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对深圳的启示
新加坡图书馆运营与管理体制研究

新加坡图书馆运营与管理体制研究作者:任蕾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05期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加坡图书馆的概况,并从质量管理体系、现代化技术、阅读推广活动和空间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图书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新加坡;图书馆;运营;管理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5-0-01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战略性合作项目。
生态城图书档案馆位于生态城中部片区,作为2015年首批中新合作重点项目之一,我馆非常重视与新加坡图书馆的交流学习。
近几年来,我们与新加坡图书馆先后在新加坡和天津举办了多次培训,通过参观与交流,我们学到了新加坡图书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新加坡图书馆概况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早在1994年,新加坡国家信息与艺术部就制定了图书馆2000年展望,明确提出新加坡应该通过图书馆及文献资源中心的国家网络提高国民的整体知识水平,为国民提供服务及学习的机会,以此促进新加坡国力的提升[1]。
为此,新加坡政府于1995年成立了国家图书馆管理局,隶属于当时新加坡中央的新闻和艺术部(现新闻、通讯和艺术部),同时承担了政府部门、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专科学校图书馆三大系统的运作。
目前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业务网络呈星状放射形分布,国家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的核心业务群,包括选书、采购、流通、典藏、节目开发和咨询服务等项内容[2]。
二、新加坡图书馆建设的宝贵经验(一)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确保工作质量,新加坡公共图书馆建立了非常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2年获得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该体系的制定实现了图书馆运作流程的一体化,也使读者体验到了标准化的服务。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离不开优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运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流程:及时跟进读者反馈的接收→进行严格及公正的调查→建立回复的标准→整理各个反馈并作出报道→对反馈进行分析,以便于在之后的工作中改进。
深圳和新加坡的管理模式

深圳和新加坡的管理模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深圳和新加坡作为两个不同国家的城市,在管理模式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长期以来以其快速发展和创新精神而闻名于世;而新加坡则以其高效的政府管理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备受称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深圳和新加坡的管理模式,并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劣势。
让我们来看看深圳的管理模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中心之一。
深圳的管理模式以市场化、创新和包容性为特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灵活,并注重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在深圳,企业可以更加自由地开展商业活动,政府则更注重提供支持和引导,促进创新和发展。
深圳还注重吸引国际人才和资本,鼓励国际合作和交流,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的快速发展。
深圳的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市场化的力量过于强大,一些企业可能会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导致市场秩序不稳定和社会问题加重。
