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大棚高效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大棚芦笋种植有什么技术

大棚芦笋种植有什么技术

大棚芦笋种植有什么技术大棚芦笋种植有什么技术芦笋是一种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的名贵蔬菜,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大棚芦笋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大棚芦笋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可以连续收获15年以上,因此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强的优良品种非常重要。

目前比较好的品种有:芦笋王子F1、88~5改良系、2000~Ⅹ、格兰德等杂交品种。

国外引进的UC800,UC157F2等,都是国外早已被淘汰的常规种和二代种,产量低、抗病力差,不应再使用。

2.育苗时间北方地区芦笋3~10月份均可露地育苗,有大棚的冬季也可以育苗,南方地区周年均可以育苗。

3.浸种催芽芦笋种子外有一层坚硬的蜡质,因此播种前必须进行浸种。

浸种前先用清水将种子漂洗,漂去秕种和虫蛀种,再用50%的多菌灵300倍液浸泡杀菌12小时。

然后,春季用30~35℃的温水浸泡2~3天(夏、秋育苗用冷的井水浸泡),倒掉水后,再用湿毛巾将种子盖上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一次避免闷种,等种子有10%左右露白后即可播种。

4.播种方法选择肥沃的沙壤土整畦,每50克种子选用10平方米育苗畦即可,先灌足底水,按行株距10厘米画线,单籽点播在中央,上面覆盖2厘米厚的过筛细土。

(1)早春育苗:点种后即用小拱膜(宽90~120厘米,高50~80厘米)覆盖,畦面上撒辛硫磷颗粒剂药饵少量,以防蝼蛄等地下害虫。

拱膜内控制温度在白天25~30℃,夜间15~18℃。

温度超过32℃时要及时揭开两端的膜通风炼苗。

当小苗长出三个以上地上茎时(出土后60天左右),即可移栽。

(2)夏季育苗:由于夏季温度比较高,除了用冷的井水浸种外,苗畦还要充分浇足底水,点种后及时覆土,上面盖上湿草苫或者麦草,用冷水泼湿麦草,发现麦草和地面干燥,及时喷水保湿。

出苗后在傍晚撤掉覆盖物。

(3)秋季育苗:浸种、下种与夏季相同。

后期为了让幼苗延长生长时间,降温前可采用与早春一样的小拱棚保护,以延长生长期,培育大苗壮苗,确保安全越冬。

无公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无公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无公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芦笋是一种高档绿色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多益处。

无公害芦笋种植技术可以保证芦笋的质量和产量,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下面介绍无公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1、土地选择选择沙壤土或壤土的疏松土壤,重视排水、透气和肥力的合理性,土壤酸碱度为6.5-8.5,适宜栽种芦笋。

芦笋生长要求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采用南北走向或东西走向的坡地为宜。

2、播种时间芦笋是一种早春蔬菜,适宜在气温回升时播种,一般在每年的2-3月之间进行。

由于芦笋的生长速度较慢,发芽期长,一次成熟期较长,一般要3-4年才能开花结果,所以要进行充分的整地条件,确保土壤肥力均衡。

3、肥水管理肥料:芦笋根系发育范围较广,要进行全面施肥。

一般可在每亩土地上施1-2吨有机肥料,加之适量的化肥,如每亩基础施粪10-15公斤,配施氮、磷、钾混合肥150-225公斤,也可以喷施叶面肥等。

水分:芦笋抗旱性较强,但缺水将导致品质下降和产量降低,而且大量的水分将使芦笋变得疏松,口感北京。

一般情况下,每隔10-15天为芦笋浇灌一次,每次用量为10-15升。

4、病虫害防治芦笋盛产期为3-6月,6月之后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防止芦笋锈病、菌核病和叶斑病等病害,以及海棠蚜等害虫。

常用的方法是多种防治相结合,既包括生物防治,也包括化学防治,对芦笋进行规律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5、采收处理芦笋在长势旺盛时生长迅速,在生长过程中要控制芦笋的高度,保证芦笋充分生长,避免过长影响食品质量。

当芦笋长到15-25厘米左右时,顶部紧密开合,应及时收获。

采收时应留下足够的茎基部,留下一定的残茎(20-30厘米),利于芦笋的再生和下一年的采收,同时也不会损失芦笋中的养分。

6、后期管理芦笋生长期是春季,采摘期是早夏季,采收结束后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后期管理。

主要是进行除杂、修剪、施肥和灌溉等工作,保持芦笋的资源,为下一年的采收做好准备。

总之,无公害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是通过科学的肥、水、药管理方法,以及科学的种植技术,全面提高芦笋的品质和产量,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大棚芦笋一年采收高主栽培技术

