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审评术语 (2)

合集下载

茶叶审评术语

茶叶审评术语

茶叶审评术语
1. 外形评价:指评价茶叶的外观特征,例如叶形、叶色、叶片完整度等。

2. 香气评价:指评价茶叶的香气特点,例如花香、果香、甜香等。

3. 韵味评价:指评价茶叶的口感特点,例如回甘、醇厚、清爽等。

4. 汤色评价:指评价茶叶冲泡后的汤液颜色,例如黄绿色、红褐色、碧绿色等。

5. 叶底评价:指评价茶叶冲泡后的茶渣特征,例如茶叶底的嫩度、均匀度等。

6. 味道评价:指评价茶叶的口感特点,例如苦涩、鲜甜、浓香等。

7. 浓度评价:指评价茶叶冲泡后的浓度,例如浓烈、微淡、适中等。

8. 持久度评价:指评价茶叶的回味时间和持续时间,例如余香悠长、回味久远等。

9. 喉韵评价:指评价茶叶的入喉感受,例如喉控舒服、绵柔顺滑等。

10. 平衡度评价:指评价茶叶各个特点之间的平衡度,例如香气与味道的平衡、韵味与韵味的平衡等。

普洱茶审评方法-地方标准

普洱茶审评方法-地方标准

普洱茶感官审评方法普洱茶在《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DB53/T103-2003》中是这样定义的: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普洱茶的感官审评分为散茶(级别茶)和紧压茶两部分。

一、普洱散茶(级别茶)的感官审评(一) 普洱散茶感官审评品质因子普洱散茶品质外形评定条索、色泽、匀整、净度四项因子,侧重条索、色泽两项因子,内质评定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四项因子,以香气、滋味为主。

(二)审评方法1. 干看外形:(1)条索:把标准样(收购样、实物样)和供试样分别倒入样茶盘中,比条索肥壮、紧结(或紧实)的程度。

以紧结、肥壮、重实的为好,条索松泡、身骨轻的为差。

评出供试样相当于标准样的水平。

(2)色泽:对照标准样比色泽和嫩度。

色泽是衡量普洱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子,色泽的好坏可以反映出做工的好坏。

色泽褐红且均匀一致的为好,表示在渥堆过程中“发酵均匀”。

色泽发黑或色泽花杂不匀为较差,表示在渥堆过程中“发酵不匀”。

嫩度:比含毫量的多少,含毫量多的嫩度好。

但普洱茶原料以有一定成熟度为好,不过多要求嫩度。

(3)匀整(或整碎):对照标准样,比匀齐度,上中下三段茶的拼配是否适当,并做出相应的记录。

(4)净度:对照标准样,比含梗量的多少,梗的老、嫩程度等并做出记录。

2、湿评内质:称取有代表性的样茶3克,用150毫升标准审评杯碗,采取2次冲泡法。

将称好的样茶加入审评杯中用沸水冲入后立即倒掉茶水(注意不要让茶叶掉出),随即冲入沸水150毫升,冲泡1分钟,将茶汤倒入坪茶碗中供审评汤色用,然后嗅香气、尝滋味。

将冲泡后的茶渣进行第二次冲泡。

冲入沸水150毫升,冲泡两分钟将茶汤倒入评茶碗中,再嗅香气、尝滋味,比较辆次冲泡的香气、滋味,并以第二次冲泡后的香气、滋味为准。

(1)香气:比香气的纯度、陈香的持久性及高低。

以陈香馥郁或陈香浓郁为正常,有酸味、异味、杂味为差。

茶叶的审评术语

茶叶的审评术语

茶叶得审评术语一.外形细嫩:多为一心,一至二叶,鲜叶制成,条索细圆浑,毫尖或锋苗显露。

紧细:鲜叶嫩度好,条紧圆直,多芽毫,有锋苗。

紧秀:鲜叶嫩度好,条细而紧且秀长,锋苗显露。

紧结:鲜叶嫩度稍差,较多成熟茶条索紧而圆直,身骨重实,有芽毫有锋苗。

紧实:鲜叶嫩度稍差,但揉捻技术良好,条索松紧适中,有重实感,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已无嫩感,多为三,四叶制成。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条空散,孔隙大,表面粗糙,身骨轻飘。

