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昆虫》导学案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_《昆虫记》_科普作品的阅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名著导读_《昆虫记》_科普作品的阅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名著导读_《昆虫记》_科普作品的阅读》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2. 掌握《昆虫记》中关于昆虫的科学知识;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科普作品中获取知识;4. 培养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珍爱认识。

二、导学内容:1. 《昆虫记》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2. 《昆虫记》主要内容梳理;3. 昆虫的分类及生态知识;4. 阅读理解题目。

三、导学过程:1. 了解《昆虫记》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昆虫记》是由法国闻名昆虫学家让-亨利·法布尔编写的一部科普读物,内容涵盖了昆虫的生态习性、分类、发展发育等方面的知识。

作者法布尔是19世纪闻名的昆虫学家,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钻研,将昆虫的生活习性生动地呈此刻读者面前。

2. 了解《昆虫记》主要内容梳理:《昆虫记》以昆虫为主要钻研对象,通过对昆虫的分类、生态和习性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昆虫世界的奇异的地方。

书中包含了大量插图和实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昆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点。

3. 进修昆虫的分类及生态知识:昆虫是一类种类繁多的生物,按照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多个目。

在生态方面,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了食物链的传递、花粉传播等生态过程。

4. 阅读理解题目:根据《昆虫记》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 《昆虫记》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昆虫学家?b. 《昆虫记》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的知识?c. 昆虫的分类有哪些目?请简要描述各目昆虫的特点。

d.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四、导学作业:1. 阅读《昆虫记》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总结其中关于昆虫分类的知识;2. 尝试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3. 撰写一篇关于昆虫生态的小短文,表达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和敬畏之情。

五、拓展延伸:1. 阅读其他关于昆虫的科普读物,扩大对昆虫世界的了解;2. 参与昆虫观察活动,了解昆虫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3. 参与生态珍爱志愿活动,为珍爱昆虫及其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昆虫记》 导学案

《昆虫记》 导学案

《昆虫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布尔与《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品味生动有趣的语言,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尊重。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方法和探究精神,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并欣赏《昆虫记》中精彩的描写,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

(2)体会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

2、难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方法和科学精神,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 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

他也为漂染业做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2、作品简介《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阅读《昆虫记》的相关章节,了解书中所介绍的昆虫种类和它们的生活习性。

2、查阅资料,了解法布尔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二)课堂探究1、精彩片段赏析(1)选取书中描写某一种昆虫的精彩片段,如描写蝉的脱壳过程、螳螂的捕食场景等,分析作者的描写手法和语言特色。

(2)小组讨论:这些描写让你对昆虫有了怎样的新认识?2、主题探讨(1)思考:《昆虫记》仅仅是在介绍昆虫吗?它还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2)全班交流: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3、科学精神探究(1)分析法布尔在研究昆虫过程中所运用的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

(2)讨论:从法布尔的研究中,我们能学到哪些科学精神?(三)拓展延伸1、观察实践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昆虫,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记录下它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昆虫》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昆虫》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昆虫》导学案【学习内容】: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课《昆虫》的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了解、分析蚕的生长过程,能够取得新发现。

2.能够学习“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概念“这种认知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科学知识1.通过对养蚕活动、搜集资料、观看影片等多种途径,构建养蚕经验,对蚕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2.了解昆虫的变态,掌握昆虫的特征。

【学习重点】:掌握昆虫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观察昆虫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昆虫变态过程、身体特征的课件(图片、演示文稿、视频)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

观察昆虫实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学习导入1.交流:谈谈你对蚕的认识。

2.质疑:你还想知道那些关于蚕的知识?3.过渡:让我们一起观看《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的视频,看有什么新发现。

二.活动一看视频,找规律1.思考: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2.播放视频《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3.反馈:(指名回答问题)整理: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 4个时期。

4.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的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

5.比较:这几种动物的一生有什么相同之处。

(幻灯片演示)6.教师归纳三.活动二比较它们的身体1.出示蝗虫、蚕蛾、蜻蜓、蚂蚁等图片。

2.引导观察:蝗虫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什么样子?3.比较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相似之处?4.记录观察结果并汇报。

