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学案8: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合集下载

《专题2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专题2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在农业、林业、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技术要点。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能,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消毒、接种、培养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学生植物组织培养技能掌握情况及实验操作能力。

3. 综合应用评价:结合课程内容,布置相关课题研究或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论知识学习: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重点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和技术要点。

3. 实验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4.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外植体的选择、消毒、接种、培养等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总结: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植物细胞工程方面的阅读材料或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中生物选修3精品学案: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3精品学案: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植物繁殖的新途径(重点)。

2.结合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理解微型繁殖技术(重难点)。

3.掌握如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和人工种子(重难点)。

4.了解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重点)。

|基础知识|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概念: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无性(有性、无性)繁殖,能够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性状。

2.作物脱毒(1)选材部位:植物分生区附近,因为此处细胞内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优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人工种子(1)概念: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优点a.制作周期短。

b.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生产不受季节、气候、地域的限制,节约土地。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1)方法:花药离体培养。

(2)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纯合子植株。

(3)优点a.后代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b.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年限。

2.突变体及其利用(1)产生: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因此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2)利用:从产生突变的个体中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3)实例:抗花叶病毒的甘蔗、抗盐碱的野生烟草、抗除草剂的白三叶草等。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细胞产物的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实例:生产人参皂甙干粉,三七、紫草和银杏的细胞产物也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自查自纠|1.微型繁殖技术只保持亲本的优良特性。

(×)2.脱毒苗培育所选的组织培养材料可以来自植株的任何部位。

(×)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提取愈伤组织,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教学设计9: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教学设计9: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教案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2)掌握作物脱毒制备过程和意义;(3)了解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4)了解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2)认同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引入,让学生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思考利用这项技术能做哪些工作?资料1 兰花因高雅美丽而深受人们喜爱,兰花常用分根法和种子进行繁殖。

在兰花的常规繁殖中,遇到的难题是,用分根繁殖速度缓慢,不利于新品种的推广,用种子繁殖又很困难,因为兰花的种子十分微小,胚很纤弱,种子几乎没有储藏营养物质,在发芽过程中很容易夭折。

(以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铺垫,提出兰花常规繁殖中遇到的难题,激发同学解决问题的兴趣,联系当前兰花市场供应充足的现状,引出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二、新课学习【问题探讨】同学们阅读教材P38内容,思考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什么是微型繁殖?(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2.微型繁殖技术有哪些特点? (①繁殖速度快②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因为这是无性繁殖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因为在具有一定人工设施的室内生产)3.通过微型繁殖技术已经产业化生产的实例有哪些?(兰花、生菜、杨树、无籽西瓜)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后,总结出微型繁殖有关知识。

【总结】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概念: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2)特点:①繁殖速度快②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3)实例:兰花、生菜、杨树、无籽西瓜【资料分析】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有500多种,受害的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花卉,如马铃薯、草莓、甘蔗、菠萝、香蕉、大蒜等,而且没有有效的防治办法,只能拔除病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高中生物 专题2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专题2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习目标] 1.说明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繁殖方面的应用。

2.列举植物细胞工程在作物新品种培育方面的应用。

3.概述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原理。

方式一 拯救国家极危植物——虎颜花虎颜花为野牡丹科单种属植物,原产广东,为罕见的野生观赏植物,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虎颜花叶片基生,叶形巨大、美丽,呈心形,上有老虎斑纹,故称虎颜花。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将虎颜花列为极危物种。

为拯救虎颜花,我国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对虎颜花进行了组织培养,获得1万株试管苗,又利用生态恢复技术,使虎颜花成功回归野外。

这体现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那么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呢?让我们进入本节的学习,一起来了解吧!方式二 具有小灵芝草之称的金钗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它具有生津益胃、润肺止咳之功效。

金钗石斛的有效化学成分为大黄酚和β-谷甾醇。

那么我们能否在工厂内大量生产这两种物质呢?能!取金钗石斛的茎尖或根尖组织,并培养为愈伤组织再放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获得大量的金钗石斛细胞,从混合液中分离纯化大黄酚和β-谷甾醇即可。

这是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一个实例,要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跟随教材一起来学习吧。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概念: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特点⎩⎪⎨⎪⎧ ①无性繁殖,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③可实现产业化生产2.作物脱毒(1)选材部位:无病毒的植物分生区附近的部位。

(2)优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实例:脱毒马铃薯的培育。

3.人工种子(1)概念: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优点①繁殖周期短。

②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③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并可节约土地。

归纳总结关于人工种子(1)各部分的功能针对植物种类和土壤等条件,在人工种子的包裹剂(人工种皮)中应具有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及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学案: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学案: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导学目标】1.理解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繁殖、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中的作用。

2.说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自主学习】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概念:用于 优良品种的 技术。

