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并发症
第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

7.细胞因子
4.羊膜腔内压力升高
5.宫颈内口松弛
第一节 胎膜早破
【临床表现】 1.症状 孕妇突然感觉到不能控制的阴道流液量多不一持续时间亦不同,
因破口大小及位置高低而异,可混有胎脂或胎粪。腹压增加如咳嗽、排便 屏气时,羊水即流出。(无腹痛)
2.体征 肛门指诊触不到羊水囊,上推胎先露部见羊水流量增多,阴道窥
部压痛、胎心率改变及血尿出现。
第三节 子宫破裂
• 2.子宫破裂
(1)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多见于子 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破裂,常缺 乏先兆破裂症状。在子宫不全破裂 处有明显压痛,如形成阔韧带血肿 ,可在宫体一侧扪及逐渐增大、有 压痛的包块,胎心多不规则
(2)完全性子宫破裂:突感撕裂样 腹部剧痛、腹痛骤减、呈持续性休 克,子宫完全破裂一瞬间,产妇常 感撕裂状剧烈腹痛,随之子宫收缩 消失,疼痛暂时缓解。子宫缩小位 于胎儿侧方,胎心消失。
额先露
胎头衔接不良
头盆不称、骨盆 狭窄、盆腔占位 等使胎头无法衔
接不良
脐带过长
脐带长度≥80cm, 若同时伴有头盆 不称,更易发生
其它因素:早产、胎膜 早破、羊水过多
多胎妊娠
第一个胎儿娩出后, 后一胎先露若较高 或胎位异常,因胎 膜已破,极易发生
脐带脱垂
临床表现
胎膜未破
一过性 胎心异常
胎膜已破
胎窘甚至 胎儿宫内
第三节 子宫破裂
定义:是指子宫体或子宫下段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时产科及其严重的 并发症,威胁母儿生命。 【分类】原因:自发性
损伤性 时间:妊娠期
分娩期 程度:完全
不完全 部位:子宫体部
子宫下段
第三节 子宫破裂
• 【病因】 • 1.胎先露下降受阻 • 2.子宫因素 • 3.手术创伤 • 4.宫缩剂使用不当 • 【临床表现】 • 主要表现病理性缩复环形成、下腹
分娩期并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分娩期并发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从围产期医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母亲和胎儿在分娩时都处于高风险状态。
分娩是对母亲和胎儿健康状况的测试,特别是在分娩时几个小时,此时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
胎儿也必须被挤压,这是对胎儿和母亲的测试。
分娩时会发生一些事故和并发症,包括:胎膜早期破裂、脐带脱垂、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和羊水栓塞。
孕妇分娩期并发症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后子宫肌收缩和收缩功能的因素可导致产后出血。
常见因素有: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后使用镇静剂、麻醉剂过多;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并发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肌水肿、出血,如妊娠高征、严重贫血、子宫胎盘卒中等2、胎盘因素根据胎盘剥离,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类型有:胎盘剥离不完全、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嵌入、胎盘粘附、胎盘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
产后出血与羊水栓塞都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的分娩并发症,它们的临床症状为以下表现:一、产后出血胎儿出生后24小时阴道出血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分娩后至胎盘分娩前、胎盘分娩后至产后2小时、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
出血主要发生在前两个阶段。
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第一个原因。
1、胎盘分娩前出血胎儿分娩时或分娩后,即阴道流出活动性鲜红色血液,多为软产道损伤所致,如果深红色血液中断流出,血块混合,胎盘延迟分娩,通常是由胎盘因素引起的,胎盘应迅速分娩。
2、胎盘分娩后出血检查胎盘胎膜完整,触诊子宫柔软,甚至轮廓不清晰,按摩后宫收缩改善,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子宫收缩疲劳;如果软产道无损伤,胎盘完整,收缩良好,仍有持续阴道出血,血液不易凝固,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检查凝血功能。
典型的羊水栓塞临床经验可分为三个阶段:1、休克心力衰竭和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可由肺动脉高压引起,或由异常反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分娩期并发症的防控策略

分娩期并发症的防控策略
引言
分娩是孕妇和胎儿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但也可能伴随着一些并发症。
为了确保母婴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且无法律复杂性的策略,以帮助降低分娩期并发症的风险。
分娩期并发症的防控策略
1. 提供全面的孕前护理:提早进行孕前检查,确保母亲身体健康,减少潜在的并发症风险。
2. 建立有效的妊娠管理体系:建立定期产检制度,监测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3. 提供适当的产前教育:为孕妇提供关于分娩过程、可能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的详细信息,帮助她们做好心理准备。
4. 保证分娩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提供干净的分娩室,确保操作
室内的设备和用品都经过消毒,减少感染的风险。
5. 提供专业的分娩协助:确保分娩过程中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
员进行协助,及时处理并发症并提供必要的紧急医疗救助。
6. 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和意愿,提供无痛
分娩的选择,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7. 进行监测和评估: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及时评估并发症的风险。
8. 提供必要的产后护理:分娩后给予产妇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护理,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通过采取以上简单的防控策略,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分娩期并发
症的风险,保障母婴的安全。
然而,每位孕妇的情况都是独特的,
因此在实施策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和建议。
《分娩期并发症》课件

