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博物馆市场化运作及启示(PPT 46张)
博物馆经典PPT (1)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 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 该馆成立于1753年,于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对 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 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 五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许多文物 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 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大英博物馆拥 有藏品800多万件 。由于空间限制,有99% 的藏 品未能公开展出。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埃及、巴比伦、亚洲、欧洲、 非洲、美洲前哥伦布时期和新几内亚等各地艺术珍 品330余万件。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 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 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 和乐器。 博物馆不仅展出绘画和雕刻,还展出花毯、乐器、 服装以及装饰品。五大展厅分别是:欧洲绘画、美 国绘画、原始艺术、中世纪绘画和埃及古董。
Tips:
1.去卢浮宫之前可在网上预定好卢浮宫的门票 2.因卢浮宫内藏品无数,可先从网络了解一下有 针对性的参观。 3.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对所有游客免门票。开放 时间:09:00到18:00,星期三到星期五时, 到21:45才会结束。每周二休息,此外,1月1日、 5月1日、8月15日、12月25日等公共假日也不对 外开放。
美轮美奂的维纳斯雕像是卢浮宫最为珍贵的 希腊艺术品,雕像足有2米高,你会发现从 每个角度看都会很美,半裸的女神性感又含 蓄,所以德国作家亨利·埃纳称她为“最漂亮 的女人”。
冬宫是俄罗斯著名的皇宫,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该宫由著名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正如人类历 史上其它著名的宫殿一样,该宫殿自从建成以来一直备受劫难。冬宫初建于1754至1762年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 至1839年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次遭到破坏,战后被精心修复。宫殿共有三层,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 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四角形的建筑宫殿里面有内院,三个方向分别朝向皇宫广场、海军指挥部、涅瓦河,第四面连接小埃尔米塔日宫殿。
西方博物馆研究报告

西方博物馆研究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研究分析西方博物馆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在文化传承与教育上的作用。
通过对西方博物馆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博物馆在世界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对于人们学习和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重要作用。
2. 西方博物馆的历史发展西方博物馆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发展过程。
最早的博物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这些早期的博物馆主要是以展示收藏的艺术品和珍奇物品为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为承载着社会、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机构。
18世纪的启蒙时代,伴随着科学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博物馆逐渐成为知识普及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19世纪是西方博物馆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众多重要的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相继成立,并积极举办大型展览和学术研讨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和学者。
20世纪以来,西方博物馆不仅扩大了其藏品的范围和规模,还开始重视展览设计和教育推广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和学习者。
当代的西方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与观众互动的体验式展览,以及举办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使得博物馆成为人们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3. 西方博物馆的特点西方博物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3.1 多样的藏品西方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文物和科学实物等多种类型的藏品。
