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测试题

合集下载

2022年九上教科版物理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2022年九上教科版物理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D.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雪花飘飘B.香水打开瓶盖后,在周围可闻到香味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D.打扫卫生时,尘灰四起4.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枝吐芽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5.2022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6.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7.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比冷水含的热量多B.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的热量多C.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越多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D.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所含有的热量多9.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B.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D.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不变时,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测试题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1黄石)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蒙蒙细雨从空中下落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D.炒菜时,满屋飘香2.(2011绵阳).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

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3.(2011绵阳).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

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4.(2011达州)下列有关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5.(2011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小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6.(2011自贡)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B、烧水时,水逐渐变热;C、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7.(2011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8.(2011烟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A、海上的风比陆地上的大B、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C、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陆地的温度始终比海水的温度高D、夜晚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低9.(2011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2011山西)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内能不断增大,温度不断升高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11.(2011年杭州市)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12.(201l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103J/(kg·℃)B.×103J/(kg·℃)C.×10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2011连云港)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焐手,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B卷 能力提升——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B卷 能力提升——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B 卷 能力提升—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 N ,铜的摩尔质量为M ,铜的密度是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1m 铜所含原子数目是A N M ρB.1 kg 铜所含原子数目是A N ρC.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Mρ D.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A MN ρ2.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

当分子间的距离从d 点表示的距离变化到a 点表示的距离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分子势能大小的变化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变大后变小,分子势能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B.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变小后变大,分子势能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C.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分子势能先变大后变小D.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分子势能先变小后变大3.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 型管的底部中间有一阀门,开始阀门关闭,两管中的水面高度差为h ,现将阀门打开,最终两管水面相平,则这一过程中( )A.大气压做正功,重力做负功,水的内能不变B.大气压不做功,重力做正功,水的内能增大C.大气压不做功,重力做负功,水的内能增大D.大气压做负功,重力做正功,水的内能不变4.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先做了一个水球,然后她将女儿用纸做的小花轻轻放在水球表面,纸花迅速绽放。

纸花绽放的原因是( )A.水球表面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水球表面分子力表现为斥力C.纸花分子间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纸花分子间分子力表现为斥力5.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在温度1T 和2T 时,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所示,已知12T 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对应的氧气温度为2TB.曲线Ⅱ对应的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C.曲线Ⅱ对应的氧气分子动能较小D.从图可以得到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6.如图所示,绝热的气缸B 内有一个导热、带阀门的球形容器A ,气缸B 和容器A 内都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容器A 内的气体压强大于气缸B 内的气体压强,容器A 的阀门因为某种原因开始漏气。

2022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2022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1.1.分子动理论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下雪时,漫天的雪花飞舞B.擦黑板时,粉笔灰飞扬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D.玫瑰花盛开时,香气袭人2.如图1所示,小壮同学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观察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中,这个现象说明()图1A.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B.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3.如图2所示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图24.在开展中小学“无烟学校”创建活动中,各学校会议室里均张贴了如图3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图3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5.如图4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图4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6.如图5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图5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如图6所示,该实验表明()图6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分子间有间隙D. 分子间存在引力8.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

如图7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图7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D.液态、气态、固态9.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

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8所示),四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图8A.小华认为图甲放置方法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图乙放置方法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图丙放置方法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二、填空题10.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__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_________的无规则运动。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综合单元测试题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综合单元测试题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

2022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2章热学综合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1-10题为单选,每题3分;11、12题为多选,每题4分;共38分)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可以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铁块难被压缩,说明铁原子之间没有引力2.已知铝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相同的热量,则()A.铜升高的温度较高B.铝升高的温度较高C.铝和铜升高的温度相同D.无法比较升高的温度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是由于吸收了热量B.物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表示1 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D.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水不具有内能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一定不变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也可能发生热传递5.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

