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国有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企业职业卫生调查情况汇报

企业职业卫生调查情况汇报

企业职业卫生调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企业职业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报。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企业职业卫生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改善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首先,我们对企业职业卫生设施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职业卫生设施基本完善,但也有一些企业存在设施老化、维护不及时的情况。

此外,部分企业在职业卫生设施的规划和布局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其次,我们对企业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意识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职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对职业卫生意识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

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另外,我们还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企业在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亟待加强。

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加强对职业卫生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

最后,我们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但在执行和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加强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执行和落实,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来改善和完善。

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的建议,积极配合企业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职业卫生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为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作出更大的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改善和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职业卫生情况排查情况汇报

职业卫生情况排查情况汇报

职业卫生情况排查情况汇报根据公司要求,我们对职业卫生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就此进行了情况汇报。

一、现状分析。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排查。

我们对生产车间、办公区域等场所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存在一定程度的粉尘、化学品、噪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中,粉尘浓度超标的情况较为突出,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2. 职业卫生设施设备排查。

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司的职业卫生设施设备相对齐全,但部分设备存在老化、损坏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排查。

公司已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落实。

二、存在问题。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不到位。

在生产过程中,部分工人暴露在高浓度粉尘、有害化学品等危害因素中,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存在较大的职业健康风险。

2. 职业卫生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职业卫生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需要立即进行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

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员工对相关制度不够重视,管理监督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1.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立即对生产车间进行改造,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控制粉尘、化学品等危害因素的浓度,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

2. 维护和更新职业卫生设施设备。

对存在老化、损坏的职业卫生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安全隐患。

3.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加强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相关制度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加强管理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总结。

通过此次排查情况汇报,我们对公司的职业卫生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希望公司能够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切实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以上就是职业卫生情况排查情况汇报的全部内容,谢谢!。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我辖区内主要以石油化工,制造业等为主,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

从传统的产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辖区大大小小有毒有害场所几十家。

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具体情况如下:1、组建机构,落实责任。

在防职工作中,能够建立以法人为组长的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设置职业卫生专兼职人员,明确了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责任,做到了一定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2、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部分企业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结合上级部门文件精神,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劳动者开展预防职业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在工作面、办公楼等有职业危害场所设置职业危害因素告知牌,提高了全员对防职工作的意识,了解了所作业的场所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能够自觉使用和购买防尘口罩。

3、制度建设方面。

制度建设依然欠缺,防治职业卫生的规章管理制度方面需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防治职业病工作才有成效。

4、健康监护所调研企业能够进行岗中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岗前检查和离岗检查有的没有落实好。

5、档案管理基本能够完成档案管理。

6、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估。

所调研3家企业均完善了检测报告。

二、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履行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职责落实不够,缺少了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和重视,且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员管理经验尚浅,健康档案和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不完善。

职业病防治人员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尚需要经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

职业卫生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三、今后工作对此,2019年下半年,下一步的工作中将着力把防职工作和职业卫生工作放在重点,履职尽责认真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组建和完善强有力的防职工作机构及人员,派出管理人员和专职人员进行培训,促使企业增添防治职业病的设施设备和改善职业卫生工作条件,加大职业卫生工作方面的投入,加大职工职业病防治培训和宣传,扎实进行职业病预案演练和总结、改进,强化现场职业危害因数检测和职业病防治设施的管理,杜绝辖区职业病的发生。

