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计算题_精英教育课件

合集下载

2020春沪科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量的计算》共17张PPT

2020春沪科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量的计算》共17张PPT

基本知识回顾
m水=2kg Q吸=6.72×105J
你还能加条件,来求其它量吗?试一试 q煤=3.0×107J/kg
热量计算类型
1、一般吸、放热计算
公式应用:Q=cm∆t
2、利用Q吸=Q放进行计算

不计热量损失,公式应用:Q吸=Q放
3、热量的综合计算
公式应用:Q=mq Q=vq
Q=cm∆t
=Q吸/Q放
热量计算类型
2、利用Q吸=Q放进行计算
不计热量损失,公式应用:Q吸=Q放
10kg的水,温度由10℃升高到20℃所吸收的 热量是多少?如果这些热量由燃烧焦炭提供, 那么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的焦炭?(q煤 =3×107J/kg)
热量计算类型
3、热量的综合计算
公式应用:Q=mq Q=vq
Q=cm∆t
=Q吸/Q放
质量为4kg的冷水与3kg、80℃的热水混合后, 温度为40℃,若不计热量的损失,求冷水的温 度。
热量计算类型
2、利用Q吸=Q放进行计算
不计热量损失,公式应用:Q吸=Q放
将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在 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放入质量为100g、温 度为10℃的某种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 是25℃。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 热容?(C铜=0.4×103J/(kg.℃))
试一试
用煤气灶烧水时,把2kg的水从25℃加热到 75℃,燃燃了0.03m3的煤气。设煤气完全燃 烧。(q煤=4.2×107J/m3) 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煤气灶烧水时的效率是多少?
试一试
太阳能热水器中有100kg、25℃的水,经过 一天照射后温度升高了50℃。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用煤来烧水,有效利用率是10%,水 所吸收的热量用煤来燃烧提供,则可以节约 多少质量的煤?(q煤=3×107J/kg)

中考物理综合计算题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物理综合计算题专题复习-课件
3m3]。
(3)当电水壶处于保温状态时,通过加热器的电流是0.2A,此时电阻R0
的电功率是多少?
2、某微电热水壶具有温度可控、自动抽水等优点,如 表是该电热水壶的铭牌. (1)小电动机将1.2 kg的水从桶中提升了0.5 m,电动机对 水做的功至少是多少?(g取10 N/kg) (2)为了泡绿茶要将水从25 ℃加热到85 ℃,则1.2 kg的 水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 J/(kg·℃)] (3)若加热题(2)中的水需用时315 s,电热水壶加热效率 为96%,则它的实际工作电压是多少?
额定电压
36V
图1
电动机 额定功率
240W
电动机效率 80%
(1)该电动自行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工作 电流是多大?
(2)行驶过程中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005m2,某中学生骑着该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 路上行驶,试计算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g取 10N/kg,中学生体重取50 kg)
(3)该电动车在电动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产 生的最小牵引力为多少?
力 、电、能量综合
2.如图8所示是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 已知重物质量m =50kg,电源电压U =110V保持 不变,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 = 4Ω,不计各处摩擦 ,当电动机以某一速度匀速向上提升重物时,电 路中的电流I = 5A(g=10N/kg)。求: (1)电源的输出功率; (2)电动机线圈电阻R的发热功率; 电动机 (3)试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求重物上升 v 的速度大小。
型号:XX-88 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1100W 频率:50Hz
220V
R R0 S温控器
(1)电水壶正常工作时,其加热电阻的阻值是多大? (2)若电水壶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现将一满壶23℃的水在标准大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计算题(电学)课件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计算题(电学)课件
(2)若年平均风速为 8 m/s,50 台这样的风力发电机工作一天, 获得的电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吨煤?(煤的热值为 3×103J/kg)
思维点拨:从表格中获取平均风速对应发电机的功率, 利 用它们可计算出电能.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和煤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相等,是电能和热量联系的桥梁.
图5-2-3
(1)电熨斗正常工作 5 分钟消耗多少电能? (2)电熨斗在 220 V 电压下正常工作的电流是多大? (3)两发热丝的电阻之比RR12多大? 思维点拨:开关打到不同的挡位时,电路中的电压不同, 但电功率相同,画出对应的等效电路图,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 计算.
我的答案:解:(1)因为不论开关打到哪个挡位,用电器都 能正常工作,且电功率相等,所以电熨斗正常工作 5 分钟消耗 电能W=Pt=1 100 W×300 s=3.3×105 J
我的答案:解:(1)2 10 右 (2)设滑片在 b 处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Rx I=UR灯灯=120VΩ=0.2 A URx=U 总-U 灯=3 V-2 V=1 V Rx=UIRx=01.2VA=5 Ω (3)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 P=URxI=1 V×0.2 A=0.2 W.
题型3 生活用电有关的计算 【例3】(2010年广州)一电熨斗内有 R1、R2 两段发热丝, 其简化电路如图5-2-3,它在220 V 或110 V电压下都能正 常工作:110 V 时将 S 打至 1 挡,220 V 时将S打至2挡,这 两种情况下熨斗的电功率均为1 100 W.求:
(2)电熨斗在 220 V 电压下正常工作的电流 I=UP=1212000VW=5 A (3)由 P=UR2可得: R1=UP121=1101V1×001W10 V=11 Ω R2=UP222=2201V1×002W20 V=44 Ω RR12=4114 ΩΩ=1∶4.

