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习题分类新编有答案)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习题(有答案)

物质的量习题(有答案)

物质的量习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2g碳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没有单位C.“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 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H2的质量是1 gB.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mol-1C.Cl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 mol 氢B.1 mol OC.1 mol 二氧化碳D.1 mol水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0.4 mol NH3B.4℃时5.4 mL水C.10 g氖气D.6.02×1023个硫酸分子5.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

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2.5×1019个B.2.5×1022个C.5×1019个D. 5×1022个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B.1 mol 12C的质量是12 g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就是1 molD.1 mol O2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7.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A.1 mol H2 B.0.5molNH3 C.6.02×1023个的CH4分子 D.0.3molH3PO48.0.1 mol NaHCO3中含有()A.0.2 mol Na+B.0.05 mol CO 23 C.6.02×1023个 O D.0.1 mol H9.1g O2和1g O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原子数相同 C.所含原子数不同 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10. 2.16 g X2O5中含有0.1 mol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B.28C.14D.3111.某气体物质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64B. 32C.96 D.3212.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1/n 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13.①1molH2O约含个H2O;②1molO约含个e-;③2molH+约含个H+;④ 3× 6.02×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e-;⑤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例1.与2mol MgCl2电离出的Cl-数目相同的是()A.2mol NaCl B.4mol KClO3C.mol AlCl3D.1.5mol CaCl2【思路点拨】首先计算2molMgCl2电离出的Cl-数目,然后再计算四个选项中电离出的Cl-数目,找出数目相同的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KClO3并不能电离出Cl-。

【答案】C【解析】已知2mol MgCl2电离出的Cl-数目为4mol,A中2mol NaCl电离出的Cl-数目为2mol,C中mol AlCl3电离出的Cl-数目也为4mol,D中1.5mol CaCl2电离出的Cl-数目为3mol,而B中KClO3不能电离出Cl-,所以答案为C。

【总结升华】做这类题除了要求计算准确外,还需注意的是物质是否能电离出指定的离子。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0.4 mol O2B.4 ℃时5.4 mL 水C.10 g 氖D.6.02×1022个CO2分子【答案】B【解析】A:0.4 mol O2含0.8 mol 氧原子;B:5.4 mL 水含0.3 mol 水分子,0.9 mol原子;C:10 g 氖含有0.5 mol 氖原子;D:6.02×1022个CO2分子即0.1 mol CO2,含0.3 mol 原子。

类型二、阿伏加德罗常数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人们规定的数,没有单位B.0.012 kg 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的精确值是6.02×1023C.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 mol水的质量也是18D.1.5 mol NaCl晶体中含有Na+数为9.03×1023【思路点拨】对于阿伏加德罗常数,要理解其概念以及来源;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要善于利用物质的量作为桥梁过渡。

【答案】D【解析】国际上规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与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单位是每摩,所以A选项不对;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21367×1023 / mol,6.02×1023是它用于计算时约化后的值,故B不对;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作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或相对分子质量,所以1 mol水的质量应是18 g而不是18,故C不对。

物质的量专题[整理]:典型例题+习题(含答案)

物质的量专题[整理]:典型例题+习题(含答案)

一. 知识分析:1. 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如MCES90第3题: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是( )A. 千克B. 摩尔C. 立方米D. 克/摩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物质的量”是1971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第七个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的多少,国际计量大会上规定的七个物理量分别是:质量、长度、热力学温度、时间、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尔文、秒、安培、坎德拉、摩尔。

即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为1摩尔。

对物质的量和摩尔这两个概念的学习,不能单纯靠机械识记,因为它们极具丰富的实践性和内涵,具有很丰实的理解内容,如能掌握它们的真谛,变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模型,就会使记忆准确而持久。

虽说现在高考中单纯考识记的题目所占的比分很小,但很多题目中都包括有记忆的知识。

如果平时不注意记忆、积累,解题一定不会熟练、快捷。

因此,不可忽视记忆的作用。

2. 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如MCEN92第31题: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 的氢化物3AH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以完全分解成两种气态物质,此时压强增加了75%,则A 单质的一个分子中有 个A 原子,3AH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应用阿伏德罗定律解题的能力。

阿伏加德罗定律指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

在温度和体积都不变的条件下,气态物质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之比为75.1:1,则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和之比也为75.1:1,即7:4,则)(6)()(423g H g A g AH x +=,4=x ,A 单质分子里有4个A 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4364H A AH +=。

