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食物链》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教学实录引言食物链是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的关系网络,其研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中,有一章关于食物链的学习内容,通过本次教学实录,将介绍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反馈。
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掌握食物链的形成和演变过程;3.形成对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认识和重视。
教学准备1.教辅资料: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和练习册;2.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笔、PPT等;3.实验材料:生物模型、食物链卡片、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白板和PPT进行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到食物链的概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2. 知识讲解根据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教师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对食物链的相关概念和组成进行讲解,阐述不同物种在食物中的地位和相互依存、互相作用关系的专业术语。
3. 实验操作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生物模型、食物链卡片等实验材料,根据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等,演示和实践食物链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食物链的理解。
4. 课堂练习为巩固学生对食物链的理解,教师通过PPT和白板讲解并演示了几组典型的食物链,然后引导学生寻找食物链中的“链条”,分析食物链中每个物种的文显来源、途径、关系等,进行小组合作和展示,强化学生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食物链的基本概念,掌握了食物链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理解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真切感受到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反馈本节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通过故事讲解、现场实验、课堂练习等途径进行学习和巩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反馈良好,掌握情况良好,教学效果显著。
结论本节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有趣的食物链》教学实录,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加强了口头讲解、图形讲解、示范实验、集体练习、小组分享等方式的整合和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食物链的有关知识点,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学科实践能力。
《食物链》教学实录

《食物链》教学实录《食物链》教学实录课前,老师为每位同学在桌上放了一个姓名的标志牌(桌签),这样在与同学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能亲切的直呼其名,缩短了这种借班上课的师生距离。
830:今日要讨论什么?今日要讨论的内容要在资料中梳理。
老师给你的资料不是现在的事,是20世纪50年月,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得事?1950年左右到现在也许有多久?50年831:看:要看明白这其中发生什么事?有谁在参预?1分钟时间。
投影不清晰,老师把"除麻雀'历史大事给同学读一读。
同学相互沟通争论:833:这事一般发生在哪?田野这里边主要有什么角色?麻雀是主要角色。
接着说。
还有农夫伯伯。
后面同学说。
还有害虫害虫是一种虫子对吧。
请最终的同学说。
还有粮食可以理解成什么农作物吧,我们南方可以836:谁不是农田里生存的生物?虫不是。
虫也是的,农夫伯伯不是。
谁见过田野里的虫子。
837:了解这样的事,你有什么什么想法?麻雀爱吃许多虫子,去田里吃了几粒米,被农夫伯伯误认。
我觉得麻雀吃虫,农夫伯伯把它杀了,没有麻雀吃虫子,稻子就被虫子吃了麻雀只是吃了稻谷上的虫子,却被农夫伯伯误认。
839:似乎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
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麻雀吃虫子,然后虫子吃稻谷。
构成了食物链。
它们之间有吃的关系,是怎样构成这样的关系?选择你自己便利的方式,用箭头或画的方式把它写清晰,为了便利,老师已经给你们预备好这些小图,两位一起合作。
843:分组开头活动,可以用你的铅笔关心你完成这件事。
844:可以把你们做的展现给大家看吗?没做完的快一点,可以先不要胶棒。
麻雀吃虫,虫吃稻谷。
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也是麻雀吃虫,虫吃稻谷。
846:你们都是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我也把我的想法像你这样做。
师展现在黑板上自己的做法。
评价一下我们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看一看有什么想法?没想法,就是咱们的想法都一样。
搞反了,老师搞反了。
怎么搞反了?得表达出来呀咱们之间谁对谁错?都对。
“食物链”教学实录与评析

“食物链”教学实录与评析作者:陆启威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4年第12期设计思路:选取一个典型的生态场景,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观摩和欣赏中领略大自然的生命状态和动植物的众生相,并从中引发对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在很自然的状态下步入对食物链的学习和研究。
创新点:彻底颠覆传统学习食物链的顺序,逆向演绎食物链的学习过程,将过去最后才导出的食物网(生态网)放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在生态场景的感知和品析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和认识食物链。
一、感知生态圈,认识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非洲大草原上的生态环境。
)哪位同学介绍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生:猎豹的速度非常快,长颈鹿的脖子特别长……师:想想看,草原上的这些生物是怎样生活的?生:鹿吃草,猎豹吃鹿……(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逐一将相应的动植物图片贴在黑板上……)师:你能用连线的方式,将这些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出来吗?(学生连线)师:大家看看,他连的怎么样?(非常好!)这样,我们一看就知道了哪些生物之间存在食物联系。
