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人血糖管理
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

一、背景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院内血糖管理已成为提高患者救治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患者血糖稳定,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院特制定以下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院内血糖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
2. 院内血糖管理小组:由内分泌科主任担任组长,其他科室主治医师、护士长为成员。
三、应急预案1. 血糖监测(1)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每日血糖监测,监测频次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2)对血糖异常患者,立即通知内分泌科会诊,并按照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3)建立血糖监测档案,记录患者血糖变化情况。
2. 血糖异常处理(1)高血糖1)立即测量血糖,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口服降糖药。
2)加强患者饮食管理,减少高热量、高糖食物摄入。
3)增加患者运动量,促进血糖稳定。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
(2)低血糖1)立即测量血糖,根据医嘱给予糖水或葡萄糖注射液。
2)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吸氧、吸痰等支持治疗。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低血糖反复发生。
3. 会诊与转诊(1)对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立即通知内分泌科会诊。
(2)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与内分泌科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妥善安置。
4. 健康教育与随访(1)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血糖管理的认识。
(2)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5.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足够的血糖监测设备、胰岛素、葡萄糖注射液等应急物资。
(2)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的有效期,确保物资质量。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院内血糖管理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血糖异常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血糖监测、血糖异常处理、会诊与转诊、健康教育与随访等。
五、总结院内血糖管理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血糖管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共同做好血糖管理工作。
ICU患者血糖管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咳嗽、咳痰等症状,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治疗措施。 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06
icu患者血糖管理的临床研究与展望
临床研究进展
01 02
研究一
一项关于ICU患者高血糖管理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与常 规护理相比,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时降低患 者死亡率和急性肾损伤发生率。
精细化血糖管理阶段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精细化血糖管理逐渐成为趋势,强调对患者的血糖进 行持续监测和精细调控,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2
icu患者血糖管理的病理生理学
血糖的代谢与调控
01
血糖的合成与分解
血糖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通过合成与分解代谢维持动态平衡。
02
血糖的调控
血糖调控涉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相互作用。
03
葡萄糖的转运
葡萄糖通过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调节细胞内的葡
萄糖浓度。
重症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
1 2
应激状态
重症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如创伤、感染、 手术等,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等分 泌增加。
高血糖的危害
应激性高血糖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 降、组织损伤等,影响患者的预后。
研究二
针对ICU患者的血糖控制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严格的血糖控制策略对 于ICU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03
研究三
一项关于ICU患者血糖管理的大型观察性研究显示,高血糖与患者死
亡率、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密切相关。