对于玻璃瓶如图所示的四种放置方法,最合理的是(ρ二氧化氮>ρ空气)()A.B.C.D.6.下列各物理量可用来鉴别物质的是()①密度②体积③质量④比热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如图所示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图甲),若两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且不计液体热量散失,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

分别用m a、m b、c a、c 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m a>m b,则c a=c b B.若m a>m b,则c a<c bC.若c a<c b,则m a<m b D.若c a=c b,则m a>m b8.如图四种情景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左边肥皂膜戳破后棉线被拉向右边C.抽去玻璃板后,空气瓶内也慢慢变成红棕色D.注射器里的空气很难被压缩9.如图所示是一新款跑车,当跑车在水平路面上疾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跑车提供动力的是压缩冲程B.跑车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C.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夏天在户外的车身较热,这是通过做功增加车身的内能10.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对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雾,塞子跳起来的过程与选项中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原理相同的是()A.B.C.D.(多选)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相对较小,主要原因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有关B.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C.两种燃料比较,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的功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多选)12.关于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现象表明热的物体一定比冷的物体内能大B.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这种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是运动的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该过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丁图,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顺序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7分)1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活塞压缩筒内空气,空气温度升高,这是通过方法改变内能。

(好题)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检测题(含答案解析)(2)

(好题)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检测题(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0分)[ID :1297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在数值上等于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2.(0分)[ID :129743]下面关于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B .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丝分子间存在引力C .将打气管的出口端封住,向下压活塞,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压缩,这一事实说明空气分子间表现为斥力D .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3.(0分)[ID :129740]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B .布朗运动是微粒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 .固体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明显D .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作热运动4.(0分)[ID :129732]用电脑软件模拟两个相同分子在仅受相互间分子力作用下的运动。

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A 、B 分子从x 轴上的-x 0和x 0处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

其中B 分子的速度v 随位置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取无限远处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间距离为x 1时分子力为零B .A 、B 间距离为2(x 1-x 0)时分子力为零C .释放时A 、B 系统的分子势能为2212mv D .A 、B 间分子势能最小值为2221mv mv - 5.(0分)[ID :129728]若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质量密度,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 0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其中( ) ①A V N mρ= ②A N M ρ= ③A M m N = ④ 0A V V N = A .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③和④都是正确的D.①和④都是正确的6.(0分)[ID:12971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的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小,斥力变大B.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压下后反弹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C.用显微镜观察布朗运动,观察到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7.(0分)[ID:1297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8.(0分)[ID:129707]关于布朗运动,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D.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9.(0分)[ID:129697]儿童的肺活量约为2L,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

教科版2019 年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及内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2019 年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及内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2019 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并使内能减小的是()A. 冬天,用手去摸户外的东西,感到非常凉B. 寒冷的冬天,人们围着火炉周围取暖C. 在内燃机的气缸内,燃气推动活塞运动D.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筒内气体被压缩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杯温水喝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变小B.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 汽车排气管有时冒黑烟,因为燃油燃烧不充分,其热值变小D. “八月桂花遍地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铁块和铝块互相接触时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在相同的()A. 热量B. 内能C. 温度D. 比热容4.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B.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D.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5.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B. 在阴凉的地方晾衣服,衣服干了C. 腌咸鸭蛋时间久了,鸭蛋变咸了D. 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6.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 1:2B. 2:1C. 2:9D. 9:27.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A. 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 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 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 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 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 0℃的冰块内能为零D. 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9.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B. 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C. 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D. 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分子之间只有斥力B. 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 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D. 液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11.以下说法中。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教科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初春.,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很美.,小雪不禁想起一首古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漫步其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斥力2.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C.铁、水、空气、光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3.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图14.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5.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比热容6.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2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试管内液体升温到40 ℃.,这个过程中( )图2A.煤油的温度先升到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的高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沸点为12.3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的性质B.向热汤中滴入香油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锯条内能的D.装着开水的暖水瓶瓶塞有时会弹起来.,是由于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D. 0 ℃的冰没有内能9.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动理论、热和功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

