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word】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精品】【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I卷选择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d oes the woman’s sister go to university every day?A. On foot.B. By underground.C. By bus.2.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used to like boating very much.B. He won’t go boating with the woman.C. He thinks it is too cold outside today.3.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this afternoon?A. Ask the man for help.B. Go for a job interview.C. Give the man some advice.4.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now how to take care of babies?A. He is going to be a brother.B. He wants to be a baby sitter.C. His wife is going to have a baby.5. How does the man expect the woman’s experience?A. Unusual.B. Exciting.C. Exhaust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精品:【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2.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4.2008年1月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
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5.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6.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7.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8.当人大量出汗时,为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①产生渴觉主动饮水②没有渴的感觉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10.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籽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B、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12.下列关于人体内某些生理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与分离均发生在内环境中B.下丘脑可通过调节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受到抗原刺激后B细胞即可进行增殖分化D.增加尿液排出量是体温调节中增加散热的重要途径13.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14.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
英语---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2017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1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Water the plants.B. Wash the car.C. Have a rest.2. Whom is the man speaking to ?A. His secretary.B. His student.C. His wife.3. What is the man doing?A. Offering help.B. Making a complaint.C. Demanding an apology.4. How much was the woman’s new bike?A. $60.B. $100.C. $160.5. What will the man do?A. Cancel the trip.B. Get to the airport at 8:00 am.C. Give John a new schedul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n will the man be busy?A. On Wednesday.B. On Saturday.C. On Sunday.7. What might the man be?A. An hourly worker.B. A secretary.C. A repairman.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铜陵市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种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
该思想()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2.“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务当其义,若四时;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恶戾,任德远刑,若阳阴;此之谓能配天.”该思想提出者是( )A.荀子 B.韩非子 C.秦始皇 D.董仲舒3.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①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
"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 )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 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D.以法治国趋势出现5.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6.唐代官员冯宿上奏:“(剑南、两川等地)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
每岁司天台(天文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此奏折的根本意图是()A.主张推广雕版印刷术 B.抑制佛教在民间的传播C.遏制商业活动的发展 D.维护思想文化的大一统7.陈寅恪说:“六朝(229~589年)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他认为虽不能详知其原因,但与宗教信仰有关.由此可知( )A.六朝人对道教的信仰具有隐秘性 B.选取与宗教相关的名字成为时尚C.儒家伦理思想对士族的影响减弱 D.儒、道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调和8.《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

铜陵市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学段)考试语文试卷命题教师:王荣美审题教师:丁美安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魄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苦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
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腐、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
精品:【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1.同学们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答案】D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意义【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破坏,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思想上,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
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里的变化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工具的进步。
2.“夫善牧民者,非以城郭也。
辅之以什,司之以伍……故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
”这一制度所起的作用是()A.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B.推动城市经济发展C.促进郡县制度的形成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说明这一制度的作用为“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因此,这一制度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提及的制度是什伍连坐制度,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该制度对于郡县制的促进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故D 项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作用【名师点睛】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顺应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合乎秦国国情。