大棚芦笋一年采收高主栽培技术

大棚芦笋一年采收高主栽培技术芦笋是世界十大高档蔬菜之一.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

它不仅营养丰富,还有抗癌、降血压血脂、排毒利尿、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

大棚芦笋栽培,北方需要采用冬暖式温室大棚,黄淮流域采用大拱棚也可,长江流域则采用面包棚或者小拱棚即可。

以黄淮流域大棚种植芦笋为例,当年种植的大棚芦笋要在当年采收并获得高产,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品种选择大棚芦笋一次种植可以连续收获10年左右,因此要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生长快的杂交品种。

目前比较好的品种有“新乇子”、“2000-3”、“冠军”等。

二、育苗时间北方地区芦笋在3-5月份小拱棚育苗,南方地区可在2-3月份育苗。

三、浸种催芽芦笋种子外面有一层坚硬的蜡质,吸水困难,因此播种前必须进行浸种。

浸种前先用清水将种子漂洗.漂去秕种.再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泡杀菌12小时.然后用30-35C的温水浸泡2-3天,倒掉水后.再用湿毛巾盖上催芽。

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两次以避免闷种,等种子有10%露白后即可播种。

四、播种方法选择肥沃的沙壤土整畦.每50克种子选用20平方米育苗畦.先灌足底水,按行株距各10厘米划线,单籽点播在中央.上面覆盖2厘米厚的过筛细土。

播种后即用小拱膜(宽90-120厘米、支撑高50厘米)覆盖,畦面上撒辛硫磷颗粒剂药饵少量,以防蝼蛄等地下害虫。

拱膜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0C、夜间控制在15-18℃。

温度超过32C时要及时揭开两端的覆膜通风炼苗。

当小苗长出三个以上茎时(出土后60天左右)即可移栽。

五、移栽定植大棚芦笋采用东两方向留棚、南北方向移栽,行距120厘米,株距25厘米,每行栽36棵。

为保证当年冬季采笋,夏秋季节应加强肥水管理。

1.挖定植沟:在经过深翻整平的田面上.沿南北朝向.按120厘米的行距打好直线,沿直线挖定植沟.沟宽40厘米、深40-50厘米。

2.施肥填沟:每667平方米(1亩)用5000公斤土杂肥和50公斤复合肥拌土填入沟内。

芦笋棚式高效栽培技术

芦笋棚式高效栽培技术
水, 起苗 时基 质坨 不散 。
盘 对 齐后 轻压 , 使 孔 中基 质下 陷作 为播 种 穴 。播 种
时将 催 芽至露 白的种 子放 在 穴盘孔 穴 正 中 , 每 穴播 1粒种子 ,播 好后 整 齐摆放 在苗 床上 ,播 一盘 摆一 盘, 走 道 两边各 横放 2盘 。 摆放 好一 厢 , 立 即用 基质
子 表面 盖一 层湿 布保 持湿润 , 置于 2 0 ~ 2 5 %室 内催 芽 , 当有 1 0 %出芽 时 即可 播种 。
26一
J O UR NAL OF CHA NG J I AN G V EGE T ABL ES
育苗床选择土壤肥沃 、 地势平坦 、 排灌 方便 的
砂壤 土 , 采 取 开沟 条播 , 在 沟 中均匀撒 籽 , 每 3 ~ 5 c m播 l 粒 种子 , 播 后覆 土 。
在装盘 4 h前将 基 质进 行 喷 水 , 含水 量 以用 手 紧握 , 指缝 间有 水滴 出 , 松 手后 轻拍 即散 , 用 塑料 薄 膜 盖上 , 使其 吸水 均匀 。装盘 时将 基质 放在 盘上 , 用 竹 木 片赶 去多 余 的基质 , 露 出孔 穴 间 隔 。装好 基 质
的穴 盘整 齐叠 放 7 ~ 1 0张 ,最上 面用 2个 以上 空穴
1 品 种选 择
选 择 高产 、 优质 、 抗病 性 强 的优 良品种 , 目前 比较 常用 的 品种有 格 兰德 、 阿特拉 斯 、 冠军 、 2 0 0 0 — 3等 杂交 品种 。
2 播 种 育 苗
大棚 栽培 以 2 ~ 3月育 苗 为宜 。播 前将 种子 翻 晒 2  ̄ 3天 , 将 种 子 放 在冷水 中漂去不 成熟 种子 和秕 籽 , 再用 1 %多 菌灵 液 浸种 2 4 h , 然

