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 Ke y w o r d s ]p u b l i c l i b r a r y ; p u b l i c c u l t u r a l s e vi r c e s y s t e m; s w o t a n a l y s i s ; s t r a t e g i c c o mb i n a t i o n
Th e S W oT Ana l y s i s a n d Co u n t e r me a s ur e s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Pu b l i c Li b r a r i e s i n t h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Pu b l i c Cu l t ur e S e r v i c e S y s t e m
i n t e r n l a a n d e x t e na r l e n v i r o n me n t , P r o p o s e d f o u r r e s p o n s e me a s u r e s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w h i c h a r e s t / a t e g i e s t h e o v e r ll a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o p d e s i g n a n d p ima r r y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l l i a n c e a n d c o o p e r a t i o n, Go v e n me r n t g u i d a n c e nd a ma r k e t o p e r a t i o n .
o f t h e c u l t u r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 I t i s a n o b l i g a t i o n a n d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f o r p u b l i c l i b r a r y t o b e i n v o l v e d i n b u i l d i n g a wi d e l y b e n e i f t e d s y s t e m Wh i c h i s a p p r o p i r a t e t o n a t i o n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h a s i mp o t r a n t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探讨

148作者简介:黄美珍(1975— ),女,汉族,广西桂平人。
主要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能够满足全社会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的进步。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国民素质,国家对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高度重视,目前现阶段我国文化服务主要侧重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公共文化产品上,但大部分服务理念与模式同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不同步。
随着各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设立,尤其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2016年,文化部等部门下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当下对总分馆建设工作予以推进,是有效对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重要举措。
一、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1)具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图书馆是一种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对于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当代互联网发展,信息层出不穷。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去获得信息。
但这样获取的信息方式相对杂乱,获得的知识比较片面。
同时网络上错误的信息对人们思想会产生一定的误导。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文化进步方面扮演的重要的角色。
所有的公民都可以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信息、增长见识,促进民族素质的提升,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读书能够提高个人修养,公共图书馆的建立,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提高。
(2)促进社会的和谐。
公共图书馆在社区内能够提供安全温馨的读书空间。
如可帮助社会相关弱势群体可在社会生活中参与,减少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排斥。
而就读者而言,也不受年龄,性别,国籍的制约,均可对图书馆平等应用[1]。
图书馆的公共性决定了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
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图书馆的设置不全。
图书馆的设置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如人口密集度、聚集地情况等因素来对规模和数量确定[2-3]。
各地方级文化行政部门应该给予充分的指导,共同协调推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建设一个完善的总分馆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以期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定义总分馆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公共图书馆系统内,将各个分馆与总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共享资源、信息共享、人才培养和协同发展等方式,使各分馆和总馆形成一个紧密的工作协作体系,共同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广泛的资源利用。
1、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让分馆和总馆之间的资源得以充分共享,使得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服务,从而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
3、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使得公共图书馆系统内各分馆之间的资源得以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1、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总分馆之间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图书馆资源高效利用。
可以采取资源统一采购和共享、图书调配和沉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等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让每一个分馆都可以共享到总馆的资源和支持。
2、加强信息技术支持:加强对总分馆信息技术建设的支持和投入,推动总分馆之间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和服务的共享、共建和协作。
建设一个整合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各个分馆与总馆之间的联动、协作,提升了服务效能。
3、建设共同的文化品牌:推动总分馆之间建立共同的文化品牌,增强系统内各分馆的凝聚力和统一性。
可以通过共同的推广宣传、标识统一、服务理念协调等方式,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品牌,让读者无论到哪个分馆都可以感受到相同的服务和文化氛围。
1、资源不均衡:由于各个分馆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针对这一挑战,可以通过加大对资源贫乏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资源调配和统筹,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
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前言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为各类文化具有公共性、普惠性需求的社会各阶层提供的公共性或公益性文化服务及其产业活动。
公共文化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对人民生活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1.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公共艺术馆、公共电影院、公共文化中心等,以及文化惠民项目、文化惠企等公益性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服务活动等。
2.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包括公益性、普惠性和面向全体人民等。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普惠性,面向社会各个阶层,为大多数群众提供服务;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也应该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服务,不应出现针对某个人群的特殊服务现象。
3.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不少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以公共图书馆为例,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1999年有1.3万个,到2019年增加到3.2万个,每千人拥有图书馆借阅量也有显著提高。
此外,我国公共博物馆、公共电影院、公共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也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1.推进数字文化服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文化服务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一大趋势。
数字文化能够大幅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降低运营成本和经济压力,进一步满足人们理性消费和多元需求的要求。
2.强化文化公共产品生产能力提升文化公共产品的生产能力,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创新和提升质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下乡计划尤其是针对偏远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等社会薄弱环节和群体,需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下乡计划,真正实现公益性和普惠性。
