3或a n=2n﹣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的应用,等比数列的性质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试题18.(12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内角对边分别为a,b,c,满足(a+b+c)(a ﹣b+c)=ac.(Ⅰ)求B.(Ⅱ)若sinAsinC=,求C.【考点】GP: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HR:余弦定理.【专题】58:解三角形.【分析】(I)已知等式左边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整理后得到关系式,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B,将关系式代入求出cosB的值,由B为三角形的内角,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B的度数;(II)由(I)得到A+C的度数,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cos(A﹣C),变形后将cos(A+C)及2sinAsinC的值代入求出cos(A﹣C)的值,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C的值,与A+C的值联立即可求出C的度数.【解答】解:(I)∵(a+b+c)(a﹣b+c)=(a+c)2﹣b2=ac,∴a2+c2﹣b2=﹣ac,∴cosB==﹣,又B为三角形的内角,则B=120°;(II)由(I)得:A+C=60°,∵sinAsinC=,cos(A+C)=,∴cos(A﹣C)=cosAcosC+sinAsinC=cosAcosC﹣sinAsinC+2sinAsinC=cos(A+C)+2sinAsinC=+2×=,∴A﹣C=30°或A﹣C=﹣30°,则C=15°或C=45°.【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9.(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C=∠BAD=90°,BC=2AD,△PAB与△PAD都是等边三角形.(Ⅰ)证明:PB⊥CD;(Ⅱ)求二面角A﹣PD﹣C的大小.【考点】LW:直线与平面垂直;M5: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专题】11:计算题;5G:空间角.【分析】(I)取BC的中点E,连接DE,过点P作PO⊥平面ABCD于O,连接OA、OB、OD、OE.可证出四边形ABED是正方形,且O为正方形ABED的中心.因此OE⊥OB,结合三垂线定理,证出OE⊥PB,而OE是△BCD的中位线,可得OE∥CD,因此PB⊥CD;(II)由(I)的结论,证出CD⊥平面PBD,从而得到CD⊥PD.取PD的中点F,PC的中点G,连接FG,可得FG∥CD,所以FG⊥PD.连接AF,可得AF⊥PD,因此∠AFG 为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连接AG、EG,则EG∥PB,可得EG⊥OE.设AB=2,可求出AE、EG、AG、AF和FG的长,最后在△AFG中利用余弦定理,算出∠AFG=π﹣arccos,即得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大小.【解答】解:(I)取BC的中点E,连接DE,可得四边形ABED是正方形过点P作PO⊥平面ABCD,垂足为O,连接OA、OB、OD、OE∵△PAB与△PAD都是等边三角形,∴PA=PB=PD,可得OA=OB=OD因此,O是正方形ABED的对角线的交点,可得OE⊥OB∵PO⊥平面ABCD,得直线OB是直线PB在内的射影,∴OE⊥PB∵△BCD中,E、O分别为BC、BD的中点,∴OE∥CD,可得PB⊥CD;(II)由(I)知CD⊥PO,CD⊥PB∵PO、PB是平面PBD内的相交直线,∴CD⊥平面PBD∵PD⊂平面PBD,∴CD⊥PD取PD的中点F,PC的中点G,连接FG,则FG为△PCD有中位线,∴FG∥CD,可得FG⊥PD连接AF,由△PAD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F⊥PD,∴∠AFG为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连接AG、EG,则EG∥PB∵PB⊥OE,∴EG⊥OE,设AB=2,则AE=2,EG=PB=1,故AG==3在△AFG中,FG=CD=,AF=,AG=3∴cos∠AFG==﹣,得∠AFG=π﹣arccos,即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大小是π﹣arccos.【点评】本题给出特殊的四棱锥,求证直线与直线垂直并求二面角平面角的大小,着重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三垂线定理和运用余弦定理求二面的大小等知识,属于中档题.20.(12分)甲、乙、丙三人进行羽毛球练习赛,其中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每局比赛结束时,负的一方在下一局当裁判,设各局中双方获胜的概率均为,各局比赛的结果都相互独立,第1局甲当裁判.(Ⅰ)求第4局甲当裁判的概率;(Ⅱ)X表示前4局中乙当裁判的次数,求X的数学期望.【考点】CB: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5I:概率与统计.【分析】(I)令A1表示第2局结果为甲获胜,A2表示第3局甲参加比赛时,结果为甲负,A表示第4局甲当裁判,分析其可能情况,每局比赛的结果相互独立且互斥,利用独立事件、互斥事件的概率求解即可.(II)X的所有可能值为0,1,2.分别求出X取每一个值的概率,列出分布列后求出期望值即可.【解答】解:(I)令A1表示第2局结果为甲获胜.A2表示第3局甲参加比赛时,结果为甲负.A表示第4局甲当裁判.则A=A1•A2,P(A)=P(A1•A2)=P(A1)P(A2)=;(Ⅱ)X的所有可能值为0,1,2.令A3表示第3局乙和丙比赛时,结果为乙胜.B1表示第1局结果为乙获胜,B2表示第2局乙和甲比赛时,结果为乙胜,B3表示第3局乙参加比赛时,结果为乙负,则P(X=0)=P(B 1B2)=P(B1)P(B2)P()=.P(X=2)=P(B 3)=P()P(B3)=.P(X=1)=1﹣P(X=0)﹣P(X=2)=.从而EX=0×+1×+2×=.