大棚芦笋种植技术

大棚芦笋种植技术

大棚芦笋种植技术大棚芦笋种植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农业技术,它利用大棚设施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芦笋的高产、优质和反季节栽培。

以下是关于大棚芦笋种植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宜的芦笋品种是成功种植的关键。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品种。

例如,一些早熟、耐寒、耐热的品种适合在不同季节种植。

二、土壤准备芦笋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深翻土壤,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3000-4000公斤,并配合适量的磷钾肥。

三、育苗芦笋的育苗通常采用种子育苗和分株育苗两种方式。

种子育苗需要在春季进行,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播种,保持土壤湿润,待苗高10-15厘米时即可移栽。

分株育苗则是在春季或秋季,将成熟的芦笋植株挖出,分离出健康的分株进行种植。

四、定植定植时应选择晴朗的天气,将芦笋苗按行距1.2-1.5米、株距30-40厘米的规格进行种植。

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确保土壤湿润。

五、大棚管理大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5-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70-80%。

春季和秋季是芦笋生长的关键时期,应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病害。

同时,要定期检查棚膜,确保没有破损,以免影响棚内环境。

六、水肥管理芦笋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较高,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在生长季节,每隔10-15天施用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促进芦笋茎叶生长。

同时,要注意观察植株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水肥管理。

七、病虫害防治芦笋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茎枯病和蚜虫等。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使用生物防治等。

必要时,可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但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八、收获与储藏芦笋的收获期通常在春季和秋季,当芦笋的嫩茎长到20-30厘米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应小心剪断,避免损伤植株。

采收后的芦笋应尽快食用或冷藏,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大棚芦笋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芦笋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芦笋高效栽培技术赵利英,王菲,陈小红(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32005)摘要:芦笋味道清新鲜美,品质优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从芦笋的生物学特性、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期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以及采收与留养等方面深入阐述大棚芦笋高效栽培技术要领,旨在为芦笋大棚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芦笋;大棚栽培;高效播种前,芦笋浆果需要先用清水浸泡,以除去外层的坚硬蜡质,还可以筛除掉秕种和虫蛀种。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先将芦笋浆果放入55℃的温水中浸泡15~20min ,接着用清水多次搓洗,除去浆果面上的蜡质;然后在常温下,将浆果放入清水浸泡72h (夏季和秋季为48h ),每日换水2次(早晚各1次),最后将浸泡后的浆果沥干,用湿纱布包扎,放入恒温箱,通过控制播种的温度和湿度来促进播种的萌发。

在30℃下催芽,每日用清水冲刷2次,以防止种子萌发过快,等到部分子叶萌发后开始播种。

3.2育苗3.2.1营养钵育苗。

使用10cm ×8cm 的塑料营养钵进行育苗,其中营养土的比例为:1%的生物有机肥+4%的表土,每个钵的正中放入1粒种子,经过3个月的培育,当苗木长到30cm 以上,并长出5条小茎,肉质根长到10~15条时,就可以进行移栽、定植。

3.2.2苗床播种育苗。

选择苗床播种育苗时,应选择肥沃的砂壤土,每50g 种子需要10m 2的育苗畦,并在播种前灌满底水,按照行株距10cm ×8cm 划线,将单籽点播在中央,然后覆盖上2cm 厚的过筛细土或干河沙土。

在早春季节播种后,用宽90~120cm 、高50~80cm 的小拱膜覆盖畦面,畦面撒少量的辛硫磷颗粒剂药饵,以防止蝼蛄等地下害虫的为害。

拱棚内的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夜间15~18℃之间。

当温度超过32℃时,立即打开两端的膜进行通风,直至小苗长出3个或更多的地上茎(大约在出土后60d ),即可移栽。

3适期定植3.1地块选择为了满足芦笋的生长需求,通常会使用疏松的砂壤土或壤土栽种芦笋,这种土质不仅肥沃,而且透水性好,能够承受干旱和洪水的冲击。

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大棚芦笋是一种绿色高产的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芦笋的产量和质量。

在大棚栽培芦笋时,选址、种苗选取、土壤处理、养护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选址要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种苗应选择健康、生长旺盛的苗子,土壤处理要注意保持土壤肥沃和适宜的PH值。

养护管理包括适时灌溉、施肥和及时采摘,病虫害防治则需要定期巡视和喷洒农药。

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未来发展展望是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棚芦笋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促进芦笋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选址、种苗、土壤处理、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重要性、发展展望1. 引言1.1 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温室设施和科学种植技术,实现芦笋的高产量、高品质、无公害栽培。

