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的诊治进展-丁国华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概述慢性肾脏病(CKD)作为一种复杂且多发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流行趋势。
其病程长、预后差、并发症多且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理解其发病规律、制定防控策略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从全球范围来看,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间的患病率差异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除了关注患病率的变化外,还需要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以及防控策略等方面。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被认为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也可能对慢性肾脏病的发病产生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还发现一些新的潜在影响因素,如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针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控,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对于理解其发病规律、制定防控策略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们会对慢性肾脏病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1.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与分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是指肾脏功能逐渐减退,病程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的一系列肾脏疾病。
其定义主要基于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以及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表现为尿液成分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或肾脏病理学异常。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73m,持续三个月以上,即被认为是慢性肾脏病。
2022县域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

县域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以下简称CKD)是我国常见的重大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达10.8%。
CKD起病隐匿,具有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如未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易发展为尿毒症。
同时,CKD并发症可累及心、脑、肺等多个重要器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危害和沉重负担。
本方案的制定,对各县域医疗机构落实自身功能定位,为CKD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长期规范管理提供一体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有着积极作用。
一、县域不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一)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负责定期随访工作,通过问诊、查体和简单检查,特别是通过测量血压、尿常规试纸等手段进行初步筛查;向上转诊疑似CKD患者,接收上级医院向下转诊的CKD患者;开展患者的随访和基本治疗,监督患者治疗依从性;早期识别和初步评估CKD 急性加重;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和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和中医药早期干预工作。
(二)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负责CKD的早期筛查,开展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测,有条件的完善泌尿系统B超检查,初步确定CKD诊断;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按照上级医院已制定的疾病诊疗方案进行规范诊治和随访;识别、诊断和评估CKD急性加重;向上转诊危重症、急性加重患者;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怎怛如吏削筲埋栈走期送理 图1县域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临床路径注:①一的具体内容对应文中相应编号的内容展并发症筛查。
负责中医诊断治疗、随访评估和村级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教育培训。
(三)县级医院。
县级医院负责常见CKD 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与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有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医院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规范的透析治疗和长期随诊;救治CKD 急性发作和重症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疑难、罕见和危重CKD 患者;实施患者定期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疑难罕见肾脏病临床实践》札记

《疑难罕见肾脏病临床实践》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肾脏病的概述 (3)2. 罕见肾脏病的定义与特点 (4)二、常见疑难肾脏病种类及特点 (5)1. 常见原发性肾脏病 (6)2. 常见继发性肾脏病 (7)a. 糖尿病肾病 (8)b. 高血压肾病 (9)c.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10)d. 类风湿关节炎肾病 (11)3. 其他罕见肾脏病 (13)a. 多囊肾病 (14)b. Alport综合征 (15)c. 泌尿系结石 (17)三、诊断方法与技术 (18)1. 影像学检查 (20)a. 超声检查 (21)b. 磁共振成像 (22)c. 计算机断层扫描 (23)2. 肾活检 (24)3. 生物标志物检测 (25)四、治疗策略与实践 (26)1. 治疗原则 (28)2. 常见治疗方法 (29)a. 药物治疗 (30)b. 透析治疗 (31)c. 肾移植 (32)3. 病例分析与讨论 (34)五、预防与展望 (35)1. 预防措施 (36)2. 科研进展与未来方向 (37)六、结语 (39)1. 对疑难罕见肾脏病临床实践的总结 (40)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41)一、内容描述当我翻开《疑难罕见肾脏病临床实践》内心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对医学知识的渴求。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像是一座连接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的桥梁。
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疑难罕见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
从临床表现到实验室检查,再到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医学的智慧和细致。
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深入剖析了这些疾病的本质和特点,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对疑难罕见肾脏病的深入理解和精准诊断所折服。
这些疾病虽然罕见,但一旦患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医学研究的艰辛和挑战,这些疑难罕见肾脏病的研究需要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治指导-233-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33-慢性肾脏病合并冠
心病的诊治指导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管理的再认
识
1、CKD5期高血钙或磷及iPTH降至正常上限()以下减停
A、5倍
B、4倍
C、3倍
D、2倍[正确答案]
E、1倍
2、心血管钙化的评估频率是()
A、6~12个月[正确答案]
B、3~6个月
C、1~3个月
D、6~12周
E、3~6周
3、心血管钙化评估方法中,检测是否存在心脏瓣膜钙化采用()
A、超声心动图[正确答案]
B、电子束
C、多层螺旋CT
D、侧位腹部X光片
E、MRI
4、CKD-MBD的管理不包括()
A、控制血磷
B、维持钙平衡
C、合理使用维生素A[正确答案]。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诊治进展

T 0 gm 或 难 血液透析患者 。因此 C D患者 应制 定合 理饮食 方 案 , K 在保 证 物治疗后 P H仍 超过 80p/ l 出现顽 固性 高钙血症 、 治 性瘙 痒 、 进行性 的骨关节痛 、 骨折 、 畸形 以及 肾移植后有 症状 的
高钙 血症 均可采用 甲状 旁腺 切 除术。手术 方式 有 甲状旁 腺全
高生存质 量有重要意义 。
1 C D患者血 管钙化组织学改变 K
测的冠状动脉钙化评分 ≥10分者 , 0 腹部平 片检测 的腹 主动脉 钙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 6 %和 9 % j 7 1 。腹部平 片可 以 对血管钙化进行半定量评 分 , 进行 心血管 危险分 层 , 能给 出动 脉钙化 的位置 , 中膜 还是 内膜 。Ln o od n等 对 2 2名透 析患 0 者 的研究证实 , 中膜与内膜钙 化均是全 因死亡 率的独立预测 因 素, R值分别是 1. 5 7和 4 8 。当然 , 需要更多 的研究 证据证 .5 还 明,K C D患者的动脉 中层钙化具有独立于内膜钙化的临床意义。 2 3 脉 搏 波 速 度 脉 搏 波 速 度 ( us ae vlcy . pl w v eoi , e t
3 4 二膦酸 盐 焦磷 酸是 体 内多种 代谢 反 应 的 中间产 .