师:但有一点老师看不明白,就是仅从这些连线上看,我们看不出是谁被谁吃的。
想想看,怎样做就能让人一眼看出谁被谁吃了。
(学生很容易想到把线段变成箭头,但大多数学生却将箭头的方向指向弱者。
学生这样做的理由有很多,老师不干预。
老师只是把箭头指向强者,让学生来说说是否有道理。
经过一番思考和争论,学生认为老师的做法更有道理,理由是:箭头指向强者,表明食物的营养是从弱者传给强者,所以这个箭头方向也应该是营养的传递方向。
)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接下来就请你将黑板上这些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改成箭头表示。
评析: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入手,在欣赏草原生态的过程中,感知和了解各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尤其是它们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这一环节的学习紧扣主题,但又不着痕迹,虽未挑明“食物链”和“食物网”,但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近这两个概念。
食物链课堂实录42aw

食物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2、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3、通过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
能力培养经过讨论分析活动,提高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导入语时间信息支持1、引入动物是需要吃食物的。
你们知道什么动物吃什么吗?2、引导学生填写表格投影表格。
8分钟D:\My Documents\新建文件夹\“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二\食物链.ppt播放幻灯片。
学生填写表格。
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表格填写情况出示学生填写的表格。
分析:这张表格中的食物,如果给它们分类,可以分为几类?小结:这些食物可以分为植物类和动物类。
在动物界里,一些动物以植物为食料,我们称之为植食性动物;一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料,我们称之为肉食性动物;有时候吃植物,有时候又会吃其他动物的动物称为杂食性动物。
1、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出示有多种生物的图片。
问:这些动物吃什么?标上箭头,说明箭头方向和意义。
(动物吃食物是为了补充能量,所以箭头的指向就是能量的流向。
)这些动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问:这一长条连起来像什么?师板书:食物链出示食物链的概念。
2、了解食物链的结构和关系1)了解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动物结束。
出示几条食物链,引导学生观察。
请学生认真观察这几条食物链,有什么发现?2)了解什么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由于植物的能量都是靠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得到的,我们称之为“生产者”;而动物们的能量都是靠吃其他生物得到的,自己不会合成能量,我们称它们为“消费者”。
3)了解食物链中动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在这条食物链中的几种动物,它们两种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学活动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评价工具4.食物链断了会怎样? 1)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自然界中,食物链断了会怎样?” 2)汇报交流。
小学科学《食物链与食物网》课堂实录 (7)

老师出示课件1。
学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师:螳螂、蝉和黄雀它们之间存在这样有趣的食物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学习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板书课题:5食物链与食物网)师:我们在一簇花丛中发现了下面这些生物,课件3出示“花丛中的生物图片,其中包括蔷薇、小草、落叶、蚜虫、瓢虫、蚯蚓、小鸟”。
学生讨论:这里的动物吃什么?它们有什么样的食物关系?大家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用简单的文字或者箭头表示出来。
学生:蚜虫吃蔷薇,瓢虫吃蚜虫,小鸟吃瓢虫。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连起来或在黑板上板书,共三条食物链。
老师:我们用箭头把他们之间的食物关系表示出来,食物吃进了谁的嘴就把箭头指向谁,也就是指向强者。
师:想象一下,它们的食物关系像什么?学生:(链环)老师出示课件3并讲解: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老师:大家来观察上面的三条食物链,谁能不吃其他的生物就能存活下来?生:蔷薇或小草。
师: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副板书)合成有机物,供自己生长需要。
引出并出示生产者的概念,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
学生再观察蚜虫、瓢虫、小鸟、蚯蚓是如何生存的?学生:以其它生物为食物的生物。
老师出示并讲解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学生再来观察这几条食物链。
师:开始的生物你发现了什么特点?课件出示并讲解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注意这句话中用的词是通常,那就说明并不是全部的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比如:蚯蚓喜欢吃动植物体腐烂后变成的腐殖质(副板书),这条食物链就可以从腐殖质开始。
)关于什么是腐殖质,后面我们还要学习.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谚语都和食物链有关,你愿意把知道的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老师再出示(课件5)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实际上,虾吃的是水中的浮游生物);兔子不吃窝边草)师:刚才我们谈到的食物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小学科学第5单元第20课时《食物链》(教案)

小学科学第5单元第20课时《食物链》(教案)食物链:小学科学第5单元第20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理解食物链的概念,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并能够绘制简单的食物链图。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完成食物链的绘制和描述,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掌握食物链的层次结构和能量流动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用简单的问题进行复习,例如: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有什么作用?2. 演示和讲解(1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或动画等多媒体工具展示食物链的概念,并向学生解释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重点讲解食物链的层次结构和能量流动原理。
