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历史演进及优化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历史演进及优化

行政与法公共管理理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历史演进及优化□刘志辉,孙帅(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天津300222)摘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就开始了绩效评估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绩效评估模式。

本文依据构建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不同模式下绩效评估主体的具体构成、参与范围和参与程度。

通过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评估主体的历史演进、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了优化绩效评估主体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绩效评估主体;绩效评估模式;地方政府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9)05-0009-08收稿日期:2019-01-25作者简介:刘志辉(1981—),男,天津武清人,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绩效评估;孙帅(1996—),男,山西大同人,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绩效评估。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风险矩阵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YJC810011。

绩效评估来自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倡导和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实践探索,其核心在于对“结果导向”和“外部责任”的关注。

“结果导向”意味着政府和社会对其所提供公共服务的关注焦点从过程转向结果,更加关注政府行政行为的效能。

“外部责任”表征着政府无论是对自身的内部管理还是对社会的外部管理,其重心都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层级控制和对内部管理的调整,即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内部控制模式。

基于对绩效评估的“结果导向”和“外部责任”的不同理解,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开展了绩效评估实践。

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为分析蓝本,通过构建绩效评估主体分析框架,着重分析绩效评估实践中评估主体的相关情况,旨在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纵向时间延展中探寻评估主体的演进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评估主体优化之策。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研究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研究



我国政府进行绩效评估 的必要性及评估中存在
成政府本 身对 评估 的热情 不高 , 至会 抵制评 估。其 甚
次, 长期 以来 , 我国人治的影响非 常大, 这也给绩效评估
的 问题
从2 O世纪 7 年代以来 , O 大多数西方 发达国家政府
正在进行一场绩效管理改革 , 力图提升政府 自身的绩效 水平 。其 中美国 、 英国 、 本 、 日 法国等发达国家通 过绩效 管理改革都取得 了很大的成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 国政府本身运作同样需 要按照 国际通行 的标准进行要 求和评估 , 这样 才能确 保我国社会能够 健康发展 , 才能 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确保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 。 我国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 验 , 进行 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试验 , 目前为 止。 到 我国地方政 府的绩效改革取得 了一定 的成果 。但是 在绩 效评估改 革的过程中出现 了不少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 如下几 个方面。
On t he al Ev uatng Prnci i i palPar t
of Gov nm en er t Per or anc f m e
W U S a .i h oq 。RAN Jn .in ig1 g ・ a
( .Sho o rd n d iirt n C og igU i rt,Co gig4 04 ; 1 colfTaea dA m n t i 。 hn qn nv sy h nqn 0 0 4 sao ei
p i cp e wh c h v l tn rn i a r rn i l ih t e e auai g p i cp lpa mus olw. t tflo
Ke r s o e n n ;p r r a c v l ain;t e e a u t g p i cp lp r y wo d :g v r me t e f m n e e au t o o h v l ai rn ia a n t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为缺乏理论指导、评估体系、有效的监督主体以及法规的不完善等。

通过分析问题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包括推动思想观念与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评估指标和评估程序,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促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