深圳的管理模式相对较为开放和自由,政府在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避免市场失控和社会动荡。
与深圳相比,新加坡的管理模式则更为注重规范和效率。
新加坡政府以其高效的管理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而著称,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有序、清洁的城市环境。
新加坡政府重视规划和治理,注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力求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新加坡的管理模式注重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政府在市场引导和社会管理方面拥有较强的能力和资源,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新加坡的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新加坡政府的管理方式相对较为集中和高效,但也可能存在一些行政过度和权力集中的问题,影响了市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新加坡的管理模式较为保守和传统,对于新兴行业和技术的发展可能存在一些限制,需要进一步开放和改革,以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深圳和新加坡作为两个不同国家的城市,在管理模式上各有优劣。
国外图书馆服务理念对我国图书馆建设的启示——从提高国民阅读量谈起

阅读量下降了 5 . 8 2期( 份) 。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前发布的世界
各 国人均图书阅读量 调查相 比, 我 国人均 图书阅读量的 4 . 5 6 本与 周边 国家 E t 本4 0本 、韩国 1 1 本的人均图书阅读量无法相 比, 更 与 以色列 6 4本 、 俄罗斯 5 5 本、 美国 5 0本 的人均 图书阅读量有着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8 — 2 2
国外 图书馆服 务理念对我 国图书馆建设 的启 示
从 提 高 国 民阅读 量谈 起
代 英 红
( 隆昌县图书馆 , 四川隆昌 , 6 4 2 1 5 0 )
摘
要: 一 个国家的阅读 水平直接影响 着一 个 国家的教育水平和人 文素质。我 国国民
便 的制 度 、 热 情 的 馆员 、 简 易 的手 续 , 吸 引着 民众 走 进 图书 馆 。
例如 ,美 国纽约公共 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先 进的公共 图书馆 之一 , 拥有超过 2 0 0 0万册的馆藏图书。 图书馆馆长保罗 ・ 勒克莱
2 我 国公 共 图书馆 的发展缺 陷
2 0世纪 7 0年代末至 8 0 年代 ,是我 国公共 图书馆发展 的黄
天壤之别。虽然在数字出版、 数字 阅读迅速发展 的带动下 , 我国成
年 国民图书阅读 率近几年在不断提高 , 但纸质 图书 的阅读量依然 在不断地下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想要 提高我 国的人均 图
书阅读量 ,就应借鉴 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 , 做
好公共 图书馆 的基 础建设 , 开展全 民阅读活动 , 激发全 民的阅读
1 国 外 图书馆 的基 本模 式
1 . 1 基 本 理 念 —— 公 益 服 务
新加坡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和人性化服务

每天每册 书罚01 . 5元 ,你 还 得 承 担 图 书 馆 为 通 知 你 付 出 的 邮 费 和 电 话 费 ,在 警 示 时 间 内 不 办 理 还 手 续 的 , 会 收到法 院的传票 。 将 我 们 还 参 观 了 高 校 图 书 馆 , 新 加 坡 国 立 大 学 以
是 十 分 严 格 的 , 书 馆 对 不 按 时 还 书 的 读 者 处 以 罚 图 款 , 有 逾 期 罚 款 者 , 由 自动 还 书 机 上 透 过 在 线 转 如 也 账 作业 , 指定 的账 户 中扣 款 , 需经 由馆员代 劳 。 由 不
书馆 2 1 0 0年 的 报 告 中 则 进 一 步 提 出 了 发 展 愿 景 和 使 命 , 使 命 是 : 展 国 人 的 学 习 能 力 以 增 强 国 家 的 其 发
图 书 馆 的 自动 பைடு நூலகம் 系 统 还 有 一 项 功 能 , 就 是 读 那
者 每次借 的书 , 脑 都会存 入借 阅信息 , 电脑会 自 电 且 动 分 析 读 者 的 阅读 兴 趣 。 待 图 书 馆 购 进 了读 者 从 前
一
光 、 务 和 金 融 中心 , 此 , 教 育 和 技 术 训 练 课 程 、 商 因 在 投 资 策 略 等 方 面 非 常 发 达 , 府 也 非 常 重 视 对 公 民 政