研究热点与展望
1 2
研究热点一
如何制定更加安全和有效的血糖控制策略是当 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以下是 7 条主题为“全院血糖管理实施方案”的内容:1. 嘿,咱这全院血糖管理可不能小瞧啊!你想啊,这就好比一场精密的战斗,医生、护士、患者都得紧密配合。
就说有个患者老张吧,之前对血糖不在意,后来经过我们全方位的管理和指导,那血糖控制得多好呀!咱就得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这场“战斗”中的角色,医生准确诊断、护士精心护理、患者积极配合,这样才能打个漂亮仗,不是吗?2. 全院血糖管理,那可是得认真对待呀!这就像是搭积木,每一块都得放对位置。
比如李阿姨,以前总觉得血糖高一点没事,后来通过我们大家耐心地给她讲解和管理,她才意识到严重性。
我们得从病房到门诊,每个环节都把控好,别让血糖这个“小捣蛋”捣乱,大家一起努力,肯定能行啊!3. 哎呀呀,全院血糖管理可太重要啦!这就跟管理一个大团队一样。
你瞧,医生负责制定策略,护士负责执行,患者要乖乖听话。
就像小王那次,一开始不重视,后来经过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他的血糖稳定了。
我们得让每个人都动起来,让血糖乖乖听话,难道不是吗?4. 全院血糖管理,这真不是开玩笑的呀!这好比是驾驶一艘大船,船长、船员、乘客都得齐心协力。
比如小赵,有阵子血糖波动大,多亏了我们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也要有自我管理的意识,这样咱们的“大船”才能稳稳向前,对吧?5. 哇塞,全院血糖管理必须得重视起来呀!这就像一场接力赛,一棒接一棒不能掉链子。
想想那次老孙,就是因为我们全程紧密管理血糖,他才恢复得那么好。
大家都要尽好自己的责,不能马虎,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加油,能做到吧?6. 嘿哟,这全院血糖管理可不简单呐!简直就是一道复杂的谜题,需要我们各个科室一起解开。
就像那次小刘,要不是大家一起想办法,他的血糖哪能控制好呀。
我们得让每个岗位都发挥出最大作用,攻破这个血糖难题,肯定没问题呀!7. 全院血糖管理,那可真是关键得很呐!这就像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来完成。
护士如何管理病人的血糖

护士如何管理病人的血糖血糖管理在病人的健康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的病人而言。
作为关键的医护人员,护士在病人的血糖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护士如何有效地管理病人的血糖,以确保病人的健康与安全。
1. 监测血糖水平:护士需定期测量病人的血糖水平,以了解病人的糖代谢情况。
根据医嘱,护士可以使用血糖仪或其他测量设备来获得准确的血糖值。
监测血糖水平的频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病情随时变化、用药剂量调整、特殊情况下等。
2. 记录和分析数据:护士需要准确地记录每次血糖监测的结果,并及时与医生、其他护士和病人本人共享这些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医疗团队更好地评估病人的糖代谢情况,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护士还应该学会分析和解读血糖数据,以便及时调整病人的治疗计划。
3. 提供正确的饮食指导:饮食是糖尿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护士应该向糖尿病患者提供正确的饮食指导,包括饮食内容、饮食时间和食物的选择。
护士可以与病人共同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提供相关的营养教育和建议。
4. 监测药物治疗:对于使用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或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的病人,护士需要监测他们的用药情况。
护士应确保病人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且及时了解病人对药物的反应。
如果病人出现过量或欠量的情况,护士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与医生协商调整治疗方案。
5. 教育和支持:护士可以通过教育和支持帮助病人更好地管理血糖。
护士应该向病人提供有关糖尿病管理的知识,并解答病人在日常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此外,护士还应该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提供情感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并与医疗团队保持良好合作。
6. 早期干预和应急措施:护士应准备好应对血糖异常的情况,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护士需要了解并熟练掌握应急血糖管理的技能,如低血糖的处理方法、应用葡萄糖饮料或胰高血糖素的途径等。
总结:护士在病人的血糖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食谱推荐

ICU患者的血糖管理与食谱推荐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ICU(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针对ICU患者的血糖管理和食谱推荐成为重要的课题,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的血糖管理和食谱推荐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血糖管理ICU患者的高血糖情况常见且严重,控制血糖水平对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血糖管理策略:1. 严密监测:ICU患者的血糖水平应受到密切监测。
通常情况下,每2到4个小时测量一次血糖。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血糖,确保血糖水平在可控范围内。
2. 胰岛素治疗:对于存在高血糖的ICU患者,胰岛素治疗是常用的控制手段。