5.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四.活动三它们是昆虫吗学生观察图片,指出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那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五.总结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课外作业:到你住宅的周围去找一找,看能找到哪些昆虫,把它们画下来,装订成一本昆虫图册。

昆虫科学教案范本10份

昆虫科学教案范本10份

昆虫科学教案范本10份昆虫科学教案 1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昆虫的食物。

2.了解昆虫的动作姿态。

3.在活动中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几种常见昆虫的食物图卡数张,如花(蜜、粉)、小虫或食物碎屑灯。

活动过程:拿出昆虫图卡,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这些昆虫的动作姿态是怎么样的呢?鼓励幼儿模仿其动作。

这些昆虫*时吃的食物是什么?(如蜜蜂和蝴蝶吃花蜜、蚂蚁吃食物碎屑、蚱蜢吃小虫等)若幼儿不知道,教师可以加以提示玩游戏“昆虫运动会"__昆虫王国将邀请小朋友参加昆虫运动会。

介绍游戏的玩法:教室(运动场)的两端分别是起点和终点,在终点放置昆虫食物图卡。

将幼儿分成数队,如蜜蜂队、蚱蜢队、蚂蚁队,请幼儿戴上头套。

哨音开始,各队第一位幼儿模仿所扮演的昆虫动作,走到终点,并找到该昆虫所吃的食物图卡带回起点,然后下一为幼儿戴上头套出发。

按照此方式活动直到所有幼儿都轮完,最先轮完的一组获得优胜。

若幼儿有兴趣,该游戏可多次重复。

昆虫科学教案 2一、教学目标: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准备: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三、教学过程:(一)捕捉昆虫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

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

分类放在容器中。

(二)昆虫运动会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

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

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

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养昆虫导学案-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养昆虫导学案-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养昆虫导学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之一,也是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

它们以其惊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在地球上各个角落都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

养昆虫不仅可以提供我们对昆虫生态和生命周期的深入了解,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本导学案旨在向读者介绍养昆虫的概念以及培养养昆虫的方法和技巧,并探讨养昆虫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养昆虫的重要性和好处,进而对这一领域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概述,介绍养昆虫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也会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昆虫的重要性、养昆虫的好处以及养昆虫的方法和技巧。

在昆虫的重要性部分,会详细介绍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传粉、分解有机物和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同时,还会强调昆虫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如农业的害虫控制、药物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接下来是养昆虫的好处部分,将介绍养昆虫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养昆虫可以提供一个观察和学习昆虫生态和行为的机会,培养人们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养昆虫也可以成为一种休闲娱乐和职业发展的途径。

最后是养昆虫的方法和技巧部分,将分享如何选择适合养殖的昆虫种类,提供一些常见昆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也会介绍一些常用工具和设备,协助读者进行昆虫养殖的实践操作。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养昆虫的意义和推广的必要性。

在结束语中,可以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养昆虫的活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养昆虫的重要性、养昆虫的好处以及养昆虫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增进对昆虫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介绍养昆虫的意义和好处,以及为读者提供养昆虫的方法和技巧。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基本知识2.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分类和识别方法3. 提高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导学内容1.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概述2.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分类3.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方法4.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实地观察练习三、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兴趣。

2. 进修环节(1)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概述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每部分又包含不同的结构特征,如触角、复眼、翅膀等。

(2)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分类根据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不同,可将昆虫分为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不同类群。

(3)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方法进修如何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其分类和识别方法,包括形状、颜色、纹路等方面。

(4)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实地观察练习组织学生到校园或野外进行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实地观察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识别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

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进一步了解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增加知识面。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分类和识别方法,提高了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练习,加深了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实际操作经验,为今后的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后作业1. 思考:你觉得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识别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2. 实践:选择一种昆虫,对其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