2020春沪科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计算 》课件共29张PPT

2020春沪科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计算 》课件共29张PPT

第1节 固体压强
返回栏目导航
4.解:(1)p=ρ海水gh=1.0×103 kg/m3×10 N/kg×7 000 m=7×107 Pa≈700个 标准大气压
(2)F=pS=7×107 Pa×50×10-4 m2=3.5×105 N (3)t=6 h 56 min 40 s=25 000 s
v s 7000m t 25000s
示,容器里装有1kg的水,求水对圆柱体容器的压强。
【解析】本题常规方法是先由水的质量和密求 出水的体积,再根据水的体积和容器的底面积 求容器中水的深度,最后运用液体压强公式P =ρgh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由于本题中的容器是规则的,且水平放置,因 此可以利用压强定义式P = F/S直接求出水对容 器底部的压强。
变形公式: F PS (求压力)
SF P
(求面积)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ρgh
P——液体的压强——Pa
——液体的密度——kg/m3
g——常数 g 9.8 N/kg
h——液体的深度——m
注意: ①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无关。 ②深度的处理:深度是以液面为起点,液体中某点到液面的
F大=p最大S=1.6×106 Pa×0.12 m2=1.92×105 N,
与车轮接触的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质量:m= G大 = F大 1.92105N=19.2 t g g 10N/ kg
这辆卡车最多可以装载货物的质量:m货=m-m车=19.2 t-2 t=17.2 t
我来试一试
4. 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潜水深度6 000米潜水器的国家仅 有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我国研制的“蛟龙号” 潜水器曾经载人深潜 7 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 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取ρ海水=1.0×103 kg/m3,求: (1)在7 000 m的深度,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多少,合多 少个标准大气压; (2)若“蛟龙号”上有一个50 cm2的观察窗,在7 000 m深度 时观察窗受到的海水压力为多大; (3)若“蛟龙号”从7 000 m深度上浮至水面用时6小时56分 40秒,它上浮的平均速度.

2020年中考沪科版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功和功率(共12张PPT)

2020年中考沪科版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功和功率(共12张PPT)
例7、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一位攀岩 者体重为520N,背着质量为8kg的背包,用时40min登上高为 9m的峭壁。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___7_2_0_____J,他 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2_.2_5_____W。(g取10N/kg)
例1、如图所示,一滑轮下端悬吊一个重50N的物体,在 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在2s内上升了2m(不计滑轮、绳 的重力和摩擦)则拉力F为1_0_0___N,动滑轮上升的速度 是0._5____m/s,拉力F所做的功W1=0_____J。
0
估算类试题:
例2、小明从一楼提20只普通鸡蛋送给三楼的张
爷爷,小明对这些鸡蛋大约做了多少功( C )
综合类试题:
例6、提高机车的额定功率是铁路进一步提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
题。机车的输出功率等于牵引力与速度的乘积。若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
成正比,那么,列车提速前后分别以最高时速120km/h和180km/h在平
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的输出功率之比为( C )
A、2﹕3
B、3﹕2
C、4﹕9
D、9﹕4
安徽中考真题:
知识点回顾: 二、 1、什么是功率? 2、你对功率有哪些认识?
①“功率”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并不表示做功的多少 力对物体做功多,功率不一定大
② P W 是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
t
③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P Fv
例:汽车爬坡时,当P一定时,为了获得较大的牵引力,汽车 就得减速
A.0J
B.600J
C.60J
D.6J
例3、一位同学用20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的功率可能是
(C )
A、1.5W B、15W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中考沪科版物理复习能力提升训练力学计算优质教学课件