为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问题对策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y,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our government has many weaknesses. And the design of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 of our country also has some problems. It lacks the guide of theory, enough bodies to assess, perfect release of assessment messages and the laws.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status of our government’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 and summarize the problems, and then given the reasons. At last, it puts forwards some strategies that we must change our traditional thinking, join some bodies and make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 system.KEYWORDS: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ystem目录一、政府绩效评估的涵义 (4)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一)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现状 (4)1.实施的制度环境 (4)2.评估的主要方式 (5)(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6)1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理论指导的缺乏 (6)2有效的评估主体的欠缺 (6)3评估信息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6)4绩效评估体法律法规的欠缺 (7)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问题形成的原因 (7)(一)政府本位观念的影响 (7)(二)政府作为特殊的部门评估技术存在适用性问题 (7)(三)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主体 (8)1.社会大众的监督意识不强 (8)2.民间评估力量尚未发展壮大 (8)3人大的监督作用有待提高 (9)(四)评估立法和评估制度化的影响 (9)四、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对策 (9)(一)推动思想观念与政府职能转变 (9)1转换思想观念 (9)2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评估开展 (10)(二)优化评估指标和评估程序 (10)1根据实际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0)2逐步规范绩效评估程序 (10)(三)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 (11)(四)促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 (11)五、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一、政府绩效评估的涵义绩效的意思就是业绩、效率等。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求的合理性 , 公正地对 资源进行再分 配, 有效地开发组织改进战略和促进政府雇 员改进绩效 , 而且有助 于对政 府部 门履行职责、 权利行使 以及 回应公众需求 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 , 改进政府决策 , 提高政府决策 的科学性 和决 策执
行 的 有 效性 。笔 者 在认 真 阐释 了健 全 我 国地 方 政 府绩 效 评 估 体 系 的动 因 , 在详 细 分 析 了我 国现 行 地 方 政 府 绩 效 并
作过 程 由收集 资料 、 确定 评估 目标 、 分评 估 项 目、 划
有 助于对 政府部 门履行 职责 、 利行 使 以及 回应 公 权
众需 求 的情况 进 行 有效 的监控 , 进政 府 决策 , 改 把
绩效测定 及其评 估结果使 用等环 节组成 。
二是 我国健 全地 方 政 府 绩 效评 估 体 系 的可 行
作 者 简介 : 魁 (9 3一) 男 , 南 滑 县 人 , 授 。 主要 研究 方 向 : 耿相 16 , 河 教 马克 思 主 义 基本 理 论 , 共 管 理 ( 力 资 源 ) 公 人 。
6 8
《 策 咨 询 》 O 1 ・ 1期 决 21年 第
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的发 展 , 治 体 制 改 革 步 伐 的加 政
快, 民主化 、 制 化建设 不 断 向前发 展 , 府改 革 也 法 政
功能和监 督 功 能 。评 价 功 能 是 指 通 过绩 效 评 估 对 地 方政府 的德 、 、 、 达 标情 况 进 行 鉴 别 , 之 能 勤 绩 使 成 为人们 看 得见 、 得着 的实 实 在 在 的政 绩 标 准 ; 摸
政府 决策 的基 础从 个 人 经 验推 向对 可测 量绩 效 的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评析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评析
的方 向发 展 。

看 .我 国 学 术 界 对 政 府 绩 效 评 估 主 体 的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以下 几方 面 : 研究 的主题来 看 , 从 已有 研 究 主 要 包 括
评 估 主体 多元 化 、 估 主 体 的 建构 、 体 的评 估 主体 , 评 具

