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课我的回忆-ppt课件p

合集下载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我的回忆》ppt课件1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我的回忆》ppt课件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 大先行者。名文,幼名帝象;字 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 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 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孙中山幼时即参加生产劳动,了解人民的深重疾苦。在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 革命事业。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先后 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 育。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 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 山,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6年10月,孙中山详 细考察欧美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看到西方社会存在的一些 弊端,研究了多种流派的政治学说,并与欧美各国进步人士 接触,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由此
他们的目标是解救中国和全体国人。因此
孙中山弃医从政,以推翻帝制为己任;鲁
迅弃医从文,以笔代刀,直指中国落后麻
在这篇回忆录中作者除了叙述了自己某段时间 的经历,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描写。你认为哪些 经历最重要,哪些细节最能突出作者的性格品 质?刚学医毕业的孙中山面对甲午战争失败的耻辱在广州
建立了哥老会,并上书请求对日的反抗斗争。其间虽处境 危险,屡遭迫害,但孙中山却坚定地走上了中国的救亡之 路而且在逃亡中从未停止过救国的行动。在巴黎游历时, 于一次演讲中与咸马里将军相遇。咸马里被作者的思想主 张和斗志感动,同意作军事顾问。这衬托出孙中山救国主 张的正确和革命决心的坚定。在“南京”轮船上作者与那 个要出卖自己的人的对话描写最细腻。其中人格的对比更 衬出孙中山无私为公的精神和磊落沉着的气概。在广州时, 本要捉拿作者归案的两个官吏在两个小时的争论后居然被 作者说动,放弃了逮捕行动,可见作者所持的救国观点只

2019-2020学年语文高中(语文版必修2)课件:1我的回忆(节选)

2019-2020学年语文高中(语文版必修2)课件:1我的回忆(节选)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皈.依
guī
薪饷.
xiǎng
蒙.骗 mēng

蒙.受 méng
蒙.古族 měng

逮.捕 dài 逮.耗子 dǎi
课前篇自主预习
加点字
胡髭.
煽.动
解.回

解.剖
解.数

纤.弱 拉纤.
读音 zī shān jiè jiě xiè xiān qià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课堂篇探究学习
2.全文几乎都在描述孙中山艰难的逃亡经历,为什么文章结尾处 作者会说“我的生命现已无足轻重”?
提示因为作者在逃亡过程中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一面宣传 适合于拯救中国的民主思想,使这种思想在国民中逐渐扩大,从而 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作者从来没有顾惜过个人生命,当他看到革 命者的队伍逐渐扩大的时候,他才欣慰地感到自己身上的重担减轻 了,个人生命也就无所谓了。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课文主要叙述孙中山本人的逃亡经历,写了潜逃到珠江三角洲海 盗出没的河网地区,然后转到澳门、香港,突出了惊险;写了逃到日 本神户,乔装成日本人的复杂感受;写了火奴鲁鲁侨胞对革命事业 的热情帮助;写了在英国自己被捕的经历,表明并不能总是幸运地 逃脱;在“南京”轮船上,那个要出卖自己的人,在广州,那两个要捉拿 自己的青年官吏,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孙中山的人格魅力。这些事例, 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情况不同,境遇不同,都有很强的典型性。
学以致用 请你写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选择一个典型事例,突出其个性特点。 300字左右。