新中考沪科版物理复习能力提升训练力学计算优质教学课件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2021•江西)地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剧,是造 成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之一。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 识,通过比较冰川完全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与冰川 融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就能推断海平面的升降。 如图所示,是冰川漂浮在海面上的情景,若冰川的 质量为m冰,海水的密度为ρ海,水的 密度为ρ水,且ρ海>ρ水,g用符号 表示。求:
ρ水=1g/cm3,常数g=10N/kg,物 块不吸水,忽略细绳体积、液 体扰动等其他次要因素。
(1)求注水前圆柱体物块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 距离L1;
(2)当细绳的拉力为0.9N时,求水对物块下表面的 压强;
(3)若改为以恒定速度向容器中缓慢注入另一种 液体(每分钟注入100cm3,ρ液=1.5g/cm3),直至 9.4min时停止。求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与注 液时间tx分钟(0≤tx≤9.4)的函数关系式。
6.4min至9.4min,物块漂浮并随液面一起上升。这 段时间注液体积V5=300cm3,假设无液体溢出,液面 上升3cm。9.4min 时,液体深度为 4cm+4cm+3cm=11cm=h容,所以假设成立。当 6.4<tx≤9.4时,p=1200Pa+Δp'=(150tx+240)Pa
(1)求骑行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该压强相当于多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3)求骑行过程中动力做的功及功率。
2.(2021•济宁)测算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时,实验中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 求: (1)拉力所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拉力所做的功; 解:W总=Fs=0.3N×0.3m=0.09J
(3)若物重增大到200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1、细心读题审题 2、寻找解题根据 3、解答和检验
解计算题的一般要求:
(1)要明确已知条件和相对隐含条件,确定主要解题步骤。
(2)分析判断,找到解题的理论依据。
(3)分清各个物理过程、状态及其相互联系。
(4)计算过程应正确、规范。要正确写出有关的公式,正确代入公式中物
理量的数字和单位。能画图的可以作图辅佐解题。
0.12 米。求: ( 1)水对杯底的压强;
( 2)水的质量;
(3)若在容器中轻轻放下一块质量为 0.1 千克的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容器对桌
面的压强的变化范围。
图 13
9、有一重为 47.04 牛,边长为 0.2 米的实心正方体木块 A 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 14 所示, 求:
( 1)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A ,如图 10( b)所示,求: ( 1)图 10( 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2)图 10( b)实心正方体 A 的密度。
( 3)将实心正方体 A 放入图 10( a)的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
A
( a)
(b)
图 10
5、重力为 2 牛、底面积为 1×10-2 米 2,高为 0.13 米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重力为 牛的 水,现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求:
(水未溢出) 。求:
(1) 塑料块受到的重力; (2) 放入塑料块后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 现在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想计算塑料块静止在水面上时, Δp。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计算过程
容器对地面增加的压力 ΔF就是容器内增加的水的重力 ΔG水,即
小 Δ F=ΔG水=Δ mg=ρΔ vg=1.0 ×31千0克 /米 3×2×10-2 米 2×0.02 米 ×9.8 牛 /千克 =3.92 牛
张 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Δp=ΔF/s= ΔG水/s=3.92 牛 /2 ×10-2 米 2 =1.96 ×102 帕。
容器对地面增加的压力 ΔF就是塑料块的重力 G,即
小 Δ F=G塑=mg=0.5 千克 ×9.8 牛/ 千克 =4.9 牛 李 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Δp=ΔF/s= G塑 /s=4.9 牛/2 ×10-2 米 2=2.45 ×102 帕。
解计算题应注意:
单位的统一性;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解题的规范性 。
计算题的主要类型:
一、压力 压强、浮力
1、小伟在科技活动中接触到一种叫 “压力传感器 ”的电学元件,其实际是一种阻值会随所受压力
大小发生变化的电阻。经过查询资料, 他设计了一种简易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
8 所示×10-4 米 2,电源电压为 24 伏,容器的质量为 1 千克,容器的底面
(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2)容器中水的深度。 ( 3)现将一个质量为 540 克的铝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其中 ρ铝=2.7 ×103 千克 /米 3)
11.76
6、如图 11 所示,圆柱形容器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4×l0-2 米 2 和 10-2 米 2 ,甲容器中盛有
0.2 米高的水,乙容器中盛有 0.1 米高的水。求: ①甲容器中水的质量 m 甲 .。
结论 PA >PB PA <PB
①请判断:就他们设想截去的厚度而言,小明的结论是
的,小华的结论

的。 ( 均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
②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厚度 h,沿水平方向截去 h 后使 A 、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相等?若有可能,求出 h 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A B
图 11
3、重为 10 牛、 底面积为 2×10-2 米 2 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内盛 0.18 米深的水。 若在 此容器内再放入一密度为 0.5 ×103 千克 /米 3,质量为 0.5 千克的塑料块,使水面上升 0.02 米
1、在图 1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2 上标有 “100Ω 1A”字样。闭合
电键 S 后,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 安,电压表 V l 的示数为 10 伏,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6 伏。
求:
①定值电阻 R1 的阻值。 ②此时滑动变阻器 R2 消耗的电功率 P2。 ③请用定值电阻来替换电阻 R1,并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要求: 在不更换电表量程的情况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所有电表的示数 都能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S,当滑片 P 移到滑动变阻器 R2
的某一端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3( b)所示,求:
( 1)滑动变阻器 R2 接入电路的阻值。 ( 2) 10 秒内电流通过 R2 所做的功。
( 3)当滑片 P 移到滑动变阻器 R2 的另一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同时在(
b)图
指针所示的基础上偏转了相同的角度,求电源电压值。
( 3)在电表量程可以改变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某种可能,改变滑片
P 的位置,使两电
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 ?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如果可能,请计算出电
路中的总电阻。
R1
P
R2
V1
A
V S
图4