在这份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剖析分娩期并发症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预防 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有趣而关键的话题。
概述
分娩期并发症是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和并发症。通过了解分娩医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 好地理解并预防这些并发症。
产妇的生理变化
在分娩期,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了解适当的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在出 现并发症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结语
通过总结分娩期并发症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强调推广分娩医学的重要性,并提倡大力支持母婴医疗事业的发展, 以确保每个妇女和婴儿都能得到最好的护理。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历着生理上的各种变化。了解这些生理变化的过程以及影响分娩过程的因素,对于提供适 当的医疗干预和支持至关重要。
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
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产程延长、分娩道出口梗阻、子宫破裂、胎盘异常、脐带脱垂和产后出血。 了解并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
对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分娩期并发症的护理

分娩期并发症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是指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状况和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给产妇和婴儿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这些并发症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并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产程过长:产程过长会增加产妇和胎儿受到的压力,容易导致母婴双方出现危险情况。
护理要点包括:1.定期观察产妇宫缩情况,测量宫颈扩张情况和胎儿的下降程度。
2.提供鼓励和支持,让产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有助于分娩进程。
3.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改变姿势,有助于加快分娩进程。
4.定期检测产妇和婴儿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胎心音等,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二、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指胎儿胎盘从宫壁早期分离的情况,可能导致妊娠高血压和胎儿宫内窘迫等严重后果。
护理要点包括:1.随时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及时记录出血量和性质。
2.定期测量产妇血压,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压病情。
3.观察胎儿胎心音的变化,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4.维持产妇水电解质平衡,保持适当的液体入量,预防水肿和血容量不足。
三、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指羊水中的异物进入孕妇体内,引起孕妇急性呼吸衰竭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
护理要点包括:1.随时观察孕妇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2.定期测量孕妇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异常情况。
3.给予孕妇充分的氧疗,保持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4.整理产妇家属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其对分娩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紧张情绪。
四、子痫前期、子痫和HELLP综合征:子痫前期、子痫和HELLP综合征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血压升高和肝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
护理要点包括:1.定期测量孕妇血压、尿蛋白等相关指标,以及时发现和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
2.观察孕妇的头痛、视力模糊、腹痛、浮肿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维持孕妇的水电解质平衡,保持适当的液体入量,预防肾功能异常和血容量不足。
分娩期并发症:预防策略和防控措施

分娩期并发症:预防策略和防控措施1. 引言分娩期是妇女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期间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分娩期并发症的预防策略和防控措施,以帮助医护人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
2. 分娩期并发症概述分娩期并发症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理状态,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包括:- 产后出血- 产道损伤- 感染- 新生儿窒息- 难产3. 预防策略为了降低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医护人员应采取以下预防策略:3.1 孕期管理-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 适当运动,增强孕妇体质。
- 戒烟、酒,避免有害物质对胎儿的影响。
3.2 labor management-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合理使用产程镇痛。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 适时进行会阴切开、产钳等助产手术,降低难产率。
- 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窒息。
3.3 产后管理- 及时处理产后出血,避免失血性休克。
- 观察产道损伤情况,及时发现并进行修复。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发生率。
- 定期访视,了解母婴康复情况。
4. 防控措施针对分娩期并发症,医护人员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4.1 产后出血- 加强子宫收缩,使用宫缩剂。
- 及时处理胎盘残留,避免再次出血。
- 输血、补液,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4.2 产道损伤-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产道感染。
- 及时发现并进行会阴修复术、产道修补术等。
4.3 感染-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发生率。
- 保持产房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白细胞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4.4 新生儿窒息- 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及时发现新生儿窒息。
- 采取有效措施,如气管插管、吸氧等,保障新生儿呼吸。
4.5 难产- 适时进行剖宫产,避免母婴危险。
- 加强产前教育,提高孕妇对分娩过程的认识。
医学专题分娩期并发症精

