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温泉镇芭茅街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保护建议

合集下载

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

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共同发展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地热能源作为新兴的清洁型能源,具有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有助于缓解当前能源紧缺的形式,对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文章对地热地质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热资源;特征分析;开发利用1地热资源形成原因我国有一部分省份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这些省份也将地热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开发出以地热资源为主要的旅游形式,拓展当地旅游项目,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从相关地热资源研究学者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地热资源的主要以硫酸盐型水、碳酸岩型水为主,其中含有少量的氯化物型水。

通过分析地热资源的形成原因,可以发现地热田中的热水利益循环方式并可以与地壳深处传导形成联系。

雨水会沿着地热断层深入到地下深处,通过地壳处热传导的作用使水温达到一定的温度,在溶解岩中融入矿物质最终形成热矿泉水。

地热水水温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会与地表浅表冷水形成对流循环系统,起到对地下热水的移动的辅助作用。

以某地却为例,该地区温泉水多以地热田田坝断裂处移出地表水为主。

在该地区中地下水形成的整体过程与此地区地形特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该地区中地形主要以断裂发育为主,断层成北-北东向与北动-东向。

田坝断裂层与地区断层间形成了两大主要断层。

由于该地区地热资源主要与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水以及碳酸盐岩溶水为主,所以岩溶化程度相对较高,含水量也比较丰富,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2地热地质分类及特征分析浅层地热能指地表以下200m深度范围内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蕴藏在地壳浅部岩土体和地下水中温度低于25℃的低温地热资源。

浅层地热能包括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所包含的热能,也包括地表水所包含的热能。

(1)浅层地热能属于低位热能,适合采用热泵技术加以利用,利用时不产生CO2、SO2等污染气体,目前主要用于城市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地热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地热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强化地热水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
加强环境影响评估
在开发地热水资源前,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预测开发活动 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缓解措施。
实施环境监理
对地热水资源开发活动实施环境监理,确保开发过程中各项环保措 施的落实,防止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建立环境补偿机制
建立地热水资源开发的环境补偿机制,对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损 害进行补偿,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地热水资源利用技术
直接利用技术
将地下热水直接用于生活热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领域。
热能发电技术
利用地下热能发电,生产电能。
温泉旅游开发
利用地热资源开发温泉旅游项目,包括温泉洗浴、SPA、温泉度假 村等。
地热水资源保护技术
水质保护
控制地下热水的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导致水质恶化。同时,在利用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保障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生态保护
保护地热水资源周围的生态环境,采取植被恢复、生态补偿等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开发
制定长期规划,合理配置地热资源,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同时,加强监管,防止私采乱开 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03
地热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地热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01
水资源消耗
பைடு நூலகம்
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导致一定量的水资源消耗,尤其是对于一些水
提高地热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节能技术
积极推广地热水资源利用的节能技术,降低资源消耗量,减少能 源浪费。
优化利用方式
优化地热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如将地热 水用于农业灌溉、渔业养殖等。
促进循环利用

某地热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

某地热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

01
02
03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first step- (repeat)
excellent performance
某地热田开发概况
02
位于我国西部地区,靠近山脉和河流,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该地区地热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某地热田地热资源丰富,具有高温、高压、富水等特点,为地热发电和地热供暖提供了有利条件。
温室气体排放
地热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废气,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空气造成污染。 Nhomakorabea空气污染
地热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改变地表温度和湿度等气候要素,影响区域气候变化。
对气候的影响
地热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改变地表粗糙度,影响风场分布和风速。
对风场的影响
地热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会破坏植被、土壤和地下水等生态资源,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生态修复与补偿
对已经受到影响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并对当地居民进行补偿,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权益。
加强环境监测
建立长期的环境监测机制,对地热田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热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制定明确的排放标准,限制排放量。
生态修复计划
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计划,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补偿,如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等。
土地复垦
对开发后的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经济补偿,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恢复工作。
生态破坏
生物多样性降低
景观变化

