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模板定稿刘

合集下载

《 》课程标准模板(参考)

《    》课程标准模板(参考)

《》课程标准【注:以下内容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板填写: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填写A 模板;项目化课程填写B模板;整周实训课程填写C模板;其它课程填写D模板】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说明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还是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或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

说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本课程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专业能力定位,服务于哪些岗位要求开设本课程的;如是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职业素质或者能力定位,服务于从事哪些职业工作要求开设的课程;专门为掌握知识、拓展专业素质开设的课程可以按照传统的描述方式。

(二)先修后续课程除说明本课程的前导后续课程外,还应说明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思路首先说明课程设计的理念;其次在分析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说明学习情境中教学内容选取和排序思路。

最好能用表格描述通过学习领域学习来培养行动领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首先描述课程的总体目标。

用具体、明确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能力目标——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用××做××”。

这里所说的“做”,是指“完成专业任务”,不是指“掌握知识”。

所以,“能理解××概念,能掌握××定义,能回答××问题”之类,都不是我们要求的能力目标。

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①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②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③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④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⑤按照规范操作的能力;⑥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⑦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⑧事故的处理能力;⑨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⑩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应首先分析本课程直接服务的后续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本课程的哪些知识、能力、素质,再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本课程在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

课程标准编制模板及说明

课程标准编制模板及说明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学时数:学分:年月《》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编写建议: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地位、功能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内容。

二、设计思路编写建议: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内容编排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等内容。

课程设计思路必须依据所属专业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应职业资格标准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方面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目标编写建议:课程教学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

文字表述可分三段,第一段为总体描述,即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二段说明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具体明确的能力目标。

为了使得课程目标的表述能够明确,尽量不要使用“知道”、“了解”、“理解”、“懂得”、“熟悉”之类的动词,否则,所描述的课程目标就会非常模糊。

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配置和管理FTP服务器”。

第三段说明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社会能力或方法能力目标。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编写建议:在内容选取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岗位要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职业能力课程要尽量按照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基本素质课程可以按照教学单元或知识模块等来确定课程内容。

为使课程内容与要求表述清晰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建议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配置和管理DNS服务器”。

课程内容和要求是根据课程目标对本课程主要内容进行设计。

请将达到课程目标应当完成的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填写在下表中,其中的教学内容不要采用章节方式描写。

五、实施建议编写建议: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选用或编写建议、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标准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如:本课程是XXX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建议该部分用一段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三、设计思路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里的描述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要重复,尽可能采用概括性的语言四、课程培养目标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主要围绕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采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述“能运用…,完成…”,且这些能力是可测量和可展示的。

具体应从下述3个方面展开表述:1.专业能力: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职业活动工作能力。

2.方法能力: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具有的“思辨”、“应变”等能力,应达到的“会学习”、“会工作”等职业素质能力。

3.社会能力: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

如:沟通和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心理素质、诚信品格、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等。

课程学习目标的表述要体现能力导向、学生主体、项目载体、素质训练、理实一体化,需列举出显性的目标。

中职课程标准模板

中职课程标准模板

中职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1: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标准
(黑体,三号,居中,1.5倍行距)
一、课程概述(黑体,四号,加粗, 1.5倍行距。

下同)
(一)制定依据(宋体,小四号,加粗,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

下同)
本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正文: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20磅。

下同)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专业必修课(选修课),是校企(院)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后续课程)。

课程标准之模板

课程标准之模板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总学时数:66(理论课学时数:30 实践课学时数: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数:36)学分数:3适用专业:???一、课程的性质1、本课程是一门必修课;2、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3、本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既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又具有独立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

该课程主要的任务是:一是**。

二是**。

在专业课学习中不断强化学习目标,使学生成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能力目标指导下,基于**工具的使用,重点讲解**应用。

四、课程基本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的基础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掌握**技能。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养成二维动漫**师的基本职业技能。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通过学习,取得**证书.五、先修课程****。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本课程包括***内容,由***部分组成,***为课程的重点,且课程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面对以上的特点,将课程学时分配按照根据知识点平分的原则进行分配,针对***设计师的岗位要求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选用***标准培训教材,并以此为依据选择课程的内容。

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为了实现本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将课程组织安排如下: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将基本概念和简单操作融入简单案例中,便于学生掌握。

七、教学方法本课程的采用了组合教学方式,由老师配合简单案例讲解基本概念及简单操作,之后让学生完成老师讲解的简单案例,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熟悉简单操作的具体过程和意义。

八、教学评价建议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期末考核评价的方法为上机实际操作闭卷考核方法,题目主要由软件的操作和简单动画实现等模式。

2、教学过程评价根据每名学生的出勤、回答问题及作业完成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4、课程成绩形成方式依照课程期末考试评价及方式占课程成绩的80%,教学过程评价占课程成绩的20%的原则生成学生的最终成绩。

课程标准 模板 (2020)

课程标准 模板 (2020)