壮结:条索壮大而紧结。

壮实:条索卷紧,饱满而结实。

显毫:芽叶上得白色戎毛。

身骨:指叶质老嫩,叶肉厚薄,茶身轻重,一般芽叶嫩,叶肉厚,茶身重得,身骨好。

重实:指条索或颗粒紧结,以手权衡有重实感。

匀整(匀齐,匀称):指茶叶形状,大小,粗细,长短,轻重相近,并配适当、脱档:茶叶并配不当,形状粗细不整、破口:茶叶精制,切断不当,茶条两端得断口,粗糙而不光滑。

团块(圆块,圆头):指茶叶结成块状或圆块,因揉捻后,解块不完全所致。

短碎:条形短碎,面松散,缺乏整齐,匀称,之感。

露筋:叶柄及叶脉因揉捻不当,叶肉脱落,露出木质部。

黄头:粗老叶,经揉捻成块状,色泽黄者。

碎片:茶叶破碎后,形成得轻薄片、末:指茶叶被压碎后,形成得粉末。

块片:由单片粗老叶,揉成得粗松,轻飘得块状物。

单片:未揉捻成形得粗老单片叶子。

红梗:茶梗红变二.色泽墨绿:深绿泛黑而匀称光润。

翠绿:翠玉色而带光泽、灰绿:绿中带灰。

铁锈色:深红而暗无光泽。

草绿:叶质粗老,炒菁控制不当,过干,呈现绿草之色泽。

砂绿:如蛙皮绿而油润,优质青茶类得色泽。

青褐:色泽青褐带灰光。

鳝皮色:砂绿蜜黄,似鳝鱼皮色,又称鳝皮黄、蛤蟆背色: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枯暗:叶质老,色泽枯燥且暗无光泽。

花杂:指叶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泽杂乱三.香气清香:香气清纯不杂。

幽雅:香气文秀,类似淡雅花香。

纯与:香气正常纯净,但不高扬。

甜香:带类似蜂蜜,糖浆,或龙眼干之香气、甜与:香气不高,但有甜感。

普洱茶审评术语

普洱茶审评术语

普洱茶审评术语,简称评语,就是指通过言简意赅的确切词汇,表达茶叶品质特点与优缺点的专业性用语。

评语就其内容来说,只有两类,一类就是表示品质优质的褒义词:如外形的细紧,细嫩,圆结,重实,匀齐,香气的鲜嫩,清香,清高,嫩甜,滋味的鲜爽,醇厚,陈香,鲜浓,汤色的嫩绿,红艳,清澈明亮,叶底的嫩匀明亮,红匀明亮等。

别一类就是表示品质缺点的贬义词:如外形粗松,短碎,身骨轻飘,花杂,露黄,多茎梗,香气的低闷,粗气,异气,滋味的淡薄,苦涩,粗钝,异味,混浊,叶底的粗老,瘦薄,暗褐等。

下面分别按外形与内质评比的各因子,列出大宗普洱熟茶,生茶,常用的品质评语,并对其含义进行注释。

1、条形细紧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

一般多为高档普洱散茶与高档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结卷紧而结实,有锋苗。

多为大叶种生熟普洱毛茶,中档小叶种红,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实嫩度比紧结稍差,但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尚能卷紧,但身骨稍感轻飘,多为7级左右的普洱茶青形状。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身骨轻飘,多为下档茶的形状。

挺直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弯曲不直,呈钩状或弓状,与钩曲同义。

显毫茸毛含量特别多,与茸毛显露同义。

锋苗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身骨茶身轻重。

2、普洱生茶色泽深绿绿得较深,有光泽。

墨绿深绿泛乌,有光泽,与乌绿同义。

绿润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

青绿绿中带青。

黄绿经绿为主。

黄中泛绿。

露黄面张含有少量黄朴,片及黄片。

枯黄色黄而枯燥。

3、普洱熟茶色泽乌润色黑而润,稍有活力。

乌黑色黑而褐,有光泽。

栗褐色似熟栗壳色,褐中带深棕色。

枯红色红而枯燥。

4、净度匀净老嫩整齐,不含梗朴及其她夹杂物。

花杂以不同嫩度的老嫩茶与片,末,梗等混杂在一起。

含梗茶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粗老茶梗。

筋皮嫩茎与梗揉碎的皮。

毛衣茶叶中的细筋毛,碎茶中含量较多。

5、普洱生茶香气清高清香高而持久清香清鲜爽快。

纯正茶香较低,纯净正常。

以适用于普洱茶熟茶香气。

最新茶叶的审评术语

最新茶叶的审评术语

最新茶叶的审评术语一.外形细嫩:多为一心,一至二叶,鲜叶制成,条索细圆浑,毫尖或锋苗显露。

紧细:鲜叶嫩度好,条紧圆直,多芽毫,有锋苗。

紧秀:鲜叶嫩度好,条细而紧且秀长,锋苗显露。

紧结:鲜叶嫩度稍差,较多成熟茶条索紧而圆直,身骨重实,有芽毫有锋苗。

紧实:鲜叶嫩度稍差,但揉捻技术良好,条索松紧适中,有重实感,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已无嫩感,多为三,四叶制成。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条空散,孔隙大,表面粗糙,身骨轻飘。