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对策初探

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对策初探

区域治理综合信息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对策初探王陶然河北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河北 秦皇岛 066000摘要: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含着巨大的热能,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核裂变产生的一种能量资源,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简述地热资源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列举了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对策一、地热资源的优势1节能环保据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它的热值可以和煤炭、天然气相媲美,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小。

2利用率高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需要应用地热能,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相比,地热能的利用率是很高的[1]。

3价格低和电力价格相比,地热资源的价格低,但是地热能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开发量不稳定的特点,因此要做好能源的储备工作,使其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二、地热资源发展遇到的问题1地热资源开发规则不完善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较为分散,部分地区没有勘测计划,对地热资源总量没有清楚的认识,无法得到确切的公认的数据总量,这直接影响着地热资源的开发规划以及分布计划的制定,无法将开发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阻碍了地热资源产业化的进一步的发展。

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就无法制定开采方案,只能增加地热资源开发的盲目性、无序性、浪费性等,造成了地热资源开发不合理,为日后能源利用留下隐患。

2地热资源开发程度低,浪费严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技术力量相对于国外比较薄弱,利用率不足,开发程度低,浪费严重,未能形成科学的大规模开采的产业化模式,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粗放阶段,开采规模小,技术落后,这些状况直接制约着地热资源利用的效率。

多数开发企业管理不到位,开采方式不合理,配置脱离实际,造成开采浪费,资源利用率不足,回收不科学,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例如地热供暖回灌不合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地区水位出现下降,温度降低。

3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还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成熟,没有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未能有效管理地热资源开发项目实施,直接影响地热资源的勘察以及开发,地热市场趋于紊乱。

