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出平湖

合集下载

高峡出平湖的意思

高峡出平湖的意思

高峡出平湖的意思
高峡出平湖是一句成语,形容山势陡峭的地方突然开阔平缓,非常壮观。

历史由来:
高峡出平湖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唐代杜牧的诗《赤壁》,其中有“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此时登临化城楼,目断长川”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两句。

其间“化城楼”是高峡所在的建筑,而“群玉山头见”则是在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下所生的联想。

例子:
1. 驱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看到前方有一个高峡出平湖的美景,不禁心旷神怡。

2. 这个城市有个景点,叫做高峡出平湖,是当地的自然奇观。

3. 那片山林峰峦叠嶂,如同石屏挡海,峭壁直立,突然开阔成平原,形成了一幅高峡出平湖的美丽风光。

补充:
高峡出平湖是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形势陡峭的地
方到了某个转折点后一下子变得平缓,景色开阔,形成了突然的美丽景观,这也就是所谓的“一线天”现象。

高峡出平湖

高峡出平湖
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 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 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 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 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 2006年5月20日 ),位于中国湖北省 宜昌三斗坪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6.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总水头113米的船闸,是世界上 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7.三峡升船机的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总重11800 吨,最大升程113米,过船吨位3000吨,是世界上规模最 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三峡工程是巨龙腾飞的一个象征,是 祖国发展的标志之一,三峡工程对我 国的( 社会、经济 )发展具有巨大的 影响,是一项伟大的造福中国人民的 工程。
3.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约1.25亿立方米,混 凝土浇筑量2643万立方米,钢材59.3万吨,是世界上工程 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4.三峡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 量79000立方米/秒,是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5.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10万立方米/秒,是世界 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三峡工程是巨龙腾飞的一个象征,是祖国发展的标 志之一,三峡工程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 大的影响,是一项伟大的造福中国人民的工程。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 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 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 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 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 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炎黄遗梦
这是中堡岛的原始地貌。三峡工程采用分期导流方 式,分三期进行施工,以中堡岛为分界点向两侧延 伸,分别修建左岸和右岸大坝。

高峡出平湖课件

高峡出平湖课件
正式开工。开工 时预计总投资2039亿元,到2009年完工。三峡工 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 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三峡工程具备的 预防特大洪灾的功能,可以保障中国千万人的生 命财产安全;它向半个中国输送电力,可以缓解 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电力紧张局面;它提高长江 的通航能力,相当于在中国增加了六条东西向铁 路。
1931年那次,死亡14.5万人; 1954年那次,死亡3.3万人; 1998年那次,死亡1320人; 每一次财产损失数以百亿、千亿元。
孙中山
毛泽东
江泽民
三峡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到1994年的正式开工,前后经历了七十多 年。三峡工程之梦,是几代国人的富国强命之梦。 1917年,名族伟人孙中山先生手持放大镜,在地图上沿长江流域来 回移动,后来久久地盯在三峡一带,一个伟大梦想由此迸发。孙先生心 潮澎湃,奋笔疾书:“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 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然而,那个列强入侵、国难民穷的时代, 他的梦想只能是海市蜃楼。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工程在此列入议事日程。 毛泽东在与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人讨论治江方略时,以其伟人的胆略提 出:“在三峡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1956年夏的一天 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之后,奋笔写下“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 云雨,高峡出平湖”壮美诗篇。此后,三峡工程也多次被提上中国领导 人的议事日程。但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财力的贫弱,一代伟人的 宏伟畅想,最终只是一种美好的企盼。改革开放以后,三峡工程之梦进 入了新的阶段。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筹划之下, 寄托了七十多年梦想的山峡工程议案,在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双线五级船闸
泄洪口 大坝
发电机组

高峡出平湖作文【小学三年级400字】

高峡出平湖作文【小学三年级400字】

高峡出平湖
你见过高峡出平湖的美丽景观吗?我的家乡---秭归有许多美丽的景观,最美的要数在建设三峡大坝时,在凤凰山脚下形成的一个美丽的湖泊。

湖泊的左边是一个天然的养渔场,五彩缤纷的小旗帜在水面飘扬,像一个个小卫士守护着渔场,也许是给钓鱼的人一个警示吧。

湖泊的前方是雄伟的三峡大坝,就像一个巨大的屏障,从中切断了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让它不再顽皮,变得温顺而柔和了。

湖的右方是新建的屈原祠,还有零星可见的农田。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宁静和谐。

湖泊四周的山紧紧地连在一起,就像一头威武的大狮子一样,难怪人家外国人叫我们“亚洲雄狮”呢!
湖面的水是碧蓝的,平静的就像一面大镜子,四周的树、山都栩栩如生地倒影在这面大镜子里,真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呀!微风吹来,水面上的波纹慢慢地荡漾开去,一圈一圈的,直荡进人的心里
啊!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这美丽的湖泊!。