的 人 文 素 质 培 养 及 人 文 精 神 的 弘 扬 。 新 加 坡 国 家 图
直 都 借 阅 的 这 类 图 书 时 , 脑 会 自 动 提 示 读 者 图 电
书 馆 已购 进 这 类 书 了 , 否 需 要 借 阅 , 有 书 目供 读 是 并 者参 考 , 项 功能深受 读者欢 迎 。 这 新 加 坡 图 书 馆 服 务 十 分 到 位 , 书 馆 人 口处 有 图 类 似 超 市 那 样 的 数 排 保 管 箱 , 便 存 放 物 品 。 内 有 以 馆 饮 用 水 自 动 供 水 设 备 , 有 公 共 厕 所 都 免 费 备 有 手 所 纸 , 常 干 净 。 在 出 口 处 有 一 个 伞 架 插 放 着 一 些 雨 非 伞 ,如 遇 下 雨 可 以 借 用 。 服 务 十 分 到 位 ,但 制 度 也
新加坡图书馆魅力与启示

半径 内设 置 , 模 大 小 不等 。 规 以服 务 于 2 常 住 人 口为 建 立 0万 区域 图书 馆 标 准 , 以每 区 域 内 1 常 住 人 口为 建 立 社 区 图 0万 书馆 的标 准 , 舍 多 在 人 口较 为集 中 的社 区或 人 流 量 较 大 的 馆 商业中心 内 ( 自有 或 租 用 ) 事 实 上 ,9 2年 , 加 坡 每 2 。 19 新 0 万人高 到 每 6万 座 0 0年 人拥 有 1 图 书馆 。 加 坡 所 有 的 公共 图 书馆 都 面 向公 众 开 座 新 放 , 何 人 都 可 以利 用 图 书 馆 的 设施 。 任
o ieo e d r.Sn a o eh ss t u c sf le a flf fra e s ig p r a e as c e su x mpl. a nngfo x e e c fSi a r ir r Chias o di r v n r US e Le r i m t e p r n eo ng po el ay, r he i b n h ul mp o ea dp o— vdelb aylws s p l g u lt n io m e n e vc , p o i irr a , u pyhihq aiye vr n nt ds r ie a r mot e o r e n n o aema a e e tn r e oe ha c ec a m f ers u c sa di n v t n g m n o d r n n et h r o i t h
外 国 人 除 了不 能借 书外 也可 以入 内随 便 阅读 。 了 一些 多媒 除
新加 坡 图 书馆 系 统 与 生 死 局 数 据 库 中 的 数 据 是连 通 的 ,
新加坡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及其借鉴

19 9 5年 3月 1 6日,新加 坡通 过 了 《 国家 图书馆 管理 局法案》 ,同年 9月 t日成立国家图书馆管理局 。该局负责 督 导新加坡 国家 图书馆 、l 公共 图 书馆 以及 4 6个 0个 社 区
莱佛士图书馆。18 年 《 86 图书注册法令》 使该 馆成为接受
缴送本的图书馆 ,13 9 8年该馆 附加 了档 案保存 功能 。15 97 年颁布了 《 佛士 国家 图书馆 法令 》 莱 ,于 是这 所 收费 图书 馆正式成为 免 费的 国家 图 书馆兼 公共 图书馆 。16 9 0年 1 1
近年来 , 新加坡 图书馆 的现代 化管理 成效显 著 ,成 为
世界上图书馆事业 发展最快 的 国家 之一 。新加 坡 图书馆 的
现代化管理 经验 ,为我 国图书馆 的改革 与发展 提供 了可 资
借鉴的经验。
一
务诸方面的能力 ;( )在技 术方 面 ,引进 光盘 、资料 库搜 2
新加坡最早 的图书馆可追溯到 12 年英 国人莱佛 士创 83
办的一所学校图书馆。14 84年 ,该馆发 展成 为一 所公共 图 书馆——新加坡 图书馆 ,17 该馆 被政府接 管 ,更名 为 84年
的儿童图书馆 ,同时负责督导政府部门和 1 个学 院图书馆 1
的馆员。由于国家图书馆 管理局具有 实质 性 的人事 和经 费 权 ,因此它又承担了 国家图 书馆 、公 共图 书馆 、政府 部 门 和专科学 校图书馆等三大 系统 的运作 … 。 新加坡 国家 图书馆 既 是 国家 图 书馆 也是公 共 图 书馆。 作为国家图书馆 ,其职 责包括收 藏公众 所需要 的综合 性 图
新加坡还你最好阅读环境

新加坡还你最好阅读环境在对待阅读方面,毫无疑问中新两国都是花费了极大心思去鼓励国民阅读,但截然不同的成果却令人喟然而叹。
新加坡经过建国以来的不断努力,现已成为亚洲国民阅读率最高的国家;而中国国民阅读率却是持续几年都低于50%。
那么中新两国的差距究竟是怎样拉开的呢?这里新加坡教育网就带大家来对比了解下:一、公立图书馆1.新加坡政府鼓励阅读,所以不惜巨资在全岛建设国家图书馆,免费为国人开放。
图书馆内不仅各类图书、音像制品种类齐全,而且环境幽雅,为求知者提供了理想的读书场所和氛围。
许多新加坡国民在逛街散步之余,有时走累了,就会到附近的图书馆坐坐,一是因为方便,二是舒适,三是藏书多,不怕找不到自己喜爱的书。
新加坡公立图书馆中最优秀的,莫过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主馆分为:国家参考图书馆( National Reference Library)和中央社区图书馆(Central Community Library)两大部分。