这些藏品不仅具有艺术上的欣赏价值,还承载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使得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窗口。
3.2 先进的展览设计西方博物馆在展览设计上注重观众的体验感受。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博物馆能够创造出更加沉浸式的观展环境,使观众能够与展品进行互动,增加参观的乐趣和教育价值。
3.3 教育推广活动西方博物馆重视教育推广活动的开展。
除了常规的展览之外,博物馆还举办讲座、教育训练、工作坊等各类活动,以开拓观众的知识面和提供更深入的学习机会。
3.4 社会参与与合作西方博物馆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互动。
走进博物馆.ppt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建立时间:1872年 特色之处:充满争议 原景重
现
在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纽约中央公园前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这里仅画廊就有200多个,藏有36万多件各类文物 和艺术品。不过,关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建筑,一直以来存在着争议, 有人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建筑没有体现出美国人自由灵活的创造性, 反而采用高台阶、大廊柱的哥特式大气建筑,从外表上看,似乎和任何 一座欧洲博物馆一样,毫无美国的特色。尽管如此,纽约大都会艺术博 物馆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几乎所有到纽约的人都会到博物馆中去看看。
冬宫广场
冬宫里陈列的彼得大帝曾乘坐的马车
夕 阳 下 的 冬 宫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建立时间:19世纪下半叶 特色之处:欧洲名画收藏丰富 年代久远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Kunst historisches Museum)坐落在维也纳环城大街边, 与霍夫堡皇宫相对。据历史考证,大约在1871~1891年间,这两座辉煌的 博物馆建筑逐渐建成,成为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和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的 馆址。而两座博物馆之间的广场是为了纪念奥地利唯一的女皇帝——玛丽
外,西安的韩森寨唐墓,西安的鲜于庭诲墓也出
驼
土一件。这件三彩器在骆驼背上搭一圆垫,上架
俑
平台,铺菱形方格毯。七个汉族男乐佣奏乐,中
唐
间站立的男佣在翩翩起舞。
故宫博物院藏 高19.9厘米 口径6.9厘米 平 口,短直颈,丰肩,圆腹,下腹弧线内收, 裹圈足,以刻花为饰,腹部牡丹花四朵, 枝茎缠连,花叶丰茂,花朵盛开,胫部辅 以双层莲瓣纹。以匀润的青釉覆罩,生机 勃勃,春意盎然。耀州窑刻花青瓷,以盘、 碗器皿居多,瓶器较少,此瓶造型端庄秀 丽,装饰构图饱满,布局得体,线纹流畅, 刻绫处积釉色深,使花纹突起,有浅浮雕 的美,是罐瓷中的精品。
博物馆学笔记: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

博物馆学笔记: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第一章(二)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一、16—18世纪欧美博物馆学①1565年,比利时人昆齐贝在慕尼黑出版的《题铭》论述了收藏的性质与分类,被认为是最早的博物馆收藏登录册和最早的博物馆学论文。
②法国人鲍雷尔在1649年出版了藏品目录,该目录因同时包括了当时欧洲各主要城市的重要珍奇收藏室名录而成为17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目录。
③1727年,德国人尼克利乌斯在莱比锡出版了一部名为《博物馆实务》的著作。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藏品的分类、展示等问题,也已认识到博物馆具有与图书馆一样的知识价值。
二、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博物馆学(一)欧洲地区①福拉瓦主张的博物馆面向公众教育的“新博物馆理念”,为博物馆界创立了新的基本理念。
②默里的《博物馆的历史与利用》被认为是英语世界中首部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博物馆研究著作。
③一些专门的学术刊物如英国《博物馆杂志》、德国《博物馆学》的出现,扩大了博物馆学研究的专业园地。
(二)北美地区①乔治·布朗·古德被认为是19世纪晚期最有创新性的博物馆思想家之一。
他的《博物馆历史与历史博物馆》《未来的博物馆》和《博物馆管理原则》等系列论述,已经成为博物馆学的经典。
他提出的“博物馆是活思想摇篮”等主张,影响深远。
②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的成立和《博物馆新闻》等刊物的创刊,对博物馆学研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其他地区①在亚洲等地,对于博物馆的关注和研究是在现代博物馆观念传播和实践推进中逐步展开的。
在日本幕府末期,海外使节团、留学生等,通过日记、见闻录、报告等形式,对西方博物馆设施进行了记录、描述,认识到博馆“启增人之智巧技艺"等作用。
②从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步明确了现代博物馆概念,突出了以教育为目的的宗旨,但这一时期更多的研究仍然集中于博物馆的机构与组织。
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博物馆学(一)西欧地区在西欧地区,一些新的学术刊物像《瑞典博物馆》(1932) 等陆续创刊,进一步扩大了博物馆学信息交流的园地。