高中语文 1.1《我的回忆》课件 语文版必修2

高中语文 1.1《我的回忆》课件 语文版必修2

孙中山与唐绍仪



文中为何反复提到“天命无常”?
要救国民于水火之中就必须逆封建时代所 谓的“天道”而行,先推翻旧制度的束缚 才能改革中国社会的现状。“天命无常” 是作者对封建旧制度的反抗宣言。
• 全文几乎都在 描述孙中山艰 难的逃亡经历, 为什么文章结 尾处作者会说: “我的生命现 已无足轻重”?
因为作者在逃亡过程 中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 思想,一面宣传适合于 拯救中国的民主思想, 使这种思想被越来越多 的人所接受。作者从来 没有顾惜过个人生命, 当他看到革命者的队伍 逐渐扩大起来的时候, 他才欣慰地感到自己身 上的重任减轻了,个人 生命也就无所谓了。
从课文中了解孙中山这段时期的人生轨迹
明确:本文线索就是孙中山逐渐走上民主革命 道路以及在逃亡过程中地点的转移。1885年以后, 于广州学医五年;1892年打算于澳门开业,受民 主进步思想感染加入少年中国党;1894年于广州 建立哥老会,草拟请愿书,打算发动广州起义, 失败后被通缉,逃脱;在神户、火奴鲁鲁、旧金 山、欧洲,一面躲避追捕,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 革命经验;回国后宣传革命道理,得到美国军事 家咸马里将军的支持;在“南京”游轮上有一金 姓人打算出卖孙中山,被说服后惭愧自尽;在广 州,孙中山用救国思想说服缉拿他的青年官吏。
孙 中 山
我 的 回 忆
孙中山学名文,号逸仙,旅居日本时 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66 生于翠亨村农民家庭,12岁到檀香山读书, 17岁回国。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 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 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拒 绝,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 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起义,屡遭挫折 而斗志弥坚。1911年武昌起义,清统治的 覆灭,是“辛亥革命”。1912就任中华民 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中国第一个共和政体。 1912年4月卸大总统战,致力于经济建设的 宣传。8月,改同盟会为国民党。袁世凯窃 据大总统职位后复辟,孙中山于1913年发 动“二次革命”。

高一语文(语文)必修2课件:1.1 我的回忆(节选)

高一语文(语文)必修2课件:1.1 我的回忆(节选)

1.注字音
加点字
皈.依
薪饷.
蒙.骗
蒙 蒙.受
蒙.古

逮.捕 逮.耗子
读音 guī xiǎng m ēng m éng m ěng dài dǎi
加点字
胡髭. 煽.动 解

解.回 解.剖 解.数 纤.弱 拉纤.
读音 zī shān jiè jiě xiè xiān qiàn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我的回忆(节选)
-4-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首页
X Z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赏析: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以显示其劲节。 次句写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 细微的芳香,不像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 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集菊花的幽芳了。三、 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 菊花命运的不公。诗人想象有朝一日自己成为青帝(司 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 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集中表现了诗人的宏伟抱负,体 现出了其作为农民领袖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
2.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 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其所 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传主的人际交往是 影响和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 阅读传记的一条重要通道。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我的回忆》ppt课件4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我的回忆》ppt课件4
• 本促成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联
• 合为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 纲领,提出__________学说。
三民主义
创办《民报》,宣传革命,同改良派激烈论战。此后 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 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 翻了清王朝,回国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4年政策,将 旧三民主义重加解释,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改组 中国国民党。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遗著编为 《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多种。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
谢谢欣赏!
(2)多音字
宿.命sù 宿星宿.xiù
整宿.xiǔ
蒙.难ménɡ 蒙蒙.骗mēnɡ
蒙.古měnɡ
解.禁jiě 解押解.jiè
解.数xiè
混混.水摸鱼hún 纤纤.尘xiān
混.浊hùn
纤.绳qiàn
孙中山在文中写到的这段时期的人生轨迹是怎 样的?
本文线索就是孙中山逐渐走上民主革命道路以及在逃 亡过程中地点的转移。
1885年以后,于广州学医五年; 1892年打算于澳门开业,受民主进步思想感染加入少
年中国党; 1894年于广州建立兴中会,草拟请愿书,打算发动广
州起义,失败后被通缉,逃脱; 在神户、火奴鲁鲁、旧金山、欧洲,一面躲避追捕,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高中语文】我的回忆ppt精品课件3

【高中语文】我的回忆ppt精品课件3

二、深层探究 3.在这篇回忆录中作者叙述了自己某段时间的经历, 其中有很多细节描写。 你认为哪些经历最重要,哪 些细节最能突出作者的性格品质? 答案 刚学医毕业的孙中山面对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
耻辱在广州建立了哥老会的分支组织,并上书请求对 日进行反抗斗争。其间虽处境危险,屡遭迫害,但孙 中山却坚定地走上了中国的救亡之路,而且在逃亡中 从未停止过救国的行动。在巴黎游历时,于一次演讲 中与咸马里将军相遇。咸马里被作者的思想主张和斗 志感动,同意做军事顾问。这衬托出孙中山救国主张
③里程
历程
里程:a.路程,b.指发展的过程。 历程:经历的过程。
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泛指虔诚地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②天命无常:上天的意志不是固定不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面宣传适合于拯救中国的民主思想,使这种思 想在国民中逐渐扩大,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作 者从来没有顾惜过个人生命,当他看到革命者的队伍 逐渐扩大起来的时候,他才欣慰地感到自己身上的重 担减轻了,个人生命也就无所谓了。
课堂小结 一、结构图解
我的回忆 (节选)
求学 行医 入党 起义 被通缉
追求真理 宣传革命
理解并支持孙中山的政治主张,致力于行医”一句有何 用意?
答案 明指孙中山的职业,实际上是指他从事的救民 于水火之中的推翻帝制、 寻求民主道路的思想及行动。 清政府的两个官吏称他为“好人”,即表现出对孙中 山思想的认同。
8.全文几乎都在描述孙中山艰难的逃亡经历,为什么 文章结尾处作者会说“我的生命现已无足轻重”? 答案 因为作者在逃亡过程中一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思

