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合作研讨
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 洞经过,又由此生 发议论。
王安石还是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 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 辟。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 金陵怀古》颇有名。 著作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整体感知
本文所写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
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 观的景色,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辛, “尽意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二 是由于古代文献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 对于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作者简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 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 (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 积极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 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 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王安石还是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 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 辟。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 金陵怀古》颇有名。 著作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学习导读
游记本应该以记游为主,试想想这 篇文章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游记有什么不 同?
以前所学的游记大多以记叙为主,而 本文的记叙少之又少,它的作用是起一个 引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记叙引出作者的 议论。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ppt(12份)3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ppt(12份)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古今异义
(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 ____________ 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 幸福
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如“福利费”、“福利事 业”等。 (2)汝可以模拟得之 想象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指模仿。
(4)厅旁一室,为吾与汝两栖之所 ( 判断句,“为”表示判断 )
(5)钟情如我辈者 ( 状语后置句,状语“如我辈”后置,应为“如 我辈钟情者”
精 读 探 究
(1)“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答:
旁 通______ 傍 ,______) 靠近 (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______
3.解释词义
自身,代词
孕,名词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老”“幼”字,均为形容词作动词,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爱、敬重”“爱护、爱抚”意;第二个“老”“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瓜分之日可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像分瓜一样 (5)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动用法,使……完毕 (6)卒不忍独善其身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ppt精品课件1(5份)3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ppt精品课件1(5份)3
表示感叹,唉。 为什么 掠夺 挥霍 繁华奢华
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译)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回顾杜牧诗歌
《清明》 《泊秦淮》 《江南春》 《赤壁》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 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 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 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 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 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 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 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或副词词 尾,……的样子
萦绕曲折
像蜂房、像水涡一样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高高矗立 座、所
名词作动词。比喻句
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
雨雪过后天晴。 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比喻句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借代。代方向 通感:听觉转换成触觉
杜牧生活在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 晚唐时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 国事,忧国忧民,希望恢复昔日唐 帝国的繁荣和昌盛的局面。他在文 学上有比较进步的见解,认为文章 应为事而作,不应无病呻吟。因此 他的不少诗文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 实,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
赋的特点和演变
形式上: ①用词:辞藻华丽。 ②修辞: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 比、对偶等 ③讲究声韵的美(文赋),句式多 变,骈散结合,押韵自由,韵脚灵 活多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谏逐客书》说课教学PPT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谏逐客书》说课教学PPT课件

秦始皇
解题
谏 劝谏、劝告
逐 驱逐
题意:李斯劝告秦王不要 驱逐客卿。
客 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 秦国作官者的称呼
书 同“疏”,奏疏是古代臣 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 文体。
《谏逐客书》是古代最 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 议论文。
相关文体知识

读文正音
缪公 mù
大宛 yuān
鄢陵 yān 功施到今 yì 犀牛 xī 駃騠 jué
①用作
②用来……的东西
③使……愉快,使动用 法 ④“悦”,使动用法
⑤通“附”,镶嵌
⑥进献 ⑦表并列
⑪使…… 畅快
⑧站立
⑨敲击 ⑫的确, ⑩拍 实在
今弃①击瓮叩缶而就②《郑》 《卫》,退③弹筝而取④ 《昭》《虞》,若是者何 也?快意当前,适⑤观而 已⑥矣。今取⑦人则不然⑧,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⑨, 非秦者去⑩,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语气谦和,有话直说,切合日理万机的 秦王的性格。
②开篇即驳斥有关官吏的观点,先破 后立。
孝公用①商鞅之法, 移②风易③俗,民以④殷 ⑤盛⑥,国以富强,百 姓乐用⑦,诸侯亲⑧服⑨, 获⑩楚、魏之师,举⑪ 地千里,至今治⑫强。
①使用,采用 ⑩俘虏,打败
郢都 范雎 太阿
马厩
yǐng jū ē jiù
阿缟 ē gǎo 窈窕 yǎo
搏髀 bó bì
藉寇兵 jiè
蹇涩 成皋 穰侯 纤离 宛珠 击瓮
赍赏
jiǎn 丕业
gāo rǎng xiān
膏腴 蚕食 灵鼍
yuān 傅玑
wèng 叩缶
yú cá n
fù jī kò u fǒu

黔首 qiá n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ppt(12份) 粤教版1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ppt(12份) 粤教版1