壮结:条索壮大而紧结。

壮实:条索卷紧,饱满而结实。

显毫:芽叶上的白色戎毛。

身骨:指叶质老嫩,叶肉厚薄,茶身轻重,一般芽叶嫩,叶肉厚,茶身重的,身骨好。

重实:指条索或颗粒紧结,以手权衡有重实感。

匀整(匀齐,匀称):指茶叶形状,大小,粗细,长短,轻重相近,并配适当。

脱档:茶叶并配不当,形状粗细不整。

破口:茶叶精制,切断不当,茶条两端的断口,粗糙而不光滑。

团块(圆块,圆头):指茶叶结成块状或圆块,因揉捻后,解块不完全所致。

短碎:条形短碎,面松散,缺乏整齐,匀称,之感。

露筋:叶柄及叶脉因揉捻不当,叶肉脱落,露出木质部。

黄头:粗老叶,经揉捻成块状,色泽黄者。

碎片:茶叶破碎后,形成的轻薄片。

末:指茶叶被压碎后,形成的粉末。

块片:由单片粗老叶,揉成的粗松,轻飘的块状物。

单片:未揉捻成形的粗老单片叶子。

红梗:茶梗红变二.色泽墨绿:深绿泛黑而匀称光润。

翠绿:翠玉色而带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

铁锈色:深红而暗无光泽。

草绿:叶质粗老,炒菁控制不当,过干,呈现绿草之色泽。

砂绿:如蛙皮绿而油润,优质青茶类的色泽。

青褐:色泽青褐带灰光。

鳝皮色:砂绿蜜黄,似鳝鱼皮色,又称鳝皮黄。

蛤蟆背色: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

枯暗:叶质老,色泽枯燥且暗无光泽。

花杂:指叶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泽杂乱三.香气清香:香气清纯不杂。

幽雅:香气文秀,类似淡雅花香。

纯和:香气正常纯净,但不高扬。

甜香:带类似蜂蜜,糖浆,或龙眼干之香气。

普洱茶审评术语

普洱茶审评术语

普洱茶审评术语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普洱茶审评术语,简称评语,是指通过言简意赅的确切词汇,表达茶叶品质特点和优缺点的专业性用语。

评语就其内容来说,只有两类,一类是表示品质优质的褒义词:如外形的细紧,细嫩,圆结,重实,匀齐,香气的鲜嫩,清香,清高,嫩甜,滋味的鲜爽,醇厚,陈香,鲜浓,汤色的嫩绿,红艳,清澈明亮,叶底的嫩匀明亮,红匀明亮等。

别一类是表示品质缺点的贬义词:如外形粗松,短碎,身骨轻飘,花杂,露黄,多茎梗,香气的低闷,粗气,异气,滋味的淡薄,苦涩,粗钝,异味,混浊,叶底的粗老,瘦薄,暗褐等。

下面分别按外形与内质评比的各因子,列出大宗普洱熟茶,生茶,常用的品质评语,并对其含义进行注释。

1.条形细紧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

一般多为高档普洱散茶和高档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结卷紧而结实,有锋苗。

多为大叶种生熟普洱毛茶,中档小叶种红,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实嫩度比紧结稍差,但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尚能卷紧,但身骨稍感轻飘,多为7级左右的普洱茶青形状。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身骨轻飘,多为下档茶的形状。

挺直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弯曲不直,呈钩状或弓状,与钩曲同义。

显毫茸毛含量特别多,与茸毛显露同义。

锋苗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身骨茶身轻重。

2.普洱生茶色泽深绿绿得较深,有光泽。

墨绿深绿泛乌,有光泽,与乌绿同义。

绿润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

青绿绿中带青。

黄绿经绿为主。

黄中泛绿。

露黄面张含有少量黄朴,片及黄片。

枯黄色黄而枯燥。

3.普洱熟茶色泽乌润色黑而润,稍有活力。

乌黑色黑而褐,有光泽。

栗褐色似熟栗壳色,褐中带深棕色。

枯红色红而枯燥。

4.净度匀净老嫩整齐,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花杂以不同嫩度的老嫩茶和片,末,梗等混杂在一起。