国外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案例分析

国外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案例分析在国外,有不少的文创产品发展极为迅速,而博物馆不再只把文物当为主角,逐渐注重发展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怀,增加人们的参观体验,同时还增加文创产品营销。
众多消费者对于博物馆早期的认知是,它是收录与国家重要历史文物的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博物馆文创产品也渐渐兴起,在品牌营销方面也给予自身的国家带来促进作用。
在西方博物馆,衍生品商店一般会设在大门口的显眼位置,而且不止一处,满足沿不同路线参观的观众需要。
统计数字称,小部分的观众会在博物馆内购物,大部分则在位于参观路线末端的商店里选购。
比如说,大都会、卢浮宫等所有大的美术馆或博物馆,都有专门的衍生品开发的部门,制作一些衍生的明信片、纪念品,也包括高端的复制品。
卢浮宫有古典风格衍生品,奥赛美术馆有现代主义风格的衍生品,蓬皮杜也有跟自己风格相近的衍生品,这些衍生品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人的需求。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年的艺术衍生品销售金额高达几亿美金,占其全部收入的80%,总计开发的衍生品数量多达2万余种,比如依照数幅名画里人物所戴的项链样式,就能开发出一个女性饰品系列。
大英博物馆的小黄鸭遇上斯芬克司,英国文化往往给人一种正统古板的感觉。
大英博物馆也理应如此,不过实际上大英博物馆“卖萌”的文创产品营销也有一套。
小黄鸭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可能国人不甚了解。
英国家庭的浴缸里,往往漂着几只橡皮小黄鸭,它因此成为承载英国人童年记忆的符号。
1970年歌手吉姆·汉森创作了一首流行歌曲《小黄鸭》,小黄鸭从此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元素,英国自有的文化也不能落下,于是便有了身披各国特色服饰的小黄鸭。
大英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还推出了一套小黄鸭纪念品,萌萌的鸭子们或装扮成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司、或身披古罗马战士或者维京海盗的铠甲、或头戴印第安人的羽毛头饰。
通过深得英国人喜爱的小黄鸭,来展示大英博物馆包罗万象的收藏品,博物馆文创产品就如此带动文创产品营销不断发展。
博物馆展示设计PPT课件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 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 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 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 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 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 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 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 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 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 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 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 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 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 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 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 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 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 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 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 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 展的方向。
独特的色调与采光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 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 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 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 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 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 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 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 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 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 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 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 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的卢浮宫,