(2)特点:属于 繁殖,能够保持 的遗传特性,还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3)实例:20世纪60年代,荷兰的科学家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用 来培育兰花。

2.作物脱毒(1)选材部位:植物的 附近。

(2)选材原因: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 。

(3)实例:目前采用 培养技术来脱除病毒,在 、草莓、甘蔗、菠萝、香蕉等主要经济作物上已获得成功。

3.人工种子(1)概念: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 、 、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 包装得到的种子。

(2)特点①后代 。

②不受 、 和 限制。

(3)实例:我国已成功地把芹菜、花椰菜、桉树和水稻的胚状体制备成了人工种子。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1.单倍体育种(1)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纯合子植株。

(2)优点 ①后代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

②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

2.突变体的利用(1)产生原因: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受 和 (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 。

(2)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 ,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细胞产物种类: 、脂肪、糖类、 、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 技术。

3.实例:我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大量生产 ;另外,三七、紫草和银杏的 也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思考交流1.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进行快速繁殖的原因是什么?2.脱毒苗培育时常用茎尖作材料,为什么不用根尖或其他分生区呢?正误判断1.微型繁殖技术实际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完成的。

( )2.进行作物脱毒时,只能选取无病毒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 )3.利用人工种子繁殖时,其后代无性状分离。

( )4.单倍体育种不能得到作物新品种。

高中生物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自主学习】(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微型繁殖(1)微型繁殖技术:用于优良品种的技术。

(2)特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

(3)实例:20世纪60年代,荷兰的科学家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用来培育兰花。

2、作物脱毒(1)材料:植物的(如)。

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

(2)脱毒苗:切取(例如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

(3)优点:使农作物。

3、人工种子(1)概念:一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顶芽和等为材料,经过人工包装得到的种子。

(2)特点:①后代无。

②不受、和限制。

(二)作为新品种的培育染色体加倍1、单倍体育种(1)方法:离体培养植株纯合子植株。

(2)优点:①后代是纯合子,能。

②明显缩短了。

2、突变体的利用(1)产生原因: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受和(如、等)的影响而。

(2)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进而培育成。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1、细胞产物种类:、脂肪、糖类、、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植物技术。

3、实例:我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大量生产。

【课后练习】1、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是指()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嫁接C、营养繁殖D、植物组织培养2、植物的微型繁殖的优点是()A、取材少B、培养周期短C、繁殖率高D、以上都是3、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C、利有芽尖进行组织培养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4、对人工种子正确的解释是()A、通过科学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C、种皮能自我生成的种子D、人工种子发芽率低5、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D、细胞工程育种6、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A、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B、育种周期短,加快育种的进程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D、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7、人参皂苷干粉可以通过下列何种技术获得()A、杂交育种B、植物细胞培养C、多倍体育种D、单倍体育种8、下列属于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的是( )A、兰花的芽尖组织培育成兰花幼苗B、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C、扦插的葡萄枝条长成新个体D、柳树芽发育成枝条9在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D、植物组织培养是培育”番茄—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举办了特殊的“婚礼”。

高中生物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细胞工程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学习目标1、掌握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2、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和意义3、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二、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2、学习难点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三、学习过程1、微型繁殖与无性生殖微型繁殖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际上是无性生殖的一种。

在繁殖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亲、子代细胞内DNA相同,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能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

利用这种技术能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2、微型繁殖与作物脱毒、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作物脱毒、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的培育过程均有采用微型繁殖的技术。

作物脱毒主要是强调微型繁殖的取材一定是无毒(的如茎尖、根尖),才能繁殖出无毒的幼苗。

人工种子采用的还是微型繁殖的技术,但是只需培育得到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包上人工种皮就可形成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与微型繁殖得到的幼苗一样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另外还可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的限制。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后代无性状分离,后代都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单倍体育种从本质上说属于有性生殖,这一点与微型繁殖有所区别。

但单倍体育种首先要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采用还是微型繁殖的技术,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子。

四、反思总结、在植物繁殖新途径的教学中,首先可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引入,让学生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思考利用这些技术能做哪些工作?再逐一讲解微型繁殖技术,作物脱毒技术及人工种子。