含梗茶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粗老茶梗。

筋皮嫩茎和梗揉碎的皮。

毛衣茶叶中的细筋毛,碎茶中含量较多。

普洱茶审评方法

普洱茶审评方法

普洱茶审评⽅法有茗堂2018 2019-01-09随着近些年普洱茶的推⼴,已经被⼴⼤茶友所接受。

但⼴⼤茶友可能不了解普洱茶的审评⽅法,今天⾍⼦就介绍⼀个⽬前相对通⽤的审评⽅法。

普洱茶审评主要指⽤感官审评(即依靠⼈的嗅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对普洱茶品质进⾏评估的⽅法。

普洱茶品质是指茶鲜叶经加⼯为成品茶后所表现出来的⾊、⾹、味、形品质(感官品质)。

品质的好坏,等级的⾼低,价值的⾼低,主要根据茶品外形、汤⾊、⾹⽓、滋味、叶底等项⽬的感官审评来决定。

普洱茶审评的基本⽅法普洱茶感官审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茶审评、取样称量、冲泡、开汤审评。

⼲茶审评和开汤审评,俗称⼲看和湿看,或⼲评和湿评。

感官审评品质的结果⼀般来说主要以湿评内质(茶品冲泡后的汤⾊、滋味、⾹⽓、叶底等项⽬)为主要依据,⽽⼲评可以提供前期参数,取样、冲泡可保证审评结果的科学性。

(⼀)⼲评主要是从茶品外形的四个因素即形状、整碎、净度、⾊泽来审评。

1.形状指各类茶品的外形规格,如茶品的⼤⼩、长短、粗细、轻重。

压制茶主要审评产品压制的形状、松紧度、匀整度;分⾥茶、⾯茶的压制茶,还应审评是否起层脱⾯,包⼼是否外露等。

2.整碎⼀是指上中下各段茶⽐例是否匀称,⼆是指茶品个体条索(或颗粒)的⼤⼩、长短和粗细是否均匀,整碎的好坏要视茶品整体感觉。

⽑茶基本上要求保持茶品的⾃然形态,完整的为好,断碎的为差;精制茶主要评⽐茶的研配⽐例是否恰当。

3.净度主要是指茶品中茶类夹杂物(梗、籽、枝、⽚等)和⾮茶类夹杂物(杂草、树叶等)含量的多少。

不含夹杂物的净度好,反之则净度差。

4.⾊泽茶品外形的⾊泽主要从⾊度和光泽度来看。

⾊度即指茶品的颜⾊及⾊的深浅程度;光泽度指茶品接受外来光线后,⼀部分吸收,⼀部分反射,形成茶品⾊⾯的亮暗程度。

⼲茶的⾊度是⽐颜⾊深浅,光泽度可以从润枯、鲜暗、匀杂等⽅⾯评⽐。

⾊泽好的茶品带有油润感,⾊泽差的茶品星暗灰⾊。

深浅:⾸先看⾊泽是否符合该茶类应有的⾊泽要求,⼀般情况下,原料细嫩的茶品颜⾊深,随着级别下降颜⾊渐浅。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2.1 干茶形状术语2.1.1 显毫 tippy 茸毛含量特别多。

同义词茸毛显露2.1.2 锋苗 tip 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2.1.3 身骨 body 茶身轻重。

2.1.4 重实 heavy body 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2.1.5 轻飘 light 身骨轻,茶在手中份量很轻。

2.1.6 匀整 evenly 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比例适当,无脱档现象。

同义词匀齐;匀衬2.1.7 脱档 unsymmetry 上下段茶多,中段茶少,三段茶比例不当。

2.1.8 匀净 neat 匀整,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2.1.9 挺直 straight 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同义词平直弯曲 bend 不直,呈钩状或弓状。