【点评】本题考查互斥、独立事件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等知识,同时考查利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12分)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3,直线y=2与C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I)求a,b;(II)设过F2的直线l与C的左、右两支分别相交于A、B两点,且|AF1|=|BF1|,证明:|AF2|、|AB|、|BF2|成等比数列.【考点】K4:椭圆的性质;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14:证明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35:转化思想;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I)由题设,可由离心率为3得到参数a,b的关系,将双曲线的方程用参数a表示出来,再由直线建立方程求出参数a即可得到双曲线的方程;(II)由(I)的方程求出两焦点坐标,设出直线l的方程设A(x1,y1),B(x2,y2),将其与双曲线C的方程联立,得出x1+x2=,,再利用|AF1|=|BF1|建立关于A,B坐标的方程,得出两点横坐标的关系,由此方程求出k 的值,得出直线的方程,从而可求得:|AF2|、|AB|、|BF2|,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证明出结论.【解答】解:(I)由题设知=3,即=9,故b2=8a2所以C的方程为8x2﹣y2=8a2将y=2代入上式,并求得x=±,由题设知,2=,解得a2=1所以a=1,b=2(II)由(I)知,F1(﹣3,0),F2(3,0),C的方程为8x2﹣y2=8 ①由题意,可设l的方程为y=k(x﹣3),|k|<2代入①并化简得(k2﹣8)x2﹣6k2x+9k2+8=0设A(x1,y1),B(x2,y2),则x1≤﹣1,x2≥1,x1+x2=,,于是|AF1|==﹣(3x1+1),|BF1|==3x2+1,|AF1|=|BF1|得﹣(3x1+1)=3x2+1,即故=,解得,从而=﹣由于|AF2|==1﹣3x1,|BF2|==3x2﹣1,故|AB|=|AF2|﹣|BF2|=2﹣3(x1+x2)=4,|AF2||BF2|=3(x1+x2)﹣9x1x2﹣1=16因而|AF2||BF2|=|AB|2,所以|AF2|、|AB|、|BF2|成等比数列【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关系,考查了运算能力,题设条件的转化能力,方程的思想运用,此类题综合性强,但解答过程有其固有规律,一般需要把直线与曲线联立利用根系关系,解答中要注意提炼此类题解答过程中的共性,给以后解答此类题提供借鉴.22.(12分)已知函数.(I)若x≥0时,f(x)≤0,求λ的最小值;(II)设数列{a n}的通项a n=1+.【考点】6E: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8E:数列的求和;8K: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专题】16:压轴题;35:转化思想;53:导数的综合应用;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I)由于已知函数的最大值是0,故可先求出函数的导数,研究其单调性,确定出函数的最大值,利用最大值小于等于0求出参数λ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得其最小值;(II)根据(I)的证明,可取λ=,由于x>0时,f(x)<0得出,考察发现,若取x=,则可得出,以此为依据,利用放缩法,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I)由已知,f(0)=0,f′(x)==,∴f′(0)=0欲使x≥0时,f(x)≤0恒成立,则f(x)在(0,+∞)上必为减函数,即在(0,+∞)上f′(x)<0恒成立,当λ≤0时,f′(x)>0在(0,+∞)上恒成立,为增函数,故不合题意,若0<λ<时,由f′(x)>0解得x<,则当0<x<,f′(x)>0,所以当0<x<时,f(x)>0,此时不合题意,若λ≥,则当x>0时,f′(x)<0恒成立,此时f(x)在(0,+∞)上必为减函数,所以当x>0时,f(x)<0恒成立,综上,符合题意的λ的取值范围是λ≥,即λ的最小值为(II)令λ=,由(I)知,当x>0时,f(x)<0,即取x=,则于是a2n﹣a n+=++…++====>=ln2n﹣lnn=ln2所以【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中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及导数求最值的普通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结论再结合放缩法,本题考查了推理判断的能力及转化化归的思想,有一定的难度。
2013年高考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三角函数

2013年高考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3:三角函数一、选择题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已知210cos 2sin ,=+∈αααR ,则=α2tan A.34 B. 43 C.43- D.34-【答案】C 【天利解析】因为,又sin 2α+cos 2α=1,联立解得,或故tan α==,或tan α=3,代入可得tan2α===﹣,或tan2α===故选C2 .(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设△ABC 的内角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 b , c , 若cos cos sin b C c B a A +=, 则△ABC 的形状为(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答案】B【天利解析】因为cos cos sin b C c B a A +=,所以A A B C C B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 又A C B B C C B sin )sin(cos sin cos sin =+=+。
