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书写要求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规范,它对于医生的处方书写质量和规范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注意事项以及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一、规范要求1. 处方纸:医生在门诊处方书写时应使用规定的处方纸,包括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及医生的姓名、职称和执业医师证号等个人信息。
2. 处方内容:处方书写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同时,应明确列出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频次等详细信息,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3. 处方签名:医生在处方书写完毕后,应在处方上签名并注明日期,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签名应清晰可辨,避免浮现含糊或者无法辨认的情况。
4. 处方复印:医生在完成处方书写后,应将处方复印一份留存,以备日后需要参考或者核对。
复印件应与原件保持一致,包括所有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
二、注意事项1. 用药安全:医生在处方书写时应注意用药的安全性,避免使用禁忌药物或者不当药物,尽量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
2. 药物名称:医生在处方书写时应使用通用药名,避免使用商标名称,以免引起患者的困惑或者误解。
同时,应注意药物名称的拼写和书写的准确性。
3. 剂量单位:医生在处方书写时应使用标准的剂量单位,如毫克、克、微克等,避免使用不规范或者含糊的剂量单位,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4. 药物联用:医生在处方书写时应注意避免药物的相互作用或者不良反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的联用,或者在联用时赋予明确的说明和解释。
三、执行和监督1. 医生责任:医生是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执行者,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方书写,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医生应对自己所开具的处方负责,避免浮现错误或者不当的情况。
2. 护士审核: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护士审核岗位,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指医疗机构门诊部门在开具处方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处方书写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以提高患者就诊体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一、处方书写要求1. 处方纸:医疗机构应使用统一的处方纸,包含医疗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医生姓名、执业医师证号等基本信息。
2. 处方内容:处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诊断、用药名称、规格、用法、用量、频次、疗程等信息。
3. 规范字迹:医生应使用工整、清晰的字迹书写处方,避免模糊、潦草或涂改现象的发生。
4. 药品名称:医生应使用通用名书写药品名称,避免使用商标名或缩写,以避免产生歧义。
5. 用法用量: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用法用量,并在处方中明确注明。
6. 签名和盖章:医生应在处方末尾签名,并盖上医疗机构的公章,以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二、处方审核与管理1. 审核责任: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处方审核岗位,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药师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处方管理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电子处方管理系统,对处方进行统一管理和存档,方便查询和追溯。
3. 处方复印:医疗机构应在处方开具后,将原始处方复印并留存,以备日后需要核对或追溯。
4. 处方存档:医疗机构应将处方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存档,确保处方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三、处方质量评估与改进1. 处方质量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处方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以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处方反馈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用药反馈机制,收集患者对处方的反馈信息,及时处理患者的疑问和问题。
3. 处方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生进行处方书写规范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的处方书写水平和意识。
通过建立门诊处方书写制度,可以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减少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感。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机构门诊部门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生门诊处方的书写行为,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一、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1. 处方纸:医生应使用规范的处方纸进行处方书写,处方纸上应包含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
2. 医生信息:处方上应标明医生的姓名、职称、执业医师证号等个人信息,以便患者和药师核对医生的身份。
3. 患者信息:处方上应标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以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正确无误。
4. 处方内容:处方应明确标明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5. 医嘱内容:处方上应包含医生对患者用药的医嘱,如禁忌症、注意事项等,以提醒患者注意用药安全。
二、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1. 书写工具:医生应使用黑色或者蓝色的签字笔进行处方书写,以确保处方的清晰可辨。
2. 字迹清晰:医生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避免浮现含糊、潦草的情况,以免造成患者和药师的误读。
3. 规范用词:医生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进行处方书写,避免使用含糊、不明确的词语,以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医嘱内容。
4. 数字书写:医生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药品的用量和次数,避免使用汉字、拼音或者简写,以免造成患者用药错误。
5. 药品名称:医生应书写药品的通用名称,避免使用商标名称或者简称,以确保患者能正确购买到所需药品。
三、处方审核和签章要求1. 审核人员:医疗机构应设立处方审核人员,负责对医生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临床实践要求。
2. 签章要求:医生应在处方上签名,并注明签名日期,以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审核人员也应在处方上签名,并注明审核日期,作为审核的证明。