也可以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23H x A xAH x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出,在体积一定时压强增加75%,即是物质的量增加75%,则%)751(231+=+x x ,4=x 。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2g碳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没有单位C.“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 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H2的质量是1 gB.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mol-1C.Cl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 mol 氢B.1 mol OC.1 mol 二氧化碳D.1 mol水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0.4 mol NH3B.4℃时5.4 mL水C.10 g氖气D.6.02×1023个硫酸分子5.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2.5×1019个B.2.5×1022个C.5×1019个D. 5×1022个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B.1 mol 12C的质量是12 g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就是1 molD.1 mol O2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7.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A.1 mol H2 B.0.5molNH3 C.6.02×1023个的CH4分子 D.0.3molH3PO48.0.1 mol NaHCO3中含有A.0.2 mol Na+B.0.05 mol CO 23 C.6.02×1023个 O D.0.1 mol H9.1g O2和1g O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相同 B.所含原子数相同 C.所含原子数不同 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10. 2.16 g X2O5中含有0.1 mol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B.28C.14D.3111.某气体物质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64B. 32C.96 D.3212.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1/n 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13.①1molH2O约含个H2O;②1molO约含个e-;③2molH+约含个H+;④ 3× 6.02×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e-;⑤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14. 5mol的CO2与8mol的SO2的分子数比是;原子数比是;电子数比是 ..16.多少molH2SO4分子与1.806×1024个水分子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17.4.5g水与 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 ;其中氢原子数之比是 ..答案18.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NH3②1molHe ③0.5molH2O ④0.2molH3PO4A .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19.0.012kg 14C 含有的碳原子数A. 等于N AB. 小于N AC. 大于N AD. 无法判断20.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 2和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2:3D.2:121.mg O 2中含n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A.2nB.16n/mC.32n/mD.n22. 1.6g 某元素含有6.02×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1 B. 12 C.16 D.2323.质量相等的SO 2和SO 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A .1:1 B. 2:3 C. 6:5 D. 5:62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质量的H 2和Cl 2相比;H 2的分子数多B .Na 2O 2的摩尔质量为78gC .0.1molH 2SO 4含有氢原子数的精确值为1.204×1023D .1molKClO 3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KClO 3分子25.在100g 浓度为18mol ·L-1;密度为ρg ·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 ·L-1的硫酸;则加入的水的体积为A .小于100mLB .等于100mLC .大于100mLD .等于100/ρmL26.将4g NaOH 溶于水配成250mL 溶液;此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取出 10mL 此溶液;其中含NaOH 多少克27.V mL 硫酸铝溶液中含有a g +3Al ;取mL 4V 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24SO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L mol V9a 125-⋅ B. 1L mol V 18a 125-⋅ C. 1L mol V 36a 125-⋅ D. 1L mol V54a 125-⋅ 28. 在NaCl 、42MgSO MgCl 和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若+Na 的浓度为1L mol 1.0-⋅、+2Mg 的浓度为1L mol 25.0-⋅、-Cl 的浓度为1L mol 2.0-⋅;则-24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5 1L mol -⋅B. 0.45 1L mol -⋅C. 0.2 1L mol -⋅D. 0.25 1L mol -⋅29.某溶液中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1mol g -⋅;密度为1mL g -⋅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1L mol -⋅..取a mL 此溶液;其中含有m g 溶质..1用含a 、m 等的代数式表示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2用题中代表数据的字母表示溶液的密度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用题中代表数据的字母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30.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M 1mol g -⋅溶于0.1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1mL g -⋅;则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物质的分类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Na 2CO 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Na 2CO 3是碱B .Na 2CO 3是盐C .Na 2CO 3是钠盐D .Na 2CO 3是碳酸盐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 .悬浊液B .乳浊液C .胶体D .溶液3. 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 .豆浆B .牛奶C .蔗糖溶液D .烟、云、雾4.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 .胶粒直径小于1nmB .胶粒带正电荷C .胶粒作布朗运动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5.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A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 之间B .胶体粒子带电荷C .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D .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6.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A .电泳B .电解C .凝聚D .渗析 7.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A .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 2溶液和硫酸相混和并振荡B .把1mL 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 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C .把1mL 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mL 沸水中;并加以搅拌D .把1mL 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mL 到沸水中;边加边振荡8.12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 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CaOH 2溶液中悬浮的CaCO 3微粒..2实验室中制取的FeOH 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l -离子..可用 的方法除去FeOH 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l -离子.. 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 的方法.. 4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 和的方法除去..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9.8分⑴实验操作中;不慎将手指划破;这时可从急救箱中取FeCl 3溶液止血;其原理是 ..⑵今有两瓶标签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对其鉴别..写出2种方法给6分;再多写出正确方法的奖励2分① ..② ..③ ..10.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A.NH 3B.CH 4C.NaHCO 3D.HClO 311.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酸通性的是A.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D.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力拓展〕12.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常看到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是A.氢氧化钠B.氧化钠C.碳酸钠D.碳酸氢钠1.D 2. D 3. A 4.D 5.C 6.D 7.C 8.B 9.C 10. C 11.A 12.B13.①6.02×1023 ②8×6.02×1023 ③2× 6.02×1023; ④ 3mole -; ⑤214. 5︰8 ; 5︰8 55︰128 16.0.75mol 17.24.5 1︰4 1︰ 25.A 26解析: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1.0mol g 40g 4)NaOH (n 1=⋅=-;溶液的体积为⨯=m L 250V L 25.0mL L 1013=⋅--;由V n c =得;1L mol 4.0L 25.0mol 1.0c -⋅==.. 取出的10mL 溶液其浓度未变;其中含NaOH 的物质的量为13mL L 10mL 10--⋅⨯ 1L mol 4.0-⋅⨯m ol 004.0=;含NaOH 的质量为g 16.0mol g 40mol 004.01=⋅⨯-..27解析: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求解..+3Al 的物质的量为mol 27a ;由硫酸铝的电离方程式可知-24SO 的物质的量为mol 18a mol 27a 2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L mol V 18a 1000-⋅;mL 4V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 mL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mL 4V 和4V mL 溶液所含的-24SO 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有mL V 4c mL 4V L mol V 18a 10001⨯=⨯⋅-;解得1L mol V36125c -⋅=..故选C 项.. 28解析:此题目用电荷守恒法求解简便、准确..因为溶液不显电性;所以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SO (n 2)Cl (n )Mg (n 2)Na (n 242--+++=+..设溶液的体积为1L;-24SO 的物质的量为x mol;代入上式:x 22.0225.01.0+=⨯+;解得x=0.2;即-24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1L mol -⋅..故选C 项..29解析: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密度、质量 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常用的公式为M 1000c ρω=;100S S +=ω 1依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Vn c =;可得:aM m 10001000a M mc ==.. 2由M 1000c ρω=;推出ωρ1000cM =;因为题目中质量分数用%ω表示;代入上式可得ωρ10cm =..3由M1000c ρω=可得;ρω1000cm =;当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时须乘以100%;则%10cm ρω=.. 若题目中还要求溶解度的表示式时;则根据公式100S S +=ω;可见掌握此公式可熟练求解.. 30.题中给出了溶液的密度;可直接利用公式M 1000c ρω=求出溶质的质量为g 4.22VM ;溶液的质量为g )10001.04.22VM (⨯+;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22VM 4.22VM+=ω;将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代入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可得:1L mol 2240MV Vd 1000c -⋅+=.. 在此应注意的是;溶液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即溶液的体积应按溶液的质量和溶液的密度来计算求解..物质的分类10.D 11. D 12. C一、选择题1.A 2.D 3.C 4.B 5.A 6.D二、选择题7.B 8.CD 9.C 10.C 11.B 12.AC 13.AC 14.C 15.B 16.D 三、填空题17.每空2分⑴过滤 ⑵渗析 ⑶蒸馏 ⑷过滤、蒸发 ⑸加热分解18.②19.陶土 ;氧化铁;因为在胶体中;陶土和氧化铁分别带负电荷和正电荷;带负电荷的陶土向电源正极移动;而带正电荷的氧化铁则向负极移动..20.⑴自来水中含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马上发生凝聚;导致实验失败..⑵因为氯化铁溶液浓度过稀;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⑶长时间的加热能够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21.⑴血液可以认为是胶体;FeCl 3溶液能够加快血液的凝固⑵①在水平方向上用激光笔照射两个试剂瓶;若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淀粉;余者为氯化钠溶液..②在两支试管黑底点滴板、井穴板等取溶液1-2滴中分别取1mL 未知溶液;然后分别滴入1-2滴硝酸银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氯化钠溶液;余者为淀粉溶液..③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1mL 未知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出现糊状聚沉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氯化钠溶液.. 其它如:导电法、品尝因为该两种溶液无毒法等合理的方法都算正确答案..。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量专题一:物质的量概念辨析概念巩固一.物质的量1. 定义:符号:单位:数学表达式:注意事项:1.就适用范围来讲,是研究微观粒子使用的物理量2.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不能拆开读。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这个集体究竟有多少?二.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与粒子数(N)的关系A阅读提纲:(1)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为多少?12所含的原子数与1mol粒子中的粒子数相同?(2)多少kg C(3)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为___________常数的值,该常数的符号为___________,其近似值为___________mol-1。