联立两式得A A A sin sin sin =。
所以2,1sin π==A A 。
选B3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在△ABC 中,,3,4AB BC ABC π∠===则sin BAC ∠ =【答案】C4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将函数sin(2)y x ϕ=+的图象沿x 轴向左平移8π个单位后,得到一个偶函数的图象,则ϕ的一个可能取值为(A) 34π (B) 4π(C)0 (D) 4π-,k k Z π∈,即,4k k Z ϕπ=+∈,所以选B.5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在ABC ∆,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1sin cos sin cos ,2a B C c B Ab +=且a b >,则B ∠= A.6π B.3πC.23πD.56π【答案】A【天利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得,1sin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2A B C C B A B +=,即1sin cos sin cos 2A C C A +=,所以1sin()2A C +=,即1sin 2B =,因为a b >,所以6B π=。
2013年高考山东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理科数学)

2013年山东卷高考理数真题(解析版)理 科 数 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胡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z 满足(z-3)(2-i)=5(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共轭复数为( ) A. 2+I B.2-I C. 5+I D.5-i【答案】D【解析】由(z-3)(2-i)=5,得55(2)5(2)3332352(2)(2)5i i z i i i i i ++=+=+=+=++=+--+,所以5z i =-,选D.2.设集合A={0,1,2},则集合B={x-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B. 3C. 5D.9【答案】C【解析】因为,x y A ∈,所以2,1,0,1,2x y -=--,即{2,1,0,1,2}B =--,有5个元素,选C.3.已知函数f(x)为奇函数,且当x>0时, f(x) =x 2+1x,则f(-1)= ( ) A. -2 B. 0 C. 1 D. 2【答案】A【解析】因为函数为奇函数,所以(1)(1)(11)2f f -=-=-+=-,选A.4.已知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积是边长为 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 A. 512πB.3πC. 4πD. 6π【答案】B【解析】取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连结OP ,则PAO ∠是P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江苏省各地市2013年高考数学 最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3) 函数与导数

江苏省各地市2013年高考数学 最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3) 函数与导数一、填空题:11.(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3年3月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0)A ,函数x y e =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为B ,P 为函数x y e =图像上的任意一点,则OP AB 的最小值 ▲ .【答案】1 1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3年3月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已知函数123()1234x x x x f x x x x x +++=+++++++,则55(2)(2)22f f -++--= ▲ . 【答案】84. (江苏省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 0时,f (x )=x + e x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ln6f 的值为 ▲ .【答案】1ln 66-10. (江苏省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函数()(1)sin π1(13)f x x x x =---<<的所有零点之和为 ▲ . 【答案】 413. (江苏省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设实数x 1,x 2,x 3,x 4,x 5均不小于1,且x 1·x 2·x 3·x 4·x 5=729,则max{x 1x 2,x 2x 3,x 3x 4,x 4x 5}的最小值是▲ . 【答案】912. (江苏省无锡市2013年2月高三质量检测)当0< x ≤31时,不等式8x<log a 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33,1) 13. (江苏省无锡市2013年2月高三质量检测)已知函数f (x )=x 2+ax,若x < 0时恒有f (x )≥3,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2]1、(南通市2013届高三期末)曲线2(1)1()e (0)e 2x f f x f x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 ▲ . 