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诚信危机

合集下载

申论范文大全: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

申论范文大全: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

申论范文大全: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1500字近年来,信任危机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无论是食品安全事件、环境污染问题,还是金融诈骗事件,信任危机无处不在,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巨大影响。

如何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法律是保障公众信心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当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完善,通过加强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同时,司法机构要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力度,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只有让公众看到法律的公正和执行的力度,才能增加他们对社会秩序和公共事务的信任。

其次,加强公民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信任危机的形成往往与个体的利己主义和贪婪心态密不可分。

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应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强调诚信、公正和责任感。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公民意识和公共责任感。

只有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才能为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奠定基础。

第三,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

社会监督是破除信任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和企业应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提供信息透明,回应公众关切。

同时,媒体要加强对社会问题的报道,提高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引导公众正确看待事件,减少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建立健全的舆论引导机制,加大对负面事件的曝光,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警示,同时注重对正面事例的宣传和推广,树立榜样,为公众提供正确的引导。

最后,加强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政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主要责任方,应当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确保政务公开和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同时,企业作为社会组织,更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公共信誉。

总之,破除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诚信大讨论: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

诚信大讨论: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

【诚信大讨论】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当前,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诚信缺失严重危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蚕食着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损害着人际关系的和谐。

鉴于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掀起诚信革命。

首先在诚信教育中树立榜样,率先垂范;其次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再次完善和强化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力争在全社会共同打造一个诚信中国。

诚信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同时也是近年来新闻媒体见报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由于种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挑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它同环境问题、腐败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的三大污染源。

诚实的核心是信誉、信用。

良好的信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古人云:诚五行之本,百行之源。

当前,诚信失范不仅在经济领域十分严重,而且已经蔓延到政治、文化等领域,也绝不是局部地区、局部行业、局部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国性、全民性问题。

尤其在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加入WTO的历史背景下,加强诚信教育和建设,振奋民族精神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诚信缺失的危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些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然而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人一切以“利”为目的,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为谋取一己私利而放弃诚实的做人根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各个领域大量充斥着背信弃义的现实案例,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文化市场中的盗版侵权、伪科学、伪技术乘机泛滥;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不信任;更可怕的是在社会政治领域中,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以权代法、贪赃枉法、索贿受贿等。

使得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不诚信现象在社会中的普遍存在,造成人际关系的危机、冷漠,以至于我们都感到“活得累”。

中国社会存在的诚信问题与原因分析(公务员学习考试答案100分)

中国社会存在的诚信问题与原因分析(公务员学习考试答案100分)

中国社会存在的诚信问题与原因分析
1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包括:转型期价值观移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诚信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 判断题:20分 ]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2恶意欠费是个人诚信缺失严重的表现之一。

[ 判断题:20分 ]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3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二是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导致社会混乱,引发社会危机。

[ 判断题:20分 ]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4当前,我国的政务诚信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部门政策朝令夕改、对群众的承诺不兑现、对群众的承诺不兑现。

[ 判断题:20分 ]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5当前,我国出现了转型期的价值观移位,主要表现为: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自私自利。

[ 判断题:20分 ]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您的答案:正确回答正确。

我国社会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社会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社会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信用是奠定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维系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的秩序的道德准绳,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基本内容之一。

”从20世纪到21世纪,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手机等电子产品慢慢普及到每个家庭,人们之间的联系也慢慢减少。

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他们忙着想办法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买了蒙牛的雪糕却还惦记着哈根达斯的冰淇淋,却忘记了一山更比一山高。

渐渐的他们不再诚信做人,相关的价值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如今我国社会诚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在社会生产上。

一方面各种虚假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

刘嘉玲在观众中口碑一向不错,但自从她代言了sk-11化妆品,她的名声一落千丈,该化妆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查出含有违禁物质。

另一方面,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市场,各种商品制假售假方法各种各样。

2008年中国出现了毒奶粉——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个食品安全事件,据说是因为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幼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

随后,在食品安全部门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该奶粉中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2011年出现了染色馒头,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生产出来的。

在超市销售的此类馒头,生产日期可以随便更改,食用过多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某城市大型饭店的下水道的隔油池,有人将里面的地沟油取出,对其进行过滤,加热,沉淀,分离。

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以低廉的价格,像个大饭店售出。

二、在政治生活上。

一些政府部门和各公司领导在工作当中搞形式主义,就像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一样。

河北省徐水县号称一年可以收获粮食12亿斤,人民日报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宣传,可实际上并没有生产到这么多的粮食。

1996年,厦门湖里区一座7层高的楼房拔地而起,所有该着色的地方全是红色,代表着吉利与发财,人们称它为“红楼”。

社会诚信危机与应对

社会诚信危机与应对

社会诚信危机与应对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2年第16期文/狄国忠狄国忠中共宁夏区委党校社会学教授现实中存在的社会失序问题,究其深层原因,是社会转型期社会诚信伦理的混乱所引起的。

