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磷脂的生产解读

合集下载

从大豆中提取卵磷脂

从大豆中提取卵磷脂

从大豆中提取卵磷脂通常有化学法“丙酮提取法”和物理法“低温超滤法”。

丙酮提取法:是指利用含有卵磷脂的大豆油能够溶于化学溶剂丙酮的原理,在卵磷脂原料中不断的加入丙酮,逐步将大豆油去掉,从而留下卵磷脂。

此方法卵磷脂的提取效率较高,工艺成熟,因此成本较低,是大部分卵磷脂产品采用的生产方法,但是因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因此卵磷脂中会有化学溶剂丙酮的残留,并且大豆中天然的植物香味和色素也会被丙酮一同除去,所以产品颜色较白,气味较淡。

低温超滤法:是指利用卵磷脂分子体积大于大豆油的原理,在低温、高压状态下将大豆油用分子筛过滤,使得分子体积较小的大豆油通过滤网,而留下分子体积较大的卵磷脂。

此方法工艺要求高、产量较低,因此成本较高,但因使用物理方法生产,因此无化学溶剂残留,并且较好的保留了大豆中天然的香味和颜色,因此产品颜色较鲜艳、豆香味明显。

卵磷脂性质及制备

卵磷脂性质及制备
化学改性法
通过化学反应对卵磷脂进行改性,以提高其纯度和稳定性。
酶法精制
利用特定酶对卵磷脂进行水解或酯交换,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
柱层析法
利用填充了特定吸附剂的色谱柱,对卵磷脂进行分离和纯析
通过化学方法测定卵磷脂的组成和 含量。
核磁共振分析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卵磷脂分子 结构和组成。
化学合成法基于有机化学反应, 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步骤合成 卵磷脂。
合成过程
使用有机试剂和催化剂,经过亲 核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步骤合 成卵磷脂。
优点与缺点
化学合成法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成本较低,但合成的卵磷脂结 构可能与天然卵磷脂存在差异。
微生物发酵法
发酵原理
微生物发酵法利用微生物细胞膜上自然合成的卵磷脂进行发酵生产。
行分离。
溶剂萃取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混溶溶 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卵磷脂 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 中。
分子筛法
利用分子筛的孔径大小,将卵 磷脂与其他分子进行分离。
电泳法
利用卵磷脂带电性质,在电场 作用下进行分离。
卵磷脂的精制
结晶法
通过控制温度、压力、溶液浓度等条件,使卵磷脂结晶析出,再进行分离。
药物增效
卵磷脂能够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
卵磷脂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 质地和稳定性。
营养补充剂
卵磷脂可作为营养补充剂 ,添加到保健食品中,以 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乳化稳定剂
卵磷脂具有较好的乳化性 能和稳定性,可用于植物 蛋白饮料、蛋黄酱等食品 中作为乳化稳定剂。
化妆品和护肤品
卵磷脂具有保湿、滋润和抗氧化等作用,在化妆品和护肤品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

卵磷脂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卵磷脂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卵磷脂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卵磷脂(Lecithin)是一种生物化学上的脂质类化合物,属于磷脂类(Phospholipids)的一种。

它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是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

以下是对卵磷脂的详细解释:
1. 分子结构:卵磷脂是由一个甘油分子、两个脂肪酸分子和一个磷酸甘油胺(或称胆碱、乙酰胆碱等)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通过酯键和磷酸酯键连接在一起。

因此,卵磷脂分子具有疏水性的脂肪酸尾部和亲水性的磷酸甘油胺头部。

2. 细胞膜组成:卵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构成了细胞膜的双分子层。

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包含疏水性和亲水性区域,卵磷脂可以在细胞膜中形成双分子层,并起到稳定细胞膜结构、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等重要作用。

3. 生物功能:卵磷脂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功能。

它不仅是细胞膜的构建材料,还参与了胆固醇代谢、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血液凝结等生物过程。