“服务处处,资讯处处”是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已经逐步实施从传统印刷媒体的图书馆转变为兼及网络、激光影碟、录像带等多媒体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有充足的区域馆和社区馆,所以它的服务辐射到全国各地,尤其当把社区馆设立在购物中心并配备有网络终端后,用户更多。
以至能达到每天接待5,000人,周末甚至达到8,000人。
目前国家馆注册读者120万。
2.国内各省市图书馆虽规模庞大,外表富丽堂皇,但其中藏书一般都很陈旧、单一,而且办理书证还要缴纳不菲的费用。
图书馆的数量也是极为稀少,不少喜欢阅读的人都因为路太远而放弃去图书馆。
二、校园图书馆1.新加坡各阶段的学校内部都会设有自己的图书馆,并且会根据学生的需求购进各类书籍,除一般的教材、参考书外,也有小说、杂志,甚至是漫画。
新加坡的学生放学后大家常常围坐在一起阅读。
学生可以自由进出图书馆,在里面读书、学习,甚至是休息。
考试期间,图书馆内更是常常人满为患。
新加坡教育公共服务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公共服务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2010年10月25日~11月5日,我作为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学员有幸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专题培训。
在两周时间里,通过听取专家官员讲授、实地参观考察和拜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感性认识,对其成功经验亦有所悟。
在友人的安排陪同下,笔者还专门访问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管理发展学院等学校,与学校国际项目中心、职教研修中心的老师和新加坡公共事务对外合作局的官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新加坡之所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是与其成功的教育分不开的。
新加坡教育公共服务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教育公共服务的特色新加坡政府坚持实施“人才立国,教育为本”的国家战略,为经济腾飞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新加坡的教育系统坚守开放性、现代化以及面向学生个体的服务意识,教育公共服务形成了鲜明特色。
1.教育经费保障有力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统计,1960~1990年,新加坡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3倍,而同期教育经费支出增加了15.6倍。
1991年政府制定的《新加坡:新的起点》长期规划书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每年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的20%以上,仅次于国防支出,教育支出比例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始终排在前列。
2.“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新加坡的“因材施教”,最终落实的手段是实行“分流教育”。
第一次分流是在小学四年级结束之后,根据考试成绩学生分别进入三种不同类型的班级学习,其学习科目大体相同,但难度不一。
第二次分流是在小学毕业之后参加小六会考,成绩优秀的进入特选中学,良好的进入快捷中学,其余的进入普通学术或工艺中学。
第三次分流是在中学毕业之后参加0水准考试,主要流向有三个:一是初级学院和大学预科班,二是理工学院,三是工艺教育学院。
初级学院、大学预科班和理工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参加A水准考试,约70%的初级学院和大学预科班的学生可升入大学,不能升入大学的可以报考理工学院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 ,进 一 步 了 解 国 外 公 共 图 书 馆 服 务 体 系 的 发 展 状 况 ,借 鉴 其 发 展 经 验 ,笔 者 于 2 O 1 1年 9月 参 加 了 深 圳 市 文体 旅 游 局 组 织 的 赴新 加 坡 学 习 交 流 文 化 场馆 管 理 服 务 及 运 作 模 式 的 培 训 ,笔 者 在 1 5天 的 培 训 期 间 走 访 了新 加 坡 国 家 图 书 馆 、滨 海 艺 术 中 心 图 书 馆 、大
年 到 图书 馆 借 书 7本 。 新 加 坡 公 共 图 书 馆 服 务 模 式 以政 府 为 主 导 ,表 现