生殖系统的变化
(二)恶露及其变化: 血性恶露 lochia rubra 浆液恶露 lochia serosa 白色恶露 lochia alba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 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
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 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 日测量4次,有2次超过38℃.
诊断
1.病史与临床表现. 2.查体. 3.辅助检查.
治疗
1.少量或中量阴道出血: 病情好转后刮宫+病检.
2.剖宫产术后阴道流血: 必要时子宫全切.
诊断及鉴别诊断
1.鉴别产后发热是否感染引起. 2.确定感染部位. 3.确定产褥感染的病原体.
治疗
(一)一般治疗(支持疗法). (二)抗菌药物. (三)血栓性静脉炎. (四)局部病灶处理.
晚期产后出血
定义:
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 宫大量出血(隔时出血、即时出血)
病因
1.胎盘或胎膜残留:产后10天左右. 2.蜕膜残留. 3.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 4.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 5.其它.
病因
(一)感染诱因: 全身因素: 与分娩有关因素: (二)感染来源: 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
病因
(三)病原体 需氧性链球菌 厌氧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属 葡萄球菌 厌氧类杆菌属
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梭状芽胞杆菌 淋病奈氏菌
病理及临床表现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5.血栓性静脉炎. 6.脓毒血症及puerperium):从胎盘娩 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 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 段时期,一般规定六周.
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与处理方法