而要实现社会秩序的重建,必须使社会秩序有一个形而上的依托——诚信伦理。

诚信伦理的基础是人性与理性。

人性具有建立社会规范、准则的能力;理性具有自发地产生解决、调适合作问题的能力。

信任危机给社会牛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要恢复信任,必须要守住社会的底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诚信缺失在整个社会内恶性蔓延,诚信危机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政治、经济、人际交往等领域,严重扰乱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诚信伦理是社会秩序有机系统的价值基础社会秩序作为结构性存在是由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有机构成的系统整体,其基本要素是价值核心、社会规则和社会权威。

其中,价值核心即诚信伦理渗透于其他要素中,作为统摄性的因素发挥作用。

诚信伦理之所以是社会秩序有机系统的价值核心,是因为诚信伦理是维系人们各种交往关系的重要链条。

缺少了诚信伦理这一链条,各种交往关系便会散架,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儒家认为,讲诚信是一个社会健康的标志,只有人人讲诚信,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怀疑、欺骗、戒备,最终建立起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

子日:“朋友信之”(《论语·公治长》)。

子夏也曾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曾子也提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守信用、诚实是交朋友的基本原则。

孟子在“五伦”中,也特别强调“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

我国社会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我国社会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我国社会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其中,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就是政府高度重视、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指出:“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

”诚信缺失必然会干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我完善过程,阻碍我国社会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建构。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我国诚信缺失的现状,深刻认识其危害性,深入把握现代社会中诚信缺失的社会原因,从而更加有力的治理诚信缺失问题。

广义的说,我国社会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分为四大领域信用缺失问题,包括企业信用缺失、个人信用缺失、政府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缺失等问题,每个领域的信用缺失问题都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企业信用缺失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个人信用缺失则会加剧社会不信任,政府信用缺失会影响政府公信力,而司法公信力缺失滋生腐败犯罪,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都会成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绊脚石。

狭义的说,我国社会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细分为五个部分。

其一,商业信用危机。

毁约、违约、欺诈签约、恶意骗约的商业流氓行为屡见不鲜,其存在和蔓延不仅破坏了市场信用的健康发展,而且导致了市场交易风险加大。

其二,产品信用危机。

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而且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在有些地区,有些领域泛滥成灾。

其三,金融信用危机。

信贷是信用的基本方式,信贷的循环状况也是衡量社会信用的一个尺度。

而现在,金融生活领域中,集资诈骗、货款诈骗、票据诈骗等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假借各种名目脱逃银行债务的行为。

最后,官员信用危机。

极少数领导干部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务实效。

如“以实掩虚”搞形象工程,上“短平快”项目,还有极少数官员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之利,这种权力腐败极大地污染了社会诚信,也影响到政府的诚信。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十分严峻,深究其原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传统文化与新时期道德教育问题

传统文化与新时期道德教育问题

中 国社 会处于一个 传统道德 面临认 同危机 而核心价 值观念 也要进行 重构 的时期 。学校 的 品德 教育 与政
治教育 已经不 能满 足处 于转型期 的多元化 、复杂化
的 中国社会 的需 求 。近年来 ,在有 些人群 中不 同程 度地 出现 了诚信 危机 、价值取 向多元化 和公德 意识 淡漠 等问题 。工业 化大 生产 和以市 场交换 为基础 的 现代 经济运行 方式 ,以及 民主政治 、人 际交往 等社
1 .社会 多元 化 、复 杂 化 导致 诚 信 危 机 。整个
公 的扩大和腐 败现象 的蔓延 。在利 己主义 和拜金 主 义价 值 观 的 驱使 下 ,一 些 人 经 不住 诱 惑 ,背 信 弃
义 ,以欺诈 手段最 大 限度地 去追求个 人利 益 ,导致 当今社 会诚信 道德 的缺失 。 2 .注 重血 缘 关 系 的差序 伦 理 道德 是传 统 道 德 的根基 。这 种道德 只 能 限定 性 地适 用 于家 庭 内部 , 无法 开放性 地适用 于整个社 会 ;它只是修 身养性 的 私德 ,而不 是社会 交往 中确立 的公 德 。因此 ,人 们 对家 庭生活 圈和交往 生活 圈 中的亲人 、朋 友和熟 人 可 以 自觉地 履行道 德责任 ,保持 道德情操 ;而 在社
完善 、法 制 不 健 全 、监 督 不 得 力 、宏 观 调 控 不 及

现 代社会 的道德状 况
时 ,使 社会 出现 商 品交 换 原则 的泛化 ,导 致 商 品、 货币 的拜物教 ,利益 多元化 和利益驱 动使个 人 的逐 利欲 望得到强 化 ,不 公平 和不正 当竞 争导致 分配不

