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高一语文必修二全册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二全一册课件ppt(打包14套) 语文版11

一、通假字 (1)其良家子年二十已 下 . (2)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 军旅 . (3)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 . (4)梁成阻涧为陈 以待之 . 通“ 以” 通“娴”,译为“熟习” 通“ 缺”,译为“缺少” 通“ 阵”,译为“军队的行列”
二、古今异义 (1)常思风尘 之变以逞其志 .. 古义:战乱 今义:比喻旅途劳累 (2)幽、冀之兵至于 彭城 .. 古义:到达 (3)朝廷处分 已定 .. 古义: 处置谋划 今义:多指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的决定 (4)遣诸不经事少年 拒之 .. 古义: 年青人 今义:人十岁到十五岁的阶段 今义: 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
[明大意] 淝水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通过 苻坚以强盛始、以失败止的经历,表现出他是一个好大喜功、 色厉内荏的人物;通过对谢安临战不乱的言行描写,表现了他 的大将风度。 本文按时间顺序,以前秦、东晋两方为线,先写双方的战 前准备,在交战时两线交汇,又通过写交战时双方的部署,得 出前秦失败、东晋以弱胜强的最终结果。作者写此战,主要想 让人从中吸取前秦失败的教训和借鉴东晋胜利的经验。
客卿,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得知自己被驱逐之后直言进谏, 上了流传百世的《谏逐客书》 ,秦王览表,采纳,李斯重被重 用, 后来为秦王兼并六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同一个人的 身上却发生了不同的事情。 秦始皇去世后二世即位, 二世即位 后大兴土木,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李斯实在看不下去,于是 上书劝谏,二世大怒,在赵高的谗言下,李斯成为了历史上死 得最惨的丞相, 死无全尸, 一代名臣死于自己所忠诚的国君之 手,实在令人叹息。但是这也正说明了二世不能纳谏,李斯死 后不久,秦朝就夭折在二世的手中。
统一南北。秦建元十九年(晋太元八年,公元 383 年)七月,秦王 苻坚自恃国强兵众,不听群臣劝谏,调集 90 万大军分三路攻晋。 淝水之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北方 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 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族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 了新的政权,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所杀,前秦随之灭亡。 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 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的影响。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辅导ppt精品课件

写作单元的特点:
1.写作方法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2.写作与阅读相结合。 3.自学与指导相结合。 4.写作知识相对集约与作文练习相对丰富相结合。
本册的梳理探究专题为“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 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先看每一专题下的各小标题: 优美的汉字:一、汉字的起源,二、汉字的形体,三、汉 字的构成,四、汉字文化。 奇妙的对联:一、对联常识,二、对联欣赏,三、对联作 法。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走近新词新语,二、新词新语 的产生途径,三、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每个专题后都附有一个“课外延伸”,引导进行更进一步的探 究。
本部分规律:
1.与语言文字相关,体现语文性的特点。既有文字的内容, 又有语言的内容,视域宽广,从古汉字到最新流行的词语,尽 在探究之列。 2.重视汉字汉语的特点和规律,与文化紧密相关。从分析 揣摩语言文字入手,进而上升到领悟文化意蕴的境界,体现本 册课本的文化意识、文化价值。 3.培养欣赏能力,增添审美情趣。不仅作客观冷静的分析, 还引导欣赏,激发情感,增强趣味,欣赏汉字之美,欣赏由汉 字构成的对联之巧,品味当代汉语之新。
第三单元──现当代写人记事散文
1.抓住细节;2.分析个性;3.体察倾向; 4.品评亮点;5.圈点批注。
其中的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包括对人物的 外貌、言行、心理和生活环境的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些描写 是这类写人记事散文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教学时应当着重 关注的部分。要通过对这些细节描写的品味分析,来分析总 结人物的个性,体察透视作者对人物、事件和时代的感情倾 向、评价判断和深刻思考。所谓亮点,不只是一些好的细节 描写,还包括精彩的叙事、议论、抒情,优美、精警的语句, 写作构思的精彩之点等。圈点批注也是传统语文教学最有效 的阅读经验之一,批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应充分个性化, 批注的内容应紧密联系课文,用语最好精粹、恰当。
高中语文必修二ppt2(13份) 人教课标版12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 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 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 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 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 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如 泣舞怨 孤幽如 舟壑慕 之之, 嫠潜如 妇蛟泣
合作探究:完成第四五段的学习。
•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 (1)消长: ——。 盖: ——。
• (2)肴核: ——。狼籍: ——。
• (3)相与枕藉: ——。既白: ——。
• 2.词类活用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
• 3.指出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
•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乌台诗案
•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 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 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 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 “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学习第二段 1。自学完成下面习题: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乐甚:——。 扣舷: —— 。
(2)空明: —— 。 流光: —— 。
(3)溯: —— 。 渺渺: —— 。
(4)美人: —— 。
倚歌: —— 。
(5)和:——。 袅袅: —— 。
(6)缕: —— 。 幽壑: —— 。(7)嫠妇: —— 。
2. 词类活用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 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 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 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 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 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如 泣舞怨 孤幽如 舟壑慕 之之, 嫠潜如 妇蛟泣
合作探究:完成第四五段的学习。
•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 (1)消长: ——。 盖: ——。
• (2)肴核: ——。狼籍: ——。
• (3)相与枕藉: ——。既白: ——。
• 2.词类活用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
• 3.指出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
•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乌台诗案
•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 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 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 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 “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学习第二段 1。自学完成下面习题: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乐甚:——。 扣舷: —— 。
(2)空明: —— 。 流光: —— 。
(3)溯: —— 。 渺渺: —— 。
(4)美人: —— 。
倚歌: —— 。
(5)和:——。 袅袅: —— 。
(6)缕: —— 。 幽壑: —— 。(7)嫠妇: —— 。
2. 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二ppt精品课件(教案+课件,26份)2