同义词钩曲;(耳环)平伏 flat and even 茶叶在盘中相互紧贴,无松起架空现象。

紧结 tightly 卷紧而结实。

紧直 tight and straight 卷紧而圆直。

紧实 tight and heavy 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

肥壮 fat and bold 芽叶肥嫩身骨重。

同义词雄壮壮实 sturdy 尚肥嫩,身骨较重实。

粗实 coarse and bold 嫩度较差,形粗大而尚重实。

粗松 coarse and loose 嫩度差,形状粗大而松散。

松条 loose 卷紧度较差。

同义词松泡松扁 loose and flat 不紧而呈平扁状。

扁块 flat and round 结成扁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带扁的块。

圆浑 roundy 条索圆而紧结。

圆直 roundy and straight 条索圆浑而挺直。

同义词浑直扁条 flaty 条形扁,欠圆浑。

短钝 short and blunt 茶条折断,无锋苗。

同义词,短秃短碎 short and broken 面张条短,下段茶多,欠匀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洱茶审评术语,简称评语,是指通过言简意赅的确切词汇,表达茶叶品质特点和优缺点的专业性用语。

评语就其内容来说,只有两类,一类是表示品质优质的褒义词:如外形的细紧,细嫩,圆结,重实,匀齐,香气的鲜嫩,清香,清高,嫩甜,滋味的鲜爽,醇厚,陈香,鲜浓,汤色的嫩绿,红艳,清澈明亮,叶底的嫩匀明亮,红匀明亮等。

别一类是表示品质缺点的贬义词:如外形粗松,短碎,身骨轻飘,花杂,露黄,多茎梗,香气的低闷,粗气,异气,滋味的淡薄,苦涩,粗钝,异味,混浊,叶底的粗老,瘦薄,暗褐等。

下面分别按外形与内质评比的各因子,列出大宗普洱熟茶,生茶,常用的品质评语,并对其含义进行注释。

1.条形
细紧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

一般多为高档普洱散茶和高档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结卷紧而结实,有锋苗。

多为大叶种生熟普洱毛茶,中档小叶种红,绿茶所具有的形状。

紧实嫩度比紧结稍差,但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少锋苗。

粗实原料较老,尚能卷紧,但身骨稍感轻飘,多为7级左右的普洱茶青形状。

粗松原料粗老,叶质老硬,不易卷紧,身骨轻飘,多为下档茶的形状。

挺直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弯曲不直,呈钩状或弓状,与钩曲同义。

显毫茸毛含量特别多,与茸毛显露同义。

锋苗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身骨茶身轻重。

2.普洱生茶色泽
深绿绿得较深,有光泽。

墨绿深绿泛乌,有光泽,与乌绿同义。

绿润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灰绿绿中带灰。

青绿绿中带青。

黄绿经绿为主。

黄中泛绿。

露黄面张含有少量黄朴,片及黄片。

枯黄色黄而枯燥。

3.普洱熟茶色泽
乌润色黑而润,稍有活力。

乌黑色黑而褐,有光泽。

栗褐色似熟栗壳色,褐中带深棕色。

枯红色红而枯燥。

4.净度
匀净老嫩整齐,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花杂以不同嫩度的老嫩茶和片,末,梗等混杂在一起。

含梗茶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粗老茶梗。

筋皮嫩茎和梗揉碎的皮。

毛衣茶叶中的细筋毛,碎茶中含量较多。

5.普洱生茶香气
清高清香高而持久
清香清鲜爽快。

纯正茶香较低,纯净正常。

以适用于普洱茶熟茶香气。

粗气粗老叶的气息。

一般陈年生茶所具有的味道。

青臭气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

一般生饼新茶多有的味道。

6.普洱熟茶香气
鲜甜鲜爽带甜感。

以适中于滋味。

甜和香气虽不高。

但有甜感。

果香类似某种鲜果香。

好的普洱茶有桂圆香味,糯香。

7.汤色
(1)普洱生茶
黄绿以经为主,绿中稍带黄的汤色。

绿黄经黄为主,黄中稍带绿的汤色。

浅黄物质欠丰富,汤色黄而浅。

莹黄汤色晶透,无杂质。

一般多是5年以茶的生茶所具的汤色。

黄红汤色显酒红色,莹透无杂质。

陈年的普洱生茶所具的汤色。

当然湿仓茶以会这样,但茶底不净,有刺鼻霉味,汤色经混浊。

(2)普洱熟茶
红艳鲜艳明亮,油面厚而艳,是茶汤中物制质丰富。

普洱茶品质好的表现。

红亮红而透明光亮。

红明红而透明,亮度次于红亮。

深红红较深。

浅红泛红色,深度不足,多为陈年熟茶,发酵过重的汤色。

8.滋味
回甘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浓厚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醇厚茶味纯正浓厚。

