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第十一课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导学案: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导学案: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含解析

第11 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1.掌握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的有关史实;正确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并正确评价;掌握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等有关史实;理解《资政新篇》的内容并正确评价。

2.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

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预习检测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金田起义:(1)背景:金田起义是当时中国面临的①矛盾和②矛盾激化的结果。

(2)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2.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③,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4.北伐和西征:1853年太平天国先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其中西征的重大胜利使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2.主要内容:在土地分配方面,其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其方法是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④;在产品分配方面,其原则是“⑤”,其方法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意义与局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献,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⑥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体现的⑦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1856年秋发生了天京变乱。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又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军事防御斗争: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在进攻上海时,⑧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作 用
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④揭开了近代中国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
局限: 农民阶级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探究问题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 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C )
A.封建统治腐败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D.自然灾害严重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在1851年,而第二次鸦片
战争爆发是在1856年。
2.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
的历史事件是
(C)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一种平等、平均思想,与此相符
的应是《天朝田亩制度》。
4.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 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 )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未看到太平天国的军事失误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抓住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决 定的,韦石之变及北伐失利只是其必然之中的偶然现象, 材料的错误在于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故选A项。
A.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C.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D.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E.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F.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G.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H.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 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2020年秋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课一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含答案解析)

2020年秋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一课一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含答案解析)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诗句“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评价的是(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甲午战争中国战败C.辛亥革命失败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2.太平天国由胜而衰的转折点是( )A.天京变乱B.安庆失陷C.清军围困天京D.北伐失败3.近代最早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方案的人物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刘永福D.洪仁玕4.建立一个“衣食无忧,富足安康”的理想社会,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

19世纪中叶,为实现上述梦想,太平天国颁布的带有空想色彩的农民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临时约法》D.《土地法》5.孙中山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他说的是( )A.七国之乱B.胡惟庸案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天京事变,自相残杀D.缺乏优秀的军事领导人才7.“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

”《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8.下列有关《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②体现了反封建精神③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④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9.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

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B.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D.最早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0.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但由于当时条件不具备都无法真正的落实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的愿望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民主政治为奋斗目标11.“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3.了解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2.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3.红巾起义及其影响4.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 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1.洪秀全的王朝构想2.杨秀清的改革措施3.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4.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 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2.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3.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和举例子的方式介绍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图片展示:通过PPT或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太平天国建立的新政权以及社会制度。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展开历史思考和历史思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

教学难点1.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太平天国的思想、组织和作战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民众的反抗情绪和对清朝的不满,引出太平天国的兴起。

2. 正文(35分钟)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红巾起义及其影响–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洪秀全的王朝构想–杨秀清的改革措施–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3. 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讨论。

高一历史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知识点

高一历史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知识点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的变化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①市场: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②边境: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③货币:货币需求量剧增,纸币出现。

④外贸: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重要财源。

⑤城市发展: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

4.经济重心南移
(1)过程
①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

②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

③北宋灭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2)影响
①经济上: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②交通上: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③文化上: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

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二、社会的变化
1.原因
①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

②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③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

④择偶标准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⑤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⑥土地政策的变化,租佃关系的发展。

2.表现
①门第观念的淡化。

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③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螺丝历史高一必修一第11课

螺丝历史高一必修一第11课

螺丝历史高一必修一第11课
课程内容:
第11课:古罗马帝国及其衰落
1.什么是古罗马帝国?
古罗马帝国是一个古老的欧洲王国,诞生于公元前753年,统治者称帝王,由12个大的势力联盟组成,辖属大陆的欧洲、非洲及西南亚。

2.古罗马帝国的繁荣时期
在古罗马帝国的繁荣时期,帝国范围扩张到欧洲的大部分地方,西至塞维利亚半岛,北至英格兰,并在北非二十多个城市拥有强大的殖民统治。

3.古罗马帝国的衰落
古罗马帝国最终衰落是因为政体腐败、军事失败和外来冲击。

上古时期,内部政体腐败,贵族脱离了国家治理,财富分配不均,民众的愤恨和不满越来越大,受到罗马帝国的重创。

外来攻击也导致了古罗马帝国的衰落。

公元410年,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城市,破坏了古罗马帝国的结构,从而使罗马帝国进入衰落时期。

高一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

高一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

高一历史第十一课的知识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一历史第十一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的兴起及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成就。

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秦始皇是秦朝的奠基人,他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与外族国家和列国对抗,逐渐统一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其中最著名的战争是秦朝与楚国之间的战争,也被称为楚汉之争。

