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调试疑难问题汇总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中常见问题和改进建议探讨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中常见问题和改进建议探讨一、常见问题1.制冷效果差问题点分析:制冷效果差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设备自身的原因引起,例如设备的制冷量不足等;也可能是由于对空调清洗的不够彻底所引起的。
改进建议:对于这种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检查一下设备的制冷量是否符合标准,如果没有达到标准,需要更换新的设备或者在线加注冷媒。
同时,对于清洗方面,我们需要做到更加细致,完整地清洗空调系统,这样才能够避免问题的发生。
2.噪音大问题点分析:噪音大的情况一般是由于空调杂质、零件摩擦、设备老化等因素所引起的。
改进建议:对于这种问题,我们需要检查一下空调的通风口、过滤网等位置是否存在杂质,需要及时清除。
同时还需要检查设备的零件,如果存在摩擦、老化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3.异味问题点分析:异味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设备内部存在污垢、霉变,或者由于空气污染所引起的。
改进建议:对于这种问题,清洗是最关键的一步。
清洗空调时需要更加细致,特别是内部部件,一定要注意清理。
另外,选择一些环保的清洁剂也是非常关键的。
4.缺氟问题点分析:缺氟是指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量不足,造成制冷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改进建议:对于这种问题,需要及时加注制冷剂,并配合调试工作,使其恢复正常的制冷效果。
二、改进建议1.提高清洗水平对于净化空调系统的调试工作来说,清洗是最重要的一步。
清洗不彻底、不细致,容易引起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提高清洗工作的水平,细致认真地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避免出现问题。
2.加强设备维护设备的维护有时比清洗还要重要。
对于空调系统调试工作中,我们建议加强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避免仪器老化等问题的发生。
3.注意原材料的选择调试空调系统需要使用到一些化学品、清洁剂等原材料。
因此,我们也建议注意选择环保的原材料,以便净化空气和环境,避免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总之,在空调系统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针对常见问题,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设备调试中存在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设备调试中存在的障碍及解决方案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障碍以及解决方案,以帮助您更好地完成设备调试工作。
障碍一:设备连接问题有时在设备调试时,我们可能会遇到设备无法正确连接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驱动不完整或不兼容导致的。
解决方案:首先,确保设备驱动已经正确安装,并且是最新版本。
其次,检查设备的连接线是否正常,尝试更换连接线。
此外,也可以尝试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进行设备连接以排除计算机系统的问题。
障碍二:设备功能异常有时候,设备在调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功能异常的情况。
例如,设备无法启动、功能按钮不响应等。
解决方案:首先,检查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确保电池或电力供应正常。
其次,检查设备的设置是否正确,例如功能按钮的设置是否正确。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以尝试使用设备的故障排除指南或联系设备制造商寻求帮助。
障碍三:设备软件问题有时候,在设备调试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设备软件出现问题的情况。
例如,设备驱动程序无法正常安装、软件界面无法打开等。
解决方案:首先,确保您使用的设备软件与设备兼容,并且是最新的版本。
如果设备驱动程序无法正常安装,可以尝试从设备制造商的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
如果软件界面无法打开,可以尝试重新安装软件或者联系设备制造商进行咨询。
障碍四:设备故障偶尔,在设备调试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设备故障的情况。
例如,设备出现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等问题。
解决方案:在遇到设备故障时,首先尝试重新启动设备,看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工作。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以参考设备的用户手册或故障排除指南。
如果设备仍然无法正常工作,建议联系设备制造商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总结:设备调试中的障碍有很多种,但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检查设备连接、设备功能、设备软件以及设备自身是否故障来解决。
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建议联系设备制造商寻求专业的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提供的解决方案对您在设备调试中有所帮助。
工作设备调试不当问题及整改措施

工作设备调试不当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工作环境中,设备调试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影响着工作效率和质量。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工作设备调试不当问题经常出现,给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本文将探讨工作设备调试不当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问题分析1.1 设备调试不符合规范设备调试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可能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没有掌握设备调试的正确方法,致使调试过程出现错误。
1.2 设备故障未及时发现工作设备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但由于缺乏定期的检修和维护,故障往往未能及时发现。
这样不仅会造成工作中断,还会对设备本身造成损害。
1.3 设备调试记录不完整设备调试过程中,应该有详尽的记录,包括操作细节和结果等。
然而,有些员工可能忽视了这个环节,导致调试结果无法进行及时评估和分析。