我 国 政 府 绩 效 评 估 主 体 研 究 的 现 状

公 共 管辫 豫 惋 理 论 理 辩 j 、 甜
* 蒯


_ ≯

*船
。^
≈瓤 槲


^“ 一








我 国改府 渍鼓砰 估 主鳞研 究 现状、 阀题 及 发展趋 势译衙
口 唐 晓 阳 , 陈 家 刚
( 东 省 委 党 校 .广 东 广 州 5 0 5 } 广 10 3
柏 乃 的 《 府 绩 效 评 估 理 论 与 实 务 》 , 是 , 门 以 政 政 等 但 专 府 绩 效 评 估 主 体 为 研 究 主 题 的 著 作 还 没 有 找 到 根 据 笔 者 对 检 索 到 的 相 关 论 文 进 行 统 计 的 情 况 来
况进 行 系统揭 示 的基础 上 . 握 未来研 究 的发 展趋 向 . 把 进 ~ 步 推 动 政 府 绩 效 评 估 主体 研 究 向 更 深 层 次 、更 广
文7 篇 如 果 进 一 步 限 定 条 件 . 入 “ 府 绩 效 评 估 主 输 政
体 ” 有 期 刊 论 文 1 篇 . 士 论 文 只 有 3 。 外 , 虑 到 , 6 硕 篇 另 果 扩 大 范 围 所 如
的 话 . 可 以 将 与 绩 效 评 价 有 关 的 论 文 纳 人 进 来 。 果 也 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现状及对策浅析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现状及对策浅析
采 取 什 么 改进 的结 果 如 何 ,
目标 管理 是 我 国开 展 最 广 泛 的绩 效 管 理 方 式 。绩 效评 估 在 我 非 常 关 键 。但 是 , 目前 大 部 分 的地 方 政 府 绩 效评 估 中 ,只重 视绩 国部 分 地 方 政 府 早期 实 践 中是 与 目标 管 理 结 合 在一 起 的 , 点 是 效 评 估 过 程 ,对 评 估 中所 暴露 出来 的 问 题没 有 重 视 、改 正 ,以至 特 将 组 织 目标 分解 并 落 实 到 各 个 工 作 岗 位 , 目标 完 成情 况考 核 也 相 于 绩 效 评 估 流 于 形 式 。 应 针 对 各 个 工 作 岗位 进 行 评 估 。 2 以 改善政 府 及行 业 服务 质量 , 高 公 民满 意度 为 目的的政 府 . 提 绩 效 评 估 行 风 评 议 等 ,提 高政 府 及 行 业 的 服 务 质 量 ,提 高公 民满 意 度 。 3 专 业 职能 部 门开 展 的 政府 绩 效 评 估 .
5 与 政 务督 察 相 结 合 的 绩 效 评估 . 服务 对 象评 估 、专 业 的评 估 机构 评 估和 公 众舆 论 评估 等结 合起 来 , 3 建 立 全 面 的评 估 指 标 体 系 。 围绕 经 济 、 治 、 化 和 社 会 四个 方 面 的 建设 , 督 查工 作 与 在多元化的评估主体体系下实现更真实 、准确 、有效的评估结果。 政 文 将
索、起步阶段,到 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一部完整的有关政府绩效
使 我 国政府 的绩 效评估 立法 走 上经常 化 、规 范 化和制 度化 的轨道 。 2 建 立 多 元化 的评 估 主 体 . 改变过 去 地方 政府 单一 的 自上 而下 的政 府 内部 的评 估方式 , 实

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构建

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构建

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构建摘要: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是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这对于绩效评估的客观、公平和公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我国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上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人大、公众、第三部门、专业评估机构等参与的、良性互动的多元评估主体模式。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评估主体,多元化一.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参与政府绩效评估过程的组织、团体或个人。

在对政府客体进行评估的实践中,可以有不同的主体,而不同的评估主体往往会得出不同的评估结论。

因而,为确保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首先必须在确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评估指标的前提下明确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构成,即明确“由谁来给政府打分评估”的问题。

评估主体是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真实性的基本条件。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是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这对于绩效评估的客观、公平和公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选择是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安排的核心内容,评估主体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绩效评估结论的科学性。

目前,随着人们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问题探讨的逐步深入,实现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结论已经在国内外公共管理学者中达成共识。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是一个由多元主体组成的治理结构。

根据评估主体的相对空间位置和性质的不同,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主要可以分为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两大类。

中国政府的内部评估主体主要包括上级政府、同级政府和下级政府;外部评估主体主要有中共党委、人大、社会公众、行政相对人、学者专家和专门性评估机构。

不同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在评估信息把握、资源拥有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在利益取向、价值偏好方面有不同的侧重。

