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四课 学案1

合集下载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学案及答案(4-7课)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学案及答案(4-7课)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单元学案及答案(4-7课)四上科学学案4 ⽔变咸了【探究⽬标】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

2.知道⽔有溶解物质的特性。

【重点、难点】了解溶解在⽣活中的作⽤。

【课前准备】⾷盐、⽩糖、⼩苏打、洗⾐粉、奶粉、⾷⽤油、⽯⼦、粘⼟、粉笔末【探索导航】把糖放⼊⽔中,⽔变甜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说你的理由。

【课堂探究】探究:盐、⾼锰酸钾在⽔中是怎样变化的?(⼀)盐在⽔中的变化把盐放到⽔杯中,⼀会⼉,我发现盐;尝尝杯中的⽔变;说明了盐在⽔中。

(⼆)⾼锰酸钾在⽔中的变化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锰酸钾颗粒,最后变为,⽤⾁眼看不见的微粒;⽔全变红了,⽽且溶液的上下液体⼀样红,说明了⾼锰酸钾是均匀的分布在⽔中的。

像⾷盐、⾼锰酸钾这样,在⽔中变成、⾁眼看不见的微粒,地分散在⽔⾥,不会⾃⾏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

【课堂达标】⼀、填空。

1.把沙⼦放在⽔中,不管你怎么搅拌,过⼀会⼉沙⼦都沉到⽔底。

这说明()。

2.像⾷盐、⾼锰酸钾这样,在⽔中变成、的微粒,地分散到⽔⾥,不会的现象叫做。

3.把⼏粒⾼锰酸钾放⼊⽔中,搅拌后,⽔全部变红了。

这说明⾼锰酸钾地分散到⽔⾥,变成,的微粒,也就是在⽔中了。

⼆、我会选。

1.下⾯不能溶于⽔的物质是()。

A、⾷⽤油B、⾷盐C、⾼锰酸钾2.下⾯能被⽔溶解的物体有()。

A、⾼锰酸钾B、⾯粉C、沙三、⼩法官。

1.⽔能溶解⼀些物质。

()2.因为⽩糖能溶解于⽔,所以在⼀杯⽔中能⽆限制的溶解。

()3.溶解在⽔⾥的物质虽然看不到,但并没有消失。

()四、⽣活中的科学。

家长洗⾐服时,通常先⽤温⽔浸泡洗⾐粉,为什么?【拓展知识】溶解砂糖时,使⽤冷⽔或热⽔哪⼀个较容易呢?当然是热⽔中的砂糖能迅速溶解。

但是空⽓却例外,温度越⾼则越不易溶解。

例如,溶解⼆氧化碳的汽⽔(苏打⽔)瓶不能直接曝晒在阳光下,即使冬天也不能加热饮⽤。

因为加热会使汽⽔中的⼆氧化碳消失,变成普通的糖⽔,⼀点也没有汽⽔的感觉。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第4课 真诚善待你我他 第2框 与友善为伴教案(1)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第4课 真诚善待你我他 第2框 与友善为伴教案(1)

与友善为伴年级八科目政治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 4.2与友善为伴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二2.2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宽容他人,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与人为善的内容。

正确认识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帮助他人的意义和做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以及教师讲解形成知识技能;学会理解、宽容、帮助他人,在交往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理解、宽容、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在交往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帮助他人的意义和做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理解他人的要求。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出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漫画图片,直接导入。

二、学习新课任务一:理解他人。

1、出示“家庭剧场”材料,学生阅读材料,交流看法。

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理解他人在交往中的意义:①理解他人是可贵的美德,体现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

②一个善于理解他人的人,待人体贴友善,往往能得到他人的好感和亲近,减少误会和摩擦,与他人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2、出示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故事,思考:①如果你是学习委员,你会怎么想?矛盾不解决,以后他们还能合作将班级管理好吗?②你认为应该如何化解他们的矛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起来。

情趣小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以生活事例出发,引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理解他人的要求?①多方面理解他人。

②换位思考,增进理解。

任务二:宽容他人1、“赏析漫画,续写故事”,学生赏析漫画,思考交流:情境A与情境B会有什么结果?这对我们交往有什么启示?学生在讨论基础上,总结归纳:宽容在交往中的意义?①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境界。