通过合理的胰岛素使用,可以将血糖维持在目标范围内,避免高血糖带来的并发症。
3. 个体化治疗:不同ICU患者的血糖管理需求可能不同,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基础疾病、营养需求、体重、肾功能等因素来实现。
二、食谱推荐ICU患者的食谱推荐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营养需求、消化吸收能力和合并症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提供恰当的饮食管理:1. 高蛋白摄入:ICU患者的新陈代谢率较高,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维持肌肉和器官功能。
推荐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鱼、奶制品、豆类等。
2.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尽管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但对于ICU患者来说,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导致高血糖。
因此,建议限制患者摄入过多的主食和糖类食物。
3. 维持液体平衡:ICU患者常存在液体丢失或潴留的情况。
在饮食管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液体摄入量,确保水平衡和电解质稳定。
4. 考虑口服能力:由于ICU患者常常需要卧床休养或接受人工通气支持,他们的吞咽和咀嚼能力可能受到限制。
因此,在饮食推荐中,应考虑到患者的口服能力,提供易于吞咽和消化的食物。
5. 预防营养不足:由于疾病和治疗的压力,ICU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住院病人的血糖管理

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3 促进康复
通过控制血糖,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和效果。
饮食和药物治疗调整
1
个性化饮食计划
制定适合病人需求和血糖控制的饮食方案。
2
药物调整和优化
根据血糖水平变化调整药物剂量和类型。
3
合理使用胰岛素
在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常见的血糖管理问题
住院病人的血糖管理
住院病人的血糖管理
病人血糖水平变化
1
高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2
控制高血糖对住院病人的健康和康复至
关重要。
3
分析住院后的血糖水平
了解病人住院期间血糖的变化趋势和原 因。
监测血糖水平
确定监测血糖的频率和使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适的方法。
合理的目标血糖水平
1 个体化目标
根据病人的情况和特点设定适当的目标血糖水平。
2 病人家庭的支持
鼓励病人家庭成员提供支 持和积极参与血糖管理。
3 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指
导
提供医护人员培训,确保 他们能提供专业的指导和 支持。
多学科协作
医生、护士、病患家属共同合作, 共同制定血糖管理方案。
血糖管理的综合措施
1
锻炼与康复
在住院期间适度锻炼以促进康复和血糖管理。
2
避免高糖食物
提供关于低糖饮食的教育和支持,并避免高糖食物的摄入。
3
床头血糖监测
培训护士正确使用床头血糖监测设备。
病人自我管理与康复
1 自我监测和治疗
教育病人如何自我监测血 糖和调整治疗方案。
低血糖风险
减少低血糖风险,提高血糖的稳定性。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高血糖高渗状态和乳酸酸中毒伴高血糖等 • 糖尿病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经门诊调整治疗不达标 • 病程长的糖尿病需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或评估
妊前糖尿病计划妊娠期间 3.9---6.5
餐后2h血糖 餐 后 血 糖 HbA1C (mmol/L) (mmol/L) (%)
< 8.5
<6.5
妊前糖尿病妊娠期间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
3.3---5.6 3.3---5.3 ≤7.8
5.6---7.1 <6.0
≤6.7
<5.5
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
•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或拟进行急症和择期大中小手术的患者,在术前 、术中和术后建议宽松控制血糖;对于精细手术(如整形手术),血糖 需严格控制;对于器官移植手术需一般控制血糖
血糖管理措施
• 对血糖控制未达标的非内分泌科住院高血糖患者,尤其在合并有糖尿 病酮症、DKA 和糖尿病高渗状态等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建议邀请内 分泌专科医生协同诊治
• 根据上述情况及糖尿病分型完善降糖及综合治疗方案。 • 制订并实施饮食、运动治疗方案。 • 全程糖尿病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
、预防低血糖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足保护、 体重管理等
出院前准备
• 制订院外降糖及综合治疗方案。院外降糖方案在住院期间 逐步形成,或胰岛素强化治疗转为院外非胰岛素强化治疗 方案时需要至少监测 1 天的 7 次血糖,以评估治疗方案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神或智力障碍、心脑血管疾病既往史和(或)风险程度、是否需重症监 护、是否需进行手术、手术的类型(急症、择期、整形等精细手术、 或器官移植手术);患者的营养状态、进食情况(禁食、正常摄食,或 胃肠外营养)等
住院血糖控制宽松标准

住院血糖控制宽松标准
一、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0小时后的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住院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标准通常在3.9-7.0mmol/L 之间。