附件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2020版)二级学院(部):制订人:审定人:*******学院教务处制年月日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信息表2.课程标准制定人员注:制定人员中应该有企业专家二、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正文)三、课程的性质概要性地阐述课程类型、课程功能两个方面的内容。

1、概要性地阐述课程类型、课程功能两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小四号宋体,1.5 倍行距,下同)示例,本课程是...专业(群)必修(或选修)的一门通识平台(或专业大类平台、专业方向、专业拓展)课程,是在学习....课程.、具备了.....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课(或者不门理论(或实践、理论十实践、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业方向、专业拓展)课程,面向...工作岗位,培养...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专业核心课程。

四、依托与服务的课程五、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正文)(二)能力目标(正文)(三)素质目标(正文)(三)毕业要求指标点六、课程设计(一)设计思路秉承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深挖本课程课程蕴含×××××××思想素质教育元素,有效地将学生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教育融入本课程教学全过程;同时,根据岗位成才的培养理念,坚持校企合作共赢、责任共担的原则,××××××××××××××××××××××××××××××××××××××××××××××××××××××。

《XXXXXX》课程标准(模板)

《XXXXXX》课程标准(模板)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XXXXXX》专业《XXXXXX》课程标准(模板)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必修/专业选修/公共选修课程类型纯理论/理论+实践/纯实践课程性质公共课/职业平台课/职业能力课课程学分课程学时修读学期第X学期核心课程是/否合作开发企业XXXXXX、XXXXXX、XXXXXX(公共基础课程此行可删除)执笔人至少有一名合作开发企业人员(非公共基础课)审核人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明确本课程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阐述该课程预期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如:本课程是XXX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XXX、XXX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与后续课程XXX、XXX相衔接,共同培养……。

建议该部分用一段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1.2设计思路1.2.1本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路在描述中应提到最新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及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比如诸如此类的语言:“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为导向的……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开展广泛调研,在……的基础上,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技术,遵循……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情境设计。

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培养学生……(语言和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不要重复,这里要采用概括性的语言)”1.2.2学习情境设计的基本依据在描述中应提到本课程是为培养什么岗位的具有什么技能的学生而设计的学习情境,遵循了什么样的逻辑路径,比如诸如此类的语言:“该门课程是以……专业就业面向……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

遵循……的路径选择(或逻辑体系或认知发展规律等等),选择以……作为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均能体现……。

课程标准模板(参考)

课程标准模板(参考)

课程标准【注:以下容可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板填写: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填写A模板;项目化课程填写B模板;整实训课程填写C模板;其它课程填写D模板】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说明课程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还是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或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

说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本课程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专业能力定位,服务于哪些岗位要求开设本课程的;如是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应说明针对哪些专业人才培养的哪些职业素质或者能力定位,服务于从事哪些职业工作要求开设的课程;专门为掌握知识、拓展专业素质开设的课程可以按照传统的描述式。

(二)先修后续课程除说明本课程的前导后续课程外,还应说明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设计思路首先说明课程设计的理念;其次在分析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说明学习情境中教学容选取和排序思路。

最好能用表格描述通过学习领域学习来培养行动领域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三、课程目标首先描述课程的总体目标。

用具体、明确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能力目标一一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用XX做XX”。

这里所说的“做”,是指“完成专业任务”,不是指“掌握知识”。

所以,“能理解XX概念,能掌握XX定义,能回答XX 问题”之类,都不是我们要求的能力目标。

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①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分析、表达能力;②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③对项目任务结果的展示、分析、评价能力;④对工作环境的熟悉能力;⑤按照规操作的能力;⑥按照安全要求操作的能力;⑦主要工具的使用能力;⑧事故的处理能力;⑨在复杂环境中做事、与人竞争协作的能力;⑩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

应首先分析本课程直接服务的后续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本课程的哪些知识、能力、素质,再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说明本课程在能力、知识、素质等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

【然后分类叙述具体目标,采用如下三种目标的描述:】(一)能力目标【注:尽可能使用清晰、便于理解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知识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知道”“了解”“懂得”“掌握”“熟悉”之类的动词;能力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物流仓储管理软件”;素质目标的表述建议采用“获得、形成、树立、提高、发挥、发展” 等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适用专业:
学时/学分:编制人: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适应……的工作要求。

它要以……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课程的基础。

(表述中要体现各关键词的内容)
1.2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
本课程是依据……
……
……
……
2、课程目标
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
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本课程设置的项目活动,使学生了解……,熟悉……,理解……;会……,能做……;并养成……。

2.1知识目标
●……
●……
●……
2.2技能目标
●……
●……
●……
2.3素质目标
●……
●……
●……
3.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4.实施建议
4.1教材的组织与开发
①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开发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②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③教材内容尽可能融合职业资格技能标准,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符合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④教材中任务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2教学建议
①……
②……
③……
……
4.3教学评价
①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
4.4资源开发与利用
①注重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仿真软件。

②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③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

……
5.其他补充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