要做到科学、准确地评估政府绩效,就不能单凭某一主体来评估,必须同时发挥多个主体在认知和评价方面的优势。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偏 差
客观真实 。目前缺少独立 自主的第三方评估组织 , 评估参与 的
价 值取 向作 为哲 学的一个范畴 , 的是 一定主 体基于 自己 主体有 时也是信 息部对称 的,参 与主体 的话语权也就 会不平 指 的价值观在 面对 或处理 各种矛盾 、 突、 系时所持 的基 本价 等 , 冲 关 政府 部门会出于 自身利益 的考虑 , 甚至提供虚假 的信息 , 在
政经视点
我 国地 方政府 绩效评估 的 现状 与对 策分 析
刘 国萍
(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 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0 1 ) 10 8
【 摘
要】 政府绩效评 估是 从企业 引入 到政府 中来的一种管理 方式 , 为一种有效 的管理 工具, 作 政府 绩效评估在监 督政府 行
为 、 高政府绩效、 提 改善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政府绩效评估在西方 国家公 共管理 申 日 益受到广泛关注和研 究, 我国的
值立场、 价值态度 以及所表现 出来的基 本价 值倾 向。其作用是 参与的过程中就容 易出现话语权的不平等 。
影响行为主体的价值选择 。 以, 所 对于政府来说 , 在其绩效评估 主体, 指标 , 评估 的方法等起着影响制约的作用 。 增长 、 民主 、 公
( 评估结果 如何 使用 , 四) 用在哪里 , 效评估 的结 果没有 绩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没有与公务员的利益挂钩 ,其 晋升 、 晋
过程 中, 价值取 向具有非 常重要 的导向作用 , 对政府绩效 评估 有效的使用
平等是政府绩效评估 中的基本价值取 向, 府的职能是提供公 级受绩效考核结果决定 的比例很小 , 政 且在 调查中显示大多数公
共产 品和 公共服务 , 因此 , 效评估 的主观标准就是看社 会公 务 员认为还是主要 依据领导 的意见, 绩 由此 , 结果使用 范围的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研究作者:刘静方选芝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3年第03期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现代公共行政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绩效评估的重点在于成绩和效果,以往政府绩效评估采取上级对下级进行评估,造成政府部门对上负责、对下敷衍,使得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导致政府绩效评估的形式化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正是由于评估主体的单一、混乱、模糊、不确定,所以难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

因此,我们要促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一、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构成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就是政府绩效的评估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绩效评估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对政府绩效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体或组织。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一般分为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两大类。

(一)内部评估主体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内部主体是指从评估对象的组织管理体系内部产生的评估主体,包括政府部门自身、政府的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自身的工作人员等。

在我国地方政府评估实践中,可以根据评估开展的方向将内部评估主体分为纵向评估主体、横向评估主体和自我评估主体三种。

政府绩效的内部评估是以内部主体组织执行的,但这些评估中的参与主体则是多元的,且并不仅限于政府系统内部,公民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对政府绩效做出评价。

(二)外部评估主体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外部评估主体是指从政府体系外部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的主体。

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由于我国特殊的国体以及政体形式,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外部主体情况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权力机关对政府履行自身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估;政协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角度对执政政府的绩效进行评估;司法机关对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方面进行评估;审计部门对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直属机构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审计评估;公众、企业等公共服务对象作为评估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中立的第三方评估组织、大众媒体经常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发起者与执行者,从相对客观、独立的视角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

二、评估中各类主体的利弊分析
(一)内部评估主体利弊分析
有效的内部评估虽然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但是内部评估主体范围的局限性和封闭性同时也造成了人们对其公正性的疑虑。

由于评估主体是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相关者,这就导致评估主体在进行自我评估的过程中很难排除自身利益的考虑,内部评估往往会附以一些自利行为,用一些有利的证据来掩盖不尽人意的方面,这是政府绩效内部评估主体最根本的弱点。

在我国这种权力相对比较集中、监督相对比较困难的体制之下,政府绩效评估更不应完全由政府自身来完成,很容易使政府绩效评估成为走过场。

其次,过于强调内部评估主体的作用也容易导致政府组织满足和迎合自足型管理,使组织绩效评估单纯作为干部人事管理的工具,而使绩效管理战略的执行、诊断和改进公共组织内部管理的功能被弱化。