讨论后小结:.k g C中所含原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m o l粒子的粒子数=001212约为约为约为.⨯6021023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近似值一、[判断正误]1、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 )3、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 )4、1摩尔小麦含有6.02 ×1023个麦粒 ( )5、3mol 氢 ( )6、4.5molNH 3 ( )7.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 )8.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 )二、计算1、 某物质中含有6.02×1022个Na +,则Na +物质的量为多少?2、 2.5molO 2多少个O 原子?3、已知1mol Al 所含Al 原子的个数为阿佛伽德罗常数,那么0.5mol Al 所含Al 原子的个数为, 2mol Al 所含Al 原子的个数为。

4、 9.03×1023个H2O 的物质的量为.所含H 的物质的量为 .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三、填空1、1.5mol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_____,所含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所含硫酸分子的数目为_________.2、1mol CO 和______mol CO 2所含氧原子数相等?3、0.5molH 2O 中有________mol 原子.4. 1mol H SO 24中含__________mol H__________mol S__________ mol O5. 2.5mol Ba OH ()2中含__________个Ba2+__________个SO 42-专题2.摩尔质量的概念辨析概念巩固一.摩尔质量1. 定义 :符号 :单位 :数学表达式:课间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物质的量习题及答案.docx

物质的量习题及答案.docx

物质的量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2g 碳所含的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 .阿伏加德罗常数没有单位C.“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D.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olH 2的质量是 1 g mol HCl的质量是 36.5 g· mol-196 g·mol-1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mol 氢mol O mol二氧化碳mol 水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 . mol NH 3B .4℃时 mL 水 C.10 g 氖气D.× 1023个硫酸分子5.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

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 1019个B.× 1022个C. 5× 1019个D. 5×1022个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mol 12C的质量是12 g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就是 1 molmol O 2含有× 1023个氧原子7.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A .1 mol H 2B .3C.×1023个的 CH 4分子D.8. mol NaHCO 3中含有()A . mol Na +B. mol CO 32C.×1023个 O D . mol H 9. 1g O2和 1g O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所含分子数相同B .所含原子数相同C.所含原子数不同 D .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10. 2.16 g X 2O5中含有 molO ,则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28C11.某气体物质质量为 6.4 g,含有× 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64B. 32C.96D.3212.如果 1g 水中含有 n 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 .1/n mol -1B. 9n mol-1C.2n mol -1 D .n mol -1二、填空题13.① 1molH 2 O 约含个 H2O;②1molO 约含个 e-;③ 2molH +约含个 H+;④ 3× ×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e-;⑤× 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

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量》专项综合练习

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量》专项综合练习

高考化学复习《物质的量》专项综合练习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1)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 4②3.01×1023个HCl 分子③13.6g H 2S ④0.2mol NH 3,体积最大的是____,密最大的是度___,质量最小的是___,氢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

(填写序号)(2)等温等压下,质子数相等的CO 、N 2两种气体,质量之比为____,体积之比为____,摩尔质量之比____。

(3)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

分解方程式为:3A =B +3C +2D 。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a ,则A 的摩尔质量为____。

