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书写规范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的一项重要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医生门诊处方的书写行为,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执行流程。
一、处方书写要求1. 处方纸: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使用规定格式的处方纸,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医生姓名、执业医师资格证号、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基本信息。
2. 处方内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选择药物,并在处方中明确注明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频次等信息。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用药,医生应在处方中注明具体原因和使用方法。
3. 处方签名:医生在开具处方后,应亲自签名,并注明签名日期。
签名应清晰可辨,以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责任追溯。
二、处方审核与核对1. 处方审核: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处方审核岗位,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生进行处方审核。
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2. 处方核对:药师在配药过程中,应子细核对处方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频次等信息,确保配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处方保存与归档1. 处方保存: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处方保存制度,将所有开具的处方按照一定的分类方式进行保存。
处方保存的时间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定期进行备份。
2. 处方归档:医疗机构应将已完成治疗的患者处方进行归档,便于后续的复查、追溯和统计分析等工作。
四、处方管理与监督1. 处方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处方管理制度,明确处方的开具、审核、核对、发药等环节的责任和流程。
同时,加强对医生开具处方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的处方行为。
2. 处方监督:卫生行政部门、医疗监管机构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处方书写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五、处方教育与培训1. 处方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生的处方教育,提高其处方书写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新版门诊病历处方书写规范

• 2、正文:以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 数量、使用方法、用量。
• 3、后记:医师署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药 品金额及审核、调配、查对、发药药学专业 技术人员署名。
新版门诊病历处方书写规范
第15页
四、处方药要求
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医师处方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应该遵照 安全、有效、经济标准,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权。
新版门诊病历处方书写规范
第34页
第二十三条 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药 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惯用量;控缓 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出7日惯用量;其 它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出3日惯用量。
新版门诊病历处方书写规范
第35页
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惯 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出7日 惯用量;其它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出3日 惯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 每张处方不得超出15日惯用量。
• 4.患者在其它医院所作检验,应 注明该医院名称及检验日期。
新版门诊病历处方书写规范
第4页
• 5.急危重患者必须统计患者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诊 疗和抢救办法等。
• 对收入急诊观察室患者,应书写 观察病历。抢救无效死亡病例,要 统计抢救经过,参加抢救人员姓名、 职称或职务,死亡日期及时间,死 亡诊疗等。
新版门诊病历处方书写规范
第36页
第二类精神药品普通每张处方不得超出7日惯 用量;对于慢性病或一些特殊情况患者, 处方用量能够适当延长,医师应该注明理 由。
新版门诊病历处方书写规范
第37页
第二十四条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 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第 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出3 日惯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 出15日惯用量;其它剂型,每张处方不得 超出7日惯用量。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指医疗机构门诊部门在开具处方时需要遵循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生书写处方准确、规范,能够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并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一、处方书写规范1. 处方纸: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使用规定格式的处方纸,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医生姓名、职称、执业医师证号等基本信息。
2. 处方内容:处方应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以及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详细信息。
对于特殊情况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患者,应在处方上注明相关注意事项。
3. 书写要求:医生在书写处方时应使用工整、清晰的字迹,避免使用模糊、潦草的字迹。
药物名称应使用标准的药品名称,避免使用缩写或简称,以免引起误解。
二、处方审核流程1. 医生审核:医生在开具处方后,应自行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了解,避免开出不必要的药物或剂量过大的药物。
2. 药师审核:药师在药房接收到处方后,应对处方进行审核,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和药物信息的准确性。
药师还需检查处方中是否存在重复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解释。
3. 系统审核:医疗机构可以使用电子处方系统进行自动审核,以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历史进行判断,提醒医生和药师注意潜在的问题。