某大型国有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某大型国有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175
职业病临床
50 例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的临床观察
陈捷 , 韦建华 , 覃卫平 , 覃政活
( 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 广西 南宁 53三硝基甲苯 ( T NT ) 作业人员眼晶状 体混浊的临 床观察 , 了解 其发病规 律 , 对
其住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级诊断。结果显示 , 所有病例均诊 断为职业 性三硝基甲 苯白内障 , 其 中一期白 内 障 30 例 , 二期白内障 17 例 , 三期白内障 3 例 , 肝 脏、血液、神经 系统改 变不明显 。提示 , 眼晶 状体混 浊 是 T N T 作业工人 最常见、出现最早的和最具特异性改变。 关键词 三硝基甲苯 ; 晶状体混浊 ; 白内障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00 7164( 2011) 03 0175 02 [ 中图分类号 ] R 135 92
[ 作者简介 ] 王宏伟 ( 1963- ) , 男 , 主治医师。
性炭管、硅胶管、采气袋、容器吸附采及样品; 日 本岛津公司产 14C 气相色谱、原 子吸收、分 光光 度计检测 ; 噪声采用美国 quest 公司产 NPH 型个 体噪声仪 ; 红声嘉兴公司产 H S6288B 型噪声频谱 分析 仪 ; 高 温 作 业 采 用 美国 quest 公 司 生 产 的 WBGT 型综合热指数仪 ; 电离辐射采用美国产 H - Z 型全向智能场强仪 ; 微波采用北京劳保厂生产 AWA5721 型倍频程滤波器 ; 医用放射线及工业探 伤, 采用美国产 451- B 型巡测仪; 德国产 F H 402 辐射计量计及青岛产 GH - 102A 环境 X 和 剂量率仪。 2 结果 2 1 一般情况 该企业现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3 类 65 种。职 业病危害作业场所 898 个, 其中粉尘 176 个( 有机 粉 17 个、 无机 粉 159 个) , 以电焊尘及 煤尘为主 ; 毒物 204 个( 化学性 193 个、 金属及类金属性 11 个 ) 以苯及苯系物、烷烃类、氨、苯乙烯、甲醇为主 ; 物理因素 518 个 ( 噪声场 424 个、 高温场 7 个、 射频 场 2 个、 放射线场 85 个 ) 以噪声和放射线为主。粉 尘作业人员 3072 人 ; 毒物作业人员 2938 人 ; 物理 因素作业人员 8494 人, 合计总接触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人员共计16 489人 , 占职工总数的 11 9% 。 2 2 职业危害分布状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及接触人员分布情况,

职业卫生状况现场询问调查表

职业卫生状况现场询问调查表

职业卫生状况现场询问调查表调查单位名称地址企业注册类型:国有集体股份联营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其它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企业规模:特大型大型一档大型二档中一型中二型小型其它职工人数:生产工人数: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人数: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女工人数:上年度新增职业病人,疑似职业病人;职业病累计人,累计职业病死亡人上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累计死亡人调查车间调查岗位工人数询问人数该车间的工程防护设施情况:B工人基本情况调查表*作业方式:全封闭、半封闭、敞开式、自动化、手工操作、隔离操作等C劳动者健康状况工人甲:有无胸闷气窒等情况发生(有/无)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发生外伤(有/无):________ 有无耳鸣等听觉的变化(有/无):__________ 有无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无):________ 每年有无患有尘肺的工人病例(有/无): _______有无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有/无):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咳嗽频繁(有/无):____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中暑(有/无):__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腰背疼痛(有/无):__________工人乙:有无胸闷气窒等情况发生(有/无)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发生外伤(有/无):________ 有无耳鸣等听觉的变化(有/无):__________ 有无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无):________ 每年有无患有尘肺的工人病例(有/无): _______有无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有/无):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咳嗽频繁(有/无):____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中暑(有/无):__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腰背疼痛(有/无):__________工人丙:有无胸闷气窒等情况发生(有/无)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发生外伤(有/无):________ 有无耳鸣等听觉的变化(有/无):__________ 有无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无):________ 每年有无患有尘肺的工人病例(有/无): _______有无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有/无):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咳嗽频繁(有/无):____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中暑(有/无):__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腰背疼痛(有/无):__________D企业已开展的职业卫生工作内容1.对从事有害作业工人进行过何种形式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可多选)①上岗前检查②在岗期间定期检查③离岗时检查④没做过健康检查2. 健康检查的项目有:①胸透②肺功能测定③血压④其它3. 是否建立工人健康监护档案?①是②否4. 是否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①是②否5. 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实施监测的单位是?①委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②企业自己检测③其它6. 是否向卫生监督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①是②否7. 企业新、改、扩建项目是否进行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①是②否8. 新、改、扩建项目建成后是否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①是②否调查人员:调查日期:。