答案:1e 2y x =-. 2、(苏州市2013届高三期末)过坐标原点作函数ln y x =图像的切线,则切线斜率为 . 答案:1e3、(泰州市2013届高三期末)曲线y=2lnx 在点(e,2)处的切线与y 轴交点的坐标为 (0,0)5、(徐州、淮安、宿迁市2013届高三期末)已知函数⎪⎩⎪⎨⎧∈-∈=]3,1(,2329]1,0[,3)(x x x x f x ,当]1,0[∈t 时,]1,0[))((∈t f f ,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 .37[log ,1]36、(苏州市2013届高三期末)某厂去年的产值为1,若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每年的产值比上年增长10%,则从今年起到第五年这五年内,这个厂的总产值约为 .(保留一位小数,取51.1 1.6≈)6.6 7、(泰州市2013届高三期末)设函数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f(a)>f(b), 则f(-a) f(-b)(填“>”或:“<”) <8、(无锡市2013届高三期末)13.定义一个对应法则f :P (rn ,n )→p '(m ,2|n|).现有直角坐标平面内的点A (-2,6)与点B (6,-2),点M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按定义的对应法则f :M →M'.当点M 在线段AB 上从点A 开始运动到点B 时,点M 的对应点M'经过的路线的长度为 。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分类汇编(解析版):函数及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分类汇编(解析版)函 数1、(2013年高考(安徽卷))函数=()y 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区间[],a b 上可找到(2)n n ≥ 个不同的数12,...,,n x x x 使得1212()()()==,n nf x f x f x x x x 则n 的取值范围是 (A ){}3,4 (B ){}2,3,4 (C ) {}3,4,5 (D ){}2,3【答案】B【解析】由题知,过原点的直线与曲线相交的个数即n 的取值.用尺规作图,交点可取2,3,4. 所以选B 2、(2013年高考(北京卷))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与y =e x 关于y 轴对称,则f (x )= A.1ex + B. 1ex - C. 1ex -+ D. 1ex --3、(2013年高考(广东卷))定义域为R 的四个函数3y x =,2xy =,21y x =+,2sin y x =中,奇函数的个数是( )A . 4B .3C .2D .【解析】C ;考查基本初等函数和奇函数的概念,是奇函数的为3y x =与2sin y x =,故选C .4、(2013年高考(全国(广西)卷))已知函数()()()-1,021f x f x -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A )()1,1- (B )11,2⎛⎫- ⎪⎝⎭ (C )()-1,0 (D )1,12⎛⎫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 1210,x -<+<,则112x -<<-。
故选B5、(2013年高考(全国(广西)卷))函数()()1=log 10f x x x ⎛⎫+> ⎪⎝⎭的反函数()1=f x - (A )()1021x x >- (B )()1021xx ≠- (C )()21x x R -∈ (D )()210x x -> 【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1112(0)21y y x y x +=⇒=<-, 因此,故选A6、(2013年高考(全国(广西)卷))若函数()211=,2f x x ax a x ⎛⎫++∞ ⎪⎝⎭在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A )[]-1,0 (B )[]-∞1, (C )[]0,3 (D )[]3∞,+7、(2013年高考(湖南卷))函数()2ln f x x =的图像与函数()245g x x x =-+的图像的交点个数为A .3B .2C .1D .0【答案】B【解析】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可得交点数。
[VIP专享]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陕西卷)解析版
![[VIP专享]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陕西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7818073c1ec5da50e270c6.png)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考生领到试卷后, 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 试卷类型信息. 3. 所有解答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解析】显然本题考查几何概型,必须看清楚题目中加点字!!所以
1 £ 2 ¡ 1¼
【解析】由1 ¡ x2 ¸ 0得¡ 1 · x · ¡ 1,故CR M = f xjx < ¡ 1or x > 1g选 D
2. 根据下列算法语句, 当输入x为 60 时, 输出y的值为 (A) x If x≤50 Then
y=0.5 * x Else
y=25+0.6*(x-50) End If 输出 y
(D) 61
( 0:5x
【解析】由算法语句可得y = f (x) = 25 + 0:6(x ¡ 50)
x · 50
x
>
故f 50
(60)
=
31选 C