二、整改措施2.1 提供专业培训为了解决设备调试不符合规范的问题,公司可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
通过培训,员工将了解到设备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提高其工作技能,避免错误操作。
2.2 建立设备故障检修制度为了解决设备故障未及时发现的问题,公司应该建立定期的设备检修制度。
通过定期检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工作中的意外情况。
2.3 加强设备调试记录管理为了解决设备调试记录不完整的问题,公司可以加强对记录的管理。
这包括设立统一的调试记录表格,要求员工在调试过程中做好记录,并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4 定期评估设备调试效果公司应该建立定期的设备调试效果评估制度,对设备调试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现设备调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5 加强沟通与协作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员工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与协作。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避免因个人原因导致的设备调试问题。
三、结论通过以上的整改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工作设备调试不当的问题。
调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调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一、 正确的调试方法1. 排除故障的一般步骤是先检查硬件再检查软件,首先应该检查硬件的线路是否连接完好(如:连线是否插紧有无松动,以及连线接法是否符合产品要求等);然后检查程序和软件方面的问题。
2. 在调试之前的准备要充分,比如:对项目中的设备(品牌、型号、协议以及接线方法等)要充分掌握。
尽量在现场外就能完成,这样会节省调试时间。
3. 串口设备的控制容易出现问题,正确调试串口设备要检查协议是否一致,控制线的接序是否正确(快思聪主机串口2是接收R/3是发送T/5是接地G),控制代码的表示是否正确。
二、 关于触摸屏的常见问题1. TPS-12、TPMC-10触摸屏无法跟主机通讯,快思聪主机Firmware版本太低,不支持最新的触摸屏,需更新主机Firmware;2. 传送ST-1550C的时候出现“Xmodem Fail”,原因是触摸屏界面程序存放在中文目录下,需要将路径改为英文(新的产品设备将会支持中文路径);3. STXI-1700C的操作,时行时不行,原因是接收器STRFGWXI的摆放位置不好,或者因为与STXI-1700C中间的阻隔物太多;4. CT-1000触摸屏无法跟主机通讯,但是可以传送界面,原因是程序设置问题,程序中把CT-1000“Comment Out注释”了;5. TPS-4000上传触摸屏程序后出现触摸屏反复启动,电脑提示触摸屏启动失败。
查找原因发现跟一个图形按钮的摆放位置有关,将界面中的一个按钮移到其它位置竞发现一切正常。
这与触摸屏firmware版本过低有关。
升级firmware后一切正常;6. 调试TPMC-10的时候无法与主机通讯。
经过查找发现TPMC-10的IPID、IP地址和受控主机的IP都设置正确。
无线网络能自动获取IP。
最后在主机程序中发现TMPC-10的网络模块的IP是一个固定的IP地址。
后来改为127.0.0.1后故障排除。
小结:在调试TPMC-10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主机的中的TPMC-10网络模块的IP地址使用127.0.0.1。
调试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调试过程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调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用于查找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
然而,在调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下面将讨论一些常见的调试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编译错误:编译错误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编译器无法正确解析代码时,会产生编译错误。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语法错误、缺少的依赖项以及命名冲突等。
编译器通常会提供错误消息和行号,有助于定位问题所在。
2. 运行时错误:运行时错误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常见的运行时错误包括空指针引用、数组越界和除以零等。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调试器逐行跟踪程序执行过程、检查变量的值和程序流程等。
调试器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定位错误发生的位置和原因。
3. 逻辑错误:逻辑错误是代码中的错误逻辑或算法导致程序运行不正确的问题。
解决方法包括仔细检查代码逻辑、使用调试器观察变量值和程序流程、添加日志输出等。
通过仔细分析代码,可以找到导致逻辑错误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复。
4. 环境配置问题:有时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与环境配置有关。
例如,缺少必要的库文件或配置不正确。
解决方法包括仔细检查环境配置、确保所需的库文件已正确安装和链接等。
5. 多线程问题:多线程编程中的问题可能难以调试,因为线程之间的交互和竞态条件可能导致不确定的结果。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调试器观察线程的执行和相互作用、添加同步机制以避免竞态条件等。
6. 调试工具问题:有时候调试工具本身可能出现问题,例如崩溃或无法正常启动。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安装或升级调试工具、查找并修复相关错误报告等。
总结来说,在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要耐心和仔细地分析代码和错误信息,使用适当的调试技术和工具来定位和解决问题。
同时,编写可调试性强的代码和添加适当的日志输出也是预防和解决调试问题的有效手段。
代码调试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代码调试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代码调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进行代码调试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包括逻辑错误、运行错误、性能问题等。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常见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代码调试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逻辑错误:逻辑错误是指代码的逻辑不符合预期,导致程序运行结果不正确。
解决逻辑错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仔细分析代码:通过仔细分析代码,尤其是涉及到计算逻辑的地方,找出可能产生错误的地方。