此外,卵磷
脂还可以在胆汁中帮助消化脂肪,因此在消化系统中也有作用。

4. 来源:尽管名称中包含“卵”,但卵磷脂并不仅仅存在于鸟类的卵中。

它在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可以从多种食物和生物体内获得,例如蛋黄、大豆、牛奶等。

总之,卵磷脂是一种生物体内重要的脂质类化合物,对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多种生物过程都具有重要作用。

它的特殊分子结构使其在细胞膜中起到了关键的角色。

卵磷脂的生产

卵磷脂的生产

项目三卵磷脂的生产一.相关知识名称:卵磷脂(lecithin)化学名称:磷脂酰(Phosphatidylcholine)简称:PC形态:纯净的卵磷脂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无味的白色固体,由于制取或精制方法、储存条件不同被氧化而呈现淡黄色至棕色。

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1844年法国人Gohley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蛋黄素),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通用药品名称为Lecithin。

卵磷脂按照其纯度的高低,一般分为PC50、PC 60 、PC 70、PC80、PC 90、PC95等产品形式。

最高可以提纯到98%,因为其纯度越高,还原性能越强,故提纯到98%的卵磷脂需要做氢化处理。

然后保存。

未经过氢化处理的卵磷脂,一般要求在充氮的密封容器中。

纯净的卵磷脂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无味的白色固体,由于制取或精制方法、储存条件不同被氧化而呈现淡黄色至棕色。

磷脂酰胆碱(PC)在醇中的溶解度比磷脂酰乙醇胺(PE)及磷脂酰肌醇(PI)高,故根据溶解性能的不同使之分离提纯(一)卵磷脂的功效(1)营养功效i.人体营养需要ii.对血清脂质的调节作用iii.胞囊纤维变性时对吸收脂肪的影响iv.健康心脏v.有益大脑vi.柔润vii.延缓衰老viii.调剂心理(2)功效i.主要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神经衰弱等。

ii.制成软膏可用于慢性溃疡等。

iii.促进肝细胞再生iv.可以促进大脑神经系统与脑容积的增长、发育v.是一种天然的解毒剂,它能分解体内过多的毒素(二)卵磷脂的来源i.卵磷脂在体内多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肪蛋白质(脂蛋白)的形态存在着,所以卵磷脂是以丰富的姿态存在于自然界当中ii.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iii.牛奶、动物的脑、骨髓、心脏、肺脏、肝脏、肾脏iv.大豆和酵母中都含有卵磷脂。

v.如果能摄取足够种类的食物,就不必担心会有缺乏的问题,同时也不需要额外补充卵磷脂的营养品二.实训工艺图三.实训目的(1)学习和掌握卵磷脂的提取和鉴定方法(2)掌握薄层层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四.实训原理卵磷脂可在植物的水化油或动物的脑和蛋黄中提取,尤以蛋黄中含量最高。

卵磷脂的生产

卵磷脂的生产

项目五卵磷脂的生产A背景卵磷脂属于一种混合物,是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以及卵黄之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其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

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

卵磷脂有时还是纯磷脂酰胆碱的同义词。

1.基本介绍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然而,真正了解卵磷脂的人却很少。

1844年法国人Gohley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蛋黄素),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通用药品名称为Lecithin,也自此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卵磷脂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人类生命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它的滋养和保护。

卵磷脂存在于每个细胞之中,更多的是集中在脑及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肝、心、肾等重要器官。

2.研究进展磷脂最早是由Uauquelin于1812年从人脑中发现,Golbley于1844年从蛋黄中分离出来,并于1850年按照希腊文lekithos(蛋黄)命名为Lecithin(卵磷脂)。

1861年Topler又从植物种子发现了磷脂的存在。

1925年Leven将卵磷脂(磷脂酰胆碱)从其他磷脂中分离出来。

而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大豆磷脂是在1930年发现的。

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最主要成分。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磷脂研究在生命科学和脑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