②交往中遇到磕磕碰碰,如果斤斤计较,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③如果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别人,则能彰显爱心与智慧,赢得更多友谊,获得更多朋友。

④让人不是怕人,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博大的情怀,一种生活的智慧。

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01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02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2.物质的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03意识,并能为人的□04意识所反映的□05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06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07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08具体的物质形态。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的产生人类社会是□01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02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人类社会的构成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03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04地理环境、□05人口因素和□06生产方式。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07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自然界是□08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09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10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11人和□12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总之,世界是□13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14物质性。

思考 Ⅰ.物质就是具体事物的总和,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错误。

哲学上的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Ⅱ.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的。

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错误。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Ⅲ.精神、意识现象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错误。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并不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探究活动一:物质概念情景: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往往仅限于肉眼能观察到的一些具体的物质。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二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含答案

第4课《诗经》两首诗经里的春天三月韶华胜极,诗经里的春天迢迢赶来,停在青衣女子的指尖。

这些诗经里的女子,犹如去岁枝头不肯凋谢的花朵零落在春天的田畴,择取野菜,疗饥果腹。

循着野菜清香微苦的气息,也许你已不能认出它们被时间模糊的容颜。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蘩,是白蒿。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薇,是嫩豌豆苗。

“薄采其芹。

”芹,不是水芹,也不是大叶芹,是水草……这些田间地头水泽泼辣生长的野菜,在诗经里是如此端庄古典,不容轻狎,今天突然照面常有惊艳之感。

春雨潇潇的夜晚,清越的歌吟引领我,在诗经里穿行。

外面的世界越来越静,静到如同沉船后的深海,而我的内心是如此浩繁。

窗外,草木正一日比一日丰盈,梨花如雪,覆盖田野,桃花红彻,燃尽千山,油菜花如轰轰烈烈的洪水涌到脚下。

植物的气息在夜晚妖娆热烈,升起于古中国的田野,田野上劳作的女子,女子心中,远方的征人。

那个采着卷耳的思妇,她忧伤地叹息:“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采了又采,可是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征人说,采了又采,冒出芽尖。

说回家何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

还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这些诗句,如一轮明月,映照岁月的无限暖意和诗意。

“温柔敦厚,诗教也。

”说的是诗经,说的也是野菜。

野菜,这宅心仁厚的女子,耕田绩布暖老温贫,现在,已经不再需要它来普渡众生,却依然葆有淡泊的品性和清洁的风骨。

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二、背景探寻1.《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2.《采薇》这首诗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

《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传记 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1

学 习 资 料 专 题第4课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学习目标 1.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2.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学习他关心国事、甘于淡泊的品质。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籍.贯( ) ②儒.生( ) ③菜肴.( ) ④踊.跃( ) ⑤奢侈..( ) ⑥卤.水( ) 答案 ①jí ②rú ③yáo ④yǒnɡ ⑤shē chǐ ⑥lǔ (2)多音字①兴⎩⎪⎨⎪⎧ 兴.奋( )兴.趣( ) ②创⎩⎪⎨⎪⎧ 创.新( )创.伤( ) ③强⎩⎪⎨⎪⎧ 勉强.( )强.大( ) ④几⎩⎪⎨⎪⎧ 茶几.( )几.何( ) ⑤仆⎩⎪⎨⎪⎧ 公仆.( )前仆.后继( ) ⑥朴⎩⎪⎨⎪⎧ 简朴.( )朴.刀( )答案 ①xīnɡ/xìnɡ ②chuànɡ/chuānɡ ③qiǎnɡ/qiánɡ④jī/jǐ ⑤pú/pū ⑥pǔ/pō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崇( )祟( ) (2)⎩⎪⎨⎪⎧ 帜( )炽( )(3)⎩⎪⎨⎪⎧ 幅( )辐( ) (4)⎩⎪⎨⎪⎧ 暄( )喧( )渲( )(5)⎩⎪⎨⎪⎧ 辫( )辩( )辨( )答案 (1)崇高/鬼鬼祟祟 (2)旗帜/炽热 (3)条幅/辐射 (4)寒暄/喧闹/渲染 (5)辫子/辩论/辨认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花八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称兄道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知天高地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动人事迹后而出现的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第1课时 家的意味(学案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第1课时 家的意味(学案课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①如今部分家庭存在矛盾,有些人忽视家的重要性, 缺乏家庭意识。②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家是 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家庭是社会的基 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 庭文明则社会文明。③开展“把爱说出来,家一直在”班 会活动,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有利于弘扬孝亲敬老 的传统美德,有利于社会安定和谐。
3.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在地上书画 教育儿子读书。
1. [2024年1月太原期末]一名男子与分别34年的父亲相见 后,两人相拥痛哭。他说:“今天和家人团聚,圆了我多 年的梦,我从此有家了。”这说明( C ) A. 家庭是由血缘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B.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C.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D. 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和修身之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7. 下列漫画能够体现“家的意味”的是( C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8. [立德树人·传承家风]某社区在文化广场举办“弘扬好家 风·送福迎新春”书法楹联展暨写春联活动。下列对联符 合家风主题的是( A ) A. 上联:德勤孝义传家宝;下联:和善诚信处世风 B. 上联:造林植树山川秀;下联:种草栽花庭院香 C. 上联:尊师重教师魂铸;下联:育才治国栋梁坚 D. 上联:少年不知勤学苦;下联:老来方悔读书迟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爱在家庭
如今,手机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一
系列家庭矛盾,一些人因沉迷于手机而忽视了家的重要

