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课艺术探微
浅谈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内容时 , 给学生讲了一个“ 孟母 迁” 的故事。 既调动 了学
生 的学 习 兴趣 , 又能 给学 生 以 启 发 。
三 、 曲导入 歌
根据教材 内容 , 在开讲之 前播放一 首与所学 内容相
一
、
温故导 入
而知新。”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人新课 , 既能促使学 生掌握 已学知识 , 又有利于学生在此基础上去发现问题 ,
团结 、 互助的关 系。 探索新知识。这样 能使学生从 已知的领域进 入到未知领 他们认识 到我 国各 民族之间是平等 、 在讲 “ 改革开放” 题时 , 框 我把 《 天的故 事》 《 春 、我们走进 域 , 发 学生 积 极 主动 地 去 获取 新 知 识 的 兴 趣 , 而 产 生 激 从
的 高 低 正决 定 今 后 能 否 撬 起 这 个 “ 球 ” 地 。感 悟 既是 一种 能 力 , 师 在 课 堂教 学 中 可 以通 过 多 种学 习 方 式 , 导 学 教 引
四、 热点 事件导 入
这是根据 教材 内容 ,利用新近发生 的国内外重 大事
件 , 发 学 生 情 感 和探 究 欲 望 的 一种 导人 方 法 。 激 热点 导入 具有 新 鲜 、 实 等 特 点 , 染 力 强 , 易 引起 学 生 的共 鸣 , 真 感 容
关并 为学生所熟悉喜爱的歌曲 , 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 激发学生的兴趣 , 收到理 想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讲 “ 民 公 有维 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 这一内容时 , 播放了《 爱我中华 》 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不 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而且使
这是 教 学 中最 常用 的一 种 导 人 方 法 。 孔 子 说 :温 故 “
思想政治课导入艺术初探

思想政治课导入艺术初探导入新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环节中虽然不是重点环节,但这一环节处理得好,就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创造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如何使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富有艺术性呢?根据多年教学实践,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做法和粗浅的体会。
一、以“热点”导入新课这里所说的“热点”,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凡是“热点”,都是学生容易看到、听到或感触到的,是学生比较关心并企望有更多了解的事物或社会现象。
把“热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讲授新课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前提和基础。
“热点”主要有三种。
一是时政“热点”,主要是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或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等;二是影视及文艺“热点”,如轰动一时的电影或电视片,或出版并引起强烈反响的小说或其他文艺著作等;三是流行“热点”。
如流行歌曲、流行的时装、流行一时的社会现象(如出国热、打工热、彩票热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热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例如,在讲授政治课“高雅生活情趣的表现”时,我通过当前流行的彩票热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同学们认为购买彩票是高雅的情趣吗?你对购买彩票有什么看法?”对此,学生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
这时我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乘机将带着悬念的学生思维引到新课讲授上来。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弄清楚怎么样的情趣是高雅情趣,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这样通过“热点”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悬念,并让学生带着悬念听课,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寻求答案的内驱力,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完成新课讲授的任务。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人为地创设与一定教材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正确而迅速地导入到新课讲述的环节上。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探微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探微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效的课堂导入是个好方法。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学生素质的培养。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歌曲导入,心旷神怡歌曲导入是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往往能使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如在讲授《少年当自强》这一课之前,我分别赠送给男生、女生一个小礼物:男生的《男儿当自强》歌曲片段,女生的《铿锵玫瑰》歌曲片段欣赏,那高昂、激动的旋律深深振奋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来。
在歌声中,教师及时引导:男生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女生觉得这首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问题一提出,学生们思绪万千,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