司维 拉姆和碳 酸镧是 两种广 物 , 是一种有效 的血 管钙化 抑制 剂 , 其与磷 酸 的 比值 在血 管钙
, 泛应 用于临床 的非铝 、 钙 的磷 结 合剂 , 胃肠 道 内不被 吸收 化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作 用 。研 究表 明 1一羟 基 一亚 乙基 一1 非 在 一二膦酸 5—1 g k 0m / g能减 轻 5 6肾切 除大 鼠因骨化 三醇 引 / 而随粪便排 出 , 不会加重 高钙 血症 , 抑制 透析 患者 的动 脉钙 1 可 化进 展。C e o ha w等 研究 表 明司 维拉 姆 比含 钙 的磷结 合 剂 起 的动脉 钙化 , 同时改善 血管功能 。血液透 析患者 口服 1 一
细胞周期阻滞在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病转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阻滞在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病转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高召;陈星华;丁国华【摘要】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部分AKI患者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KD).AKI向CKD转化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涉及多个方面,如肾小球代偿性增大后硬化、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内皮功能损伤、肾小管管周毛细血管减少、氧化应激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修复等.近年来研究发现AKI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修复是导致CKD的中心环节,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周期阻滞是上皮细胞异常修复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就细胞周期阻滞在AKI向CKD转变中的机制进行综述.%Acute renal injury (AKI)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severe acute diseases.Some patients with AKI may be likely to develop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However,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CKD after AKI is not clear,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many factors,such as glomerular sclerosis after compensatory hyperplasia,renal interstitial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endothelial dysfunction,peritubular capillary rarefaction,oxidative stress and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abnormal repair.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found that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bnormal repair after AKI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developing CKD,and cell cycle arrest of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chanisms of epithelial cell abnormal repair.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how cell cycle arrest links AKI to CKD.【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7(020)029【总页数】4页(P3679-3682)【关键词】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细胞周期;综述【作者】高召;陈星华;丁国华【作者单位】43006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43006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43006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部分AKI患者肾脏持续损伤,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与足细胞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肾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与足细胞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陈星华;丁国华【摘要】Renin - angiotensin system ( RAS )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kidney function and in the occurrence , development of renal diseases. Angiotensin Ⅱ ( Ang Ⅱ ), a key effector of RAS,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in the progression of kidney diseases. Kidneys can produce Ang II , for example, podocytes produce Ang Ⅱ and expresses its receptor. Kidney Ang Ⅱ can lead to podocyte lesions through a series of non - hemodynamic ways, such as influencing cell slit diaphragm structure, cytoskeletal rearrangement, cell phenotype conversion and cell hypertrophy, apoptosis, autoph-agy, etc. suggesting that rennin Ang Ⅱ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odocyte lesion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维持肾脏生理功能及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的主要效应分子,被认为是肾脏疾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子.