写作 背景
本 文 作 于 宋 神 宗 元 丰 五 年 (1082) 。 当 时 , 苏 轼 因
“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不
得擅离安置所,使他的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
栏 目

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赤壁赋》 接
《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
嫠.妇___l_í__ 麋.鹿__m__í__
溯.流光__s_ù___ 旌.旗___jī_n_ɡ_
窈.窕._y_ǎ_o__ti_ǎo 幽壑.___h_è__
栏 目 链
桂棹.__z_h_à_o_

shǔ zhǔ
dǒu dòu
2.通假字
(1)举酒属客(__属____通__嘱____,______劝__酒______)
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 栏

的哀愁。


讲的大道理似乎不着边际,但事实上是用老庄的思
想解开了心结,悟透了个人的际遇,不再自苦,得开怀时
且开怀。所以,他讲大道理,讲天地循环,月盈月亏,江
水消长,又处处隐喻自己的身世,并非无的放矢。
精读 探究
(2)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 探究
答案: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
“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此时已不是开头 栏
)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ppt (8)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文言文ppt (8)

段落关键词句过关(二)
扣舷而歌之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悠远 音节助词,不译 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此句为主谓倒装句 唱和
倚歌而和之 循、依 其声呜呜然 代词,那 不绝如缕
细丝 舞幽壑之潜蛟
使……舞动
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用法
使……哭泣
段落关键词句过关(三)
正襟危坐 形容词作动词,整理 端正 何为其然也 什么,介词宾语前置。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作状。同“乌鹊南飞” 破荆州,下江陵 攻占,攻下 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向东进发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而今安在哉? 哪里,介词宾语前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作动,打鱼砍柴 侣、友: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 片刻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屡屡得到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 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 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 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 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 “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 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 子,说他是“愚弄圣朝,妄自尊大”,说 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 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 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
段落关键词句过关(四)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夫:代词,这、那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乎:疑问语气词,吗
而:转折连词,但、却 盖:句首发语词,表推测,可不译 连。以一瞬(量) :以,用,介词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那么。曾(zēng):竟然,简直, 而又何羡乎
何羡:宾语前置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客喜而笑
下面苏轼的哪首词跟本文主旨最接近?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PPT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PPT课件
⑷乎: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助词,用在形容 词词尾,相当于“然”)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用于 句末,相当于“吗”)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2021
7
⑸舍:①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动词)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止息) ③退避三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④施舍不倦(把自己的财物给人)
2021
14
一、通假字
1.于嗟鸠兮 “_于___”通. “_吁___”
2.犹可说也
“_说___”通“_脱___”
3.隰则有泮 “_泮___”通“_畔___”,_边__岸_____
4.岁亦莫止
“_莫___”通“_暮___”
2021
15
5.进不入以离尤兮“_离___”通“_罹___”, __遭__受____ 6.芳菲菲其弥章 “_章___”通“_彰___” 7.蒲苇纫如丝 “_纫___”通“_韧___”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冯___”通“_凭___”,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
表示另提一事
2021
19
三、一词多义
请 扶,持
带兵的将帅
带领,带(兵)
副词,将要
2021
20
无,没有
倒下
退下,退却 溃败 mí,浪费 说 预兆 助词 字 著作
谈论
2021
21
副词,互相
xiànɡ,相貌
偏指一方,我 帮助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辅相 观察,选择
2021
8
文言句式
⑴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为何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而今在安哉)
⑵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有吹洞箫客)
⑶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 表被动)