英山县草盘地地热田成因浅析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英山县草盘地地热田成因浅析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第33卷增刊2019年12月资源环境与工程ResourcesEnvironment&EngineeringVol 33ꎬSup Dec.ꎬ2019收稿日期:2019-07-26ꎻ改回日期:2019-09-11ꎻ网络出版时间:2019-09-24㊀17:30资助项目: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项目ꎮ作者简介:戴竹(1988-)ꎬ男ꎬ工程师ꎬ硕士研究生ꎬ地质工程专业ꎬ从事基础地质调查㊁固体矿产勘查㊁液体矿产勘查及农业地质调查项目ꎮE-mail:305450001@qq com英山县草盘地地热田成因浅析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戴㊀竹ꎬ石㊀威ꎬ陈金国ꎬ余㊀方(湖北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ꎬ湖北黄冈㊀438000)摘㊀要:草盘地地热田系指以温泉为中心的一定范围ꎬ受控于北东向断裂ꎬ沿东河河床及侵蚀阶地展布ꎮ研究表明ꎬ区内热源主要为地温增温及侵入岩放射性衰变释放的热能ꎮ通过区域地质构造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㊁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对地热田成因进行初步分析ꎬ利用H ̄O同位素分析估算地热流体的补给高程ꎬ利用SiO2温标推算地热田的热储温度ꎬ并估算热储埋深(循环径流深度)ꎮ关键词:草盘地地热田ꎻ成因ꎻH ̄O同位素ꎻ热储ꎻ化学特征中图分类号:P314.1ꎻP314.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211(2019)S1-0087-05DOI: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9.S1.018㊀㊀英山县位于武当 桐柏 大别成矿带内ꎬ地处华北和中南两大地块的交接地带ꎬ是相对独立的三角形古老变质岩块ꎮ本区地质构造复杂ꎬ变质作用强烈ꎬ作为大别山断块的一部分ꎬ不仅经历了前寒武纪的剧烈变动ꎬ而且在中生代时曾剧烈 活化 ꎬ新生代以来继续活动ꎬ岩浆活动和混合岩化作用强烈而普遍ꎬ断裂密集发育ꎬ从而导致了区内地壳中的热流密度和地温梯度普遍高于省内其他前寒武纪变质岩区ꎬ具有良好的地热成矿地质条件[1-3]ꎮ1㊀区域地热地质条件1.1㊀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桐柏 大别造山带ꎬ大别造山带是由多个形成于不同深度环境的块体组成ꎬ有着各自独立的建造特征ꎬ变质变形复杂ꎬ经历了多期次㊁多阶段构造运动ꎬ多次演化后拼贴为一体的复合造山带[4]ꎮ1.2㊀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构造以断裂活动为主ꎬ发育有各方向的脆性断裂ꎬ其中近南北向㊁北东向两组尤为发育ꎬ组成了区内网格状的断裂构造格架ꎮ尤其是区内北部的新鲜岩体隆起造成了区域上纵向㊁环状断裂的分布ꎬ其产生的次级构造构成了区内基本构造格架ꎬ并控制了区内地热田的分布格局(见图1)ꎮ图1㊀英山县大地构造纲要图Fig 1㊀GeotectonicoutlinemapofYingshanCounty1.实测正断层ꎻ2.实测逆断层ꎻ3.实测平推断层ꎻ4.实测性质不明断层ꎻ5.乡㊁镇及地名ꎻ6.勘查区范围ꎮ㊀㊀地热田断裂构造发育ꎬ在区内多被第四系堆积物覆盖ꎬ通过对局部断裂形迹出露地段进行追索及不同走向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的统计ꎬ结合物探成果资料ꎬ推断区内主要发育三组断裂ꎬ分别为北东向断裂F1㊁F2及近南北向断裂F3(见图2)ꎮ图2㊀地热田断裂构造图Fig 2㊀Tectonicmapoffaultingeothermalfield1.3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下水由于岩性组成㊁地下水赋存条件㊁构造发育程度以及含水介质孔隙性质的差异ꎬ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下水ꎬ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水文地质特征[5-7]ꎮ区内地下水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㊁基岩风化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三类ꎮ(1)松散岩类孔隙水ꎮ分布于冲沟地带㊁河流一级阶地㊁漫滩ꎮ地下水位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影响ꎬ季节变化明显ꎬ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ꎬ在阶地前缘与地表水互补ꎬ具有较好的透水性ꎮ(2)基岩风化裂隙水ꎮ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由元古代变质岩组成ꎬ表层岩石风化强烈ꎬ部分地段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ꎬ由于裂隙多被充填ꎬ赋水性差ꎬ导致岩组赋水性较弱ꎬ地下水露头少见ꎮ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ꎬ受地形条件限制ꎬ大气降水多呈表流流失ꎬ部分通过上部裂隙下渗至弱 