人物的出场 人物是怎样出场的
场景描写 人物形象
寻
问 邀 添 万唤 欲语 迟
难言之痛 矛盾含羞
诗 人
邀 见
移 千呼 停
回 重开宴
欣喜难耐 急欲相见
琵琶女
抱琵琶 半遮面
评: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
琵琶女的形象
年轻貌美——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独守空船 恣情欢笑——满腹辛酸
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 辱的妇女形象。
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江头送客 闻琵琶 江上聆听 琵琶曲 江上感言 再促弦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江州司马青衫湿
第一曲
音乐特点 意象
悲凉、伤感
表现手法
排遣孤寂的琵琶曲
悲凉、伤感
“惨将别”“不成欢”的主客 以人衬声 (忘归、不发) 以景托声 萧瑟、凄凉的景物
方法: (以人衬声、以景托声)
琵 琶 行 白
居 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 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 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 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 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 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 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 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 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 《新乐府》五十首。由于得罪 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 州司马。
“绕船明月江水寒”
寂静 ,烘托了音乐效果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 一枝一叶总关情
知音
成语“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音乐优美。
高中语文必修二全一册课件ppt(打包14套) 语文版

二、写准字形
虏 dá鞑 (1) 挞 鞭tà 薪xiǎnɡ饷 (2) 晌 shǎ nɡ 午
dì 缔 造 谛 (3)真dì 并dì 蒂 莲 接nà纳 讷 (6)木nè 方ruì 枘 圆凿
mù 募 集 幕 (4)夜mù 羡mù 慕
通jī缉 辑 (5)编jí 修qì 葺
三、用准词语 (一)明确词义 (1)天命无常:上天的意志或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
运不是固定不变的。
(2)晴天霹雳: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mēnɡ 蒙 骗 . 受ménɡ (4)蒙蒙 . 内蒙古měnɡ .
2.语境辨析法 (5)昏庸无道的隋炀帝乘龙舟南下巡视时,让习惯在闺 阁中纺纱织布、刺绣扎花的纤 ( xiān )弱女子充当纤 ( qiàn)夫 . . 或划桨摇橹。 (6)他接住了对手一个有力的短打球,在他将球迅疾投 出之后,他的臂 ( bì) 膀处产生一种剧痛 —— 肩膀和胳臂 . . ( bei )之间脱臼了。
要。足:够得上,配,值得。
[辨析正误] 他总是把我们不厌其烦 的教导置之度外 ,认为这些经验无 .... .... . 足轻重 。 ... 辨析: “置之度外”是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此 处使用“置之不理”更恰当。
(二)易混辨析 ,他向各位评 填 委作长达一个小时的 申述 报告。 一 (2)当下正值快递业务旺季,市邮政管理局要 填 扎实做好快递业务旺季消费者 申诉 处理工作,确 保消费者 申诉 得到有效处理。 都是动词,都有“说明情况”的意思。
二、从生活中积累 2015 感动中国人物、学生口中的“莫爸爸”、广西都安高中 的原校长莫振高,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 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 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 300 名学生; 并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 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一共筹集了 3 000 多万元善款,让 1.8 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 莫振高于 2015 年 3 月 9 日突发心脏病去世。默默小人物,无私 大奉献,他用生命奏出了精彩的人生乐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9
•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蝉的形 状与食性。次句写蝉声,“流响”状蝉不停 地鸣叫,声音从枝叶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出”字写出了蝉声的传送,暗示了蝉声的 响亮。后两句分析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 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之力。言外 之意就是:一个品格高洁的人,自能名声远 扬,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这正如谚语所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后两句是在前两 句描写的基础上引发的议论,是这首诗的点 睛之笔。
11
• 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 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 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 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 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 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 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 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 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 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 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 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 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 的基金。
•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 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 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 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 了些来。”……
14
•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 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 想通过几句,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 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 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 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 西洋画《泉》。
6
第三,要品味作品的语言。散文的语言具有 形象性、趣味性、独创性,哲理散文还更多 哲理性、深刻性、凝练性。要细心观察,用 心体会,学会平中见奇,小中见大,万物静 观皆自得,这是我们对散文之趣的终极追求。 当你试着学习用一颗敏感而虔诚的心灵去捕 捉刹那而无处不在的情趣之光时,你会发现 眼前的这个熟悉而陌生的世界竟是如此卓然 不群,令人感动,以至久久难以释怀。
•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蝉的形 状与食性。次句写蝉声,“流响”状蝉不停 地鸣叫,声音从枝叶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出”字写出了蝉声的传送,暗示了蝉声的 响亮。后两句分析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 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之力。言外 之意就是:一个品格高洁的人,自能名声远 扬,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这正如谚语所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后两句是在前两 句描写的基础上引发的议论,是这首诗的点 睛之笔。
11
• 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 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 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 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 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 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 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 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 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 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 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 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 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 的基金。
•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 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 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 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 了些来。”……
14
•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 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 想通过几句,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 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 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 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 西洋画《泉》。
6
第三,要品味作品的语言。散文的语言具有 形象性、趣味性、独创性,哲理散文还更多 哲理性、深刻性、凝练性。要细心观察,用 心体会,学会平中见奇,小中见大,万物静 观皆自得,这是我们对散文之趣的终极追求。 当你试着学习用一颗敏感而虔诚的心灵去捕 捉刹那而无处不在的情趣之光时,你会发现 眼前的这个熟悉而陌生的世界竟是如此卓然 不群,令人感动,以至久久难以释怀。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二ppt精品课件(课件+课时练习+单元检测,34份)15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高中语文必修二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共33页文档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中语文必修二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高中语文必修二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