标志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 时代。
现代博物馆发展变化
收藏标本.珍品或艺术的场所—更注重与 社会的关系,强调社会功能
国际博物馆日培训课件PPT

17
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是具有中国 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 点的综合性的自然科学技 术博物馆。
科技馆分为11个风格各异的主题展区、4个高 科技特种影院、3个古今中外科学家及其足迹 的艺术长廊、2个主题特展和若干个临时展厅。
• 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 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
• 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20
泰特现代艺术馆
• 泰特现代艺术馆位于伦敦,是英国国家国际现代艺术博 物馆,并设有泰德不列颠、泰特利物浦、泰特圣艾伍兹 及泰特在线,合称“泰特”。
LOGO HERE
国际博物馆日
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
Speaker name and title
10
全
球第 三
大章
博
物
馆
细
说第 博二 物章
馆
纪
念第 日一 由章
来
2
国际博物馆日定于每年的五 月十八日,是由国际博物馆 协会(ICOM)发起创立的。
纪 念 日 的 由 来
3
纪念日由来
• 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 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 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 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 艺术馆专门收藏20世纪现代艺术,如毕加索、马蒂斯、 安迪瓦豪、蒙德里安、达利等艺术家的作品皆有收藏。
21
美国国家美术馆
• 美国国家美术馆,由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组成,由著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设计。 • 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一座在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 • 它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丰富的美术馆之一。 • 这座艺术品宝库收藏着欧洲中世纪到现代、美国殖民时代到现代的艺术品大约有4万多件。
博物馆学理论与实务之二西方博物馆的历史 ppt课件

三、近代博物馆的出现
1、背景
14~16世纪,欧洲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 史之中,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中,收藏珍品的文化现象进一步发展 起来,大批希腊著作的手抄本和从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 代雕塑等艺术珍品,在欧洲人面前重现了古代文明的光彩, 引发了在新的达官富贾、新生地主中收藏和欣赏古董的热潮, 收藏珍品的文化现象从皇室、教会普及到了新兴市民阶级。 据说,当时德、意、法、荷兰四国收藏家多达千余家。这些 私人藏品以后多为博物馆收买,奠定了欧洲各大博物馆的藏 品基础。
西方博物馆的历史
一、博物馆的起源以及早期形态 (中世纪之前)
起源: 私有制引起 规模不断扩大 出现了专门保存珍品的场
的私人珍藏
所,即原始意义的博物馆
最早的博物馆萌芽于公元前3世纪,即建于埃及亚历山 大里亚博学园内的缪斯神庙 ,也称此为亚历山大博物馆。
皇室收藏 形态:
希腊时代
神庙
贵族收藏
罗马时代
会客厅博物馆
教会收藏
中世纪
教堂 教会 修道院 教 会学校
1、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对珍品的收藏。这种文 化现象的出现可以远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
2、最早的博物馆 ①古希腊特菲尔·奥林帕斯神殿——公元前5世纪——保存 战利品和雕塑等古物
②亚历山大里亚学园公元前 3世纪,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 城的宫殿里建立缪斯庙存放亚里士多德学园里选存的珍品, 并不断扩大收藏。这个收藏珍品的场所──缪斯庙就成了现 在人们所说的最原始的博物馆。
缪斯神庙
• 亚历山大逝世以后, 他的部将托勒密·索托 于公元前290年左右 ,在亚历山大里亚城 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 术和艺术中心——亚 历山大博学园,其中 有图书馆、 动植物园 、研究所,还有专门 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 神庙。这座缪斯神庙 后来也被称为亚历山 大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涉足商业早就是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