此时,我们就能很自然地引入到新课的主题,即自强。
二、视频导入,扣人心弦恰当利用视频导入来创设特定的形、声、色情景,借助这些情景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孩子们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情景氛围中,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曾观摩过一位专家讲授《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内容,上课铃一响,教室里鸦雀无声,巨幅的银幕上放映着南方某游览区缆车坠落事故的全过程,血肉横飞,哭声震天,惨不忍睹的画面配以雄浑沉重的画外音强烈地震振着每一个学生的心。
突然,画面和声音嘎然而止。
此时该教师很有感情地导入新课:“这一案例让我们触目惊心,然而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这种导入,借鉴电视台主持人的某些风格,使课堂气氛显得庄重严肃,这样,就能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使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开启了学生积极思维的闸门,为上好这节课埋下了伏笔。
浅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艺术

浅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入艺术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导入新课做得好,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的、联结新旧知识、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愉快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一、导入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
一般来说,设计导入语,导入新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指向性原则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新课导入必须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首先,新课导入要针对教学内容来设计,使之直指教学主题,引导课堂迅速进入新知识的教学。
切忌空求形式,离题万里。
其次,新课导入要针对学生实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基础、思想水平等来设计,既给学生的思维定向,也使学生兴趣高涨。
(二)新颖性原则新课导入通常要能集中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为此,导入必须新颖。
这种新颖性体现在:一是材料新颖。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新问题、新事物、新现象引入教学。
二是角度新奇。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熟悉的材料,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变换切入的角度,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进而导入新课。
三是方法新异。
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且多种方式要配合交叉使用,不能固守一种模式,否则,必然淡而无味,平而无奇,难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
(三)和谐性原则新课导入的真正价值和目的在于创造愉悦的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定向反射,将思维指向课文主题。
这就要求新课导入与教学的诸要素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
这种和谐统一具体表现在:一是情调协调。
新课导入必须因文制宜,营造一种与课文内容和谐统一的情调气氛,以形成由导语到课文的流畅通道。
二是心理融合。
新课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尤其要符合学生的情景心理,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的心理趋向于课堂学习,自然而然地形成心理过渡,达到“和谐共振”的目的。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导入艺术

引动与激发: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导入艺术有效性探微

( 黄 冈师 范 学 院 政 法 学 院 , 湖北 黄冈 4 3 8 0 0 0 )
摘
要: 中学 思 想 政 治 课 堂 导 入 设 计 是 课 堂 教 学 的 初 始 环 节 , 能 够 激 发 中学 生 学 习 思 想 政 治 课 的兴 趣 和
凝 聚学生的注意力 , 同 时也 能 够 提 高 中 学 思 想 政 治 课 的教 学 效 率 。 因此 , 一 套 行 之 有 效 的思 想 政 治 课 堂 导 入
、
中学 思 想 政 治 课 堂 教 学 导 入 艺 术 的 重 要 性
( 一) 导入 艺术能够 激发 中学生 学 习思想政 治
课 的浓厚 兴趣
一
识 的动机 , 又要 集 中学 生 的注意力 。对 学生 来说 , 每 堂课都 是一 个新 的开 始 , 其 内容 也各 不相 同 , 但
往往 刚 开始上 课 时 , 学 生 的 注 意力 兴 奋 点 可 能还 停 留在课 间活动 的刺 激 上 。 ” l 2 另一 方 面 , 从 对 中 学 思想 政治课 的认 识 来 看 , 被视为“ 单一枯燥” 的 思 想政 治课 一般 被 固化 地认 为是 “ 课 上随便 一 听 、
和研讨 十分 必要 。
一
备 因素影 响 的好感 , 激 发其 强 烈 的探 知 欲望 和浓
厚 的求知 兴趣 。 ( 二) 导入 艺 术能 够凝 聚 中学生 学 习思 想政 治 课 的注 意力 作为课 堂 教学 的“ 马前 卒 ” ,精 心 的 导人 设计 能够 使整 个课 堂教 学达 到事半 功倍 的效 果 。一方 面 , “ 导 人 就其 目的来 说 , 是 引 起 学 生对 将要 学 习 内容 的 注 意 , 既 要 让 学生 产 生 学 习新 知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浅谈政治课堂的导入艺术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浅谈政治课堂的导入艺术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浅谈政治课堂的导入艺术进人新一轮课改以来,新的学习方式成为中学校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一系列体现以同学为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策略。