3.卵磷脂生产工艺丙酮提取法:是指利用含有卵磷脂的大豆油能够溶于化学溶剂丙酮的原理,在卵磷脂原料中不断的加入丙酮,逐步将大豆油去掉,从而留下卵磷脂。

此方法卵磷脂的提取效率较高,工艺成熟,因此成本较低,是大部分卵磷脂产品采用的生产方法,但是因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因此卵磷脂中会有化学溶剂丙酮的残留,并且大豆中天然的植物香味和色素也会被丙酮一同除去,所以产品颜色较白,气味较淡。

B实验项目原理卵磷脂可在植物的水化油或动物的脑和蛋黄中提取,尤以蛋黄中含量最高,卵磷脂不溶于极性溶剂,尤其是丙酮,故常以丙酮作为卵磷脂的沉淀剂. 丙酮可除去卵磷脂中的油,脱去多余的水,同时因细胞结构成份的破碎使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某些化学键打开,促使某些结合酶释放到溶液中。

医药工业中制备卵磷脂的方法(一)

医药工业中制备卵磷脂的方法(一)

医药工业中制备卵磷脂的方法(一)制备卵磷脂的方法传统方法•乳化法–化学乳化法–机械乳化法–超声波乳化法•溶剂辅助法•萃取法•融合法微生物方法•发酵法–纯培养法–代谢产物提取法•突变杂交法•植物基因工程法•动物基因工程法化学方法•磷脂酰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溶剂辅助反应•酶催化反应•氧化反应物理方法•超声波辅助法•微波辅助法•高压法•电化学法综合方法•分子膜法•微乳液聚集法•空气内雾化法•纳米颗粒法以上是制备卵磷脂的常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备卵磷脂。

这些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推动医药工业中卵磷脂的制备技术不断提高,为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

传统方法乳化法•化学乳化法:通过将溶剂和溶质相混合,并添加表面活性剂以形成乳状液,然后进行乳化反应来制备卵磷脂。

•机械乳化法:利用机械设备(如搅拌器、高压均质机)将溶剂和溶质进行剪切和均质,使其形成乳状液,然后进行乳化反应。

•超声波乳化法:通过超声波的高能量作用,将溶剂和溶质进行高速振荡和乳化,促使卵磷脂的形成。

溶剂辅助法•采用有机溶剂辅助反应,通过溶剂的溶解作用,使卵磷脂在反应中更容易形成和稳定。

萃取法•采用合适的溶剂进行卵磷脂的提取,以获得高纯度的卵磷脂。

融合法•将多种原料在适当的温度和条件下融合,形成卵磷脂的混合物,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获得单一的卵磷脂。

微生物方法发酵法•纯培养法:利用单一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和发酵,产生合适的代谢产物,再经过提取和纯化得到卵磷脂。

•代谢产物提取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脂类代谢产物中的卵磷脂,通过提取和纯化获得。

突变杂交法•通过基因突变和杂交技术,改良微生物的遗传特性,使其能够产生更高产量和更稳定的卵磷脂。

植物基因工程法•利用植物细胞和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植物的代谢途径和基因表达,使其产生卵磷脂。

动物基因工程法•利用动物细胞和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动物的代谢途径和基因表达,使其产生卵磷脂。

卵磷脂的提取、鉴定和应用

卵磷脂的提取、鉴定和应用

卵磷脂的提取、鉴定和应用卵磷脂的提取、鉴定和应用一、引言卵磷脂是甘油磷脂的一种,由磷酸、脂肪酸、甘油和胆碱组成。

卵磷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在植物种子和动物的脑、神经组织、肝脏、肾上腺以及红细胞中含量最多;其中蛋黄中含量最丰富,高达8—10%,因而得名。

卵磷脂可溶于乙醚、乙醇等因而可以利用这些溶剂进行提取。

本实验以乙醚作为溶剂提取生蛋黄中的卵磷脂。

通常粗提取液中含有中性脂肪和卵磷脂,两者浓缩后通过离心进行分离,下层为卵磷脂。

新提取的卵磷脂为白色蜡准状物,遇空气可氧化成为黄褐色,这是由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所致。

卵磷脂的胆碱基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分解为三甲胺,三甲胺有特殊的鱼腥味,可以此鉴别之。