• 200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上,时任法国国立博物馆联合 会主席的菲利普· 迪雷为此做过专题演讲。他指出,20年 来,西欧及北美的博物馆全都忙于馆舍更新、扩建,以及 藏品的修复和收购;不断提高接待、服务水平,策划各种 赢利项目。19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博物馆三大传统功能: 收藏、科研和教育正在发生变化。在“知识经济”的冲击 下,博物馆不但需要继续扮演文化橱窗、科研阵地的传统 角色,还要充当经济发展的媒介。因此,博物馆人员面临 一个近乎两难的课题,用直白的话说,他们不但是学者, 是教师,还要是商人。
寻求赞助
• 为修缮展厅、印刷资料或开发网站,卢浮宫常常向一些公 司寻求赞助,这些公司的业务领域涵盖时装、银行、保险 公司等多个行业。赞助公司往往可以得到三项回报:一是 在活动中打出公司的名称,提高公司知名度;二是投资文 化事业应当享受的税收优惠;三是得到卢浮宫的赠票,并 可组织员工和客户集体参观博物馆。不过,不管怎么做, 保持卢浮宫高雅的文化氛围是第一位的。
• 卢浮宫向社会开放, 为各类临时性的艺术展览、学术报告 会和其它文化活动有偿提供场地和服务
• 出租场地拍电影 3年前,由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达· 芬奇密码》拍摄时 ,罗列特便以一天约3万美元的价格,让制作团队进入卢 浮宫拍摄,总共赚了253万美元。 延续该片上映风潮,去年卢浮宫因此创下850万参观人 次的新纪录。其中,26岁以下年轻人占了四成,完全颠覆 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如果以每张门票9欧元计算,去年 光门票收入就逾1亿美元,跟一家中型企业不相上下。
卢浮宫
• • • • • • • • • 1.向企业招商,打造商业中心 2.出租场地 3.海外授权,建立多元化国际合作 4.打造国内分馆 5.充分利用会员和个人捐赠 6.多方位寻求企业赞助 6.注意培养潜在观众群体,发展眼光长远 7.树立品牌意识,充分挖掘自身商业价值 8.内部改革
• 卢浮宫的改革思路是遵循以艺术展览为依托、开拓商业经 营的思路。“玻璃金字塔”下明亮的地下大厅和“卡鲁塞 尔”大厅成为接待游客的主要场所。“卡鲁塞尔”大厅的 面积有2.5万平方米,北部是个上下3层的宽敞停车场,乘 车的人可以从这里直接进入展厅。南部是会议厅、时装表 演厅等4个文化活动中心。观众乘自动扶梯进入这个地下 大厅后,仿佛进入了一个豪华的商务中心,旅游纪念品商 店、书店、时装店、首饰店、咖啡店、酒吧、旅行社、银 行等鳞次栉比。这些商店不仅服务于卢浮宫的游客,而且 吸引了很多过路的行人在这个环境幽雅的地方购物或小憩。 不过,这里的商业点虽然众多,但是严禁小商小贩设摊叫 卖,以保持卢浮宫所应有的那种高雅的文化氛围。
有限度的商业运作
•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卢浮宫与一些商业品牌的合作也在社会上引起 了不小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文化与商业联姻玷污了文化的高雅和纯 洁。但鲁瓦耶特辩解说,这并不意味卢浮宫的传统使命发生变化,国 家拨款依然是卢浮宫预算中最大的部分,只是在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 卢浮宫应当自筹一些资金用于拓展业务,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国家的负 担,还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国家给卢浮宫每投入1欧元,卢浮宫就 可以为国家带来10欧元的收入,何乐而不为,人们要改变一些传统观 念。随着工作内容不断扩展,卢浮宫对企业赞助的需求越来越大,但 对此并不是没有限度,而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即企业可以赞助某个 项目,但绝对不能参与该项目的运作。经过多年摸索,卢浮宫与企业 的合作模式不断成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合作也不仅仅是为了扩大 影响,比如道达尔公司与卢浮宫有长期的合作,他们的员工可以免费 参观卢浮宫,这是企业给员工的福利,这样的合作已经超越了简单的 经济往来,让企业与卢浮宫结下了友谊。
• 阿布扎比卢浮宫项目是近年来博物馆界热议的话题, 有人称之为创新之举,也有人认为这是可怕的商业倾 向。鲁瓦耶特解释说,这只是博物馆进行国际合作的 一种形式,而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是博物馆活力和影 响力的表现。卢浮宫在世界其他国家有很多类似的合 作,如目前正在和埃及的伊斯兰博物馆(法国在二战 期间在埃及的援建工程)进行的合作。越来越多的国 际同行已经不满足于与卢浮宫在科研领域开展合作, 而是更希望能将合作扩展到博物馆管理和公共政策方 面。阿布扎比卢浮宫项目就是这样一个大型的综合性 合作项目,是该地区第一座世界级博物馆,也是大型 博物馆国际合作的新模式。鲁瓦耶特表示,要让“卢 浮宫”成为世界级博物馆的代名词。
• 这座未来的“阿布扎比卢浮宫”将由一家独立机 构负责经营,除去卢浮宫外,蓬皮杜中心及法国 其他知名博物馆都将不同程度地向“阿布扎比卢 浮宫”提供展品,租期从两个月至两年不等。阿 布扎比古典艺术博物馆可以使用“卢浮宫”冠名 的期限长达10年,冠名费价值7亿欧元,这笔钱 将在提供展品的博物馆之间分配。
开展多样的国际合作
• 海外授权赚10亿美元 • 罗列特的第二步,是让卢浮宫这个品牌的效益极大化 。他选择主动走出海外,走向群众。他说:“卢浮宫是全 世界的,应该与人家分享其收藏,而不只是为法国民众服 务。” • 打着卢浮宫的牌子,罗列特让法国国宝级艺术品走出 国门,到日本、澳门等世界各地展览。与此同时,卢浮宫 还首次和美国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签了3年合约,并 通过该馆将展品送到其他美国城市长期展览。 • 2007年,卢浮宫宣布与阿联酋合作,在该国首都阿布 扎比以卢浮宫为名兴建博物馆。此举让卢浮宫进账超过10 亿美元,其中光使用卢浮宫这块金字招牌10年的冠名权 ,就赚了6亿美元,其余则为收藏品借展和提供管理经验 的费用。
• 罗列特被视为卢浮宫历来 最积极革新、最具企业经 营手腕、也最富争议性的 馆长;他抛开保守管理方 式,用企业化的方式经营 卢浮宫,不断开拓新财源, 让原本依赖政府补助的卢 浮宫,宛如一家经营得十 分出色的公司。美国《商 业周刊》与《时代》杂志 都不约而同地以“卢浮宫 公司”为题,介绍他如何 让卢浮宫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