有刺激性。

浓醇浓爽适口。

回味甘醇。

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醉厚强。

醇正清爽正常,略带甜。

醇和醉而平和,带甜。

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

涩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苦入口即有苦味。

后味更苦。

9.叶底
细嫩芽和细嫩叶含量多,叶质嫩软,用于高档普洱生茶。

柔软芽叶嫩度好,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无弹性,不易松起。

嫩匀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大叶乔木所具有的品质。

肥厚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摊张叶张摊开,叶质较硬。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有弹性。

匀老嫩,大小,厚薄,整碎等均匀一致。

作为茶人或茶艺服务人员应能使用评茶术语记录茶叶的品质特点,让顾客了解茶叶品质情况,评语的使用以是茶叶感管审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1、滑:简单的来说,就是顺滑的意思,就好比生命之叶普洱茶黄印饼茶,茶汤在入口的时候,茶性柔和顺滑、如丝绸般,茶汤细腻饱满。

一款普洱茶只有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方能算是上等普洱茶。

若是存放得好的茶叶,如昆明纯干仓摆放茶叶,会随着时间变化,使得茶叶变得更加顺滑,这也是判断仓储和老茶好茶的标准之一。

生命之叶普洱茶黄印就存放于昆明普洱茶谷天窖之中,纯干仓摆放,让茶叶品质与众不同。

2、润:此处说茶叶的润,就和滑差不多。

但是润更深层次一些,入口即化,是评判普洱茶老茶、陈茶、上等好茶的重要准则。

若是一款普洱茶一直存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茶性品质发酵就会变得很快,一年就能顶得上几年时间。

如生命之叶普洱茶商城红印普洱茶,具有清新淡雅的香气口感,达到:入口即化、喝了没喝”的最高境界。

3、深:深是指普洱茶茶汤可以深入喉咙,深入肺腑之中。

有破孤闷、上可接神明、下可接厚土之意。

生命之叶普洱茶蓝印,初始冲泡,淡淡压制的蜜兰香幽幽散开,闻到而雀跃,饮用时,慢慢在口腔中欢腾,几盏茶顺喉咙而下,直达肺腑,顿时神识清明,体内自称一系的小世界,顿时如注入天地灵气,飘飘然如仙。

4、厚:这样是一种最严格的评判普洱茶标准准则。

就是指一款普洱茶无论冲泡浓淡,皆有厚重深远之意。

一款普洱茶的厚重,和普洱茶内质是紧密联系的,大树茶内质丰富,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在口感上会比较混厚稠密,也可以说很厚实,如今年的千山悦,厚重饱满,使人感到重实而强劲,带给我们有较厚重稳定的心境。

生命之叶普洱茶金印普洱,就精选300年以上古树、古贡茶区老曼松茶王子山茶叶制作而成,无论浓淡,皆有厚重的口感。

5、薄:就是指普洱茶的寡味、薄性的意思了。

就是无论怎么冲泡存放,茶叶的品质都是很差,不值得饮用。

从生茶的汤色里辨析茶叶品质
(1)绿艳:翠绿而微黄,清澈鲜艳。

是鲜叶采制及时,杀青恰当,干燥迅速不受沤的优质晒青毛茶汤色,常伴"荷香".早春茶常见此汤色,随着生茶的不断陈化,汤色逐渐变为杏黄明亮。

(2)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似半成熟的橙子色泽,又称橙绿。

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此汤色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3)绿黄:绿中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是鲜叶少量裂变,加工时杀青温度偏低,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的表现。

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气".
(4)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如是原料细嫩的茶品表现出这类汤色,多为鲜叶受沤或加工中揉捻叶摊凉干燥不及时造成。

(5)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拮黄色。

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显此糖色,但亮度高。

(6)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7)青暗:汤色泛青,无光泽。

多为花青素含量较高的"紫芽茶"或"高猛"土壤环境下生产的晒青茶,或受"新铁"污染的茶叶。

滋味往往较苦涩,受"新铁"污染的茶叶汤面常有类似"油膜"的漂浮层。

(8)混暗:糖色混而暗,汤中沉淀物多,混而不清,难见碗底。

这是加工中晒青毛茶没有晒至足干,"湿胚"茶就装袋或长时间"闷干"的表现,滋味涩而钝,茶气低闷,味薄,较甜。

(9)红汤:汤褐色变红,这是鲜叶严重变质的表现,常伴有"馊"味,是不良晒青毛茶的表现。

如是老茶显此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的好茶。

(10)黄汤:晒青毛茶汤色黄而无绿色。

是晒青茶在加工时,杀青叶湿热"闷黄"或揉捻叶受沤变黄的表现。

属不良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