微风化基岩面ꎬ呈散渗流出ꎬ仅少量补给地下水ꎬ地下水受季节性影响ꎬ水量贫乏ꎮ(3)构造裂隙水ꎮ区内大部分岩石裂隙不发育ꎬ不利于大气降水入渗ꎮ仅部分断裂带附近岩体较为破碎ꎬ裂隙密集发育ꎬ水量较丰富ꎮ构造裂隙水主要补给方式有两种:一是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ꎬ由高到低排泄到区内ꎻ二是通过断裂带远源补给ꎮ2㊀地热田成因浅析2.1㊀热源根据区域资料分析ꎬ草盘地地热田热源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地下水沿深大断裂进行深循环获取的地温增温ꎬ即地温梯度增温ꎻ二是侵入岩放射性衰变释放的热能ꎬ近邻的天堂寨一带有较大规模的燕山期花岗岩及时代不明的花岗闪长岩分布ꎬ这些侵入岩体分布表明ꎬ在地质历史时期相当长时间内存在侵入岩活动ꎬ给地热田带来了大量的热能[8]ꎮ2.2㊀热储热储岩性为侵入岩ꎬ主要是(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ꎬ受构造影响ꎬ岩体发育断层破碎带及裂隙带ꎬ分布于整个地热田ꎮ地热流体富集带为断裂破碎带ꎬ靠近主控断裂破碎带的地段地热流体丰富ꎬ远离断裂破碎带和裂隙带的地段则地热流体量减少ꎮ因此ꎬ地热田热储赋水性决定于岩体破碎情况及裂隙发育程度(见照片1)ꎮ照片1㊀钻孔岩芯长石红化、蜂窝状气孔发育Photo1㊀Feldsparreddeningandhoneycombporedevelopmentinboreholecores2.3㊀补径排条件地下水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控制ꎬ其中受地形地貌㊁地层岩性㊁地质构造㊁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ꎬ大气降水为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ꎮ从钻孔揭露情况来看ꎬ地热流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和裂隙带的空隙中ꎬ属于条带状热储裂隙型地热田ꎬ断裂破碎带和裂隙带的空隙是地热流体补给㊁径流㊁排泄的唯一通道ꎮ2.3.1㊀地热流体的补给草盘地地热田地热流体中的δD和δ18O值比大气降水中的δD和δ18O值略低ꎬ是因为大气降水存在 高程效应 所致ꎮ据此ꎬ可以确定地热流体的同位素入渗88资源环境与工程㊀2019年㊀高程(即补给区的高程)ꎬ通过以下经验公式计算:H=(δs-δp)/K+h式中:H为同位素入渗高程(或补给区高程)(m)ꎻh为取样点高程(m)ꎬ选用草盘地地热田高程221mꎻδs为地热流体同位素组成ꎬ选用草盘地地热流体平均值δD=-64ꎬδ18O=-9.7ꎻδp为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ꎬ选用罗田县三里畈地热田大气降水平均值δD=-49.98㊁δ18O=-7.74ꎻK为同位素高度梯度(nɢ/100m)ꎬ根据罗田县汤河地热田可行性勘查㊁三里畈地热田初步勘查对同位素梯度的分析经验值ꎬ选用KD=-2.7ɢ/100m㊁K18O=-0.46ɢ/100mꎮ经计算ꎬ草盘地地热田地热流体的补给高程D值计算为740mꎬ18O值计算为647mꎮ由此可知ꎬ地热田地热流体的补给高程在647~740m之间ꎮ2.3.2㊀地热流体的径流(1)地热循环径流最深处热储温度的估算ꎮ据草盘地地热田垂向地温梯度㊁地下水常温带埋深㊁多年平均气温㊁地热形成条件和地热水化学特征ꎬ选择二氧化硅地球化学温标估算热储温度及地热田地热循环深度ꎮt=13095.19-lgC-273.15式中:C为地下热水中可溶性SiO2含量ꎬ单位mg/Lꎮ利用本次勘查SHK2㊁ZK1号孔水质分析结果中的SiO2值计算各孔地下深部的地热温度ꎬ计算的结果分别为99.21ħ㊁96.86ħꎬ取其平均值98.04ħ为二氧化硅地球化学温标估算热储温度ꎮ(2)热储埋深(循环径流深度)的估算ꎮ根据地热田地热梯度㊁多年平均大气温度㊁常温带深度及地热温标估算的热储温度ꎬ来估算地热田热储埋深ꎮ计算公式如下:Ζ=T-ToGˑ100+Zo式中:Z为热储埋深(m)ꎻT为热储温度(ħ)ꎬ取SiO2温标ꎬ计算值为98.04ħꎻG为地热梯度(ħ/100m)ꎬ取3ħ/100mꎻTo为多年平均气温(ħ)ꎬ据县志取16.4ħꎻZo为常温带平均深度(m)ꎬ通过跟钻测温结果可以看出在13m时温度突然增加ꎮ则Z=(98.04-16.4)ˑ100/3+13=2734.33mꎮ通过计算ꎬ地热田的热储埋深约为2734.33mꎬ视为地热循环径流深度最大可达2734.33mꎬ是深部热流体上升途中与下渗冷水相混合ꎬ并与岩石中矿物达到化学平衡时的最大深度ꎮ2.4㊀地热田成因浅析地热田属于断裂构造型地热田ꎬ地热流体沿断裂破碎带及其裂隙带向上运移ꎬ以温泉的形式出露地表ꎬ究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热田在区域上位于北东向构造带ꎬ受区域褶皱及断裂构造影响ꎬ区内断裂发育ꎬ温泉出露点及热异常点均分布于北东向F2断裂附近ꎬ说明F2断裂控制了热水的赋存分布ꎮ(2)根据推算ꎬ草盘地地热田地热流体补给高程应在647~740m之间ꎬ地热田起主导地位的断裂是北东向F2断裂ꎬF2断裂沿东河分布ꎬ并对东河的生成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ꎮ地热田北东㊁北东东分布高程多为600m以上的低 