秦朝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统一战略,最终战胜楚国,成功统一了中国。

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使得国家的决策和行政更加高效。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法令和制度,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使全国形成统一的制度和规范。

三、秦朝的经济政策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秦始皇实行均田制,破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广大农民得以获得土地,并鼓励农业生产。

此外,秦朝还积极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四、秦朝的军事改革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秦朝进行了重要的军事改革。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兵役制度,将农民士兵编入统一的军队,提高了军队的统一性和战斗力。

同时,他还进行了边防的加固和边境的扩张,确保了国家的安全。

五、秦朝的文化建设秦朝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秦始皇下令将中国的不同地区的文字进行统一,制定了统一的文字和文字规范,这就是著名的“秦篆”。

此外,秦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图书整理和文献收集工作,编纂了《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并开展文字的普及教育。

综上所述,高一历史第十一课主要讲述了秦朝的兴起及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成就。

秦朝的统一战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政策、军事改革以及文化建设,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

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第一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第 11 课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学习目标】1.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3.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在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从发展史看运动失败之因及教训史论结合议论太平天国运动。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辩证对待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限制性。

太平天国发展形势图【学习内容】一、天国流行的原因据导言和课本第一段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回答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二、天国的发展历程1、流行:金田起义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3、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4、军事全盛:北伐西征三、天国悲剧1、天京事变2、重振国威3、天京塌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四、天国的反思1、《导与练》第 41 页研究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2、《导与练》第 41 页研究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议论拓展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不相同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经济主张公众基础相同点拓展二:(连连看)与过去农民战争对照,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起义背景新宣布空前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起义形式新中外反动权利结合绞杀革命纲领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担负任务新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失败原因新反封建的同时反殖民侵略【当堂训练】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B、不能够充分依靠人民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完好的革命精神2、“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天朝田亩制度》拥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 、拜上帝教吸取了西方文化3、与过去的农民战争对照,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②反封建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主张的历史文件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B、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C、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D、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的口号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B、迥然不相同C、完好一致D、互为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编者姓名:编写时间:
【学习目标】: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学习重点】: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学习难点】:
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原因
(1)根本原因: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2.兴起发展
(1)兴起: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________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2)壮大:永安建制后于1853年攻克________作国都。

(3)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________,孤军深入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________的湘军激战,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军事上达到全盛。

3.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土地分配制度——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________和年龄平分土地;
产品分配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________。

②目的:建立一个的理
想社会。

③评价:反映了农民的强烈愿望;体现了________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
①内容:政治上主张向西方学习,________,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________,奖励技术发
明;文化教育上主张开设________等。

②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_______的设想。

4.由盛转衰──天京变乱
(1)原因:①

教师同步导学案
学生笔记及反思一、预习环节
二、落实目标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三、课后反思(学习反思)
(2)表现:
①________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

②________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5.后期防御
(1)重建领导核心:提拔________、李秀成指挥军事,________总理朝政。

(2)开展防御战:
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又取得________大捷。

②1860年,李秀成、陈玉成攻破________打到上海近郊。

③湘军攻陷安庆,________就义。

6.运动失败:1864年,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理解质疑
1、《资政新篇》为什么无法实施?
三、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一、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

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

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

腐败的清政府,为支付2000万元战争赔款和弥补战争中7000万元的军费开支,极力进行搜刮,不断加捐加税。

“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广西地瘠民穷,水、旱、蝗灾不断,灾害严重。

————《太平天国史》
材料二:1851年金田起义时,洪秀全已有姬妾十五六人,突围永安时“娘娘”增至36位。

当上天王时设立三宫六院,老婆有88个。

在穿戴装饰上。

洪秀全追求华丽奢侈之风,其衣服的金纽扣和把斤重的黄冠堪称无价之宝。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材料三:“大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1、材料一中太平天国运动有那些原因?
2、太平天国为巩固革命成果颁布那些纲领文件?
3、材料二中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原因是什么?还有什么原因?
4、材料三中评价太平天国有何不同?你应当如何评价?
三、教师精讲点拨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五、课堂达标与迁移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2.洪仁干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

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

从材料中分析洪仁干的主张是()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3.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4.学习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后,一名同学回家给爸爸讲有关太平天国的故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 B.太平军取得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的胜利
C.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D.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5.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6.“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7.《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体现了太平天国()
①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②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④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此歌谣反映出()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
9.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作者认为: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5:ABBBA 6—10:AD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