3. 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张卡片上面写有一个动物的名字。
2)请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动物组成食物链,例如:“草→兔→狐狸”。
3)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食物链,并进行讨论,帮助同学们理解食物链的层次结构和能量流动原理。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对食物链的构成和能量流动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与学生一起探讨食物链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
5. 拓展延伸(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发现自然环境中的食物链,并绘制出来。
2)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食物链,展示给全班。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组成食物链,并描述其中各个环节的关系。
2)听取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评价他们对食物链的理解程度。
2.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竞赛,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五、教学延伸1. 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了解更多关于食物链的知识,并与同学们分享。
小学科学教案:食物链(精选8篇)

小学科学教案:食物链小学科学教案:食物链(精选8篇)小学科学教案:食物链篇1一、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各种活动,正确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食物链,并能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构建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提问,激发兴趣1、同学们,咱们今天来学习新的一课,动物与能量。
板书课题,动物与能量——食物链2、在讲课之前,老师要先提两个问题(出示课件图片),图中的各种动物(包括人)正在进行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否需要消耗能量?(需要)3、动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那么它们是怎样获取能量的呢?(动物通过捕食获取能量)4、那么动物是怎样通过捕食而获取能量的呢?咱们接下来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谜语导入1.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猜两个谜语。
幻灯片出示草莓杨梅的谜语。
师:为什么猜是草莓?(草被羊吃光了)为什么猜是杨梅?(羊被狼吃光了)师:草被羊吃羊又被狼吃2.在这两个谜语中包含着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羊的食物是草,狼的食物是羊。
(三)探究新知活动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师:接下来,咱们看一段视频,同学们要仔细观看视频,等一会老师要提问几个问题。
师:播放视频。
师:视频里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师:故事里面有哪些生物?(树、蝉、螳螂、黄雀)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交流。
(树被蝉吃,蝉被螳螂吃,螳螂被黄雀吃)2、(各小组讨论后)由各组组员来汇报。
3、小结:就像这些动植物一样,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有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实录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一是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的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
食物网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师:我今天看到一个成语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是什么意呢?(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学生回答师:讲该故事……同学们看看这成语中有几种动物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蝉螳螂黄雀2、引入课题师:同学们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举手回答(同学们回答)师:如果用表示谁被谁吃,那我们应该怎样标写呢?(请生上台标写)师: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食物是动物生存重要的需求之一,我们知道蝉是螳螂的食物,那哪位同学知道蝉的食物是什么呢?(生答)师:蝉前部有一支吸管,主要靠这根吸管来洗去树皮里的汁液,所以我们的蝉才能够得到食物而生长,所以我们可以说蝉吃树,哪我们要怎样添写上去呢?(板书树)。
师:我们这数还需要靠吃什么而存活吗?请同学们看看这么长的一条动植物关于食物而连起来同学们能把这个取一个名字吗?生:食物链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食物链和食物网)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告诉老师食物链的概念呢?(生回答)师:对!课本有这个概念我这有一俗语不知道同学们能写出食物链吗?板书: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
请同学们将这句话的食物链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再请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写。
师:同学们都写的很好(评价黑板上写的食物链)(板书:海藻虾米小鱼大鱼)同学们真棒!那我们来观察这两个食物链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看看它们的头和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食物链》教学实录课前,老师为每位同学在桌上放了一个姓名的标志牌(桌签),这样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亲切的直呼其名,缩短了这种借班上课的师生距离。
830:今天要研究什么?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要在资料中梳理。
老师给你的资料不是现在的事,是20世纪50年代,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得事?