中山区ꎬ受北东向构造带的影响ꎬ生成了一系列北东向张扭性断裂ꎬ地下水通过这些断裂和裂隙带ꎬ向深部循环远源补给地热田ꎮ(3)根据混合温标估算热储的温度为98.04ħꎬ地热田热动力平衡深度为2734.33m左右ꎮ北东向F2断裂为深大断裂ꎬ切割较深ꎬ地下水沿F2断裂进行深部径流㊁运移ꎬ在径流深度达2734.33m时ꎬ具备深循环加热条件ꎬ高压水(气)沿断裂径流到地质环境条件适宜的地段后经长期的机械侵蚀和热水水化学作用ꎬ热水排泄通道得以拓展和贯通ꎬ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热水储存空间ꎮ(4)地热田地热异常分布区高程为220m左右ꎬ地势相对低洼ꎬ属于山间河谷地形ꎮ自新生代第四纪以来ꎬ在河水的侵蚀作用下岩体不断遭受侵蚀ꎬ为地热流体排泄创造了条件ꎮ由于地热田附近皆为第四系覆盖ꎬ一定程度上抑制不了地热流体在浅部的运移和扩散ꎬ其分布范围基本是以温泉出露点为中心ꎬ受地形制约的裂隙水的分布范围ꎮ上述事实表明:地形地质条件是控制地热田地热流体溢出地表的重要因素ꎮ综上所述ꎬ草盘地地热田具有远源补给㊁远程径流㊁深层循环的特点ꎬ地下水与深部热源热量的混合而形成地热流体ꎻ在地形有利处ꎬ地热流体通过断裂破碎带或裂隙带向上运移形成上升温泉ꎮ地热田地热地质剖面见图3ꎮ3㊀地热流体化学特征3.1㊀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地热流体中硫酸根离子及重碳酸根离子含量分别为156.94~186.35mg/L㊁60.25~75.64mg/Lꎬ属于重碳酸 硫酸钙钠型水ꎮ地表河水硫酸根离子及重碳酸根离子含量分别为5.20mg/L㊁38.46mg/Lꎬ属重碳酸镁钠钙型水ꎬ两者重碳酸根离子含量差别相对较小ꎬ说98增刊戴㊀竹等:英山县草盘地地热田成因浅析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图3㊀草盘地地热田勘探线地热地质剖面图Fig 3㊀GeothermalgeologicalprofileofCaopiangeothermalfieldexplorationline1.残坡积ꎻ2.第四系ꎻ3.粘土夹少量砾石ꎻ4.砂砾卵石ꎻ5.(二长)花岗质片麻岩ꎻ6.角闪斜长片麻岩ꎻ7.钻孔位置及编号ꎻ8.物探推测断层及编号ꎮ明地热田地热流体中有地表冷水混合ꎮ地热流体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为355.01~385.20mg/Lꎬ而河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仅为58.35mg/Lꎬ因此溶解性总固体是热流体的重要指标之一ꎮ虽然地热流体的溶解性总固体远高于河水ꎬ但其含量均<1g/Lꎬ仍属于淡水ꎬ除由于受大量浅部地下水入渗的影响外ꎬ也说明地热流体的循环条件是良好的ꎮ3.2㊀地热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地热田地热流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ꎬ草盘地地热流体δD值和δ18O值都在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范围内(δD=+10ɢ~-400ɢꎬδ18O=0~-60ɢ)ꎬ且其δ18O值相对较大(见图4)ꎮ根据克雷格(Craigꎬ1961)对全球性大气降水的研究得出ꎬδD值与δ18O值之间具δD=8δ18O+10线性方程ꎮ据1986年罗田县三里畈地热田初步勘查时雨水样同位素分析数据ꎬ雨水中的δD(SMOW)ɢ㊁δ18O(SMOW)ɢ分别为-49.98㊁-7.74[9]ꎬ草盘地地热流体中的δD和δ18O值比当地大气降水中的δD和δ18O值低ꎮ图4㊀地热流体δD ̄δ18O含量分布图Fig 4㊀DistributionmapofδD ̄δ18Ocontentingeothermalfluids4㊀结语(1)草盘地地热田为断裂构造型地热田ꎬ地热流体温度分级属低温地热资源的温水型ꎬ在区域上属于北东向构造带ꎬF2断裂是地热田的导热导水断裂ꎮ断裂带的不同地段ꎬ岩体的破碎程度有别ꎬ断裂带的破碎带和裂隙带构成热储的主要部分ꎬ是控制热水形成㊁赋存和循环的主要因素ꎮ(2)据地球化学温标测算ꎬ地热田热动力平衡深度为2734.33mꎬ二氧化硅地球化学温标估算热储的温度为98.04ħꎬ而浅部(埋深500m以内)温度一般<40ħꎬ这与热储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保温隔热性较差㊁水热系统为敞开型有关ꎮ(3)地热田热储岩性主要为(二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ꎬ岩体本身裂隙不发育ꎬ渗透性能很差ꎮ地热流体富集带主要出露于温泉出露点及其附近ꎬ为断裂破碎带ꎬ离破碎带愈近的地方地热异常点愈多ꎬ温度愈高ꎻ而远离其断裂或裂隙的地段则地热异常点愈少ꎬ温度愈低ꎮ地热流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和裂隙带的空隙中ꎬ属于条带状热储裂隙型地热田ꎬ断裂破碎带和裂隙带的空隙是地热流体汇集㊁径流㊁排泄的唯一通道ꎮ(4)地热流体中阴离子以SO42-㊁HCO3-为主ꎬ阳离子以Na+㊁Ca2+为主ꎬ地热流体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 硫酸钙钠型ꎮ参考文献:[1]㊀陈金国.鄂东地区干热岩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14ꎬ28(6):841-846.[2]㊀刘波ꎬ陈金国.英罗地区地热资源形成条件及找矿前景[J].资源环境与工程ꎬ2014ꎬ28(3):313-317.[3]㊀丁锦惠ꎬ陈联峰ꎬ陈保立ꎬ等.湖北东部地下热水形成条件及分布09资源环境与工程㊀2019年㊀规律研究报告[R].武汉: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ꎬ1988.[4]㊀钟增球ꎬ索书田ꎬ徐启东.桐柏 大别造山带剪切带阵列的构造岩研究[J].地质学报ꎬ1996ꎬ70(4):315-323.[5]㊀刘涛ꎬ刘勇ꎬ覃能辉ꎬ等.湖北省罗田县白庙河地热田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ꎬ2015.[6]㊀刘勇ꎬ刘波ꎬ覃能辉ꎬ等.湖北省罗田县许家冲地热田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ꎬ2012.[7]㊀周衍龙.湖北省英山县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ꎬ2002.