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记物与心衰的关系

合集下载

综述:IL-33及其受体ST2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综述:IL-33及其受体ST2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IL-33及其受体ST2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摘要:心力衰竭( HF) 的发生发展涉及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炎症,组织重构,神经激素和内分泌,以及肾脏和交感神经等。

随着对HF机制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对HF的生物标记物的认识也更趋全面。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报道证实了白细胞介素-33 ( IL-33)及其受体ST2可以保护心衰病人因机械应力过度牵拉所导致的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的发生以及可溶性ST2受体可作为潜在的心脏机械超负荷生物标志物。

本文主要对ST2、IL-33的生物学特性,转导路径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心力衰竭;ST2;IL-33;动脉粥样硬化1.ST2的生物学特性ST2 的研究首先始于小鼠,继而人们开始关心人类的同源物。

人类的ST2同源物被国际人类基因组织(HUGO)命名为IL-1受体(IL1-R),由于它具有Toll/IL-1(TIR)结构域而成为IL1-R/Toll 样超家族成员。

他们的共同点是均通过信号刺激激活核因子(NF)-κB,和Map激酶[1]。

目前已知的ST2蛋白存在4种亚型:sST2、ST2L、ST2V和ST2LV。

sST2为可溶型ST2,其无跨膜序列,可分泌到细胞外,主要在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达,亦可在皮肤、视网膜、乳房及成骨中诱发表达;ST2L为跨膜型ST2具有跨膜序列,表达于调节性T细胞(Th)2细胞和肥大细胞表面,是IL1-R的反向调控位点;ST2V和ST2LV是ST2的两个剪切变体,ST2去掉第3个免疫球蛋白模序,并在C端选择性剪接1个疏水尾即称为ST2V,ST2V主要表达于肺脏、胃、小肠、结肠、脾脏、胎盘和睾丸;ST2L的跨膜结构域选择性剪切掉即为ST2LV。

2.ST2/IL-33信号通路IL-33是于2005年时被Schmitz[2]等发现的新白细胞介素,因其与IL-1β和IL-18类似均含有一连串12个β-三叶草型折叠而没有典型的分泌N端肽序列,而被归类于IL-1家族中的一员,它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能力。

慢性心衰-心肾综合征及生物标志物

慢性心衰-心肾综合征及生物标志物
W U B , HA h - ( eat n o ado g , ag uH si lA l t og nvrt,h n h i o Z NG S uf D p r tfC ri oy Y np o t ,f i e t T nf U i sy S a g a u me l pa f ad o i i ei
的重视 。C S是一 种 心 肾 功 能不 全 共 同加 重 了心 、 R 肾
单个 器 官 的功能 衰竭 , 而 造 成 预后 不 良的病 理 生 理 从
究显示 , 合并慢性 肾病 的患者具有更高 的心血管病风
状 态 , 不 仅 仅 是 心 肾 同 时 共 患 的 疾 病 。早 在 18 而 99
加重 , 导致 心 、 肾功能 的进一 死亡 率 , 同样 , 于 合 并 慢 性 肾病 的 心 血 管 病 患 对
者, 心衰 也是造 成 死亡 的主 要 原 因 J 。在 一项 美 国急
性失 代偿 心衰 注册 研 究 中 ,0 的急 性 心 衰 住 院患 者 3%
(h Ocl dcri ea sn rme ,n er f lr p t nswt tecm l ai f K r inyi . teS a e ado n l ydo ) a dh a a ue a e t i h o pi t no D o d e m l r t i i h c o C k
man c u e o e t n p t nswi ado a c lrds ae o l ae t h o i kd e ie s C i a s fd ah i ai t e t c riv sua ie s sc mpi td wi c rn c in y dsa e KD1 h c h f
F) R 每降低 lm/ i, O l n 死亡风险增加 7 。因而 , m % 无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标记物增高的关系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标记物增高的关系分析