【答案】② ② ④ ① 1:1 1:1 1:1 4a g/mol【解析】【详解】(1)①6.72L CH 4中:n(CH 4)= 6.72L 22.4L/mol=0.3mol ,m(CH 4)=0.3mol×16g/mol=4.8g ,ρ(CH 4)= m m M 16==g/L V V 22.4,N(H)=4N(CH 4)=1.2N A ; ②3.01×1023个HCl 分子中:n(HCl)=23233.01106.0210⨯⨯=0.5mol ,V(HCl)=0.5mol×22.4L/mol=11.2L ,ρ(HCl)=m m M 36.5==g/L V V 22.4,m(HCl)=0.5mol×36.5g/mol=18.25g ,N(H)=N(HCl)=0.5N A ; ③13.6g H 2S 中:n(H 2S)=13.6g 34g/mol=0.4mol ,V(H 2S)=0.4mol×22.4L/mol=8.96L ,ρ(H 2S)= m m M 34==g/L V V 22.4,N(H)=2N(H 2S)=0.8N A ; ④0.2mol NH 3中:m(NH 3)=0.2mol×17g/mol=3.4g ,V(NH 3)=0.2mol×22.4L/mol=4.48L ,ρ(NH 3)= m m M 17==g/L V V 22.4,N(H)=3N(NH 3)=0.6N A . 所以:体积最大的是②,密度最大的是②,质量最小的是④,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①; (2)CO 、N 2两种气体涉及的元素有C 、O 、N 质子数分别为6、8、7,所以两种气体的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质子数相等的CO 、N 2,物质的量相等;CO 、N 2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 、28g/mol ,故摩尔质量之比1:1;根据m=nM 知:质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为28:28=1:1;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等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故体积之比为1:1;(3)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表示物质的量。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按要求填空,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1)标准状况下,2.24L C2的质量为—;有一个氯原子.(2)含0.4mol Al3+的A12(SQ)3中所含的SQ2」的物质的量是.(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OH与CO32「质量之比为51: 300,那么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质量相同的H2、NH3、SQ、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5)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体积为—;它与标准状况下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6) 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 X 1023,那么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元素名称是.(7)将10mL 1.00mo1/L Na z CQ溶液与10mL 1.00mo1/L CaC12溶液相混和,那么混和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混和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8) 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 g,那么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9)CQ CO2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1.6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6.72L,那么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一;CO2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为一.(10)由CH4和O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4.5倍.那么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一.【答案】7.1g 0.2N A或 1.204X 1023 0.6mol 3:5 SQ 4.48L 6.72 14 氮1mol/L0.02mol b N A或6.02X 1023b 2.8g 4.48L 3:13 a a【解析】【分析】(1)先计算标准状况下,2.24L C2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氯气的质量和氯原子个数;(2)由化学式计算硫酸根的物质的量;(3)由两种离子的质量比结合摩尔质量计算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4)由n=M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小;(5)先计算标准状况下,3.4g NH3的物质的量,再计算气体体积和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最后依据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硫化氢的体积;(6)由R2O5的质量和所含氧原子个数建立关系式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7)将10mL 1.00 mol/L Na2CO3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2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响过程中Na+和Cl-的物质的量不变;(8)先计算a个X原子的物质的量,再依据质量计算X的摩尔质量;(9)依据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建立求解关系式求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在分别计算一氧化碳质量和二氧化碳体积;(10)先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据公式计算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详解】(1)标准状况下,2.24L C 2 的物质的量为 222.L/mol =0.1mol ,质量为 0.1mol x 71g/mol=7.1gCl 2为双原子分子,含有的氯原子个数为0.2N A 或1.204 X 2b,故答案为:7.1g ; 0.2N A 或1.204 X 20(2)由化学式可知,含 0.4mol Al 3+的Al 2(SO 4)3中所含的SO 42一的物质的量是 0.6mol ;OH 与CO 32-质量之比为51: 300,那么这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 51g 300g ,之比为 17g/mol : 60g/mol =3:5 ,故答案为:3:5 ;(4)由n=M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小,H 2、NH 3、SQ 、O 3四种气体中SO 2的摩尔质量最大,那么 SQ 的物质的量最小,分子 数最小,故答案为:SQ ;(5)标准状况下,3.4g NH 3的物质的量为 精蒜=0.2mol,那么体积为0.2mol x 22.4L/mol=4.48L 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2mol x 3=0.6mol 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 量为0.6mol 的H 2s 的物质的量为 竺黑=0.3mol,标准状况下,0.3mol H 2s 的体积为0.3mol X 22.4L/mol=6.72L 故答案为:4.48L; 6.72;氧原子的数目为(2M 0制mol X 6.02产10 5=3.01才310解得M=14 ,该元素为N 元素,故答案为:14; N ;(7)将10mL 1.00mol/L Na z CQ 溶液与10mL 1.00mol/L CaCl 2溶液相混和发生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响过程中Na +和Cl -的物质的量不变,10mL 1.00mol/L Na 2CO 3溶液中 Na +的物质的量为0.01LX1.00 mol/L x 2=0.02m 删混和溶液中 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0m ol =1.00mol/L ; 10mL 1.00mol/L CaCl 2 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为 0.01L x 1.00mol/L x 2=0.02mol 那么混和溶液中 C 「的物质的量0.02mol,故答案为:1mol/L; 0.02mol;(8) a 个X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Wmol, X 的摩尔质量为 晶=^g/mol,那么X 的相对原子 质量bNA ,故答案为:?或强户;(9)设CQ CO 2混合气体中CO 为x mol, CQ 为y mol,由题意可得28x+44y=11.6①, x+y= zzN*ol=0.3mol ②,解①②可得 x=0.1, y=0.2,贝U 0.1mol CO 的质量为0.1mol x 28g/mol=2.8g 0.2mol C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mol x 22.4L/mol=4.4&L 故答案 为:2.8g ; 4.48L;(10)由题意可知,C1和O 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X14.5=29设混合 16x+32y =29,解得 x : y=3:13,故答3 0.4mol *=0.6mol,故答案为:(3)阻燃剂碱式碳酸铝镁中 (6)设元素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 , 10.8g R 2O 5的物质的量为 10.8g 10.8(2M+80)g/mol = (2M+80) mol,所含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x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y,那么有2.实验室需要480mL 0.3 mol. L-1 NaOH溶液和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请答复:〔1〕如下图的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一定不需要的仪器为〔填选项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填仪器名称〕.〔2〕配制NaOH溶液.①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g.②假设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那么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填褊高"、偏低〞或无影响〞.〕⑶配制硫酸溶液.①实验室用98%〔p =1.84g •〔3〕1的硫酸配制3.68mo L-1的硫酸溶液500mL,需准确量取98%的硫酸的体积为mLo②该同学实际配制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3.50mol L-1,原因可能是〔填选项字母〕.A.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水C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D.