5、在图 5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为 6 伏,且保持不变。 当电键 S 闭合时 R2 的滑片在 b 端, 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1 安,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4 伏。求:
( 3)排除干扰因素
物体水平移动时,不会克服重力做功,此时物体的重力就是干扰因素。
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此时的
“上
升 ”、“下降 ”及 “不同的速度 ”均为干扰因素。
两灯串联,甲比乙亮。这里的 “甲比乙亮 ”就是判断电流相等的干扰因素。
表格类题目中有很多数据,不一定都有用,要快速搜寻有用,排除干扰因素。
专题复习——计算题
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 现在的计算题的计算量和计算难度都要求不高。 每 年的分值在 12-18 分之间,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 力学:速度、密度、重力、压强、浮力、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
2. 热学:比热容、燃料热值、热机的效率
3. 电学: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请判断: 小张的计算过程是 ________,小李的计算过程是 _______。(均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
4、一个底面积为 2 10 2 米 2 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
0.12 米,内盛
有 0.1 米深的水,如图 10( a)所示,另有质量为 2 千克,体积为 1 10 3 米 3 的实心正方体
图8
2、如图 9 所示,边长分别为 0.2 米和 0.1 米的实心正方体 0.l ×l03 千克 /米 3, Bρ为 0.8 ×l03 千克 /米 3。求:
(1) 物体 A 的质量 mA。
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ρA 为
(2) 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力 FB。
(3) 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在正方体 A 、 B 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定的厚度后,通
过计算比较 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小明设想在
A 、B 的上部均截去 0.09
米 , 小华设想在 A 、 B 的上部均截去 0.05 米,他们的计算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分别如下表
所示:
小明 小华
计算过程
PA=FA/SA=ρAghA =O.l ×103 千克 /米 3×9.8 牛 / 千克 ×(0.2 米一 0.09 米 )=107.8 帕 PB=FB/SB=ρBghB=O.8 ×103 千克 /米 3×9.8 牛 /千克 ×(0.1 米一 0.09 米 ) =78.4 帕 PA=FA/SA=ρAghA =O.l ×103 千克 /米 3×9.8 牛 / 千克 ×(0.2 米一 0.05 米 )=147 帕 PB=FB/SB=ρBghB=O.8 ×103 千克 /米 3×9.8 牛 /千克 ×(0.1 米一 0.05 米 )=392 帕
S
A
V
R1
R2 P
图 3( a)
图 3( b)
4、如图 4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
R1 的阻值 为 20 欧,滑动变阻器
标有 “20Ω,2A”字样。闭合电键 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在中点位置时,电压表
示数为 4 伏。求:
R2上 V1的
( 1)电流表的示数;
( 2)电压表 V 的示数;
①电源电压。
R2 上标有 “100Ω
②电阻 R1 消耗的功率。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 P,使电流表 A 2 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恰好 为电流表 A 1 指针偏离零刻度线角度的两倍,求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A1
R1 S
A2
R2 P
图2
3、图 3( 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②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p 乙。
⑤若从甲容器中抽水至乙容器中, 当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相等时, 甲容器中水面下
降的高度△ h 甲 。
7、如图 12 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
100 厘米 3、底面积为 10 厘米 2,容器中盛
有 50 厘米 3 的水。现向容器中缓缓投入密度为 2.5 克/厘米 3、质量为 200 克的碎石块(全
以上考点常以计算 题的形式出现,以基础知识为主,通过计算达到对知识
的理解和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多出现在压轴题。中考中常见的有电、热综
合题,力、电综合题和力、热综合题。
主要涉及这几个公式: 密度公式( ρ= m/V); 固体压强公式: p=F/s; 功的公式:( W=Fs); 功率公式:( P= W/t =Fv); 机械效率公式:(η= W 有用 /W 总); 热量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变化吸、放热: Q= cmΔ t;燃料燃烧放热: Q= qm); 欧姆定律公式:(I= U/R); 电功公式:( W=UIt ); 电功率公式:(P=UI= W/t ); 电热公式:( Q= I2Rt), 此外可能会用到阿基米德原理,即 F 浮 =G 排。还有悬浮漂浮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