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我的祖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八上音乐 第四单元《我的祖国》【教案】

《我的祖国》一.教学目标1.学唱《我的祖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地演唱歌曲。
2.学习二声部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做到两个声部之间的演唱声部均衡。
3.聆听《图画展览会》,唱会“漫步”主题,感受、体验《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的各种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有关交响音画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熟练演唱《我的祖国》。
2.二声部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前听旋律.(1)听辨音高。
(钢琴弹奏二声部)(2)随旋律用“wu”模唱。
(3)唱谱。
2.播放课前音乐《我的祖国》伴奏音乐。
师:前不久,有一封辞职信红遍网络,上面的十个字被众人转载评论,有同学知道这信上写得是什么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如果给你一个可以出去看看的机会,你想去哪里?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去看看这个国家,这里景色宜人,经济发达,有着各个历史时期、多种风格的建筑,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居多。
她的首都是全球第一个整座城市都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布拉格广场、沃尔塔瓦河都属于这里,这个国家就是——捷克。
(伴随ppt展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捷克的母亲河是沃尔塔瓦河。
《我的祖国》这首歌,是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唱响这首熟悉的旋律。
3.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
歌曲中描绘的内容有哪些?师:(诸如:两条一冷一暖的小溪;沿岸的乡村婚礼;月影下的水仙女在舞蹈等等。
)林华所填写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
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感情。
(2)二次聆听教师范唱歌曲。
为歌曲进行分段。
并根据范唱对歌曲情绪、力度、呼吸的表现,学生在歌曲相应地位置上标出力度记号、表情术语、呼吸记号等。
☆我的祖国-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祖国-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和认识《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学习该曲中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我的祖国》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准确把握歌曲的表现形式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入《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中,营造出祖国山河和民族精神的气息。
2.通过问答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祖国”这个概念,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
3.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的认识、感受和故事。
第二步:介绍歌曲1.先播放歌曲一遍,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歌曲的整体韵律。
2.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者,激发学生了解歌曲的兴趣。
3.分析歌曲的曲调、节奏和歌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鼓励学生们自由发挥,尝试哼唱歌曲。
第三步:分段教学1.教师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节奏和歌词,并请学生跟唱。
2.学生自由练习,互相提醒、帮助。
3.学生自主组织小组,尝试合唱,参照其他版本的演唱,探索其他表现形式。
第四步:歌曲演唱1.教师示范整首歌曲演唱,让学生跟唱。
2.学生自由练习,不断完善表演技巧和表现形式。
3.学生自主演唱,相互欣赏和评价。
第五步:拓展学习1.学生自主分析和比较不同版本的演唱。
2.学生自由创作歌曲或表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情感。
3.学生自由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思考。
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对歌曲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程度。
2.考察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1.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增强了对祖国的认知,同时提高了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3.在评价环节中,学生的表现都很不错,但在学习积极性上有待提高,需要加强鼓励和激励。
初中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演唱《我的祖国》教案2

《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我的祖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2、知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
3、过程与方法: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的祖国》,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
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
林华所填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
诸如:两条一冷一暖的消小溪;由两条小溪汇合而成的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沿岸的乡村婚礼;河水湍急的冲过那险峻的峡谷;月影下的水仙女在舞蹈;浩浩荡荡的沃尔塔瓦河流过布拉格城,并静静地流向远方。
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说说为什么?2、指名学生回答。
3、你们的这种情感代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感情,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揭示课题)二、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我的祖国》感受作品,熟悉旋律。
2、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3、简单介绍作者。
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
1824年出生于莱托米希尔,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
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就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
他的启蒙老师是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益。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祖国》课件设计

汇成
河 沃尔 塔 瓦河
浪花
四溅 哗
哗 响
2020/9/30
(第一乐段1~16小节)
2020/9/30
2020/9/30
河 水 穿 过 森 林,它 飞 泻 落 万 丈,
飞 泻 落 万 丈。
2020/9/30
2020/9/30
我 的 祖 国 (第一乐段17~31小节)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9/30
我 的 祖 国
汇成
河 沃尔 塔 瓦河
浪花
四溅 哗
哗 响
2020/9/30
国 祖
波 西米 亚 群 山
中
有两 条 美
丽 的 清泉
的
奔
我
在
流 长
一 条 清凉 和 温 条 一
汇成
河 沃尔 塔 瓦河
浪花
四溅 哗
哗 响
2020/9/30
国 祖
波 西米 亚 群 山
中
有两 条 美
丽 的 清泉
的
奔
我
在
流 长
一 条 清凉 和 温 条 一
人民音乐出版社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的祖国》
2020/9/30
我的祖国
Bedrich Smetana my mother land
2020/9/30
01 聆听 LISTEN TO THE MUSIC
2020/9/30
02 沃尔塔瓦河 Bedrich Smetana
2020/9/30
03 聆听 LISTEN TO THE MUSIC
2020/9/30
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 林华 主题 填词 歌曲《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说课稿

