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运动概论2004—2006真题

合集下载

2000年至2019年(部分)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

2000年至2019年(部分)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

2000年至2019年(部分)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年至2019年)2000年真题(简答题60分)标黄色内容为重复出现考题。

1、举例说明心率测定在武术运动训练中的应用?2、心肌收缩与骨骼肌收缩有何区别?3、叙述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尿量减少的生理学原理?4、叙述肝脏的生理功能?5、消除乳酸的主要途径是哪些?6、三大供能系统是如何供能的?7、声音传到神经中枢的三个阶段?8、如何在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提高我国的体育成绩的方法?2001年真题(简答题20分)1、叙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5分)2、叙述运动中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5分)3、叙述马拉松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10分)2002年真题(简答题2、3、4 任选2 题,共40分)1、应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400米和800米跑的生理学特点和运动员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2、举例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学说,分析马拉松运动中运动员疲劳的可能原因?4、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2003年真题(简答题任选4 题,共40 分)1、在应用生理学指标进行训练程度的评价时,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2、具体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叙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学因素?4、叙述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5、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2004年真题一、简答题(5分*4题)1 呼吸方式2 激素作用3 赛前状态4 恢复手段二、论述题(任选3题,共45分)1、用短跑、举重运动、举例说明力量训练原则?2、论述用生理指标指导训练方案制订?3、大负荷训练的生理学依据?4、从肌肉类型分析说明一名运动员可能同时在800 米到马拉松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2005年真题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2、有氧耐力及其训练?3、疲劳产生的原因?4、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及应用所遵循的原则?5、生理学指标评价运动员机能评定应注意的问题?6、判定恢复与过度疲劳的方法指标?7、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的生理学指标及原则?8、公路自行车供能特点?9、无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机理与原则?2006年真题(论述题)1、后负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生理学题库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生理学题库

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1)“全或无”现象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2)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向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它的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3)脉冲式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1)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a2+ 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2)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触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上的Na+ 、K+ 通道开放,使Na+ 内流,K+ 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

(4)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肌细胞的阈电位)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是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2+通道开放,Ca2+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Ca2+ 浓度升高后,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Ca2+ 再回收肌质网膜上存在的Ca2+—Mg2+依赖式ATP酶(钙泵),当肌浆中的Ca2+ 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Ca2+逆浓度梯度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肌浆Ca2+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由于肌浆中的Ca2+浓度降低,Ca2+ 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上海体育学院2004-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体育运动概论)

上海体育学院2004-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体育运动概论)

上海体育学院2004-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体育运动概论)2004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运动概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就武术申请加入奥运会项目谈谈如何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二、中小学学生普遍存在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并谈谈如何三、从姚明到NBA打球谈谈体育的社会功能;四、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谈谈这将对我国体育本身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五、你如何使一个普通人变得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六、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谈谈教练员应当如何管理运动员;七、如何发展老年人的体育;八、谈谈何为体育精神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运动概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对我国21世纪的体育有何指导意义;二、谈谈你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认识;三、从“人海战术”到“成才率高”,分析我国青少年运动训练体制的变化;四、雅典奥运会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与举国体制有何关系;五、从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谈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体育有何价值;七、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管理体育有何看法; (此题是否是真题我不确定)八、试述现代奥林匹克从诞生到发展在国际社会中体现的价值;2006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运动概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西方体育传入中国有哪些途径,对中国体育有和影响;2、体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成就和意义;3、谈谈现代体育文化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4、21世纪的体育,黑哨,假球,赌球等现象严重,谈谈如何对我国体育进行法制管理;5、谈谈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6、体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7、奥林匹克日益全球化,中国如何迎接挑战;8、谈谈体育的手段论与目的论.2006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运动概论》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试题(专业)1、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对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应如何改革;2、说说体育法制与法治的异同;3、试述城市体育旅游资源有那些特点,如何进行大城市体育旅游开发;4、大城市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对自身有何影响.。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2006真题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2006真题