在 政 府 对 公 共 图书 馆 服 务 和 管 理 的过 程 中 给 予 公 共 图 书馆 服 务 权 威 性 的供 给 ,保 证 其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的覆 盖 和普 及 。新 加 坡 公 共 图 书 馆 实 行 的 总 分 馆 制 ,从 业 务 经 费 到 业 务 活 动 的筹 划 等 都 由 国家 图 书 馆 管 理 ,避 免 了各 公 共 图书 馆 和 分 馆 各 自为 政 、重 复 建设 。 1 . 2 灵活 的 人 员 管 理 和 绩 效 评 估 新加坡公共 图书馆 在人员 管理 机制 上 比较科 学 ,
2 O 1 3年 3 月
图 书 馆 论 坛
Li b r a r y Tr i b u ne
Ma r .2 01 3
第 3 3卷 第 2期
V0 l _ 3 3 NO . 2
新加坡公共 图书馆服务体 系对深圳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示
尹 丽 棠
( 深 圳 市 盐 田 区 图 书馆 ,广 东 深 圳 5 1 8 0 8 1 )
和 经 费 。以大 巴窑 社 区 图书 馆 为 例 ,图 书 馆 正 式 人 员
图 书馆 和 4 6个 社 区儿 童 图 书 馆 等 组 成 。 国 家 图 书 馆
对 全 国公 共 图 书馆 业 务 活 动 统 筹 规 划 ,集 中管 理 ,并 对 公共 图 书馆 系 统进 行 资 源 整 合 ,分 工 合 作 ,优 势 互
有 1 5人 ,均 参 照 公 务 员 管 理 ,其 他 人 员 为 临 时 聘 用
人 员 和 外 包 服 务 人 员 。 正 式 人 员 须 具 有 本 科 以 上 学 历 ,负 责 图 书 馆 业 务 管 理 、选 书 、采 购 、参 考 咨 询 等
补 。图书供应 中心负 责全 国各公 共 图书馆 图书采 购 、 编 目、加工和典 藏等 ;各分馆 内部的分工合作使 图书 馆获得最 高 的效 率 ;馆舍 建 设 、设 备 维 护 、图书 编
巴窑 社 区 图书 馆 等 ,通 过 参 观 、学 习 、交 流 ,初 步 了
解 新 加 坡 文 化 发 展 和 图 书 馆 运 作 模 式 。本 文 将 深 圳 与
新 加 坡 公 共 图 书 馆 服 务 体 系 进 行 对 比 , 旨在 为 进 一 步
提 升 深 圳 公 共 图 书 馆 服 务 体 系 提供 借 鉴 。
对各 图 书 馆 的绩 效 评 估 ,采 用 现 代 和 科 学 的 管 理 手 段 ,建 立 高 效 便 捷 的城 市 公 共 图 书 馆 体 系 。新 加 坡 对
2 O 1 3年 3 月
图 书 馆 论 坛
Li br a r y Tr i b u n e
Ma r ,2 O1 3
[ 摘 要 ] 分析 新 加 坡 公 共 图 书馆 服 务 体 系的 运 作模 式 ,与 深圳 公 共 图 书馆 管理 体 制 和 运 行 机 制 进 行 对 比 , 对 深 圳公 共 图 书馆 服 务 体 系建 设 提 出建 议 。
[ 关 键 词 ] 新 加 坡 ;深 圳 ;公 共 图书馆 服 务体 系
‘
[ 中 图分 类 号 ] G2 5 9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1 1 6 7( 2 0 1 3 )0 2 — 0 0 9 0 — 0 4
为更 好 地 贯 彻 落 实 中 央 、 省 、市 对 文 化 工 作 的 要
高 。新 加坡 公 共 图 书馆 注 册 读 者 2 0 0多 万 ,读 者 年 到 访3 8 0 0多万 人 次 ,读 者 年 人 均 到 图 书 馆 1 5次 以 上 , 图书 年 借 阅量 达 2 8 8 4万 册 次 , 即平 均 每 个 新 加 坡 人
1 新 加 坡 公 共 图 书馆 服 务 体 系运 作 模 式
1 . 1 科 学 的 体 系 构 成 和 服 务 模 式
图 书 馆 人 员 一 般 分 为 专 业 图 书 馆 馆 员 、 图 书 馆 职 员 和
一
2 O 1 1 年 统 计 数 据 显 示 ,新 加 坡 人 口 5 2 6万 ,面 积
目、馆 际 物 流 等 业 务 全 部 外 包 。科 学 的管 理 方 法 和 灵 活 的用 人 机 制 降 低 了运 营 成 本 ,使 图 书 馆 工 作 效 率 极
9O
核 心 工 作 ,网 络 维 护 、馆 际 物 流 、清 洁 卫 生 和 日常 书
刊排 架 等 工 作 全 部 外 包 。新 加 坡 公 共 图 书 馆 非 常 重 视
第3 3卷 第 2期
Vo 1 . 3 3 NO . 2
各 图 书 馆 和 非 营利 组 织 进 行 规 范 管 理 ,人 员 总 的 说 来 是 “ 严 进 严 出” ,各 分 馆 人 员 、经 费 的 多 寡 以 图 书 馆 每 年 的业 绩 为 标 准 ,若 某 图 书 馆 完 不 成 当 年 规 定 的 工 作 指 标 ,该 馆 的 经 费 和 人 员 立 即会 减 少 。所 以 ,新 加 坡 公 共 图 书 馆 各 分 馆 的竞 争 与 忧 患 意识 非 常 强 。
约 7 1 4平 方 公 里 。新 加 坡 公 共 图 书 馆 系 统 采 取 总 分 馆 制 , 由 1个 国家 图 书 馆 、4个 区域 图 书 馆 、2 3个 社 区
般人员 ( 含 外包公 司人员 ) 。 图 书 馆 人 员 的 多 少 根
据 图 书馆 的业 绩 而 定 , 国家 图书 馆 管 理 局 按 照 上 一 年 度各 图 书馆 业 务 完 成 指 标 数 确 定 下 一 年 度 各 馆 的 人 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