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旅游态度

合集下载

旅游消费者的态度和意见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旅游消费者的态度和意见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旅游消费者的态度和意见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旅游业是现代经济中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态度和意见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态度和意见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选择,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成功。

本文将探讨旅游消费者的态度和意见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目的地地区吸引更多游客并提高满意度。

首先,旅游者的态度和意见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不同目的地的选择。

旅游者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偏好来选择旅游目的地。

例如,喜欢大自然的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山区或海边目的地,而喜欢历史文化的人可能更喜欢选择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旅游者的态度和意见还会受到媒体和朋友的影响。

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在媒体上被宣传得很好,或者得到了他人的推荐,那么旅游者可能会更愿意选择该目的地。

其次,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态度和意见会影响他们在该目的地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态度和意见关系到旅游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和预期。

如果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评价较高,期望值也会相应提高。

然而,如果旅游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发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符,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并且对该目的地的评价也会降低。

旅游者的态度和意见还会影响他们的口碑传播。

如果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很好,他们可能会向亲朋好友推荐该目的地,从而带来更多游客。

相反,如果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体验不满意,他们可能会通过社交媒体或口头交流来传播负面评价,从而对该目的地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决策不仅仅取决于旅游者的态度和意见,社会和经济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例如,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性、交通便利性、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费用等因素也会影响旅游者的选择。

一个目的地如果能够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旅游服务,旅游者可能更愿意选择该目的地,无论他们对该目的地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意见。

此外,旅游消费者的个人经济状况也会对目的地选择产生影响。

如果旅游者的经济能力有限,他们可能会选择价格更实惠的目的地,而不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来选择。

心情好去旅行句子(261句)

心情好去旅行句子(261句)

心情好去旅行句子 1句1、穿过山,跨过海,穿过这尘世间所有的细小尘埃,时间停摆,往事归来。

2、我和西藏之间,只隔着一张火车票。

3、别沮丧,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4、两个人合不合适,去趟旅行就知道了。

5、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

6、心情低落的时候,不妨出去走走。

7、我爱星期天,可以偷偷懒,可以出去玩一玩,放松心情,放飞自我。

8、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

9、不是每个春天的花都会开,不是每段感情都能圆满。

10、旅行,连风都是甜的。

11、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

12、梦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13、剥离的过往,象现货现卖找不到价格。

14、流转的时光,都成为命途中美丽的点缀,看天,看雪,安安静静,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

15、旅行的意义不在其他,而在自己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旅行的路上。

16、一颗说走就走的心,一个会拍照的伴侣,一段甜蜜的旅程。

17、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18、如果没有发现美的眼睛,走遍世界,累的只是自己的脚,心却丝毫没有愉悦。

19、好久都没有去找寻关于你的痕迹,往事的种种,似乎也都不复当年的风情,岁月匆匆的流过,染白了记忆里最后一根丝线,从此、只能成为你窗前的那一束风铃,摇响记忆最深处的回音。

心情好去旅行句子 2句1、一个人,一条路,人在途中,心随景动,从起点,到尽头,也许快乐,或有时孤独,如果心在远方,只需勇敢前行,梦想自会引路,有多远,走多远,把足迹连成生命线。