可以使用打印输出语句、断点调试等方法检查程序运行时的变量值和控制流程。
-运行边界条件测试:通过运行边界条件测试用例,检查代码是否正确处理各种边界情况。
这些边界条件可以包括输入的最大值、最小值、边界值、特殊字符等。
-使用断言进行检查:在代码中使用断言语句,对程序中的特定条件进行检查。
如果断言条件不满足,则会抛出异常或者显示错误信息,帮助我们定位问题所在。
2.运行错误:运行错误是指代码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错误,包括异常、崩溃、死循环等。
解决运行错误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异常处理:在代码中使用try-catch语句,对可能出现异常的地方进行保护。
通过捕获异常,并分析异常堆栈信息,可以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日志记录:在代码中使用日志记录系统,将程序在运行时的各种信息记录下来。
当程序出现错误时,可以查看日志,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
-增加调试信息:在代码中增加调试信息输出,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程序的运行状态,从而快速定位错误所在的位置。
3.性能问题:性能问题是指代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性能瓶颈,导致程序运行速度慢或者资源消耗过多。
解决性能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分析算法复杂度:通过分析代码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找出造成性能问题的主要原因。
可以考虑优化算法,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内存消耗。
-使用性能分析工具:使用性能分析工具来监测程序的运行情况和性能指标。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中常见问题和改进建议探讨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中常见问题和改进建议探讨净化空调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甚至导致空气净化效果达不到预期。
对于净化空调系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调试和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净化空调系统调试中常见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空气流量不均匀的问题在净化空调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空气流量不均匀的问题,表现为某些区域的空气流量大,而其他区域的空气流量小,这种情况会导致空气净化效果不理想。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管道设计不合理、过滤器堵塞、送风口设计不当等。
针对空气流量不均匀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改进措施:1.管道设计合理:在设计净化空调系统的管道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区域的通风需求,合理设计管道布局,确保空气流量均匀分布。
2.定期清洗过滤器:过滤器是净化空调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件,如果过滤器堵塞,会直接影响空气流通。
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器是非常重要的。
3.优化送风口设计:对于某些区域的送风口设计不当的情况,可以考虑调整送风口的位置和朝向,使得空气流量更加均匀。
二、噪音过大的问题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噪音过大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用户的舒适感,还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干扰。
导致噪音过大的原因可能有空调设备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安装位置选择不当或者安装不规范所致。
1.选择低噪音设备:在选择净化空调设备时,应该尽量选择低噪音的设备,这样可以减少噪音对用户的影响。
2.合理安装位置:在安装净化空调设备时,应该选择远离人员密集区域的位置,避免噪音对人员的影响。
3.规范安装操作:在安装净化空调设备时,应该按照设备的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安装位置和方式符合要求,减少噪音产生。
三、能效低的问题净化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能效低,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还会导致空气净化效果不尽人意。
能效低可能是由于设备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运行方式不当或者设计不合理所致。
调试过程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5.2调试过程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在调试的过程中,一开始时比较正常,很容易就检测到了 TP1和 TP2的波形。
但是,当用示波器显示 TP3的时候就发现没有波形。
之后的 TP4~TP7也一样没有波形。
经过检测, 我们发现稳压管两端电压居然高于 5V ,正常应该在 3.6V 左右,于是我们找老师换了一个新的稳压管。
但换上新的稳压管后还是测不出波形。
我们又从新检测其他所有器件,后来发现, 在 V2的基极是有波形的,而到 V3的基极就没有波形了,而同支路的其他各点电压都正常。
所以,我们决定,将 V2元件拆下来进行检验。
果然,检验后发现原来这个二极管的放大倍数很小,并不满足要求。
于是,换来新管,进行更换。
更换后,检测 TP3,示波器上显示出波形,但那却是不正确的,这让我们挺沮丧。
光检测就花了我们大量时间,后来决定把一些器件拆下来重新焊接过,用万用表再检测一下元件, 而且可以避免出现虚焊等情况, 重新焊接后用二极管档检测了所有元件的每个脚与电路板都是道通,依然无法检测出波形。
信心再次大受打击。
这时我们又接上电路重新再一次全面检查,这一次我们发现稳压管两端的电压竟然接近零, 估计是被击穿了, 我们马上找了老师再次换上新的稳压管并检查了一遍, 这次稳压管的电压 3.5V ,是正确的数字,于是我们再次接上示波器,检测了 TP3的波形。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 这次示波器现实出了正确的波形并且很完美。
接下去的 TP4-TP7都能显示出正确的结果。
6实训的收获体会上个星期, 我们电力 4班在在工学二号馆 512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电力电子技能实训。
经过这次实训,我既学会了怎样用 PROTEL 软件设计电子电路的布局和连接,又加深了对电路板的焊接技术和示波器应用的熟悉, 而且还懂得怎么去选用合理的元件。
从中, 我也达到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观念的目的。
而最重要的是,从这次实训我与队友的配合中, 我懂得了团队精神很重要,两个人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DLC的关键参数含义?计算原理?通常调试方法,和GAMA曲线的配合方法?那些场景的图片容易观看效果?