住院患者 10 , 4 例 其中男性 16 , 0 例 女性 3 例 。入选标准 1 4 有基 础
心脏病 , 2慢性心力衰竭急性期 , 反复发生 N A心功能分级在 三级 YH 以上 , 3心脏彩超 L E V F小于 4 %, 0 左室前后径大 于等于 5 mm。 0
损伤和心律失常; 内皮 素升高可导致心肌损伤 ; 血浆 阿片肽过 多释放 可致 心律失 常。心 衰越严重 , 心肌能量代谢越紊乱 , 血循环中儿茶酚
病使血管进一步狭窄从 而影响血供 , 引起心肌坏 死。心肌生物标 记 物可否作为参 考有 待商榷 。
样的关系? 这一现象引起 了我们的重视 。 大家知道 , 心肌生物标记物 升高有许多 原因 , 常见 的疾病有急性 心肌梗死 、 不稳 定性心绞痛 、 扩 张型心肌病等 。其他文献并未着重提及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生物标
血流动力学改 变及水 电解质 平衡 紊乱 : 流动力学改变 ( 血 缺氧 、
线、 超声心动图 , 个别行 B型脑肽钠检查 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
2 结 果
低血 容量 、 外周循环阻力) 及水电解质失衡( 是钾 离子的变化 , 特别 低
钾血症 或高钾血症) 可引起 一系列 心电图变化 。由于心肌的受损 可出 现心肌 肌原纤维溶解 , 肌浆 网畸变 , 或为纤维组织取代 , 甚至坏死 , 细 胞膜 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 细胞 内大分子物质弥散至心脏间质组织 , 最 后进 人梗死区的微血管和淋 巴结 等组织 , 故心衰 患者血肌钙蛋 白和 心肌酶学浓度升高 。长期心力衰竭引起心肌损伤 , 二者互为因果 。
1 0例患者 中有 12例存在不 同程度 的心肌酶学增高 ,占观察 4 0 人数的 7 .%。 29 未发生心肌酶学或肌钙蛋白增高的仅 占2 .%。 71 发生 心肌生化标志 物升高者 ,男性 8 2例 ,占心肌生物标记 物增高者 的

心衰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心衰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心衰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指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或可能发生改变的生化指标,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必然终点,心衰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心衰涉及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心肌牵拉、心肌损伤、心脏基质重构、炎症、氧化应激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生理学过程,其中每个方面均涉及相关生物标志物。

合理选择生物标志物并对结果做出适当的解读,可有效提高心衰的预防、诊断和精准治疗水平。

目前,心衰生物标志物主要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心肌损伤和心肌负荷标志物,包括心肌损伤的标志物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 (TnI)以及最经典的心机容量负荷标志物B 型钠尿肽(BNP)及N 末端前体BNP(NTproBNP)。

第二类是炎症介质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包括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 1、白介素 6 等经典炎症因子;此外,还包括一些直接参与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病理生理过程的新型炎症因子,如生长分化因子15、可溶性肿瘤生长抑制因子 2(sST2)、半乳糖凝集素 3(Gal-3)。

第三类是心肌重构标志物,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抑制剂。

第四类是神经内分泌激素,如去加肾上腺激素、醛固酮等。

第五类是微小RNA 和其他非编码RNA,也可以作为心衰的生物标志物。

BNP/NTproBNP标志物联合临床表现可以极大地提高心衰诊断的准确性。

BNP/NTproBNP 是目前最有价值的心衰诊断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多种类型心衰(包括无症状性心衰、慢性失代偿性心衰和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的诊断。

BNP/NTproBNP 由 B 型钠尿肽前体水解产生,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当。

BNP 由血清中的钠尿肽受体 C 和中性内肽酶降解,NTproBNP 在肌肉、肝脏等组织器官中降解,后者半衰期更长(20 min VS. 120 min)。

此外,NTproBNP 含量受脑啡肽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影响更小,因此更适合心衰药物治疗期间。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目前全球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估计6 430万人。

我国心衰流行病学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35岁及以上的居民患病率为1.3%,估计现有心衰患者约为890万人。

在过去20余年,已发现多种反映心衰时神经内分泌激活、心肌牵拉、心肌损伤、心脏基质重构、炎症、氧化应激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生理改变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心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01心衰生物标志物的种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一)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相关生物标志物利钠肽家族中的A型利钠肽(A-type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反映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的主要生物标志物。

临床检验科检测和具有临床数据的利钠肽种类包括BNP、N 末端B型利钠肽原(N 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心房利钠肽原中间片段(mid-regional 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MR-proANP),其中ANP又称心房利钠肽,BNP又称脑钠肽。

ANP和BNP是膜结合型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的天然配体,与这些受体结合后通过增加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浓度来介导利钠肽的生物学功能。

1. BNP/NT-proBNP:利钠肽家族中的BNP和NT-proBNP 是目前临床检验科常规开展的项目,在心衰所有生物标志物中推荐类别最高,现已成为心衰高危人群识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最主要的生物标志物。

(1)利钠肽在心衰中的病理生理机制:70% 以上的BNP 释放来自心室,心脏容量和/或压力负荷超负荷时导致室壁张力增加,其他如缺血、缺氧等因素均可刺激心肌的BNP基因表达增加,初始产物为pre-proBNP1-134,被快速酶切割后成为激素原proBNP1-108,随后被蛋白水解酶分解为等摩尔的两部分:一部分为含76个氨基酸的NT-proBNP 1-76,另一部分为含32个氨基酸的BNP1-32。