八上道法学案2单元第4课第1课时 尊重他人

八上道法学案2单元第4课第1课时 尊重他人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一、学习目标1.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2.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等。

二、自主预习1.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等。

2.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等。

3.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消除,增进,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4.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

三、合作探究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

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

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维多利亚。

”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

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女王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四、随堂演练1.下列做法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A.逼回族同学喝酒B.在公交车上与孕妇抢座C.发自内心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D.嘲笑、指责农民工衣服脏2.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如果让你代表学校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学习用品,下列方式中最合适的做法是( )A.感慨他们生活条件的艰苦,充分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B.尊重他们,在和他们深入沟通后,把同学们的捐助和友谊留下C.炫耀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的优越条件,欢迎他们到城市来做客D.让特别贫困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痛楚,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3.一次,因为周总理咳嗽,理发师一不小心给他的脸划了一个小口子,周总理不但没有责怪理发师,还马上向理发师道歉:“这都怪我咳嗽时没和你打招呼!”并留下理发师一块儿吃饭,以解除理发师不安的心情。

这说明( )A.周总理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B.这件事情是由周总理引起的,所以周总理向理发师道歉是应该的C.理发师的技术不佳,应该受到批评D.周总理尊重他人,因而也能赢得他人的尊重4.李浩与人交往时,常常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并且他只愿意与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交往,从不与家庭贫困、学习成绩差的人交往,还经常讽刺嘲笑他们,慢慢地同学们都疏远了他。

人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含答案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永远的烛之武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