高峡出平湖的意思

高峡出平湖的意思

高峡出平湖的意思
“高峡出平湖”,作为一句诗,翻译成现代文,它的语序颠倒一下,是说平湖出自高峡。

高高的山峡中建筑了堤坝,堤坝截断了潺潺的流水,于是湍急的流水就变成了平整的湖面。

“高峡出平湖“”是毛泽东主席在畅游长江的时候,所思所想的一句诗。

虽然此时的三峡大坝还未动工,但是由于两岸的高耸的山峡,依然形成了高峡平湖的格局,于是毛泽东主席想到了这句饱含情感与豪迈气概的诗句。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璧,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在1956年巡视南方,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

该词描绘了1956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逝者如斯夫原文及翻译

逝者如斯夫原文及翻译

原文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译文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

横渡这万里长江,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

哪管得风吹浪涌,这样比在庭院中散步还舒服,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

孔子在河岸上说:时间就像这奔流不息的河水一样,昼夜不停的流逝着!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

我还要在长江西边建起大坝,把巫山多雨造成的洪水拦腰截住,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神女如果当时还健在,她看到高峡出平湖,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高峡出平湖诗词

高峡出平湖诗词

高峡出平湖诗词
高峡出平湖,风景如画,这里是诗人们的灵感源泉,他们用诗词描绘着这里的美景和历史文化。

唐代诗人王之涣曾有一首《登鹳雀楼》诗,其中有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个黄鹤楼就是指高峡出平湖的黄鹤楼,如今游客们依然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千年古刹和美丽风景。

宋代诗人苏轼也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他的诗篇,他的《黄鹤楼》中写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诗流传至今,将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和历史文化传承下来。

如今,高峡出平湖已经成为了一个集休闲、旅游、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学习。

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同时也是诗人们的创作乐园,成为了文化艺术和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游客还是诗人,都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留下属于自己的诗篇和回忆。

高峡出平湖,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探索和体验的地方。

- 1 -。

高峡出平湖观后感

高峡出平湖观后感

高峡出平湖观后感当我站在那高峡之前,望着那平湖如镜,心中的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那巨大的水坝就像一个巨人,稳稳地站立在峡谷之间,把汹涌奔腾的江水驯服得服服帖帖。

江水不再是往日的狂野模样,而是变得平静而温顺,就像一个被教导有方的孩子。

我一步步走近,脚下的地面仿佛都在微微颤抖,也许是因为这浩大工程所蕴含的力量吧。

我看到水坝的石壁,那是一种粗糙而又坚实的质感,上面有着岁月和风雨留下的痕迹。

每一道痕迹都好像在诉说着建设者们的艰辛与坚持,让我不禁想象当年的施工现场是怎样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坝上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他们的神情专注而又自豪。

我和其中一位大叔聊了起来,他说起当年建设大坝的日子,眼睛里都闪着光。

他说那时候条件艰苦啊,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设备,很多工作都得靠人力一点点完成。

冬天的时候,寒风刺骨,手上脚上都长满了冻疮,但大家都没有退缩。

夏天呢,又热得要命,汗水湿透了衣衫,可还是咬着牙坚持。

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脸上的皱纹仿佛都刻满了故事。

我走到大坝的边缘,俯瞰着那平静的湖面。

湖水碧绿碧绿的,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

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好看极了。

远处,有几艘小船在湖面上缓缓行驶,那小小的船儿在这广阔的湖面上显得如此渺小,但又充满了生机。

湖岸边,绿树成荫,花草繁盛。

一些游客在那里拍照留念,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我看到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小网兜,在湖边试图捞点什么。

他的脸上满是期待和兴奋,一会儿跑这边,一会儿跑那边,那股子活泼劲儿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的爸爸妈妈则在一旁笑着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宠爱。

再往远处看,山峦连绵起伏,与这平湖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那些山峰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则圆润平缓,就像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伙伴,共同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我在那里待了很久很久,心里一直在想,这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它改变了河流的走向,改变了周边的生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大坝
三峡水电站
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 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 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至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 量将达1050亿度。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 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家增创 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置 525万人就业。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 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未来 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全国的 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 益。因此,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未来的电力调度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峡水电站
• 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 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俯瞰三峡 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 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 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 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 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 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 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 2009年全部完工。
造福人民的三峡工程
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 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 枢纽工程38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 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 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 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2010年7月19日, 三峡大坝将迎来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 右的洪水。堪比1998年长江三峡河段的最高峰 值,这也将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所面临的规模 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战。经国家防总批准,三峡 水库于2011年9月10日零时正式启动第四次175 米试验性蓄水,至18日19时,水库水位已达到 160.18米。
心。
•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 的文物,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 没有发现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动工以来到 蓄水这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 这些珍贵的文物挖掘出来。据报道,真正挖 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 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 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还有一些是在三峡 沿江的名胜古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淹没江 水当中。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大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