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05套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合集下载

射孔参数对套管强度影响有限元分析

射孔参数对套管强度影响有限元分析

增加 , 套管的强度降低程度增大 . 但是降低的程度非 常低;尤其在8 m到1m l m 6 m ̄,分别降低 了4 5 . %、 5 47 % 、.3 、.1 8 2 , 以孔径 的增 大对 强 .8 49 % 55 %、. % 所 4
度影 响非常微弱 , 几乎可以忽略 ; 1r 到2m 从 6 m 0 m, a 强度降低 了2 l 有增大的趋势 , . %, 9 但降低程度也不
王 正 国 陈 凤 波
201 ( 河油 田测 井 公 司 辽 宁 盘 锦 14 1 ) 辽
摘 要 : 在不同的孔密、 孔径和相位角情况下, 用板壳弹性体 线性理论模型 , 应 对射孔套管进行 了 有 限元分析 , 并对射孔套管强度的影响程度进行 了 计算。结果表明: 孔密小于3孔/ 2 米时, 套管强度 的影 响程度 不 大; 孔径 小于1I1 , 管强度 的影 响程 度可 以忽略 ; 0 位 角套 管 强度 影 响程 度 最 6l 套 T时 I 1 9。 相

图2 射孔后套管的网格划分 图
第一作者简介 : 王正 国( 9 6 , 17 -) 硕士 , 现在辽河油田测 井公 司从事测井解释和射孔研 究。
维普资讯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20 年 07
1 约束、 . 3 加载及求解 本次研究主要考虑的是射 孔套 管受水平挤 压 力的作用下 , 强度的变化情况 , 因此假设套 管在 纵 向上是不变的 , 即忽略 由重力 引起 的形变 , 因此采 取纵 向上 约束 ;在套 管 的外表 面 加 以 IMP 的挤压 O a 力, 并采用弹性体线性分析方法求解 。
拟不同孔密的平均V n i s o s 等效应力 , M e 模拟结果如 表l 和图3 所示 。 图 中可 以明显看 出 : 从 随着孔 密 的增

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过程中传热和分离液体的热交换器。

近年来,由于换热器涉及到工艺流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薄壁波纹换热管结构的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本文旨在探讨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为提供合理的分析结果提供资料参考。

二、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1.换热器强度分析原理换热管,也称为换热器,是一种用于在热液体或气体中交换热量的装置,以达到将热液体从一侧流动到另一侧的目的。

因此,换热器的强度是传热的关键,同时也是换热管的安全性的基础。

本文使用有限元方法来分析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的强度,以确定其结构的实际性能。

2.模型建立在分析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之前,必须建立一个精确的模型来代表换热管,并完成有限元网格划分。

一般来说,换热器结构模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波纹外壁、波纹内壁和大管外壁。

在建立模型时,首先需要确定模型维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模型的网格方式,最后分析计算有限元网格的有效结果。

3.换热管强度分析模型为了验证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的强度,可以使用ANSYS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换热管强度分析模型。

首先,该模型中的荷载可以设定为温度场,以分析换热器的强度,并计算变形。

在建立模型时,必须考虑荷载和尺寸约束,并采用适当的材料参数和实际条件来模拟计算。

4.模拟结果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模拟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的受力情况,并分析其变形尺寸。

结果表明,当温度场变化时,换热管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最终伴随温度场变化受力也有所变化,强度变化很小。

此外,当荷载改变时,换热管的受力情况也会发生变化,但变化很小,表明换热管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三、结论通过本次有限元分析,我们得出了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的结论。

根据仿真结果,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变形尺寸随荷载和温度变化很小,表明换热管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

残余应力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残余应力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收稿日期:2000-07-28;修回日期:2001-01-30作者简介:韩建增(1972—),男,1995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1998年获西南石油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为西南石油学院9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钻井新技术与理论研究。

钻采机械残余应力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韩建增 张先普(西南石油学院博98,四川南充637001)摘 要:在套管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这种残余应力将大大降低套管的拉伸屈服极限及压缩屈服极限,进而降低套管的抗挤强度。

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而加以克服。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套管的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存在残余应力情况下套管的抗挤强度。

研究表明,残余应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套管的抗挤强度,因此,为了提高套管的抗挤强度,应尽量降低管体的残余应力。

关键词:套管;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残余应力;有限元法;受力分析中图分类号:TE925.2 文献标识码:A 在套管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这种残余应力将大大降低套管的拉伸屈服极限及压缩屈服极限,进而降低套管的抗挤强度。