(2)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3)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正确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而且取信于民。
(4)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斗争。
3.《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精品:【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1. 如图所示,a、b都是较轻的铝环,a环闭合,b环断开,横梁可以绕中间支点自由转动,开始时整个装置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条形磁铁插入a环时,横梁不会发生转动B. 只有当条形磁铁N极拔出铝环时,横梁才会转动C. 条形磁铁用相同方式分别插入a、b环时,两环转动情况相同D. 铝环a产生的感应电流总是阻碍铝环与磁铁间的相对运动【答案】D考点:楞次定律【名师点睛】此题是楞次定律的考查;关键是理解楞次定律的核心:“阻碍”二字:一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表现为“增反减同”;二是阻碍相对运动,表现为“来拒去留”;楞次定律是高考的热点,必须熟练掌握,认真理解.2. 如图所示是一种冶炼金属的感应炉的示意图,此种感应炉应接怎样的电源( )A. 直流低压B. 直流高压C. 低频交流电D. 高频交流电【答案】D考点:涡流现象【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掌握涡流的原理及应用;用来冶炼合金钢的真空冶炼炉,炉外有线圈,线圈中通入反复变化的电流,炉内的金属中产生涡流.涡流产生的热量使金属熔化,高频交流电的频率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大.3. 如图所示图象中不属于交流电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交流电是指电流的方向要规律性发生改变的电流,A、B、C中的电流方向有时正,有时负,且呈规律性的变化,故它们都是交流电。
而D中的电流方向均是正的,朝一个方向,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故它不属于交流电,选D。
考点:交流电【名师点睛】此题是对交流电的理解;要知道交流电是指电流的方向要规律性发生改变的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不是交流电,而电流的方向可以通过图像的位置来判断,t轴以上的为正.4. 如图的无限大的磁场中,有一个平行于磁场平面的矩形线圈abcd做下述运动,其中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运动是()A. 以bc为轴转动B. 以ab为轴转动C. 垂直纸面向内匀速运动D. 在纸面内向下运动【答案】A【解析】考点:电磁感应现象【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考查;要知道只有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或者当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可以从两个角度判断是否发生电磁感应现象.5.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两种电压的波形,其中图甲所示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表示交流电,图乙表示直流电B. 电压的有效值都是311VC. 电压的有效值图甲大于图乙D. 图甲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220sin100πt(V)【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两图中表示的电流方向都随时间变化,故都为交流电,故A错误;两种电压的最大值是311V,有效值要小于311V,故B错误;由于对应相同时刻,图甲电压比图乙电压大,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可知,图甲有效值要比图乙有效值大,故C正确;从图甲可知,E m=311V,2100/rad sTπωπ==,所以图甲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11sin100πt V,故D错误;故选C.考点:交流电的有效值、最大值、瞬时值【名师点睛】此题是对交流电的“四值”的考查;关键是理解瞬时值是指任意时刻的电压值,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和瞬时值之间的关系是U=,其他类的交流电最大值和有效值间的关系不是这个关系;注意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为交流电;6. 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它的电阻可忽略不计,D 1和D 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将电键K闭合,待灯泡亮度稳定后,再将电键K断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K闭合瞬间,D 2先亮,D 1后亮,最后两灯亮度一样B. K闭合瞬间,D 1先亮,D 2后亮,最后两灯亮度一样C. K断开时,两灯都亮一下再慢慢熄灭D. K断开时,D 2立即熄灭,D 1亮一下再慢慢熄灭【答案】D考点:自感现象【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自感现象的考查;要知道当线圈中电流变化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线圈电流增加,相当于一个瞬间电源接入电路,线圈上端是电源正极.当电流减小时,相当于一个瞬间电源,线圈下端是电源正极。
【精品】【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历史遗留下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
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
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
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
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
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
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word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6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则,B .“”是“或”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 D .已知,,,,则“”为假命题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2,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且线段的中点为,则直线的斜率为( )3、设、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在双曲线上,且,则的值等于()A.2 B. C.4 D.84、设为椭圆上一点,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为椭圆的右焦点,且,若,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5、是直线与曲线仅有一个公共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 B. C. D.7、点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是圆上一点,点的坐标为,则的最大值为()A.5 B.6 C.7 D.88、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恰好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则()A.1 B. C. D.169、若抛物线上的点到其焦点的距离是到轴距离的3倍,则等于()A. B.1 C. D.210、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过点,且离心率,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A. B. C. D.11、命题:,,命题,,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为真 B.为真C.为假 D.为真12、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为()A.2 B.1 C. D.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3、椭圆的上、下顶点分别为、,点在上且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那么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4、已知命题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命题关于的方程无实根,若“”为假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5、是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的__________条件.16、已知双曲线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17、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题型注释)18、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抛物线的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求抛物线的方程;(2)设点在抛物线上,过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不同于的两点、,若直线、分别交直线于、两点,求最小时直线的方程. Array19、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长轴长为6.