职业卫生检查情况汇报

职业卫生检查情况汇报

职业卫生检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公司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职业卫生检查,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检查内容包括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以及相关的防护设施和措施。

通过此次检查,我们对公司的职业卫生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下面我将对此次检查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进行了检查。

经过实地走访和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公司的办公区域和生产车间的卫生状况良好,地面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没有异味和污染物。

同时,公司也配备了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间、饮水机等,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这些都为员工的健康工作环境提供了保障。

其次,我们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检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我们发现大部分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明显的职业病症状。

但也有少数员工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如颈椎、腰椎等部位的不适,以及眼睛疲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提倡正确的工作姿势和生活方式,以及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如腰带、护目镜等,以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此外,我们还对公司的相关防护设施和措施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公司已经配备了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防尘口罩、耳塞等,并且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换。

同时,公司也建立了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项职业卫生措施的责任人和执行标准,确保了职业卫生工作的有序开展。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职业卫生检查,我们对公司的职业卫生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及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计划,并加强职业卫生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以确保公司的职业卫生工作更加完善和有序。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积极配合,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职业卫生是指围绕职业环境中的卫生问题,对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监测等工作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全面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职业卫生在保护工人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职业卫生现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文将从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监测、职业卫生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职业病防治职业病是工人因工作受到有害因素作用引起的、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是保护工人健康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 职业病诊断难度大、诊断周期长:由于职业病的发病过程常常较为缓慢,多种职业病早期症状均不明显,导致职业病的诊断难度较大,而且诊治周期长,需要较为耐心的持续跟踪。

2. 预防意识不足:目前很多企业对于职业病防治重视程度较低,对于职业病的预防意识不足,导致职业病防治效果不如预期。

3. 工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工人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认知水平不够高,对于自我保护和避免有害因素的影响还有待提高。

二、职业健康监测职业健康监测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工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生理参数、病理指标等综合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和职业健康问题,帮助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工人健康。

在当前职业健康监测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 职业健康监测覆盖范围较窄:目前职业健康监测主要集中在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的工人进行常规检查。

但实际上很多有害因素的曝露是极其低下的,对工人的危害也不可忽视。

因此,职业健康监测的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

2. 职业健康监测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目前职业健康监测数据仍然以传统的纸质记录为主,信息化程度较低。

在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3. 科技手段应用较少:对于职业健康监测来说,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够提高监测效率,但目前还没有普及,需要进一步推广。

三、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指相关国家以法律形式制定或引用的关于职业卫生的各项标准,通过标准的规范来加强对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防治,从而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职业卫生摸底调查情况汇报

职业卫生摸底调查情况汇报

职业卫生摸底调查情况汇报根据公司要求,我们对职业卫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以下是调查情况的汇报:一、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涵盖了公司所有部门和岗位,共计XX个岗位,涉及员工总数XXX人。

二、调查内容。

1. 职业病危害因素。

我们对工作场所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品、噪音、粉尘、高温等。

2. 职业病防护措施。

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我们调查了公司目前的防护措施情况,发现在个别岗位存在防护设施不完善、使用不当的情况。

3. 职业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我们对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员工对职业病防护知识了解不够,存在一定的知识盲区。

4. 职业病发病情况。

我们调查了近一年内公司职工的职业病发病情况,发现部分岗位存在职业病发病率较高的情况。

三、问题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公司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大,防护设施不完善;2. 部分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了解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3. 部分岗位职业病发病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

四、整改建议。

1. 完善防护设施,针对存在问题的岗位,公司应加强对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2. 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3. 定期体检,对于职业病发病率较高的岗位,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和干预职业病疑似病例。

五、落实措施。

1. 公司将成立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2. 公司将制定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3. 公司将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对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汇报。