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而加以克服。

在抗挤设计中,从来没有考虑过残余应力的问题来选择管材,不论是ГOCT 标准还是API 标准都没有考虑由于冷矫直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在外界条件的配合下会加速套管的不正常损坏。

因此,研究残余应力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套管残余应力的产生和分布 套管在生产过程中形成残余应力主要有两处:一处是轧制、定减径以及矫直过程中由于不均匀变形产生的残余应力;另一处是热处理过程中,特别是淬火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在回火热处理之前,由于轧制、定减径和淬火过程产生的残余应力可通过回火加以松驰,而回火之后进行的矫直工序,则是套管产生残余应力的主要来源。

有关研究表明,经过粹火及回火后,套管内表面为拉应力,外表面为压应力状态,拉压应力均在100MPa 左右;在轻度冷矫直后,应力分布在壁厚方向上有所变化,内表面仍为拉应力,壁厚中间部位为压应力,外表面则变为拉应力。

基于ABAQUS的三通有限元分析与强度评定

基于ABAQUS的三通有限元分析与强度评定

基于ABAQUS的三通有限元分析与强度评定简介三通是一种常用的管道连接件,通常用于分支管道的连接。

在设计和制造三通时,需要对其强度进行评定,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工作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分析方法,可以用于预测结构的应力和变形。

本文将介绍基于ABAQUS软件进行三通有限元分析与强度评定的方法。

步骤1.几何建模首先,根据实际的三通尺寸和几何形状,使用ABAQUS的预处理器(Preprocessor)建立三通的几何模型。

可以采用参数化设计的方法,使得模型具有可调节的尺寸。

2.材料属性定义根据实际的材料性能,定义三通的材料属性。

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

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或材料手册提供的数据进行定义。

3.网格划分将三通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生成适合分析的有限元网格。

划分网格时,需要考虑到模型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并确保网格的密度足够细致,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4.约束和载荷定义根据实际的工作条件和加载情况,对三通模型进行约束和载荷的定义。

约束是指对模型的一些部分施加固定约束,例如固定端或轴向约束。

载荷是指对模型施加的外部力或力矩。

这些约束和载荷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5.弹性分析通过ABAQUS进行弹性分析,计算出三通在工作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分布。

弹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强度评定。

6.强度评定根据三通的应力分布和材料的屈服强度,进行强度评定。

常见的评定方法包括最大应力法、碰撞理论法和松弛高斯分布法等。

根据评定结果,可以确定三通的安全系数,并对设计进行优化。

7.结果后处理对弹性分析和强度评定的结果进行后处理,包括应力和变形的结果可视化、结果的报表输出等。

可以通过ABAQUS的后处理器(Postprocessor)进行。

总结本文介绍了基于ABAQUS的三通有限元分析与强度评定的方法。

通过对三通进行几何建模、材料属性定义、网格划分、约束和载荷定义、弹性分析、强度评定和结果后处理,可以得到三通在工作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分布,并进行强度评定。

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不锈钢薄壁波纹换热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节能换热设备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不锈钢薄壁波纹管作为一种新型的换热设备,由于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和抗腐蚀性,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核电、冶金、冷冻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薄壁厚度仅为几毫米,其强度特性需要经过正确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有限元分析作为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强度特性。

有限元分析使用了一种数学模型,将物体分解为由多个有限小元素组成的大量体系,并利用数值方法和推导出的相关公式对每个小元的复杂的变形、拉伸和压缩等行为进行分析,从而精确地确定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强度特性。

首先,设计及建立有限元模型。

基于实际情况,分析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受力情况,采用Solidthinking Inspire软件进行建模,建立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网格的划分。

其次,设置作用力。

根据求解不锈钢薄壁波纹管强度特性的目的,分析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受力情况,通过弹性分析分析组织应力的分布,设置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作用力。

第三,确定材料参数。

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材料参数和物理参数应仔细确定,同时要注意温度、压强等参数是否影响分析结果。

最后,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根据有限元模型和所设置的材料参数,对不锈钢薄壁波纹管进行强度分析,求解结果,并对比实际试验结果,以确定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强度特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强度特性进行研究。

通过精确的分析和模拟,可以获得有效的设计参数和技术参数,有助于提高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综上所述,有限元分析对于研究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强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解决技术问题,为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更多的研究和应用,以改进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的设计和性能,开发新型的换热设备。