[8]㊀陈联峰ꎬ陈保立ꎬ陈象正ꎬ等.湖北东部地下热水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研究报告[R].荆州: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ꎬ1988:351-366.[9]㊀唐祈明ꎬ刘定律.湖北省罗田县城关 三里畈地下热水普查报告[R].荆州: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ꎬ1979.(责任编辑:于继红)AnalysisofGenesisand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GeothermalFieldinCaopandiGeothermalFieldofYingshanCountyDaiZhuꎬShiWeiꎬChenJinguoꎬYuFang(ThirdGeologicalBrigadeofHubeiGeologicalBureauꎬHuanggangꎬHubei㊀438000)Abstract:CaopandigeothermalfieldreferstoacertainareacenteredonhotspringsꎬwhichiscontrolledbyNE ̄trendingfaultsandspreadsalongtheDongheRiverbedanderodedterraces.Theresultsshowthatthemainheatsourcesinthear ̄eaaretheearthtemperaturewarmingandtheheatenergyreleasedbyradioactivedecayofintrusiverocks.Inthispaperꎬtheoriginofgeothermalfieldispreliminarilyanalyzedbyregionalgeologicalstructureꎬregional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andgeothermalfluidchemicalcharacteristics.TherechargeelevationofgeothermalfluidsisestimatedbyH ̄Oisotope.ThethermalstoragetemperatureofgeothermalfieldiscalculatedbySilicatemperaturescaleꎬandthethermalstoragedepth(circulatingrunoffdepth)isestimated.Keywords:CaopandigeothermalfieldꎻoriginꎻH ̄Oisotopeꎻthermalstorageꎻchemicalharacteristics(上接第74页)StudyontheBearingCapacityofGeologicalEnvironmentinHuanggangCityBasedon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ndVariationCoefficientMethodDingZanꎬShenMing(HubeiProvincialGeologicalEnvironmentStationꎬWuhanꎬHubei㊀430034)Abstract:Thispaperevaluatesthegeological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ofHuanggangCityꎬHubeiProvinceꎬandse ̄lects15evaluationindexesofgeologicalenvironmentꎬecologicalenvironmentandsocialeconomytoconstructageological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evaluationsystemꎬandadopts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ndthecoefficientofvariationmethodtodetermineweightofeachevaluationindexꎬandusesthegridstatisticalfunctionofGIStechnologytocombinetheweightsobtainedbythetwomethodstocomprehensivelyevaluatethegeological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ꎬandgradesthehighꎬhigherꎬmediumꎬlowerandlowgeological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ofHuanggangCity.Thedistribu ̄tionmaphasthefollowingconclusions:thegeological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indexismoreevenlydistributedinHuanggangCityꎬandtheoveralllevelishigher.Thecarryingcapacityofthenorthwesternpartofthecityishigherthanthatofthesoutheast.Thecarryingcapacityofurbanareaandminedevelopmentareaislowerꎬandthegeologicalenviron ̄mentcarryingcapacityofagriculturallandisbetter.Keywords:geologicalenvironmentꎻbearingcapacityꎻanalytichierarchyprocessꎻcoefficientofvariationꎻHuanggangCity19增刊戴㊀竹等:英山县草盘地地热田成因浅析及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英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英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英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英山县人民政府二○○九年九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一、区域概况 (2)二、土地利用现状 (4)三、土地利用背景与形势 (6)第二章规划总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规划原则 (9)三、规划依据 (10)四、规划范围 (10)五、规划期限 (11)第三章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12)一、英山县的优势条件 (12)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4)三、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15)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 (16)五、土地利用战略的实施重点 (18)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9)一、土地利用总体结构调整 (19)二、农用地结构调整 (20)三、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1)第五章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23)一、土地利用布局调整方向 (23)二、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 (23)三、优化农用地布局 (24)四、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27)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 (28)一、农业用地区 (30)二、建设用地区 (33)三、生态建设用地区 (36)第七章土地利用重点任务 (38)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38)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40)三、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 (41)四、协调安排生态用地 (42)五、合理安排旅游用地 (43)第八章重大工程项目安排 (45)一、交通运输工程用地 (45)二、水利设施工程用地 (45)三、能源建设工程用地 (46)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用地 (46)五、旅游风景名胜用地 (47)六、基础设施用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重大土地整理复垦工程 (47)第九章中心城区及重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 (49)一、城镇建设 (49)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50)三、重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 (52)第十章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53)一、土地利用环境现状评价 (53)二、土地利用环境演变趋势分析 (53)三、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 (53)四、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55)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6)一、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 (56)二、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调控 (56)三、加强规划实施的执法监察 (57)四、提高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 (57)五、加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 (57)前言《英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于1999年12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实施,规划自批准实施以来,对于加强全县土地宏观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摘要:地热是一种由地下产生的自然能量,同时也是一种水、矿资源。

