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合集下载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PPT【优秀课件PPT】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PPT【优秀课件PPT】

符号的意义
分析时间符号可以得出结论:
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 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符号
1、举例:速度v、时间t
2、作用: ⑴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⑵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⑶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 起的混乱
符号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有些是该事物的英文或拉丁文的第 一个字母,如速度v、质量m等,有 些是从该事物抽象出来的“语言” 符号,如电铃:
一、模型
1、举例: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 型、微缩景观。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 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模型?
一、模型
3、类型: ⑴物体的复制品 ⑵事物变化的过程 ⑶图片 ⑷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
你知道表示水的符号和模型吗? ❖水用符号表示为“H2O”,也就是说
►运动学:s v
t
►单位: m m/s s
►电学: U ►单位: V
I
R

想一想:下列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你还能举出哪些符号?越多越好!
人们为什么常用符号来表示事物?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为什么要用电流表符号呢?
分析电流表符号可以得出结论:
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 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有时候,人太清醒反而觉得累,觉得不快乐,但是想要学会装糊涂还真是难。不要等到人生垂暮,才想起俯拾朝花,且行且珍 面前一文不值,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谨记自己的价值所在。路再远,也有尽头;苦再深,也会结束,只要不放弃, 漫漫的长途中跋涉,在深深的痛苦中挣扎,我们常常为环境所迫,被困难所迷惑,放弃了希望,厌倦了生活,觉得路越走越窄 窄的不是路,是思想与感情,深的不是苦,是感受与心情,路边是路,苦中有甜,看得是你自己。许多人,不是擦肩,就是 事,不是无能,就是无情,总是无缘。人生,就是一次艰辛的旅行,得意时,顿生许多豪情,期盼着,浏览更多美好的风景 心,渴望着,走出困境摆脱愁情。人生所有的一切,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圆满很少,完美不多,人如此,事这样,如意很少 好多人或事,明明喜欢,偏偏不能;明明热爱,恰恰不能;生活,有许多无能,好多事情,明明讨厌,常常不做不行;明明厌倦, 的不能,想说的不行;不愿做的,却又不能,不想说的,就是不行。我们就是这样无奈,无能。何时,能随心如愿,给心身最大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好心态是人们一生中的好伴侣,让人 悟:要有阳光般的心态。没有爱的生活就像一片荒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会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让爱如同午后阳 房。人生感悟:学会爱别人多去尊重理解别人,常怀宽容和感激之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才有了海的广 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敌人,是让你变得坚强。人生感悟:懂得宽容和感恩。管好自己的嘴,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 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说话要用脑子。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人生感悟:切记祸从口出!人情、人情,人之常情, 往,“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所以,“人情要多储存,就像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人生感悟:多储 躁!不要急于下结论特别是生气的时候做决断,要学会换位思考,或者等一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 单的事情复杂化。人生感悟:遇事莫急躁!真正学会知足。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大千世界总有比如你 我哭泣没鞋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脚”。人生感悟:真正学会知足。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有胜他的把握,根本 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人生感悟:不和小人生气计较。别把工作当负担,既 没有更好的选择,与其生气埋怨,不如积极快乐的去面对。当你把工作当做生活和艺术时,你就会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感 人活着一天就是福气,就该珍惜,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 舒坦,心也舒坦。人生感悟:珍惜自己的生活。1.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往往身不由己。生活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就好。有的人像WIFI热点,即使远了,但是只要你没改密码,再相见的时候也会自动连上,只是改不改密码,也是人家的事了 人生,要么没心每肺扮傻到底,别让自己活成了那种,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 往往也做不成大事。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自已的修养不够。人生在世,顺少逆多,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 不去。如果是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就应该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变坏,你将永远吃不到好的 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 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 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励志语录未来幸福就在于此。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 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 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就越复杂,越重要。诺夫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 12、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 是向敌人学习。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游手好闲地 手好闲好。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 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单位:m/s s m单位:ΩA V
请同学用一个次来概括一下以上的内容,可见这些都是一些符号
【新授】
一、请同学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
二、请同学门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
讲解: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再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可见
课题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日期
教学
目标
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重点难点分析
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地球仪、PPT图片、细胞模型
教学预设
调控对策
【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运动学:v t s电学:R I U
2、关于“课后练习2”,学生画出来的模型有很多问题,如分子间的空隙都一样大,分子的密集程度没有变化。所以这道题对学生是一种挑战。
五,综述
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建立一种使用符号和模型的思想,它可以帮我们形象的认识事物的共同点,免去一些外因的科学研究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符号和模型就是中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建立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是很有利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后经常去使用一些符号和模型,也可以去设计一些符号和模型,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当然你设计的符号如果没有经过有关机构的认同,千万不要公开发表!包括你的作业和试卷。
轶事记录
从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出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对于身边出现的一些符号和模型却又是不理解它的真正涵义。