因此,为了引导同学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爱好、调动同学学习乐观性、增加课堂吸引力。
通过政治课的教学,我在我的教学中摸索到导入及过渡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如同一首歌的前奏曲,它能抓住同学的心,吸引同学的留意力,调动同学的情感,为一堂课的教学供应良好的开头。
一下是几种导入方法1、承上启下这是一种常见的导入方式,老师通过学问间的规律关系,找准新旧学问的联接点,以旧引新,温故知新。
例如在《你了解自己的心情吗》我会通过坏的心情对人的影响,消极心情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从而激发同学调控心情的激情。
2、质疑导入式老师通过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使同学带着疑问听课,所学学问印象深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是探究学问的初步,“疑”是发觉问题的前提。
一个好的细心设疑,能激励同学学习的催化剂。
3、争论导入式老师在讲课前先提出几个与课本内容有关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争论后老师简要总结引入新课。
例如,在《新环境新生活》这节,我就让同学自由沟通,回答自己的所见所感。
导入对于新学期苦恼应如何适应。
4、情境导入式“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要提高化学教学的感染力,关键是创设化学学问与教学情感相结合的奇妙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学境界。
老师可利用一些典故、事例以引发同学乐观的情感阅历,制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适时因势导入新课。
例如,在《消退苦恼欢乐成长》中我用一首《小小少年》的歌曲导入进入青春期苦恼多了。
当然还有例论导入式等等。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事,而在于擅长唤醒、鼓舞、激励,只有抛弃空洞的说教,以科学、简明、敏捷、有用的新课导入才能制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
思想品德课导入艺术探微

【 关键词 】课 堂 导入 艺术 探微
常言道 : “ 良好 的 开端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 ”思 想 品德 课
学 乐 学 ,无 疑 是 “ 道 授 业 ” 的 捷 径 。 如 在 讲 “ 费 者 传 消 权 益 保 护 法 ” 时 , 笔 者 用 这 样 一 则 幽 默 引 入 新 课 :某 人 早 晨 被 时 针 指 着 “ ” 的 新 闹 钟 叫 醒 ,快 速 披 上 丢 了扣 子 7
谭 耗 两 免
E C .I I I M } S } { W It C YR - 1 { EA { } E f
恩 趣 品 德 儡 导 营 愿 锄
◇新 疆 精 河 县 农 五 师 八 十 三 团 二 中 高 红
【 摘
要 】“ 良好的开端是成 功的一半。 ”思想品德课 教 学导 入也是如 此。在教 学 中,如果教 师能使新课 的导入像无
教 学 导 入 也 是 如 此 。 那 么 ,在 教 学 中 如 何 使 新 课 的 导 人
像无形 的 “ 铁 ”一 下子 就吸 引住 学生 呢?笔 者现 结合 磁
多 年 来 进 行 教 育 教 改 实 验 的 实 践 ,谈 谈 导 入 新 课 的 几 点 体 会 ,以 求 教 于 同 行 。
有 感情 地讲 述 了前 苏联 作家 奥斯 特洛 夫斯 基 的故事 ,然 后 为学 生 朗读 了他 的一 句名 言 ,由此 引入新 课 。在讲 法 律 内容时 ,又以案例导入 新课 。等等 。 思 想品 德课 教学导 人新 课 的方 法还 有很 多 ,如 用 比
一
的西服 ,套 上 开 了 口的皮 鞋 ,骑 上坏 了刹 车的 自行 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课艺术探微
内容摘要:好的导入,可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政治课堂教学如何有一个好的开始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类导课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导入;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1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中,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正如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从开头就引人入胜;一部好的电影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就会目不离屏一样。
好的导入,可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政治课堂教学如何有一个好的开始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类导课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问题导入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疑解于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
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特定问题情境,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然后因势利导,自然地进入新课,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商品知识时,先给学生呈现一些常见的现象:人们生活中必需的柴、米、油、盐、酱、醋、菜,都得花钱买;学生用的书、笔、纸、墨等也是花钱买的。
那么这些花钱买来的东西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人们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不同的东西为什么要
花不同数量的钱买?这就给学生学习新概念、新观点创设了一个较好的问题情境。
二、时政导入
是把教学相关内容与时事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印象,而且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当代国际社会”时,采用最新的时事政治材料──美伊战争。