2、一路涉足、一路留恋、一路回望。

依旧前行!3、旅行很重要是因为,它增加了你人生的视野。

4、即使是一个人,我也格外珍惜一路的风景。

5、向着月亮,出发。

6、我不知道离此外味道是这么苍凉,我不知道说声再会要这么刚强。

7、有起伏的道路,才看到更多的风景。

8、你来人间一趟,要和心爱的人看看太阳。

9、被好风景收买。

10、山若无棱,我愿为伊化身山角;天地若崩,我愿为伊劈天开地;沧海桑田,我愿为伊化身石桥,千年的风吹雨打又怎可奈何这缱绻的相思。

第4章 旅游者的态度《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第4章 旅游者的态度《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 3) 外界条件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 (1)信息的作用。 • (2)旅游者之间态度的影响 • (3)团体的影响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2,2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
• 1) 更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 2)旅游宣传科学化 • (1) 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有效方式 • 观点或主张的重复 • 由受钦佩或有吸引力的人作出保证 • 将信息与美好情感相联 • 3) 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 (2)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 (3)构成态度的三种要素一致性越强,越不
容易改变。
• (4) 态度的价值性也对旅游者的态度产生重 要影响。
• (5)旅游者原先的态度与要改变的态度之间 距离的大小。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1.2态度的特点
• (1) 对象性 • (2) 社会性 • (3) 内隐性 • (4) 稳定性与可变性 • (5) 价值性 • (6) 调整性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4.1.3态度的形成过程
• 1)凯尔曼的态度形成三阶段理论 • 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有三
• 2)语言会变成信念 • 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发生,在尝试说服他
人的时候,却说服了自己。人们在向其他 人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有时会按照听众 的喜好来修改自己讲话的内容。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 3)得寸进尺现象 • 心理学实验表明,如果想让别人帮你一大忙,一

四星级旅行社评定标准

四星级旅行社评定标准

四星级旅行社评定标准
四星级旅行社评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营管理:旅行社必须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具备一定的经营实力和管理水平。

必须有一定数量和资质的员工,包括专业导游和旅行顾问等。

2. 服务质量:旅行社必须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包括行程安排、交通、住宿、餐饮、导游服务等。

旅行社必须合理安排行程,提供舒适优质的住宿和餐饮服务,同时提供专业、耐心、周到的导游服务。

3. 产品创新:四星级旅行社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创新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

这包括开发特色线路、推出主题旅游产品等。

4. 资质认证:四星级旅行社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评定和认证,具备一定的资质和信誉。

这可能包括旅游行业协会的成员资格、国家旅行社资质认证等。

5. 服务反馈:旅行社需要建立有效的客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改进。

同时,旅行社需要具备一定的客户满意度和投诉处理能力。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四星级旅行社评定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

评定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应参考相关的政府法规和行业标准。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态度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态度
4依据内容构成成分,心理印刻可以分为: 认知印刻、情感印刻、意志印刻
5按照印刻形成的时间发生方式可以分为 初始印刻和反复印刻。
(三)心理印刻与旅游
不同的心理印刻使得人们形成不同的旅游 偏好,而旅游偏好通常又是旅游决策中的 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在很多时候是心理印刻引发人们不同的旅 游行为。
我们更应该关注制度、环境条件,而不是 寻找据具有某种品质的人,前者要比后者 更具确定性。看来,在生活中,我们要试 图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一个有效的办法是 赋予他以相关的角色,随着他做出相应的 角色行为,他的态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美国士兵侮辱伊拉克战俘之后,菲利 普·津巴多写道:“这与斯坦福模拟监狱 里狱卒的行为有着惊人却令人不快的相 似”。他说,“这种行为源于一个罪恶的 环境,他可以把好人变成罪恶的替身。如 果我们把好苹果放进一个劣质的桶里,这 个桶会使所有接触它的东西腐烂。
旅游魅力:旅游魅力是指人们对旅游对象 物吸引力的感知。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由两 个:一个是保健因素,另一个是激励因素
旅游魅力要素起激励作用,是旅游决策的充分 条件;而支持系统相当于保健因素,是旅游决 策的必要条件。前者对旅游者而言解决的是值 不值的去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可行性问题, 就是能不能去,属于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性范畴。
2按照心理印刻形成的文化、空间、时 代等因素的不同,心理印刻又可以分为 地域印刻、时代印刻、组织印刻和特殊 印刻等。
特殊群体印刻,就是指一些生活背景比 较特殊的群体的印刻。比如“富二代”、 “红二代”、“星二代”等的心理印刻。
3个体心理印刻按照形成时期的不同可以 分成成长印刻和成年印刻
成长印刻,顾名思义,就是在成长过程中 形成的印刻。包括童年(包括婴幼儿期) 印刻,青春印刻。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四章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与态度