(二)第三方评估主体的利弊分析
第三方评估机构既具备了科学的绩效评估技术,也能保持中立的立场,其评估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政府需要借助第三方评估主体的独立地位来提升其绩效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保持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使其真正能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和立场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并使用结果,是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

然而就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来看,目前的“第三方”评估大多是研究机构接受政府委托开展的,这种委托关系很难真正做到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使用的客观真实。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绩效评估成本较高,而我国第三方评估刚刚起步,研究和中介机构仅依靠自身力量在经济上将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政府行政过程的封闭性较强,作为第三方的评估机构如果不依托这种委托合作关系得到政府的实际支持,很难从政府获取所需的绩效信息。

三、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建设,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要改变我国目前只侧重“内部控制”而忽视“外部责任”的压力型政府绩效评估模式,重要途径就是要突破现有的行政管理环境,引入社会考评力量,使评估主体多元化,构建回应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政府本身的公共性以及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要求政府提供能够满足社会各种要求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通过利益相关者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和回应,评估政府行政行为的有效性,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满足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

(一)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经验对我国优化评估主体的借鉴
纵览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构成,可以发现它们既强调政府自身的内部评估,又注重吸收外部公众和其他组织机构参与评估。

换句话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不仅包含了内部受众和外部受众两大类,还吸收“第三方”的独立评估机构参与评估。

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等高校就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1、保证设计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事实证明,各类评估主体都既有自身的优势又有其局限性。

根据国外经验,应该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

既包括政府机关自我评估、上级评估、党的组织部门和人大主持的评估,也包括行政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评估、社会评估和专家评估,最终建立起一个“360度”完整绩效评估主体体系。

2、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我国目前只制定了机关绩效管理的制度,诸如社会服务承诺制、效能监察制、行风评议制等,有的地方逐渐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但还远没有达到法制化的高度。

建议在修改政府组织法的时候将“政府绩效与政策评价”纳入其中,让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成为对政府机构的法定要求。

(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建议
政府具有公共性与多元性特征,其价值选择是多元的。

因此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也必然是广泛而多元的。

针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现状,借鉴古今中外的成功做法,建议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评估主体体系来优化和完善我国现有的地府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1、鼓励外部评估形式、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专业性评估机构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并使其规范化。

要摆脱评估的“自发性”状态.形成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估机制,包括统一规范的管理机构.相对标准化的指标体系,规范化的评估结果利用等。

同时,对承担绩效评估的组织和机构及其责任、权限应予以明确的界定,从而保证绩效评估的连续性,减少评估过程和评估主体的随意性。

保证绩效评估科学性和客观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参与。

我们要鼓励和支持非营利性或营利性部门组建专业性的政府绩效评估机构。

此外,在规范中介评估组织行为的同时,要本着开放的态度,赋予其在开展调研、组织评估、发布结果等方面更多的空间和自由。

2、科学配比评估主体,促进公众参与制度化、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

在政府绩效评估中,选择评估主体必须考虑评估成本,全方位评估技术指的是从不同视角进行的评估,并非全员评估。

而且政府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远近、重要性都不同,如何配比评估主体,做到既经济又科学,这是架构绩效评估模式、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

3、积极构建政府绩效评估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多元主体的利益激励机制、创新政府绩效评估多元主体的利益平衡机制。

构建政府绩效评估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不仅要增强主体化的利益表达意识、畅通合理化的利益表达渠道还要建立法治化的利益表达制度。

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多元主体的利益激励机制不仅要做到注意尊重多元主体利益和地位、注意把握制约因素和方式方法还要注意调适时效动机和降低成本。

创新政府绩效评估多元主体的利益平衡机制要合理安排主体利益平衡的动静结构、引导确立主体的利益平衡价值取向,尽快完善主体利益平衡的实现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