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答案】AC烧杯、玻璃棒 6.0偏低100mL CD【解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配制硫酸溶液时,根据浓稀硫酸物质的量相等计算,浓硫酸的浓度可根据公式c=1000一进行计算.M【详解】〔1〕用液体药品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体滴管、容量瓶、玻璃棒,因此一定不会用到的是A烧瓶和C分液漏斗;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2〕①配制溶液应根据体积选择适宜的容量瓶以保证精度,然后根据容量瓶体积计算溶质的量,配制480mL 0.3 mol/L的NaOH溶液需要选择500mL容量瓶,因此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0.5LX0.3 mol/L=0.15mo]需要NaOH 的质量为:m=n- M=0.15mol/L x 40g/mol =6.0g,因此需要称取6.0NaOH固体.②NaOH溶液转移时洒落少许,会使溶质物质的量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1000 1000 1.84g/L 98%(3) 98%的浓硫酸的分数为:c= ------------- = ----------------- ----------- =18.4mol/L ,需要浓硫酸的M 98g/moln 3.68mol/L 0.5L体积为: 0.1L 100mL oV= 一= --------c 18.4mol / L(4)A.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俯视视刻度,读数比实际体积大,参加的水会低于刻度线,会使实际溶液浓度偏大, A错误;B.容量瓶中有水不会影响配制溶液的浓度, B错误;C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可能会导致硫酸剩余在烧杯中,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减小, C正确;D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仰视刻度,读数比实际体积小,参加的水会超过刻度线,会使实际溶液浓度减小,D正确;应选CD.【点睛】此题的易错点为(3)①,计算浓硫酸用量时,需根据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稀硫酸的浓度和体积是的,只需要知道浓硫酸的浓度即可,浓硫酸的浓度可用公式1000算出.c= -------M3.为了将可称量的物质与难以称量的微观粒子之间联系起来,国际上采用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据此完成以下试题:(1)等质量的.2和O3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一.(2)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质量比为—.(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那么c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一(用含a、b、c、N A的式子表示)o(4)实验室需要配制100mL1mol/L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操作:①配制该溶液所需主要仪器除了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需要的玻璃仪器______ O②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g.③取出50 mL配制好的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④假设出现如下情况,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称量时祛码已经生锈B.定容时仰视C.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D.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答案】3: 2 1: 1 2: 3 22L 100mL容量瓶 4. 0 1mol/L Aa N A【解析】【详解】(1)根据n M■可知,等质量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一…,…一n(O2):n(O3)一:——3:2 ,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32 48(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 PV=nRT (R为常数),在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任一气体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由 N=nN A (N A 为常数)可知,分子个数比为 1: 1;由m=nM 可 知,.2和O 3的质量比为2: 3.ag 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那么ag 氧气的物质 ag aN A l 1 ―b " %—ggmo ,即当氧气为cg,物质——mol N A .. .. 22.4bc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V nV mLo aN A NaOH 溶液,那么配制该溶液所需主要仪器为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和 100mL 容量瓶1 1②需要 NaOH 固体的质重 m nM cVM 100mL 1molgL 40ggmol 4g .③溶液具有均一性,物质的量浓度不随着溶液的体积发生改变,浓度仍然为 1mol/L . ④A.称量时祛码已经生锈,实际祛码质量增大,称得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大,浓度偏高;B.定容时仰视,实际加水量偏高,溶液浓度偏低;C 溶解、转移溶液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剩余局部溶质残留,导致容量 瓶内部溶质减小,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定容摇匀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固定,液面低于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对结果无影响. 答案为A .【点睛】根据c 2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 n 和溶液的体 V积V 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 和 V 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假设 n 比理论值小,或 V 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假设 n 比理论值大,或 V 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响的条件和产物.:①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反响可制备氯气,同时生成 MnCl 2.②氯气和碱反响放出热量.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响:3Cl 2+6OH ==r 5Cl -(1)①甲装置用于制备氯气,乙装置的作用是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 N b - M m 的量n ————,摩尔质量 n N A N A n m cg bc , nmol 的重 M aN A । i aN A A ggmol a A b 、(4)①实验室需要配制 100mL1mol/L 的 +ClO 3-+3H 2O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②该兴趣小组用100 mL12 mol L-1盐酸与8.7 g MnO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响,那么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 g o(2)小组成员发现,产物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他们讨论后认为,局部氯气未与石灰乳反响而逸出,以及温度升高也是可能原因.为了探究反响条件对产物的影响,他们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缓慢、匀速地通入足量氯气,得出了CIO、CI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响时间⑴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如图(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响).②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mol.③另取一份与②等物质的量的石灰乳,以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气,反响后测得产物中Cl-n ClO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 ,那么产物中--------- =.n ClO3一(3)为了提升Ca(ClO〉的产率,可对丙装置作适当改良.请你写出一种改良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O【答案】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7.15 ClO 0.25 2: 1把丙装置浸在盛有冰水的水槽中【解析】【分析】(1)①饱和食盐水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②依据MnO2+4HCl(浓)-^-MnCl2+C bT +2H2O; 2C b+2Ca(OH?=CaC2+Ca(ClO2+2H2O,结合定量关系计算理论值;(2)①当温度低时,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响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当温度高时,生成氯酸钙和氯化钙,根据温度上下来判断属于哪种离子;②根据氧化复原反响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含氯化合物中钙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计算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③另取一份与②等物质的量的石灰乳,以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气,反响后测得产物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 ,依据氯化钙、次氯酸钙、氯酸钙中钙离子和含氯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 2,结合b计算得到氢氧化钙物质的量计算氯元素物质的量,依据氧化复原反响电子守恒,生成产物中氯元素守恒列式计算.(3)根据题中信息,在高温度下发生副反响,可以把丙装置放入冰水中. 【详解】(1)①浓盐酸和二氧化镒反响制取氯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 T +2住O;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反响制取氯气的过程中挥发出HCl气体,所以通过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②n(HCl)=12 mol/L X0.1 L=1.2 moln(MnO2)=—87§—=0,1 mol, MnO2、HCl反响的物质的87 g / mol量的比是1 : 4,可见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MnO2制备氯气,以MnO2为标准计算, n(Cl2)=n(MnO2)=0.1 mol,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响,反响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2+Ca(ClO>+2H2O,根据方程式中物质反响关系可知: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其质量m[Ca(ClO>]=0.05mol x 143 g/mol=7.15 g (2)①当温度低时,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响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当温度高时,生成氯酸钙和氯化钙,刚开始反响时,温度较低,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响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所以图2中曲线I表示离子ClO的物质的量随反响时间变化的关系;②根据氧化复原反响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Cl-的物质的量,设被复原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那么nX1=0.10 mol x 1+0.05 mol x 5=0.358那么反响的Cl2中含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5mol+0.1 mol+0.05 mol=0.5 mol ,在CaC2、Ca(ClO?