3. 设 a, b 为向量, 则“ | a·b || a || b | ”是“a//b”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920.30392.2c=1÷203m=2÷1202.52=3535=42314)c*5232m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50202.2.0285.4850.13*50+5c8*125*12m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5M÷5)0*3*0(31÷3110**5*+*÷414.m2371e=%7)8n08%.=s8.5=77.93cc60.mc*m4*m13,101w9.9o.k24mc-.cem5nm2csp2665m*9..03-4.50c60*5.pc3m85,9cm0.5g.i50mr0l-.p.s85p/6c50bc.0om7m.yp.cs6pc5m+;c0m..m7.ckm; 1+1k+12+1+k2234=1c+m1++4+4+2
2013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数学(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022>-=x x x A ,{}55B <<-=x x ,则 (A )A B =ΦI (B )A B =R U (C )A B ⊆ (D )B A ⊆(2)若复数z 满足()i 34i 43+=-z(A )4- (B )54- (C )4 (D )54 (3)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 )简单的随机抽样 (B )按性别分层抽样(C )按学段分层抽样 (D )系统抽样(4)已知双曲线C :)0,0(12222>>=-b a b y a x 的离心率为25,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 )x y 41±= (B )x y 31±= (C ) x y 21±= (D )x y ±= (5)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31t ,-∈,则输出的s 属于(A )[]43,- (B )[]25,- (C )[]34,- (D )[]52,-(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 ,如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A )3cm 3500π (B )3cm 3866π (C )3cm 31372π (D )3cm 32048π(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1-=-m S ,0=m S ,31=+m S ,则=m(A )3 (B )4 (C )5 (D )6(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8π16+(B )8π8+(C )π6116+(D )16π8+(9)设m 为正整数,()m y x 2+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 ,()12++m y x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 ,若b a 713=,则m =(A )5 (B )6 (C )7 (D )8(10)已知椭圆E :)0(12222>>=+b a by a x 的右焦点为)03(,F ,过点F 的直线交椭圆E 于A 、B 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分类汇编(解析版)
函 数
1、(2013年高考(安徽卷))函数
=()y 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区间[],a b 上可找到(2)n n ≥
个不同的数12,...,,n x x x 使得
1212()
()()==,n n
f x f x f x x x x 则n 的取值范围是 (A )
{}3,4 (B ){}2,3,4
(C )
{}3,4,5 (D ){}2,3
【答案】B
【解析】由题知,过原点的直线与曲线相交的个数即n 的取值.用尺规作图,交点可取2,3,4. 所以选B
2、(2013年高考(北京卷))函数f(x)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与y=e x 关于y 轴对称,则f(x)= A.1
e
x + B.
1e x - C. 1e x -+ D. 1e x --
3、(2013年高考(广东卷))定义域为R 的四个函数
3y x =,2x y =,21y x =+,2sin y x =中,奇函
数的个数是( )
A . 4
B .3
C .2
D .
【解析】C ;考查基本初等函数和奇函数的概念,是奇函数的为
3y x =与2sin y x =,故选C .
4、(2013年高考(全国(广西)卷))已知函数
()()()-1,021f x f x -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A )
()1,1- (B )11,
2⎛⎫- ⎪⎝⎭ (C )()-1,0 (D )1,12⎛⎫
⎪⎝⎭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
1210,x -<+<,则1
12
x -<<-。
故选B
5、(2013年高考(全国(广西)卷))函数
()()1=log 10f x x x ⎛⎫
+> ⎪⎝⎭
的反函数()1=f x -
(A )
()1021x x >- (B )()1
021
x
x ≠- (C )()21x x R -∈ (D )()210x x ->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1112(0)21
y y x y x +
=⇒=<-, 因此
,故选A
6、(2013年高考(全国(广西)卷))若函数
()211=,2f x x ax a x ⎛⎫
++∞ ⎪⎝⎭
在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A )
[]-1,0 (B )[]-∞1, (C )[]0,3 (D )[]3∞,+
7、(2013年高考(湖南卷))函数
()2ln f x x =的图像与函数()245g x x x =-+的图像的交点个数
为
A .3
B .2
C .1
D .0
【答案】B
【解析】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可得交点数。
1.8、(2013年高考(江苏卷))已知
)(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x x x f 4)(2-=,
则不等式
x x f >)(的解集用区间表示为 ▲ .