图1
RE:
如上图1,。
调试用到的关键参数有:
Static Curves共有3条曲线,Curve1是基本曲线,一般拉45度直线即可;Curve2a是高亮曲线,一般往下压(一般动170以下部分);Curve2b是低亮曲线,一般往上拉(一般动155以下部分)。
Dynamic Curves是根据当前画面的情况经过计算完后的曲线。
Histogram Data Report的参数:
Min value: 当前画面的最小亮度;
Max value: 当前画面的最大亮度;
Average value: 当前画面的平均亮度;
1~16: 4, 180, 2301。
17~32: 377, 614。
表示把256灰阶分成32段,每段8节,4,180,2301这些数字表示当前画面落在该段的点的数量;
Pure_Image_Mode: 表示纯色的DLC模式,一般用LINEAR_CURVE;
Lumi_Limit: 表示Dynamic Curves高亮部分的DLC限制。
有0-4 Level,0表示不限制,4-Level 表示从高亮255往下4个点不做DLC处理,即保持45度直线状态;
L.L.U: Dynamic Curves的低亮部分往上拉的范围;
L.L.D: Dynamic Curves的低亮部分往下压的范围;
L.H.U: Dynamic Curves的高亮部分往上拉的范围;
L.H.D: Dynamic Curves的高亮部分往下压的范围;
S.L.U, S.L.D, S.H.U, S.H.D: 分别对应L.L.U, L.L.D, L.H.U, L.H.D的增益,相当于倍乘系数;YavgThres.L: 低亮的门限值,一般在0-40之间;
YavgThres.H: 高亮的门限值,一般取128;
DLC计算的原理:
DLC算法通过对当前画面取点(通过Histogram Data Report),得到平均亮度Average value,然后比较平均亮度和门限值的大小关系:
如果平均值< YavgThres.L, Curve2=Curve2b;
如果平均值> YavgThres.H, Curve2=Curve2a;
如果平均值在YavgThres.L和YavgThres.H之间, 根据离那个值近就占的权重大的原则,按一定的权重叠加计算得到Curve2值;
Dynamic Curves就是Curve1和Curve2的相加,再加上内部还有一条曲线(芯片默认的)的影响,和L.L.U(D), L.H.U(D)的共同作用下得到的曲线。
当前画面DLC的作用就是通过该曲线来作用的;
通常的调试方法:
一般来说,DLC曲线可以用以前调试OK的曲线,但是与某些屏配合或者参考某些样机调试时,需要调试DLC曲线。
根据经验,调试时可以先把Curve2a,Curve2b的值Reset,看芯片内部的曲线状态是什么样的,清楚了后再调试Curve2a,Curve2b的曲线,Curve2a 一般往下压(一般动170以下部分),Curve2b一般往上拉(一般动155以下部分),注意Curve2a 的低阶的第1个点一般不压太多,Curve2b的低阶第1个点一般不提太多。
L.L.U(D), L.H.U(D)的值也可以适当调试,用于限定动态曲线上拉或下压的范围。
如果高亮部分某些阶不需要做DLC处理,可以设定Lumi_Limit的值;
一些测试画面:
如BOOK1里的雪地松树,弹钢琴,船画面,水煮叶子画面等都可以;
2.在调试VIF_PEAKING方面时,调TV下的重影与清淅度兼顾时不好把握,每个参数的具体含义?是否有什么副作用?
图 2
RE:
Pre-Defined定义的是VIF Peaking的强弱;
User Control定义的是Freq: BPF的频带宽度;Gain: 增益;Sharpness: 清晰度大小;
当遇到TV下的圆图,狮子头图有重影,可以适当调节这些参数。
建议尽量调节Pre-Defined
的值,不要轻易调节User Control。
调节了User Control的值后,需要确认清晰度会不会影
响太多,Color burst的幅度会不会变化太多,不建议大改动。
3. SCALER里的处理影响清晰度的有:PREFILTER, HSD_Y, HSD_C, SRAM1,SRAM2,HSP,
VSP分别是什么含义?具体怎么调试?