肾脏可产生AngⅡ,如足细胞产生AngⅡ及表达其受体.肾脏局部的AngⅡ可以通过一系列非血流动力学途径介导足细胞损伤,如影响细胞裂孔隔膜结构、细胞骨架重排、细胞表型转换与细胞肥大、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等,提示肾脏局部的AngⅡ与足细胞病变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3(016)017【总页数】4页(P2053-2056)【关键词】肾脏;血管紧张素Ⅱ;足细胞【作者】陈星华;丁国华【作者单位】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430060,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的生物活性中心,也是其主要效应分子。
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七届肾脏病学学术会议日程

时间
主席
讲者
题目
14:00-14:30 黄颂敏、舒惠荃 侯凡凡 CKD 高盐摄入促进肾脏病进展的机制
14:30-15:00 姚国媛、程弓 孟建中 AKI 的转归及长期预后: 慢性肾脏病
和尿毒症的重要病因
15:00-15:20 李方安、张林 刘晓惠 中医药在 CKD 中的临床应用
15:20-15:40
茶歇
15:40-16:10 解德琼、张琼 孙世仁 CVVH 治疗急性重症高钠血症
16:10-16:40 张正秀、简讯 焦军东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规范化诊疗
16:40-17:00 刘晓惠、廖常彬 何强 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处理
17:00-17:20 冯胜刚、王铁萍 刘芳 静脉骨化三醇-SHPT 治疗的新思路
何强、唐志刚
何亚妮 CKD 定义演变与疾病进展评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50-11:20
刘建、许志忠
周巧玲 再谈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危害
11:20-11:50
刘芳、欧三桃
王荣 C3 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1:50-12:20
苏白海、马小平
白云楷 高磷血症的综合管理
12:20-14:00
午餐
10 月 28 日下午贵宾楼三楼四川厅:大会报告
陈瑾 代小雨
~
10 号选手
17:50-18:00 石运莹
闭幕式
18:00
晚餐
10 月 27 日贵宾楼三楼四川厅 :大会报告
时间
主席
讲者
题目
8:30-8:40
陈明
开幕式
8:40-9:10
李贵森、程弓
付平 糖尿病肾病的诊治进展
9:10-9: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DIGO 2012 临床指南的解读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武汉大学泌尿系疾病研究所 丁国华
提
要
•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与分期 •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定义、判断和预测 • 慢性肾脏病进展及并发症的处理 • 慢性肾脏病的其他有关问题 • 专科转诊及其诊疗模式
概
的重要健康问题
述
• 慢性肾脏病(CKD)/慢性肾衰竭(CRF)已成为全球性
GFR 30-59ml/min/1.73m2(G3a-G3b)至少每年1次
GFR<30ml/min/1.73m2( G4-G5 )至少每年2次
CKD贫血的治疗
• CKD贫血患者应评估是否有继发因素,如缺铁 • CKD贫血的初始治疗,口服或静脉补铁常有效
• 对大多数CKD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素不应使Hb超过 115g/L;对所有ESA治疗患者,Hb应<130g/L
饮食的管理
• 蛋白质摄入:对糖尿病或非糖尿病者GFR<30 ml/min/ 1.73 m2(G4-G5),建议低蛋白饮食 (0.8 g/kg/天); 有CKD进展危险的患者避免 高蛋白摄入(>1.3g/kg/天) • 盐的摄入:成人应低盐饮食,钠摄入<90mmol (2 g) /天(相当于氯化钠5g/d) • 其他饮食指导:CKD者应接受专家的饮食指导, 严重CKD要控制钾、盐、磷和蛋白的摄入
(Am J Kidney Dis (suppl): SI, 2002)
• 2005年 KDIGO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修 订CKD分期( KI 67:2089, 2005)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
1. 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伴或不伴 GFR下降,表现为下列之一: (1)糖与高尿酸血症
• 推荐HbA1c目标值为~7.0%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 病进展 (1A) • 存在低血糖危险的患者HbA1c 不低于7.0 % (1B) • 对有共存病、生命晚期或有低血糖危险的患者HbA1c可 >7.0% (2C)
• CKD和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应该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2) 有肾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2. 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GFR:肾小球滤过率
K/DOQI, Am J Kid Dis 39(S1): S1-S266, 2002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分期 描述 GFR(ml/min/1.73m2)
• 无足够证据推荐联合应用ACEI和ARB预防CKD进展
RAAS激活在CKD进展中的作用
Modified from Kagami, Clin Exp Nephrol, 16:214-220, 2012
RAAS and its inhibition
Ruggenenti P et al. Nat Rev Nephrol, 6:319-330, 2010
降低血压和蛋白尿对CKD 进展风险的影响
Flynn & Bakris. Curr Hypertens Rep,13:452-455,2011
CKD进展的预防(二)
CKD与AKI的危险 • 所有CKD患者均被认为是AKI的高危 人群(1A)