套管有限元计算的若干问题分析

套管有限元计算的若干问题分析

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33作者简介见本刊第19卷第2期。

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志新西路3号938信箱。

电话:(010)62323366-2380。

套管有限元计算的若干问题分析3 张效羽33(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张效羽等.套管有限元计算的若干问题分析12001;21(1):62~65摘 要 文章系统讨论了套管有限元计算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如加载步长、单元划分和载荷的非均匀性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①加载步长对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进入塑性阶段后,不够精细的步长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②由于套管的形状比较简单,使人们容易忽视单元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事实上,即使是最简单的平面问题的应力计算,单元数量也不能太少。

尤其是计算套管的变形,沿壁厚方向只划分一层单元是不够的。

③载荷的非均匀性对套管损坏影响极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载荷的非均匀性增大时,套管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急剧减小,二是在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套管出现一定程度的局部屈服后,即使载荷不再增大,套管的变形量仍会不断增加。

这些分析和结论不但澄清了套管有限元计算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还使我们对套管变形损坏的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主题词 固井 套管损坏 套管变形 有限元法 载荷(力) 分析 大量研究表明,套管的实际载荷是复杂的非均匀载荷〔1,2〕。

众所周知,理论求解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变形十分复杂,只能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求解套管的弹性问题〔3~6〕。

至于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弹塑性及塑性变形的理论解,目前尚未看到有关报道。

鉴于理论求解十分困难,用有限元计算套管的弹塑性变形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如文献〔7〕计算了简单非均匀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文献〔8〕在考虑套管的椭圆度和偏心度情况下计算出了套管的弹塑性变形,并给出了考虑椭圆度和偏心度时套管的挤毁方程。

由于套管的外形比较简单,使人们往往忽视加载步长、单元划分等问题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习惯用简单加载方式和少量的单元划分进行套管的变形计算。

射孔套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射孔套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射孔套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范薇,张光伟(西安石油大学,西安 710065)摘要:在水力喷砂压裂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水力喷射过程中需刺穿套管,产生圆形的孔眼,从而引起套管强度下降的问题。

而不同的孔径和布孔方案对套管强度的影响不同,研究射孔对套管强度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对几种典型的水力喷砂压裂工艺中的布孔方案,利用 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导入ANSYS软件对井下水力喷射后造成的套管强度问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该布孔方案对套管强度的影响,从而得出符合套管强度的布孔方案。

关键词:水力射孔;套管;强度;有限元引言水力喷砂压裂工艺在二十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国外油田不断的发展和应用。

近几年来,国内油田也开始采用水力喷砂压裂工艺进行水平井增产改造。

但是在该工艺的实践中,水力射孔时应注意布孔问题,射孔太多会对套管强度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套管,造成油田的损失。

本文通过ANSYS 对该工艺中出现的布孔方案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合理的布孔方案。

1三维模型的建立1.1 基本假设(1)忽略套管的椭圆度及壁厚不均匀度。

(2)假设所射孔眼均未堵塞,射孔孔眼不存在偏心,孔眼中心轴线与套管轴线垂直并相交。

(3)每个孔眼都是圆柱形,孔眼的直径、长度均分别相等,不考虑孔边毛刺及裂纹。

(射孔套管抗挤强度综合因素有限元分析)1.2 套管的特性参数取井下2m长的一段套管进行研究,表1是该套管的几何和材料参数。

表 1 套管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材料名称 外径(mm)厚度(mm) 弹性模量(GPa) 泊松比 密度(kg/m3)屈服强度(MPa)N80套管 139.7 7.72 200 0.3 7850 550 1.3 布孔方案和模型的建立本文主要有四种布孔方案,且孔径都为8mm。

1-1 剖面示意图 1-1 剖面示意图图 1 第一种布孔方案图2 第二种布孔方案基金项目:中石油股份公司“水平井低渗透改造重大攻关项目”重大攻关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7JK368)作者简介:范薇(1984-),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复杂载荷作用下套管强度计算的开题报告

复杂载荷作用下套管强度计算的开题报告

复杂载荷作用下套管强度计算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复杂载荷作用下套管强度计算背景和意义:随着油气田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高强度套管成为了油气井井下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复杂油气田环境下,套管容易遭受各种外部负荷,如受压、受弯和受扭等,从而导致套管失效。