旅游心理学课件:第四章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与态度
一年
儿童从一 l 岁 幼儿由于排泄粪便解除内急压力所得到的快感经验,因而对
肛门期
到三岁
肛门的活动产生满足
儿童四、五岁 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或恋父(女孩)情结,与此同时,它
性器期
左右
们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
潜伏期 儿童 6 岁开始 其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而是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12 岁以后 青春期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2)重视旅游宣传,传播新知识
①要进行全方位的适度重复宣传 ②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的内容 ③要逐步提出要求 ④诉诸情感或诉诸理智
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a.客观情况。 b.接受者的态度和智力。 c.宣传的任务。
返回
3.改变旅游态度的策略
(3)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
返回
2.自我状态的表现
表 4-5 儿童、成人及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
语言表现
语调
非语言表现
儿童 自我 状态
孩子的口吻:我想要,我要,我不知道, 我不管,我猜,当我长大时,好得多 ,好 极了
激动,热情,高尖的嗓 门,尖声嚷嚷,欢乐, 愤怒,悲哀,恐惧
喜悦,笑声,咯咯笑,可爱的表情,眼泪, 颤抖的嘴唇 ,噘嘴 ,发脾气 ,眼珠 滴溜溜 地转,垂头 丧气的 眼神,逗 趣,咬 指甲, 扭身子撒娇
成分 认知成分
成分的表现
对事物具体或 整体的信念
情感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情感或感觉
意向成分
对事物具体或整 体的行为意向
图4—4 态度的组成成分及其表现
态度
对态度 标的物 的总体 倾向
返回
4.3.1游客态度
2.态度的构成
态 度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意向成分

第4章 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第4章 个性、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

➢ 3)态度与旅游决策的形成
➢ 旅游决策是指旅游者做出有关旅游的决定。一般而言,旅游者的决策过程经历了识别旅游需求
或旅游环境、寻找旅游相关信息、做出旅游决策三个阶段。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3态度改变与旅游行为
➢ 1)改变态度的可能性 ➢ (1)改变态度是可能的 ➢ (2)改变态度的两种形式
点击添加文本 会有“看景不如听景”的观感,还有些旅游者会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这说明旅游者的态
度具有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2 态度偏好与旅游决策
➢ 1)态度与旅游偏好 ➢ (1)态度的强度 ➢ (2)态度的复杂性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2 态度偏好与旅游决策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2)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
点击添加文本
(1) 先天 遗传
点击添加文本
(3) (2) 成熟 后天 度。 环境
因素。
点击添加文本
(4) 学习。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3)人格特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1.1 人格概述
➢ 3)人格特征
➢ (1)气质
添加文本
4.3.1 态度概述
➢ 2)态度的构成
➢ 态度是个人的内在结构,它由三种成分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
意向成分(见图4—5)。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4.3.1 态度概述
➢ 2)态度的构成

南京4月旅游

南京4月旅游

南京4月旅游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

4月,正值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游览南京的最佳时期之一。

在这个季节里,你可以体验到南京的自然美景、历史遗迹和现代都市的完美结合。

首先,不妨从南京的标志性景点——中山陵开始你的旅程。

中山陵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紫金山南麓。

4月的中山陵,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是感受历史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好地方。

接着,可以前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这里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

夫子庙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周围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

秦淮河两岸的夜景尤为迷人,你可以乘坐画舫,欣赏两岸的灯火辉煌,感受古都的韵味。

此外,南京的玄武湖公园也是4月旅游的绝佳去处。

玄武湖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你可以在湖边散步,享受湖面的微风,或者乘坐游船,环湖游览,欣赏湖中的小岛和周围的古建筑。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那么南京博物院是不容错过的。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涵盖了从史前时期到近现代的各类文物。

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南京乃至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当然,南京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

4月的南京,你可以品尝到各种时令美食,如盐水鸭、鸭血粉丝汤、小笼包等。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地方特色,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体验。

最后,别忘了逛逛南京的现代商业区,如新街口、湖南路等,感受这座城市的现代气息。

在这里,你可以购物、品尝各种国际美食,或者在咖啡馆里享受一个悠闲的下午。

总之,4月的南京,无论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还是现代都市生活,都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适合全家出游、朋友相聚,或是独自旅行的好时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测试二:对感情的态度 在一年一度的圣诞夜里买了一个蛋糕和三 五好友在家中开派对,接下来就要点蜡烛吃蛋 糕了,你会在蛋糕上插几根蜡烛? A.一根 B.三根 C.很多根 D.上面放一支做成小白兔形状的蜡烛
选择A:你是个非常大胆、开放的人,所以在别人的眼中 你是个现代豪放女(男),很容易被人误认为随便、花心的 人。 选择B:三根蜡烛代表的是理智、热情、意志,而选三根 蜡烛的你正是个重视精神与肉体的人,可说是身心均衡的 类型,凡事都能理智地行动,不会受感情所左右。 选择C:你是个非常罗曼蒂克,注重情调气氛的人,这表 示你心中充满很多的梦想,对爱情抱有憧憬,喜欢和好几 位以上的异性同时交往,所谓重量而不重质的人,你期望 从中挑选一个来圆自己的爱情梦。 选择D:选择动物形状蜡烛的你可能是年纪还很小,或是 不成熟的人,恋爱经验少,对男女交往产生一种抗拒的态 度,属于还需要多磨炼的小孩子。
(二)态度与旅游决策
信息 态度 认知
情感 社会因素
意向
偏好或意图
行为
(三)态度与旅游偏好