2006年上体运动生理学真题一判断题20*11 神经调节作用迅速而广泛体液调节作用缓慢而精确,且较持久。

2 以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组织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称为时值。

3 兴奋沿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是跳跃式的,不衰减的。

4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愈长,收缩力量也愈大。

5 快肌纤维的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高于慢肌纤维。

6 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肌肉收缩的程度也加大。

7 由于血浆中除水分之外,含量最高的是血浆蛋白,因此由血浆蛋白构成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由其他小分子和离子构成的晶体渗透压。

8 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

9 当体位由直立突然转为卧位时,动脉血压升高。

10 深吸气量是指在最大呼气后再作最大吸气所引入的气量。

11 所谓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12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之一。

13 雌激素属于类固醇类激素。

14甲状腺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致身体矮小,即“侏儒症”。

15 脑干网状结构主要通过易化或抑制r-运动神经元,间接的调节肌肉的活动。

16 牵弧反射的反射弧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感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

17 肌肉的内心收缩紧接在离心收缩之后发生,这种收缩形式称为超等长收缩。

18 短时间,高功率的运动造成变势时肌肉内ATP和CP都下降,其中以ATP下降更为明显。

19 血液主要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0 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出现“极点”意味着运动员产生了疲劳。

二选择题30*21 通常说的肌肉指的是——A横纹肌B心肌 C 骨骼肌D平滑肌2 肌纤维在受刺激后的去极化过程中,发生——A NA+内流B K+ 内流C Na + 外流D K+ 外流3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过程中,肌膜兴奋经横管传至三联管结构,引起终池释放——,进而导致肌纤维收缩。

A Na+B k+C cl- DCa2+4 肌肉在两端被固定或负有不能拉起的重物的情况下收缩这种收缩称为——。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概论》试题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概论》试题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概论》试题考试大纲:《体育运动概论》:体育的概念、功能、目的与体制;中外体育简史;东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性质、特点、内容、形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考试解析:这只是基础,考试以课本为主,每年必考课后题一到两题。

体育的概念、功能、目的与体制体育的概念体育的概念: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化的一部分。

体育的功能:第一健身功能-体育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功能,其作用为促进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健身功能是体育的最本质特点,其他大部分功能的基础。

第二娱乐功能-在余暇时间里通过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即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有满足了情感,使人精神愉悦。

第三教育功能-体育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体育的各种形式中,其作用为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学院体育中的作用最明显。

第四竞技功能-体育的竞技功能体现于体育的各种形式中,在高水平的竞技体育领域中变现最为明显。

第五经济功能-.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并成为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体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中。

第六文化功能-美育教育、信息功能、交往功能。

体育目的:体育目的-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体制:是体育工作的组织制度,是实现体育事业目标的组织保证,具体指体育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形态、权限划分和权力运行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

中外体育简史第一.外国体育简史1.古代体育1.1斯巴达体育斯巴达式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

斯巴达体育特点,斯巴达社会的状况(北方多利亚人-只有9000户人家却统治了250000人民)决定了这是一个尚武的国家,他一战争需要为出发点,着利于增强体力以培养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绝对服从的军人。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概论试题 2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概论试题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概论》试题考试大纲:《体育运动概论》:体育的概念、功能、目的与体制;中外体育简史;东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性质、特点、内容、形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考试解析:这只是基础,考试以课本为主,每年必考课后题一到两题。

体育的概念、功能、目的与体制体育的概念体育的概念: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化的一部分。

体育的功能:第一健身功能-体育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功能,其作用为促进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健身功能是体育的最本质特点,其他大部分功能的基础。

第二娱乐功能-在余暇时间里通过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即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有满足了情感,使人精神愉悦。

第三教育功能-体育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体育的各种形式中,其作用为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学院体育中的作用最明显。

第四竞技功能-体育的竞技功能体现于体育的各种形式中,在高水平的竞技体育领域中变现最为明显。

第五经济功能-.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并成为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体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中。