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使用范围广、开发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工业、农业、民生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是解决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因此,本文通过对地热开发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便为我国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地热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措施;资源开发地热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其再生能力十分有限,一旦遭到人类不合理开发或过量开采,区内的地热资源将会逐渐衰减直至消失,故在对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进行长期、有效的环境保护,这是决定地热资源能否得到科学、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所以,提出以下对地热资源进行资源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地热资源概述地热是一种储存在地壳中,可供人们使用的自然热能。

他是一种不受季节、气候、昼夜变化等外部环境影响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一种极具竞争优势的新能源。

在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但常规能源越来越少的今天,对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越发青睐[1]。

二、地热开发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地热能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在地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中,不能忽略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热污染就目前而言,许多地热井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完善,使用的手段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梯级多次利用的情况,尾水的温度仍然很高,特别是通过地暖进行采暖的尾水,如果没有进行地热回灌和有效的处理,一些尾水的温度在40℃左右,排放后的尾水会提高局部水体的温度,并且会影响到生态平衡,导致环境发生变化,对周边生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它的危害是相当大的,经常会导致水中的氧气不足,出现富营养化,并滋生大量的水生生物。

另外,因为水温一直在升高,这对水族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是不利的。

同时,随着水温的上升,还进一步加快了水体中水分子的热量迁移,引起水体升温,热量的快速膨胀,从而加剧了水体在水体中的对流,加剧了水体的蒸发,引起水体的脱水,致使其水体严重干涸。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清远市地热、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地热、矿泉水资源,推进温泉和矿泉水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统一规划、综合勘查、合理开发、节约利用、统一管理、有偿使用、注重开发效益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清远市实际,现就加强我市地热、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通知如下:一、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勘查项目管理(一)加强勘查项目登记管理。

地热、矿泉水资源为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不因其所依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勘查地热、矿泉水资源应当依法取得勘查许可证,探矿权人应当在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勘查活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勘查、侵占、破坏地热和矿泉水资源。

(二)开展地热、矿泉水资源调查摸底。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鼓励国资相关单位参与辖区地热、矿泉水资源调查摸底,在我市范围内初步查明地热、矿泉水资源成矿远景区的分布范围、资源特点;查明未持证开采的温泉企业所用地热资源水温、水质、出水量等情况。

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以上调查摸底情况建立地热、矿泉水资源项目库、拟订年度勘查项目出让计划。

项目库应符合《清远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地下水管理条例》的规定。

(三)加强勘查项目出让管理。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一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粤府(2023)68号)(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规定,地级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热、矿泉水勘查项目的审批,探矿权的出让、新立登记。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热、矿泉水探矿权变更、延续、保留、注销登记。

我市出让的地热、矿泉水勘查项目勘查程度应达到详查(含)以上程度。

L对于空白区新设勘查项目,原则上按照自然资规(2023)1号的有关规定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竞争出让探矿权(法律法规或上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