态度即使不能完全预测人们的实际行为, 却可以很好的预测人们的旅游偏好。所谓 旅游偏好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 心理倾向。
(三)态度的强度 (2)态度的复杂性
示例

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 师长。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 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 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果P喜欢爵士 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 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 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 系发生变化。
主要内容
★ 一、态度的概述 ★ 二、态度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 三、旅游态度的改变
一、态度的概述
态度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的所 有行为都有密切的关系。是外界刺激与个体 反应的中介因素。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突出,最不可忽视 的概念。——美、Allport (阿尔波特) 态度或许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使用频率最高 的一个词。——英、埃舍
心理测试一:对工作的态度 许久没有背上钓竿了,今天如果正巧有伙 伴一同去钓鱼,你会选择何处? A 海岸边 B 山谷的小溪 C 坐船出海去 D 人工鱼池
选A:仍然是个讲究投资回报率的人,会以最少的资本追求 最高的利润,很有生意眼光,所以你会到海岸边去钓躲在岩缝 里的小鱼,虽然体积不大,但是数量却很多。 选B:你对工作企划有一套,眼光远大,能安排好一个月以 后的行程,只可惜你做事太保守,缺乏冲劲,不能专一地投入, 不然你为何贪恋山谷的美景,而不把全部心神投注在钓鱼上。 选C:工作狂热症的代表,就像追求坐船时乘风破浪的快感 一样,你是一股劲儿地拼命,也就是说,拼命起来没大脑,你 只能听指令行事,但是绝对不能让你规划,因为你会急出脑溢 血。 选D:你只打有把握的仗,十足的现代人,有自信,会推销 自己,商场上讲战术,头脑冷静,但是你有点儿锋芒毕露,切 记不要抢人家的功劳,否则会为你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补充资料:态度决定美丽
最近,管理学界流传着一本好书《Change Your Attitude,改变态度,改变人生》,许多CEO在公司的 管理阶层干部例会上都将这本书列为必读的书籍之一。 作者Tom Bay 和 David Macpherson在书里传递了一个 重要的观念:“态度比你的过去、教育、金钱、环境、 外表、天赋或技能更重要,态度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 被《华尔街日报》誉为“态度之星”的 凯斯。哈维尔 (Keith Harrell)在他的新书《态度万岁》里也强调: “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改变; 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一、态度的概述
(三)态度的形成过程 1、态度形成的途径 (1)个体经验 (2)极端深刻的事例 (3)群体态度
凯尔曼的态度形成3段论
2、态度形成的阶段 (1)服从阶段 (2)同化阶段 (3)内化阶段
压力 服从
服从 吸引力 同化 自动力 内化 阶段 自愿 阶段 自觉 阶段



☼服从阶段:认为里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 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称 服从。 ☼同化阶段:个体不是被强迫而是自愿接受他 人的观点、信念、事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的要求 相一致。 ☼内化阶段: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 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 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 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才真正成为个人的 内在心理特征。

问题: 1、台湾旅游团的态度为什么会转变? 2、怎样转变旅游者旅游态度,使他们偏好 我们的旅游产品?