、Ca(ClO)2 中钙离子和含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 : 2,所以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0.5;o l =0.25 mol;③取一份与②等物质的量的石灰乳,其物质的量为0.25 mol,根据氧化复原反响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生成氯离子得到电子和生成次氯酸根和氯酸根失去的电子守恒,设n(ClO)=x,n(ClO3")=y;那么得到:0,35=x X 1+y;X依据氯化钙、次氯酸钙、氯酸钙中钙离子和含氯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 2,得到氯元素物质的量为0.5mol; x+y+0.35=0.5,解得:x=0.1 mol,y=0.05 mol,那么产物中“91m o=2n ClO30.05mol(3)由于反响在高温度下发生副反响,所以改良举措可以把丙装置放入盛有冰水的水槽中,预防发生3Cl2+6OH=^5C「+Cl8+3H2O. 【点睛】此题考查了性质方案的设计.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守恒思想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题目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水平及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水平.5 .根据你对金属钠性质的了解,答复以下问题:(1)关于钠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填字母).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2)由于金属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等物质反响,通常将它保存在_______ 里.(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以下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填字 母).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镁溶液(4)为粗略测定金属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下图,该装置 (包括水)的总质量 为ag,将质量为bg 的钠(缺乏量)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完全反响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②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 .【答案】B 氧气水蒸气煤油 D b/(a+b-c)吸收H 2中所含的H 2O(g) 【解析】【分析】(1)根据钠的性质分析解答;(2)钠的性质很活泼,易和水、氧气反响,据此解答;(3)金属钠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根据溶液中的溶质分析解答;(4)①根据钠与水反响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以及反响前后质量差解答;②根据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分析判断.【详解】(1) A 、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小,可以用小刀切,故 A 错误;B 、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故 B 正确;C 、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淡黄色的过氧化钠,不是氧化钠,故 C 错误;D 、金属钠的熔点很低,故 D 错误;故答案选B ;(2)钠性质很活泼,易和水、氧气反响,所以保存钠时要隔绝空气和水,钠和煤油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煤油,所以保存钠可以放在煤油中;(3) A.钠和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钠和氢气,没有沉淀产生, A 不选;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首先和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但沉淀不是白色的,而是蓝色的,B 不选; C.钠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没有沉淀,C 不选;D.钠投入氯化镁溶液中生成氯化钠、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氢气, 答案选Do(4)①金属与水发生反响放出氢气的质量 =ag+bg- cg= (a+b-c) g,假设金属为R,其相对①列出计算钠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 (用含有a 、b 、c 的算式表示).D 选.原子质量为M,根据金属钠与水反响放出氢气的关系,可推断该金属与水放出氢气关系如下:2R〜〜〜〜〜 H22M 2bg (a+b-c) gb解得M - ----------------- ;(a b c)②氯化钙具有吸水水平,是常用的枯燥剂,在装置中吸收生成氢气中的水,而预防水分流失.6. I. NaCl溶液中混有Na2CQ、Na2SC4,为检验两种物质的存在,请你根据所选择的试剂,按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③.II.取100.0 mLNa2CQ和Na z SCU的混合溶液,参加过量BaC2溶液后得到16.84g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质量减少至 6.99g,同时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试求:原混合液中Na2SC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写出计算列式的过程)【答案】Na2CQ+2HCl=2NaCl+CQT +H2O CQ+Ca(OH〉=CaCCH +H2O BaC2+Na2SC4=BaSC4 J+2NaCl 0.3mol/L【解析】【分析】I .首先参加过量HCl,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Na2CQ,再滴加过量BaC2溶液,最终有白色沉淀证实有Na2SC4;II .混合溶液参加过量的氯化钢溶液,发生反响:BaC2+Na2SQ=BaSO4 +2NaClBaC2+Na2CQ=BaCO4 +2NaCl 得至U 16.84g 白色沉淀为BaSQ、BaCQ,沉淀用过量稀HNO3 处理,发生反响:BaCQ+2HNO3=Ba(NO3)2+CO2 T +H2O,最终 6.99g 沉淀为BaSO,根据nu m计算BaSQ的物质的量,而n(Na2SQ)=n(BaSQ),再根据c芍计算c(Na2SQ).【详解】I .首先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有气体产生,该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实溶液中含有Na2CQ,反响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T +H2O,CQ+Ca(OH)2=CaCO J +H^O,然后向溶液中参加过量BaC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实含有Na2SQ,发生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2=2NaCl+BaSQ J ;II .混合溶液参加过量的氯化钢溶液,发生反响:BaC2+Na2SQ=BaSO4 +2NaClBaC2+Na2CQ=BaCQj +2NaCl得至U 16.84g白色沉淀为BaSQ、BaC.的质量和,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发生反响:BaCO+2HNQ3=Ba(NO3)2+CO T +HO,最终6.99g沉淀为-m m 6.99gBaSQ,根据n=——可知n(BaSQ)= —— ---------------------- =0.03mol,根据S兀素守恒可知M M 233g / moln(Na2SQ)=n(BaSQ),所以根据c=/ 可得c(Na2sQ)="03m" =0.3mol/L.【点睛】此题考查了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明确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实验室可用如下方法制取Cl2,根据相关信息,答复以下问题:⑴在该反响中,HCl表现的性质有、. A①MnO 2 +4HCl (浓)=Cl2? + MnCl2+ 2H2O(2)假设反响中有0.1mol的氧化剂被复原,那么被氧化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被氧化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同时转移电子数为 (用N A表示).(3)将(2)生成的氯气与0.2mol H2完全反响,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为,将此产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② KClO+ 6HCl(浓)=3C2T + KCl+ 3H2OD 2KMnO 4+16HCl(浓)=2KCl+2MnCl2+5Cl2 T + 8H2O假设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 ①②③ 三个反响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之比为 .催化剂(5)反响4HCl(g)+O2 ^^=2C2+2H2O(g),该反响也能制得氯气,那么MnO2、O2、A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6)将不纯的NaOH样品2.50 g(样品含少量Na z CQ和水),放入50.0 mL 2.00mol/L盐酸中, 充分反响后,溶液呈酸性,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40.0 mL 1.00 mol/L的NaOH溶液.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答案】复原性酸性HCl 0.2mol 0.2 N A 8.96L 4mol/L 6: 5: 6 KMnO4> MnO2> O25.85g【解析】【分析】(1)盐酸与二氧化镒反响化合价发生变化,且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响;(2)复原剂被氧化,求解被复原的复原剂的量;(3)根据方程式及c=:计算;(4)①生成1mol氯气时,转移2mol电子;②生成1mol氯气时,转移-mol电子;③生成31mol氯气时,转移2mol电子;(5)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那么反响越容易,进行推理;(6)根据C「离子守恒进行计算.【详解】(1)盐酸与二氧化镒反响化合价由-1变为0,作复原剂,表现复原性;与碱性氧化物反响, 表现酸性;(2)假设0.1mol的氧化剂被复原,复原剂被氧化,物质为HCl,被复原的物质的量为0.2mol,转移0.2mol电子,即0.2N A;⑶H2 + C2=2HCl, 0.2mol氯气与0.2mol H2完全反响,生成0.4molHCl,标况下的体积为8.96L; c= — = =4mol/L :V 0.1(4)①生成1mol氯气时,转移2mol电子;②生成1mol氯气时,转移-mol电子;③生成31mol氯气时,转移2mol电子;电子转移的数目之比为6: 5: 6;催化剂(5)根据反响①、③和4HCl(g)+ O2Cl2 + 2H2O(g)可知,MnO2、O2、KMnO4三种物质A均可制取氯气,且反响的条件下由易到难,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那么反响越容易,那么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MnO4> MnO2> O2;(6)反响后的溶液的溶质为NaCl,且加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也为NaCl,根据C「离子守恒,n (NaCl) = n (HCl) =50.0 mL x 2.00mol/L=0.1mol,其质量为5.85g.8 .