卵磷脂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作乳化剂,抗氧化剂,营养添加剂。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鸡蛋、花生油。

乙醚、10%NaOH。

磁搅拌器,离心机。

三、实验步骤1.卵磷脂的提取取15g生鸡蛋黄,于150毫升三角锥瓶中加入40毫升乙醚,放入磁搅拌器,室温下搅拌提取15分钟。

然后静置30分钟,上层液用带棉花塞的漏斗过滤,往残渣中再加入15毫升乙醚,搅拌提取5分钟。

第二次提取液通过过滤后,与第一次提取液合并,于60度热水浴中蒸去乙醚,将残留物质倒入烧杯中,放如真空干燥器中减压干燥30分钟以初尽乙醚,约可得5g粗提取物。

粗提取物进行离心,十分钟后,下层为卵磷脂,约得2.5-2.8g。

卵磷脂可以通过冷冻干燥得到无水的产物/2.卵磷脂的鉴定取以上提取物约0.1g,于试管内加入10%NaOH溶液2毫升,水浴加热数分钟,嗅之是否有鱼醒味,以确定是否卵磷脂。

3.乳化作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3-5毫升水,一只加卵磷脂少许,溶解后滴加5滴花生油。

另一只也滴入5滴花生油,加塞极力振荡试管,使花生油分散。

观察比较两只试管内的乳化状态。

卵磷脂的生产分解

卵磷脂的生产分解

➢ 柔润皮肤
卵磷脂是人体每一个细胞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乏, 就会降低皮肤细胞的再生能力,导致皮肤粗糙、有皱纹。 如能适当摄取卵磷脂,皮肤再生活力就可以保障,再加上 卵磷脂良好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皮肤当然就有光泽了。另 外,卵磷脂所含的肌醇还是毛发的主要营养物,能抑制脱 发,使白发慢慢变黑。
➢ 延缓衰老
➢ 调剂心理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长期处在紧张的环境和种种压力下,常患有 焦虑、急躁、易怒、失眠、耳鸣等症,即植物神经紊乱,通常被称为 神经衰弱。经常补充卵磷脂,可使大脑神经及时得到营养补充,保持 健康的工作状态,利于消除疲劳,激化脑细胞,改善因神经紧张而引 起的急躁、易怒、失眠等症。
❖ 另外,吸烟的人应该多多的补充卵磷脂。
他们为什么应当多吃卵磷脂呢?
吸烟者的肺部卵磷脂的含量只相当于不吸烟者的七分之一。 肺泡为体内摄取氧气的细胞,肺泡湿润,吸入的氧气容易 溶解,反之则造成机体缺氧。卵磷脂具有很好的亲水性, 能使肺泡保持湿润,从而提高机体氧气的摄入量,吸烟的 人一般肺泡干燥,摄氧不足,而且运动,工作后更易因缺 氧而疲劳,所以应当多补充卵磷脂。
卵磷脂的剂型
• 工业用卵磷脂的剂型主要有:液体、颗粒、粉 末三种,液体浓度在60%左右,颗粒及粉末可达 95%以上。
• 大众型卵磷脂产品的剂型主要有:“软胶囊” 和“颗粒”两种,也有少部分产品是片剂和粉剂。
卵磷脂的作用和功效
➢ 人体营养需要 人体所需的外源性胆碱90%是由卵磷脂提供。卵磷脂提
供胆碱有两大益处:其一,不像游离胆碱会因肠道中微生 物作用而降解成为甲胺;其次,是在肝以及其他纤维组织 中由脑磷脂(PE)的连续甲基化获得胆碱,且这一合成过 程需要一定时间,故当膳食胆碱不足时,体内尚存卵磷脂 (PC)的内源资源即可补充人体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次过滤,合并二次液,在旋转蒸发器 中 60℃ 蒸馏至近干。加入一定量丙酮除杂, 卵磷脂即沉淀出来,过滤,滤饼用丙酮冲 洗几次,至到冲洗液无色,即得到卵磷脂 粗品,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充入氮气 低温保存。