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有的说美国之所以在和平年代敢于出兵,就在于美国的强大和伊拉克的国小势弱;有的说伊拉克人民浴血奋战,保卫祖国;有的说美国在世界上称雄称霸……学生们争论不休,教师适时点拨并导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教材。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领会更深刻的知识。
三、故事导入
中学生的求知欲强,颇具好奇心。
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能使教材深入浅出,加强学生的理解。
例如,哲学中“世界观”的含义非常重要,可列举方志敏烈士和老太太的事例,说明人人都有世界观,从而理解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性。
方志敏烈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之所以他有这样的苦乐观,是因为他有着共产主义世界观。
一位老太太艰难爬上一千米的高山,祈求神灵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福。
她也有世界观,在她心目中神支配了她一家人的命运。
这样使学生了解不仅伟人有世界观,我们人人都有世界观。
比如讲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笔者用下面的小故事导入,甲乙是邻居,为人都比较吝啬,一天,甲向乙借了一只鸡,事后还了一个蛋说:“还您的鸡,只不过嫩了点。
”过几天乙向甲借竹笋,事后还了半根竹竿说:“还您的笋,只不过老了点。
”这则小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带着幽默,用特有的声调表达出来,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集中过来了,接着马上切入新课,比直白表述的语言导入效果要好很多。
四、漫画导入
利用漫画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漫画导入新课,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积极思维,畅所欲言,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哲学“量变与质变”一课时,用多媒体展示漫画《吃饼》:一个人吃一块饼没饱,一直吃了七块才饱,他想:要知道吃这第七块饼就饱了,我何必吃前面那些,只吃这块就行了。
用漫画的形式表现既明了又有幽默感,一下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
讲“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播放电影《辽沈战役》片段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当时东北战场存在着哪几对敌我矛盾?决定整个东北战局的是哪一对矛盾?从而引出这节课要学习
的内容。
这样导入新课,方法新颖,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五、游戏导入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用游戏作为新课的开头,把一系列的概念寓于游戏情境中,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觉易学、乐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为上好新课做好铺垫。
在讲“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时,把同学们调动起来,参与小品表演,医生给病人开药方:多吃水果。
可病人的儿子给他买梨,他摇头。
买苹果,他摇头。
买橘子,他还摇头说都不是水果。
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这个人能吃到抽象的水果吗?通过同学的参与激发了学习动机,使学生亲历思维过程,加深对“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理解。
在“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教学中让一名同学扮演算命先生,通过对几名同学的预测后,提出问题:算命先生的秘密在哪里?从被骗者的思维方法角度看,算命先生屡屡得手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导之有法,导无定法。
在教学过程中,再好的导入方法,如果一
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不但起不到启思激趣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烦。
在实际的运用各种导入方法时,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导入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师设计新课导入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导入方法要简明扼要。
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环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
2.要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启发性。
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设计导入,应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实际出发,采用揭示矛盾、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方法,从生疑、质疑入手,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
3.导语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导语科学与否,要看它是否能引起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注意,是否激发了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师导入语言的设计上讲究科学性、生动性、和幽默性,使新课一开始就能够扣紧学生的心弦。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不断的创新、尝试新的导入方法,激活政治课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杜,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