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

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

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 in Heart Failure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一个世纪以来,HF理论经历心肾学说、血流动力学说、神经激素学说,到现代的心室重塑学说。

最新研究表明,HF是一个复杂的、连锁的、动态发展过程,不仅心脏超负荷或损伤可导致心衰,作用于心肌细胞和(或)心脏间质的遗传、神经激素、炎症和生化改变,也可导致心衰。

越来越多的酶、激素、生物学物质,心脏应激、功能紊乱以及心肌细胞损伤的其他标志物,它们统称为生物标志物,对临床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生物标志物包括基因变异体、临床影像、生理学检验和组织标本活检。

心衰的细胞因子假说根据心衰的细胞因子假说,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8)由受损的心肌细胞产生。

在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下,这些细胞因子产生增多。

受损的心肌和因输出量减少而发生低灌注的骨骼肌,激活单核细胞产生相同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进一步损害心肌功能。

这种来源的细胞因子还可释放入血。

处于应激状态的心肌释放钠尿肽,其释放可改善血循环。

炎症细胞因子炎症在多种类型的心衰发病机制和进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急性反映标志物。

近年来的研究揭示,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过程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超敏CRP是常用的检测CRP指标,超敏CR P>3.23mg/L的患者与超敏CR P<3.23mg/L的患者比较,前者心功能显著下降,研究表明,炎症反应的激活与慢性HF相关性。

超敏CR P升高是慢性HF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至少3种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1、-6和-18)被认为是促炎细胞因子,是由心脏的有核细胞生成的。

肿瘤坏死因子-2也是机体免疫与炎症反应的重要递质。

心肌表达TNF-α是心脏逐步走向扩张与衰竭的重要步骤。

nt-pro bnp 心衰标准

nt-pro bnp 心衰标准

NT-proBNP是一种用于诊断和评估心力衰竭的生物标记物。

它是由心脏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当心脏承受压力或损伤时会释放到血液中。

根据目前的指南和临床实践,以下是使用NT-proBNP进行心力衰竭诊断和评估的一般标准:
1. 诊断心力衰竭:在临床怀疑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NT-proBNP水平来支持诊断。

一般来说,高于正常范围的NT-proBNP水平可以提供心力衰竭的诊断线索。

2. 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NT-proBNP水平通常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

较高的NT-proBNP水平可能表示心力衰竭更为严重。

3. 预测心衰发展风险:对于已经诊断出心力衰竭的患者,NT-proBNP水平可以用于预测其未来心衰发展的风险。

较高的NT-proBNP水平可能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NT-proBNP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肾功能等。

因此,在使用NT-proBNP进行心力衰竭诊断和评估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并与医生共同决策治疗方案。

1。

心力衰竭时生化标志物(脑利钠肽)的变化及意义

心力衰竭时生化标志物(脑利钠肽)的变化及意义


NT-proBNP
NT片段(1–76) 8.5 kD 无 120 分钟 主要为肾脏清除
高达72小时
不受
Steiner, J., Guglin, M. (2008). Int J Cardiol 129, 5– 14.
急性呼吸困难患者
BNP<100pg/ml
体格检查胸片心电图 血浆BNP水平
BNP100~400pg/ml
影响BNP的因素——病理因素
心血管疾病
➢ 心力衰竭 ➢ 心肌缺血
(心绞痛、ACS)
➢ 高血压、左室肥厚 ➢ 房颤 ➢ 心脏瓣膜病 ➢ 心脏淀粉样变性 ➢ 限制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
非心血管疾病
➢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OSAS
➢ 肺栓塞 ➢ 肾功能不全 ➢ 感染、败血症 ➢ 贫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肝硬化
预测急性肺栓塞发生右心衰有一定价值 反映慢性肺栓塞严重程度 BNP不能单独用于肺栓塞诊断的确定或排除
鉴别ARDS&急性肺水肿
BNP≤200 pg/mL,诊断ARDS的特异性为91% BNP≥1200 pg/mL,BNP诊断急性肺水肿的特异性为92%
特点
清除机制
BNP
中性肽链内切酶 受体和肾脏清除
NT-proBNP
特性 氨基酸 主要来源 激素类型
主要功能
ANP 28 心房
BNP 32 心室
CNP 22或53 血管内皮
Urodilatin 32(=ANP+4)