依 赖理性 、诚信 和法制 。人 与人之 间的关 系是 全方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诚信体系构建-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诚信体系构建-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诚信体系构建-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相比,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造假失信现象屡屡发生,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不仅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毒化了社会风气,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因此党的十八大众明确提出:要倡导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这是在新时期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提出的战略号召。

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这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对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诚信缺失是当前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国无信难强。

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们目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古人那种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的豪气现在已是缈若晨星了。

假农药、假种子让农民绝收,假奶粉造就了一批大头娃娃。

路边跌倒了无人敢扶,扶不起的是那高额的赔偿费。

助人为乐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主动帮你的人有可能是骗子。

杨白劳比黄世仁还要牛气,农民工为了拿到工钱不得不爬上高压电线塔。

史玉柱还债这种理所当然的行为被视为不寻常的义举。

竞技场上的黑哨、股票市场上的黑嘴、白衣天使的回扣、政府官员的红包,更是屡禁不止,愈演愈烈。

社会道德底线一退再退,人们惊呼:诚信怎么了?诚信的缺失,同时给市场经济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市场交易成本增多,生产经营效益下滑,市场秩序混乱,直接影响投资环境。

诚信是企业的命脉。

没有信用,企业就会走向消亡。

诸多问题,都向我们敲着警钟:我们正逐渐远离诚信。

二、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我国社会的诚信维系主要是依靠道德约束,但道德约束在利益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马克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诚信危机
日前在刷微信时,看到一个朋友发的一则优惠信息。

意思是提醒移动用户的朋友,可以用自己的“积分”兑换话费,如果12月31日前不主动兑换,积分将自动清零。

因为和这个朋友很熟悉,估计不会与“诈骗”有关,所以就按微信中的提示操作,不一会儿话费就到账了。

有了好处岂能独享,兴奋之余我第一时间就将这则消息转发给我的家人和要好的朋友。

不一会儿,收到老婆的微信:这个你也信?之后朋友接连发来微信提醒我:这一般都是诈骗,不要轻信;不要轻易操作,这肯定是假的……
以上情景大多数人可能都遇到过,因为“诈骗”见多了,听多了,即便不是诈骗,我们也宁愿信其是诈骗,必定天上不会“掉馅饼”的。

有人将这一现象视为现在的社会通病,也有人将此定义为“诚信危机”。

很久前读过一则故事,说一位父亲将一个木梯架在墙上,叫他年幼的孩子顺着梯子爬上墙头,然后张开双手对孩子说:儿子,不用怕,向下跳,爸爸接着你。

儿子毫无疑意,面带笑容,纵身投向父亲。

然而,就在儿子即将投入父亲怀抱的刹那,父亲却硬生生地收回了双手。

结果,儿子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趴在地上的儿子哭着责怪父亲:爸爸为什么要骗人?父亲躬身抱起儿子,意味深长地说:孩子,爸爸是要你记住,这个世界上你谁也不要相信,包括你最亲近的人……
这个故事未必属实,但其寓意却很明显,它向世人警示:不要相信世上的任何人,这个世界上“诚信”已不复存在。

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和商家讨价时,如果商家开的价格过高,你会怀疑被“宰”了;如果商家开的价格过低,你又会担心是假货。

价格高起疑,价格低也起疑,患得患失,就是担心被骗了。

有时,吃完饭买单时,即使当着朋友的面也会尴尬地捡起账单扫上一眼(对一下账单),因为你稍不留意,菜单上可能就会多出一笔莫名其妙的费用。

屡屡被骗的经历和故事,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多疑、自私,毫无信任可言。

有人埋怨,如今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诚信”。

想想也是,近年来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微妙、复杂、龌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几乎降到了零。

假钱、假药、假证、假货、“假人”,让人感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是假的,没有什么是可以信赖的。

其实,还在我们牙牙学语时就学会了虚伪,每当来人参观,我们就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吃最好的伙食,说最甜蜜的话;当我们背着书包高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就学会了说慌,面对检查团,老师事先就将检查的内容悄悄告诉学习好的同学,并教他们在公开课上装着若无其事般地举手发言……
真诚是信任的基础,信任的建立,需要真诚的日积月累;然而,信任的崩溃,一句谎言就足够了。

毋庸置疑,我们的社会正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诚信危机”。

诚信危机是最可怕的危机,它似传染毒素,无声无息地传播、蔓延,悄悄地消蚀着人们的良知和友善,使一个国家、民族、团队丧失最后的凝聚力。

诚实守信不仅靠道德精神,还需有一套社会机制的约束,通过这个机制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为官之本、经商之道,是生长一切财富的资源,失去诚信,最终将失去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