新形势下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摘要:图书馆作为文化宣传和推广的载体,需要落实工作的服务属性,合理编制新时期的服务体系建设计划。
基于此,本文当中主要介绍了目前常见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类型,并结合大部分地区图书馆开展基础服务和管理工作时遇到的难题,寻找根本原因,研究相应的处理对策,目标是推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服务属性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阅读的时代,提高人均文化素养是各地政府在文化建设环节的关键着力点。
据了解,各地正在出资建设公共图书馆,为受众群体提供所需的阅读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目的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
1.常见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类型1.1纯粹型服务管理体系纯粹型的工作方案是现阶段各地公共图书馆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措施,特点是总图书馆和分馆之间存在隶属关系,要由管理人员统一给出规章制度,进行集中化、标准化的管理。
其中包括人事、经济、书籍采购和存储安全管理等一系列任务。
多个图书馆之间要保证随时可以互通信息,在这种管理模式的支持下,图书馆可以更加自主、便捷的管理各个分馆,塑造良好的图书馆服务形象。
1.2准分型服务管理体系准分型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特点是在实际提供服务、落实管理机制时,不会影响图书馆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性,更不会导致图书馆的行政所属权发生变化。
在该服务体系的运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整理图书采购清单,开展内部馆藏情况的整理工作,并要与读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
注意要合理设置多个不同的管理岗位,为员工划分不同的工作任务,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有条不紊的完成本职任务,进而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1.3联盟型服务管理体系图书馆之间通过线上、线下的资源共享模式分享图书资源,并相互借鉴服务策略、管理方案就属于联盟型的服务体系,这是目前社会反响相对较好的一种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策略,可以丰富图书馆的资源,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还能满足文化宣传、推广工作的要求。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为广大读者提供免费借阅和阅读服务的公共机构,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建设一个完善的总分馆服务体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意义、建设目标和具体举措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意义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读者满意度,更好地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和功能。
通过建设总分馆服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图书馆的藏书量和品质;分馆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和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活动,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二、建设目标1. 提供全方位的阅读和服务体验。
通过建设总分馆服务体系,读者可以在不同分馆之间自由借阅、归还图书、参加活动,享受到更大范围的图书馆服务,提升阅读和服务体验。
2. 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总分馆服务体系可以实现不同分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图书馆的藏书量和品质,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和资料。
3. 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活动。
总分馆服务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和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活动,如专题讲座、文化沙龙等,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4. 加强读者教育和培训。
总分馆服务体系可以通过举办读者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和阅读能力,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
建设一个完善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对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读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分馆网络、建立跨馆借阅机制、开展专题活动和加强读者教育等具体举措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将会更加完善和便捷,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研究

资金 投入 , 我 国的 公共 图书馆 建 设的 服 务 方面 都 不
( 2 ) 加 强 公共 图书馆 基础 实施 建 设 “ 十 一五 ” 规 划 实 施 以来 , 我 国对 各 县
没有 级 公 共 图书 馆 、 乡镇 公 共 图书 馆 以及 各 种 乡 1 我 国公共图书馆服务 体系构建 中存 能 够 有 很 大 的 优 势 和 良好 的 额 发 展 。 在 的问题 足够 的建 设 资 金 的 投 入, 我 国 公共 图书 馆 中 镇 的 文化 馆 和 文化 站 进行 了科 学 的规 划 , 使 1 . 1 公 共 图书馆 管 理体 制 落后 的馆藏书 籍和文献 就比较的少 , 据 调 查 显 乡镇 和 县 级 的 公共 图书 馆 的 设 施 条件 有 了
共 图书 馆 的 交 流 、 资 源 以 及 服 务方 面 , 城乡 馆 都 是 采 取 的 一 级 政 府 就 负 责 管 理一 级 图
公共 图书馆 的 服 务体 系建设 比较 快 , 上海 、
家 的 水平 。
有着 很 大 的差 别。 一直 以 来我 国的 公共 图书 北 京 以 及 各 个 省 会 城 市 都 建 设 了比较 的 多
遍均等。 加 强 公共 图书馆 服 务 体系的 构 建 对 我 国整 个 的 文 化 事 业 的 建 设 中所 占 的 比例 大 的 努 力, 有 效 的 当前 我 国公 共 图书馆 事 业 我 国的 文 化 发 展 以及 国民 素 质 的提 高 都 有
十 分 重要 的意 义 。 却呈现 出 逐 年降 低 的 趋势 。 没 有足 够 的建 设 发 展 中的 各种 突 出的 问题 。
长 时 间以 来 , 我 国的 公共 图书 馆 的 管理 示 , 我 国的 公共 图书 馆 的馆 藏 书 籍远 远 的 少 很 大 的提 高 。“ 十二五 ” 规 划期 间, 各级 政 府
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共文化服务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但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衡、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对象局限性大等。
因此,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1、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分配不均衡。
一方面,大城市在公共文化资源的建设和投入方面比中小城市更具优势,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数量也更多。
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资源相对较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有待提高。
2)服务内容单一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内容相对单一。
绝大多数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内容以展览展示为主,缺少对文化体验、文化创意、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服务。
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内容应该更加多元化,充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3)服务对象局限性大虽然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对象面向全社会,但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常去公共文化机构参观展览、借阅图书等活动的主要人群是学生、老年人和文化爱好者,而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如残疾人士、外来工人等,他们的文化服务需求也更加紧迫。
2、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趋势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望:1)数字化趋势数字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资源的储备和建设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向。
数字化技术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服务内容,同时也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普惠和便利。
2)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是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公共文化机构应该不断创新文化服务的方式、内容、形式和模式,提高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一些博物馆、图书馆采用创新的展示方式,增强了文化体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多元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多元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加强与观众的互动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文化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同时对于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成为了现代国家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图书馆提供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现状;措施
公共图书馆是推动我国文化建设,提高我国人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在建设公共图书馆方面的原则是普遍均等。
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落后