六、结语。

职业卫生是公司员工健康和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希望公司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全面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卫生学调查 某大型国有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王宏伟,王瑞,杨静波,王怀东,王玉敏(大庆石油管理局职业病防治所,黑龙江大庆163412)摘要 对某大型国有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结果显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898个,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16489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1 9%;职业病危害因素有3类65种(粉尘、毒物、物理因素)。

作业场所平均检测率为69 5%,检测合格率为97 1%;职业健康监护率为81 9%;防护用品配备率为91 8%;防护用品使用率为50 7%。

关键词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职业健康监护;现状调查[中图分类号]R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 7164(2011)03 0173 03全面了解某大型国有企业的职业卫生现状,确定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企业管理部门职业卫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2009年3 12月对某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该企业所属12个企业集团,3个公司,2个学院,2个直属单位(力神泵业、射孔弹厂),2个中心(技术培训中心、技术监督中心)。

1 2 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数量;(2)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数量;(3)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检测情况;(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情况;(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1 3 方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等相关法律规范对作业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参与调查的相关技术人员均获得省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卫生检测资质证。

1 4 检测仪器采用江苏盐城科博公司生产的BFC-35B型呼吸粉尘采样器及BFC-35D型低流量粉尘采样器采集粉尘样品,采用滤膜称重法检测;毒物采用美国quest公司生产的GL3个体气体采样仪,用活性炭管、硅胶管、采气袋、容器吸附采及样品;日本岛津公司产14C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噪声采用美国quest公司产NPH型个体噪声仪;红声嘉兴公司产H 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高温作业采用美国quest公司生产的WBGT型综合热指数仪;电离辐射采用美国产H -Z型全向智能场强仪;微波采用北京劳保厂生产AWA5721型倍频程滤波器;医用放射线及工业探伤,采用美国产451-B型巡测仪;德国产FH-402辐射计量计及青岛产GH-102A环境X和 剂量率仪。

2 结果2 1 一般情况该企业现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有3类65种。

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898个,其中粉尘176个(有机粉17个、无机粉159个),以电焊尘及煤尘为主;毒物204个(化学性193个、金属及类金属性11个)以苯及苯系物、烷烃类、氨、苯乙烯、甲醇为主;物理因素518个(噪声场424个、高温场7个、射频场2个、放射线场85个)以噪声和放射线为主。

粉尘作业人员3072人;毒物作业人员2938人;物理因素作业人员8494人,合计总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共计16489人,占职工总数的11 9%。

2 2 职业危害分布状况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及接触人员分布情况,由表1可见,该企业粉尘作业场所与粉尘作业人员主要分布于电力、建设工程及钻探行业,毒物作业场所及毒物作业人员主要以化工行业为主;物理因素以噪声作业场所最多分布最广,噪声作业人员主要分布企业为电力、物业、钻探。

放射性因素场所及接触人员主要分布于钻探、建设工程及医疗行业。

173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1年第37卷第3期I nd H lth&O ccup Dis 2011,Vo l 37,No 3[作者简介]王宏伟(1963-),男,主治医师。

表1 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及接触人员分布情况企业名称粉尘场所数人数毒物场所数人数物理因素噪声场所数人数高温场所数人数射频场所数人数放射线场所数人数电力集团44825230221039000029化工集团242124604171000000供水公司1912813289283770014800师范学院0032414000000通信公司002700000000技术培训中心424333100000011昆仑集团221061593225000000职业学院132454000000技术监督中心00922116000000公共汽车公司0041000000000文化集团0015330000000射孔弹厂131342476000000发展集团000016000000物业集团51482231391117000000创业集团3026249451596994101134力神泵业00053527000000物资集团14120113915136000000装备制造团112591116994303440000钻探集团32112327602108422900006717建设集团3197426412153020000120总医院集团000000000072243合 计176370220429384248752754249859942 3 个人防护情况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其防护用品平均配备率为91 8%,综合使用率为50 7%,尤其物理因素接触人员其使用率仅为27 0%,见表2。