三、处方存档管理1. 存档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处方存档管理制度,将所有处方按照患者姓名、就诊日期等信息进行分类存档。
存档材料应保存完整,包括处方原件、复印件等。
2. 保密措施: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处方存档的保密措施,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只有经过授权的医务人员才能查阅和使用处方信息,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将处方信息用于其他用途。
3. 存档期限:处方的存档期限应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确定,一般为3-5年。
存档期满后,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以防止信息泄露。
四、处方追溯和评估1. 追溯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追溯制度,对处方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和记录。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标题:门诊处方书写制度引言概述: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指医疗机构门诊部门在开具处方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良好的门诊处方书写制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处方书写规范1.1 患者基本信息:处方上应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
1.2 诊断和病情描述:医生应在处方上明确写明患者的诊断和病情描述,以便药剂师正确理解和配药。
1.3 药品名称和剂量:处方上应清晰明确地写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量和规格,以避免因药品名称或剂量不明确而引发用药错误。
1.4 用药频次和疗程:医生应在处方上明确写明药品的用药频次和疗程,以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
1.5 医生签名和执业医师编码:处方上应有医生的签名和执业医师编码,以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医生的责任追溯。
2. 处方审核与审方2.1 处方审核:医疗机构应设立处方审核制度,由专业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2.2 审方:医疗机构应设立审方制度,由药学专家对处方进行审方,确保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用药方式的合理性,避免患者因用药不当而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3. 电子处方的应用3.1 电子处方系统的建立:医疗机构应推广使用电子处方系统,提高处方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2 电子处方的优势:电子处方可以减少纸质处方的丢失和篡改风险,方便医生和药师的交流和沟通,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效率。
3.3 电子处方的挑战:电子处方系统的建设和推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需要解决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4. 处方书写培训与考核4.1 医生处方书写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生进行处方书写培训,提高医生的处方书写技能和规范意识。
4.2 药师审方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药师进行审方培训,提高药师的审方能力和质量控制意识。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引言概述: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行业中的一项重要规定,旨在确保医生准确、规范地书写处方,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一、处方书写规范1.1 书写格式:处方书写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药品信息,以及医生姓名、签名、日期等医生信息。
1.2 书写工具:医生应使用清晰、易懂的书写工具,如黑色或者蓝色的钢笔,避免使用铅笔或者淡色墨水,以防止处方含糊不清或者被篡改。
1.3 书写内容:处方应明确标注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详细信息,避免使用含糊或者缩写的术语,以免给患者用药带来风险。
二、用药安全控制2.1 药品选择: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品,并在处方中明确标注药品的通用名称,以避免患者因药品名称混淆而发生错误用药。
2.2 剂量计算:医生在处方中应准确计算患者所需药物的剂量,避免过量或者不足的用药情况发生,特殊是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患者群体要分外谨慎。
2.3 药物相互作用: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并注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三、处方审核与审方3.1 处方审核: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处方审核岗位,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防止错误用药和滥用药物的情况发生。
3.2 审方制度:医院应建立审方制度,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对复杂疾病的处方进行审查,以确保用药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3 处方追溯:医院应建立处方追溯系统,对每一份处方进行记录和备份,以便追溯和分析处方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四、医患沟通与教育4.1 用药指导: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4.2 患者教育:医院应加强患者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了解和重视,培养患者正确用药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机构为规范门诊处方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处方内容的填写要求、处方审核和签名的要求等。
一、处方书写的规范要求1. 书写工具:医生应使用黑色或者蓝色的水笔或者签字笔进行处方书写,以保证处方的清晰可读。
2. 书写字体:医生应使用标准的中文字符进行书写,字体应清晰、整齐、规范,避免浮现含糊或者难以辨认的情况。
3. 书写语言:医生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处方书写,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者不常见的缩写,以便患者能够准确理解处方内容。
4. 书写纸张:处方应使用医疗机构统一印制的处方纸进行书写,纸张应具备防伪功能,以防止处方被伪造或者篡改。
二、处方内容的填写要求1. 患者信息:处方上应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便医生和药师能够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2. 诊断信息:处方上应明确注明患者的主要诊断或者病情描述,以便药师能够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品。
3. 药品信息:处方上应明确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和疗程等信息,以便药师能够准确配药和指导患者使用。
4. 处方日期:处方上应标注医生开具处方的日期,以便患者和药师能够了解处方的时效性。