因此,研究如何在复杂载荷作用下计算套管的强度,对于确保油气井的安全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本研究致力于研究在复杂载荷作用下计算套管强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套管受弯强度计算方法:套管受沉积物重压和侧向力的作用,会使套管弯曲变形,因此需要研究套管的受弯强度计算方法,从而避免套管弯曲损坏。

2. 套管受压强度计算方法:套管受地层内外差压的作用,也容易造成套管变形和破裂,因此需要研究套管的受压强度计算方法,从而确保套管能够承受内外压力的作用。

3. 套管受扭强度计算方法:在井下操作中,为了获取更多的油气信息,需要进行钻井探测等操作,容易使套管扭曲变形,因此需要研究套管的受扭强度计算方法,从而避免套管变形而影响油气的产出。

4. 套管强度验证方法:研究套管强度计算方法后,需要进行套管强度的验证,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和实验验证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套管的强度计算问题。

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步骤:1. 有限元分析模拟: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套管受弯、受压和受扭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套管的强度,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

2. 实验验证:选取套管在受压、受弯和受扭三种载荷情况下的物理试验,测量试验中套管的变形和破裂情况,进一步验证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的努力,预计能够得到以下结果:1. 研究出适用于复杂载荷下的套管强度计算方法,为油气井井下工具的生产和使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 验证套管强度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推进套管强度的研究和应用,为确保油气井井下工具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4 , $ 1 * / $ + 4 @B D < P J @ F< GI D 5 8 4D @ 8 9 8 E C 6 I @ J < 8 8< GI C 8 9 6 4 @ 6B @ D G < D C E @ S9 8S 9 8 I 5 8 8 @ S ) .T 9 D E 5 C J =R F < S @ J E 4 C E I C 6P @5 8 @ S 9 6 I C 8 9 6 9 6R @ J J 9 8 8 @ E 5 G 9 6 9 E 7 @ J @ F @ 6 E C 6 C J 8 9 8 ) + 4 D < 5 4 D @ 8 9 8 E C 6 I @ D @ 7 = BP M M = , 8 @ C D I 4< 6S @ 6 8 9 E 6 SS 9 D @ I E 9 < 6< G @ D G < D C E 9 < 6 9 6 E 4 @ ( 7 A8 < J 9 SF < S @ J I C 8 9 6 C D 9 < 5 8 D @ 8 5 J E 8 < G I C 8 7 MC B =T , E 4 5 8 C D @ C 8 < 6 C P J @B C E E @ D 6< G @ D G < D C E 9 < 6 9 8 D @ 8 @ 6 E @ S ) 9 6 8 E D @ 6 E 4C D @ G < 5 6 S B B = = : ; ; ; @ D G < D C E 9 < 6G 5 % 1 7 ,I C 8 9 6 9 6 9 E @ 7 @ J @ F @ 6 E8 E D @ 8 8 =B +6 在美国和加拿大, 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最近 ! " 年来
/ % 用3 7 8 9 软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
在3 / 并存为’ 7 8 9 中绘制不同射孔数的套管模型, : ; <文件。一个典型三维立体模型如图 / )所示。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第! +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套管轴向压力; " —岩石层的压力 图! 井下套管工作状态的虚拟模型
收稿日期: ’ " " ( $ " $ " ! 作者简介: 张春水 ( , 男, 北京市人,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 水力深穿 ! V ’ $) 透射孔技术的研究。
第 %期 张春水等: 套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2 + 0 0
!, ’ ! / 0 . 1 23 4 5 6 7 8 4 5 9 : ;0 < 6 >. 1 2? @ 7 8 4 @ =,