初中科学精品教案:物质的模型

初中科学精品教案:物质的模型

教师备课笔记上课日期 3 月17 日星期四课题 2.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课时 1 课型新授核心知识分子和原子模型,物质的构成,分子的构成,分子的结构和种类不同,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电解水分子模型的意义,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原子质量与半径的数量级。

学情分析分子模型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不难掌握,重点在认识分子模型的组成和分子与原子的区别、理解分子与原子的概念。

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2、知道原子组成分子的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3、认识微观粒子模型和表示的意义4、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区别。

了解分子、原子大小的数量级策略方法复习、交流、分析、归纳、练习教具准备分子模型、课件教学环节师生双边活动生成或评价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在初一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水是有水分子构成,分子又有什么构成呢?新课教学:回顾1: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只能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2)分子不断的运动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3)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状态时分子间隔不同回顾2: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在两极分别产生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2:1思考:水是怎样变成氢气和氧气的?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投影常见分子模型认识这些分子的组成:2、读英语单词组成图,知道几百种原子可组合成成千上万种不同做分子3、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归纳:不同分子由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原子构成4、水分子电解模型:从水分子电解模型可了解到的信息:(1)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由二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二个氢原子构成。

(2)水通电后水分子先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又重新分别组成氧分子和氢分子。

思考:观察水分子电解模型图,你发现什么粒子发生了变化?什么粒子没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知道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氢原子构成理解水分子电解模型图的意义教师备课笔记硅原子简图及含义表示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弧线以及数字表示电子运动轨道层数和该轨道上的电子数目。

科学八下第二章知识点 (1)

科学八下第二章知识点 (1)

第二章知识要点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还有甲烷、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气、氢气、氮气、过氧化氢等原子构成的物质: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还有:金属单质(如:铁、钠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氩气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磷、硫、硅等)。

离子构成的物质:食盐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还有硫酸、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等2、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如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4、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水的电解:水分子分解成了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和氢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所以是化学变化5、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1 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千克。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汤姆森、卢瑟福、玻尔等2、原子结构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注: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为核电荷数。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4)中子数可以为零,如氢原子(5)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6)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完整版)浙江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

(完整版)浙江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

(完整版)浙江科学⼋年级下册第⼆章知识点第⼆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模型(1)定义:通过⼀定的科学⽅法,建⽴⼀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就是模型⽅法。

(2)作⽤: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2、符号:(1)代表事物的标记(2)符号的作⽤:(1)简单明了地表⽰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注:模型与符号的区分:模型可以反映或代替客观对象;符号只能简单明了的表⽰事物。

⼆、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与原⼦的区别和联系1、卢瑟福的α粒⼦轰击⾦箔实验:1、⼤多数α粒⼦穿透⾦箔,且不改变前进⽅向,说明原⼦核很⼩,原⼦中有很⼤的空间2、有⼀⼩部分α粒⼦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核带正电3、有极少数的α粒⼦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被弹了回来,说明原⼦的质量集中在原⼦核上2、第⼀个提出原⼦概念的⼈是道尔顿;第⼀个发现电⼦的⼈是汤姆⽣。

3、原⼦的结构核外电⼦:带负电荷原⼦质⼦:带正电荷原⼦核质⼦数+中⼦数=相对原⼦质量中⼦:不带电荷注:(1)核电荷数=质⼦数=核外电⼦数(2)根据核电荷数(即质⼦数)区分原⼦和元素;(3)在⼀个原⼦核中⼀定含有质⼦不⼀定含有中⼦(如氢元素)(4)同位素:原⼦中核内质⼦数相同,中⼦数不相等的同类原⼦的总称。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数)的⼀类原⼦的总称。

注:元素和原⼦的区别2、元素的分类1、⾦属元素2、⾮⾦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注:稀有元素:性质⾮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化学反应,在⾃然界的含量稀少的元素3、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空⽓、海⽔、盐酸)物质单质:由⼀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科学初二下浙教版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1