5. 医生签名:医生应在处方上亲笔签名,并注明自己的姓名、职称和执业医师证书号码,以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三、处方审核和签名的要求1. 审核要求:医疗机构应设立处方审核岗位,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核实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 签名要求:药师审核通过后,应在处方上亲笔签名,并注明自己的姓名和执业药师证书号码,以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3. 处方存档: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处方存档系统,将审核通过的处方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查验和追溯。
以上是关于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详细内容。
通过规范的处方书写,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处方错误和患者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门诊医生书写处方的内容和格式,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门诊处方书写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一、处方书写要求:1. 处方书写应使用规范的医疗术语和规范的药品名称,不得使用模糊、不明确或易混淆的词语。
2. 处方书写应清晰、工整,避免涂改和错别字的出现。
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者红色的笔。
3. 处方纸应为医疗机构统一印制的格式,包括医院名称、科室、医生姓名、就诊日期等基本信息,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4. 处方书写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以便与患者的身份信息核对。
5. 处方书写应准确、完整地描述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和用药频次等信息,避免模糊或遗漏,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二、处方书写标准:1. 药品名称应书写为通用名称,避免使用商标名称或简称。
如果需要使用特定品牌的药物,应在药品名称后注明品牌名称。
2. 药物剂型和规格应明确标注,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以及每片、每粒、每支的含量。
3. 药物用量应准确书写,包括每次用量和每日总剂量,如每次2片,每日3次。
4. 药物用法应明确,如口服、外用、注射等。
5. 药物用药频次应准确标注,如每日3次、每周2次等。
6. 处方中的辅助用药,如溶媒、稀释液等,应明确标注。
7. 处方中的特殊要求,如禁用某些药物、注意事项等,应明确书写。
8. 处方应有医生的签名和日期,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三、处方审核和管理:1. 门诊医生在书写处方后,应将处方提交给药剂科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药剂科应对处方进行审核,包括对药物的剂量、用法、频次等进行核对,同时对患者的过敏史、禁忌症等进行查看,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3. 药剂科审核通过后,将处方交给药房进行发药,发药时应与处方进行核对,确保发放的药物与处方一致。
4. 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管理制度,对处方进行归档和保存,以备日后的查阅和追溯。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

门诊处方书写制度门诊处方书写制度是医疗机构规范门诊医生开具处方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旨在规范门诊处方的书写,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份标准格式的门诊处方书写制度,详细介绍了门诊处方的书写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门诊处方的书写要求:1. 处方纸:门诊处方应使用医疗机构统一印制的处方纸,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 医生签名:医生在处方上应当签署自己的姓名和职称,以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和责任追究。
3. 患者信息:处方上应注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以确保处方的针对性和个体化。
4. 用药信息:处方上应明确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和用量等信息,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5. 签发日期:处方上应注明签发日期,以便患者及时购买药物,并控制药物的有效期。
二、门诊处方的书写注意事项:1. 药品名称:医生应使用通用名称书写药品名称,避免使用商标名称或者缩写,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2. 剂量单位:医生应使用国际通用的剂量单位,如毫克、克、毫升等,避免使用含糊或者不规范的剂量单位。
3. 用法用量:医生应详细注明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包括每次用药的剂量、使用频率和使用时机等,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4. 药物相互作用:医生应注意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5.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医生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案。
6. 处方审核:医生开具处方后,应由专业药师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三、门诊处方的规范管理:1. 处方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门诊处方的统一管理制度,包括处方的编号、存档、归档等,以方便查询和追溯。
2. 处方复印:医生应在开具处方后,将处方复印一份留存档案,并妥善保管,以备不时之需。
3. 处方统计: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门诊处方的统计分析,包括药品使用情况、用药指标达标情况等,以优化用药管理和提高医疗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处方书写规范
一、医师必须将本人的签字和印模样留于药剂科、医务处、门诊部。
二、处方一般用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如有涂改,医师必须在涂改处签字或加盖医生印章。
三、处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姓名、性别、年龄、单位、科别、门诊号或者病案号、病情及诊断、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医师签字及印章、年、月、日。
四、药品及制剂名称,使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卫生部颁发的药品标准为准。
如医疗需要,必须应用特殊剂量时,医师须与药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后方可取出药品。
五、处方上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
药品用量单位以克(g)、毫克(㎎)、毫升(ml)、国际单位(in)计算。
六、药剂师(药剂士)有权监督医生科学用药,合理用药。
出现违反规定乱开处方,滥用药品的情况,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情节严重应报告门诊部检查处理。
七、有关毒、麻、限剧药处方,遵照“毒、限剧药管理制度”的规定及国家有关管理麻醉药品的规定办理。
八、药剂科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处方有错误应通知医师更改后配发,凡处方不合规定者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
九、医保及公疗处方适用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