按要求完成以下各小题(1)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N2和H2s气体的体积比为.(2) 0.8molCO和0.4molCO2中电子数目之比为―,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相同条件下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在含有Cu2+、H+、Fe2+、Al3+、B「、C「的溶液中,复原性最弱的阴离子是―,氧化性最强的离子是―,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的离子是―.(4)除去Na2SO4中的Na2CQ所加试剂―,离子方程式―.【答案】17: 14 14: 11 1: 1 7:11 C-Cu2+F3+稀H2SQ CC32-+2H+=CC2 T +H2O 【解析】【分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氧化复原反响进行判断.根据溶解规律和离子的特征选择除杂试剂.如Na z SQ中的Na2CO3目的是除去CO32-离子,所以选择H2SO1进行除杂.【详解】(1)相同质量的N2和H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皿34:28 17:14 ,根据阿伏伽德罗28 34定律,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相同质量的N2和H2s气体的体积比为17: 14.答案:17: 14; (2)电子数目之比等于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0.8molCO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X(6+8)=11.2mol, 0.4molCO2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x (6+8X 2) =8.8mol,电子数目之比为11.2:8.8=14:11 ;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8:0.4 2=1:1,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相同条件下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8:44=7:11.答案:14:11 1:1 7:11;(3)卤素单质的氧化性为F2>C b>Br2>l2,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的离子的复原性越弱,所以复原性Br >C1,复原性最弱的阴离子是Cl ;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所以氧化性最强的离子是Cu2 + ;属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所以Fe2+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的;答案:Cr C产F/;(4)除去Na z SQ中的Na2CC3,实质是除去CO32-离子,所加试剂H2SO4,离子方程式CC32- +2H+=CO T +倬O.9 .我国某些地区曾出现过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预防疫情蔓延,必须迅速进行隔离,并对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禽舍、工具等进行消毒.资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卜高镒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水平较差.请答复以下问题:⑴次氯酸钠(NaClO)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用加热高镒酸钾熏蒸消毒禽舍,写出所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以下对受污染工具的消毒方法可行的是 (填字母代号).a.用NaClO溶液浸泡b.用NaOH溶液浸泡c用水冲洗即可(4)配制用的0.5L 0.2mol.L-1的NaCl溶液,需用天平称取固体NaCl.假设在实验室中配制此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和玻璃棒.【答案】盐+1 2KMnO4 q二| K2MnO4 + MnO2 + 02 T a、b 5.9 g 500mL 容量瓶、烧杯【解析】【分析】(1)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2)高镒酸钾分解能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3)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消毒的作用;(4)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要仪器分析.【详解】(1)次氯酸钠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类物质.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那么有(+1) +x+ (-2) =0,解得x=+1,故填:盐,+1;(2)高镒酸钾分解能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故填:2KMnO4=4== K2MnO4 + MnO2 + O2T ;(3)由题意可知: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镒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水平较差,所以对于被污染的工具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用水冲洗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故填:ab;(4)配制0.5L 0.2mol.L-1的NaCl 溶液,需用固体NaCl: 0.5L x 0.2mol/L x 58.5g/mol=5.9g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烧杯和500mL容量瓶等,故填:5.9g; 500mL容量瓶、烧杯.10.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完全分解产生钠和氮气,故可应用于汽车平安气囊.假设产生6.72 L标准状况下)氮气,至少需要叠氮化钠g.(2)为实现金属钠在隔绝空气条件下与水反响并收集生成的气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发生装置.丫液体一年滴有酎触的就Eh触①写出Na与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②丫液体可以选用A.煤油B.酒精C.四氯化碳③实验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通过 (填装置名称)向试管中加水至产生液面差,一段时间后, (填现象),那么气密性良好.(3) 1mol过氧化钠与1.6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响,排出【答案】13 g 2Na+2h b O=2Na++2OH+H2 A长颈漏斗液面差不变N&CQ 1.6 NaOH0.4【解析】【分析】(1)发生反响:2NaN3=2Na+3N2f ,根据方程式计算;(2)①Na与水反响生成NaOH和氢气;②根据装置可知丫液体密度小于水,且与水不溶;③利用液压法确定装置气密性;(3)加热发生2NaHCQ=^=Na2CO3+COd +H2O,然后发生2Na2Q+2CQ—2Na2CO3+O2 和2Na2O2+2H2O— 4NaOH+QT,以此来解答.【详解】(1)设需要NaN3的质量为m,那么:2NaN3=SZj=2Na+3N2 T130g 67.2L6.72Lm_130g 6.72L _13g (2)①Na与水反响生成NaOH和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T ;②装置可知丫液体密度小于水,且与水不溶;A.煤油密度小于水,且与水不溶,故A正确;B.酒精与水互溶,故B错误;C.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且与水不溶,故C错误;故答案为A;③实验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习题(新编)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考察: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是molC. 6.02×1023个H2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即把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1摩尔D.1mol氧含6.02×1023个O2 E.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F.物质的量是把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G.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H.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L. 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C.物质的量是量度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粒子数目E.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原子、分子和离子二、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考查1.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1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近似值为6.02×1023 mol-1E.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F.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G.某物质含有6.02×1023个粒子,这一定量的物质就是1mol (错“约”)2.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单质铝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 N AB.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17g N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D.N A个氧分子和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 :1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Na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 B.18g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 AC.8g He所含的分子数为N A D.16g O2与16g O3所含的原子数均是N A5.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a/4b mol-1B. b/4a mol-1C. a/b mol-1D.b/a mol-16.1gO2含有m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表示为:A、m/32;B、m/16;C、32m;D、16m;7.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2:1B.0.lmolN5+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3.4 N AC. 0.2N 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分子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D.16 g氧气和16 g臭氧所含的原子数均为N A8.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