我的祖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我的祖国》,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我的祖国》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要让学生在歌曲的欣赏中充分体验独唱的优美、感受合唱的气势雄伟。
从而让学生在演唱和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更加深厚的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以下目标:1、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三、说重、难点:其中: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已有的音乐水准进行教学,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讨法、模唱法、对比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五、说教学过程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只有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本课教学通过系列情感体验、表现活动把握四个领域,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深重苦难,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运用看——说——赏——唱等方法在活动中加强对祖国情感的深化。
看是运用农村远程资源网站上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说是要完全激发学生的思维来表达对祖国的情感,赏是在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在音乐中感受情绪,唱则是用歌声唱出学生对祖国爱的心声。
七、教学过程:(一)教学具准备为教学过程我准备了:远程教育课程资源,音乐《我的祖国》,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及自制课件。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我的祖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5. 合作素养: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歌曲《我的祖国》的音乐特点分析
2. 学生对爱国歌曲的情感共鸣和表达
10. 音乐教学的方法:音乐教学是指通过讲解、分析、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七、板书设计
①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1. 歌曲《我的祖国》的背景和意义
2. 歌曲《我的祖国》的音乐特点
3. 爱国歌曲的基本概念
4. 音乐的表现手法
5. 音乐欣赏的方法
6. 音乐实践的方法
7. 小组合作的方法
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歌曲《我的祖国》的音乐分析报告,包括歌曲的背景、音乐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
2. 请学生选取一首其他爱国歌曲,对比分析其与《我的祖国》在音乐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3.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音乐欣赏方法,录制一段自己对《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欣赏和分析视频。
六、知识点梳理
1. 歌曲《我的祖国》的背景和意义:这首歌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歌曲《我的祖国》的音乐特点: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优美的旋律,和声丰富,节奏明快,表达了欢快的气氛和激昂的情感。
3. 歌曲《我的祖国》的词曲作者: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乔羽和刘炽,他们是中国的著名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5.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初中歌曲我的祖国教案

初中歌曲我的祖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歌词作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我的祖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节奏、旋律等,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歌曲创作于1956年,是我国著名的抒情歌曲。
2. 歌曲结构:歌曲为二部曲式,第一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家乡的思念;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激昂,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保卫祖国的决心。
3. 歌词内容:歌曲歌词描绘了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能够流畅地演唱《我的祖国》。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程的演唱,以及节奏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曲家及歌词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
(3)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如音高、节奏等。
3. 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4.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感受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我的祖国》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我的祖国》。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到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
3. 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有所提高。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初中音乐《我的祖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年级:八年级课型:唱歌课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音乐》(15)八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课题: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时《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我的祖国》2、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歌曲《我的祖国》难点:能够流畅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法与学法:教学方式:借组多媒体展示音画、运用对比、感受体验、讨论交流等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模唱法。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基础,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具:多媒体平台、课件、钢琴教材分析:《我的祖国》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
林华所填写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
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和真挚感情。
一、导入1.请同学们看两个词语“音乐”“情感”,有什么关系?音乐创作者,他们源于内心、生活的感受,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于是有了音乐。
而我们通过聆听音乐,联想到音乐描绘的内容,后产生情感。
2.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力,听听这段音乐描绘了一幅流动还是静止的画面?对流动的,我们生活中,哪种是流动的,对水,我们也可以说是小河或者是小溪,,接着,往下欣赏,当水流碰到动画,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感受?二、聆听1.聆听音乐(引子)刚刚观察到了有几条小河在流动?2.再次聆听(引子)画面中两条曲折交错的线条,不仅代表着波西米亚群山中涌出的两股清泉,更代表了水的各种形态,它们终将汇成条条江河,最后奔腾的涌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3.聆听主题4.作者及作品简介这两段音乐的作者是捷克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斯美塔那。
捷克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国家,几千年来深受周围大国的压迫与侵略,但捷克人民面对强大的侵略势力毫不畏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我的祖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欣赏《我的祖国》,简要地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a、b两部分的对比。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会聆听与分辨乐曲的结构以及学唱歌曲的a部分,注意速度、力度、情绪。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孩子们还记得吗?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首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里的插曲,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欣赏《我的祖国》。
(一)、初步了解作品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将欣赏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影插曲、歌曲名叫《我的祖国》。
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课前我已经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上网查找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相关的内容,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成果,请同学们来回答几个问题:
词作者?曲作者?原唱?电影名?时代背景?
师小结: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支援朝鲜人民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当时我志愿军战士与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反攻,坚守着阵地,缺水、断粮、忍着伤痛,在女卫生员的带领下,唱起了这首优美的,荡气回肠的《我的祖国》。
(二)、完整欣赏作品(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