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此范围,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高血糖带来的并发症。
二、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患者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对于住院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的控制标准通常在
4.4-10.0mmol/L之间。
如果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高于此范围,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避免高血糖带来的并发症。
三、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患者近8-12周平均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住院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通常在6.5%-7.5%之间。
如果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此范围,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血糖控制情况,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制定。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等情况综合考虑,制定适合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一般控制
空 腹 血 糖 ( FBG ) 或 餐 前 血 糖(PMBG):6 ~ 8 mmol / L;餐后 2 h 血糖(2hPBG)或不能 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 ~ 10 mmol / L。
3
宽松控制
FBG 或 PMBG: 8 ~ 10 mmol / L。2hPBG 或 不 能 进 食 时 任 意 时 点 血 糖 水 平: 8 ~ 12mmol / L,特殊情况可放宽至 13. 9 mmol / L。
控制不良的高血糖;手术;或危重疾病
1、胰岛素是首选,尤其高度推荐于危重患者。 2、基础+餐前胰岛素效果优于滑动胰岛素治疗方案。
很多研究表明,以下可作为临床应用指南:
• 入院后大部分患者应终止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 每日胰岛素总剂量起始于:胰岛素总量的一半做为基础胰岛 素,另一半做为餐前速效胰岛素,可考虑调整餐前速效胰岛 素剂量。
精细手术(如整形
器官移植手术 急 诊 手 术 ( 术 中 、 术 后) 大 中 小 手术 精细手术(如整形) 器官移植手术 E E E
E
E
表3妊娠期高血糖血糖 管理目标
病情分类
空腹血糖
餐后1h 血糖
餐后2h血糖
餐后血糖
平均血糖
妊前糖尿病计 划妊娠期间
3.9~6.5 B
<8.5 B
妊 前 糖 尿 病 妊娠 期间及妊娠 期显性糖尿病
规范化
个体化
控制院内高血糖的理想模式---- 全院血糖管理
表1 非手术住院及重症监护 病房患者高血糖控制目标
病情分类
新诊断、非老年、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 降 糖 治 疗 无低 血 糖 和 体 重 增 加 ( 超 重 及 肥 胖患者)等不良反应
宽松
一般
Hale Waihona Puke 严格B低血糖高危人群
脑心血管病患者及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特 殊 群 体:肝 肾 功 能 不 全 糖皮质激素治疗 高龄老年 预期寿命<5年(如癌症等) 精神或智力障碍 独 居:老 年 非老年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糖尿病 患者住院,住院期间血糖不一定要达标;降 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尽 量避免超重及 肥胖患者体重增加;另一方面,不能因采 用宽 松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险。
1
严格控制
FBG 或 PMBG:4. 4 ~ 6. 0 mmol / L 。2hPBG 或不能进食时任 意时点血糖水平:6 ~ 8 mmol / L。
1、2009年AACE和ADA《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共识》; 重症、非重症(血糖控制目标)。 2、2011年ACP《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管理指 南》 3、这些权威指 南与我国住院患者情况不甚一致;如由于 各种原因,我 国住院患者病情轻者比例较高,甚至新诊 断糖尿病患者也被收入医院治疗,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糖 尿病较多, 往往为作术前准备等。因此患者病情差异很 大。 为了较合理地解决临床工作者 的实际问题,中华 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对我 国成人住院患者高 血糖管理制定了个体化的血糖管理目标 。
质疑
过早终止研究 研究流程偏移 未能完成受试者入院 也有可能是强化胰岛素治疗组继发于低血糖 的死亡率抵消了其他患者死亡率的获益
另一项里程碑的研究———评价正 常 化 血 糖 管 理 对I C U 患 者 死 亡 率 的 影 响 ( N I C E -S U G A R ) 结 果 发 表 : 与严 格 控 制 血 糖 组 ( 4 . 5 5 ~ 6 . 0 m m o l / L ) 相 比 , 常 规 血 糖控 制 组 ( 臆 10mmol/L)死亡率明显降低[1 2 ] 。 该 结 论 与V a n d e n B e r g h e 研究结果截然相反。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 专家共识(2013年)
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