传统的大棚芦笋种植方式存在着土质老化、病虫害易发等问题,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则采用先进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芦笋的产量和质量,并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大棚芦笋种植得以精确控制环境条件,提高了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稳定性。

在种苗选取和土壤处理方面,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注重选择优质的种苗和土壤改良剂,保证了植株的生长环境。

在养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科学施肥和合理浇水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加收成,并减少疾病和害虫的侵害。

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出现,为芦笋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促进芦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大棚选址大棚选址是进行大棚芦笋绿色高产栽培的第一步,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作为大棚建设的位置,确保芦笋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同时避免积水和冷气滞留,有利于芦笋的生长。

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芦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芦笋是一种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绿色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

芦笋的高产和高效种植技术是农民朋友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芦笋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一、前期准备工作1、土壤改良:选用口感鲜嫩,肉质细嫩的土壤。

如果土质过重过湿易引起芦笋根腐,可以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沙子、腐熟的稻秆等进行改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育苗:芦笋的育苗期间需要注意保温和通风,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可提高芦笋的成活率。

芦笋要求温度在20℃左右,特别是夜晚不低于10℃,育苗期为30天左右。

3、管理:育苗期间需要注意浇水,保证土壤湿度。

芦笋幼苗生长缓慢,需防止出现秧苗烂根,留心蚜虫及其他虫害的发生。

二、种植技术1、整地:整地要求松土、平实,留出4-5厘米左右的小块土壤,每一块土之间的间距也要有4-5厘米左右,以便于防治病虫害。

2、定植:选好苗,从育苗盘中搬出,每株间距分别为50-60厘米左右,以使芦笋可正常生长,对于长势弱的幼苗,栽植深度应略微低于其他苗。

3、施肥:一般需要两到三次施肥,应选择含有高氮、高磷、高钾元素的复合肥,可以在植株萌芽时,花后、果后进行施肥,用量应适量。

4、浇水:芦笋是一种水生植物,根部长在土壤深层,生长过程中要保持适合的土壤湿度,适当进行适量浇水,以每天浇水3-4次为宜,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5、病虫害防治:芦笋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白粉病、细菌性枯萎病、灰霉病等。

要及时查找发现虫害,挖掉虫害和病叶,保证芦笋的营养和生长。

三、收获1、收获时间:芦笋的收获时间是在第二年春季,一般从每株长出的第三四叶开始进行采收,采收期间应注意不要损坏地下部分的地根,影响季节下一年的产量。

2、收获方法:芦笋采收的方法是采用定时、定量采摘,一般采摘高于地面20-25厘米,尽量避免伤到茎部。

每两天采一次,不断摘取新长出来的芦笋,直到收割完毕。

3、保存方法:芦笋的保存期为3-4天,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保存,切勿存放在阳光下暴晒,否则易生霉变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笋大棚高效种植技术
【导读】芦笋营养、食疗功能俱佳,乃世界十大名菜之一。

大棚芦笋为
获优质高产,除优选品种外,还要注意浸种催芽育苗;定植前消毒大棚
防病害;深栽定植,鳞芽群生长方向保持一致;根据生长情况调节水肥;根据标准采收后分级包装…
芦笋是一种食用嫩茎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抗癌防癌。

随着大棚种
植芦笋的面积越来越大,现将大棚芦笋高效种植技术分享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生长快的杂交品种,如绿塔、紫色激情等。

2 培育壮苗
2.1 浸种催芽
首先将芦笋种子采用温汤浸种法浸种,即在55℃温水中浸泡15~20 min 后捞出,用清水反复搓洗去除种子表面的蜡质;然后在常温下用清水
浸泡72h(夏、秋48 h),每天换水2 次(早晚各一次);浸泡后沥干用多层湿纱布包裹放入恒温箱,30℃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2 次以避免闷种,
待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2 育苗
采用营养钵8 cm×8cm 基质育苗,每钵播1 粒种子播后即盖上厚0.5~1.0 cm 的基质,基质配比是草炭∶蛭石为2∶1,同时每1m3 上述
基质拌入0.625 kg 三元复合肥(N-P2O5-K2O 为15-15-15)和100g 多菌灵作为最终的育苗基质。

如早春育苗营养钵上加盖塑料薄膜;夏秋育苗加
盖遮阳网。

当出苗率达50%时及时揭除营养钵上覆盖物;同时通过开、关通风口,开、合遮阳网等措施,调节棚室内温度,其保持在23℃左右。

浇水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