3. 拓展:自行查阅资料,了解一些昆虫外部形态特征的特殊适应性结构,并做简要介绍。

六、参考资料1. 《昆虫学》2. 《昆虫分类学》3. 《昆虫外部形态特征识别手册》希望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对昆虫外部形态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对昆虫的兴趣和热爱,为今后的进修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全册科学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全册科学导学案




5.茎越长越高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导学设计
教学时间
学科
科学
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
课题
开花了,结果了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2、凤仙花播土时,为了不让雨水冲走,应该播入土中较深的地方`。[ ]
3、不同方向放置的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都会向下生长。[ ]
四、巩固训练:
知识展示台
1、凤仙花是[ ]植物。
2、凤仙花种子萌发时不需要浇大量的水,在[
]条件下会萌发。
五、拓展延伸:
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2.种植我们的植物
学习难点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具学具
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第(一)课时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一、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互查
播种凤仙花的季节在什么时候。
二、设问导读:
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
播种凤仙花的季节在什么时候。
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第一单元 4 昆虫备忘录(导学案)-2022春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第一单元 4 昆虫备忘录(导学案)-2022春三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第一单元 4 昆虫备忘录(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部分昆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学习运用简单的辨认昆虫的方法。

•通过口述和写作的方式,分享对昆虫的认识和感受。

二、学习内容
1. 苍蝇
苍蝇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通常在垃圾、粪便、腐烂的物质等地方产卵,幼虫在这些地方生长。

成虫会吃水果、蔬菜和肉类等食物。

辨认方法:苍蝇的身体长约 5-8 毫米,呈灰褐色。

它们有两对透明的翅膀和
一对大眼睛。

2. 蝴蝶
蝴蝶是美丽的昆虫之一,它们有着翅膀上漂亮的花纹。

蝴蝶通常在花上吸蜜,它们的卵会孵化成毛毛虫,然后变成蝶的形态。

辨认方法:蝴蝶的翅膀呈现各种各样的颜色和斑点。

它们的身体比苍蝇略长,大眼睛和触角比较突出。

3. 蜻蜓
蜻蜓是一种能快速飞行的昆虫,通常活动在水边。

它们的幼虫生活在水中,与其他水生昆虫一起寻找食物。

辨认方法:蜻蜓的翅膀长而透明,身体细长,从侧面看类似于细长的管子。

三、思考问题
1.根据上述描述,你能分别将这三种昆虫画出来吗?
2.你认为昆虫都是好的生物吗?为什么?
四、话题延伸
请同学们在家中观察一些昆虫,并描述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接下来请同学们就此展开口述或写作,将你们所观察到的昆虫和感受与大家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昆虫》导学案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3-5种当地常见的昆虫名称。

2.能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
1.能根据常见的昆虫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制订观察、调查昆虫的划。

3.能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搜集有关昆虫的科学事实。

4.能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

5.能用分析、比较、归的方法得出民共同特征的结论。

科学态度: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对多种昆虫的观察。

探究过程:
(一)自主提出问题
1.引导:我们身边的昆虫是非常多的,它们形态各异,但彼此又有很多共同之处。

看,这些昆虫你都认识吗?(图片蟋蟀、蝗虫、蜻蜓、青刺峨等)
2.提问:你认识哪些昆虫?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观察昆虫的形态。

(1)提出同题:蝗虫、金龟子、蜻蜓和黄峰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什么特征呢?
(2)掌握方法:教师讲解观察的方法。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

先观察它们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再分别观察毎个部分有哪些特征最后根据资料了解昆虫吃什么食物等其他特点。

学生观察昆虫标本时,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另外不要直接触碰到昆虫标本,因为有些昆虫自身有刺或者有毒。

(3)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

(4)分析比较: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比较蝗虫、金龟子、蜻蜓、黄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归纳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是:
()2.调查当地常见的昆虫。

(1)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当地有哪些昆虫呢?这些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2)整理资料:学生在小组内把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资料卡。

(3)汇报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汇报,统计当地常見的昆虫约有多少种并分析对人类有益的昆虫有哪些,有害的昆虫有哪些。

(4)归纳结论:
学有所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