科学初二下浙教版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1

第一节 科学初二下浙教版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1〖教材分析〗:在第一册第4章学习的基础上,本章引言直截了当用“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和原子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这一问题引出建立模型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教科书以学生已接触过的一些常见符号为例,通过图示的对比,让学生体验科学符号的意义和作用,那个地方表达了综合学科的特点。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对客观对象进行了一定的观看实验和对所获得的科学事实进行初步的概括后,常常要利用想象、抽象、类比等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的对象,并通过研究那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如此的方法确实是模型方法。

〖教学目的〗1、 明白符号和模型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简化事物、直观形象2、 明白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符号的表示方法和模型的表示方法3、 能用水的分子符号表示水的三态的变化过程〖教学难点〗符号与模型的建立〖知识重点〗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模型的表示〖教学预备〗地球仪、眼球模型、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展示一些符号:Ω≤℃㎏想一想这些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引出课题:第1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和作用新课教学:【一】符号事实上我们不仅在科学研究中用到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用到特别多符号,1、说出以下符号表示的意思。

2、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符号的例子,看谁能举出的多。

思考:什么原因要引用那么多的符号呢?学生讨论教师做引导:分析课件中的交通标志,可知:符号〔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分析电流表、电压表、电灯符号,可知:用符号可幸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分析图1-1右符号,可知:用符号可幸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总结: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幸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文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活动:自己设计符号表示一些事物,如你心目中的太阳和月亮。

学生设计(指导尽可能简单,让人一目了然)如何设计地球的符号,并让学生回忆除了用符号表示外,还能够如何表示,引出模型【二】模型思考: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学生一般能讲出狭义的模型概念: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或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第一节模型和符号的建立和作用一、模型1、常见的模型: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

2、作用:代替客观对象。

3、好处:帮助认识和理解不能直接观察和复杂的事物。

4、形式:一个物体、一张图、一个表,一条线等。

5、水分子的模型及汽化过程。

二、符号1、形式:一个图形、一个字母。

2、好处:简单明了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外形不同的混乱,可以避免由于语言不同的混乱。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模型一、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1、分子是由比它更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

2、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4、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保持物理性质)。

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

5、物质构成:微观上:分子(水、氧气、氢气等)、原子(铝、石墨、金刚石)、离子(氯化钠,硫酸铜晶体)。

宏观上:都由元素构成。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否生成新物质)7、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有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8、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二、不同的分子1、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2、由几百种原子可组成无数的分子(110多种元素)。

3、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4、原子的体积很小,其半径一般为10-10米的数量级。

5、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非常小。

(10-26kg 数量级)。

6、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其质量和体积不同。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建立原子实心球模型。

2、1897年英国汤姆生发现电子,建立西瓜模型。

3、1911年英国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卫星模型。

4、1913年波尔建立了轨道模型。

二、原子核的结构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2. 多样化教学方法: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教学、小组合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合作程度以及讨论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题目应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多种题型,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后作业:通过评价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准确性和完成时间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安全防护用品:确保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安全防护用品齐全,如防护眼镜、手套等,以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7.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8. 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家长评价,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组讨论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建立模型,从中领悟模型的建立方法。
3.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模型和符号进行分析和解决,加深对模型作用的理解。
4.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模型建立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八年级学科:科学授课时间:月日
主备审核:
课题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教学目标
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符号和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教学难点
利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模型的类型有】:
①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如细胞模式图;
②可以是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太阳系模型、房地产模型等。
③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P40图2-8的水分子电解模型;
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等。
二【符号的作用】
(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举例说明)
讲授、练习
教学准备
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
【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运动学:v t s电学:R I U
单位:m/s s m单位:Ω A V
请同学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以上的内容,可见这些都是一些符号
【新授】
一、模型
1、请同学描述一下对地球的认识
(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地混乱;(举例说明)
(3)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举例说明)
三、请问同学水有几种状态?
从三态说明三种模型(略)
请同学在书上填空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的区分出水的三态,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水在三态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距离,需要强调一点,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张图,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对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如光合作用,我们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概括的写成一个简单的表达式就是一个模型,包括我们以后要学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
2、请同学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相应的位子,并描述一下。
3、同学们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请同学说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画出细胞模式图
再请一位同学根据细胞模式图来分析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眼球的结构很复杂,所以我们通常用人们制造的眼球模型来认识其结构
5、请同学们填写书本P38的填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就是用模型来表示一些我们通过肉眼直接很难观察很难认识清楚的对象时采用的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模型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
(2)模型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