( , , , ; , ! ) A @ C D E F @ 6 E < GH @ I 4 C 6 9 I C J , 6 9 6 @ @ 6 9 6 K @ 9 9 6 ; 6 8 E 9 E 5 E @ < GH C I 4 9 6 @ D K @ 9 9 6 ! " " " # & 3 4 9 6 C ’ ) N 4 C 8 4 9 O C I E < D < G N E @ @ J + 5 P @ B = = L = M L = M , , ) + @ I 4 6 9 5 @N @ I E 9 < 6 N 4 C 8 4 9 * ( * " " " 3 4 9 6 C Q
图5 套管的总合应力云图
套管不同高度上射孔, 孔的方向夹角为+ 时,此时套管应力随孔的上下间距增大而先减小再 : 增大的一个变化过程,所以此时.孔上下间距不应小于, 并且不应超过** +/ /, + +/ /。由 方案5 、 方案9 、 方案0可知,在套管不同高度上射孔, . 孔上下间距不变时,套管应力随孔的 方向夹角增大而增大。由方案0 、 方案* 方案* 孔的方向夹 +、 *可知,在套管不同高度上射孔,
在!$ 长的套管内, 选取中间一段"$ 长套管来进行射孔布孔, 一是这样布孔符合井下施 工的实际情况, 二是在套管两端布孔, 又在套管两端施加外力会带来很大的应力集中, 这不符 合井下施工的实际情况, 三是这样布孔有利于研究"$ 长套管范围内最多能射多少孔。 方案"是射"个孔的布孔方案, 方 根据井下施工射孔惯例, 设计出可能的! !种射孔方案, 案!至" 方案" 方案" "是射!个孔的布孔方案, !至" 0是射%个孔的布孔方案, (至! !是射) 个孔的布孔方案。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 ] , 案不可用 。用这样的计算方法将图 4 中
图, 套管模型的网格划分图
的所有方案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见表. 。 从表.中可见, 方案 * , 套管上射 * 个 孔时, 对套管强度影响较小。 当套管上射 . 个孔时,不同的布孔方 案,对套管强度影响很大。由方案. 、 方案 在套管同一高度上射孔,套管应力 4可知, 随射的孔的方向夹角变化而变化, 当.孔 方向夹角为 * 对称时,套管应力最小。 9 + : 由方案! 、 方案, 、 方案 5 、 方案 ; 可知,在
[ ] ! 得到最新发展和应用 , 国内一些油田也开始应用水力深
穿透射孔技术, 采用新型射孔器, 对套管进行冲孔开窗, 射 孔数多有利于油井增产, 但过多的射孔会破坏套管, 本文 通过 . 以便合理地控制 1 N U N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 射孔数量和射孔位置。
! 井下套管工作状态的虚拟模型
选取井下!" 材料为 1$ " "F 深处一段’F 长, # "的 套管作为研究对象, 用它来模拟目前井下 !" " "F 深处采 油作业时, 射孔套管的工作状态, 模型受力见图! 。
方案!为!个孔; 方案" 方案! 方案! ! ! !为"个孔; " ! ! #为$个孔; % ! " "为&个孔 图$ 布孔位置示意图
图& 用 ’ / ( ) * 软件绘制的套管模型
第 4期 张春水等: 套管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第! "卷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角为! 不变时, 增大%孔上下间距能降低套管的最大应力,所以此时 % 孔上下间距不应小 " # $ 于& # #’ ’。
[ ] ! 网格划分模型如图,所示 。
为了进行比较, 首先用 ./ 长完整的 无射孔套管模型, 模拟井下 *+ + +/ 处的 受力状态, 进行 " # $ % $软件有限元分析, 从" # $ % $软件分析结果的总合应力云图 中可知, 在井下 *+ + +/ 深处 ./ 长的无 射孔套管的最大应力为 0 , 它作 ! 1 02 & 3 为套管强度变化的参考标准。图 4 中, 方 案*套管射 * 个孔时, " # $ % $ 软件分析 结果的总合应力云图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知,方案*时套管总合最 大应力为* , 再根据表 * 中的套管 + *2 & 3 , 计算套管强度降低程 屈服强度, , +2 & 3 度! : ( ) / ! 6 * + * 70 ! 1 0 , , +6* 1 * 8 !, 8, 对套管强度影响较小,故认为方案可用, 若套管强度降低程度大于 , 8,则认为方
# ! ( #2 3 4 岩石参数
岩石密度 岩石弹性模量 图! 井下"# # #$ 处的套管模型
% / ! ’ 0 &/ 5 $ " ’ ! ( 1 " 2 3 4
套管开窗方孔尺寸 ($ $) ) ! 1 % !
套管轴向压力 ! , 是由"# 岩石层的压力 " , 是由长宽各 # #$ 长套管重 量产生的压力, 厚"# 表"中列出了计算所需的其它参数, 根据图பைடு நூலகம்所 # # -$, # #$ 的岩石层重量产生的压力, 岩石参数, 计算套管轴向压力 ! 、 岩石层的压力 " , 计算结 示的模型和表"所示的套管参数、 果如下: 套管轴向压力 ! : 岩石层的压力 " : "# # # 1 ! ’ % 1 & ’ , ( ( ’ 0 )2 3 4 ! ( !] + 06 [" ( / ) / ) " % & ’ ( ! +"" ! ) ’ % ! 1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