四、处方保存和归档要求1. 保存期限:医疗机构应按照像关规定保存处方的原始纸质或者电子档案,保存期限普通为5年以上。
2. 归档要求:医疗机构应对处方进行分类归档,便于管理和查询。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机构规范门诊医生开具处方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的目的是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要求和标准。
一、处方格式要求1. 处方纸:使用医疗机构统一印制的处方纸,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医生姓名、职称等基本信息。
2. 处方内容: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处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
3. 处方签名:医生应在处方上亲笔签名,并注明签名日期,以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处方书写要求1. 清晰可辨:医生应使用工整的字迹书写处方,确保患者和药师能够清晰地辨认处方内容,避免因字迹含糊而引起错误。
2. 规范用词:医生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和药品名称,避免使用含糊、不明确的词语,以免产生歧义。
3. 详细说明:医生应在处方上详细说明药品的用法、用量、疗程等信息,以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4. 避免缩写:医生应避免使用过多的缩写,尽量使用完整的词语,以免造成误解或者产生错误。
三、处方审核要求1. 药师审核: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药师审核岗位,对门诊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处方审核记录:药师应在处方上签名并注明审核日期,同时在医疗机构的处方审核记录表上填写相关信息,以备查阅和追溯。
四、处方管理要求1. 处方存档: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处方存档系统,将每一张处方进行编号、归档,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保存一定的时间。
2. 处方查询:医疗机构应提供处方查询服务,患者可以凭借个人信息查询自己的处方记录,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用药情况。
3. 处方统计分析: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医生的用药水平、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五、处方培训要求1. 医生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生进行处方书写规范培训,提高医生的处方书写水平和规范意识。
2. 药师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药师进行处方审核规范培训,提高药师的审核水平和专业知识。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院门诊部门为了规范医生开具处方,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生开具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和规范性,避免因处方错误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一、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1. 处方必须使用规定的纸张,包括医院名称、医生姓名、科室、日期等基本信息。
2. 处方应使用清晰、工整的字迹书写,避免涂改和模糊不清的情况发生。
3. 处方内容应明确,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详细信息,避免模糊不清或者省略关键信息。
4. 处方应包含医生的签名和执业医师证号,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处方书写的规范性要求:1. 处方应按照统一的药品名称和剂量单位书写,避免使用缩写或者不规范的药品名称。
2. 处方中的剂量和用法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书写,避免使用模糊的描述或者不规范的用法。
3. 处方中的药品名称应使用通用名称,避免使用商标名称或者不规范的药品名称。
4. 处方中的药品数量应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
三、处方书写的安全性要求:1. 处方中应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医学术语或者缩写,确保患者和药师能够准确理解。
2. 处方中应避免使用易混淆的药品名称或者剂量单位,避免发生药品混淆或者用量错误的情况。
3. 处方中应避免使用有潜在风险的药品组合,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或者不良反应。
4. 处方中应避免使用过期或者失效的药品,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处方书写的审核和验收要求:1. 处方应由医生本人书写,并经过医生本人审核和签名确认,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处方应由专业药师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处方审核和验收过程中应记录审核人员和验收人员的姓名和执业证号,确保责任的明确和追溯性。
五、处方书写的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处方书写制度的医生,应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2. 对于违反处方书写制度的药师,应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指医疗机构门诊部门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需要遵循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处方书写的准确性、合法性和安全性,以提高患者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一、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1. 处方纸:门诊处方应使用规定格式的处方纸,包括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医生的姓名、职称、执业医师证号等基本信息。
2. 处方内容:处方应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频次、疗程等详细信息。
同时,还应注明医生的签名、开具日期和有效期限。
3. 用药指导:对于需要特殊用药指导的患者,医生应在处方上注明相关用药指导信息,如饭前、饭后服用、需要禁食或忌食的食物等。
二、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1. 字迹清晰:医生在书写处方时应使用清晰、工整的字迹,避免模糊不清或字迹混乱导致患者无法辨认药品名称或用法用量。
2. 规范用词:医生在书写处方时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和常用药品名称,避免使用模糊或易混淆的词语,以免产生歧义。
3. 数字书写:医生在书写药物的剂量、用量和频次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避免使用汉字或罗马数字,以免产生误解。
4. 简洁明了:医生在书写处方时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缩写或简写,以免造成患者的困惑或误解。
三、处方书写的安全要求1. 遵循规范:医生在书写处方时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2. 药品选择: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指南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避免使用易混淆的药品,以免发生药品混淆错误。
3. 药物交互作用:医生在书写处方时应仔细考虑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产生药物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