旅行社的解决办法

台湾旅游团由于误机、误餐,客人 怨声载道。为了防止游客产生对旅游 产品的不满态度,旅行社派了一位有 经验的导游去接待。这名导游就想尽 办法拉近与游客的关系,努力满足人 们的各种要求,化解了游客的不满, 赢得了人们的赞赏。要让游客对旅游 产品产生积极、肯定的态度,才能使 游客产生消费和继续消费的欲望和行 为。
态 度 意 向
情 感
个人对某个对 象、人物或场 合作肯定或否 定反应的倾向
认知成分是指对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 和评价,即我们通常说的印象。它是态度形成 的基础。 情感成分是指对人、对事物的情感判断, 他是态度的核心并和人们的行为紧密相联。 意向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 即行为的准备状态。
来自微博的小例子
来自微博的例子

《每日邮报》昨日(2014年4月1日)登 出了历史上不同领域的著名伟人作息时 间表,有莫扎特、弗洛伊德、贝多芬到 本杰明·富兰克林。你觉得伟人的作息 与你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让我们来看看。。。。
看后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没有取得那样的成功原
拉皮尔的研究结果为什么出现态 度与行为的不一致现象?

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是对待某类事物的一般 态度,而没有拒绝接待眼前的中国人,这种行为是 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为,这种行为与对具体对象的 具体态度是一致的。就像某人喜欢鲜花,这是他对 鲜花的一般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喜欢每一种 具体的鲜花,后者是具体态度,也可以称为特殊态 度。
一、态度的概述
(二)态度的特征 1、对象性 2、社会性 3、稳定性与可变性 4、内隐性 5、价值性 6、调整性
价值性
态度的核心是价值。价值是指作为 态度的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 事物的主要价值有六种 (1)理论的价值 (2)实用的价值 (3)美的价值 (4)社会的价值 (5)权利的价值 (6)宗教的价值
补充阅读材料:自我知觉理论


当问一个人对某事的态度时,人们通常首先回忆 他们与这事有关的行为和经历,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 推断出对该事的态度。所以如果某人被问到他从事某 工作的态度的感受,由于他已经干了好多年了,他就 会说喜欢这个工作。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态度是在事 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经发生的东西产生意义的工具, 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为的工具。这种倾向是非常 强的。 此研究似乎表明,我们擅长于为自己的行为寻找 理由,而不擅长于去做有理由去做的事。
一、态度的概述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 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的对象是多方 面的,其中有人、事件、物、团体、制 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
一、态度的概述
从态度的构成看,主要 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态度的内涵
认 知
关键组成部分 是个人对一个对象 所作的情绪判断 对态度对象所持的信 念和见解
案例:咬不动的牛排

某天晚上,一位外国客人到某酒店餐厅用餐, 他点了一个中式牛排,一个蛋汤,一碟青菜。等 菜上齐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只见他将 一快牛排放进嘴里咬了几下,就把牛排吐在骨碟 上,接着又连试了几次,都是如此。他无可奈何 地擦擦嘴,招手示意服务员过来。

当服务员走到他面前时,他幽默地说:“小 伙子,你们这里的牛一定比我的爷爷还老,你看 看我的嘴对它不高兴,能否来一点让它高兴的牛 排呢?”说完,他笑咪咪地望着服务员,等候他 的回答。服务员说了声对不起,便马上去找主管。 主管来了后,望望桌上的菜,对客人说:“这个 菜是本酒店奉送的,免费。”说完就径直走开了。 这位客人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买完单,失望地离 开了酒店。
32 1 20 19 1 0 81 1 43 40 3 0
未光顾 的饭店
96 1 51 47 4 0
2 25 23 2 0
2 12 11 1 0
2 38 35 3 0
2 45 41 3 1



注: 1、只就中国人提问 2、分别就中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提问 也就是说,尽管那对中国夫妇在实际旅行中受到 了很好的接待,但开旅馆的美国人对中国人依然 怀有极大的偏见和歧视。拉皮尔和其他一些研究 者依此得出了态度和行为之间有时存在着很大的 不一致的结论。
因是什么? 这个(或几个)原因反映了 你怎样的生活态度
里兹.海德的认知平衡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 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 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 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 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 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 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会消除。综合言之,海德 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 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即海德尔所感兴趣 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 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心理小语:
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 假使你对待工作是被动而非主动的,像奴隶在主人皮 鞭的督促之下一样;假使你对工作,会感觉到厌恶, 没有热诚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爱,而 只觉得它是一种苦役,那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一定不 会有所作为的。工作态度包括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 责任感、自我开发等较抽象的因素。不管从事什么工 作,压力与困难总是存在的,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态度, 当你看重你的工作时,纵使面对缺乏挑战或毫无乐趣 的工作,你也会自动自发地做事,同时为自己的所作 所为承担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