关于1molH2O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1molH2B.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C.质量为18g·mol-1D.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三、微粒个数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氧原子数目不相同的是()A.2mol NO和1mol O2B.2mol H2SO4和3mol HNO3C.0.2mol CO2和1.204×1023个O2 D.0.2mol SO3和0.3mol SO22.世界上第一条商业磁悬浮列车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抗磁性。

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超导物质YBa2Cu3Ox.现欲合成0.5mol此高温超导物质,理论上需取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0.50、0.50、0.50B. 0.50、1.0、1.5C. 0.25、1.0、1.5D. 1.0、0.25、0.173.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A.N2O;B.NO;C.NO2;D.N2O5;4.填空题:⑴.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其中含有______mol H,含有______g氧元素。

⑵.0.3mo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___________mol 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答案.(1)147g, 3.0, 96 ⑵ 0.3四、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1.偏二甲肼(分子式:C 2H 8N 2)是一种有机高能燃料,其燃烧能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

下列述说正确的是A .1 mol 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gB. 偏二甲肼摩尔质量为60gC. 1 mol 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g/molD.1mol 偏二甲肼约含有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2.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Cl 2B. HClC.Br 2D. HBr3. 2.16g X 2O 5中含有0.1mol 氧原子,则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1.6B.28C.14D.314.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 .16gB .32gC .64g /molD .32g /mol 5.现有A.B.C 三种化合物,各取40g 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B18g ,C49g ,还有D 生成。

已知D 的式量为106。

现将22gA 和11gB 反应,能生成D ( )A.1molB. 0.5molC. 0.275molD. 0.25mol6.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 2与S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B.原子总数之比为4:3C.质量之比为1:1D.分子数之比为1:17.A 、B 容器分别贮存有氨气和氢气,若它们所含氢原子个数相等,则两气体的质量之比为( )A 、3;2B 、2:3C 、17:3D 、17;2;8.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Ag ,一个12 C 原子的质量为Bg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 )A .12A/B g ·mol -1 B .A/ N A g ·mol -1C .12B/A g ·mol -1 D.A N A g ·mol -19.50滴水正好是m mL ,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为( )A .m ×50×18×6.02×1023B .5018m ⨯×6.02×1023 C .1850m ×6.02×1023 D .2318506.0210m ⨯⨯⨯ 10.如果a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g 该气体物质的量是( )A .b acN AB .ab cN AC .ac bN AD .bc aN A11.如果2g 甲烷含有x 个分子,那么22gCO 2中所含分子数是( )A .xB .4xC .0.5xD .3x12.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 /mol ,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g 。

五、守恒法解题:1.在KCl 、ZnCl 2、ZnSO 4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液中,已知K +为0.1mol ,Zn 2+为0.25 mol ,Cl -为0.2 mol ,则SO 42-为_______ mol答案、0.22.(6分)在无土栽培中,配制1 L 内含0.5 mol NH 4Cl 、0.16 mol KCl 、0.24 mol K 2SO 4的某营养液,若用KCl 、NH 4Cl 、(NH 4)2SO 4配制,则需这三种固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 。

答案.0.64mol 、0.02mol 、0.24mol 【说明】此题主要考察质量守恒定律。

六、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1.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 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 3和H 2相同的是( )A .原子数B .分子数C .体积D .物质的量 2.高温下用CO 还原mg R 2O 3得ng R ,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n n m 3)(2-B .n m n -24C .n n m 8-D .)(24n m n - 3.根据题给条件完成下列问题:⑴.质量比为11:7:16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其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他们所含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他们所含的氧原子数之比是________。

⑵.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18g,完全燃烧后测得CO 2 22g.①混合气体中的CO 的质量是________g② 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③CO 和CO 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⑴、1:1:2 1:1:2 2:1:4 ⑵、7 1:1 7:114.某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A .nH2O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

如将a g 该化合物加热至结晶水全部失去,剩余的残渣为bg ,则n= 。

答案: 5.Na 、Mg 、Al 分别与盐酸反应:⑴.若盐酸足量,等物质的量的Na 、Mg 、Al 产生H 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⑵.若盐酸足量,等质量的Na 、Mg 、Al 产生H 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溶液增重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盐酸等质量且足量,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则Na 、Mg 、Al 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盐酸浓度相等,体积相等,投入的Na 、Mg 、Al 质量相等,反应后有一种金属剩余,该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1:2:3;⑵1/23:1/12:1/9、22/23:11/12:8/9; ⑶22/23:12/11:9/8 ⑷Al6.经分析,某氯化钠与氯化镁的混合物中,钠离子与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2。

⑴求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质量比。

⑵如果混合物中共有28 mol Cl -,求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质量各是多少。

7.有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共10.8g ,其物质的量为0.3mol 。

求: ⑴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⑵混合气体缓慢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剩余的气体是什么?其质量为多少?所含分子数为多少?8.讲一定量的Na 2CO 3和NaHCO 3混合物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共消耗HCl 0.8 mol,生()18a b Mb成CO20.5 mol,求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各是多少?答案、31.8g 16.8g9.有一块锌片插入足量CuSO4溶液中,锌片质量减轻了0.1g,求:⑴.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⑵.析出铜的物质的量⑶.生成ZnSO4的物质的量及质量⑷.溶液的质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答案:(1)0.1mol (2)0.1mol (3)0.1mol 16.1g (4)增加了10.甲、乙、丙三种金属各1mol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