RE:
PREFILTER:信号进Memory前的FILTER, 值越大表示高频细节越多;
HSD_Y, HSD_C:Y, C信号的水平方向SCALING DOWN,进Memory前的处理;
VSD: 垂直方向SCALING DOWN,进Memory前的处理;
HSD, VSD一般不调试,用PQ表默认的。
HSD用ALLPASS1X表示不做SCALING DOWN。
SRAM1是过Memory后的垂直方向的SCALING DOWN参数,值越大表示高频细节越多;
SRAM2是过Memory后的水平方向的SCALING DOWN,值越大表示高频细节越多;
HSP调用SRAM2的参数,VSP调用SRAM1的参数,调用时要注意对应关系,如4T, 6T
要对应;
一般只调试HSP, VSP,更改要慎重,最好与MSTAR沟通再更改;
4. HDMI_444_PC_Hup_Vup, HDMI_422_PC_Hup_Vup, DVI_Dsub_HDMI_RGB_PC_Hup_Vup,的信号格式区别?
RE:
HDMI_444_PC_Hup_Vup, HDMI_422_PC_Hup_Vup是HDMI的PC MODE格式信号,
分YUV444,YUV422格式,DVI_Dsub_HDMI_RGB_PC_Hup_Vup是DVI信号和HDMI的
PC MODE的RGB格式信号,和PC信号,这几种格式信号与普通的HDMI信号的区别是
不做效果处理,如DLC,PEAKING,DNR等都是OFF的;
5. ATV弱信号,有时噪点带彩色较明显,怎么处理?
RE:
BK367F: ACC maximum gain. 默认为1F, 可调小;
BK1820的BIT7,BK1843改为68,78;
还可以将COMB里的色饱和度降低,SCALER里的色饱和度提高;
6. FCC调试方法?
RE:
颜色的调试步骤一般是IHC,ICC,IBC--ÆFCC--Æ矩阵;
FCC调试的是7种基本颜色以外颜色,即过渡色;
T1-T8分别对应不通的颜色,如:T1->肤色;T4->蓝色;T5->绿色;
BK1851的BIT0,是DEBUG MODE,可以框住屏幕上要调试的颜色;
7. 某些屏水印严重, 一般是怎样的处理步骤?怎么样通过BYPASS各段信号流程的方式排
除是芯片的影响?判定是屏的问题?
RE:
压GAMA,对亮阶的水印有用;上抬GAMA,对暗阶水印;
LVDS的6BIT, 8BIT选择, TI模式等;
开DITHER, BK1038的BIT7,BK247E的BIT0-2;
某些颜色上的水印,可以通过将色调调偏避开;
注意ICC,IBC,IHC的值都不要偏离默认值太大;
8. 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进3D COMB的方法和原理?
RE:
对3D COMB芯片,静止图像肯定是进3D的,但是运动图像是2D处理的;
COMB相关的一些寄存器DEBUG:
BK3631,32->Y THRESHOLD, BK3633,34->C THRESHOLD;
强制进3D, BK3631,32,33,34写FF,BK3610->0X17;
进2D, BK3631,32,33,34写00,BK3610->0X12;
BK3655,56:3D的快慢,稳定。
某些非标台2D,3D进出不稳定的可以调整;
9. POSTCCS, POSTCCS_SMOOTH, MADI,EODI相关,FILM, FILM32相关的含义?RE:
POSTCCS:对高频信号的串色有作用,BK0598,BK05A9;
POSTCCS_SMOOTH一般不调试;
MADI: 降带宽调试。
降带宽会影响图像的细节。
如:25_4R, 表示信号格式为10BIT 的Y, U和V合起来也是10BIT, 再加上4BIT的MOTION;
24_4R, 表示信号格式为8BIT 的Y, U和V合起来也是8BIT, 再加上4BIT的MOTION;
所以25_4R比24-4R图像细节好;
EODI: DEINTERLACE相关。
如红旗飘扬画面,一般不调试;
FILM,FILM32:TV不开,隔行信号才开;
一些运动画面差线,可以开关FILM试下;
如:FILM关掉,看十字线运动画面,有闪烁;
有些误进的话,也会导致差线;
10. MCNR的作用?
RE:
MST6M48,MSD318等后续的高端芯片,有该功能,MSD306,9没有;
这是对DNR的一个补充,同时起作用,但只在SD信号下开,因为开强了会引起拖影;
所以MST6M48的DNR效果要比MSD306,9好;
11. 在PQ表里增加行,增加列的注意事项?
RE:
直接添加即可;
ANDY.ZHU
201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