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与处理方法分娩是每个女性都要经历的重要生理过程,然而,有时候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给母婴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本文将探讨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并介绍一些处理方法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一、宫缩异常并发症宫缩是分娩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帮助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然而,有时候宫缩可能会出现异常,如宫缩过强、过弱、间歇或连续等。
这些异常宫缩会影响分娩进程,带来风险。
处理方法:1. 宫缩过强:如果宫缩过强导致母亲疼痛难忍,医生可能会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症状。
此外,控制母亲的情绪和呼吸方式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2. 宫缩过弱:宫缩过弱可能导致分娩进程缓慢,医生可能会使用外源性催产素来增强宫缩力度。
此外,适当的体位改变、活动和按摩也可以帮助促进宫缩。
3. 间歇宫缩:间歇宫缩可能导致分娩过程中的休息时间过长,影响胎儿的供氧。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紧急剖宫产,以确保胎儿的安全。
二、胎盘问题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的联系,它提供氧气和营养给胎儿。
然而,有时候胎盘可能会出现问题,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处理方法:1. 前置胎盘:如果胎盘位于子宫口前方,会阻挡胎儿的下降,导致阴道出血和胎儿窘迫。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剖宫产。
2. 胎盘早剥:胎盘过早剥离可能导致母亲和胎儿出血、窘迫等严重后果。
医生会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剖宫产或进行紧急产钳助产,以保护母婴的生命安全。
三、产道问题产道是胎儿通过的通道,然而有时候产道可能出现问题,如盆腔狭窄、产钳难产等。
处理方法:1. 盆腔狭窄:如果母亲的盆腔过窄,无法顺利通过胎儿,可能需要考虑剖宫产。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尝试使用产钳或吸引器来辅助分娩。
2. 产钳难产:产钳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通过胎儿头部进行辅助分娩。
然而,产钳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胎儿头部损伤等风险。
医生需要十分谨慎地使用产钳,并确保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
四、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分娩过程中遭受到供氧和营养不足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子宫破裂
核心知识:
最常见原因是子宫瘢痕及梗阻性难产; 发生通常是渐进的,应尽早发现先兆子宫破裂 征象并及时处理; 一旦确诊应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
妊娠晚期及分娩期子宫体部或下段发生 裂开称子宫破裂。
为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孕产妇及围 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按其破裂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子宫破裂和不完全性子 宫破裂。
破裂部位多在子宫下段。妊娠期破裂多因子宫有疤 痕或畸形存在,故破裂部位常在宫体部。
由于致病因素不同,破裂发生的过程及临床表现不 同。
临产期间发生分娩梗阻导致的破裂,一般可分为两 个阶段。子宫破裂发生通常是渐进的,多数由先兆 子宫破裂进展为了宫破裂。
鉴别诊断
胎盘早剥 难产并发腹腔感染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临产时
处理
(一)发现破裂先兆,不论胎儿死活,应 立即行剖宫产。在准备手术的同时可给宫 缩抑制剂以缓解宫缩,防止破裂发生。
(二)破裂后,应输液输血吸氧抢救休克, 同时尽快手术.
预防
(一)加强产前检查。纠正胎位不正,估计分 娩可能有困难者,或有难产史,或有剖宫产史 者,应住院分娩,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根据指 征及前次手术经过决定分娩方式。
第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一些严重威协母婴生命 安全的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羊水栓塞、 子宫破裂等。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例分析:
初孕妇,30岁,妊娠40周,规律性腹痛4小时入 院,因产程进展不佳,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加强 宫缩。2小时后下腹疼痛难忍,产妇烦燥不安,呼 吸急促,心率110次/分,胎心率100次/分,子宫 下段明显压痛,导尿见血尿。
子宫病理性缩复环形成,下腹部压痛,胎心率改 变及血尿出现是四大主要表现
子宫破裂
先兆破裂,如未及时处理,即可造成子宫破裂。根据
破裂程度可分为完全和不完全破裂两种类型。
1.完全破裂
子宫全层裂开,羊水、胎盘及胎儿的一部或全部被挤 入腹腔。
症状:发生破裂时,产妇突感腹部一阵撕裂样剧痛,
然后阵缩停止,腹痛暂减轻。 随着羊水、胎儿、血液进入腹腔,出现持续性全腹疼
一、病因
宫缩乏力:全身因素、产科因素、子宫因
素、药物因素。
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部
分残留。
软产道损伤:阴道手术操作损伤、急产、
外阴水肿、组织弹性差静脉曲张等
凝血功能障碍:原发和继发凝血功能异
常均可导致产后出血。
临床表现
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及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贫 血等相应症状,是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色
鲜红考虑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数分钟出现阴道流血, 色暗红应考虑胎盘因素;胎盘娩出后阴道流血较多,应 考虑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残留;胎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后阴道持 续流血,且血液不凝,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失血表现 明显,伴阴道疼痛而阴道流血不多,应考虑隐匿性软产 道损伤,如阴道血肿。
不完全破裂
子宫肌层部分或全部裂开而浆膜层仍保持完整,子宫 腔与腹腔不通,胎儿仍留在宫腔内。
如裂口在子宫侧壁下段,可于阔韧带两叶间形成血肿, 如子宫动脉被撕裂,可引起严重腹膜外出血和休克。
腹部检查: 子宫仍保持原有外形,破裂后压痛明显,并可在
腹部一侧触及逐渐增大的血肿。阔韧带血肿亦可向上 伸延而成为腹膜后血肿。如出血不止,血肿可穿破浆 膜层,形成完全性子宫破裂。
一、病因
(一)梗阻性难产 是引起子宫破裂的最觉原因。 在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不正(特别
是忽略性横位)、胎儿或软产道畸形等情 况下,胎儿下降受阻,宫缩亢进过强,子 宫上段肌层因收缩和缩复而愈来愈厚,下 段被动伸长撑薄而破裂。
(二)子宫因素:导致子宫肌层薄弱及
损伤,如前次剖宫产(尤其是古典式)或 肌瘤剜除术后的子宫疤痕;多胎经产妇、多 次刮宫所致的宫壁纤维组织增多,弹性缺 乏,均可在强烈宫缩甚至在正常宫缩时发 生破裂;
(二)第一、二产程中,严禁滥用缩宫素。
(三)手术助产或剖宫产应掌握适应征与条件, 尽可能不作体部剖宫产,内倒转或毁胎术后应 探查宫缩,以便及时发现破裂,进行处理。
(四)做好避孕宣传,减少人工流产手术。
第二节 产后出血
核心知识:
产后出血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 因首位;
处理原则主要为正确估计出血在量,明确原因并快 速止血,纠正休克;
(三)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
不注意使用催产素的适应证和使用的方法,致产生 强烈宫缩,而宫口一时不能扩大或先露下降受阻, 亦可造成子宫破裂。
( 四 )产科手术损伤:
阴道助产手术施术不当(如暴力行阴道助产手术、 内倒转术或毁胎术、腹部按压等),外伤等。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发生于分娩期,部分发生于妊娠晚期。
痛及产妇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浅表、脉细数、血 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体征,阴道有少量流血。
腹部检查: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在腹壁下可 清楚地触及胎儿肢体,胎心音消失,子宫外形 扪不清,有时在胎体的一侧可扪及缩小的宫体, 若腹腔内出血多,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阴道检查:可发现胎先露上升,宫口缩小,有 时可在宫腔内扪及破裂口。
2、低血压症状:头晕、面色苍白,出现烦燥、皮
先兆子宫破裂
常见于产程长、有梗阻性难产的产妇。
临产后宫缩强,呈强直性收缩,先露部不下降,自 觉下腹剧痛难忍,脉细数,呼吸急促,排尿困难。 检查腹部,在腹壁上可见一明显的横沟,此即子宫
上下段间出现的“病理性缩复环”,随每次阵
缩缩复环可逐渐上升至脐以上,上升越高,表示下 段越薄,越接近于破裂。子宫下段隆起,压痛明显。 由于过强的宫缩致胎儿缺氧,胎动频繁,胎心率或 快或慢。由于嵌顿于骨盆入口的先露压迫膀胱,损 及膀胱粘膜,导尿时可见血尿。
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首选治疗方案为子 宫按摩和应用缩宫剂;
分娩后2小时是高发时段,应密切监护。
概述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 后出血。
发生在2小时内者占80%以上。 分娩24小时以后大出血者为晚期产后出血。
少数严重病例,虽抢救成功,但可出现垂体 功能减退即席汉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