• 是指识别与治疗因急性疾病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无论是 住院前已存在的糖尿病或初发高血糖。这种情况发生可能发 生在ICU或非重症监护病房,二者的临床证据与实践指南有 所不同。 1、住院前已患糖尿病 2、住院时新诊断的糖尿病 3、暂时性高血糖:可能与应激、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等) 或肠外及肠内营养相关,并在相关因素去除后血糖可降至正常 。 注意:所有住院期间初发高血糖的患者出院后应随访空腹血糖 或糖化血红蛋白以明确糖尿病诊断。
血糖控制证据评分:
高质量的证据表明,与内科ICU患者 相比,强化降糖治疗可使外科ICU患 者获益更多。(EvidenceA) 重症患者的强化降糖治疗:中等质量 证据表明,强化降糖治疗并未明显减 少住院死亡率,反而会增加低血糖的 风险(荟萃分析)(EvidenceB)
血糖管理
控制院内高血糖,并非越低越好,而是需要
3.9~5.5 B
5.4~7.1 B
<-6 . 1 B
妊娠糖尿病
5.0~5.5 B
<-7 . 8 B
<-6 . 7 ~ 7 . 1 B
• 1、新诊断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原则与已确诊的糖尿 病患者相同。但需考虑以下因素:住院期间影响因素,饮食 不规律,频繁检查改变饮食习惯等。出现以下情况,住院患 者可能不能继续入院前的用药方案:肾功能波动或需要静脉 应用造影剂检查(二甲双胍),心衰加重(噻唑烷二酮类) ,或术前不能口服药物。 • 2、鉴别高血糖类型有助于在住院期间建立一个明确的血糖 控制方案。例如新发现的住院死亡率高,1型糖尿病需警惕 出现酮症酸中毒。
控制良好的已知糖尿病:稳定的非重症 疾病
住院期间,在患者进食状态变化的情况下,调整降糖药物的合 适剂量会有一定的难度。胰岛素是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入院后可继续入院前胰岛素方案。
2型糖尿病:目前尚无有力证据证支持入院后维持原有口服药 物方案。大多数患者会改为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控制良好, 可考虑继续口服。
其他治疗考虑因素:
• 若入院前已行胰岛素治疗,每次胰岛素剂量相加可为每日胰 岛素总剂量。 • 皮下注射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可为长效、也可为中效。 • 长效治疗时,每日总剂量一半为长效(1-2次给),另一半 为速效(餐前给) • 中效治疗时,每日总剂量的2/3可早晨给予(可进一步分为 2/3的中效胰岛素及1/3速效胰岛素),另1/3可晚上给予( 可进一步分为1/2的速效胰岛素晚餐前给及1/2中效胰岛素睡 前给予)。 • 不推荐单独使用滑动胰岛素治疗,但对于某些患者临时采用 滑动
病理生理学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糖在急症医疗或外科疾病的发展 中并不是一个生理的或良性的状况,而是临床预后不良和高 死亡率的标志。 • 治疗高血糖可改善预后,这一认知是的更多人关注这一领域 。 • 住院患者高血糖通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相关。 胰岛素抵抗通常与感染、应激激素、或细胞因子诱发的炎症 状态相关。其中的一些因素亦会影响胰岛B细胞的功能从而 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 伴发病的治疗常会加重高血糖。如糖皮质激素诱导胰岛素抵 抗。肠外营养的脂肪高负荷会增加游离脂肪酸浓度,从而影 响葡萄糖代谢。
该 果 疗 症 发 病 断 达
中心又发表了一项MICU的研究结 ,发现在这类患者中胰岛素强化治 虽 没 有 降 低 死亡 率 , 但 明 显 降 低 并 发 发 生 率 [ 1 0 ] 。 随 着 糖 尿 病 控 制和 并 症试验(DCCT)、英国前瞻性糖尿 研 究( U K P D S ) 的 结 果 公 布 , 对 新 诊 糖 尿 病 患 者 进 行 严 格血 糖 控 制 逐 渐 成共识。
质疑:
控糖方法正确? 未阐明低血糖发生率与死亡是否相关
血糖管理个体化观点逐渐得到认同:
近年来,糖尿病研究(VADT)、糖尿病与 心血管疾病行动研究(ADVANCE)均显示 对病程较长的或心血管风险较高的糖尿病患 者的血糖控制并非越严越好。 2009年完成的中国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 调查的结果显示:14.9%的糖尿病患者在 住院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 是住院低血糖的主要诱因。
B
B E E E E E E E A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 I C U ):胃 肠 内 或 外 营 养
外科ICU(SICU) 内 科 I C U ( M I C U)
C
C C
表2 中国成人围手术期住院患 者高血糖管理目标
病情分类
择期手术(术前、术中、术后) 大中小手术
宽松
一般
严格
HbA1c<8 . 5 术前 E
• 在住院患者常见共患疾病中排位第四 • 约38%的住院患者发生过高血糖 其中26%有已知糖尿病史 ,12% 无糖尿病 • ICU的患者中高血糖发生率高达29% - 100% • 初发高血糖患者的住院死亡率16%显著高于既往 已知糖尿病的患者3%或正常血糖的患者1.7%。 (EvidenceB)
2013年中国指南诞生原因:
小结
• 1、初发高血糖患者的院内死亡率远高于已知患有糖尿病 或血糖正常的患者。 • 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内科或外壳急症中出现的高 血糖并不是一个生理的或良性的状况,而是临床预后不良 和高死亡率的一个标志。 • 3、不论有无已知糖尿病病史,高血糖和低血糖均与高死 亡率相关。 • 4、有效的高血糖管理可减少ICU治疗时限及住院时间。严 格控制血糖绝非必须,而且有可能是有害的。 • 5、在非重症的住院患者中,基础-餐前胰岛素治疗方案比 滑动胰岛素方案更为有效。
1
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越严格越好吗? 有很多有名研究探讨了这个问题
里程碑式研究--危重病人的强化
胰岛素治疗研究(Van den Berghe 研究)
N Engl J Med 2001;345(19):1359-67
在 S I C U , 胰 岛 素强 化 治 疗 组 ( 血 糖 控 制在4.4~6.1mmol/L)较常规治 疗组(血糖控制在10~11.1mmol/ L ) 的 死 亡 率 和 并 发症 发 生 率 显 著 减 少 , 该 项 研 究 引 起 了 强 烈 反 响 。 对 住院 患 者尤其是ICU患者进行严格控制血糖 (4.4~6.1mmol/L)一度成为绝大 多 数 临 床 医 生 的 选择 。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