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复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复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六、策 1、振长策而御宇内 2、惠文……蒙故业,因遗策
七、行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2、李白乘舟将欲行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马鞭 2、政策
1、行走 2、远行 3、行为
八、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 形容词,坚固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形容词,顽固,固执
③至于颠覆,理固亦然 《六国论》
副词,本来,原来
④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
副词,确实,实在
⑤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副词,究竟,到底
九、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名词,老朋友,老交情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动词,衰老 ③温故而知新/故垒西边《论语》/《赤壁怀古》
一、通假字
三种情况:
• 1、声旁代替本字 。如“县”通“悬”,“禽”通 “擒”,“卒”通“猝”,“见”通“现”。
• 2、用同声旁的字代替本字。如“辨”通“辩”,“说” 通“悦”。
• 3、用同音字代替。如“蚤”通“早”,“要”通 “邀”,“裁”通“才”。
• 原则:音同、音近、形近。
1、合从缔交 2、倔起阡陌之中 3、赢粮而景从 4、张良出,要项伯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令将军与臣有郤 7、距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8、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9、不者,吾属皆且为所虏 10、外连衡而斗诸侯 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2、或师焉,或不焉 13、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1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5、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19、……的原因 20、无论、不分 21、距离
一词多义
本义: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有吹洞箫客)
⑶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 表被动)
.
9
杂碎
少焉(一会儿)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正襟危坐(端坐)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
10
《游褒禅山记》
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通“甫”,古代加在男子的后边,表
示美称) 古今异义: 比好游者商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于是余有叹焉(对这种情况)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平常)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原因;)
.
4
⑸所:
①所以游目骋怀(和“以”连用,表示“用
来”)(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
②或因寄所托(和“托”构成名词性短语)
⑹一: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把…… 看做一样;把……看做相等)
②其致一也(一样)
③一觞一咏(数词)
④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⑤在洞庭一湖(整个)
.
5
一词多义
⑴如:①纵一苇之所如(任;往) ②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好像) ③自以为不如(比得上)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
表示另提一事
.
19
三、一词多义
.
请 扶,持
带兵的将帅 带领,带(兵) 副词,将要
20
无,没有
倒下
退下,退却 溃败 mí,浪费
说 预兆 助词 字 著作
谈论
.
21
副词,互相
xiànɡ,相貌
偏指一方,我 帮助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辅相 观察,选择
.
22
出嫁 适合,依照 刚才 到,往 迎合 享用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用于 句末,相当于“吗”)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
7
⑸舍:①舍于其址(筑舍定居,动词)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止息) ③退避三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④施舍不倦(把自己的财物给人)
.
8
文言句式
⑴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为何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而今在安哉)
⑵属:①举酒属客(劝人饮酒)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③有情人终成眷属(亲属)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类) ⑤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
6
⑶下: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克,攻下)
⑷乎: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助词,用在形容 词词尾,相当于“然”)
10.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_对__此__,__对__这__件_事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 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1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_常__,__非__同__寻__常_____ 今义:副词,十分、 极
12.至于到幽了暗…昏…惑(而的无地物方以)相之 古义:____________
古义:_可__爱_________ 今义:值得怜悯与同

.
17
5.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__错__连__接______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事业的总称
6.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古义:曲__水__的__旁__边____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② 次要的地位
(求学的人、读书人)
.
11
杂碎
盖音谬也(“大概”;错误) 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 夫夷以近(平坦;而) 不随以止也(而) 无物以相之(帮助) 何可胜道(尽)
.
12
.
13
第二单元《〈诗经〉两首》《孔雀东 南飞》《诗三首》;第三单元《兰亭集序》
《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都学习古代,不把常规惯例当作永远不变的模 式)
.
3
⑵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周)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⑶次: 列坐其次(旁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终,夜篝火(行军途
中驻地) ⑷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思想情绪、情致)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
09.8
.
1
《兰亭集序》
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晤”,面对面)
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曲水岸边、旁边)
.
2
一词多义
⑴修: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寿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修守战之具(整治,修理) 掌修国史(撰写)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研究,学习)(不希望
.
25
范例片段: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 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脱 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 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
.
14
一、通假字
1.于嗟鸠兮 “_于___”通. “_吁___”
2.犹可说也
“_说___”通“_脱___”
3.隰则有泮 “_泮___”通“_畔___”,_边__岸_____
4.岁亦莫止
“_莫___”通“_暮___”
.
15
5.进不入以离尤兮“_离___”通“_罹___”, __遭__受____ 6.芳菲菲其弥章 “_章___”通“_彰___” 7.蒲苇纫如丝 “_纫___”通“_韧___”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冯___”通“_凭___”,
7.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__次__集__会__的__诗__文____ 文雅
今义: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一_俯__一__仰__之__间__,__表__示__时__间_ 短暂今义:低头
抬头
.
18
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_旷__远__的__样__子___ 今义:失意的样子
9.长乐王回深父 “_父___”通“_甫___”
.
16
二、古今异义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古义:_随__水__流__而__消__逝_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 国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_修___长__的__样__子__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3.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恰好 满足
.
23
满足
最终
终于 于是,就 为、是
副词,竟然 副词,于是
代词离骚》:选文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 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 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但屈原誓死不退缩,不 愿与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更加努力培 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
适用话题:迎难而上 坚守正直 热爱祖国 正道直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