我的回忆PPT4

我的回忆PPT4

课堂读写探究——随堂写练
9.本文有多处细节描写,比如作者在广州时,本要捉 拿作者的两名官吏在两个小时的争论后居然被作者说 动,放弃了逮捕行动,可见作者所持的救国观点只要 是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赞同。这一细节描写的运用, 突出了作者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革命理想。
生活中,常常会有些细微的感动,它也许来自一次 握手,也许来自一抹微笑,甚至是一个眼神。请用你 的笔记录那感动你的一丝细微。(200字左右)
课堂读写探究——随堂写练
示例:过了这个路口就到家了。这时,绿灯亮了,我 一只手提起袋子准备过马路,妈妈却一把拉住我,我 惊异地回头看她,只见她熟练地把袋子从右手倒到左 手,然后用右手握住我的手,很自然地向前走去。那 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暖流冲进我手心,我第一次感觉 到妈妈手心的温度。随着这温度,童年的记忆一一涌 进我的脑海。
②授权·受权 例句:a.国务院授权外交部发表关于西藏达赖问题 的声明。 b.外交部受权发表关于西藏达赖问题的声明。
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
作者都回忆了哪些经历?
答案 本文线索就是孙中山逐渐走上民主革命道路以及在 逃亡过程中地点的转移。1885年以后,在香港学医五年; 1892年打算于澳门开业,受民主进步思想感染加入少年中 国党;1894年于广州建立哥老会分支组织,草拟请愿书, 打算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被通缉,逃脱;在神户、火奴 鲁鲁、旧金山、欧洲,一面躲避追捕,一面学习西方的民 主革命经验; 回国后宣传革命道理,得到美国军事家咸马 里将军的支持;在“南京”轮船上有一金姓人打算出卖孙 中山,被说服后惭愧自尽;在广州,孙中山用救国思想说 服缉拿他的年青官吏。
(3)在“南京”轮船上, 作者与那个要出卖自己的人的对话描写最 细腻。其中人格的对比更衬托出孙中山无私为公的精神和磊落沉着 的气概。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我的回忆》ppt课件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1课《我的回忆》ppt课件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涵咏词义 (1)词义理解—— 齐读并识记下列词义的含义
①臭名昭著:坏名声分外显著。昭著,明白显 著。 ②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名,占有。 ③不厌其烦:不嫌麻烦,形容很有耐心。厌, 嫌。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近义词辨析
①煽动·鼓动 例句:a.中国的旧刑律,对政治煽动者是从不心慈 手软的。 b.经他一鼓动,不少人都去学习电脑了。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4.这篇回忆录中涉及的作者几次险些被抓的经历与 最后幸免于难的经历有何不同?
答案 ①在刚开的逃亡中,作者大多幸免被抓全仰 仗朋友的帮助,即与作者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保护。
②后来的经历有所不同,如用大国小家的道理说服出 卖者,用救国的道理说服来逮捕他的年青官吏。
③这恰恰证明了作者民主救亡的主张是逐渐为国人所 接受的,而且人群范围扩大,不光是战友朋友,还包 括一切有良知的爱国之人,甚至是清政府的官吏们。
课堂读写探究——随堂写练
示例:过了这个路口就到家了。这时,绿灯亮了,我 一只手提起袋子准备过马路,妈妈却一把拉住我,我 惊异地回头看她,只见她熟练地把袋子从右手倒到左 手,然后用右手握住我的手,很自然地向前走去。那 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暖流冲进我手心,我第一次感觉 到妈妈手心的温度。随着这温度,童年的记忆一一涌 进我的脑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