内分泌
内分泌
自分泌/旁分 泌
旁分泌
调节水盐排泄及血压平衡 (利 尿、血管舒张、肾素-醛固酮抑
制特性)
调节血管张力
调节输尿管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ri , h n o gPo ic , i n 6 0 3 C ia es y S a d n rv eWef g 2 5 , hn ) t n a 1
【 sr c]T e2 t etr i e rw n pd mi o er fi r.rdt n i a t saeaueu rts pi Ab ta t h 1s c nuyw l seago ige ie c f at al e a io a r kfco r sfl s t n l h u T il s r i f e
t ed tr n t n o o c u d b trs o ado a c lre e t,h we e,ac n ie a l u e fa— s ain sc n h eemiai fwh o l e a ik frc r iv s ua v n s o v r o sd r ben mb ro t r k p t t a o i e n tb d n ie n te b sso a i o a ik fco sao e T i a r mp e h e c o o e r eso ado a— o e ie t d o h ai ft dt n lr a tr ln . h sh sp o td te s a h frn v lmak r fc r iv s i f r i s r c lrrs o h l mp o e rs rd cin. i r ce rve h lnc lsg i c n e o h ee t n o imak r n ua ik t ep i rv ik p e it o Ths at l e iws te ciia inf a c fte d tci fbo r es i i i o
险 预测 能 力 . 对心 衰 中相 关生 物 标记 物 的意 义作 一综 述 。 现
【 关键 词】| ; 心衰 生物 标记 物
【 中图分类号】 8 5 R2. 4
【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号】1 7 - 2 (0 8 1 ( ) 1 4 0 6 3 7 1 2 0 )2 b - 5 - 2 1
(.h e peSHoptl f i , h n o gPo ic, i 2 6 0 , hn ; . C Hoptlo i , h n o gPo ic, 1 eP o l si mo S ad n rvn e J T aoJ mo 6 2 0 C ia 2 T M si f mo S ad n rvn e a J
1脑 利 钠 肽 ( NP B )
水 平 可持 续升 高 。Mi o s v等[ s 5 1 终 末心 衰患 者 中有 c n 水 证实 TI
平 升高 。1 例 C F患者 有 1 1 H 0例 c n 升 高达 (9 1 6 p] TI 8_ 6 ) g + ml ( 断参 考 值 1 gm1 , 对 照 组 [29 38) gm )比较 差 诊 0 p/ ) 与 ( .- . p / 1】 +

交流 园地 ・
2o 0 8年 l 2月第 5卷 第 3 5期
生物标 记物与心衰 的关 系
王 方铎 , 纪琳 琳 聂新 平 。曹 明 , , ( . 省 即墨 市人 民医 院 , 1 山东 山东 即墨 2 6 0 ;. 东省 即墨 市 中医 院 , 62 02 山 山东 即墨 2 6 0 ; 6 2 0 3 山东 省 即墨 市 第二 医 院 , . 山东 即 墨 2 6 0 4 山东 省潍 坊 医学 院 , 6 2 0; . 山东潍 坊 2 1 5 ) 60 3
h a tf i r . e r a l e u
【 yw r s e rfi r ; imak r Ke o d ]H atal e Bo res u
心 衰f 1 多种 心 血管 病 的终 末表 现 , 重威 胁 人 类 生 HF是 严 命。 这使 我 们更 加重 视 对心 衰 的早 期 、 确 的诊治 . 正 以延 长 患 者 的生 命 、 善生 活质 量 。单 独 使用 临床 手段 诊 断 心衰 缺少 改 预 见性 , 不能 更准 确地 指 导治 疗 。 研究 显 示 , 过对 血液 中某 通 些 生物 标 记 物 的检 测 可 以更 好 地 预 测风 险 因子 和 心 衰 的进 展。 因此 , 寻找 敏感 而 特异 的生 物 标记 物 引起 了人 们 的重 视 。 目前 较 为肯 定 的有 :
Rea i ns p be we n i m a ke n h a tf iur l to hi t e b o r r a d e r a l e
W N ag doJ Ln l 2 I i- i ,A n4 A GF n- ull i-i, EX npn C 0Mi , nN f g
[ 摘要 衰 的发病 率 在 2 世 纪 将会 出现 增 高趋 势 。 统 的风 险 因子 在初 步确 定 哪些 人容 易发 生 心血 管事 件 时是 有 1 传 效 的 , 有相 当数量 的高危 患者 仅 靠传 统 的风 险 因子难 以识别 。 促使 人 们寻 找新 的 心血 管风 险 的标 志物 来 增强 风 但 这
Jmo 6 2 0 i 2 6 0 ,Chn ;3T e S c n s ia fJmo h n o g P o ic , i 2 6 0 ,C i a 4. efn d c lUn- ia .h e o d Hop tlo i ,S a d n r vn e Jmo 6 2 0 h n ; W i g Me ia i a
别 非 常 显著 00 01 , ec i .0 )V cha等[ 6 1 研究 了 2 6例 非冠 心病 、 非 心肌 炎 的 C HF患者 cn 升 r 2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