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

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②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③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④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大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2. 一定质量的气体可经不同的过程从状态1(p1、V1、T1)变到状态2(p2、V2、T2),已知T1>T2,则在这些过程中()A. 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 气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都是相等的C. 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都是相等的D. 气体内能的变化量都是相等的3. 如果将两个分子看成质点,当这两个分子各处于平衡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0,则该分子力大小F及分子势能大小E P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一定是()A. 当r>r0时,r变大,F变小,E P变小B. 当r>r0时,r变大,F变大,E P变大C. 当r<r0时,r变小,F变大,E P变小D. 当r<r0时,r变小,F变大,E P变大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B.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 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 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5. 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加剧,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会增大B. 对气体加热,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 物体内部分子间吸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排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D.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碰撞作用不平衡而造成的6. 一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8.0×104J,气体内能减少1.2×105J,传递热量为Q,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W J E J Q J =⨯=-⨯=⨯80101210410454..∆ B. W JE J Q J =⨯=-⨯=-⨯80101210210455..∆ C. W J E JQ J =⨯=-⨯=⨯80101210210455..∆ D. W J E J Q J =⨯=-⨯=-⨯80101210410454..∆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B.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也增大C. 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D. 在失重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8.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T 1升高到T 2。

在这个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气体体积膨胀对外界做功,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会减小B. 如果气体体积保持不变,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会保持不变C. 只有当外界对气体做功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才会增加D. 不管气体体积如何变化,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总会增加9.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 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10.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内能的变化与气体体积的温度的关系是( )A. 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气体的压强增大,内能增大B. 如果保持其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气体的压强增大,内能减少C. 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则气体的压强减小,内能增大D. 如果保持其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则气体的压强减小,内能减少11. 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

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发生变化C. 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一定增大D. 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它的体积一定增大二、双项选择题13. 甲、乙两分子相距大于平衡距离r 0,甲固定,乙分子在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力总做正功B. 分子引力与斥力互为反作用力,其合力为零C. 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克服分子力做功D. 分子引力总做正功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的运动,该运动不是水分子的运动,而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 当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匀速驶来时,我们感觉的音调比火车实际发出的音调高D.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15. 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的密度增大B. 气体的压强增大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 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16. 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

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a和b。

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

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A. a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B. b的温度降低了C. 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b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D. 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17.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某一个对外做功的过程,下述中不正确的是()A. 如果这个过程的压强不变,则一定放热B. 如果这个过程的压强不变,则一定吸热C. 如果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不变,则一定吸热D. 如果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不变,则一定放热分子动理论二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B.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C.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1kg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都是6.02×1023个,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小颗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总和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D.在同一温度下,不同质量的同种液体的每个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4.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经过一段时间后墨汁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只是由于()A.水分子和碳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不平衡造成的B.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C.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D.水分子间空隙较大造成的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D.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6.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试验,错误的是()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7.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D.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8.两个分子从相距较远(分子力忽略)开始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A.分子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D.两分子从r0处再靠近,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9.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A.氧气的内能较大B.氢气的内能较大C.两者内能相等D.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温度低的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C.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也越来越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填空题1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的实验中,试验简要步骤如下: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

B.将一滴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带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

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用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D.用公式d=V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

SE.根据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F.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置好的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

上述试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12. 已知一滴水的体积是6×10-8m3,则这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个。

13. 如果取分子间距离r=r0(r0=10-10m)时为分子势能的零势能点,则r<r0时,分子势能为值;r>r0时,分子势能为值。

如果取r→∞远时为分子势能的零势能点,则r>r0时,分子势能为值;r<r0时,分子势能可以为值。

(填“正”、“负”或“零”)14. 某人做一次深呼吸,吸进400cm3的空气,据此估算他所吸进的空气分子的总数约为个。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1×1022)三、计算题15.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cm,试求(1)油酸膜的面积是多少cm2;(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