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

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

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

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

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

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

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

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

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培养古文句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1
2
3
4
5
1.那种“一个领导一个想法,一个领导一个提法,一个领导一个搞 法”的执政思路,在现实生活中还严重存在,有的决策项目成为 让百姓抱怨、国家买单的“烂摊子”。克服随意决策的现象,需要 ( ) A.立法机关完善相关法律,确保有法可依
B.对人民群众的意见完全采纳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
①是政府审慎行使权力的表现 ②是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 ④说明只要是公众意见政
B.②③④ D.①③④
当堂检测
探究二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解析
政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政府审慎行使权力,坚
持科学民主决策、尊重民意,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应入选;④
本身说法错误,应排除。
答案 C
政府各项权力。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
根本宗旨,就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二 科学决策
探究升华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2014年山东省省政府工作报告 起草轨迹采撷: 2014年1月3日上午,郭树清来 到省民主党派办公大楼,登门 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C.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依法行政
D.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1
2
3
4
5
解析 随意决策,说明决策者没有做到严格依法行使其 权力,依法处理行政事务,因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应严格依法行政,故选C。决策者决策随意,不在于没有
法律可依,而在于决策者不依法办事,故A不合题意;
(3)要处理好公民的积极参与和政府决策之间的关系。二者
密切相联,缺一不可。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二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我党、我国整个
名师点拨 民主决策: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尊重少数原则
国家机构决策等各种活动中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但在支
持大多数的同时,又要支持尊重少数的意见,做到充分考虑少数
后者为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②内容不同。前者之“政”
为政务,即依法行使行政职责;后者之“政”为政权,即
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权。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政府依法行政
(2)联系:①依据相同:都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②目的相同:都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质都是为了保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二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1.政府权力的行使环节:决策、 执行 、监督。 2.政府决策是否科学的重要性:关系着 国计民生 。 3.政府应怎样进行决策: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 决策。 提醒 依法行政的本质是行政为民。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
府,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了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知识归纳整合
政府的权力: 依法行使
含义
依据宪法和法律 根本原因 必要性、意义
政府依法行政
原因 要求
科学决策、民主 决策、依法决策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热点追踪
新闻播报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飞
往北京的MH370客机在中途
失去联系,机上的一百多名
中国公民牵动着我们的心,
伴随着依法行政的前行,人们开始用法治的眼光打量周围 的一切,“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变成了领导干部的常用 语,学法、信法、守法成为了人们的自觉行动。 (1)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需要政府
怎样做? 答案 政府依法行政应该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当、
权责统一等。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政府依法行政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
提高政府的 威信 。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 缺失和滥用 ,提高行政管理
水平。
(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建设。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政府依法行政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二 科学决策
答案Βιβλιοθήκη 民主决策依法决策(1)从政府的决策角度看,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 意、集中民智。 (2)从公民参与的角度看,公民应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与 政治生活,充分行使公民的表达权、参与权。
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后者是前者的政治保证,前者是后者的重要体现。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政府依法行政
典例 1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 求。下列选项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②发改委 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④环 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学案1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学习目标
1.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 2.知道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具体要求。
3.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要点晨背
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 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这就是依法行政。 2.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具体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 权责统一等。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二 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2014年1月6日上午,郭树清出席专家学者座谈会,当面征
求专家学者的意见。
2014年1月7日上午,郭树清又参加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
将报告稿呈给基层代表,提前让他们提出意见建议。
…… 2014年山东省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轨迹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自主探究
)
③权责统一原则
④对人
B.②③ D.③④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1
2
3
4
5
解析 “多头执法”造成职责不清,违背权责统一原则,③符合
题意;“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从根本上
违背了对人民负责原则,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1 5.下列做法体现科学民主决策的是( )
当堂检测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1
2
3
4
5
人民群众的意见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能不加分析地完 全采纳,B本身错误; 材料主要说的是领导干部自身的问题,D与题意无关。
答案
C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自主探究
1
2
3
4
5
2.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要 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法律34件, 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议案,制定修订行政法规47件。政府依法 行政,有利于 ( ) ①维护公民的特权 ②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贯彻依法治国 方略 ④保障人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对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马航客机的搜救工作,李克强
总理在百忙之中来到国务院应急指挥中心与前方搜救的
船长通电话,要求全力搜救失联的客机。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新闻播报
3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也和澳大利亚总理通电话, 习近平主席强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出百分之百的 努力。面对空前的搜救难度,面对复杂的海域情况,我国 政府依然组织各种力量参与搜救工作,并做好一切应急处 置工作,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马航失联客机上的一百多名 中国人的关心,对中国公民生命的尊重!
探究升华
2014年2月15日电,据中国政 府网消息,近日,经研究论 证,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 下放64项行政审批项目和18个子项。另建议取消和下放6项 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行政审批项目,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 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政府依法行政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1
2
3
4
5
解析 ①②③表述的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④是对政府履
行职能的表述,都符合题意,故应选D项。
答案 D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1
2
3
4
5
4.甘肃省全面清理行政执法事项,确权限权,切实规范行政执法 行为,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问 题。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违背了( ①合法行政原则 ②程序正当原则 民负责原则 A.①② C.①④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1
2
3
4
5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①说法错误,②③④均
符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 C
自主探究 热点追踪 当堂检测
1
2
3
4
5
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各级各部门着力打好行政审批制 度改革、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执
法行为、提升工作效率“五大攻坚战”。据此回答3~4题。 3.甘肃省政府这样做( ) 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②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 本要求 ③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履行了政府加强社会建 设的职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