(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已知过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试探究原点是否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20、已知双曲线,是上的任意点.(1)求证:点到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常数;(2)设点的坐标为,求的最小值.21、已知动点到轴的距离比它到点的距离少1.(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2)若直线与动点的轨迹交于、两点,求的面积.22、写出命题“若,则且”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参考答案1、B2、C3、A4、D5、A6、B7、D8、C9、D10、D11、B12、D13、14、15、充分不必要16、217、,18、(1);(2)当时,,此时直线方程:.19、(1);(2)见解析.20、(1)见解析;(2).21、(1);(2).22、见解析【解析】1、试题分析:的否定是,使得的否定是均有,故正确;”是“或”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根据否命题的定义可知原命题的否命题为:若,则,故正确;命题显然正确,比如,命题显然也正确,那么显然是假命题,故“”为假命题.考点:简易逻辑.2、试题分析: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四个顶点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所以,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因为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且线段的中点为,所以设,则,又因为,两式相减,所以,所以直线的斜率为,故选C.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3、由已知及双曲线定义可知,,即,所以(*),又,可知,则,代入(*)式,得.4、设椭圆的左焦点为,所以,根据对称性可知,,所以①,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所以,所以,所以代入①,即,因为,,所以,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的定义,对称性和平面几何性质,以及离心率的求法,综合性较强,本题的难点是如何将离心率用角来表示,根据图象,若有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也应作出点到作焦点的距离,这样再看几何图形,就将放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解决问题.5、联立方程,整理为,当时,时,有1个解,即有一个公共点,若时,,所以当直线与曲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或,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属于基础题型,当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包含直线与双曲线相切,直线与渐近线平行,都是只有一个交点,那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得到关于的二次方程的形式,若,方程是否只有一个交点,此时是与渐近线平行,若,此时是直线与双曲线相切.6、,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其真子集,所以只有满足条件,故选B.7、设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所以的最大值,即求的最大值,而的最大值是,所以,故选D.8、双曲线,所以,所以焦点坐标是,即,解得,故选C.9、根据焦半径公式,所以,解得,代入抛物线方程,解得,故选D.10、根据条件可得,所以,所以椭圆方程是,故选D.11、当时,,所以正确;,所以,,所以命题不正确,所以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可得为真,故选B.12、,,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故选D.13、由椭圆方程可知,设,则,,所以,由点在上得,又,所以,故填.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简单几何性质以及直线斜率,属于中档题.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设点,求直线斜率,根据点在椭圆上,可求出两直线斜率之积是定值,从而当一直线斜率在某范围内变化时,可求另一斜率的变化范围,本题关键需要探求出两斜率之积是常数.14、试题分析:分别求出命题为真时的取值范围,并且由复合命题的真假可知,真假或假真,分两种情况求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解得:,∴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若关于的方程无实根,则判别式,即,得,若“”为假命题,“”为真命题,则、为一个真命题,一个假命题,若真假,则,此时无解,若假真,则,得.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5、若函数是单调递增函数,当时,是单调递增函数,若,解得,综上,若函数在上是单调递增,即,所以是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填:充分不必要.【点睛】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一般来说,判断充分必要条件,需根据定义,若,那么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同时,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则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若命题是以集合形式给出,,若,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同时,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则互为充分必要条件,有时也可以利用四种命题中互为逆否命题等价性,例如,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6、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即,那么,故填:2.17、特称命题的否定是“”.18、试题分析:(1)焦点,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求抛物线方程;(2)设直线的方程为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再求直线的方程,得到点的坐标,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两点间距离,求最值.试题解析:(1)抛物线的焦点为,,得,或(舍去)∴抛物线的方程为.(2)点在抛物线上,∴,得,设直线为,,,由得,;∴,,,由,得,同理;∴;∴当时,,此时直线方程:.【点睛】本题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是一道难题.解答此类题目,确定抛物线(圆锥曲线)方程是基础,通过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圆锥曲线)方程的方程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目标函数”的解析式,应用确定函数最值的方法---如二次函数的性质、基本不等式、导数等求解.本题易错点是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错漏百出..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19、试题分析:(1)根据,焦点在轴得到椭圆方程;(2)直线的方程为与椭圆方程练了练,若满足条件,有,代入根与系数的关系,看是否满足.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得:,,所以,∴椭圆方程为.(2)设,,直线的方程为,由得:,则,,∴,∴原点不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椭圆方程,以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利用的关系,确定椭圆(圆锥曲线)方程是基础,本题的难点是如何将几何关系转化为坐标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圆锥曲线)方程的方程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目标函数”的解析式.20、试题分析:(1)设,写出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利用点在双曲线上化简,得到常数;(2),根据化简,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小值.试题解析:(1)设,到两准线的距离记为、,∵两准线为,,∴,又∵点在曲线上,∴,得(常数)即点到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2)设,由平面内两点距离公式得,,∵,可得,∴,又∵点在双曲线上,满足,∴当时,有最小值,.21、试题分析:(1)转化为动点到的距离和倒定点的距离相等,即点是以为焦点的抛物线;(2)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弦长公式,再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求面积.试题解析:(1)由题意知动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顶点为坐标原点的抛物线,所以点轨迹方程为.(2)设,,由方程组,消去得:,,所以,.22、试题分析:原命题是“若则”,逆命题是“若则”,否命题是“若则”,逆否命题是“若则”,互为逆否命题的命题是同真同假.试题解析:∵原命题是“若,则且”,∴它的逆命题是:若且,则,是真命题;否命题是:若,则或,是真命题;逆否命题是:若或,则,是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