2 4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由表3可见,2009年无新发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病例,仅检出禁忌证1例。

未依法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到无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均视作未查。

职业健康平均监护率为81 9%。

表2 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的个人防护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防护用品配备情况人数百分率(%)防护用品使用情况人数百分率(%)粉尘37023702100 0352495 6毒物29382938100 0212572 3物理因素9849849486 2269627 0合计164891513491 8767550 7表3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应检人数实检人数疑似职业病例数职业病禁忌例数职业病例数监护率(%)粉尘3702327400088 4毒物2938254701086 7物理因素9849769100078 0合计164891351201081 9表4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结果作业场所类型应检测数实检测数未检测数检测率(%)合格数合格率(%)粉尘1761037358 59895 1毒物2041673781 9167100物理因素51835516368 534296 3合计89862527369 560797 12 5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检测情况由表4可见,有毒有害场所的平均检测率为69 5%,低于相关要求,已进行检测的作业场所合格率平均为97 1%,符合相关要求。

174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1年第37卷第3期3 讨论通过本次调查,职业健康监护率为81 9%;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率为91 8%、使用率为50 7%;作业场所平均检测率为69 5%,均低于相关要求。

其原因在于:(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未真正深入人心落实到实处。

(2)用人单位自身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上级检查时严一点,不检查时就松懈的心理。

(3)员工本人对自己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及如何预防认识不到位,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

因此,用人单位配备了防护用品,但是员工上岗时也不佩戴的情况及用人单位组织职业健康检查时员工自己不参加的情况。

(4)个别效益差,规模小的附属单位将健康检查与职业健康检查混为一谈,或仍到无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院进行体检,未能达到职业健康检查的真正目的。

(5)作业场所检测率仅为69 5%,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停产而无法及时检测,但大部分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对职业卫生工作的不重视,未认识到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给企业所带来的预防及警示作用,以企业效益差,资金紧张等原因进行推诿。

建议加强政府和企业各级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务求实效不流于形式;加强用人单位主管领导和员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的防护意识。

只有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0-05-07)职业病临床50例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的临床观察陈捷,韦建华,覃卫平,覃政活(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1)摘要 通过对某厂50例三硝基甲苯(T NT)作业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的临床观察,了解其发病规律,对其住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级诊断。

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诊断为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其中一期白内障30例,二期白内障17例,三期白内障3例,肝脏、血液、神经系统改变不明显。

提示,眼晶状体混浊是T N T作业工人最常见、出现最早的和最具特异性改变。

关键词 三硝基甲苯;晶状体混浊;白内障[中图分类号]R135 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 7164(2011)03 0175 02三硝基甲苯(TNT)是我国目前使用广泛且危害较大的一种职业性毒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及蒸气,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而中毒,它的毒性作用主要对眼晶状体、肝脏、血液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眼晶状体混浊是其危害出现最早期和最具特异性的改变,近年来各地均有较多的报道。

我院于2005 2006年陆续收治某机械厂疑为眼晶状体损害的T NT作业工人50例,现将病人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1 1 一般资料50例病人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为26~51岁,平均年龄为34 7岁,接触工龄为3~33a,平均接触工龄为13 4a,既往身体健康,无视觉障碍病史。

1 2 职业卫生调查某机械厂隶属国家兵器工业企业,具有40a TNT炸药生产历史,2004年该生产线按照国家要求实行技术改造后,产品TNT含量从11%下降至2%,生产线工艺流程为:进料(玉米粒大小的TNT结晶块) 球磨 装药、包装 成品出厂,生产为半机械化,大多工序仍需手工操作,皮肤污染十分严重,车间有一般通风设备,每天工作8h,上班时作业人员统一穿戴工作服、鞋、帽及佩戴防尘、防毒面罩工作,下班时工人均到工房外专用的淋浴室淋浴后休息。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8月对该厂民爆生产线84车间从事T NT175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1年第37卷第3期I nd H lth&O ccup Dis 2011,Vo l 37,No 3[作者简介]陈捷(1972-),男,副主任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