第六文化功能-美育教育、信息功能、交往功能。

体育目的:体育目的-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体制:是体育工作的组织制度,是实现体育事业目标的组织保证,具体指体育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形态、权限划分和权力运行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

中外体育简史第一.外国体育简史1.古代体育1.1斯巴达体育斯巴达式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

斯巴达体育特点,斯巴达社会的状况(北方多利亚人-只有9000户人家却统治了250000人民)决定了这是一个尚武的国家,他一战争需要为出发点,着利于增强体力以培养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绝对服从的军人。

姚松平版《体育运动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上海体育学院考研资料

姚松平版《体育运动概论》课后题参考答案——上海体育学院考研资料
11.现代体育的特点?P14
1.体育生活化
2.体育多样化
3.体育社会化
4.体育科学化
5.体育市场化
6.体育全球化
第二章
*1.如何认识古代体育起源的不同学说?P17
1.本能练习说与环境决定论:本能练习说是瑞士科学家葛罗司提出来,认为游戏因本能而起,本能因游戏而发达,以为将来生活之预备的练习。环境决定论认为,体育的产生是因为环境的原因。
*2.古希腊体育对于整个世界近现代体育的发展有何贡献?P20
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创造了古代文化、教育和体育的辉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雅典的教育制度注重全面发展,教育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军事。
2.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城邦体育,乃至整个教育,都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艺为核心。国家实施强制性体育教育。
*2.为什么说体育活动主体的基本要素是参与者的动机和需要?P6
1.由于参与体育锻炼的不同主体各自针对不同的活动对象,由此反映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的现实动机和需要。
2.研究体育活动主题要素,无论如论如何都不能脱离他们现实的动机和需要,因为正是主题的动机和需要才真正反映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体育活动,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4.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国外先进体育科学理论和体育专业书刊逐渐增加,宣传和介绍西方近代体育内容,传播西方近代体育技能和知识。
*5.如何评价民国时期的武术“革新运动”?P39
利:
1.极大地推动了民间武术的发展。
2.将武术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范畴,有利于对武术的收集、发掘和改造
体育的内容体现出相应的体育价值。体育的内容有: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医疗康复体育和体育赛事等。他们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其价值现在: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健身功能,竞技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文化功能。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生理学题库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生理学题库

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1)“全或无”现象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2)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向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它的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3)脉冲式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1)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a2+ 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2)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触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上的Na+ 、K+ 通道开放,使Na+ 内流,K+ 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

(4)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肌细胞的阈电位)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是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2+通道开放,Ca2+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Ca2+ 浓度升高后,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Ca2+ 再回收肌质网膜上存在的Ca2+—Mg2+依赖式ATP酶(钙泵),当肌浆中的Ca2+ 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Ca2+逆浓度梯度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肌浆Ca2+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由于肌浆中的Ca2+浓度降低,Ca2+ 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运动概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就武术申请加入奥运会项目谈谈如何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二、中小学学生普遍存在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并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健康体育
快乐体育
三、从姚明到NBA打球谈谈体育的社会功能;
答:体育的功能
四、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谈谈这将对我国体育本身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见下面的专题
五、你如何使一个普通人变得喜欢参加体育锻炼;
六、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谈谈教练员应当如何管理运动员;
七、如何发展老年人的体育;
八、谈谈何为体育精神
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运动概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对我国21世纪的体育有何指导意义;
二、谈谈你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认识;
三、从“人海战术”到“成才率高”,分析我国青少年运动训练体制的变化;
四、雅典奥运会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与举国体制有何关系;
五、从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谈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对我国体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答:普及--社会体育
提高--竞技体育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体育有何价值;
七、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管理体育有何看法; (此题是否是真题我不确定)
八、试述现代奥林匹克从诞生到发展在国际社会中体现的社会价值;
2005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运动概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
1、从普及与提高关系谈当前我国竞技与社会体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及对我国体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2、论述现代奥林匹克从诞生到发展在国际社会中所体现的社会价值。

3、北京2008“人文奥运”对奥运发展的贡献。

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分析体育的社会价值。

第 1 页共 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