1950年左右到现在大概有多久?50年
831:看:要看明白这其中发生什么事?有谁在参与?1分钟时间。
投影不清楚,老师把“除麻雀”历史事件给学生读一读。
学生交流讨论:
833:这事一般发生在哪?田野
这里边主要有什么角色?麻雀是主要角色。
——接着说。
还有农民伯伯。
——后面同学说。
还有害虫——害虫是一种虫子对吧。
请最后的同学说。
还有粮食——可以理解成什么农作物吧,我们南方可以
836:谁不是农田里生存的生物?虫不是。
虫也是的,农民伯伯不是。
谁见过田野里的虫子。
837:了解这样的事,你有什么什么想法?
麻雀爱吃很多虫子,去田里吃了几粒米,被农民伯伯误认。
我觉得麻雀吃虫,农民伯伯把它杀了,没有麻雀吃虫子,稻子就被虫子吃了
麻雀只是吃了稻谷上的虫子,却被农民伯伯误认。
839:好像他们之间是有关系的。
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麻雀吃虫子,然后虫子吃稻谷。
构成了食物链。
它们之间有吃的关系,是怎样构成这样的关系?
选择你自己方便的方式,用箭头或画的方式把它写清楚,为了方便,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好这些小图,两位一起合作。
843:分组开始活动,可以用你的铅笔帮助你完成这件事。
844:可以把你们做的展示给大家看吗?没做完的快一点,可以先不要胶棒。
麻雀吃虫,虫吃稻谷。
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我认为也是麻雀吃虫,虫吃稻谷。
846:你们都是
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我也把我的想法像你这样做。
师展示在黑板上自己的做法。
评价一下我们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看一看
有什么想法?没想法,就是咱们的想法都一样。
搞反了,老师搞反了。
怎么搞反了?得表达出来呀
咱们之间谁对谁错?都对。
这么一摆,
849:早餐吃什么?为什么吃早餐。
麻雀吃水稻也是不是为了这个原因?
老师的想法不仅仅说明了,水稻被它吃,还说明了提供给它食物营养。
(把细节做精致,在这个环节中让我们看到特级教师的独特之处)
你觉得我跟你的想法一样吗?
851:如果用箭头充分表达这样的关系,你能修正一下你们刚才做的事吗?这时候你可以用胶棒了,快速完成。
854:汇报。
一起看一看,刚才你那个事件的解释。
关于这个的解释有补充吗?没有
855:在生活中还有好多相类似的环境,有更多不同的生物,它们之间有没有这样吃食物之间的关系,你们能不能也把他梳理出来。
老师跟你准备了另外一组材料。
记录单要合理布局,两人一组进行合作。
902: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一致吗?
谁认识鸬鹚这种动物?老师抱歉了,我以为南方的孩子都知道。
老鹰吃兔子,兔子吃草
按序列要求,是不是从左到右?
两种想法你是怎么想的?
你在这想到了,它们吃这些是为了什么?谁给谁能量。
906:我们看到的现象总是干扰我们,有多少同学想法跟第一种想法一样的举手?第二种的举手。
907:谁能说说这里头的箭头包涵什么关系?怎样表达。
等下做一个修正。
这种联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课件要求小声议论一下。
它们的开头都是植物,后面的结尾都是动物。
都是获取营养。
师小结。
别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它们都是弱肉强食。
从哪看出来的?
还有一个共同点是:不能轮回的,因为水稻不能吃麻雀
913:
小结得出:生产者和消费者。
小麻雀还可能被谁吃掉。
自然界中就是因为这样的食物关系,建立这样的食物链关系。
914:
现在你对刚才的那件事件有什么新看法?(依然没有新想法)
如果把鹰杀了
你觉得农民伯伯是不懂什么道理把麻雀杀?
不懂得杀害一个,就会影响另一个动物,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这是农民伯伯没想到,今天你想到了吗?
老师还给你提供很多小动物,它们之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你想用什么方式进行表达?这种表达说明了。
表达完了,你有自己的哪些新想法,用文字把它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