五、当堂检测1、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答案]C2、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含24条染色体)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问:(1)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课件8: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课件8: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1)培育周期长 2)优良杂种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而丧失其优良特性 3)生产会受到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并且需要占
用大量的土地实现制种
2.人工种子
胚状体
(1)人工种子概念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 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2)人工种子组成
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和腋芽)+人工种皮
1.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繁殖植物的新途径
微型育种 作物脱毒 人工种子
育种新方法
单倍体育种 诱导突变体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一)微型繁殖技术(也称快速繁殖技术)
1.概念: 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优点: 1)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2)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3.成就:
(二)作物脱毒
1.作物脱毒的原因: 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易积累感染的病毒, 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2.作物脱毒的材料: 分生区(如茎尖)的细胞
3.作物脱毒的方法: 进行组织培养
4.作物脱毒的结果: 获得脱毒苗 5.成就:
(三)神奇的人工种子 1.天然种子的局限
由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而直接发育成的个体。 例:蜜蜂中的雄蜂
3.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植株矮小,而且高度不育
4.回顾单倍体育种的一般过程并设计出一种通过 植物花药组织培养生成正常植株的实验流程。
花药
接种
花药离体培养
脱分化 愈单倍体
分化出
植株
植株 移栽 小植物
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染色体(数目)变异
技术: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 幼苗,使染色体加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学习目标】
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重点和难点】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课前预习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
(1)微型繁殖技术:用于优良品种的技术。

(2)特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

(3)实例:20世纪60年代,荷兰的科学家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用来培育兰花。

2.作物脱毒
(1)材料:植物的附近()。

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

(2)脱毒苗:切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

(3)优点:使农作物。

3.人工种子
(1)概念:一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不定芽、顶芽和等为材料,经过人工包装得到的种子。

(2)特点:①后代不会。

②不受、气候和限制。

(二)作为新品种的培育
1.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加倍
(1)方法: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纯合子植株。

(2)优点:①后代是纯合子,能。

②明显缩短了。

2.突变体的利用
(1)产生原因: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受和
(如、等)的影响而。

(2)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进而培育成。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1.细胞产物种类:、脂肪、糖类、、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植物技术。

3.实例:我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大量生产;另外,三七、紫草和银杏的也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1 .通过查阅资料,请你再列举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另外一些应用。

2 .请查阅植物人工种子制备技术的详细过程,设计出制备技术的主要流程图。

3 .请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出一种植物花药组织培养和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流程。

4 .人们利用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来进行工厂化育苗生产,这是利用了该项技术的哪些特点?
5 .人工种子之所以神奇,是由于它具有天然种子不可比拟的特点,想一想它们具有哪些优点?
6 .人工种皮是保证包裹在其中的胚状体顺利生长成小植株的关键部分,请探讨人工种皮中应该具有的有效成分是什么?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我们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哪些物质?
7.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以“我们能否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紫杉醉,从而拯救红豆杉”为题,与同学展开讨论,说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意义。

【课后拓展案】
1.下列属于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的是()
A.兰花的茎尖组织培育成兰花幼苗
B.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
C.扦插的葡萄枝长成新个体
D.柳树芽发育成枝条
2.人工种子比天然种子有许多优越性,下列对其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使自然状态下不结实的植物得以繁殖
B.方便储藏和运输
C.可随意改变植物的遗传性状
D.可快速、大量繁殖
3.下列关于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是植物细胞工程的重要用途之一
B.培养过程中需要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细胞
C.培养的愈伤组织需要经过再分化产生特定的组织细胞后才能产生特定的细胞产物D.培养的细胞收集后一般要破碎提取有效成分
4.下列育种措施,可以增加植物突变体的是()
A.采用嫁接方法培育苹果新品种
B.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受精卵中,培育抗冻烟草
C.用紫外线对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进行照射
D.采用杂交技术培育高产水稻
5.下图所示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育种方式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过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过程中常用的载体是________;⑤过程表示的基因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4)上述育种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柳树芽发育成枝条均属于个体发育部分;扦插的葡萄枝长成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

2.[答案]C
[解析]人工种子是通过细胞工程完成的,所以可使在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结实困难的植物得以繁殖;天然种子的大量储藏和运输也是相当困难的,人工种子则克服了这些缺点,人工种子外层是起保护作用的薄膜,类似天然种子的种皮,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储藏和运输;天然种子在生产上受季节的限制,而人工种子的生产则不受季节限制,而且快捷高效。

3.[答案]C
[解析]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只需要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细胞,利用愈伤组织细胞的分裂和代谢产生所需要的产物即可,不需要再分化。

4.[答案]C
[解析]增加突变体可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诱发突变,如用紫外线进行照射等。

而A 选项中嫁接属于无性繁殖,B选项为基因工程,二者均不会产生新的基因,D选项措施涉及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属于突变。

5.[答案](1)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2)脱分化再分化(3)质粒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打破了生殖隔离、实现了遗传物质的定向改变、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育种周期短
[解析](1)图中⑤过程涉及到基因工程,①过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两者都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支持。

(2)图中②为脱分化的过程,可获得愈伤组织,然后经过③再分化而得到胚状体。

(3)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为质粒。

⑤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某种植物受体细胞中。

(4)不管是基因工程育种还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都会打破物种的界限——生殖隔离,实现生物性状的定向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