柱层析分离纯化卵磷脂 • 将适量的柱硅胶(60~100目)用氯仿打成浆状, 湿法装柱,准确称量卵磷脂粗品(EPC)2.63g用尽 可能少的氯仿溶解后,倒入柱子内。用不同浓度 梯度的氯仿/ 甲醇混合液连续冲洗(氯仿:甲醇分别 用40:1、35:1、30:1、25:1、20:1、15:1、10:1、 5:1、1:1、2:3、1:2、1:3),每个浓度以100ml 总 量分批加入,当加入氯仿/ 甲醇浓度为1:1 时,以 后的溶液加入量根据需要变大,即洗脱液梯度变 化要慢些。
• 在乙醇浓度大于 95%前,提取剂的性质和 卵磷脂的性质越来越相似 ,使卵磷脂在其中 的溶解度增加.但当用无水乙醇时 ,提取剂 的极性过强 ,造成卵磷脂溶解度降低,所以选 用 95%的乙醇提取最好。
项目器材与试剂
仪器:电热恒温水浴;强力电动搅拌器; 旋转蒸发器;真空干燥箱;薄层色谱扫描 仪;冻干机 试剂:无水乙醇、95% 乙醇、乙醚、丙酮、 氯仿、甲醇、钼酸铵、硅胶 G 、羧甲基纤 维素Na (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鸡蛋
蛋黄卵磷脂的粗提 • 首先将蛋黄均质放入带塞瓶中备用,称取 10ml均质蛋黄放入洁净的带塞三角瓶中, 加入两倍体积的95%乙醇,混合搅拌,离 心5min(3000r/min);取上清液,然后加入 1/3 乙醇用量的乙醚,搅拌15min 后,静置, 接着过滤;滤渣进行二次提取,加入乙醇 与乙醚的混合液(体积比为3:1),无需搅拌 静置浸渍;
• 根据柱中色带及薄层层析不停的检测收集 液的结果,分开收集各种不同成份的洗脱 液,把出现单一斑点,且在同一块薄层板 上与标品卵磷脂有同一R f 值的洗脱液收集 在一起,然后旋转蒸发浓缩成膏状,再在 冻干机上干燥,即得我们所期望的纯白色 的卵磷脂精品,充入氮气低温保存。
卵磷脂的检测 • 利用薄层色谱为主要的定性检测手段,再利用薄 层扫描仪,对所制得的卵磷脂样品进行定性和定 量检测。将一定量的硅胶G与一定量的浓度为 0.4%~0.5%的CMC-Na 溶液调匀制薄层板,根 据不同的要求在活化好的板上点样。 展开溶剂为 氯仿:甲醇:水(65:25:4, V/V)。采用钼酸铵为显色 剂,在130℃左右烘干显色。对卵磷脂标准品和 样品的对应薄层斑点作光谱扫描图,确定以50nm 为测定波长,灵敏度x=1,狭缝宽1.2×1.2,线性 化Sx=3,作反射法锯齿扫描。
卵磷脂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
项目原理
• 卵磷脂可在植物的水化油或动物的脑和蛋 黄中提取 ,尤以蛋黄中含量最高. • .卵磷脂不溶于极性溶剂 ,尤其是丙酮 ,故常 以丙酮作为卵磷脂的沉淀剂. 丙酮可除去卵 磷脂中的油,脱去多余的水,同时因细胞结 构成份的破碎使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某些 化学键打开,促使某些结合酶释放到溶液 中
项目步骤概述
• 以鸡蛋的卵黄为原料,采用含水乙醇与乙 醚提取,通过丙酮脱水去油,得到粗品卵 磷脂; • 进一步以氯仿/ 甲醇为洗脱液,硅胶柱层析 法分离纯化自制的粗品卵磷脂,得到高纯 度的纯白色固体卵磷脂。 • 由薄层色 谱定性检测,仅含一个斑点;用 薄层扫描仪定量检测纯度大于97.4%
项目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