• 按KDIGO-AKI指南处理这些高危人群
CKD进展的预防(三)
• 强化了CKD的诊断和预后 • 讨论了对CKD进展及合并症的治疗
KDIGO, 2012
CKD的新定义
• CKD is defined as abnormalities of kidney structure or function, present for >3 months, with implications for health(not graded) 对健康有影响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 月(未分级)
病因
糖尿病肾脏病
GFR
G5 G2 G2 G2 A3 A3 A1 A1
CKD指标
GFR↓,白蛋白尿
特发性肾小球硬化
肾移植受者 多囊肾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不明原因
白蛋白尿
肾移植史 影像学异常
G1
G3a
A1
A1
电解质异常
GFR ↓
CKD预后的判断
• CKD的病因 • GFR • 白蛋白尿
• 其他危险因素及合并症
PTH水平的目标范围
各指南间的比较
CKD 3期
CKD 4期
CKD 5期 或透析
*CKD 5期患者的最佳iPTH水平未知5
G2 60-89 G3a 45-59
G3b 30-44
小管间质疾病
血管疾病 囊性和先天性疾病 etc
A2 30-299
G4 15-29
G5 <15
A3 ≥300
2012年KDIGO指南根据病因(Cause),肾小球滤过率(GFR)和白蛋白尿 (Albuminuria)分期,即CGA分期
CKD的CGA分期举例
GFR和白蛋白尿与CKD的预后
绿色:低危;
黄色:中危;
橙色:高危;
红色:级高危
提
要
•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与分期 •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定义、判断和预测 • 慢性肾脏病进展及并发症的处理 • 慢性肾脏病的其他有关问题 • 专科转诊及其诊疗模式
CKD进展的定义
• GFR下降:超过基线的25%或更多 • 快速进展定义为eGFR持续下降超过 5ml/min/1.73m2/年 • 确定CKD进展需要多次查血肌酐和长期随访
• 对CKD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无论有无症状),无足够的
证据支持或反对通过降低血尿酸延缓CKD进展(未分级)
CKD的并发症(一)
CKD贫血
• 成人和>15岁儿童CKD患者贫血诊断:Hb<130 g/L (男), Hb<120 g/L(女)
• CKD患者贫血的监测:
GFR≥60ml/min/1.73m2(G1-G2)时开始
中国专家共识2
6月内 至少1次/月; 6月后 1次/3个月 3月内 至少1次/月; 3月后 1次/3月 3月内 1次/月; 3月后 1次/3个月 1月内 1次/2周; 1月后 1次/月 3月内 1次/月; 3月后 1次/3个月 1月内 1次/2周; 1月后 1次/月
JSDT3
— — 通常1次/3个月 — — 至少1-2次/月 — — 至少1-2次/月
GFR小的波动很常见,也不一定表示CKD进展
CKD进展的预测
• CKD的病因 • GFR • 白蛋白尿 • 年龄 • 性别 • 人种 • 血压 • 血糖
• 血脂
• 吸烟否 • 血管病史 • 肾毒性药物等
提
要
•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与分期 •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定义、判断和预测 • 慢性肾脏病进展及并发症的处理 • 慢性肾脏病的其他有关问题 • 专科转诊及其诊疗模式
KDIGO4
视基线水平和CKD进 展情况而定 每6-12个月1次 每3-6个月1次 每6-12个月1次 每3-6个月1次 每1-3个月1次 每6-12个月1次 每3-6个月1次 每1-3个月1次
iPTH
4期 5期或透析 3期
Ca
4期 5期或透析 3期
P
4期 5期或透析
1. K/DOQI, Am J Kidney Dis 2003; 42(4 Suppl 3): S1-S201. 2. 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旁亢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Chin J Nephrol 2005, 21(11): 698-699. 3. JSDT, Therapeutic Apheresis and Dialysis 2008; 12(6):514-525. 4. KDIGO,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9; 76 (Suppl 113)
血钙、血磷的目标范围
各指南间的比较
1. K/DOQI, Am J Kidney Dis 2003; 42(4 Suppl 3): S1-S201. 2. 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旁亢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Chin J Nephrol 2005, 21(11): 698-699. 3. JSDT, Therapeutic Apheresis and Dialysis 2008; 12(6):514-525. 4. K Uhlig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10; 55: 773-799. 5. KDIGO,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9; 76 (Suppl 113)
CKD-MBD的监测
• GFR<45 ml/min/1.73 m2(G3b-G5)患者应:
至少检测一次血钙、磷、PTH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值作为基线值 和预测指标(1C)
不常规做骨密度检查(2B) 维持血磷在正常范围(2C) iPTH超过正常上限者,应首先要评估高血磷、低血钙和维生素 D不足(2C)
• 应尽量避免输血,除非紧急情况 具体治疗方案参照KDIGO-CKD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 Kid Int (Suppl), 2(4),2012
CKD的并发症(二)
CKD-MBD
是指发生在CKD时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引起的 全身性疾病,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异常:
• 钙、磷、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
• 骨转化、矿化、骨容量、骨骼线性生长或骨强 度的异常 • 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
1
2 3 4
肾损伤,GFR正常或↑
肾损伤,GFR轻度↓ GFR中度↓ GFR严重↓
≥90
60-89 30-59 15-29
5
肾衰竭
<15(或透析)
K/DOQI, Am J Kid Dis 39(S1): S1-S266,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