【答案】
()()5,05,-+∞
【解析】因为)(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所以易知0x ≤时,2()4f x x x =-- 解不等式得到
x x f >)(的解集用区间表示为()()5,05,-+∞
8、(2013年高考(江西卷))函数的定义域为
A .(0,1) B.[0,1) C.(0,1] D.[0,1]
9、(2013年高考(江西卷))如图,半径为1的半圆O 与等边三角形ABC 夹在两平行线,12,l l 之间l //1l ,l
与半圆相交于F,G 两点,与三角形ABC 两边相交于E,D两点,设弧 FG
的长为(0)x x π<<,
y EB BC CD =++,若l 从1l 平行移动到2l ,则函数()y f x =的图像大致是
10、(2013年高考(辽宁卷))已知函数
()()()()222222,228.f x x a x a g x x a x a =-++=-+--+设
()()(){}()()(){}{}()12max ,,min ,,max ,H x f x g x H x f x g x p q ==表示,p q 中的较大
值,{}min
,p q 表示,p q 中的较小值,记()1H x 得最小值为,A ()2H x 得最小值为B ,则
A B -=
(A )2
216a
a -- (B )2216a a +-
(C )16- (D )16 【答案】B
【解析】
()f x 顶点坐标为(2,44)a a +--,()g x 顶点坐标
(2,412)a a --+,并且每个函数顶点都在另一个函数的图象上,
图象如图, A 、B 分别为两个二次函数顶点的纵坐标,所以A-B=(44)(412)16a a ----+=-
【点评】(1)本题能找到顶点的特征就为解题找到了突破口。
(2)并非A ,B 在同一个自变量取得。
【答案】A
【解析】因为函数为奇函数,所以
(1)(1)(11)2f f -=-=-+=-,选A.
12、(2013年高考(上海卷))设
a 为实常数,y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
2()9a f x x x
=+
+7,若
()1f x a ≥+,对一切x ≥0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
答案:8(,]7
-∞-
13、(2013年高考(四川卷))函数2
31
x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14、(2013年高考(天津卷))函数0.5()2|log |1x
f x x =-的零点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15、(2013年高考(天津卷))已知函数()(1||)f x x a x =+. 设关于x 的不等式()()f x a f x +< 的解集
为A, 若11,22
A ⎡⎤-⊆⎢⎥⎣⎦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
⎪⎪⎝⎭
(B) ⎫
⎪⎪⎝⎭
(C) ⎛⋃ ⎝⎫⎪⎝⎭
⎪⎭ (D) ⎛-
⎝
⎭
∞
16、(2013年高考(新课标II 卷))设a=log 36,b=log 510,c=log 714,则
(A )c >b >a (B )b >c >a (C )a >c >b (D)a >b >c
17、(2013年高考(新课标I 卷))已知函数
()f x =22,0
ln(1),0
x x x x x ⎧-+≤⎨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1]-∞
C .[-2,1]
D .[-2,0]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问题的解法,是难题。
【解析】∵|
()f x |=22,0ln(1),0x x x x x ⎧-≤⎨
+>⎩,∴由|()f x |≥ax 得,202x x x ax ≤⎧⎨-≥⎩且0
ln(1)x x ax
>⎧⎨+≥⎩, 由20
2x x x ax
≤⎧⎨-≥⎩可得2a x ≥-,则a ≥-2,排除A,B, 当a =1时,易证ln(1)x x +<
对0x >恒成立,故a =1不适合,排除C ,故选D.
18、(2013年高考(浙江卷))已知x ,y 为正实数,则
A .2lgx+lgy =2lgx +2lgy
B .2lg(x+y)=2lgx ∙ 2lgy
C .2lgx ∙ lgy =2lgx +2lgy
D .2lg(xy)=2lgx ∙ 2lgy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指数和对数的运算性质,属于容易题 【答案解析】D 由指数和对数的运算法则,lg()
(lg lg )lg lg 2
222xy x y x y +==⋅,所以,选项D 正确
19
、(2013年高考(重庆卷
))
若
a b c
<<,则函数
()()()()()()()f x x a x b x b x c x c x a =--+--+--的两个零点分别位于区间( )
A 、(),a b 和(),b c 内
B 、(),a -∞和(),a b 内
C 、
(),b c 和(),c +∞内 D 、(),a -∞和(),c +∞内
【答案】:A
20、(2013年高考(安徽卷))设函数
22()(1)f x ax a x =-+,其中0a >,区间|()>0
I x f x =
(Ⅰ)求的长度(注:区间(,)αβ的长度定义为β
α-)
; (Ⅱ)给定常数(0,1)k ∈,当时,求长度的最小值。
【答案】 (Ⅰ) 2
1a a
+.
(Ⅱ)
2
1 【解析】 (Ⅰ)
)
1,
0(0])1([)(2
2a a x x a a x x f +∈⇒>+-=.所以区间长度为21a a
+.
(Ⅱ) 若2
11111111-1),1,0(2
=+≤
+
=+=
+≤≤∈a
a a
a
l k a k k 时,且 k a k a l a +≤≤=1-121,1满足,取最小值时且当.2
1
的最小值为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