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都是以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作为基础的,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一般都会有国家公共的财政支持,而农村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却没有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被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分割成了独立
的城和乡两个体系,在公共图书馆的交流、资源以及服务方面,城乡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直以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都是采取的一级政府就负责管理一级图书馆的体制,实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多级管理和多元建设。
我国在乡镇以及乡村图书馆方面的建设不断的增强,图书馆的数量多且涉及的人口数量也大,所以这一个阶层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决定着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整体效果。
但是目前我国的基层图书馆仍然处于公共图书馆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这是因为我国整体的公共图书馆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建筑层级一直比较的低,同时没有将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中所用的经费纳入到国家的财政建设预算中,只有保障了建设主体的上移才能真正的改革了公共图书馆的体制,才能够能好的建设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不足
自从“十一五”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方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据调查显示,2006年-2010年,我国的各级财政支出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分别是27.8亿、30.2亿、39.5亿、48亿、56.1亿,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5%、23%、20%、15%、20%。
公共图书馆建设资金投入占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总投入的比例分别是28%、20%、19.7%、19.2%、18%。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国家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资金投入在我国整个的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所占的比例却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
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投入,我国的
公共图书馆建设不管是在数量、设备、还是公共资源的服务方面都不能够有很大的优势和良好的额发展。
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的投入,我国公共图书馆中的馆藏书籍和文献就比较的少,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书籍远远的少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数量,这样就不能够很好的建设服务体系,为市民做出服务和贡献。
1.3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失衡
首先,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
因为有财政资金保障的缘故,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比较快,上海、北京以及各个省会城市都建设了比较的多的公共图书馆。
但是在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得不到国家财政资金的保障,各种馆藏资料和书籍都比较的少,图书馆的发展速度也比较的慢。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城乡之间的发展呈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其次,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
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覆盖率就比较的高,建设规模大、建设数量多,图书馆内的馆藏资源也比较的丰富。
但是在我国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水平比较低,图书馆的设施也比较的落后,馆藏的书籍以及文献资源也比较的匮乏。
2 加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有效措施
2.1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1)完善公共图书馆法律制度
为公共图书馆制定专门的法律以及管理制度,能够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据调查显示,自从世界上颁布第一部有关于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法律以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已经先后颁布了260多部的关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律规定。
要想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就要在公共图书馆的立法工作上做出巨大的努力,有效的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各种突出的问题。
(2)加强公共图书馆基础实施建设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对各县级公共图书馆、乡镇公共图书馆以及各种乡镇的文化馆和文化站进行了科学的规划,使乡镇和县级的公共图书馆的设施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
“十二五”规划期间,各级政府要紧跟“十一五”规划的步伐,在原有的规划基础上再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对于设施条件比较差的公共图书馆要及时的进行改建、扩建,必要时要进行新建,从而使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实施建设水平都能够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3)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公共图书馆以为社会各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主要的目的,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化单位。
国家和各级政府在保障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良
好运营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国家着政府要建立起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保障机制,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加入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公用费用以及图书馆开展各项活动的费用,同时还要拿出一部分专门的资金作为公共图书馆专题活动的费用,使公共图书馆能够正常的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2.2 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进行创新
(1)加强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这就迫使公共图书馆在进行服务体系建设的时候面临着更好地要求。
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数字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许多的发达地区已经开始了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因此应该大力推进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对公共图书馆数据库的资源进行扩充,首先是建立公共图书馆自己的数据库,对馆藏的特色书籍和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
其次进行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网络上的资源数量比较的大,内容比较的丰富,并且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最后就是使用国外先进的文献服务系统,比如国研网和万方数据等。
另一方面就是对数字公共图书馆进行联盟。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尝试打破系统和地域的限制,建立起跨系统和跨区域的公共图书馆联盟。
(2)增加流动图书馆的数量
所谓的流动公共图书馆就是使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以定期的形式从这个图书馆流动到另一个图书馆内,同时可以和其他的图书馆进行拥有的信息资源,来为所需要的读者来服务。
据调查显示,在西方一些发达的国家,流动图书馆已经成为了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我国的流动图书馆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加强对流动图书馆的建设,从而使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更加的健全和成熟,让流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惠及更多的人。
(3)建立自助图书馆
由于受到时间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所以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建立自助图书馆,从而为读者提供全天候的服务。
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应该在国内各个城市乃至乡镇广泛的建立自助图书馆或者是图书馆ATM,不管是在什么时间段内都能够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搜索。
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发挥的更加充分。
3 结语
针对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从而让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惠及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1] 夏梦.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 王雪超.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江晔.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过程中总分馆制的研究与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12.
[4] 姚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0.。