4. 药物剂型和规格:医生在书写处方时应明确指定药物的剂型和规格,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购买和使用药物。
四、处方书写的质量控制1. 审核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书写的审核制度,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审核人员应仔细核对处方的各项信息,并及时纠正错误或不规范的处方。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机构为规范门诊处方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处方内容的填写要求、处方审核和签名的要求等。
一、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1. 书写工具:医生应使用黑色或者蓝色的水笔或者签字笔进行处方书写,以保证处方的清晰可读。
2. 书写字体:医生应使用标准的中文字符进行书写,字体应清晰、整齐、规范,避免浮现含糊或者难以辨认的情况。
3. 书写语言:医生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处方书写,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者不常见的缩写,以便患者能够准确理解处方内容。
4. 书写纸张:处方应使用医疗机构统一印制的处方纸进行书写,纸张应具备防伪功能,以防止处方被伪造或者篡改。
二、处方内容的填写要求1. 患者信息:处方上应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便医生和药师能够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2. 诊断信息:处方上应明确注明患者的主要诊断或者病情描述,以便药师能够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品。
3. 药品信息:处方上应明确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和疗程等信息,以便药师能够准确配药和指导患者使用。
4. 处方日期:处方上应标注医生开具处方的日期,以便患者和药师能够了解处方的时效性。
5. 医生签名:医生应在处方上亲笔签名,并注明自己的姓名、职称和执业医师证书号码,以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三、处方审核和签名的要求1. 审核要求:医疗机构应设立处方审核岗位,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核实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 签名要求:药师审核通过后,应在处方上亲笔签名,并注明自己的姓名和执业药师证书号码,以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3. 处方存档: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处方存档系统,将审核通过的处方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查验和追溯。
以上是关于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详细内容。
通过规范的处方书写,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处方错误和患者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机构规范门诊医生处方书写行为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门诊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
下面是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该制度的要求和内容。
一、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医疗机构的门诊医生,包括门诊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二、处方书写要求1. 书写者必须是具有医师资格的医生,需在处方上注明医生的姓名和职称。
2. 处方必须使用规定的纸张,纸张上需包含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和医生的执业证号。
3. 处方必须使用规定的印章,包括医疗机构的公章和医生的个人印章。
4. 处方必须使用规定的打印或者手写方式,字迹清晰、工整,不能有涂改、划线、含糊等情况。
5. 处方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 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
(2) 诊断名称和疾病编码,确保准确诊断。
(3) 药物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等详细信息,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4) 处方的数量和疗程,确保患者能够按时购买药物。
(5) 医生的签名和日期,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处方审核和存档1. 医疗机构应设立处方审核岗位,负责对门诊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处方审核应包括对疾病诊断、药物选择、剂量使用等方面的审核。
3. 处方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
4. 审核通过的处方应及时存档,存档时间不少于5年,以备查阅和追溯。
四、处方管理和监督1. 医疗机构应建立门诊处方管理制度,明确处方的开具、审核、发放和存档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
2.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门诊处方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
3. 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门诊处方的监督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
五、处方信息的安全保密1. 医疗机构应建立门诊处方信息的保密制度,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处方书写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门诊处方及病历的书写要求,参照2017年北京市关于处方点评工作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现对门诊处方及病历的书写内容及要
求通知如下:
一、门诊处方方面:
1、单纯开具中药饮片、中医治疗操作(如针灸、火罐、艾灸等)的,若以
往该病已有明确的西医诊断,则书写西医病名、中医辨病、辨证。
若无明确诊断,且不接受进一步相关检查者,则仅书写中医辨病、辨证。
2、除第一种情况外所有处方均必须有西医诊断(包括咨询、换药);对于
不能明确诊断的,可记录为“某某疾病待查”(特殊情况如涉及个人隐私、承
担筛查任务的可由临床科室提交医务科另行商议)。
3、所有处方中包含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治疗操作(如针灸、火罐、艾
灸等)的,处方中必须包含中医辨证、辨病的内容。
4、如当日单科同一患者处方中只开具西药的处方,可以不用书写中医辩证、辨病的内容。
二、门诊病历方面:
1、门诊初诊患者病历必须记录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中医四诊、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等内容;
2、门诊复诊患者病历必须记录中医四诊,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和处理意见等内容。
3、对于单纯咨询或二次换药(第一次来院即换药的患者按初诊患者执行)
的患者,病历中可以不记录中医四诊的内容,但应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重点
咨询内容或换药时伤口的情况等。
4、患者自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功能检查等),在无其它任何
治疗时,或只有西医治疗(如激光、牵引、门诊手术)时,可以不用书写中医
辩证、辨病的内容。
【注】:处方全程请兼顾北京市医保政策,切勿违规。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如出现上述规定以外的情况时,可以以书面形式,科主任签字确认后上交医务科另行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